百年优雅:杨绛的人生智慧-百年风华 穿行波涛岁月,持守优雅风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温柔是坚强的另一番模样

    林徽因曾说:“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

    能够感知痛苦,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无论你是选择向他人倾诉,还是对着镜子自言自语,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归根结底还要自己去默默承受。

    歇斯底里地叫喊,无法让已经发生的痛苦减少半分,不如优雅地抬起双手,把压在身上的痛苦从一个肩头轻轻转移到另一个肩头,用无声的坚强,化解痛苦的折磨。

    杨绛一直以来留给人的印象,是“个儿中等,身材匀称,皮肤白皙,步履轻盈、端庄”,“没有一般知识分子女性常有的矜持,见人总是和颜悦色,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温文尔雅”,“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又是个‘文弱书生’”。

    几乎没有人见过杨绛发火,无论是面对他人的非议,还是生活的不公,她的脸上永远挂着一抹温柔的微笑。

    温柔是最难以摧毁的坚强,温柔也是坚强的化身,就像流水在夏日的暖阳中潺潺流动,到了严寒的冬日,便化作坚冰,坚硬了自己的灵魂。

    最初回到清华教书时,优雅的杨绛总是穿着一身旗袍,有时候太阳猛烈,在外行走时还会撑起一把小阳伞。当时许多女性的着装已经开始以简朴为美,看到杨绛讲究的装扮,有人会语带嘲讽地故意询问:“这是什么呀?”

    杨绛知道她问的是自己手中的阳伞,也知道她等着自己的回答,然后讽刺自己活得矫情。杨绛偏偏一语不发,只用一个微笑当作回答,笑得对方失去了继续追问的勇气,只能讪讪地离去。

    温柔的坚强,似乎是女人的专利。如果一味地只会软弱或只会逞强,就白白浪费了女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也就能享受别人享受不了的一切。

    杨绛对爱人温柔,对亲人温柔,对朋友温柔,甚至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也同样温柔。她温柔地对待着自己的生命,却从未对挫折低下高傲的头。

    在干校时,曾经有一位贫下中农出身的年轻人,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狠狠批判过杨绛。因为他个性又愣又直,人们叫他“刺儿头”。

    没想到“刺儿头”也稀里糊涂成为了“五一六反革命分子”,他的性格虽愣,却也耿直,不愿意诬陷别人,于是就被威胁要停了他的薪水。

    杨绛已经与“刺儿头”冰释前嫌,他也愿意和杨绛倾诉自己的心里话。他担心如果坚持不诬陷别人,一旦停了薪水,家里的父母妻儿都会没有饭吃,杨绛主动提出可以给他家里寄钱,只是要求他不要告诉别人,如果被人知道,就无法继续帮助他。

    可是“刺儿头”在一次受审的过程中还是说出自己有经济支持,杨绛却不急不怕,反而十分坦然,既然怕也没用,不如从容面对。

    好在这件事没有证据,杨绛没有受到牵连。她不仅没有被这件事吓怕,听说“刺儿头”的爱人重病,还主动借给他一百元钱,让他回家探亲。“刺儿头”回来之后,杨绛从身上仅剩的五十元钱里拿出四十元,让他寄回家给妻子买营养品。

    从杨绛的身上,“刺儿头”终于懂得了怎么做人,还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

    都说女人如水,那么温柔就是女人的权利,更是一种能力。温柔是一种最能打动人心的气质,不懂得温柔的人,永远装不出来,真正温柔的人,也永远掩饰不住。

    温柔会自然而然地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流露出来,可以轻易抚平心灵上的伤疤,也能击溃他人的无情和冷酷。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委屈,然而你的委屈,并不一定有人会全盘接受。世界本就不公平,当不公平的事情降临,不如丢开委屈,丢开烦躁,用温柔的双手轻轻解开心灵的枷锁,用淡然的双眼,洞悉排除困难的法门。

    在干校期间,人们吃的食物十分有限,更是不允许吃零食。钱钟书担心杨绛吃不好,买来许多牛奶糖。杨绛总是在口袋里装满牛奶糖,给大家每人分上几块,连长经常不点名批评她“人道主义”,杨绛依然没有收敛。

    她永远相信善良的人性,善良的人,本就不应该因为做了“人道主义”的事情而遭受批评。杨绛坚信善良的人性是不会被打倒的,但她从不激烈反抗,只默默运用智慧,巧妙地解决命运加在自己身上的困难。

    在遭受批斗时,杨绛几乎每天都要戴着三尺高的尖顶帽子,低头弯腰成九十度,一弯就是一两个小时。杨绛想出了一个办法,调整帽子的角度,帽子既不容易掉,看上去又好像头低了很大的幅度。因为眉眼全部扣在帽子里,还能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闭目养神,将挨批斗当作一种休息。

    每次在挨批斗之前,杨绛都会少吃一些饭,在挨批斗时嘴里含上一块人参,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

    杨绛的乐观值得太多人去学习,谁说当困难降临,我们只能激烈地反抗?沉默地反抗更是一种外柔内刚的智慧,聪明的女人更要懂得温柔地坚强,它能让你在困难面前依然保持着优雅的身姿,在单行线的人生旅程上,行走得不慌不忙。

