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你学不会-我们要改变世界——乔布斯论创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不要拖延,立刻开始创新

    乔布斯如是说:“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

    精彩解读

    发展源于创新,创新是企业应对危机、参与竞争的有力武器,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今天,一个企业要发展,要赢得尊重,必须把科学技术的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自主创新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必由之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没有创新精神就不可能有发展。也有人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在创业的成败中,创新只是一个小角色,但今天的世界已经证明,那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是“因循守旧”的落后观点。这是个创新的年代,在瓶颈的时候如果没有创新的精神,那等着你的就只有被淘汰或被吞噬。

    2011年,苹果赶超软件巨头微软公司,首次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类企业。虽然只是一日称王,市值也仅仅是衡量企业的指标之一,但舆论普遍认为,苹果的“登顶”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纽约时报》载文称,这是科技业新旧时代交接的一刻,意味着最重要的科技产品已经从桌面转到人们的手里。苹果和微软这两家全球顶尖级的科技公司常年展开市场争夺战,他们采取的战术各有不同,但是创新却始终贯穿其中。他们知道,在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和高度动荡的市场环境下,战略的生命周期正变得越来越短。因此,许多高层管理者意识到他们需要的不再是一个简单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的计划,而是一个根本意义上的战略思想。根本性创新是他们创造新财富的唯一出路。

    人人都梦想着改变世界,但是改变世界不是靠豪言壮语就可以实现的。多年来,苹果公司推出的产品之所以能在全球电子消费市场上广受追捧,其根源在于尽善尽美、孜孜不倦的全方位创新。创新不是一蹴而就,苹果在一点一滴地改变世界,今天做一点改变,明天做一点改变,一个改变可能很微小,但是只要坚持不断地创新,世界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新的东西改变。乔布斯说:“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 也正是因为具有极强的创新精神,苹果才能在全球性的大商业网络中,视野开阔,目光敏锐,果断地抓住当时的机遇,赢得各种成功的新挑战,勇敢地站在创新领域的潮头。创新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在苹果公司成立以前,世界已经在掀起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计算机已经问世,尽管它非常丑陋,但是世界因它的出现开始发生变化。这是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世界,乔布斯怀着“科技改变世界”的梦想,就不得不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开始创新,否则他将会被迅速发展起来的科技浪潮淹没。于是他和计算机天才沃兹一起研发Apple I,这可以说是个人电脑史上的伟大创新。当然我们现在看见Apple I时也同样会觉得那是个“怪物”,可是在当时,电脑还被认为是常人难懂的高科技。在Apple I之前的电脑就只有前面板、开关和指示灯,只能用于简单的计算。而Apple I直接连上键盘、显示器就可以工作,人们再也不用纠结于那些前面板、开关和指示灯。从此以后,所有电脑都有了屏幕和键盘。

    初获成功的乔布斯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因为当时在硅谷里汇集了一大批计算机高手,他们正在跃跃欲试,要造出比Apple I更先进的电脑。这时乔布斯同沃兹一起商量新电脑的方案,乔布斯要用电脑改变世界就要先让个人电脑走进人们的生活,“就像家用电器一样”,电脑不再仅仅是让人望尘莫及的高科技,它要成为辅助人们生活的工具,慢慢会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它不仅要实用,还要美观。乔布斯有创新的思维,沃兹有无敌的技术,于是Apple II身上有了电脑史上的很多个第一:第一次拆掉风扇、第一次支持扩展、第一次可玩彩色游戏、第一次具有高分辨率图形功能、第一次拥有彩色机箱……创新的产品自然会受到追捧。Apple II问世后短短6年内销量超过100万台。

    苹果从一个在仓库成立的手工作坊成长为上市公司,乔布斯的成功是在40多年的商业生涯中屡败屡战、通过无数次的创新实验获得的。当他42岁回到苹果时,虽然嘴上没有了从前的豪言壮语,但是他从未放弃过创新的思维。他为了开发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四处收集优秀的创新想法。这时乔纳森建议将iMac电脑外壳变个颜色,而且采用半透明的材质。乔布斯喜欢这个主意,他很欣赏乔纳森的才华并委任他为苹果的设计总监。从1998年设计第一台iMac开始,他就一直负责苹果产品的设计,苹果的几款明星展品iPod、iPhone和iPad,均出自他手。

    创新是从自身的战略出发,进一步加快研发的速度,相对缩短产品生命周期,使消费者对原有产品还来不及厌倦,新一代产品又出现了。想让一个品牌有持久的生命力,不但要研发新的产品,对于已经存在的产品也要及时更新换代,在原基础上有所突破。苹果公司于2001年初开始研发iPod产品,2001年10月推出第一代 iPod播放器,它的出现让我们突破了操作系统的玻璃天花板。事情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证明了苹果式的创新、苹果式的工程学以及苹果式的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iPod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它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剂药效惊人的强心针。在2002年6月17日,苹果推出了能够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的“Windows版iPod”,也就是iPod的第二代,它在外形上与上一代没什么不同,但是第二代变成了笔记本触摸式的鼠标,减少了机械组件并且比第一代更加耐用。并且由于新的控制装置的使用,iPod第二代避免了老款转盘缝隙入尘的弊病。另外,全新的iPod火线接口加装了一个防尘盖,由于这个原因,也使得第二代看起来更加协调。

    到了2004年,Apple又发布了一款4GB容量的iPod mini产品,由于采用MicroDrive作为存储媒体,虽然容量方面有所牺牲,但保证了体积更加小巧,且在屏幕的分辨率以及电池的续航能力上大有提升;iPod mini外形上保持了iPod一贯简洁流畅的风格,且提供了5种外壳颜色,让用户可以有多种选择。

    2005年,第一代iPod Shuffle,iPod nano相继诞生。iPod nano创造了MP3随身听的超薄新境界,并采用苹果招牌触控键,以及漂亮的彩屏,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苹果首先使用了三星最新发布的大容量闪存芯片,用2GB和4GB的产品将自己放置到了一个美妙的真空市场中。iPod nano发布当日销售情况火爆。但和“舒服”大不一样的是,iPod nano得到的几乎全是掌声,当然,苹果的对手们则是一片恐慌。2007年,苹果推出了第六代iPod,产品更新速度之快匪夷所思。同时,在产品系列的创新上,苹果公司也加快了速度。苹果不但擅长创新,而且创新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也让竞争对手毫无招架之力。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它需要创新者足够了解市场,同时要洞察出当前的形势,这样的创新才是成功的。如果我们对世界趋势、整个社会的人文发展,对技术、人的需求不进行研究,那么所创造的任何产品都会落后于时代。以前,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只要有强劲的产品营销,就八九不离十。然而,今天不行。一旦我们脱离社会大动脉,脱离对社会变化的感知,就会出现大的战略误差。当许多手机商还在误以为高档智能手机就是应用高科技技术的手机时,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手机、网络、电视、3G,多位一体。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再仅仅只是打电话的工具,它在生活中可以扮演多种角色。苹果公司已经在2006年开始研发iPhone产品,苹果最新的iPhone4首发,首日就销售100万部,它宣告了智能手机的终结时代已经到来。

