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豫东典型的农家小院。一座红瓦房掩映在果树丛中,周围是一道用果枝夹成的篱笆,从而围成一个小小的院落。这显然是运良的杰作。月华坐在小院里逗果果,绿树丛中不时响起一阵孩子的笑声,让人感受到一种甜蜜和祥和。
突然,村头老槐树下那口巨钟响了起来,钟声昂扬,激越,村民们纷纷聚拢过来。老支书仍像那次为运来捐助学费那样,站在那块青石板上,向大伙发话说:“乡亲们,今天把大伙召集来,是为了发布几条喜讯。一是咱村的奶制品厂建成了,经上级检验,新产品已经达标了。二是咱村的红富士苹果获得了好收成,外地果商纷纷来谈购销合同。这两件喜事说明,咱杏花村从今就迈上小康路了。”
大伙齐欢呼,有人提议要选运来当村官,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有人还提议,要给玲玲立碑,为这位信息使者扬名。老支书说:“这两条意见提得好,可以列入咱村下一步的工作议程。还有一件喜事大伙也许知道了,就是月华跟运良结成美满夫妻了。这事也不用我多说,大伙心里早就明白。现在,经玲玲父母撮合,他二人已领了结婚证。月华不好意思,一直瞒着大伙。照我说,这是思想大解放,有啥丢人的?都改革了,开放了,那老一套观念也该扔到南坑里去了。大伙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大伙齐声说“好”,二狗大声叫嚷说:“叫月华和运良谈谈他们恋爱的经过?”
老支书盯了二狗一眼,打断他的话说:“要想听恋爱的事,回家把电视打开,那里面净是哥呀妹呀的,你有兴趣就天天看去吧!”
大伙都笑了。笑声中走来了运良,他向大伙撒了一把把水果糖,然后硬拉着月华来到大槐树下。月华鼓起勇气走到大伙面前,深深鞠了一躬,说:“谢谢乡亲们,谢谢老支书,俺在这里表示感谢了!俺能有今天,全是大伙的帮助。”
大伙鼓起掌来,向这位新婚夫妻表示祝贺。老支书余兴未尽,他又提高嗓门说:“最后我还要唠叨几句,吴家能有今天,咱杏花村能有今天,首先要感谢月华。从外表看起来月华只是一名普通妇女,可她的贡献却是巨大的,不同寻常的,甚至可以说,她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当代圣母!”
大伙又一次热烈地鼓掌,高声呼叫:“这话说得好!不是月华,咱苦日子不知啥时才能熬到头哩!”
笑声中老支书挺挺胸脯发话说:“月华和运良虽然打了结婚证,可在咱乡下,不举行婚礼,不拜天地,是不算结婚的。今天我把乡亲们召集来,就是为月华和运良补办一下婚礼。”
王三叔担任婚礼主持人,他高声发布着号令:“婚礼开始,鸣炮奏乐——”
二狗点燃一串鞭炮,噼哩叭啦地响了起来。为了增加婚礼的欢乐气氛,运来打开从邻村借来的音响,播放一阵欢快的唢呐。在欢乐的乐声中,王三叔又高声发令:“一拜天地……”
月华和运良在大伙的簇拥下,互相鞠了一躬。
王三叔又高喊:“二拜高堂——”
人们愣了一下。月华和运良把身子转向老支书:“俺爹娘都不在了,老支书就代表俺爹娘吧!没有老支书,俺哪有今天啊!”
运来也插进来表态说:“老支书既是咱村的领路人,又是俺吴家的再生父母。好,我们全家都向老支书拜一拜吧!”
月华、运良和运来向老支书深深地弯下腰,鞠了一躬。
村民们在他们的感召下,也弯下腰,向老支书鞠了一躬。
老支书激动地直摆手:“哎呀,这——,这——,实在担当不起啊!”
王三叔最后又高喊一声:“夫妻对拜——!共入洞房!”
月华和运良对拜之后,在村民的簇拥下,回到他们那个绿树环绕的家。
这时,那高悬在大槐树上的高音喇叭骤然响起一股激昂的旋律,那浑厚高昂的歌声像瀑布一样在村头漫涌开来,在人们心头震响。几位年轻人大声叫嚷:“这是咱河南的歌手李娜唱的《嫂子颂》。真来劲啊!”他们随着那旋律唱了起来,只是运来的词儿是全新的:
嫂子,嫂子!借你一双巧手,
捧一壶清泉,把小苗儿浇旺。
嫂子,嫂子!借你一双大脚,
踩一条小道,送我们走向自强。
嫂子,嫂子!借你一副身板,
架一座小桥,联通城市和村庄!
噢,亲亲的嫂子,亮丽的嫂子,
我们用鲜花欢迎你!
噢,真诚的嫂子,善良的嫂子,
我们用歌声赞美你!
噢,亲亲的嫂子,亮丽的嫂子!
噢,真诚的嫂子,善良的嫂子……
2005年写,2007年12月三改于商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