    杨绛帮助过许多曾经看不起她的人,有人批评她是“糊涂好心人”,杨绛毫不在乎,她是个不计前嫌的女人。

    有一种豁达叫作宽容,在杨绛心中,“人道主义”是在黑暗年代里最大的光亮,她不忍心眼睁睁看着这唯一一簇能带来温暖的火苗在他人的冷漠中熄灭,于是用双手和身体撑起了挡风的屏障,悉心保护着,也传递着这一簇火苗,让它用微弱的光芒去温暖更多的人。

    文字就如同作者本人,杨绛的文字也像极了她的个性。女儿钱瑗曾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钱钟书也承认杨绛的散文比自己写得好,杨绛却始终谦虚地认为自己的散文只是平平淡淡。

    她用一颗善良的心,尊重着人生中的每一段经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并未忘却生活给予的每一次挫折,只是用宽容的心去接纳,去消融。

    在“三反”运动的年代,杨绛也曾经历过被“脱裤子”“割尾巴”的运动,知识分子把这种行为含蓄地称为“洗澡”,却洗出了太多凭空捏造的“污垢”,也洗出了诸多无奈。

    于是,杨绛用一部《洗澡》记录了那段人人都不得不“袒露”自己的岁月,“洗澡”洗的不只是身体,还有思想。有人说,《洗澡》的主人公姚宓就是杨绛自己,杨绛并不否认,这并不代表她就是姚宓的原型,而是姚宓身上的确承载了杨绛在那段岁月的一些经历。

    不只是杨绛自己,她身边的许多人和事,都被她写进了书里。女主人公姚宓是一位家境贫寒的女子,她身上有着浓浓的书卷气,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她在图书馆里成了一名最普通的图书管理员。

    有妇之夫许彦成爱上了姚宓,姚宓也对这位成熟的男人心生好感。在“三反”运动之前,这段从未挑明的爱情在隐隐地发生着。而这一对深陷在朦胧爱情中的男女,不过是“三反”运动之前众生相中的两个个体。

    除了青春懵懂的女子和深陷爱情当中的成熟男子,《洗澡》中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角色,也让这本书呈现出一个众生云集的小社会。在姚宓和许彦成的身边,还有留过洋、滑头吝啬的杂牌大学教授余楠;许彦成的妻子,“标准美人”杜丽琳;不学无术、长相丑陋却处处摆架子的研究苏联文学的“河马夫人”施妮娜……

    “三反”运动开始之后,每个人都不得不经历了“洗澡”的过程。“洗澡”的动员报告里说:“要抛掉包袱,最好是解开看看,究竟里面是什么宝贝,还是什么肮脏东西。有些同志的旧思想、旧意识,根深蒂固,并不像身上的一个包袱,放下就能扔掉,而是皮肤上陈年积累的泥垢,不用水着实擦洗,不会脱掉……”[11]

    有人“洗澡”,自然就有人“帮忙”,可惜这种帮忙更类似于审问,一面问,一面记录,再一面启发诱导,试图找出其他的“污垢”。

    一场“洗澡”下来,每个人好像都变成了一个“崭新”的人,再也找不到从前鲜活的个性,变得仿佛是用统一的模板制作出来的一样。

    杨绛用平淡的语言记录下这段荒唐的岁月,许多人读过《洗澡》之后,不禁陷入沉思,为其中的人和事而叹息。

    杨绛对待任何一个人,举手投足间都会表现出恰到好处的温柔和优雅。每当家中来客人,她都习惯性地用旧时的礼节待客,一个旧式的茶盘,是她待客常用的工具。

    茶盘上规规矩矩地放着一杯泡好的茶,杨绛端着茶盘双手奉上,客人接过茶杯之后,杨绛继续双手捧着茶盘,面向客人后退几步,直到出了房门,再转身离去。

    这叫作“却行”之礼,也是一种旧时的礼节。无论客人的年纪多大,即便是晚辈,也能感受到杨绛“却行”之礼的优待。这是杨绛永远都不肯放弃的礼数,客人离开时,她会面带微笑地一直送到门口。见识过杨绛的行为举止,就不难理解她为什么能写出《洗澡》和《干校六记》那样“怒而不怨”“哀而不伤”的作品。

    她的文字体现着她心底的素净。回味一段记忆,就是在回味一段人生,与挫折激烈对抗,到最后难免两败俱伤,而端坐在时光的一隅,温柔地用双手拨弄着岁月的琴弦,将挫折与困难抚弄在掌中,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宁静淡泊,这是杨绛的处事哲学,就连对待婚姻,她也抱着同样的态度。

    她与钱钟书也不争,家里摆着两张旧书桌,一大一小。杨绛把那张大的书桌让给钱钟书,小的那张留给自己。她还玩笑着说:“他的名气大,当然用大的;我的名气小,只好用小的。”

    虽然钱钟书总是一再强调,自己用大的书桌只是因为要放的东西比较多,可是杨绛依然乐此不疲地开着这样的玩笑。

    杨绛始终在用温柔的倔强与困难的岁月做着对抗,她愿意用余生的岁月安享宁静,也感谢生活赠予的所有磨难,并对生活时刻保持着最初的热情。

    杨绛智慧语录

    显然炼人比炼钢费事;“坐冷板凳”也是一项苦功夫。

    相守,在时间之外

    相爱容易,相守却难。在爱情开始的时候,被浓情蜜意包裹的两个人,愿意时刻厮守在一起。当爱情变成婚姻,两人却很难能做到不求回报地付出一切,与演变成亲情的爱长久相守。然而世间却有一种相守,无法被时间冲淡,甚至可以跨越生死。

