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美文-百万大裁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邢智勇

    邢智勇(1928-2011),山东荣成人,1945年入伍。解放战争时期,在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学习测绘,1949年2月起任步兵第八十师司令部书记、统计干事。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原总参谋部军务部副处长、处长,原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部长,少将军衔。

    20世纪80年代百万大裁军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全面推进军队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军队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一个伟大创举,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国家振兴,而且使人民军队在精兵、合成和效能上提升到了一个崭新水平。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军的总员额是×××万。为恢复国民经济,1950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发布了人民解放军复员×××万的命令。然而,因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裁军计划被迫中断。20世纪60年代,为应对当时比较严峻的安全环境,解放军逐步扩大军队规模,到70年代,军队总员额已增加到×××万,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军队。

    从1975至1984的10年间,中央军委对于“消肿”问题研究了数十次。在此期间虽然进行过几次精简调整,但那时的军队总规模依旧让国家不堪重负。至1985年,人民解放军军费仅占同年美军军费的2%,不及前苏联军费的零头,而人民解放军的员额却是美军的两倍,与苏军持平。

    军委主席邓小平深刻分析国际形势,认为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决定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建设的轨道上来。他认为中国军队并不是“肿”在作战部队和基层连队上,而是“肿”在各级领率机关和庞大的机构设置上。有的军区仅副职领导就有十几名,机关还有一些团职保密员、营职打字员,干部结构很不合理。像徐州这样一个驻军较多的中等城市,星期天、节假日满大街都是穿军装的。显然,军队的“消肿”已迫在眉睫。

    军队体制改革、减少员额的研究论证工作从1984年2月开始启动。当时,我是分管体制编制工作的副部长。根据总参首长的指示,我们在老部长邢永宁同志的领导下,对军队如何改革初步拟制了三种方案。同年11月,军委主席邓小平审阅之后,认为这三种方案的拟制还是有些保守,思想上没有完全放开。最后,他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伸出一根指头——做出了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的重大决定。

    1984年11月,我带着业务处的同志开始着手起草《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1985年3月,中央军委专门召开常委会进行了认真研究。会上,军委首长听取了邢永宁部长所做的工作汇报,并当场对军务部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该《方案》经军委常务会议审议后,提交于5月23日至6月6日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讨论通过。

    1985年6月10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我国政府决定裁军100万。这一重大消息犹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水,掀起了滔天巨浪,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且还引来了全世界震惊的目光。1985年7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下发《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裁军的序幕全面拉开。

    1985年7月22日,我被提升为总参军务部部长。我觉得在我的任期内做这么一项重大而又有影响的工作非常有意义。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总参首长交给的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重大任务,我组织同志们反复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回顾总结建国以来军队历次精简整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认真分析研究外军的有益做法,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到部队进行认真的调研与座谈。

    《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的组织实施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压缩规模,裁减军队总员额。二是撤并机构,合并整编大军区。三是调整编组,陆军部队撤销一些军部和步兵师,保留的军整编为集团军。四是县、市人武部实行地方和军队双重领导。五是减少干部数量,部分干部职务改由士兵担任。

    当然,一项重大改革的推进与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困难。记得在撤销陆军第××军时,我们采取事先吹风的方式,向该部透露了部队撤销的消息。广大官兵得知后心里很难接受,觉得这支部队曾参加过著名的辽沈战役,特别是在“四战四平”和“死保临江”战役中,还担负过主攻任务,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许多老首长都在该部担任过主要领导。由于宣传舆论工作做得及时到位,后来真正宣布撤销部队命令的时候,广大官兵还是保持了工作上的高姿态,能够积极发扬风格,服从改革大局。

    海军体制编制调整主要是改革舰队体制,将舰队改为精干的领导指挥机构,不再担负部队的后勤和技术保障任务;调整基地职能,在担负领导管理近海防御力量的基础上,负责辖区内所有部队的后勤、技术保障任务;减少领导指挥机构,撤销部分水警区;充实航空兵团的飞机数量,将截击机编入歼击团,撤销截击机大队。

    空军体制编制调整,主要是根据大军区的调整,相应调整合并军区空军机关;根据作战任务和所辖部队的数量,调整军部的设置,将部分军部改为精干的指挥所;充实航空兵团的飞机数量,减少师、团机构;实行高炮与地空导弹部队混合编组,由师—团—营体制改为师—团—营和旅—营两种体制。

    第二炮兵主要是精简机关直属单位,裁减工程建筑部队,加强了以发射分队为主体的合成配套,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作战体系。

    通过对大军区和各军兵种的调整合并,军队非常顺利地完成了百万大裁减的工作任务,干战比例有了明显改善;总部机关、大军区机关和军兵种机关分别精简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陆军军整编合成为集团军,部队突击力、机动作战和保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全军院校作了大幅度精简。通过减少建制单位、撤并机构、减少副职领导干部,将全军××种干部职务改为士兵担任等措施,共减少干部××万人。

    这次具有战略意义的百万大裁军,使我军减少了大军区数量,精简了机关和直属单位;增加了军区所辖部队的数量,充实了军区的作战力量;加大了战役纵深,提高了军区独立作战能力。精简整编后的人民解放军正以崭新的面貌,逐步地、有效地向机构精干、指挥灵便、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反应快速、效率高、战斗力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迈进。

    当时,军内外许多同志担心军队裁减100万会削弱战斗力,在国际上降低自己的威信与地位。如今,通过20多年的实践检验,邓小平同志决策实施的百万大裁军不但没有削弱部队的战斗力,反而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军队的改革与创新。我想,人民军队如果没有当年的“消肿瘦身”,就没有今天的腾飞。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