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桥-爱情就是彼此需要。要是等到你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主动跟你分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郑主任把月华领到刘主任家来,刘宁仅仅扫了她一眼,便挟起皮包匆匆上班去了。

    王颖去年就考上了研究生,正要离家,老母亲突然发病,被迫无奈,只好向学校请假,推迟一年。上个月老母亲去世了,王颖便四处寻找保姆。刘宁说:“把老家的婶子接来吧?自家人放心。”王颖说:“强强要人辅导作业哩,一个农村妇女咋能行?”刘宁说:“那就在城里找个下岗女工吧,也为社会分忧。”王颖说:“你别闲操心了,这事由我选定。”刘宁跟王颖开玩笑:“你选什么样的都行,可千万别弄来个漂亮姑娘,引诱我犯错误!”王颖却说:“犯个错误也没多大关系,只要不染上爱滋病就成。”吓得刘宁再没敢开口。他觉得自己是白操心,一个要去读研究生的女性哪会引狼入室,给自己找难受呢?现在王颖让郑主任找了一个朴朴实实的农村女子,这让他心里踏实了好多。

    刘宁跟王颖是大学同学,且又在同一个班。他们这一代人真是太幸运了。高中刚毕业,正担心上山下乡的事儿,北京传来喜讯,高考恢复了。等他们大学毕了业,又赶上机构改革,强调干部知识化年轻化,于是他们又顺利地走进了省直机关。没干几年,老一茬干部纷纷退休,他刚到三十几岁便成了副处级干部。刘宁是在秘书处,一直在领导身边工作,这又比别人幸运得多,处长刚当了两年,他又被破格提拔为副厅级干部。副厅级还没干两年,省委为了加强农村工作,扶贫办由副厅升格为正厅,于是他又成了正厅级干部。他真是一帆风顺,志得意满,连妻子王颖都有点儿嫉妒他了。他多次对王颖说:“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王颖却说:“我不想伟大,只想成功!”她坚持要去读研究生。

    刘宁来到办公室,将桌上那十几份报告揽到自己面前,便认真地看了起来。

    当年在大学的时候,王颖是班长,刘宁是学习委员,二人由学习对手继而成了情人。现在,王颖也不甘落后,她不想在仕途上跟他比高低,而是想在学识上压他一头。对此,刘宁自然高兴,有一个不服输的妻子在后边,使他有一种紧迫感,生怕在这种夫妻竞争中落后一步。刘宁也暗暗把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盯在省长的位置上,当然这要做出一番成绩来。作为一个农业大省,目前尚有五百万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过去十几年扶贫收效甚微,一笔笔扶贫款就像扔到了无底洞。省委领导对此很有意见而又很头疼。刘宁想,我要是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那自然会得到省委领导的器重。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办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情,这也应该是他在事业上的一种追求!

    刘宁把各地市的报告翻阅了一遍,这让他大为扫兴。他们仍是原来的思维模式,只是一味地哭穷,把贫困状态形容得惨不忍睹,而却提不出脱贫致富的新思路。这使他感到,下边的领导并没有真正把心思放在扶贫上,而仅仅是为了要一笔救济款而已,钱一到手,他们便可以为所欲为了。刘宁今年要彻底扭转这种状态,你就是把下边说得一片凄惨,我也不为你所左右!所以,今年的扶贫款迟迟没有放下去,他必须选择一些卓有成效的新项目!

    刘宁没有想到王颖走得这样匆忙,就在月华到来的当天晚上,她就要走了。他问:“这么急?”王颖说:“我已经耽误一年了,咋能不急呢?”

    刘宁有点儿恋恋不舍,结婚十来年,王颖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他拉住她的手,想跟他亲热亲热。王颖笑笑说:“来不及了,以后再给你补补课吧!”他刮了她一指头:“你走了,真的放心?”

    王颖抿嘴一笑:“当然放心喽,有月华在家哩!饭有人做,衣有人洗,强强有人照顾,有什么不放心的?”

    刘宁送妻子到车站,回来时已是十点半了。他独自一人躺在床上,突然感到一个人躺在这宽大的床上是多么孤独和寂寞。

    王颖是个新时代的女性,她的思想一向很开放,有次二人谈论爱情是什么。她说:“爱情就是彼此需要。你需要我,我需要你,所以我们就结合了。要是等到你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就主动跟你分手,决不会跟你找麻烦!”这种坦诚,叫他心里猛的一抖。一向重视感情的她,何以说出这等话来?