    杨绛与钱钟书,真正做到了在时间与生死之外长相厮守。杨绛的爱情观来自于父母,他们一生相濡以沫,慢慢熬煮着真情,直到双双白头。杨绛也希望她的婚姻能像父母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于是她学着母亲的样子,对钱钟书付出全部的爱。

    与钱钟书的婚姻,没有辜负杨绛的付出与期望,他们携手度过了人生的磨难,一同跨越了岁月的门槛。当人生进入晚年,一向体弱多病的杨绛一直认为,自己会比钱钟书更早地离开人世,没想到命运却又一次开了个玩笑。

    钱钟书因重病住进了医院。坐在为钱钟书进行检查的CT机旁边,杨绛不住地在心中默默祈祷,她多希望检查的结果是没有大碍,可惜事与愿违,钱钟书的下身长了瘤子,必须做手术进行切除。

    杨绛知道,手术对于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来说,就意味着在生死线上走了一遭。为了换取一线生的希望,她咬着牙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接下来就是六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杨绛拖着虚弱的身体,一直坐在手术室门外的走廊上,眼睛一直盯着手术室上方的小灯,希望当灯熄灭的时候,看到医生轻松的笑脸。

    这六个小时似乎比生命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漫长。当躺在病床上的钱钟书终于被医生推出了手术室时,听到手术顺利的消息,杨绛激动得几乎给医生跪下。

    几十年的相守,钱钟书早已经成为了杨绛的依恋。

    杨绛开始了在医院陪护的生活,她总是坐在钱钟书的床边,与他温柔地聊着什么。两个相守了一辈子的人,却似乎永远有说不完的话,你一言我一语之间,传递的是浓浓的深情。

    康复后的钱钟书说:“咱们就这样再同过十年。”杨绛却不敢奢望,她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十分糟糕,能同过三年五年就十分幸运了。

    没想到钱钟书再一次病倒了,这一次比上次更加严重,医生在他的身体里发现了三堆癌细胞。手术将癌细胞切除之后,钱钟书的肾脏又发生了衰竭,一连十几天,钱钟书都是在被抢救中度过,每一次抢救,杨绛的一颗心就提到了嗓子眼。

    钱钟书的病情终于稳定,可是却不能进食,需要从鼻子插进一根管子,直接把打磨成糊糊的食物通过管子喂进胃里,这种做法叫“鼻饲”。医院做的鼻饲餐里有许多钱钟书不能吃的东西,杨绛便买来各种有营养的食材,亲自在家做鼻饲餐。

    女儿钱瑗起初还能回来帮忙,不久之后,钱瑗也住进了医院,检查的结果是脊椎癌和肺癌晚期。

    一边是丈夫,一边是女儿,对于已经八十五岁的杨绛来说,这是上天与她开的最残忍的一个玩笑。任何一边的感情她都舍不得割舍,想到女儿还有女婿照顾,杨绛只好把一颗心大部分都放在钱钟书身上。

    她不敢把女儿的病情如实告诉钱钟书,只能在父女中间充当起“传话筒”的角色。钱瑗的病情恶化得很快,住院不久,就离开了人世。杨绛一面强忍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一面还要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给钱钟书传话。只是从那一刻开始,她必须编造出女儿的语言,再传递给钱钟书听。

    杨绛一家三口,有大多数家庭都无法比拟的亲情。他们不仅是亲人,更像是朋友,女儿与父母可以无话不谈,一家人不求能共同富贵,只希望在温馨的氛围里相互陪伴。

    当无意中得知钱瑗去世的消息,钱钟书的病情也开始恶化。杨绛已经开始替他整理之前写好的手稿,钱瑗在住院之前还为这些手稿取名“石语”,这也是一家三口最后一次合作。

    可惜的是,钱钟书在清晨默默离去,杨绛赶到时,他的身体还依然温热。杨绛用手轻轻合上了钱钟书没有闭好的眼睛,温柔地在他耳畔低语:“你放心,有我呐!”她听说人的听觉是最后消失的,希望自己这句温柔的安慰,能让钱钟书放心走好接下来的路。

    钱瑗与钱钟书的先后离世,无异于让杨绛在短时间内遭受了两次剜心之痛。一个人的家再也不是家,她只把家当成一个暂时在人间寄居的客栈,用余下的时间,寻觅通往家的真正方向。

    杨绛与钱钟书的真情,可以跨越生死,这份暖,她要用人生中剩下的时间去慢慢回味。每当闭上眼睛,仿佛还可以看到两人初次相遇的时刻,那美好的景象,发生在人生中最美的年华。

    既然深爱,就要做完逝者生前未完之事。既然没有人能为爱情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就让无声的行动,去证明死亡不会成为爱情的终结。

    杨绛与钱钟书的爱情,似乎并没有上演过任何轰轰烈烈的浪漫场景,从相爱的那一刻,他们之间的甜蜜就如同涓涓细流,不声不响,轻轻地流进彼此的心底。

    回忆就像镜头,伴随着快门的每一声清脆的响声,一张记录了一段岁月的图像就储存进脑海。文字似乎也具有同样的功能,钱钟书留下了大量的手稿,虽然与爱情无关,杨绛却能从这些文字中寻找回往日温情的点滴。

