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帝国设计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全民皆兵”运动

    大蒙古国建立之后,采用何种制度来统治整个国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成吉思汗将谋臣武将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议这件事情。有的人认为应该仿照乃蛮部的制度建立国家,有的人提出仍然实行千户制,众说纷纭,讨论的氛围很热烈。

    成吉思汗综合众说,决定在千户制基础上稍加完善,但整体上不改变这个兵民合一的制度,级别仍分为千户、百户、十户。成吉思汗将蒙古各部落的民众整合在一起,分成九十五个千户,并分别任命了八十八个千户长。

    为什么是八十八个而不是九十五个呢?那是因为有人管辖的千户多。其一,成吉思汗对汪古部的恩赐。在讨伐乃蛮部的战争中,汪古部审时度势,没有跟随塔阳汗,而是和蒙古部一起夹击乃蛮部,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功勋,因此,成吉思汗保留了汪古部的编制,将汪古部分成五个千户,没有将他们打散到其他的部落中。这五个千户都由汪古部的首领来统领。换句话说,汪古部有很高的自治权。

    其二,翁吉剌惕部被分成了三个千户,由德薛禅的儿子来统领,这是孛儿帖的娘家,加上也属于主动归顺,所以成吉思汗也给予了他们很大的权力。另外,就是成吉思汗的妹夫管了两个千户。这样算来,这三个人就管了十个千户,所以也就只有八十八个千户长了。

    千户长下面又有百户长、十户长,而所有千户长直接听命于成吉思汗,这个金字塔的结构趋向完整,权力结构被重新组合。不过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十户长,在蒙古国内也是统治阶级,属于贵族阶层。这是因为大蒙古国打破了原来草原上各部落的贵族秩序,建立了以蒙古部乞颜氏为核心的新的贵族体系,所有担任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的人都是在成吉思汗建国时期有功劳的人,无论曾经是仆人还是奴隶,这显示出成吉思汗有功必赏的公正的态度。

    成吉思汗进一步明确了各个千户之间的管辖界限,细化了牧民要遵守的规则。牧民不得随意改变千户,也不得以各种理由逃到另一个千户中,如果发生这一情况,那么不仅原来的千户要受罚,接收的千户也要受罚,这是为了将牧民固定在一个系统当中,就好像现在的户籍制度一样,发生了犯罪或者立了功都可以直接找到个人。

    千户制既是一种行政制度,又是一种军事制度。牧民平日从事放牧生产的工作,定期交纳赋税;在战时,直接转为士兵,而且武器、粮食都要自己准备。千户长平日主管千户内的行政工作,确定放牧的牧场,征收羊毛、羊奶,以及赋税等;有战事时,千户就是一个作战单位,由千户长直接统领。

    游牧民族向文明迈进的举措很类似,无论是金国的猛安谋克制、蒙古的千户制,还是清朝的八旗制度,都是兵民合一的一种尝试,目的是整合军事力量,增加机动性,改变过去松散的军事组织。

    通过完善千户制,成吉思汗完成了集权,虽然无法与中原王朝的中央集权制相提并论,但这种程度的集权已经足够成吉思汗大展拳脚。

    大汗的“近卫军”

    成吉思汗改良千户制后,下一个工作就是扩充近卫军(近卫军在蒙古语中称为怯薛)。

    在征讨乃蛮部之前,成吉思汗的怯薛有一千多人,是部落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建国之后,成吉思汗将怯薛的人数增加到一万人,抵上了十个千户,仍然是大蒙古国最强大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只负责保护大汗的人身安全,时刻跟随在大汗身边,即使在战争中也不会轻易地被派上前线。成吉思汗任命了四名怯薛长,即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和木华黎,来统领怯薛。

    怯薛的扩充,有新人加入,自然有老人退出,成吉思汗对于那些一直保护着他的老勇士充满了感激之情,赐给他们各种称号。例如,被封为“大侍卫”的斡歌列扯儿必率领的白班侍卫;由阿儿孩合撒儿率领的勇士被封为“老勇士”;还有被封为“大弓箭手”的也孙帖额和不吉歹率领的弓箭手。

    怯薛的设置,很像宋朝强干弱枝的军队设计。一万人的怯薛,无论哪个千户都无法相提并论,即使是汪古部的五个千户加在一起,也难以与自己双倍的怯薛抗衡。

    当然,保护大汗这一崇高的使命,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想要进入怯薛,有着严格的限制,要求就是,必须是千户长、百户长、十户长的儿子才可以。相比于普通的牧民,这些“长”的儿子从小可以接受更好的训练,单兵作战能力更强,保护大汗的任务最适合他们。千户长的儿子要带十名随从加入怯薛,百户长的儿子要带三名随从,十户长要带一名随从。也就是说,只有贵族阶层才有资格去保护大汗。