    长久以来,创新一直被视为一种随机性、偶然性的行为。看看苹果公司的每个产品的问世我们就能发现,创新是对优秀企业的基本要求,创新思维要始终贯彻在企业的灵魂中,然后投入全部精力去实施,这样才会产生新的东西,创造奇迹。这绝非偶然。苹果的生命力来自于永无止境的创新。哈佛大学的教授南茜.科恩则将乔布斯和过去两百年来其他显赫一时的创业家们相提并论,如乔舒亚.威基伍德、约翰.洛克菲勒、安德鲁.卡内基,亨利.福特以及雅诗.兰黛夫人。科恩断言:    “在社会大变革中人人都有机会,而像乔布斯、洛克菲勒和其他创新家这样的人就紧紧抓住了改天换地的机会。”已经离职的乔布斯就像是一个里程碑,也许无人企及,也许很快就被人以某种方式超越。创新也许来自于内心的狂热,也许来自于激烈的竞争,但只要有创新,世界就不会停下脚步。

    智慧小语

    作为创业者,我们能思考,但最核心的问题是,苹果不是永远的,但创新将是永恒的话题。我们只有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才能走出我们自己的成功之道。

    初学者的心态

    乔布斯如是说:“佛教中有一句话: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赞叹。”

    精彩解读

    乔布斯留给苹果公司的精神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不断创新。短短的56年人生,乔布斯在PC业、电影业、音乐业、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带来了激动人心的革命性变革,即使不是苹果公司的粉丝,人们也会承认,乔布斯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创新的符号。是什么给了乔布斯不断创新的激情?这是我们在思考的问题,乔布斯用一句话解开了我们的疑惑——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乔布斯是位佛教徒,彼得.圣吉有段著名的理念:“三流管理者学习管理知识,二流管理者学习管理技巧,一流管理者修炼管理心智”。禅就是心,通过坐禅,对于心恰当地掌控拿捏,使得乔布斯成为一位修炼管理心智的一流管理大师。

    正如乔布斯所说的那样,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赞叹。在这个物质生活奢侈浮华,充满诱惑的世界里,有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而乔布斯却说:“不要迷惑于表象而要洞察事物的本质,初学者的心态是行动派的禅宗。所谓初学者的心态是指,不要无端猜测、不要期望、不要武断也不要偏见。”乔布斯深知为达到目标,需要思想的创新,理论的创新,行动的创新,并开发新产品。苹果的成功是技术创新的典范,乔布斯的成功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标杆。当苹果遇上乔布斯,苹果就开始创新不断。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世界中,想要生存下去就要学会创新,而且要根据现实正确地创新。这就是乔布斯和苹果能一直保持不败的原因。

    乔布斯年轻时就开始醉心哲学。乔布斯没有系统学习旧学科的知识和知识范式,他在进入大学之后只学了一个学期就选择了辍学。但他发现了他感兴趣的东西——书法,乔布斯所在的学校提供当时所有大学最优秀的书法课,他几乎没有缺席任何一节书法课,他迷恋这些字体和线条的艺术感。乔布斯说:“在那里,我学到了san serif 和serif字体,我学会了怎么样在不同的字母组合之中改变空白间距,还有怎么样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样。那种美好、历史感和艺术精妙,是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我发现那实在是太迷人了。”但是十年之后,这些字体为创新作了贡献,当乔布斯在设计第一台“麦金塔”电脑的时候,他把当时学的书法艺术全都设计进了电脑里面。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体的电脑。

    离开校园之后的他为了寻求精神启示,在1974年8月南亚次大陆最炎热的时节,他“光着脚、穿着破烂衣服”,来到万里之外的印度朝圣,并向当地人讨教有关佛教的文化知识。在返回美国后,他已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并剃光了自己的头发。他认为对于禅学的研习和思考,是他最大的成功“智慧”。乔布斯在里德学院接触到佛教禅宗,阅读日本禅师铃木俊雄用英文撰写的读物《禅者的初心》。工作初期他曾前往印度寻求佛学的真谛,之后,他常往洛斯阿尔托斯的禅宗中心静思冥想,与禅师千野反复研讨。27岁时,乔布斯还留下一张在家中独自打坐参禅的照片。对佛学和禅的学习使他更深刻地理解了“所知障”的概念,并保持了一颗在知识面前的童心,或者说初学者的心态。

    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讲给老师听,也讲给大学生听。演讲最后,他留下的箴言是:“好学若饥、谦卑若愚”。永远对新知保持渴望,在旧知识构成的范式陷阱面前永远保持怀疑和适度远离,保持初学者的心态,这就是为什么乔布斯的创意能够源源不断的原因。只有让自己永远保持初学者的心态,自我能力才能不断攀升。

    一个人能成功,是因为他的知识比我们丰富。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很快的,一个人一旦停止了学习,他就会成为社会的落伍者,他将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想得到成功的秘诀,然而成功并非唾手可得。不要被太多的浮华所诱惑,它让我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创新运动已经在积聚能量,如何建立一种系统化的创新能力正引起商业界越来越多的重视。需要做什么才能使创新变成一种核心能力,在组织内部实现 时时创新、处处创新?

    创新首先要审视自己的内心,需要我们像孩子一样保持一颗好奇之心,这样创新就有了原动力。乔布斯说创新从为什么开始,在苹果公司乔布斯的技术显然不是最强的,但是乔布斯却是公司里最具好奇心的,每次,当乔布斯看到一件新出炉的产品时,不管设计师在他面前怎样夸耀自己的成果,乔布斯总会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一样,带着许多疑问去观察这件产品。然后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产品。创新不是想就能实现,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当我们对新事物有好奇的心态后,去研究它、揣摩它,然后超越它,这就是创新的过程。今天不成为创新型经营者,明天就必将被淘汰。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点危言耸听,但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想要提出好的问题,就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摈弃先入之见。苹果产品的成功更是说明了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观念在不停地更新,成果取得了飞越的进步。这些都是离不开创新的,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无论是学术成果,还是企业经营,都不可以故步自封,夜郎自大。创新需要更新自己的观念,像乔布斯这样的企业家更是如此。伟大的企业家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他们绝不会把世界圈起来,拘押了自己。技术背景的薄弱,丝毫没有减少乔布斯的创新激情。乔布斯可以游离公司业务,独立处理个人电子邮件。乔布斯在六个不同的服务器注册了邮箱并公之于众。每天都要收到300多封有效邮件。一些全然陌生的网友,在邮件中大谈理想或者一些癫狂的设想,给乔布斯无尽的启迪。许多好的点子就是在这样的碰撞中产生的。

    像苹果这样的公司看上去好像天生就擅长创新。但是为什么那么多公司不在这些公司之列呢?如果一家公司擅长的是纪律严明的执行而不是能产生财富的创新,你该怎么办?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只能从创新的常规方面学习。即使现在你有小小的成绩但是一旦你停止了学习,整个世界就将从你身旁呼啸而过。有人说成功最重要的秘诀,就是要用已经证明有效的成功方法。所以我们可以向成功者学习,参考做成功者所做的事情,学习他们的思考模式,加以运用,然后再以自己的风格,创出一套自己的成功哲学和理论。而成功者的特征之一,就是能随时随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不断地进步。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学习一些公司如何从创新的滞后者变成创新的领导者的经验。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创新的核心,我们也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乔布斯的创新的方法论,已经和苹果合二为一。创新就是不断累积的过程,如果不能增加新价值,或增加的新价值有限,就没有必要多耗精力。只有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有新的东西出来我们才不会被淘汰。在今天的电子消费品市场苹果永远处于领先的地位,那正是由于苹果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每一次苹果的产品都能让人为之疯狂,那是因为它是新的不是重复的,而且是永远不能被超越的。