    都说夫妻是彼此的另一半,当其中一方离去,留下的人更能感受到身体的一部分生生剥离的痛。留下来,是人世间最残忍的惩罚,如果爱情是一场重感冒,那么对逝者的思念,就是一种无药可医的绝症。

    杨绛曾说:“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整理钱钟书留下的文字,是杨绛为自己赋予的全新使命。文字是陪伴了钱钟书一生的伙伴,他生前写下了大量的手稿,想要将这些文字整理好,必须投入极大的精力。也许只有像杨绛这样真正融入钱钟书生命的人,才能胜任这样的工作。

    钱钟书的离去带走了杨绛的大部分心力,而在这些文字中,杨绛仿佛重新获得了力量。沉浸在文字整理的工作中,仿佛钱钟书依然在不远处的书桌旁伏案工作,两个人就像平时那样,没有过多言语,无意中的一个眼神碰撞,一个会心的微笑,便让浓浓的爱意充满整个房间。

    原来钱钟书的文字就是治愈杨绛心伤的良药,拼命地工作也是一种逃避,逃避难过,逃避对爱人的思念。

    在心痛的时候,全神贯注地投入一件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麻痹痛苦的神经,也许这是最好的一种疗伤方式。

    真正的爱不会随着生命的结束而消失,死亡不过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只要心中有爱,杨绛坚信,钱钟书的灵魂一定会时刻萦绕在她的身边,不曾离开。

    在整理钱钟书手稿的间隙,杨绛拼命想要用一本书继续分散自己对钱钟书的思念,一向不喜欢哲学的她认为,晦涩难懂的哲学书籍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直到翻开柏拉图的《斐多篇》,杨绛便一头扎进了哲学的世界里。她把这本书反复看了许多遍,终于参透了生与死的意义。

    被这篇文字点醒的杨绛,想要把书中哲理分享给更多的人,于是决定把《斐多篇》翻译成中文。对于不懂希腊文又不曾学过哲学的她来说,这样做着实要耗费一番精力。

    专注地投入到翻译当中,是缓解痛苦的一种方式,这项工作不但冲淡了杨绛的心痛,更让她忘记了自己的身体也在被病痛折磨着。然而忘记不代表不存在,没多久,因为过于劳累,杨绛的身体提出了抗议,好友也担心杨绛被痛苦和工作拖垮身体,建议她到大连去休养一段时间。

    当来到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关口,如果一时无法前行,不妨选择后退一步,看清眼前的局势,在头脑中规划出继续前行的计划,如此,许多难题也就迎刃而解。

    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舒缓了杨绛的心情,她的伤痛的确得到了缓解,思路也变得异常清晰。似乎是钱钟书在冥冥中给杨绛以指引,回到北京之后,她忽然想起钱钟书曾经说过,西洋古典书籍最好的版本是《勒布经典丛书》,于是专程托人买来,对照着翻译《斐多篇》,果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她自己也对这篇文字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简单的文字比晦涩的语言更能打动人心,杨绛在翻译《斐多篇》时尽量避免用难懂的哲学术语,而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最终换来了读者的共鸣,也让真正关心杨绛的人感到放心——原来她没有被失去亲人的伤痛打倒。仅是这一点,就值得人们替她高兴。

    爱要相守,才能长久,细水长流的感情,才是一处暖心的归宿。相处用情,相守则是用心。与钱钟书的文字为伴,仿佛就是杨绛在用心守护着两人一生的感情。

    钱钟书留下的文字实在太多,有大量的中文和外文笔记,还有许多他自己的读书心得。钱钟书一直有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这个习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直保持到病重住院前夕。

    杨绛与钱钟书共同生活了几十年,也只有她能将这些文字准确地归类整理。她把这些文字分成了三类:

    文字最多的一类是外文笔记,不只是手写稿,还有打印稿,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将近二百册的笔记本当中。不只有英文和法文,还有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甚至还有拉丁文,这些文字加起来,足足有三万多页。

    中文笔记的数量,原本几乎与外文笔记一样多,可惜在政治运动中,有一部分被毁掉了,幸存下来的内容也并不完整,把这些支离破碎的文字拼凑在一起,费了杨绛不少的功夫。

    第三类是钱钟书的读书心得,中文与外文并重,整理了两千多页的文字,与前两类相比,整理起来稍显轻松了一些。

    钱钟书的手稿,不仅经历了岁月的侵蚀,更经历了战争和政治运动的洗礼,许多纸张脆弱得仿佛轻轻一碰就会变成粉末。近百岁的杨绛,无数次眯着双眼分辨着那些被光阴摧残得模糊不清的字迹,却从未感到厌烦。

    每一次整理这些文字,都是她与钱钟书的心灵再次贴近的过程,这些字里不仅有钱钟书的思想,更有杨绛对两人之间温馨岁月的怀念,这是钱钟书留给她的最珍贵的遗产,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也只有她才能体会出这些文字的价值。

    原来真正的爱情是不求回报的,甚至不求朝夕相处,两颗相爱的心,可以穿越生死的屏障,紧紧贴在一起,相伴相守。

    读着钱钟书的手稿,杨绛仿佛又回到从前的岁月。每当读到好书,钱钟书就会把读书笔记的精彩片段读给杨绛听。从这些文字里,杨绛曾经受到不少启发,她忽然想到,也许这些文字对研究中外文化的学者有一定的用处。