    通过怯薛的准入规则,可以看出成吉思汗的缜密考虑。这些加入怯薛的贵族子弟实际上就成为成吉思汗手中的人质,如果哪个千户长或者百户长有不轨的企图,他需要先想想身为怯薛的儿子;如果真的发生叛乱,那么怯薛一出,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平叛。当然,这是极端的情况,在成吉思汗时期,能够担任怯薛是贵族子弟们最大的荣耀,不仅可以时刻在大汗身边,而且拥有很多的特权。

    首先,怯薛不受各级官员的惩罚,即使是怯薛长,也无权制裁怯薛,只有成吉思汗本人可以对怯薛采取惩罚的措施。这种司法特权,成为笼罩在怯薛头上的光环。

    其次,怯薛的地位很高,甚至要高于千户长,就连怯薛的随从,地位也要高于百户长。怎么理解呢?比如怯薛和千户长迎面相遇,千户长要主动让路,并且要行礼,等怯薛过去才能走;如果怯薛和千户长打起来了,那么不问缘由,一概由千户长承担责任。还有一点,那就是怯薛可以免除其他的杂役,这对于贵族子弟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再次,怯薛相当于中原王朝皇宫内的执事官。营内宿卫不必说,大汗出行需要的车马仪仗,平日的膳食料理,全部由怯薛负责准备。衣食住行,只要是大汗大本营内的各项事务基本上也都由怯薛管理。成吉思汗这种无条件的信任,也让怯薛的地位无形中又提高了一层。很多人通过担任怯薛转任其他的职务,怯薛也成为蒙古贵族做官的一条便捷的途径。

    最后一条,就是开头提到的,怯薛轻易不会出战。怯薛的任务就是保卫大汗生命安全,大汗到哪里,怯薛跟到哪里,如果大汗坐镇后方,那么怯薛也不得离开半步。除非是大汗亲自出战,怯薛才会开赴前线。为了保证怯薛的战斗力,成吉思汗也会定期地举行比武考试,不合格的人没有资格继续担任怯薛。说到底,怯薛还是战斗组织,不能打仗的人是很难立足的。

    享有这么多特权的怯薛,自然成为贵族们眼中的香饽饽,而加入怯薛的人也对成吉思汗忠心不贰。

    我要做法官

    加冕的仪式结束了,国家制度、近卫军也已经安排妥当,成吉思汗没忘记赏赐功臣,他让功臣们在门外等待,然后一一传唤并封赏。

    成吉思汗命自己的干弟弟失乞忽秃忽来负责传唤功臣们的工作,失乞忽秃忽有点不高兴,心想:“为什么让我干这个活计呢?传个话明明谁做都可以,该不会就不准备赏赐我了吧,那怎么行呢?”

    失乞忽秃忽对成吉思汗说:“我的大汗,还不会行走的时候,我就来到了家中,诃额仑母像对待亲生儿子一般抚养我,如今我已不是黄发小儿,多年来也为您出生入死,立下了很多功劳。现在要赏赐功臣了,为什么要让我去当传令官?难道我的功劳不如木华黎、赤老温他们么?您准备赏赐给我什么呢?如果您不告诉我,我是不会安心去传令的。”

    失乞忽秃忽带着怨气说了一番话,成吉思汗抚掌大笑,对他说:“我的弟弟啊,你是我最喜欢的六弟。你从小在我身边长大,立了不少功勋,我都看在眼里,可你还真是没长大啊。我怎么可能会忘了你呢?你是我的家人,我要先赏赐群臣,才能赏赐家人呐。不过既然你这么心急,那我就先赏赐你好了。”

    失乞忽秃忽马上眉开眼笑,成吉思汗接着说道:“不过赏赐你什么好呢?千户长显示不出你的特殊,要不然赏赐你九罪不罚,你觉得怎么样?”失乞忽秃忽很不情愿,回应道:“我的大汗,我跟着你这么多年,你见我犯过错吗?如今赐我这九罪不罚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希望我犯错不成?”