    此刻,刘宁仔细回想着王颖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我现在不是需要她吗?这种需要不就是爱情的自然流露吗?如果我现在不想她,不需要她,还哪有爱情可言呢?他想到过去几次下乡和外出,那些下属人员给他安排了桑拿和按摩,都被他拒绝了。有几位小姐一次次给他房间打电话说:“我们这里可以提供全方位服务!”他没那个欲望,更没那个需要,有王颖在他心里,对于一切诱惑他都能顶得住。想到这里,他更感到王颖的话太有道理了!一个做学问的人,想问题就是与众不同嘛!

    现在,王颖走了,让他感到这是对自己的一次有意考验。在这两年读研期间,我能经受住这种诱惑,证明我真是可以的了。要是真的有所动摇和转移,那王颖就真的看不起我了。看来,真诚的爱情必需经过几年修炼才行!

    刘宁决心修炼修炼自己,对月华的存在他视有为无。但那月华毕竟年轻,他有时禁不住悄悄看月华一眼。他觉得月华像从田野里飞出的一只金凤凰,身上披着山野里的阳光,还散发出一股五谷的醇香。月华牢记自己是个小保姆,每天忙家务,拖地,抹桌子,做好钣,往桌上一放,就回到她住的小房间里看书去了。刘宁也有意减少跟月华的接触。他在机关有很多应酬,过去能辞就辞了,现在他一改过去的作法,中午一般不回家吃饭,就是晚上回来也很晚。他觉得这很好,使家庭增加一层安全系数。

    月华对刘主任的印象特别好,她一踏进这个家,就感到刘主任是一个廉洁奉公的好领导。那两室一厅在高高的五楼上,既没有进行豪华装修,也没有高档家具,跟普通的干部家庭一个模样。一个正厅级干部还住在这样破旧的小房间里,仅凭这一点,就让月华产生一种亲切感,同时也油然升起一种敬意。

    更让月华感动的是,她来到第一天,刘主任就向她交待说:“我在家里不谈公事,也不接待任何来访者,谁来找我就叫他到办公室去。要是有人来送东西,你要一律拒绝。就是空手而来,你也不要叫他进屋。”月华点头说:“我记住了。”可在心里却说:“你这刘主任也太不近人情了。”刘主任解释说:“现在风气太坏,凡到家里来的,总有私事相求。办公室里不便说的话和不好办的事,他们总是到家里来。”月华听了,更感到他是个好领导。

    过了一天,果然就有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来敲门了。月华不给开门,他们说:“我不是来送礼的,这是刘主任叫我代他买的东西,你放屋里就行了。”月华说:“刘主任有安排,不叫我收东西。”那人问:“你是他家什么人?”月华也挺聪明,她说:“我是他亲戚。”那人马上跟月华套近乎说:“呀,咱还是老乡哩!你看我大老远的跑来,你也得叫我进屋里喝口水呀?”月华隔着防盗门缝儿递给他一瓶纯净水。那人央求说:“你叫我进去坐坐呀!这走廊里咋坐呀?”月华可不敢随意开门叫他进来,她说:“刘主任有交待,他不在家,不叫外人进来。”那人没法了,就把几包东西放在门旁边走了。

    刘主任回来,听月华把情况一说,称赞说:“做得好!这几个人又是来要扶贫款的,在办公室里被我拒绝了,他们又跑到家里来。我哪里叫他代买过东西呀?这些人最会说瞎话!他们在报告上写得那个穷呀,简直比解放前还可怜,可他们却坐着高档汽车,住着豪华宾馆,长期住在省城,成了讨饭专业户。”

    刘主任把放在门外的那几个纸箱交到居委会,写了两张招领启事,一张贴在家门口,一张贴在楼门前。有人碰了几次钉子,再也不敢把东西放在走廊上了。

    日子就这样平安地过了一天又一天,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刘主任将一迭钱交给月华说:“这是你的工资,想买啥你就买啥。”月华激动得心儿嘭嘭跳,但面对这一迭百元大钞,她却不好意思去接。刘主任放到她面前茶几上,又安排说:“中秋节到了。这段时间是送礼高潮,别人不管用什么理由来送礼,何可不能接受。”月华点点头,刘主任便上班去了。

    月华把那迭钱数了数,呀,五百块!一个农家女何曾领过这么多工资?她紧紧握住那卷钱,心里首先想到的是三弟运来。她来了这么多天,一直想看看运来。现在有了这笔钱,便可去找运来了。

    这天,月华收拾好家务,把强强送到学校,然后就准备去那所大学。她来到汽车站,正巧碰见郑主任坐着小车来找她。郑主任问:“你要去哪里?”月华如实回答:“我去找三弟。”郑主任忙拦住她,说:“你在这里不要随意外出,也不要跟外人交往,更不能把外人领到刘主任家里来。”

    月华争辩说:“我三弟也不是外人呀?”