    智慧小语

    以孩子般的心态观察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你就可以跳出固有印象带给你的禁锢,并且打开思维,产生许多新鲜的想法,这正是创新的关键。

    打破思想的框框

    乔布斯如是说:“创新无极限!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立即跳出思维的框框吧。如果你正处于一个上升的朝阳行业,那么尝试去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更让消费者喜爱、更简洁的商业模式。”

    精彩解读

    乔布斯眼中看到的世界与我们看到的并没有不同,但他对事物的理解和感知却与我们大不一样。换一种方式思考绝非易事,只有强迫自己跳出肉体和精神上的既定思维,从过往的经验桎梏中解放出来,并强迫大脑做出全新的判断,令人赞叹的创意才会源源不断而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类的创新,今天再看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的发展,其实就是IP技术的创新。创新颠覆着传统的一切既定的游戏规则和模式,是一种海盗精神的体现。

    成功的规则有时就这么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如果你墨守成规,等待你的只有失败;如果你稍微动一下脑筋,对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一番创新,你就能获得成功。在1976年苹果创办之前,多数人对电脑的印象都是那些哗哗作响、闪着灯的机器,或者是在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紧锁的大门后面那些默不做声、体积庞大的大型机器。而Apple II借助晶体管以及后来的微处理器芯片的发展,将电脑技术微型化。人们在思维定式的作用下习惯了电脑里装有风扇,而乔布斯却不这么认为,因为电脑中装了风扇就会显得体积笨重,同时风扇产生的噪音会破坏苹果电脑本身追求的艺术感,加上有色彩的机箱,相信那时的人们看到Apple II的反应就如同你现在看见电影《阿凡达》里面高科技的反应——原来它是一台电脑。冲破思维的墙,世界就会慢慢改变,说不定有一天《阿凡达》里的高科技产品也会走进人们的生活,就像今天苹果的每个产品一样,一次次挑战我们的视听。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一般人在5岁时可具有90%的创造力,在7岁时可具有10%的创造力,而8岁以后其创造力就下降为2%了。这种现象出现的本质是因为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与想象的能力。在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实施,思维标准化的情况十分严重。经过一成不变的教育后,学生们所有的灵感、悟性都被消磨殆尽。而且,学生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就越显单一,视角也越变越狭隘。乔布斯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烦透了定式思维的教育,他觉得这样的教育对他追求梦想没什么帮助,于是他退学了,这并不是说只要退学就人人都能成为乔布斯,学校是一个系统学习的地方,我们在成功之前需要有这样一个地方累积经验,但是我们累积知识的同时要打开我们的思维,开阔我们的视野。那些书呆子在这个发展飞速的社会上是无法立足的。

    所谓创新的能力,就是将远见、知识和冒险精神转化为财富的能力。市场充分证明,苹果公司在此方面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因此也取得了惊人成效。你或许从没见过这样的产品,但苹果却会经常兴致勃勃地重新思考其业务的基本元素。似乎每一次苹果的新产品面世时,消费者都会给予惊诧和欢呼。从精致的苹果一代,二代,到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Mac机型,再到现在风靡全球的颠覆了传统的一系列产品,他们总是在打破传统、给人们带来惊喜。

    对大多数人来说,创新、创造仍是陌生而神秘的,似乎它只是少数天才的专利。其实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力关键在于你的思想是否被那些世俗的规则所束缚着,还没发挥作用,看看苹果的每个创新的产品是不是都是你没想到的或是不敢想的,在乔布斯的观念里从来就没有不敢想的东西,只有思想自由了创意的灵感才会出现,不更新观念,就没有真正的进步。

    在苹果的历史上,已经多次更新了操作系统和底层芯片架构。乔布斯在iMac中抛弃了软盘,2008年2月19日,苹果发布了全球最薄的笔记本电脑——MacBook Air,光驱也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原来电脑可以没光驱,原来电脑可以装进牛皮纸袋。这款巧夺天工的MacBook Air,最薄处仅4毫米,最厚处也不到2厘米。将MacBook Air拿到手里感觉很爽,虽然很薄,但是拿在手里感觉很结实,上盖、腕托、机身底部各部位都没有松松垮垮的感觉,很多用户担心的一件事就是单手端起MacBook Air机身会晃得厉害,但你单手端起MacBook Air时机身丝毫没有晃动的感觉。2010年10月,苹果发布第二代MacBook Air。这次升级让MacBook Air有了两种机型:传统的13.3英寸和新增的11.6英寸。它们的最大特点是用闪存代替硬盘,64GB~256GB的闪存被直接嵌入主板,节省了巨大空间来存放电池,这使13.3英寸机型的使用时间提升到7小时。2011年7月,苹果再次升级了MacBook Air。全新的MBA搭载双核Intel Core i5和四核Core i7处理器,在性能上实现了飞跃。这次升级后苹果的入门级笔记本MacBook Air在官网中消失,Mac笔记本家族只剩下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这也意味着MacBook Air,一款超便携型笔记本,已经具有一般笔记本的性能和经济性。谁说电脑不能装进口袋,MacBook Air使整个PC行业挂起了轻薄之风,各大厂家纷纷给自己的电脑瘦身,然而没有一个能超越MacBook Air,经典只能被模仿。

    显然乔布斯深知这点,并把它贯穿每个产品的始终,解放思想的关键就是要大胆地抛弃落后的观念、及时地破除陈旧的思想,做到敢想敢干,敢破敢立,敢拼敢搏。多年前,乔布斯开发“丽莎”,让人们认识到原来电脑应该带着的神奇的设备叫鼠标,从那时起,鼠标就和电脑绑定在一起。而2010年1月27日,乔布斯在美国旧金山欧巴布也那艺术中心所举行的苹果公司发布会上,为世人展示了传闻已久的平板电脑——iPad,它告诉今天的人们原来电脑是可以没有鼠标的,你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在iPad屏幕上点出你想要的东西,或是浏览网页、或是收发邮件、或是整理文件、或是欣赏照片等等。iPad又引领了一场平板电脑革命,在各大公司争相推出自己的Pad试图超越苹果时,iPad2问世了。

    “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这是精英人才的性格特征。而乔布斯作为领导精英的人物更是与众不同,他的创新思维总是颠覆式的,颠覆行业模式、带来行业革命。3月2日,因病久未在公开场合露面的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却意外现身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亲自出席iPad2的发布会。在iPad2的发布会上,乔布斯说了一段被无数人叫好的话:“虽然现在很多家伙都涌进平板市场,他们把平板当做下一个PC来看待。软件、硬件由不同的公司完成,他们喜欢谈论速度,就像讨论PC时一样。在我们的身体里,每一根骨头都在说,这种思维完全不对。”乔布斯的这番话很快得到了验证——以做PC的思维来做平板电脑确实是错误的!跳不出他人思维的框框是无法实现真正的创新的。

    iPad2更加轻薄,同时配有多种新的软件,让人们使用更加方便。iPad2上市后,苹果下调了iPad的价钱,这让所有竞争对手傻眼了,本来他们还可以在价格方面占有优势。很多平板电脑企业很是愤怒,说“苹果是在断同行的路”,他们面对苹果既失去了创新的优势又失去了价格的优势,相信谁也不想遇见这样的对手,实在太可怕了。愤怒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愤怒也无法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市场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领导者真的需要像乔布斯一样的超前思维——这世界没有过时的科技,只有落后的思维。

