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长期是投资,短期是投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巴菲特眼里,长期投资是获得巨额利益的前提,而短期投资却可以使投资者顷刻之间倾家荡产。所以坚持长期投资,拒绝短期投资是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牢记的原则。

    1.要投资而不要投机

    巴菲特对于股票的投资有着他自己的理解,所谓投资必须要同时具备三点,才能算作是真正有价值的投资,最终才有可能真正获利。其一,在决定是否投资之前,一定要对所要投资的企业及进行全面而彻底的理性分析;其二,所要进行的投资一定要充分确保本金的安全;第三,投资行为要保证能够有充分的回报。

    几十年的投资经历,让巴菲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让他对证券市场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它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难以捉摸,利益的诱惑让所有渴望财富的人们身陷其中,泛滥的消息,漫天飞舞的流言,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无法分辨真伪,在它的掌控之下,人们就像是一个天真的孩子,为股价上涨而疯狂,为股价暴跌而沮丧。当人们被它玩弄的失去理智的时候,索性就进行赌博式的投机,一旦陷入这样的循环,血本无归实属必然。

    所以巴菲特要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价值投资,他总是试图全面而透彻的研究投资目标,对它各个层面的信息都了如指掌。他经常把购买股票形象的比喻成谈生意,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所有情况,才能做到成竹在胸,有的放矢。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也曾说过:“没有做过充分认真的分析研究便匆忙地去购买股票,就相当于一个对于游泳一无所知的人跳进水里,任何人都可以想象出这样的行为会带来的后果。”巴菲特始终认为仅仅凭借那些妖言惑众的消息去想象或臆断,而进行的投资都是不理智的,投资者随时都会为他的不理智承担可怕的后果。他劝诫所有的投资者:投资不是简单的低价买人、高价卖出,而投机就像是投资者在走钢丝,虽然有成功的可能,但危险时刻都在。

    巴菲特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在股票市场上挑选出在价格和内在价值之间存在差异的公司股票,因为这样的股票能够确保其投资安全。他十分清楚证券市场上的游戏规则,不管出现何种失误,其后果只有那就是一个那就是损失本金,血本无归。而投资者之所以会出现投机心理,原因在于他们对获利的期望值远远超过了其现实可能性,从而导致判断失误,损失惨重。所以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在投资过程中要努力寻找一个“安全边际”,以此来确保自己的投资安全。

    巴菲特认为,投资最终能否获利,关键在于投资者对“确定性”的把握。追求利润是所有投资者的最终目的,但正是由于人人都渴望投资获利,所以大多数投资者都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这种“确定性”的出现。利润的诱惑让他们蠢蠢欲动,于是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在还没有充分了解所要投资的企业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的进行投资,他们信心十足的确定利润即将出现在眼前,但十之八九他们等来的都是让他们灰心失望的消息。

    但这时的巴菲特却在静静地等待着“确定性”的到来,他要求投资对象不仅能保证资本金的安全,而且还要能给他带来充分的回报。因为他相信,投资成功绝非易事,利润不会轻而易举地就能得到,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所以他拒绝投机,除非他已经对投资目标一清二楚,否则他绝不会轻易做出投资的决定。

    2.坚持长期投资,才能真正获利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坚持长期投资。在他看来,如果投资者没有持有一种股票10年的准备,那么投资该股票也就失去了意义。他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考察公司的基本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符合他的要求,他会长期持有该公司的股票。他相信,坚持长期投资,才能真正获益。所以在巴菲特所描绘的投资蓝图里,最具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也要属他的“长期投资”了。在他的众多言论里似乎都透露出了他对“长期投资”的钟爱之情。那么巴菲特为何对“长期投资”如此痴迷呢?

    在华尔街,大多数人衡量一个企业,往往关注的是它的短期绩效,因为短期绩效意味他们将不会丢掉饭碗。但巴菲特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投资的一切秘诀在于,在适当的时机挑选好的股票之后,只要它们的情况良好就一直持有。巴菲特在1989年投入6亿美元的资金买下了吉列公司9900万股的股票,在以后的很多年里,巴菲特始终坚持持有该公司的股票,但是令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吉列公司出现了股价大幅度下跌的情况,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当时公司的很多大股东由于恐惧都对急列公司产生了怀疑,于是便竞相抛售所持股票来躲避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巴菲特却表现出了足够的耐心,他在静静等待吉列股价回涨的那一刻。因为早在他决定投资吉列的时候,他就坚信吉列是一个优秀的公司,如果长期持有它的股票,将来一定会回获得丰厚的利润,而目前的困境对于吉列来说只是暂时的。于是他决定继续保留吉列股票。然而坚持为他赢得了最终的胜利。由于吉列被宝洁公司收购,公司的股价从2005年1月28日起每股猛涨5.75美元至51.60美元,这对巴菲特来说意义重大,因为此刻他的吉列持股总市值已经冲破了51亿美元的大关。事后巴菲特在答别人的疑问时说:“我对吉列公司有着全面的了解,这是一家优秀的公司,我打算和它成为永远的朋友,如果你还没有做好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10年的心理准备,我的建议是马上出售你的股票,立刻走开。”