    文字是对文化的传承,这样的想法更加坚定了杨绛整理钱钟书手稿的决心。文化永远不能被荒废,将传承文化当作使命,哪怕用尽余生也要去完成。

    杨绛与钱钟书的爱,蕴含了太多东西,有信任、有理解,甚至还有相互崇拜,唯独没有杂质。经历的磨难越多,反而让这份爱情越发纯粹。

    杨绛用发自灵魂的爱,完成了一项壮举。她不仅整理完成了数量庞大的手稿,还将这些手稿出版发行。读者们从书中可以汲取到钱钟书原汁原味的思想,没有经过他人的揣摩与杜撰,更保留了他思想的精髓。

    她用行动诠释了真爱的含义,两人从青春年华携手走到白头,经历了多少的坎坷和风雨。然而在他们的心中,却始终有一条平坦的大道,一尘不染,洁净无瑕,那就是他们的爱情之路。如果真的可以有来世,相信他们一定愿意在路的尽头,再次重逢。

    杨绛智慧语录

    说老实话,我觉得与其骂人,宁可挨骂。因为骂人是自我表演,挨骂是看人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演——表演他们对我的心意,而无意中流露的真情,往往是很耐人寻味的。

    平静地行走在人生边上

    无论多么不舍,都无法挽留时光仓促流逝的脚步。它让人生也因此而变得匆匆,似乎还来不及欣赏沿途的风景,人生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从起点走向了终点。

    人生注定五味杂陈,文字可以记录下人生的酸甜苦辣,把写满人生历程的文字呈现在世人面前,就可以让你的人生在他人的唏嘘、感叹、欢笑、泪水中被分享,你的经历,也就不会被光阴的风吹散。

    文字是杨绛一生都无法割舍的情,她的家中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贵重的陈设,只有几件使用了多年的旧家具,还有摆放在书房中的五个巨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文字的书籍,那里是杨绛和钱钟书专有的另一个“围城”,守在里面,仿佛就守住了全世界。

    杨绛和钱钟书都是名副其实的“书痴”。年轻时,还在国外留学的他们,手头只要有多余的外汇,便统统拿来买书。他们买书不分中文外文,甚至不分新旧,只要拿到心仪的书,就会迫不及待地抓紧阅读。

    用书籍当作食粮来喂养精神,杨绛和钱钟书的精神世界比大多数人都要丰富。从事写作之后,他们有时也会要求出版社用书籍来代替稿费,省了再拿钱去买书的麻烦,杨绛和钱钟书乐得不出家门,躲在“书城”里翻阅到手的新书。

    她捧着书卷乐此不疲地享受书中的世界,而在现实的世界里,她不知不觉地走到了百岁的边缘。百年似乎是一个轮回,即将跨越百岁的门槛时,杨绛也不禁盘算着,对一生的经历做一次总结。

    创作《走到人生边上》时,杨绛已经九十六岁,都说五十岁知天命,活到九十多岁,杨绛却依然认为自己对人生还有许多疑惑。她在文字中将心中的疑惑向世人娓娓道来,读者们却从杨绛的疑惑中,解开了许多自己对人生的疑惑。

    人活到一定年纪,似乎年龄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具备任何意义的数字。杨绛已经懒得再掰着指头计算自己的年龄,更不屑于用任何仪式来为自己的高龄进行庆祝。

    当百岁寿辰到来之际,钱钟书的堂弟钱钟鲁专程打来电话,问杨绛打算怎么庆祝,杨绛不许任何人为自己举办仪式,再三叮嘱,大家只要各自在家里替自己吃一碗长寿面,就是最好的庆祝。

    她曾经历过最温暖的岁月,也曾度过最美好的年华。杨绛的人生可以比作四季:年少时如春季一般朝气蓬勃;年轻时又像夏季一般热情似火;中年时像秋季一样经历了秋风扫落叶的衰颓;到了晚年,又如冬季纷扬的雪花,染白了头发,也即将像雪花一般渐渐消融。

    她经历过人生的巅峰,几部叫好又叫座的戏剧上演之后,她成为了著名剧作家杨绛,就连钱钟书也变成了“杨绛的丈夫”。然而杨绛对待钱钟书的态度没有过丝毫改变,她依然默默耕耘,默默付出。《围城》问世之后,她又成为了“钱钟书的太太”。直到这一刻,杨绛才仿佛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身份,脸上的微笑写满了满足。

    生活对杨绛是残忍的,好不容易挣扎着度过了一段黑暗的岁月,还没来得及在幸福中徜徉,钱瑗和钱钟书就先后离开了这个世界。杨绛说,自己成为了留下来“打扫战场”的人,她把对女儿和丈夫的爱与不舍化作了行动,认真地整理着钱钟书留下来的手稿,又把一家三口幸福的点滴,记录在了《我们仨》当中。

    回忆也是一种怀念,文字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杨绛和钱钟书相濡以沫,实现了白头偕老,并将最平淡无奇,甚至有些哀伤的生活,过出了幸福甜蜜的味道。乍然失去钱钟书,杨绛是不习惯的,整理他留下来的文字,就仿佛钱钟书依然陪伴在身边,不曾走远。

