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健康生活百科-认识性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什么是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简称性病,是一种主要由非婚姻性行为引起流行的传染病。

    引起性病的病原微生物有许多种,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细菌、真菌、原虫等等。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引起不同的性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性病的疾病已经有20多种。我国卫生部门规定属于性病的主要有艾滋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八种。

    我国当前发病最多的性病主要有由淋球菌引起的淋病,由衣原体和支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以及由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尖锐湿疣和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梅毒。由Ⅱ型疱疹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疱疹和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艾滋病的发病人数也在逐年增多。

    性病指哪些疾病

    目前,性病主要有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艾滋病、滴虫病、阴虱病、生殖器念珠菌病、病毒性肝炎等。

    1.性病按病原体分类

    (1)细菌性性病:主要指梅毒、淋病、滴虫病、软下疳、腹股沟肉芽肿等。(2)病毒性性病:主要指非淋菌性尿道炎、艾滋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等。

    2.性病按传染途径分类

    (1)肛交——性交型性病,主要指艾滋病。(2)性器——性交型性病,主要指后天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疳、腹股沟肉芽肿、性病性淋巴肉芽肿。(3)皮肤粘膜——性交型性病,主要指尖锐湿疣、阴虱病。(4)粪口——性交型性病,主要指乙型病毒性肝炎。(5)母婴传播型性病,如后天梅毒。

    性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性关系混乱是传播性病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卖淫嫖娼、性乱、婚前和婚外性行为、同性恋等非婚姻的性行为越普遍,性病的流行越严重。

    除了通过性传播的途径外,性病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传播。这些途径包括血液,如输血、注射血液制品、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打针,尤其是吸毒者之间合用一个不消毒的注射器注射毒品。此外,还包括与性病患者身体的直接接触,如接吻、拥抱、抚摸、同床、共浴:或者使用性病病人用过而未消毒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毛巾、浴巾、擦脚布、脸盆、浴缸、洗脚盆、坐式马桶、内衣裤、被褥、餐具、刮脸刀、牙刷等。健康人的手在接触性病患者的分泌物后,如果没有用肥皂洗净即去触摸身体的其他部位,尤其是眼睛和生殖器官,也有可能造成传染。另外,患有性病的孕妇和产妇可以把性病传染给婴儿。

    性病传播的几率有多大

    性伙伴中任何一方,在性行为方面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一旦染上性病,会造成双方痛苦。有资料表明,患梅毒的第1年间,传染给对方的几率是92%,第2年为70%:得淋病后,与之有过1次性交的,得淋病的几率是20%,2次为40%,4次为80%。其他一些性病也有相当强的传染性。与患有生殖器疱疹的病人有过一次性接触的人,约80%可感染上生殖器疱疹,与患生殖器疣的病人有性关系者,约2/3的人可传染上生殖器疣。

    性病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有什么危害

    大多数性病在急性期会给病人造成许多痛苦,而且有的还会产生后果严重的远期损害。如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在男性,除可引起尿道炎症外,还可损害输精管,造成男性不育症;在女性除了引起尿道炎、子宫颈炎外,还会破坏输卵管和子宫内膜,造成不孕症或宫外孕。梅毒如果没有在早期治愈,就会损害心脏和神经系统并危及生命。引起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的病毒不可能从病人体内彻底消失,所以容易复发,还会造成男性阴茎癌和女性宫颈癌等生殖系统的癌症。

    性病还会祸及下一代。患淋病的孕妇生产时可将淋球菌传染给婴儿,引起新生儿淋球菌性眼结膜角膜炎,造成失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微生物衣原体可以引起新生儿肺炎,严重时造成死亡。患有梅毒的孕妇会发生流产、早产、死产,以及引起胎传梅毒,使下一代患先天性梅毒,造成发育不良、骨膜炎、耳聋以及神经系统疾病。

    患性病的人更容易染上艾滋病病毒。多种性病能够在家庭内传播,殃及配偶和子女,破坏家庭幸福。

    怎样预防性病

    性接触

    引起性病流行的原因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性乱,95%的性病是通过不洁性行为直接感染的,所以预防性病首先要从这方面着手。检点约束性行为,人人自觉遵守国家严禁卖淫嫖娼的法律,自觉遵守不要有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的社会公德,洁身自爱,是防治性传播疾病的最重要措施。每个人都应自爱自重,切忌不正当的性关系。特别要防止与性传播疾病患者发生性关系。如果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这样做,性病的流行最终就会停止。