    纵观巴菲特的所有成功的投资项目例如:可口可乐、美国运通银行、富国银行、联邦住宅抵押公司、迪斯尼、《盛顿邮报》、麦当劳等。不难看出,巴菲特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功的原因就是:长期持有、长期投资。巴菲特认为,持有股票所代表的意义就是使你拥有了经营该企业的机会。当你买入了一家公司的股票的时候,你就应该意识到,从此刻开始你要和该公司的经理人一样,时刻关心公司各方面的情况,时刻关心公司未来的发展。一个有远见的投资者应该把目光投向公司的长远发展,应该以获得长期利润为最终目标,而不是像华尔街的投资专家那样只偏爱短期获利。

    为什么很多投资者不能和巴菲特一样坚持长期投资呢?对此巴菲特有着他自己的理解。风云变幻的股票市场,在大多数的投资者眼里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捉摸不定的,所以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便产生了对股票市场的恐惧感。但是渴望投资获利的心理却又让所有的投资者无法摆脱股市的诱惑,所以在他们看来最聪明最保险的做法便是短线操作,一旦获利,便立马抛售股票,从而避免可能会出现的危险。

    其实股票投资者之所以对股票市场心存恐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对投资风险的无知,以及对股市逆转的担心。而在他们看来最保险的短线投资,其实是由于他们没有准确把握市场的动态。所以高价买入,低价售出的情况才会频频发生,其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无法获得最终收益。

    巴菲特说过:“购买股票其实很简单。你要做的事情是按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价格购买一家企业的股票,如果该企业管理层诚实可靠,那么你就永远持有这些股票。”这是他对普通股票投资者的忠告。多年来的投资实践使巴菲特认识到,和短线操作相比,长期投资更容易使投资者获得利益。因为长期投资和短线交易之间的差别那在于,坚持长期投资者关注的是盈亏的质量,而不是盈亏的比例。如此一来,长期投资者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对市场进行分析、去学习更多的投资理论给自己充电、对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这样自然就会避免因为恐惧和紧张而进行短线操作所造成的损失。所以巴菲特总是喜欢说:“我最喜欢持有一家公司股票的时间是:永远。”

    在他看来任何一个投资者都无法成功预测股市在短期内的波动走势,而任何试图预测股市的行为都是徒劳的。所以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当务之急是去寻找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并在对其进行全面而透彻的分析之后,就坚持长期持有。

    那么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具体应该如何做到长期持有呢?第一,由于市场上的公司多如繁星,要想从众多鱼龙混杂的公司当中找到些优秀的公司就会很困难,所以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一定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确保能够准确的找到投资目标的可能性;第二,一定要对投资目标的经营范围和业务有透彻的把握;第三,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目标;第四,对所选择的投资对象进行研究;第五,分析投资成本,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确定投资比例;第六,分析投资目标的市场盈利概率;第七,对可能获得的收益进行预测评估。努力做好以上几点,投资获利指日可待。

    3.理性投资,拒绝投机

    巴菲特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所有的投资者说:“投机会让我们永远记住,它是酿成大祸的开始,当灾难来临时,所有人都将无一幸免。”是什么原因让这位“股神”竟然发出这样的感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对于华尔街——这个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来说,是一个充满动荡的年代。来往于华尔街的每一个人,都像是被注射了兴奋剂,股票市场上那漫天飞舞的纸屑把每一个投资者躁动、狂乱的心理描绘地淋漓尽致。电子类的股票就像是一阵热带飓风,横扫了整个华尔街,在它那股价飙升的热浪里,掺杂着人们一夜暴富的幻想。

    于是每一个人都把电子股奉为上帝,渴望它可以保佑自己美梦成真,随着投资者的不断吹捧,电子类新股的股价一涨再涨,它在不断满足着人们的欲望,许许多多的投资者一哄而上,把大量的资金压在了不断兼并的大企业集团中。每个投资者的脸上都散发着洋溢的微笑,因为他们坚信发财的日子离他们不远了。

    这时的巴菲特无比孤独,他陷入了痛苦,市场上价格低廉的好股票都这场飓风刮走了,迫使他不得不中止他原来的投资计划。他对自己的合伙人说:“尽管我们不分昼夜地拼命维持着,但我的灵感源泉已经变得只有点点滴滴了。如果它们完全干涸了,你们会收到我诚实而迅速的通知。”因为他知道投机这个魔鬼很快就会吞噬掉整个华尔街。于是当所有投资者都在进行着的疯狂的买空卖空的投机行为时,巴菲特解散了他的投资公司,离开了。

    没有了巴菲特的华尔街仍旧熙熙攘攘,股价的上涨仍然一浪高过一浪,理智早已被人们抛在了脑后。直到1969年6月股指开始急转直下,那些还沉浸在买空卖空的游戏当中的人们刹那之间似乎都被送上了绞架,股灾来临,恐慌蔓延,华尔街转瞬哀嚎一片,许多人顷刻之间倾家荡产,大批大批的投资者流离失所,更有甚者因为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而选择了离开这个噩梦般的世界。这就是巴菲特之所以感慨的原因所在。巴菲特面对着如此惨痛的现实,无奈地说:“人们总是会像灰姑娘一样,明明知道午夜来临的时候,香车和侍者都会变成南瓜和老鼠,但他们不愿须臾错过盛大的舞会。他们在那里呆得太久了。应该记住一些古老的教训:华尔街贩卖的东西是鱼龙混杂的;投机在看上去最容易做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候,此时你必须离开。”