    人非草木,总要有心理活动,其表现形式就是思维。在思维过程中,最应推崇的是,对司空见惯的事物善于提出质疑,于无疑处见有疑,学会把现有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作为思考问题的新阵地。人都有思维盲区,我们在企业里面的很多事情,都是部门内部的,部门就是局部,每个人都会首先从局部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种空间上的局部盲区导致我们对很多事情予以否定,认为这个研发无法实现,那个业绩无法突破。

    客观地说,苹果的成功确实离不开乔布斯的思维。“乔布斯的某种叛逆性决定将苹果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从而奠定了今天苹果在创新上的雄厚基础。”他的朋友这样形容他:“他不愿意受任何东西的束缚,他只是做他想做的事情,即使他是一个愚蠢的人,他身上也有一种光环,让这种光环笼罩着你,让你激情四射。”乔布斯的思想总是插上自由的翅膀,永远不被束缚。只有跳出思维的陷阱,我们才能在五光十色、眼花缭乱的大千世界中,让精神获得更大自由,创造更多奇迹;让思想迸发出灿烂的火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智慧小语

    实现创新性思维从转变观念开始,有时你的思维已经形成定式而限制了你的创新能力。当无法发现新的东西时,可以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时间有限,别浪费在模仿上

    乔布斯如是说:“你是否已经厌倦了为别人而活?不要犹豫,这是你的生活,你拥有绝对的自主权来决定如何生活,不要被其他人的所作所为所束缚。”

    精彩解读

    创新所要突破的恰好是旧的范式,所要突破的东西如何能够成为新学科范式的基础呢?一种极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如果你对旧的范式非常熟悉并精确掌握,而你是否会对旧的范式产生某种信赖、甚至信仰,因而不愿意或者说更加难以突破旧的范式呢?越是模仿成功的范式,模仿得越发精确,我们就越会陷入范式陷阱中难以自拔,这会成为创新最大的制约。模仿是“拿来主义”,创新是独辟蹊径,有人说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鱼”与“渔”之间的不同,这比喻非常恰当,无论是企业还是品牌,唯有掌握“渔”的技巧,不断创新,不断奋进,才能力争上游,处于领先地位,才能成为他人模仿的对象而永远“不被超越”。

    模仿再优秀的商业模式,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有可能被讲究创新的市场竞争机制淘汰。通过模仿别人的技术在快速成长和变化的市场中是战胜不了竞争者的。苹果公司的成功成为无数人研究的课题,很多公司也争相模仿,但多年过去,仍然罕有公司具有如苹果一般的创新力,苹果公司也依然稳居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榜首。别人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借鉴,这样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成功可以复制,但是无法粘贴,你说你可以复制它的模式,复制它所有的能够看到的东西,但是有一点,没有创新思维存在,你无法复制它的精髓,那才是人家成功的根本。

    在苹果推出iPod时,电子市场早已被各种各样的播放器充斥着,但是都是非常低端的产品,用乔布斯的话说就是“丑陋的产品”,音乐市场需要一种全新的播放器。乔布斯认为这任务应该由他来完成,于是他在苹果成立了iPod开发小组。有人质疑苹果推出的音乐播放器靠什么打开市场,因为这个领域几乎饱和了,重复的产品没什么优势。很快乔布斯就会告诉你答案。2001年10月23日苹果以399美金的售价发布了第一代iPod。它还有完善的管理程序和创新的操作方式,外观也独具创意,除了MP3播放,iPod还可以作为高速移动硬盘使用。第一代iPod的推出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它不但漂亮,而且拥有独特和人性化的操作方式以及巨大的容量,配合Mac操作系统上的iTunes进行管理,这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设计,再加上与众不同的外观设计,使它成为苹果打造的又一个神话。iPod为MP3播放器带来了全新的思路,此后市场上类似的产品层出不穷,但iPod依然因为它的独特风格而一直受到追捧。

    iPod的推出震撼了整个音乐界,他们意识到坐以待毙不是办法,于是纷纷升级自己的产品,可是已经来不及了。2003年苹果发布了iTunes商店,iTunes使用者可以从商店中购买并下载歌曲,这些歌曲可以被使用在有限个数的电脑以及无限台iPod上。 从 iTunes Store 中购买的歌曲会使用苹果的 Fairplay 数位版权管理系统防止用户自行拷贝。iPod不仅仅是一部播放器,而是将播放器、版权保护技术和iTunes音乐店联合在一起的商业模式。iPod的成功开启了“软件+硬件平台”的先河。

    苹果公司通过这个商业模式构成了一个庞大产业链,这是为什么其他公司无法战胜iPod神话的关键。iPod创新的并不仅仅是某一款软件或者某一种硬件,而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并打破了传统的“由不同厂商制造不同部件,组装到一起形成完整的机器,并由另一方提供运行的软件”的模式。事实上,乔布斯没有等太久,他所选择的方向的魅力就呈现出来了。从2003年4月28日该商店开张以来至2006年2月22日为止,已经有超过1亿首歌被下载了。

    苹果的成功让科技界所有领域的厂商都提心吊胆,他们畏惧苹果的创新能力,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2007年6月29日第一款苹果智能手机上市,乔布斯叫它——iPhone,他将移动电话、宽屏 iPod 和上网装置三大功能集于一身,通过多点触摸技术,手指轻点就能拨打电话,应用程序也易如反掌,还可以直接从网站拷贝粘贴文字和图片。 iPhone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其他品牌的手机走在了截然相反的道路上。iPhone带动了触屏智能手机的发展。以前欧洲曾凭借诺基亚、爱立信等品牌称雄世界。但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是,仅在3年前才杀入手机领域的苹果公司,其手机销量不过诺基亚的1/13,但其总利润额却远超对手。在推出iPhone4手机后,苹果销售额创纪录增长,甚至一天就收到超过60万台的订单。

    据《财富》杂志报道,最近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在全球手机市场,苹果iPhone的销量占市场总销量的5.6%,而利润却占市场总利润的66.3%。如今,iPhone手机已经推出了iPhone4和iPhone4s两个主要型号。而针对这款手机所发起的“超级模仿秀”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些手机虽然模样与iPhone相似,但是论综合实力却没有一个是iPhone的对手,究竟是什么“秘诀”让iPhone手机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呢?如果说iPhone的成功是产品设计创新的成功,那么,苹果商业模式的创新,则给它带来了质的飞跃。这个飞跃,始于 iTunes和iPod相继推出而进行的第一次软硬件结合的尝试。

    iPhone“不走寻常路”的“范儿”,让消费者看到了它与其他手机的差异,这种差异形成了一个品牌的特色,导致消费者为追求个性而渴望拥有一台iPhone。在这种观念差异的影响下,出现了但毋庸置疑的是,“苹果”对手机的独特观点已被验证是正确的,“苹果”手机暴利畅销,虽然有无数公司眼红,因为许多厂商都跟随“苹果”加入了智能手机的行列。苹果当下无人能敌,这就是自主创新的结果。自主创新,说到底,就是打造成千上万家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苹果”公司、“苹果”产品。