    成吉思汗一想也对,于是变了主意,对失乞忽秃忽说:“那这样吧,你从小耳清目明,明察秋毫,办事果断。以后,你就是蒙古国的大断事官,你的职责主要有两项:一是掌管民户的分配,作为我的耳目,各个千户的安置都由你说了算;一是掌握司法大权,如果有犯罪的事情发生,根据我的旨意,再由你依据具体情况来审判案件,当罚的就罚,当斩的就斩。你对案件下的审判结语,会被写到青册(案件审判结论的汇编,类似于习惯法)中,作为以后发生同类案件的审判参考标准,传给子孙后代,无论是谁都不可以随意更改青册。”

    失乞忽秃忽的职位相当于最高行政官,同时也是最高法官。除了成吉思汗的基本旨意,失乞忽秃忽断案一切都要自己来决定,没有法律条文可以依据,当他对案件下结论之后,类似的案件才有了审判依据。所以,成吉思汗不仅是信任失乞忽秃忽,更重要的是他觉得失乞忽秃忽有能力胜任这个职位,失乞忽秃忽具备成为一个法官所需要的素质。

    失乞忽秃忽觉得大断事官这个工作不仅地位高,而且权力很大,他很满足地去传唤功臣了。

    不能亏待功臣

    失乞忽秃忽按照成吉思汗的意思,将功臣们按照功劳的大小依次叫进大帐之中。

    第一个受封的功臣是蒙力克,他是八十八个千户长的第一个。成吉思汗对蒙力克说:“蒙力克老爹,你是我最大的恩人。我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因故去世之后,是你将我从翁吉剌惕部接了回来,一直保护我的安全。虽然后来你离开了我们,但是你回来之后再一次救了我的命。如果不是你的忠告,我也无法识破克烈部的诡计,可能已经命丧桑昆之手,也就无法完成今天的统一大业,多亏了你的经验和机智让我免遭性命之忧。蒙力克老爹,你的恩情,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的子孙也不会忘记,他们会铭记你的恩德。为了显示你的崇高地位,你不仅可以参与议政,而且我会在大帐中专门为你设一个座位,除了我,只有你可以坐在大帐中。”

    要知道参与议政本身就是一个莫大的荣誉,成吉思汗的弟弟别勒古台都没有这个资格,更不要说还能够坐在大帐中了。蒙力克成了除成吉思汗之外最有权势的人。

    第二个功臣是成吉思汗少年时期的伙伴博尔术。成吉思汗回忆了往昔,深情地对博尔术说:“那时我家贫如洗,只有八匹马,被盗贼偷走。我也才十岁出头,循着痕迹追马而来,多亏了你的帮助,我才能如愿地把马夺回来,而且你什么都不图,这点最让我感动。到后来,我需要支持的时候,你二话不说,就来我的部落,这么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地辅佐我。在我与塔塔儿人战斗的时候,遇到大雨,你为了让我安睡,撑起毛毡为我挡雨,被淋湿且一夜未眠。这些功劳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没有你在我身边辅佐,我是不会拥有今天的地位的。为了表彰你的功绩,我封你为第二个千户长,同时封你为右手万户。

    第三个赏赐的功臣是木华黎。成吉思汗对众人说:“木华黎一家很早就跟随我,对我忠心耿耿。木华黎是我最倚重的军师,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好几次都是在他的帮助下我才能取得胜利,没有了木华黎,我就像是猎鹰失去了双眼。在我与乃蛮人打仗的时候,我的坐骑被箭射死,如果不是木华黎将马让给我,使我摆脱了敌军,恐怕我现在也不会坐在这里了。还有一件事让我铭记于心,我曾经在忽图剌汗继位的树下跳舞,木华黎对我说,长生天告诉他,我将登上此位,并且成就远超过先祖。如今我已经实现这一切,我不会忘记木华黎的功劳的,我要封木华黎为第三个千户长,左手万户,并且赐予他‘国王’(这个国王并非一国之王,只是借用中原‘国王’一词而已)的称号。”

    博尔术和木华黎为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因此成吉思汗封他二人左右万户。实际上,万户本身并没有实际管辖的人口,也没有万户长这个职位。万户就像是一个荣誉称号一样,而左右万户更像是一种虚衔,类似于军事统帅的一种称号,不具有行政职能。