    在巴菲特眼里,金融市场常常是喜怒无常、变化多端的,容易被利益诱惑的人们只有时刻保持冷静,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一切,才能在这个毫无情面可讲的利益圈子里,确保自身的安全。

    巴菲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投资哲学中最耀眼的就是他的理性投资。他的每一次投资都是一次理智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性被他发挥到了极致。他始终相信在金融市场的动荡背后隐藏着某些因果关系,他总是利用他的理性思维和推理去摸索寻找其中的必然联系。所以当大多数投资者兴奋狂乱的时候,他能够保持冷静,心如止水;当大多数投资者茫然无措、止步不前的时候,他能够果断出击,出奇制胜。

    4.短期投资,风险巨大

    巴菲特对于所有投资者的建议是:不要认为自己拥有的股票仅仅是一纸价格每天都在变动的凭证,而且一旦某种经济事件或政治事件使你紧张不安就会成为你抛售的对象。相反,投资者应该将自己想象成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对这家企业你愿意无限期的投资,就像你与家人共同经营的一门生意。

    从这个建议当中,可以看出巴菲特对于短期投资的频繁交易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说短期投资等于就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赌博。如果你将大量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很可能血本无归。”

    他说的这句话并非是凭空想象、危言耸听。他曾经算了一笔帐。如果投资者打算对一家净资产收益率为15%的企业进行投资。如果投资者的股票换手率每年高达100%,而每次买入和卖出的手续费为1%,以账面价值买卖一次股票,那么,也就意味着投资该公司的股东们要拿出该公司当年资产净值的3%作为股票交易的成本。这对股东来说就意味着将频繁的交易将会消耗掉该企业盈利的60%。所有这些频繁的交易将会迫使投资者付出高昂的代价。

    巴菲特曾经对股票频繁交易带来的后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说:“巨额的交易成本会给股东带来巨额的损失。股票市场是一个矛盾体,这让所有投资者都感到不知所措。股票市场的繁荣来源于每天所进行的大量的交易,交易活动越多证明股票市场越繁荣。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频繁的交易并不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就像巴菲特所说的,频繁的交易会让投资者付出高昂的代价。频繁交易的受惠者只是那些股票经纪商,而不会是投资者本人。一个过度活跃的股票市场最终将会慢慢吞噬掉企业所取得的利润。在巴菲特的眼里,过分活跃的股票市场无形中损害了理性的资产配置,而使蛋糕收缩变小了。而并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频繁的交易活动会有利于提高资产配置过程中的理性。

    巴菲特说:“投资的精髓,并不仅仅是看公司和股票,同时要看企业本身,看你对公司的业务了解多少,看你是看这个公司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情况,否喜欢并且信任公司的管理层,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同时股票价格合适,你就应当长期持有。”正是这样的理念使得巴菲特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一名不文终于成为了45年后名扬世界的传奇股神。在这45年的时间里,他的财富也从区区的40万美元飙升到了近500亿美元,他的年收益率达到了27%。

    如今的人们都在为巴菲特所创造的神话而啧啧称赞,但是当初的他们似乎并不怎么看好巴菲特。因为在他们看来,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似乎略显保守,他总是固执地坚持对某一个他所看重的股票长期持有,必须承认的是,这样的投资策略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于是大多数热衷于短期操作的投资者总是对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不屑一顾。但当巴菲特把大量的事实摆在那些曾经对他提出质疑的人的眼前时,他们不得不相信他们其实是大错特错了。长期稳定的收益率为巴菲特积累了万贯家财,而这一切都源于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点滴积累。

    他曾经把长期投资和短线操作做了一个对比,他说:“对于那些投资数额较大的股票,我大多都持有了很多股份。我的投资决策取决于该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经营绩效,而不是哪一个给定时期的价格。在能够获得整个公司的时候,去过度关注短期收益是及其愚蠢的,同样,我认为,在可以买下一家公司的一小部分的时候,却被短期投资的预期收益所迷惑,也是不明智的。

    然而和巴菲特不同的是,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青睐于短线投资,他们总是认为短线投资可以使他们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巨大的利润。而且更重要的是短线操作的利润增长率要远远高于长期投资的利润增长率。所以当上个世纪60年代出现网络股热潮时,他们就像失去理智一样蜂拥而上。当他们都沉浸在利益的诱惑中无法自拔时,网络科技股的泡沫破灭了。突如其来的消息瞬间席卷了整个华尔街,在此后的时间里,美国股票出现了持久的大幅下跌,此时的投资者都成了这场浪潮的直接受害者,他们为当初一时的冲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但此时的巴菲特似乎是唯一一个幸免于难的人,他的此间的投资业绩持续上涨,他最终成为了笑到最后的人。在他看来,长期投资者要比短期投资者更能够获得巨大而且可靠的投资收益。而大部分投资者都由于自身的贪婪和浮躁,导致他们深受眼前利益的诱惑,从而频繁地抛售股票,这样一来,他们不但要为频繁的交易交付大量的手续费,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危险系数已经大大增加,他们很可能会面临血本无归的惨痛下场。