    乔布斯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思路,不是重复发明而是再利用。如果说iPod + iTunes只是“产品+内容”模式的一个探路石的话,那么iPhone +    App Store的模式就是真正的巅峰,只不过App Store利用公布软件开发套件SDK,网罗了更大规模的第三方软件开发群体。结果显而易见——经济危机时,几乎所有厂商的营收和盈利都下跌,唯独苹果的销售增长了12%。

    苹果显然在各个方面实现了与创新的紧密融合,使创新超越了对外在的被动响应阶段,成为一个由内而外主动引领的过程。而正是这种内生型的创新模式,使苹果的创新成为人人皆可得见,却始终难以模仿、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当世界都在疯狂地追逐iPhone的脚步时,乔布斯这个创造iPhone神话的人却从自己创立的世界里走出来了。他的创业故事犹如“创圣纪”一样流传,他的头上顶着诸多光环:最佳CEO、最伟大商人、年度风云人物、苹果创始人、娱乐业标志性人物,以及被员工乃至众多苹果电脑的追随者称之为:神。也有媒体对苹果表示怀疑。《新闻周刊》对苹果的创新产品大加赞赏的同时,也对苹果仍采用封闭网络的模式表示困惑。尽管封闭系统可让苹果从每笔交易中收取30%的费用,但这与网络开放、自由和免费的基本理念格格不入。这可能是一条危险的经营路径。在许多合作商眼中,苹果7500万客户群是一个金矿,但苹果也被视为“恶魔”。 乔布斯的确是一个可怕的破坏者,他一出手,对整个主流市场的破坏性是难以估计的。他用他伟大的创造力,冲出既定跑道,摧毁了竞争的赛道,直奔终点,将对手们远远抛在脑后。

    我们借鉴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创新。创新的路不是平坦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创新就是在长满荒草的原野上踏倒一路荆棘,将一个个带血的脚印连接起来,变成一条路,供自己和后人通过。但是乔布斯不可复制。现代人总有许多追求偶像,忙忙碌碌的理由,追随、崇拜,无非是挥洒我们剩余的银两,但捡起时,蓦然回首,却是无限的茫然与悲伤。“星星还是那个星星”又怎能照亮你的前程,也正如儿提时背诵的很多名言警句一样,它们都无法撑起你的全部生活,法无定法,一个人、一段生活的关键还是你自己。

    “经常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句话用到苹果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也许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喜欢苹果的产品,但却很难对苹果的工业设计能力进行负面评价。再次提醒你,“苹果”不可复制,模仿竞争对手的创意也许短期内可以奏效。但你无法变成一名创新领袖。你只是在模仿领先者而已,这不叫创新。创新需要你打破旧的游戏规则,开辟一条新路。一个企业的成功需要不断加强对产品发展的研究与分析,以远见卓识、全球视野来重新定位自身的产品与服务体系,放弃模仿、跟踪、“山寨”他人产品的幼稚想法,以持续的改善与大胆的创新,来获得智慧和能力的增长。

    智慧小语

    一家企业如何能够成为“某某行业的苹果”呢?可能你的答案是——模仿它,然而一切照搬的套路并不一定适合你,成功的经验应该借鉴,想要模仿到精髓很难。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在别人成功的基础上创新才是正道。

    创新需要激情

    乔布斯如是说:“你们能代表什么?你们的激情在哪里?”

    精彩解读

    创新是一个企业进步的灵魂,要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就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而自主创新首先需要你有激情和梦想,然后需要你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是一条别无选择的道路。激情不但可以燃烧岁月,激情还可以激励我们走创新之路。理智和激情似乎有点矛盾,有的时候真不能太理智了,想得太多,反而会成为你行动的羁绊。理论分析是辩证的,凡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所占比例几乎一样。许多人反复一想,怎么做似乎都不妥当,索性就不做了。那么成功于他也只是白日梦了。

    乔布斯前半生充满传奇,对许多科技迷来说,乔布斯是“科技救世主”。他被形容为“天生推销员”、“现实扭曲力场魔术师”,只要他站在讲台上,就能令消费者不由自主地向往产品。乔布斯的激情和对事业的热爱使人无法忘怀,他在创立苹果的时候说:“我只是想要在宇宙间留一点响声”。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也是通向成功的重要历程。企业的头头脑脑们都在寻找新的、创造性的途径来推动他们各自的品牌成长。说到他们该向谁求助,除了苹果公司CEO乔布斯这位当代最伟大的创新型企业领袖,还能有谁比他更有资格?乔布斯曾经对一群员工说:“人有激情就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凡是有志向的人,总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并为之奋斗不息。而创新是大多数想要成功的人选择的必经阶段,它是不分年龄和性别限制的。乔布斯这辈子一直在遵循自己的心,他说正是靠这股激情实现了所有的这些变化。除非你心怀推动社会前进的热情,否则很难接受新的、创造性的和与众不同的理念。

    乔布斯偏执、不合群,要求绝对服从,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把其余的全都抛到脑后,但从不缺乏激情。当年他信心满满地要开发出一台革命性的计算机,于是他成立了“丽莎”小组。乔布斯每天都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他可以连续数小时工作不休息。还总是对员工说:“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意义将非常巨大,肯定会在大学校园里掀起狂潮。”“丽莎”小组成员被他的激情感染了,他们每天都在拼命地工作着。就像苹果电脑公司的市场开发人员霍金斯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就像发疯一样,在这里,包括乔布斯在内的每个人都在为‘丽莎’拼命工作着,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与计算机有关。”乔布斯把苹果公司的核心力量都聚集在这里,同时投入大量资金为了实现他的梦想。但是苹果董事会却不愿意为乔布斯的梦想买单。他们阻止了乔布斯的疯狂行为,将乔布斯调离了“丽莎”,可是满怀激情的乔布斯怎么能就此停下来,他一直在寻找开发一种新型电脑产品的机会,好让自己充沛的精力有释放的渠道。

    他的目标出现了——“麦金塔”,起初他反对这个项目,他曾经说过:“我做不出那种机器来,这完全是错误的方向,苹果公司需要‘丽莎’电脑,让我设计这种电脑会阻碍‘丽莎’的研发。”而不能插手“丽莎”项目,让他的创新激情无处释怀,他认为现在“麦金塔”的方案需要改进,“这种没有创新的玩意不会被认同的,”乔布斯说。拉斯金是“麦金塔”的负责人,他没有想到乔布斯会加入他们的队伍,因为乔布斯不屑于“麦金塔”的方案。而此时乔布斯已经为“麦金塔”构想了新的方向。乔安娜·霍夫曼极其逼真地描绘了当时的场景:“只要看一下乔布斯流露出来的目光就知道,对拉斯金来说大事不妙的日子为时不远了,因为乔布斯要把他的研发成果据为己有了。”