    第四个功臣是豁儿赤。与前三个比起来,豁儿赤实在是没什么战功可以标榜,他唯一的功劳就是为成吉思汗带来了吉兆。第六章曾经详细地讲过,成吉思汗离开扎木合的时候,有很多敬仰他的人逃到了他的麾下,豁儿赤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个萨满巫师,他宣称长生天让他转告世人,成吉思汗将统一草原。成吉思汗当时答应豁儿赤,如果他的预言实现了,就封他万户,并且给他三十个美女。如今这一切真的实现了,成吉思汗也不是不守信的人,他真的封了豁儿赤万户,并且让他自己挑三十个美女。豁儿赤这万户,不像前两位是靠战功堆起来的,他就是靠一张嘴,赌对了人,轻松地换来了一个万户,真就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第五个功臣是纳牙阿。他能够升到第五位功臣,不用说,您也可以想到,没错,就是保护了成吉思汗最宠爱的忽兰皇后。纳牙阿虽然也曾在战场上立功,但是那点功劳不足以让他获得今天的地位,他是借了忽兰的光一步跃龙门了。成吉思汗封了他一个中军万户,这么看来,只有博尔术和木华黎的万户是靠着本身的实力争取来的,后两个都属于剑走偏锋的路线。

    谁要了“王的女人”

    五个最大的功臣封赏完后,下一个接受赏赐的是兀鲁兀惕部首领术赤台。

    成吉思汗走到术赤台身前,拍着他的肩膀,对他说:“你们兀鲁兀惕部是我成吉思汗手下最善战的部落之一,每次战役你总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如果不是你射穿了桑昆的脸颊,迫使王汗退兵,恐怕克烈部不会善罢甘休,或许那就是我的最后一战了。”但也正是从那一战之后,成吉思汗的统一之路开始提速,大蒙古国之门向他敞开。

    成吉思汗接着对众人说:“术赤台的功劳都是靠着一刀一箭,用生命拼出来的,他身上的每一个伤口都是血和泪的记忆。我要封他为千户长,并且赐予他一份最贵重的礼物,将我的妃子亦巴合赏赐给术赤台为妻。”

    众将听后,大感惊讶,大汗真是慷慨,连自己的老婆都可以送。中原王朝的皇帝什么都赏过,赏金赏银赏古董,最多赏几个婢女、仆人,从来没见过送自己的老婆给臣子的,这已经不能简单地说成吉思汗豁达大度了。

    亦巴合是克烈人,她父亲扎合敢不是王汗的弟弟,她是王汗的侄女。扎合敢不投降的时候,把亦巴合嫁给了成吉思汗,小女儿莎儿合嫁给了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成吉思汗为什么偏偏选中了亦巴合给术赤台呢?现在已经很难考证出成吉思汗本人的想法,只能猜测,或许是成吉思汗觉得亦巴合不漂亮,他不喜欢了;又或许是亦巴合做了什么事情惹恼了成吉思汗,总之,她已经不能够再服侍蒙古国的大汗了。

    成吉思汗为了安抚亦巴合,对她也说了很多,意思就是,“并不是我不喜欢你了,也不是你不纯洁,术赤台功劳太大,实在是没得可以赏,只能选你了”。这段话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亦巴合的心中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她泪眼婆娑地看着成吉思汗,思绪万千,她想:“你的大将没得可赏就把我给他了?这是什么道理啊?不是不喜欢我那又是什么原因?要不然你为什么不把忽兰送给他,忽兰嫁进来比我晚多了,论资历也不该是我啊。”

    亦巴合即使不同意,也没有任何办法,她的人生早就不归她自己掌控了。虽然不能再做大汗的女人,但是术赤台好歹也是成吉思汗信任的大将,而且作为大汗的赏赐,术赤台既不会也不敢对自己不好,亦巴合只能找个让自己接受的理由,说服自己踏踏实实地跟着术赤台生活。

    “四条忠犬”

    成吉思汗接着唤来了他最倚仗的四位勇士,号称“四狗”的哲别、忽必来、者勒蔑、速不台。

    成吉思汗对他们说:“每次战争当中,只要我一声令下,你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线,勇往直前,奋勇杀敌。敌人只要听到你们的名字就会颤抖,见到你们的身影就会退缩。只要你们站在我的前面,我便觉得安心,再强大的敌人也不会感到惧怕。”

    成吉思汗回忆了和每个人相识相交的故事。他对哲别说:“我很庆幸你是我的大将,而不是敌人,如果有一个善于用人的统帅来使用你,那么我很可能活不到现在。你的箭术出神入化,你敢于将射伤我的宝马的事情当面告诉我,可见你的胆量惊人,你也多次救我于危难之间,我要封你为千户长。”

    哲别受封后,高兴地对成吉思汗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加入您的麾下,我感到自己就像鱼跃入大海,猎鹰翱翔于长空。我感到自己之前的生命都在虚度,跟您一起打天下才真正实现了我的价值。”