    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华尔街掀起的那场电子类的股票热浪似乎就更加说明了短期交易的危险性是多么的严重。当时的大多数投资者都痴迷于那个看起来还很陌生的新生物,他们的狂热就像是一个导火索引燃了整个华尔街的狂热。就在这股狂潮中,电子类股票的价格直线飙升。然而令他们玩玩没有想到的是这只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当它凶相毕露时,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叫苦连天,怨声载道。此刻的他们哪里想到,巴菲特早已看清了这个表面看来可以给人们带来无穷惊喜的股票市场,其实只是一个美丽的陷阱。无奈的巴菲特只说了一句,这次的惨痛经历是让人们永远记住,短期操作是一种危险的行为。

    在大多数投资者眼中,短期投资可以使自己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能获利,于是他们便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短期投资上,渴望它可以给自己到来丰厚的利润。

    但是巴菲特向来对短期操作嗤之以鼻,他把那些热衷短期操作的人视为拿着炸药舞蹈的人。

    5.持有态度取决于企业价值增值能力

    在巴菲特的几乎所有投资中,所采取的策略基本上都是长期持有,例如富国银行、吉列等,但是对于一家企业他却采取了坚决卖出的策略,那就是资本城/ABC公司。巴菲特曾经在1986年的公司报告中表示,他将永久地保留三种股票,其中就包括资本城/ABC公司。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向信奉长期持股的巴菲特竟一改他的初衷呢?原来在迪斯尼收购了ABC之后导致公司的规模过大,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ABC的发展上,从而使ABC公司一直以来所拥有的长期竞争优势迅速减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巴菲特做出了全部卖出ABC所有股份的决定。

    由此看出,巴菲特在进行投资时对于企业价值增值能力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在做出买卖决定的时候,往往以股价的上涨或下跌的波动幅度作为衡量标准。而巴菲特却与他们大相径庭,他的衡量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司的价值增值能力。他曾经这样说道:“对于那些投资数额较大的股票,其中大多数我们都持有了很多年份。我们的投资决策取决于企业在那一时期的经营绩效,而非哪一个给定时期的市场价格。在能够拥有整个公司的时候,过度关注短期收益就是极其愚蠢的。同样我认为,在买入一家公司的一小部分的时候,却被短期投资的预期收益所迷惑,也是不明智的。”

    那么对于一家公司的价值增值能力该如何判断呢?对此巴菲特给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衡量方法,就是看该公司的盈利是否透明。而这又包含了三个组成部分。即公开营业利润,把主要被投资公司的留存收益考虑进来,扣掉如果这些留存收益分配给投资人时应该缴纳的税款。在巴菲特看来,透明盈利会最终会让投资者受益匪浅。在计算透明盈利时,投资人要确定投资组合中每只股票相应的可分配收益,然后把这些收益加在一起。他建议每个投资人都应该建立一个投资组合,而且确保这个投资组合在未来的10年里能够带来最高的预计透明盈利。如此一来,投资人的关注点就不会是短期的股价表现而是企业长期的盈利能力,从而投资人就会不断改善他的投资策略,使投资绩效不断提高。

    和对待ABC公司不同的是,巴菲特对于可口可乐公司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可口可乐公司在1997年的股票资产回报率相当高,达到了56.6%,但就在这一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使这场危机迅速波及到了世界的许多角落,此时作为世界超级经济大国的美国自然就更不能幸免。它的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而可口可乐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饮料生产帝国也是名列其中。于是该公司的股票资产回报率开始下滑,到1999年的时候已经下滑到了35%。

    当很多股东正在陷入恐慌的时候,巴菲特则显得异常平静,他在1999年的公司报告中坚持认为可口可乐公司的强大的竞争优势不会因为这次危机而有所改变,它的前景仍然和以前一样乐观,它的股票价格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一定会回到它原来的样子,目前的下降也只是暂时的。随后他在接受《纽约时报》的记者采访时继续表达他的观点:“某个国家在某个时期总会出现一下暂时性的小问题,但是,你仍然可以想象10年或15年后的样子,那就是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会因为这次危机就停止引用可口可乐,事实上,可口可乐早已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可见,价值增值能力对于一个公司是多么的重要,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良好的价值增值能力又是何等的关键。

    6.投资收益和持有时间成正比

    在“股神”巴菲特看来,持有时间和投资收益是成正比的。持有优秀企业的股票时间越长,总收益就会越大。所以巴菲特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长期持有的捍卫者。他所投资的那些优秀的股票一直陪伴着他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巴菲特对与这些企业的感情可以说是比天高,似海深的。

    在巴菲特的众多投资原则里,长期持有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巴菲特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股市生手成长为一个现如今名扬世界的传奇股神,他的长期投资的理念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他在进行投资时的耐心和毅力足以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在他眼里,股市出现短期波动是必然的,股票市场的一时跌涨不会影响到投资者长期的盈利情况,只要投资者能够确保投资公司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公司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坚持持有,尽可能得将持有时间放长,那么企业绩效总会有一天在股票价格上显现出来。