    果然,乔布斯凭借董事会主席的角色成功加入了“麦金塔”。道不同不相为谋,拉斯金离开了“麦金塔”。为了打造一流的电脑就需要一流的团队,于是乔布斯四处招兵买马。乔布斯的激情似乎让所有人都招架不住。研发组经过乔布斯的几次洗脑后,就接受了他制订的时间表,这些人已经做好为了实现梦想而一周工作90个小时的准备。作为成员的巴德·特里布尔回忆说:“他有能力让周围的人相信他对现实有着很强的感受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里面既有能够迅速转变不良状态的能力,也有善于鼓动干劲的能力,偶尔还加上他头脑里的创见能力,他的这些能力足够让你失去正常的判断力。”

    乔布斯一声令下——让我们做海盗吧,所有人都高声回应他。许多员工或合作伙伴都喜欢被他训斥,欣赏他带给他们的激情。乔布斯对自己的梦想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心,拥有如布道者讲经般的热情,如狂热分子般发誓成功的决心,在他的带领下,苹果公司孕育出强大的激情文化。“麦金塔”小组成了当时苹果公司最具活力的队伍,经过长达三年的研发,耗费7800万美元开发费用后,麦金塔计算机终于在乔布斯的领导下诞生了。它是世界上第一种可以买到的、拥有交互式图形接口并且使用鼠标的个人计算机,其操作系统领先当时IBMPC的操作系统DOS整整一代,这是乔布斯当初想要在“丽莎”身上实现的梦想。同时“麦金塔”小巧、精致的外观颠覆了人们对电脑的印象。

    1984年1月24日,苹果公司首次展示了麦金塔计算机。乔布斯特意为竞争对手IBM献上了一篇激情洋溢的演讲,乔布斯说:“1958年,IBM拒绝购买那家羽翼未丰的年轻公司,而该公司刚刚发明一种名为静电复印术的新技术。两年后,施乐公司诞生了,而IBM却一直在追赶该公司前进的脚步……如今,IBM想独吞这块市场,正在将枪指向其进行行业控制的最后一个障碍即苹果公司。蓝色巨人会主导整个计算机行业、整个信息时代吗?乔治·奥威尔说得对吗?”人群立即沸腾起来:“不,不,不!”他们大声高喊。当人们还沉静在乔布斯的话语中时,身后的屏幕开始播放麦金塔的商业广告了,这个号称耗资千万美元的商业广告使人群更加激情澎湃了。

    虽然满怀激情但是乔布斯无疑是太轻敌了,所以落得被苹果开除的下场。这是这并没有浇灭乔布斯继续创新的激情,他离开苹果马上成立了NeXT。在这期间,乔布斯发现了另一个创新点就是应该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其他领域,发展联合产业。我们生来就随身带着一件东西,这件东西指示着我们的渴望、激情以及好奇心,这就是使命。创新无极限,只要有激情,没有什么不可能!

    1986年乔布斯花费1000万美元从卢卡斯手中买下了一家小型电脑图形企业。当时的乔布斯已经离开了苹果,他将这家公司命名为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之后,便借助《玩具总动员》和一系列热门动画片重塑了儿童电影行业。乔布斯2006年将皮克斯作价74亿美元出售给迪士尼。电影行业的创新者卢卡斯说:“乔布斯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对于所有的企业家和企业高管而言,如果不热爱产品,不热爱工作,不充满激情,工作就无法长久持续。”濒临绝境的苹果于1996年重新召回了乔布斯,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乔布斯让已经死气沉沉的苹果公司重新回复生机。他还是那个全身充满激情的人,他的这种魅力给苹果带来了新的希望。他发现了设计天才乔纳森,鼓励他充分发挥个人的天赋,打造出了第一个奇迹产品iMac,半透明的外表,发光的鼠标,给个人计算机注入了新的元素和生机。二代iMac接踵而至,更加绚丽的色彩受到用户的好评,而兼具时尚与无线上网功能的iBook一举夺得1999年美国便携电脑的销量冠军,这一切只缘于乔布斯的富有激情的领导。

    《财富》杂志这样评价苹果这个与众不同的队伍:“苹果公司有大量工程师,但对他们来说,不是仅仅拥有技术优势就够了,他们还必须具有激情。激情是克服设计和工程障碍、准时完成项目的动力;激情能促成同事间的良好竞争,让弱者淘汰,或者反对不能胜任的上司。库克说:‘心脏承受能力不强的人,不适合在苹果工作。’”

    激情仿佛是火箭的燃料,而理想则指引它直抵终点。iPod,iPhone,iPad的不断问世证明,只有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苹果的轻薄,操作系统,甚至硬件的升级是很多公司可望不可即的。2011年8月苹果公司市值超过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第一大上市公司;而乔布斯这位传奇人物也终于将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事业送到了纳斯达克顶端。也往往有很多人在创新过程中,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丧失了勇气和战斗力。一个人可以没有财富,也可以没有青春活力,但不可以丧失激情,唯有激情是做任何事情的原动力,对创新而言更需要有一种持久的动力,那就是经久不息的激情。

    智慧小语

    在激情的驱动下,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有雄心且自奋,何愁他日不成功!当激情遇到天赋,相信你也会如乔布斯一样成功。

    想象力,是第一生产力

    乔布斯如是说:“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

    精彩解读

    毫无疑问,创新,是很多人的梦想,年轻人提起它会比较兴奋,因为创新充满想象力;对于它工作几年的人,会比较向往,因为压抑得太久。成功大师卡耐基说:“创新是最珍贵的财富,你有这种能力,能够把握生活最佳的时机,缔造伟大的成就。”创新首先要求你的思维、你的大脑要敢去想,如此才会有新的东西出来。连想都不敢想的人只会说“不可能”,许多的“不可能”加起来就束缚了你的思维,到那时创新从何而来。人生有坏的可能性就有好的可能性,所以无论你怎样迷茫,你都要认识到,人生并非只有一种可能,如果能以更加开放和务实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可能,也许你将因此成就自己的一生。你要敢去揣摩各种可能,多想想为什么不可能?创新就在这为什么中发生了。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局限于我们已经知道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盖整个世界,包括那些将会知道和理解的。”那么什么是想象力,想象力是说,人,在过去对事物认识的基础上,构成没有经过的事物和形象的能力就叫想象力。应该说,日常生活中的想象,确实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现实的情况发生,而所有的想象,又必须以现实为基础,它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必须将想象力与实际结合起来,因为人的行为都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不同的思想观念,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当某个事情成为可能,你就可以进行创新,并且充分利用你以前没有的机会,而这个时候你的竞争对手还不能够做到这件事情,如果你做到了,你就会享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说起苹果,大家眼前看见的那些杰作哪个不是创新的表现?乔布斯被称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科技创新领军人之一,这一点也不为过。乔布斯及其创作团队有着超乎寻常的创新力、想象力、追求完美的不懈动力,这就是苹果能创造奇迹的原动力。乔布斯在领导团队开发Mac时,经常会就电脑的外观为工程师提供建议。一天,他曾经过梅西百货时被里面美国知名厨房家电品牌Cuisinar的一款产品吸引了,并认为这款产品外观非常漂亮。等回到公司时,他同设计人员商议,“他希望将Mac设计成那款家用电器的模样”。精致、漂亮、引人注意。同时他希望Mac看起来很高级,能在众多的电脑中脱颖而出,所以他想让Mac看起来像一辆保时捷跑车。在产品设计上,所有苹果系列的产品都如艺术品般精美,设计理念屡次超出业界对于产品想象力的极限。