    百年时光看似漫长,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杨绛用百年的时间演绎了一段丰富多彩的人生,她就如同一名出色的演员,在人生的舞台上收获着掌声、欢笑、泪水,到了即将谢幕的那一刻,内心却出奇地淡然。

    每一次成就,都被杨绛当作微不足道的小事,她不认为自己是著名的作家,更不会将拥有多彩的生活当作心愿。她所期望的,是简单的生活,到了晚年更是如此,在平淡如水的心境下,无欲无求地度过每一天。

    杨绛笔下诞生的文字很多,许多都被整理成册,作为书籍出版。可是杨绛却从不把自己写的书轻易送人,她认为,这样做除了换来几句别人未必发自真心的赞美,没有任何意义。

    她总是玩笑着说:“我的书过了几时,就只配在二折便宜书肆出售,或论斤卖。”也有人听说杨绛的书法很漂亮,希望求得一幅墨宝,她依然玩笑:“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

    她说自己就像那种红木做成的家具,就是用胶水粘起来的,摆在那里不动,看着很漂亮,一搬就要散架了。因此,每当有人邀请她出国访问,她多半会用这个理由婉拒对方。

    行走在人生的边缘,没有什么比安静更让人舒服的事情。她的世界里不需要太多的物质,只需有一缕书香陪伴,余生也就过得安然惬意。

    有一种境界,叫作舍得;有一种智慧,叫作低调。只有舍得外界的繁华,才能找回内心的一缕纯净。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这是一种低调的华丽,更是一种金钱无法买来的平静。将世事看淡,不矫揉,不造作,才不会在现实世界里迷失,也才能让内心平静与安详。

    杨绛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在百年人生里,她一直秉承着这一信条在生活。低调与简朴不一定是与世隔绝,而是少说话,多做事,不抢风头,对于别人给予自己荣耀,也不沾沾自喜。

    虽然从小家里有好几个孩子,可是父亲依然为杨绛和兄弟姐妹们提供了优裕的物质条件。小时候的杨绛算不上娇生惯养,却也没有遭遇过物质的贫乏。可是到了抗战以后,生活变得艰苦,杨绛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适应,反而处处运用智慧,将苦涩的生活调剂出甜蜜的滋味。

    在杨绛心中,奢华的物质享受从不重要,内心的充实胜过满屋子的富丽堂皇,因此,她的家具几乎都是旧的,国家曾经提出帮助杨绛装修房子,她也婉言谢绝了。她的家里有金钱买不来的装饰,那就是浓浓的书香。

    即便处于人生的巅峰,杨绛也会适度地低调。当有人频频上门拜访,杨绛只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礼貌,偶尔还会谢绝别人的好意。

    这难免让人觉得她有些不近人情,杨绛也只是一笑了之。淡泊名利的人,一定有着开阔的心胸,他人的误解无须理会,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一定会理解她的行为和个性。

    平淡之中蕴含着生活的真谛,就像一盏清茶,点缀着宁静温馨的生活。学会了享受平淡,也就懂得了如何承受孤寂与失落、枯燥与无奈。时刻记住将自己的姿态放低,也就学会了如何去感悟生活。

    杨绛喜欢如今平淡度日的方式,在百年人生里,她从未刻意去追求过任何名利。她将写作当作一种记录人生的方式,最不喜欢为了兜售自己的作品,在人前卖力地推销。

    出版社曾经邀请杨绛去参加她的新书研讨会,杨绛却说:“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所以不开研讨会——其实应该叫作检讨会,也不是我的事情。读过我书的人都可以提意见的。”

    一番温和的言语,表明了这位老人低调的处事原则,出版社也不好勉强杨绛,只好任由她继续“自我”地活下去。

    杨绛曾经用自身的经历完美地演绎了低调的智慧。她经历过知识分子被迫害的年代,许多人没有挨过那段黑暗的岁月,草草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杨绛却用“不问世事”的明智举动,保全了生命与尊严,也保住了凝聚着自己汗水与心血的文学作品。

    杨绛说:“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却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悟出这样的人生哲理的智慧。

    命运从杨绛的身上夺走了许多,她失去了和父母见上最后一面的机会,也失去了成为一名外祖母的权利,还失去了许多用心血创作出的文学作品,甚至失去了最爱的女儿和最在乎的爱人。

    可是她却时常保持着如同孩童般简单的快乐,因为她懂得知足,也懂得放宽心,一颗知足常乐的心是纯净的,一些不经意的美好,也在这颗纯净的心中被无限放大。

    她在《百岁感言》中写道:“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12]

    杨绛经历了太多别人无法体会的磨难,可当她走到人生的边缘,回过头来细细品味,正是这些磨难造就了人生的精彩。这些丰富的经历与磨难,也为杨绛提供了许多文学创作的素材,就像描写“三反”运动的《洗澡》,还有记录干校生活的《干校六记》。每一次重新回忆,除了无限感慨,也会有诸多欢乐和感动。

    乐观的人永远不会被生活中的困难打倒,当你左右不了命运的捉弄,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去努力,即便无法将现状扭转,至少可以让自己快乐一些。

    杨绛的快乐,全部由自己来创造,在任何时期,她都懂得用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在干校时,别人不愿睡的潮湿阴暗的角落,她主动去睡;在文学研究所时,别人嫌麻烦不愿意做的工作,她主动去做。