    成吉思汗又对者勒蔑说:“扎木合安答组织联军来攻打我的时候,我不幸中箭,你将箭拔出,还把淤血吸了出来,保我一命。而后我口渴,你不顾危险,潜入敌营,盗来了酸奶酪让我解渴,一夜守在我的身边,又救了我一命。这些我一直记得,你的父亲从小就将你放在我的身边,你我二人一同成长,你从不曾离弃我,我也将回应你的忠心。你也将受封千户长,希望你既能辅佐我,也会继续忠心地辅佐我的子孙。”

    成吉思汗就这样,每封赏一个功臣,先回忆他的功勋,然后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接着他叫来“四杰”之一的博尔忽,亲切地对他说:“博尔忽,你既是我的义弟,也是我最得力的大将之一。不论是征战途中还是交战之时,你从没有让我饿着肚子睡觉,也不曾让我渴的时候没有水喝,只要我呼唤你,你总会第一时间回应我;只要我需要你,你总会第一时间出现。还记得在攻打塔塔儿人的时候,我母亲诃额仑收留了一个塔塔儿人,给他吃穿,结果这个人心怀不轨,将我的幼子拖雷劫持。就在拖雷即将被杀害的时候,是你的妻子冲了出来,巾帼不让须眉,一把将刀夺下,救了他一命。还有与克烈部的大战,我的三子窝阔台受重伤,也是在你的保护下才成功地脱离了危险,逃回大营。你救过我的两个儿子,这个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不仅要封你为千户长,同时,你可以去做博尔术的副手,以副万户的身份继续统军作战。”

    一人得道全家土豪

    博尔忽之后,成吉思汗让另一位“四杰”赤老温上前,同时将沉白和他们的父亲锁儿罕失剌叫到面前。成吉思汗对他们说:“你们一家都对我忠心耿耿。我年轻的时候被泰亦赤兀惕部掳走,成了囚犯,被轮流地囚禁在各家当中。只有到了你们家,我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你们会卸掉我的枷锁,让我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动,并且好吃好喝地照顾我。当我逃出来,被追杀的时候,又是你们一家将我藏在羊毛车上,躲过了泰亦赤兀惕人的盘查。如果没有你们,我甚至有可能回不到蒙古部,也就谈不上后来的一切了。锁儿罕失剌老爹,你将自己的儿子赤老温和沉白送到我的麾下,不管是对外战争还是对内平叛,他们都是我的得力战将。你们一家的功劳如繁星般数也数不清,好几次在梦中,我都梦到自己从泰亦赤兀惕部逃出来的样子。虽然你们并没有很早来投奔我,但是我了解你们的想法。除了封赤老温和沉白为千户长之外,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请求吗?我一并答应你们。”

    锁儿罕失剌老爹思索片刻,对成吉思汗说:“我的大汗,我们一家也很荣幸能够成为你霸业的铺路者。希望大汗可以将原篾儿乞惕部的牧场赐予我们家,免除这个牧场的赋税。”

    成吉思汗笑着回应道:“那没问题,那块牧场从现在起就属于你们锁儿罕失剌家了。我还要赐予锁儿罕失剌老爹‘答剌罕’的称号,在战场上抢到的战利品可以不用上交。再加一条,赐你一家九罪不罚。”父子三人满足谢恩离开。

    成吉思汗封赏功臣,他也没有忘记那些战死疆场的将领。与兀鲁兀惕部齐名的忙忽惕部首领畏答儿,没有等到铁木真成为成吉思汗,出师未捷身先死。如今,成吉思汗将他的儿子召来,对他说:“你的父亲是伟大的战士,他和术赤台就像我的两根最锋利的矛,他的阵亡让我悲痛不已,我再也无法寻到能和他的能力相媲美的统帅了。你要继承你父亲的意志,不能让忙忽惕部的威名扫地。我会封你为千户长,你还有别的请求吗?”