    巴菲特始终矢志不渝地秉持着这种理念。所以当30几年前那场将整个华尔街都笼罩在阴暗当中的股灾袭来时,惊恐万分的投资者由于承受不住可能遭受巨大损失的压力而沉不住气,于是便将自己手中的股票瞬间抛售之时,巴菲特选择了按兵不动,他独自一人与那场股灾展开了拉锯战,他要用他的坚毅与执著去抵抗股灾所带来的恐惧。最终他胜利了,他不但保全了自己,同时他也向所有投资者证明了坚持长期持有的巨大威力。他总是以长时间去衡量得失成败。

    巴菲特之所以如此坚持长期投资,甚至有时让人觉得略显固执,也不改初衷。原因在于长期投资者可以给投资者带来资金的复利增长。所谓复利,就是指在投资中获得的每一份利益全部转换为投资本金的过程。对于每一个投资者来说,复利的效力是强大的。如果投资者用1000元进行投资,假设复利报酬率为35%,那么就意味着40年后投资者就会取得12万倍以上的报酬。巴菲特就是复利的长久收益者。他说:“1000美元的投资,收益率为10%,45年后增加到72800美元;收益率为20%的时候,6同样的1000美元,将变为3657262美元。这两个数字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这是个很大的差额,足以唤起一个人的好奇心。”

    但是巴菲特指出投资者要想使复利增长,他必须要做到一点,当然这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等待。等待需要时间,时间是复利的主宰,因为复利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时间越长,复利越多,投资者的积累的财富就越多。所以对于那些毫无耐心的投资者来说,复利是不容易得到的。

    而巴菲特可以说是利用时间的高手。当年巴菲特趁可口可乐的股票被严重低估时,投入巨资将该公司的股票大量买入,而且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一直持有,就算是遇到了该公司的股价跌落时,他也毫不心动。终于巴菲特以他超乎常人的耐心与坚定在42年后为自己赢得了70亿美元的利润。事实上巴菲特并非只对可口可乐采取了这样的策略,《华盛顿邮报》、迪斯尼公司、麦当劳、富国银行、等等这些优秀的公司都曾经是巴菲特积累财富的尖刀利剑。巴菲特曾在1973年以1060万美元买人《华盛顿邮报》股票。这里还要提到一家公司,这就是吉列公司。这家公司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男士剃须刀生产企业。它以它强大的竞争实力几乎垄断了将整个剃须刀市场。于是巴菲特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用6亿美元买进了该公司约9900万股的股票。一直奉行长期投资的巴菲特自从买进股票的那天起,就做出了长期投资的打算,虽然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他曾遇到过诸多质疑,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牢牢握住手中的股票不放。如此的执著使得巴菲特在一片质疑声中,迎来了45亿美元的回报。此时怀疑的声音戛然而止,赞许之声响彻云霄。

    巴菲特用他的赢得复利再一次向所有投资者鉴证了时间的无穷魅力。

    所以巴菲特坚决反对那种短期操作的做法。由于股票价格往往会受到众多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股价总是呈现出变化多端的特点,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很难把握的。由于它的难以把握导致大多数投资者都会对于股价走动抱有一种恐惧的心理。这种心理就会促使投资者频繁交易股票,而这样交易的后果就是会使投资者竹篮打水一场空。

    巴菲特建议这些投资者,每当要将手中的股票出卖时,请千万要记住投资收益和持有时间成正比。

    需要说明的是,长期持有必须针对的是那些质优绩佳的企业。这是巴菲特决定是否坚持长期持有的关键。在他看来,企业的产品是不是独一无二的、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运营能力是否优秀、盈利能力是否良好、是否具有充足的现金流量、管理人员是否具有较强的素质水平、以及公司是否具有稳定的经营历史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巴菲特在选择投资企业要重点考察的内容。如果投资企业不具备这些特性,那么它将被淘汰出局。

    7.清醒认识长期投资的误区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巴菲特由于投资而获得成功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巴菲特似乎被神化了。摸清他的投资轨迹几乎是无法办到的,所以他们便开始模仿他的投资风格,但令人失望的是,结果似乎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让人满意,原因究竟出在哪里了呢?其实是因为巴菲特那独特的思维。就拿他在看待长期投资这个问题来说,就清晰的显示了他那与常人不同的思维逻辑。

    他信奉长期投资,甚至可以说是长期投资的坚决拥护者,但他也说过这样的话:“比如我发现可口可乐在白水饮料方面还未有积极发展,因此写了一封信给公司总部,希望能做这种改革。如果这个建议在未来几年内未被接受,而世界人口又渐渐的都喝矿泉水而大量减少喝可乐的话,百多年历史的可口可乐股票,也应该买出。”他的这句话向人们传达了什么意思呢?其实他的意思就是在坚持长期投资的过程中切不可固步自封,应该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对于长期投资来说,虽然优点显而易见,但决不能因此而忽略了长期投资的误区。

    他为何要坚持长期投资的策略,其实是有着他自己的原因的。其一,可以看看他所长期持股的企业,可以说每一家企业都是本行业内的佼佼者,它们拥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它们拥有着良好的持续盈利能力,它们可以给它们的投资者超额的利润回报。这些才是令巴菲特坚守长期持股的真正原因。所以,巴菲特的长期投资是建立在投资企业的杰出能力上的。