    郑主任说:“你三弟也不行!我给你讲过,你不是一般的保姆!”

    月华说:“他正上大学,我想把学费送给他。”

    郑主任说:“他在哪个学校?到时候我把钱转给他。”

    郑主任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月华只得带郑主任回了刘主任家。

    郑主任先递给月华一沓钱,说:“这是你的工资。”又递给月华一沓钱,说:“这是出差补助费。”

    月华哪见过这么多钱?她觉得自己得的太多了。她说:“刘主任每月还给我五百多块哩,这补助费我就不要了。”

    郑主任说:“这补助是你应该得的,出差都有补助费嘛!”

    月华说:“我这也算出差?”

    郑主任说:“那当然是喽!你在这里不是光当保姆,局里还有一份任务要你办哩!”郑主任指指那几箱苹果:“前几年省里批给咱市一笔扶贫款,我分给几个贫困乡发展红富士苹果,现在都挂果了。嘿嘿,省里给的几粒粮食我喂了小鸡,现在小鸡已下了蛋,等我们把蛋再孵成鸡,咱就脱贫致富了。”

    郑主任的比喻把月华逗笑了,月华说:“郑主任,你还挺幽默的。”

    郑主任说:“不是我幽默,这就是刘主任常讲的孟加拉模式。”

    月华不知啥是孟加拉模式,但她也没多问。

    最后郑主任又安排月华说:“你在这里眼皮子要活一点,刘主任想要什么,你要心里清楚,及时满足他。”

    月华说:“刘主任不是那贪官,别人送礼他都不要。这两箱苹果你还是带走为好。”

    郑主任瞪了月华一眼说:“傻闺女,这苹果是供你向刘主任汇报用的!有实物摆在面前,他才会相信啊!”

    月华问:“这红富士苹果哪来的?”

    郑主任说:“我专门跑到烟台买的。”

    月华觉得怪好笑的,刚才还讲米喂鸡,鸡生蛋的,怎么又跑到烟台去了呢?郑主任好像突然发现说走了嘴,忙纠正说:“不不,这是咱市新栽的,刚刚挂果。”

    郑主任向月华交待一番任务,最后又强调说:“你不要轻易外出,更不要跟外人交往。”

    月华虽然不理解,便她还是点点头说:“我记住了。”郑主任这才放心地走了。

    刘主任下班回来,发现客厅里放着两箱苹果,就批评月华说:“你怎么收了人家的礼?”

    月华忙给刘主任泡了一杯茶,笑眯眯地端到他面前说:“刘主任,你这次可犯了经验主义。这是我老家给我送来的,快到中秋节了,家里来人看看我,还不应该吗?”

    刘主任不信,他问月华:“你老家?你是老河市的吗?”

    月华说:“是呀?刘主任真不关心人,我来这么多天了,连我家在哪里也不知道呀?”

    刘主任笑笑说:“唉,这些天太忙了。找我要扶贫款的,一拨接一拨,缠得我晕头转向,这扶贫办主任真不好当啊!”

    刘主任把两箱苹果全打开,上上下下翻了一遍。月华问:“那上面的苹果又大又红,你翻下边的,是找什么?”

    刘主任说:“有的人鬼得很,说是送点儿土特产,实际上却把贵重东西夹在里面。”

    月华说:“俺家乡穷得叮当响,哪有贵重的东西送你呀?”

    刘主任翻了一遍,果然没有别的东西,全是又大又红的红富士苹果。他削了一个苹果递给月华说:“既是你家专门给你送来的,那你就先享用吧!”