    只要她想让自己开心,哪怕乌云蔽日,也阻止不了她发自真心的笑容。活到百岁,微笑已经成为了杨绛最习以为常的表情。她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还有多少年,也不想去探究,保持一种未知的神秘,天天都能收获意外的惊喜。

    不完美的人生并没有让杨绛忘记如何寻找快乐,活在这个世界上,她已经孑然一身,但柔弱伛偻的身躯,却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有一句话说:“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杨绛就是自己的太阳,照亮了头顶的一方天空,也温暖了自己的生命。

    杨绛智慧语录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百年时光,淬炼优雅

    一块普通的石头,可以在时光的淬炼中变成璀璨的宝石;一个普通的女子,也可以在时光的淬炼中获得优雅的气质。

    往事终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走远,独自留守于时光之中的人,注定会对一些逐渐走远的人和事无尽地牵念。有些人和事,会渐渐淡出记忆,不会在心中激起任何波澜;有些人和事,却永远不会磨灭,有时候见到某个熟悉的场景,一颗心就会不可抑制地剧烈跳动。

    经历了百年人生,杨绛的一颗心,早已经归于平静。除了往日里温馨的点滴,很难再有什么事情能让她在意,就连金钱,也早已被她当成了身外之物。

    浮华落尽之后的平淡,是最美的人生,宠辱不惊的姿态,是优雅中的极致。杨绛的心情,已经完全被自己支配,她最大的乐趣就是以文字为伴,至于是否能将文字转变成财富,她并不关心。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版社给作者的稿酬变成了版税,杨绛和钱钟书的收入也开始翻着倍地增长,可是收入的变化却并未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家里还是那几件稍显陈旧的家具,住的还是那座从住进来以后就再没有翻新过的房子,身上依然是简朴却又舒适的衣服,吃的还是家常却又可口的饭菜。

    杨绛和钱钟书都是对金钱没有太多概念的人,花出去的钱没有明显增长,收入则越来越多,他们决定用这笔钱设立一个奖学金,帮助更多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实现读书梦。

    这个设想刚刚萌芽,钱钟书就一病不起,杨绛再没有精力去应付设立奖学金的事情,只好将这个计划暂且搁置。

    不过,在忙着照顾钱钟书的日子里,杨绛始终没有把这件事丢在脑后,有时候坐在病榻前,她也会和头脑依然清醒的钱钟书聊起奖学金的事。他们还一同为奖学金取好了名字,就叫“好读书奖学金”,这笔钱可以帮助那些家境贫寒却爱好读书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用“好读书”三个字作为奖学金的名字,比两个人的名字更有意义。

    杨绛是个不折不扣的“懒”人,她说:“收到几十万元稿费得跑银行,还要去税务局交税,麻烦,著作权拿在手里更是烦心事,有时难得认真起来还要人打官司,不如交给学校管理。”

    就像她“懒得”做官,“懒得”出风头,更“懒得”参与政治运动一样,“懒得”打理金钱,同样是一种看透人世沧桑的释然。

    杨绛的“懒”更体现了一种平淡如水的心境,她的生活不需要五彩斑斓,只需要像泉水一样,拥有纯净的甘甜。平淡即是一种悠闲,是放下烦恼与劳累之后的平和宁静,是卸下负担之后的内心放松。

    唯一需要杨绛思考的,就是把奖学金设立在哪个学校。其实,也无须她费太多脑筋,因为潜意识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清华大学就是最好的选择。这里是她的母校,更是她和钱钟书邂逅的地方;这里云集着优秀的学子,更是学子们梦想的摇篮。

    似乎不需要太多考虑,杨绛把多年积攒下来的七十二万元稿酬全部捐献给了“好读书奖学金”。这笔钱并不是全部,而仅仅是一个开始,她还承诺,今后收到的稿酬,也会捐赠到奖学金当中。只要学生们能在奖学金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有所成就,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其实,“好读书奖学金”并不是清华大学金额最大的奖学金,却是价值最大的奖学金。因为这些钱是杨绛和钱钟书一生在文字中耕耘获得的全部收入,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看轻金钱、甘于一生清贫的人,才为更多的学子换来了更广阔的人生。

    甘愿回归平凡的人,能更好地品味生活的欢乐与哀愁。当面对世事沉浮时,也就有着更加从容的心态和宽广的胸襟。

    杨绛是亲眼见证过繁华与悲凉的人,一路跌跌撞撞走来,更让她认清了浮华不过是过眼烟云。她宁愿在平淡中从容地生活,也不愿在虚无缥缈的浮华中,获取一种并不真实的满足感。

    收到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们的来信,是杨绛最大的安慰。学生们用朴实的言语表达着对杨绛的敬意,杨绛也从字里行间了解了学生们的生活和表现。那些充满青春气息的文字,似乎将杨绛带回到了自己的大学时代,眼角的笑纹,也舒展成了对青葱年华的回忆。

    准确说出一个人的名字,是对对方起码的尊重。杨绛不仅能记住写信的同学名字,还能记住他们的个性、爱好和家境。有一名学生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家境十分贫寒,杨绛时刻惦记着这名学生,还专门托人带话,鼓励她要坚强面对生命中的磨难。

    马克思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杨绛面对困难时的表现,就是对“坚强”二字最好的诠释。她希望将自己的心得分享给这些学生们,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