    他拒绝投资风险,因此他会想方设法避开投资风险,只有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他才会有所行动。因为在他眼里,如果你的投资本身隐藏着风险,那么不管它多么微不足道,你都要提高警惕,也许它可能具有很高的投资回报率,但是必须清楚的是,一旦风险暴露,你将血本无归。

    其二,在他眼里,一家企业只在目前和过去优秀还不能到达标准,它必须具有可以永久保持优秀的能力。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继续持股。所以他建议所有的投资者,要时刻注意市场的变化,以便对自己的投资策略随时做出调整。巴菲特似乎对他的投资企业过于苛刻,但是股票市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它的残酷是无声的,它的无情是没有理由的,身处其中的投资者就像是进入敌军腹地的士兵,十面埋伏,一招不慎,就可能将自己推下万丈深渊。

    麦当劳在巴菲特的眼里是非常优秀的企业,他持有麦当劳相当多的股份,但是他却在1997年的时候,将他所持有的大部分麦当劳的股票卖掉了,原因是另一家快餐业公司的股票对于他来说更具有优势。

    所以在巴菲特看来,即使这家公司的优势仍然存在,但是当它的有利竞争者出现的时候,你一定要毫不犹豫的将它放弃,而买入后者的股票。

    在众多投资者眼里,长期投资所具有的优势是显著的,并且是其他投资方式无法替代的。由于长期投资的数额较大,所以稳定而长期的资金就有了保障。

    但是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他们认为进行长期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似乎只有像巴菲特那样的人才能够进行长期投资,而对于资金很少的投资者来说,只能进行短线操作才能获得利益。但是巴菲特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资金总量的多寡并不能决定长期投资是否成功,长期持有和短线操作只是不同的投资策略和选择而已,跟资金的多少没有联系。他本人的投资经历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

    还有一些投资者认为,进行长期投资的人都是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毫无专业知识的投资者要想进行长期投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其实,不妨去股票市场走一走看一看,你会发现那些长期投资者并非都是专业知识的人,而具有专业背景的人也并不一定会选择长期投资的投资策略。

    另外在众多投资者的队伍中,有一部分人一直坚持的认为长期投资就意味着投资者要长期持有一种股票。有这种看法的人其实是把长期投资的“长期”错误地理解为时间上的长期了,事实并非如此,长期投资更强调的是空间上的概念。但是这样的区分,也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价格合理并且长期高速的增长势头并没有减缓,那么选择长时间持有该股票是可取的。但是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大多数公司的经营都具有周期性,而且有的时候其股票的价格可能会远远高于其自身的价值,这时候就要果断的将股票售出。当一家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涨的幅度特别大,如果购买这样的股票很可能不会给你到来预期的回报,而此时还有其他值得投资的股票时,你就一定要转移投资目标。

    而对“长期投资者一定能跑赢市场”这样的观点,在巴菲特看来也有它的片面之处。正确的长期投资和被迫的长期投资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如果是正确的长期投资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利益,但是由于其他原因而不得不继续持有的股票,其实只是短线操作的一种现象,长期下去,一定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如果投资者选择了长期投资,那么他就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长期持股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是对投资者心理的考验,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股价的上下波动,有时甚至是巨大的,而且很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气定神闲、稳如泰山,那么投资者很可能会按捺不住将股票脱手。但是股市似乎永远是变化多端的,就当你已经把股票卖出的时候,股市开始回到原来的平静,这就意味着你在和股市的较量中已经败下阵来了。

    同时,巴菲特还对两种其他错误的观点做出了纠正。一个是“长期投资者无需关心股价”;一个是“长期投资永远不会出现亏损”。巴菲特认为这样的观点是大错特错的。有一些投资者认为,每天花费很多时间去关心股市波动是短线操作者的事,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不应该浪费时间去关注股价走势。但是巴菲特提醒这些人,只要是进行股票的买卖,那么不管是短线操作者还是长期投资者都必须关注股价的走势,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而长期投资者和短线操作者不同的地方在于,长期投资者更多关注的是股票价格与企业自身内在价值的关系。在什么时间以及以什么价位买卖股票是他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而针对另一个观点,错误其实是显而易见的。亏损并不会总是缠着短线操作者不放,盈利也不会总是青睐于长期投资者。如果像大部分人所想象的那样,长期投资者不会出现亏损,那岂不是所有投资者都会选择长期投资了,也许世界上会出现很多个巴菲特。当年巴菲特在买入可口可乐股票的时候,虽然最终盈利了,但是在他刚刚买入的一段时间里,也出现了股价下跌的情况,看来股价也并不会给这位“股神”些许面子。其实,不管对于哪一位投资者来说,由于绝大多数的长期投资者都会不可避免的在股价上涨的时候买入股票,所以在买入初期,一定会伴随着短期亏损。

    8.如何进行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是巴菲特在多年的投资实践中一直坚持的投资理念,他对这一理念的坚守似乎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纵观这几十年的投资实践,他的所向披靡为这个世界呈现了一场场梦幻般的表演,而酣畅淋漓的表演背后的真正推手就是他始终坚持的长期投资策略。所以说这个策略在巴菲特聚敛财富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巴菲特也在很多场合都表达了他对这一投资策略的喜爱。他说:“我所取得的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来自于我对长期持有年复年一年的坚守。”