    月华哪好意思让刘主任给自己削苹果呢?她忙夺过小刀说:“我来削,我来削!”在她去拿水果刀时,一不小心,竟把她自己的手指划破了。

    “看你!客气什么?你整天伺候我和强强,我给你削个苹果还不应当吗?”刘主任忙找来红药水给她搽。他握着月华的小手,发现上面有厚厚一层老茧,就说:“看样子你在家里还是主要劳动力哩!”

    月华说:“生在农村,不好好干活哪能行呢?”

    月华来了两个月,这还是她第一次跟刘主任交谈这么多。月华也很兴奋,郑主任不是向她融入刘主任的生活吗?现在,她觉得自己向刘主任迈进了一步。正是有了这种接近感,她才敢主动提出:“中秋节和国庆节快到了,刘主任有什么安排吗?”

    刘主任看一下日历,“哟”了一声说:“日子过得好快,你离家一个多月了,你一定想家了吧?等到国庆节放假,你就回家看看吧。”

    月华这样问,只是想探测一下刘主任假日计划,想不到刘主任却对她的假日作出了安排。月华已学会乖巧了,她说:“我回家也没大事,强强放了学没人带,我还是留下照顾强强吧?”

    刘主任说:“平时我上班,他上学,等我下班回来,他又睡觉了,父子二人连个交流感情的机会都没有。这次强强放了假,我要带他好好玩一玩。要不然,父子感情就太淡漠了!”

    月华问:“王颖姐呢?她回来吗?”

    刘主任说:“她读研耽误了一年,到了学校只顾补课,哪有时间回来呀?”

    月华眨巴一下眼睛,向刘主任甜甜地一笑说:“城里有啥好玩的?现在不是讲要回归自然吗?要是假日没事,你就带强强跟我到农村转转吧,领略一下大自然的景色,不比在城里强得多吗?”

    刘主任问:“你老家有啥好看的?”

    月华说:“俺家乡可好看了,大片大片的苹果园,像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让小强强到乡下转转,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领略一下田野风光,多有趣呀!”

    这话让刘主任颇感兴趣,他也是农村长大的,至今仍对农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前几年他曾到黄河故道转过一圈,那蜿蜒曲折的大堤,那一望无际的防护林,给人一种旷远和苍凉的感觉,至今印象还很深。可他转念一想,又摇头说:“下去又要打扰下边的同志,一个酒场接一个酒场,太没意思了!”

    月华说:“咱谁也不通知,直接到我家。你到果园干干活,流身汗,享受一下丰收的喜悦,也让小强强增长一下见识嘛!”

    二人正说着,强强放学回来了,他拉住爸爸的手说:“我要去果园,我要到乡下玩玩。”

    刘主任又问月华:“这果子是你家的吗?”

    月华按照郑主任的安排说:“是呀?是县里用扶贫款支持我们搞的。”月华按照郑主任的交待,把老河市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果树生产的情况介绍一番,还把鸡生蛋,蛋生鸡的孟加拉扶贫模式讲了个兴致勃勃。

    刘主任一听顿时来了兴致,他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典型,想不到这典型就在面前!他连声说:“好,好,那就到你家乡看看!咱省每年扶贫款几十个亿,发到下边像撒胡椒面,也不知到底起了多大作用?”

    月华急切切地问:“什么时间去?”

    刘主任说:“国庆节吧!”

    月华等刘主任上班走了,她急忙打电话把这消息告诉郑主任。郑主任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能让刘主任到咱市来一趟,啥事都好办了。”

    月华说:“刘主任是去看果园的,不叫地方领导接见。”

    郑主任说:“这事不用你操心,我自有办法见他。”

    月华说:“我说了个瞎话,说那红富士苹果是俺家乡产的,可我老家那苹果树还小得很哪?”

    郑主任说:“你老家没有,别的地方有嘛!我随意找个果园让他看看不就行了。我马上派人去安排,到时候你把行走的路线告诉我就行了。”

    月华高兴了好多天。她想,平时郑主任来见一次刘主任都很难,这次我把刘主任拉到老河市,联络联络感情,那不比来省城送礼更好吗?然而,到了国庆节,刘主任却突然变了卦,他说:“我还有个会哩,不能去你家了。”

    月华大失所望,撅着小嘴说:“放假了,还有啥会呀?你整天忙得黑天不是黑天,白天不是白天的,也该歇几天了。”

    刘主任只是说了个“不行”,便不再多说了。他买了几包礼品交给月华说:“代问你全家好!”便带着强强出去玩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