    学生们将自己对杨绛的感激与尊敬之情,折进了一颗颗五角星里。他们登门看望杨绛,将亲手折好的一罐五角星送给杨绛,希望她能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这份并不值钱的小礼物,饱含着学生们的心意。杨绛将这罐五角星珍藏起来,当作生命中的宝贝。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让人留恋,它是那样脆弱,又是那样美艳。有人将生命比作一朵花,盛放时美丽,凋落时也一样美好。

    生命之所以美好,也许就是因为它有着无限种可能,也有无数种存在的方式。杨绛选择了最平淡的生活,也学会了放下所有的不甘。安守平淡,浮生淡然,也是另一种生机盎然。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杨绛的淡然,有人说她太傻,几百万不如买一栋别墅,让自己舒舒服服地养老,杨绛不多解释,依然淡淡一笑,他们不懂,富丽堂皇的豪宅,反而更容易让内心感到空虚。

    能够拥有一颗明月般的心,哪怕世事不够完美,也会找寻到欢喜。岁月的风霜没有将杨绛温暖的情怀冰冻,那些黑暗的时光,到如今也一点点汇聚成生命的能量。

    她默默地留在人间,打扫钱瑗和钱钟书留下的“战场”,她甚至感谢他们留下了许多让自己“打扫”的东西,这会充实她每一天的生活,不停地忙碌着,失去亲人的悲伤就会冲淡一些,剩下的悲伤,则被她深深地压在心底。

    虽然失去亲人是极大的悲伤,可杨绛依然不愿意掩盖掉亲人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会让她回忆起往日的温情,因此,当小区集体进行装修时,杨绛特意申请“漏掉”自己。她的家依然保持着钱钟书和钱瑗在世时的样子,也只有这样,杨绛才能感觉他们从未离去。

    然而生命的一丁点萌动,都会揭起她刚刚结痂的伤疤,重新感受一次失去亲人的刺骨之痛。

    杨绛卧室的窗外有一棵柏树,两只喜鹊在树上筑巢。杨绛亲眼见证着这个小家庭的诞生,也亲眼见证着它们的第一个喜鹊宝宝降临人世,却也不幸地亲眼看到喜鹊宝宝过早地夭折。

    听着母喜鹊的悲鸣,杨绛感同身受,不禁老泪纵横。有谁能懂得一位百岁老人失去亲人的寂寥?有谁能理解这位孤独的老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痛苦?

    杨绛决定让女儿“活过来”,活在文字中,陪伴自己,于是,她写出了以钱瑗为主人公的《我们仨》,一家三口的温馨生活,在书中得到了延续。读者们只能看到杨绛一家曾经的欢乐,却不知道在重温这些欢乐时,杨绛撒下了多少苦涩的泪滴。

    美好的事物总是如同烟花一般,刹那的绚烂,长久的遗憾。美好无法挽留,就像烦恼无法轻易挥走,青春、爱情、家庭,都不着痕迹地来过,来不及紧握,又匆匆流走。正因如此,杨绛才感叹“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历经沧桑,杨绛收获了太多的感悟。“走到人生边上”是杨绛在病中想到的题材。她给自己提出了许多问题,又天马行空地给出问题的答案。想到将会以怎样的面貌与天堂上的亲人重逢,她写道:“如果是现在的这副面貌,钟书、圆圆会认得,可是我爸爸妈妈肯定不认得了……我若自己声明我是阿季,妈妈会惊奇说:‘阿季吗?没一丝影儿了。’……爸爸会诧异说:‘阿季老成这副模样,爸爸都要叫你娘了。’”[13]

    她的爱与情,都凝聚在文字当中,这份情,不仅仅是爱情和亲情,更是情怀。钱钟书在生前留下遗愿,不举行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不留骨灰。杨绛知道这是他不愿意用生前的成就换取身后的荣耀,因此她一直遵守着钱钟书的遗愿。家乡的领导想要将他们的老宅修复,用来展览,杨绛坚决回绝:“我们不赞成搞纪念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想邀请杨绛参加钱钟书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杨绛也拒绝出席。

    她还像从前那样说着“我们”,就好像钱钟书从不曾离去。她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对的人,并用一生的时间,去呵护这段对的感情。

    杨绛曾经最不喜欢探讨哲学的问题,即使讨论也经常想不通,可是当人生转眼已过百年,她仿佛一下子开了窍:人生的确没有一天是相同的,就像你永远都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即便是相同的地点,相同的场景,正在经历的也是与从前完全不同的一天。

    依然是在自己的书中,杨绛曾经这样问过自己:“真、善、美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只能心里明白吗?信念是看不见的,只能领悟。”

    领悟,何时开始都不算晚,就算人生已经进入倒计时,依然可以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杨绛不是任何一个党派的成员,也不是任何一个宗教的教徒,生命就是她的信仰,百年人生的经历和经验,足以解答有关生命的任何问题。

    她在温情的岁月里默默书写着文字,也将记忆的碎片黏合成完整的场景。文字成为了她唯一的诉说,也成为了她唯一的心安,字字深情,句句牵念。

    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似乎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生。左手年华,右手蒹葭,她用真情滋养着那些动人的字句,因为这是岁月在她的生命中刻下的永远无法磨灭的痕迹。温婉的岁月,一如当初般静好,她执着地要将余下的生命,渲染成动人的诗篇。

    杨绛智慧语录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