    但是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要想做到长期持有,可以说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也许是由于投资市场上总是充满了变故,使得很多投资者在进入市场之后,总是会诚惶诚恐,战战兢兢,而这就在无形之中滋长了投资者的投机心理。当他们对于这种急躁恐惧的心情无法承受时,便会不遗余力地去寻找那颗属于自己的救命稻草,巧合的是大多数的投资者都不约而同的选择而了短期投资的策略。他们对于自己的选择有着自己的理由,在他们看来,短期投资可以曾加自己的周转资金的灵活性,使自己可以在危险发生时及时脱险。但这在巴菲特看来是不明智的,绝大多数的例子表明,很多采取短期投资的投资者都面临过不同程度的亏损。当这样的坚持换来的是一次次的亏损时,投资者便会把目光投向巴菲特所一直宣扬的长期投资。但是对于长期投资的陌生使得这些投资者总是显得茫然和无助。在这里巴菲特给他们打开了通向长期投资的窗口。

    首先他认为长期投资策略的选择必须是以一个合适的投资对象为依据的。巴菲特说过:“我们始终在寻找那些业务简单清晰易懂、业绩持续优异、由能力非凡并且始终把股东利润放在第一位的管理者来经营的一优秀企业。”可以看出巴菲特的长期投资策略总是瞄准那些在本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大型企业。巴菲特说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它将决定你在未来的投资时间里,能否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当然巴菲特要强调的是,投资者在进行选择时,必须要做到只选择那些对于自己来说相当熟悉并且容易掌握的企业。所以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之前要做到的就是通过各种渠道详细了解投资企业的各方面情况,其中包括其主营业务范围、经营历史如何、市场盈利能力任何、股东的投资回报率如何等等。只有对这些情况都了如指掌了,长期投资才会变得有价值。巴菲特本人真是这样做的。在当年网络科技股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时,几乎在所有投资者的心里都掀起了波澜,但是巴菲特却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他选择了按兵不动从而使他逃过了一劫。而他对此的解释就是,他对于这个新兴行业是及其陌生的,如果盲目闯入,必会困难重重。所以巴菲特说:“与其抱着侥幸的心理去进入那些高风险的行业,不如稳扎稳打信心十足地去投资自己所熟悉的领域。”

    其次,巴菲特提醒所有投资者,在进行之前,必须仔细分析投资项目在各方面出现投资风险的可能性。风险和收益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所以客观的分析并认清风险是投资者获得投资收益的基本前提。如果选择长期投资的策略,那么投资者就要知道,行业与行业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总是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同,倘若投资者对于这其中的差别置之不理而糊里糊涂的进入市场,那么他所面临的风险将会和进行投机所面临的风险是等同的。所以巴菲特建议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前,一定要尽一切努力从更多的角度对投资目标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挑选出那些真正值得自己进行长期投资的企业。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在确定了投资对象之后,投资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该企业和其主要竞争对手进行横向比较,同时还要和当前的股市大盘进行对比。所以那些经营稳健、讲究诚信、具有较高投资回报率的企业总是能够博得巴菲特的好感,因为巴菲特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来最大限度的避免在股价出现大幅波动时受到影响,从而确保投资的保值和增值。

    巴菲特认为在研究投资目标的基本情况时,还要对企业的市场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只有在基本确定了投资企业的市场盈利能力以后,投资者才能做到准确估算自己的未来收益到底如何。

    在巴菲特看来,长期投资其实追求的就是使交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得投资收益最大化。很明显,频繁的交易不但不会为投资者带来好处,而且还会使投资者担负巨额的交易佣金的费用。所以巴菲特认为,在进行投资之前要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一个清晰的把握,然后在根据自己的具体状况决定投入的成本比例,这样投资者才能获得预期的回报。

    而投资者最后要关心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投资目标的股利分配情况是否合理。通常情况下,如果投资企业能够将红利进行合理的分配,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意义重大的。

    9.长期投资的优势所在

    巴菲特曾经说过:“我们只是持续不断地从中寻找出用数学期望值计算后最高的税后报酬,且仅限于我们自认为了解的投资方式,我们的标准不是追求短期的账面盈利最大化,我们追求的是长期的净资产值最大化。”可以看出,巴菲特在进行长期投资时所持有的基本态度就是长期投资。巴菲特对于长期投资拥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购买股票其实很简单,你要做的事情是按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价格购买一家企业的股票,如果该企业管理层诚实可靠,那么你就永远持有这些股票。”他认为长期投资是获利的基本方式。

    那么长期投资为何会令这位叱咤风云的华尔街“股神”如此钟情呢?这在巴菲特看来是有它的原因的。

    其一是,长期投资能使他在税后的收益最大化。巴菲特曾说过,由于纳税的时间不一样,投资者所要交纳的税款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他这样假设:如果某投资者只用1美元来进行股票投资,他在每年有1倍的收益,然后他选择在每年年底卖出。可以想象的是如果他在随后的19年内运用其税后收益继续进行投资。那么扣除他在每次投资时所交纳的税款,可以知道20年后,他上缴的税款为13000美元而他最终可以赚得25250美元,也许这位投资者会对这样的结果十分满意。那么我们不妨来进行另一种假设,如果他的收益为原来的两倍,那么就意味着他的投资在在20年内增长了20倍,到那时他的1美元将会增至1048576美元。此时如果根据35%的税率缴纳税款,那么可算出他的资本利得税应为356500美元,而他最终还能赚到692000美元。通过对两种情况的对比,令我们一目了然的是两种情形下的税收比例为27:1,与我们在两种情形下的利润比例完全相同,而政府却必须为这笔税款而等待更长的时间。虽然这样的假设在很多投资者看来似乎有些过于简单,但它并不妨碍能揭示高额的资本利得税对于投资者的影响。