    乔布斯时常对他的团队抛出一个极具想象力的方案,因为他手下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能够变想象为现实,乔布斯的想象为他们提供了动力。当苹果准备开发一款新的笔记本电脑时,乔布斯的想象力又开始起作用了,他希望新的电脑可以像空气一样轻。可能许多人听了这个想法都会笑出声来。而设计师乔纳森被称作工程师中的“炼金术师”——他能够让金属进行无限地变化,他能做出乔布斯想象的产品。一位设计专家史蒂芬·白雷称赞乔纳森说:“只要你能够想到的,就一定能变成成品。”

    乔布斯将乔纳森的实验室安排在苹果的核心区域。一位苹果的高管在描述第一次参观这一实验室的景象时这样描述:“到处都是新奇的发明,有些是疯狂实验品,世界还来不及适应它们。即便对苹果而言,这些设计也太超前了。”就在这里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诞生了,最薄处仅4毫米,最厚处也不到2厘米,13.3寸大小的电脑仅有1.36千克。乔布斯轻易地把它从信封里拿了出来。MacBook Air将主板的位置放在了较厚的电脑后半侧,即使用手托着使用,手臂也能一直保持冰凉清爽。除此以外,对于要求电脑能够长时间待机的要求,MacBook Air也成了不二之选,7小时的续航能力,30天待机,只需用手轻轻一碰,可以随时被唤醒,苹果产品再次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

    科技创新固然需要学习和积累知识,但更加重要的是让思想能在自由的天空飞翔。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影响人们接受新知识的最大障碍不是未知,而是已知。乔布斯“改变世界”的梦想,结合了美国式的自由想象与创新精神,释放了人类思考的众多限制,激发了苹果人的最大潜能,因此能不断提供给消费者超乎想象的作品。

    2000年,苹果正在研发一个软件——iDVD,它使 Mac用户可以轻松地将他们的iMovie、QuickTime文件和图像转换为可以在家用DVD播放机上回放的DVD。iDVD中包含了多种经过专业设计的主题背景和简单拖放式操作的便捷手段,从而使用户免去了专业 DVD 制作中的繁杂步骤。作为苹果阿斯塔特美国业务分部的运营经理,麦克·伊万杰李斯特负责D V D刻录技术研发。伊万杰李斯特在一次采访时回忆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天,乔布斯走了进来,他没有仔细看我们的工作,而是在白板上画了一个框。然后说道“这就是新设计,只要一个窗口,将音像资料推入窗口,然后点击一个叫播放的按钮,这是我们要的。”

    伊万杰李斯特说,“所有人听完后呆若木鸡”,这简直是异想天开,“我们当时觉得无法按照乔布斯的方案继续开发”。但是这就是乔布斯一贯的风格,于是乔布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同设计师、程序员已经商议好了。有时乔布斯的想象力会让人崩溃,但是却激活了人们的大脑,新的产品就这样产生了。在iDVD发布会上乔布斯说:“iDVD使苹果公司继续在桌面视频革命中保持领先地位,配备了iMovie、Final Cut Pro与iDVD等视频编辑软件的新款Power Mac G4,已成为专业人士和高端客户进行高质量DVD 制作的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在敢想敢干时,要真想而不是假想。真想就是朝思暮想,吃饭时、睡觉时、甚至去厕所时,都有意或无意地想到你的目标。当你想要的目标真正确定后,方法自然是有的,哪怕一时想不出答案,过一段时间,上天会自然给你。

    乔布斯一直很欣赏1932年的福特A型车,那时他15岁的生日礼物。他说:“福特的产品实在是太出色了,在没有维修手册的指导下,发动机也可以很容易地修复。”当苹果开发智能手机时,乔布斯对他的团队说:“所有手机在他看来都过于复杂,简直无法操作,我想让iPhone像福特A型车那样可以简单操作,手机只能有一个按钮。”接下来,iPhone的研发团队在每次会议上都会提出:“手机只有一个键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只有一个控制按钮,你无法开机和关机、调节音量、在不同的功能中转换、上网以及使用手机拥有的其他所有功能。”乔布斯对此根本不予讨论,他只是不断地发号施令:“这种手机只能有一个按钮。一定要想出办法。”于是就有了今天的iPhone,它果然只有一个键。乔布斯个人有着极强的见识和魄力以及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他引领和造就了苹果的传奇。然而,乔布斯的出发点是他想“改变世界”,这被称为天方夜谭的想象力成了不断激发苹果持续创新、吸引苹果忠实用户多年追随的根本原因。

    乔布斯因为自己的无限想象力被称为IT行业的爱迪生,乔布斯是个发明家,他一手缔造、挽救几经沉浮的苹果公司,已经近乎一个神话,他是200多项美国专利的发明人或共同发明人,但他不是工程专业科班出身,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专业科技发明家。苹果之所以能够成为新的时尚,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乔布斯的掌控下从濒临破产到现在成为最有冲劲的电脑公司,关键是在于乔布斯具有无限想象力的观念的创新。苹果凭借超强的想象力,让它的每一款产品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不但能让你感受到设计者的丰富想象力,也给使用者带来强烈的想象空间。在这里,如果失去乔布斯的无限想象力,从长远看,苹果公司还能继续辉煌吗?一定能,因为乔布斯已经把苹果打造成为一个极富想象力的队伍,如果哪天苹果推出了无桌电脑希望你不要太惊讶!

    智慧小语

    繁忙的生活需要一些想象力给我们增添光彩,可能我们的生活被束缚,但是没人能控制你想什么,敢想敢做才有成功的机会。

    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

    乔布斯如是说:“创新与研发资金的多少没有关系。IBM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至少是苹果公司的100倍。创新与资金没有关系,关键是你所拥有的人才状况、你如何领导他们以及你对创新的理解。”

    精彩解读

    创新需要跟上时代,摸准时代的脉搏,这样才能永远走在创新的前沿,留给别人就只有模仿的份。在技术争霸的年代,乔布斯十分重视技术创新。不过,时代改变了,技术争霸不再是重点,现在的市场要求的是综合竞争力。所以,创新要综合各种因素考虑,不但在技术上,而且在商业模式上和用户体验上的竞争更成了关键因素。乔布斯转变了创新战略,苹果公司在创新体系上,始终强调客户需要这一点。很多技术出身的创始人,因为过于迷恋技术,最后常常本末倒置。技术是手段,但在很多企业里却成了目的,为了做技术而忽略了消费者。乔布斯则不一样,当人们问他市场业绩和财报时,他只说了一句:“当你将精力花在做正确的事情,不断打磨人们为之依赖的产品时,公司的财务报表自己会说话。”