    畏答儿的儿子感谢道:“我的大汗,很多人因为仰慕我父亲才加入,自从我的父亲去世后,我的部落离散得很厉害,很多人选择了离开,我希望可以借您的命令,希望您能准许我召回我的部民,重新组织一支军队来为您作战。”成吉思汗欣然应允。

    功臣全部封赏完毕,成吉思汗将自己的家族放在了最后,一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成吉思汗对家人说:“我们家族终于成草原上顶级的家族,这份功绩已经超越我的先祖。所有蒙古人都要臣服于我们,草原上所有的财产都是属于我们的。所以为了公平起见,我才在最后封赏自己的家族。我的母亲诃额仑含辛茹苦地将我们抚养长大,我将分配一万人作为母亲的直属人口。我的幼弟帖木格也会分到一万人,大弟弟拙赤·合撒儿可以有四千人,我的二弟合赤温没能等到这一天,但是他的儿子可以继承他的两千人,还有别勒古台一千五百人。我的长子术赤分给他九千人,次子察合台八千人,三子窝阔台五千人,我的全部财产最后都属于我的幼子拖雷。”

    草原上的传统是幼子继承制,所以最小的儿子会得到最多的财产,比如成吉思汗最小的弟弟帖木格,以及他自己的幼子拖雷。

    庆功宴变成了座谈会

    封赏全部结束以后,成吉思汗下令,为了庆祝大蒙古国的建立,筵席大摆三天三夜,举国同庆。

    成吉思汗将功臣们聚到一起,把酒言欢,他举着酒杯,对众人说道:“大蒙古国能够建立,是在座的各位聚沙成塔,一点一点奋斗而来的,如果没有你们的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正因为有了你们的辅佐,我才能够安心地坐在大帐中。博尔术的勇猛无畏、木华黎的足智多谋、赤老温的沉稳干练、博尔忽的敏锐,你们每个人都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是一千座牧场也不能交换的;哲别、者勒蔑、忽必来、速不台,你们就像四只猛犬,只要我一声令下,你们就会将敌人撕咬粉碎,你们是我最锐利的尖刀。让我们举杯,把酒言欢,这一刻是属于大蒙古国的,也是属于你们的。”

    众将听到动情处,都热泪盈眶,他们一直以来奋斗的,如今都变成了现实,所有人高呼“大汗万岁”。成吉思汗放下酒杯,对众将提了一个问题:“大蒙古国建立了,统一草原的梦想实现了,你们说说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什么才是最美好的事情?”

    博尔术首先开口道:“我觉得最美好的事情,就是骑着一匹宝马,带着一只猎鹰,在草原上寻找猎物的过程,新鲜感和饥饿感会让人精神无比振奋,也无比满足。”

    成吉思汗笑着点了点头,没有作评价,他等着第二个人答话。博尔忽急着说:“我以为看着猎鹰翱翔在天空,自己骑着骏马奔驰在原野,迎着落日高歌一曲才是最美好的事情。”

    成吉思汗笑道:“没想到你博尔忽还挺有情调的,场景设计得这么细致,看来你不是一个只会打仗的老粗嘛,很懂享受生活啊。”众将都笑着附和,博尔忽脸颊刷地一下就红了。

    忽必来接过话来,说道:“我想得没那么仔细,我觉得就是骑在马上,看着猎物四处逃窜,无处可躲,这种感觉最美好,有种掌控它的生命的感觉,这种支配感无与伦比。”

    成吉思汗依旧只是微笑着看着他,并不多话。哲别腾地站起来,大声说道:“那都不算什么,最美好的事情应该是射出的箭命中目标的那一刻。”

    成吉思汗爽朗地大笑起来,对哲别说:“你还真是一个箭痴,说什么都离不开弓箭,干脆让你跟弓箭睡在一起吧。”

    众将见大汗始终都没有赞同自己的意思,也猜不透大汗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一旁沉默许久的木华黎开口了,他对成吉思汗说:“大汗,我的梦想就是能够继续扩张,让蒙古铁骑踏遍世界的每个角落,男儿当以天下为己任,不能因为统一了草原就止步不前。”

    成吉思汗等的就是这个回答,他对众将说:“没错,木华黎说的正是我想要的答案。最美好的事就是不断地征服,消灭敌人,抢夺战利品和奴隶。打猎只是享乐的事,不能因为享乐就不思进取,如果那样就会走上乃蛮部和克烈部的老路。我们要一直保持饥饿感,这样在与敌人的交锋中才能占得先机。”

    木华黎借机进言道:“大汗,如今我们大蒙古国已经打响名号,我们不能故步自封,为了养活这么多的牧民和牲畜,我们必须向外扩张。况且金国是您的仇敌,我们不能放过金国,还有南边的西夏,凡是不归顺我们的敌人,绝不手下留情。”

    木华黎的话,让众将如梦方醒,大蒙古国建立,并不是一个终点。相反,这是一个起点,一个迈向世界的起点。

    新生的大蒙古国将会走上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