    而对于巴菲特自己来说,这种简单的数学计算当然也不会成为他进行长期投资的理由。尽管他曾经通过频繁交易,获得了巨额的税后利润,但经过对多年的投资经验的积累,使巴菲特逐渐认识到了长期投资的优势所在。他曾经说过“虽然长期投资可能会我的投资回报稍有下降,但我愿意同投资企业维持这种令人愉快的合作关系,并且使这种关系尽可能持续下去。原因在于,我坚信这样的投资一定会为我带来丰厚的利润。正是基于此,我们便总是不能理解那些宁愿为了短期的利益而选择了那些看起来很糟糕的公司,却不愿选择那些能在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给他们带来高额回报的优秀公司的投资者的行为。这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习惯的做法。而对于这类行为的唯一解释就是他们的思维存在问题。”

    所以长期收益最大化是巴菲特采取长期的关键所在。在巴菲特看来资本利得税并不是非缴不可的,因为资本利得税只有在你出售股票并且卖出的价格超过你过去买人的价格时才需要缴。所以是否交纳税款的主动掌握的投资者的手里。投资者既可以选择卖出股票并对获得利润部分缴纳资本利得税,也可以选择不卖出股票从而不缴税。由于存在资本税收,所以,投资者在投资中需要将税收考虑在成本之内,追求税后收益的最大化。

    巴菲特对于长期投资的这个优势总是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他在一次演讲中,曾提到了他对长期的投资的看法,并以伯克希尔公司为例来进行的说明。他说如果把伯克希尔公司的所有股票全部按市价售出,那么我们就会为此支付近11亿美元的资本利得税。这就意味着我们为自己增加了11美元的负债,而令人失望的是这11亿美元的性质和要付给供应商的货款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这11亿美元对于厂商来说是已经贬值了的。其实,这种资本利得税负债我们借得无息贷款并无区别,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还款日期。这种‘贷款’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只能被用来购买个别股价不断上涨的股票,而且贷款规模会随着市场价格每天的波动而发生变化,其中包括税率发生变动的时候。事实上这种递延所得税负债和一笔非常庞大的资产转让税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在我们选择从一种资产转向另一种资产时才需要缴纳。

    而长期投资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它可以使交易成本降低。对于长期投资投资来说,由于交易的次数少,可以降低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在投资总额中的比重,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意义重大的。

    一位著名的研究股票的专家曾经指出:“交易次数的增多就意味着投资回报的减少。如果投资者的资金周转率超过200%,那么投资者就要面临投资失败的境地,因为这将意味着他的股市平均收益水平会远远低于平均水平。这不是这个专家的一家之言,其他致力于此项研究的人也发表了相同的看法。他们的研究似乎更具有说服力。他们所采取的方法是抽样调查。他们所抽查的对象是8万个在1992年到1998这六年当中进行投资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的交易记录表明,这些投资者的平均年收益率为18%,略高出市场平均收益率水平。但是事实上,如果把交易佣金计算在内的话,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净投资收益率已经下降到了16.8%的水平,比平均市场收益平水还低。为了弄清楚这背后的原因,他们把投资者每年的投资组合所取得的净收益进行了对比,在对比中他们发现交易次数的多少对投资者的收益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清楚的看出,那些采用频繁交易策略的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要远远低于那些采用长期投资者策略的投资者。这样一来,在10或20年后,两者的差别就会更加清晰的显现出来。正是这种看似不起眼的交易佣金决定了投资者最终收益的大小。

    而现实当中,很多投资者都对这一点一无所知,他们固执的认为通过频繁的交易可以使自己在短时间内就能积累更多的财富。所以他们会将自己的投资组合安排的尽可能的多。但是就像是以上研究所说的,过多的投资组合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原因在于这些投资组合会在无形当中使交易成本变高,从而增加投资的负担,使得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大大折扣。

    细数一下巴菲特的投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每一项投资基本上都持续了10年以上。比如说他对《华盛顿邮报》的投资持续了近35年、对可口可乐的投资持续了近20年、对政府雇员再保险公司的投资持续了20年。

    在巴菲特看来,投资者交易的次数越多,他所需要支付的佣金也就会相应增加。交易佣金总是会在伴随着频繁的交易而持续增加的同时,也会减少投资的最终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者试图要扭转这种局势,那么他就要确保自己的每次投资收益都要高出市场平均水平。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投资者会做到这一点。所以巴菲特建议广大投资者要充分认识长期投资的优势所在,从而选择这一投资策略,并要长期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投资者获得相对较高的投资收益率。正如他自己所说:“长期投资的优势往往会在你在最后进行核算时显现出来,这是短期投资永远都无法做到的。原因在于长期投资使你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