    对于乔布斯而言,他的目的就是抓住消费者,用谁的技术、用什么技术都可以。《朝鲜日报》在题为“韩国如何追苹果”的文章中,引述国际战略和创新咨询公司CEO斯卡辛斯基的话,称创新最重要的是“从核心创新”,即看准趋势把创意成功商业化。正是苹果将那些复杂的技术带离了实验室,带进了普通人的生活中,用相对廉价与实用的应用创新改变了世界,推动了计算机革命,加快了音乐、电影和电视工业变革的脚步,并给移动电话重新下了定义……创新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而韩国企业有偏重“优秀技术或产品”的倾向,现在创新首先必须考虑能给顾客带来什么。

    乔布斯称:“创新与研发资金的多少没有关系。IBM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至少是苹果公司的100倍。创新与资金没有关系,关键是你所拥有的人才状况、你如何领导他们以及你对创新的理解。”乔布斯从未把技术看做公司唯一可长期延续的财富和优势。技术再新再好,如果没有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没有配套的商业模式,或者很多技术太超前或者配套不合适,那么,也是会失败的。苹果的成功在于它创新性的“终端+应用”的颠覆式的商业模式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进而引领和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但苹果未来发展的变数也正是该模式的封闭性。

    这个世界已经习惯了跟随苹果的冲击波前进。可是起初鲜有人能够理解苹果冲击波的威力。iPod惊艳上市时,那些竞争对手只是看到了一台精巧的音乐播放器。于是他们纷纷推出自己的MP3应对iPod冲击波。可是几年过去了,没有一家竞争对手能够撼动iPod的市场统治地位。其实不是iPod多神秘的技术而是iPod是苹果整个商业链中的一个支点,通过它,苹果把用户和各个苹果产品供应商连在一起,与iTunes音乐商店构成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iPod的销量已经超过1亿台,促使苹果在线iTunes音乐商店跻身全球仅次于沃尔玛和百思买的第三大音乐产品零售商。

    《朝鲜日报》称,在芯片、显示器等领域,这种方式行得通,但在当前硬件、软件、内容相结合并且世界IT业急剧变化的环境下,凭借过去照搬他人经验的模式,韩国必然会成为落伍者。iPhone不仅仅是一部手机,也不仅仅是全球首台真正意义上的功能强大的掌上电脑。iPhone是苹果试图建立人们看网页、听音乐、看电视电影、打电话等方面的全新体验,同时通过手机牵动着网络运营商、制造商、电影和电视节目发行商以及计算机公司间实力的重新划分。

    世界上最优秀的创新公司苹果,研发投入在同行业里并不高。据统计,2006年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排行中,苹果仅以7.15亿美元列第15位,约为排名榜首的微软的1/9,甚至少于雅虎等公司。在控制成本方面,乔布斯的强势和坚决也令人折服。2009年,苹果研发共投入资金11亿美元,仅占全年总收入的2.3%,只有微软的1/8,但1美元的投入却能带来 8美元的回报。苹果的霸气,不仅体现在为我独尊的合作条款上,而且更体现在超乎想象的利润分成上。乔布斯掌握着一个庞大的研发敏捷供应链,比如,Mcintosh率先使用的鼠标、iPhone所使用的Mutli-Touch技术都来自于其他公司,甚至iPod的最初开发工作也是外包完成的。 硬件方面,以iPhone为例,一部iPhone的成本约为200美元,利润率在60%~70%。富士康是iPhone有名的中国制造代工厂,负责iPhone的整机组装,其费用约占iPhone成本的3.5%,毛利率仅有2.8%,与苹果高达40%的毛利率差距甚远。苹果赚的是创新的利润,当之无愧。乔布斯曾将他的创新理念描述为试图生产出处于“艺术和科技交汇点”的产品。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他把苹果转变为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该公司的市值达到3568亿美元。

    苹果的产品,基本上都是现成的,都是拿来主义。在iPod诞生前,市场上早已出现很多音乐播放器,在iPhone出现之前,人们已经在使用智能手机了,在iPad诞生前,IBM早已有了平板电脑的想法。这里很多模块都是现成的,SSE、多点触摸屏、电话的技术,这些都不是苹果的专利,但是苹果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一样在手机市场打败了MOTOROLA、诺基亚,一切不必浪费时间和金钱从零做起。

    乔布斯在美国公共电视网(PBS)一部有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电脑行业的纪录片中说:“毕加索曾经说过,好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偷窃。我一直厚颜无耻地偷窃伟大的创意。”这就是乔布斯一直强调的“海盗”精神——苹果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鼓励创新、勇于冒险的价值观。这也是乔布斯精神的延伸,乔布斯不断抨击IT业缺乏创意。高品质、创新是苹果公司的企业形象。苹果公司总是致力于把复杂科技转化为简易好用的产品。

    过去10年间,该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平台,例如Mac OS X、iOS、iTunes、零售店、应用商店,最近,苹果还推出了自己的微处理器和iAd广告平台,这都为苹果今后的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iPad上市几周后,便有消息称,惠普决定推迟并重新开发Slate平板电脑。在此之前,该产品被认为是有希望挑战苹果“耶稣平板”的产品。同一天,美国科技博客Gizmodo报道称,微软取消了Courier平板电脑计划,该产品同样被外界誉为iPad杀手。RIM也将平板电脑计划推迟到2011年。

    这些产品并没有给苹果带来压力,因为iPad 2如期而至,iPad 2采用了新的更快的A5处理器,其双核处理器的处理能力比上一代产品快两倍,图形处理能力要快九倍,同时还保持了低电耗。乔布斯说:“这是第一台量产的双核平板电脑。”iPad 2配置了正面和背面两个摄像头,并且内置了与iPod Touch和iPhone连接的旋转接口。在外观方面,新设备比老产品更薄,厚度从13.4毫米降至8.8毫米。乔布斯说,它比iPhone 4更薄。虽然尺寸缩小了,但电池工作时间没有缩短,还是10个小时。iPad 2是在iPad基础上的创新,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研发资金。在现场演示时,乔布斯抨击了竞争对手。他将2011年称为“盲目模仿年”。他说:“一些人嘲笑苹果施展了魔术,他们说iPad的价格不合理。如果价格不合理,为何苹果在2010年卖出了1500万台iPad,并且为公司带来了95亿美元的收入。”

    在乔布斯的领导下,苹果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形成了一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企业文化。苹果的文化是鼓励努力工作,强调个人成就。这种文化使得苹果公司开发出令人不可思议的产品,iPod、iPhone和iPad等一连串大获成功的创新产品从根本上改变了个人电脑、电子产品和数字媒体行业。与此同时,他通过精心策划的广告攻势和开设零售店的方式推广和销售这些产品,使苹果公司成为流行文化偶像。

    这种文化构成了一种信仰,抓住了消费者的心,就抓住了市场,有了市场就引发了零件供应商的竞争,苹果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同时乔布斯让苹果成为了最大的音乐零售商,他在担任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投资人和首席执行长期间推动了电脑动画电影的普及。后来他将皮克斯以74亿美元的天价卖给了迪士尼公司。乔布斯在改变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消费音乐、电视剧、电影和书籍的方式方面是个关键人物。在这一过程中,他也颠覆了多个行业。乔布斯用全面的创新方式将1996年的“烂苹果”打造成了今天的“金苹果”。

    智慧小语

    创新是需要投入时间和金钱的,创新的程度和投入的金钱不一定成正比,找对创新的方法可事半功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