    接吻

    与梅毒病人接吻可染上梅毒。口腔的梅毒病变发生率仅次于生殖器部位,占第2位。接吻还可传染淋病,使人染上淋病性咽炎。

    产道

    多种性病可通过产道传染给婴儿,预防的关键是孕前彻底治愈性病。

    输血

    梅毒和艾滋病,可通过输血传播。

    其他

    有些性病还可以通过偶然的日常生活接触传染,所以我们还应该知道与此有关的预防知识:

    (1)在消毒不严的游泳池水可成为性病的一种传播媒介。

    (2)不要穿用别人的游泳衣裤或内衣裤。

    (3)不要和别人共用毛巾、浴巾、洗脚布或共用脸盆、澡盆、脚盆。

    (4)尽量避免使用公共厕所的坐式马桶,因为马桶坐圈上可能沾有性病病人的分泌物。

    (5)去公共浴室要自带毛巾,要洗淋浴,不洗盆浴,不下浴池,不要赤身坐在浴室的凳子上。

    (6)牙刷、刮脸刀、剃须刀都应每人自备,不可互相借用。

    (7)不到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理发店去理发。最好家庭自备理发工具,家庭成员互相理发。

    (8)穿耳和文眉等用的针具必须消毒。

    (9)不要因好奇而文身(在皮肤上刺花、刺字)。

    (10)打预防针必须一人一针一管。每个彻底消毒的注射器针管和针头只能用于一个人。

    (11)拔牙、打针、针灸治疗都要到重视消毒的医院和诊所去进行。

    (12)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静脉注射毒品有可能传染多种性病。

    对于各种性传播疾病的治疗,目前均有相应的药物与方法。新研制的恩威牌洁尔阴中药实验研究及临床证明,对性病中的淋球菌、尖锐湿疣、疱疹病毒、疥疮毒菌都有较强的灭杀作用,疗效较好。如果在房事前后,用稀释的洁尔阴清洗性器官,对预防性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怎样对待性病与性生活

    患了性病就应停止性生活,否则既害人又害己。每一种性传播疾病的发病过程、病程长短、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法都迥然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淋菌性尿道炎,使用青霉素、丙磺舒等药物治疗,短期间即可缓解症状,但此时不要认为症状消失了病已经治愈了,因为性病的治疗不能只看症状是否消失,而是要反复地做尿道脓液或分泌物涂片细菌学检查,直到连续3次以上细菌学检查均阴性才算完全治愈。每一种性病的治愈标准是不相同的,所以何时才能恢复性生活,需得到医生的指导,决不能凭感觉行事。患了性传播疾病,尤其是淋病性尿道炎、梅毒、软下疳、腹股沟肉芽肿等,夫妻双方应同时治疗。没有症状的一方,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性传播疾病不少是由婚外不洁性交引起的,治愈后切忌不正当的性关系。

    如何自我发现性病

    出现以下30种情况时(特别是在不洁性交后),应警惕性病的存在:

    (1)本人或性伴侣在不洁性接触后,发现尿道口有异常分泌物,有时仅在清晨或排尿后有少量分泌物,小便时自觉灼热或痛者。

    (2)男性尿道口常有少量水样、粘液样分泌物,似痂膜封口,或裤裆污秽者。

    (3)男性病人自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晚间入睡时阴茎有痛性勃起者。

    (4)男性病人阴囊肿大,睾丸或副睾肿大有压痛者。

    (5)女性病人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或下腹部疼痛(或压痛)者。

    (6)女性阴唇红肿痛热,或有脓液,并有发热及全身不适者。

    (7)外阴部有痛或不痛的溃疡者。

    (8)外阴部有疣状物增生者。

    (9)肛周或会阴部有疣状物(表面尖锐、菜花状或扁平的疣状增生物)增生者。

    (10)外阴部有反复发作的群集或分散的小水疱者。

    (11)全身皮肤(躯干为主)发生不痛不痒的皮疹伴有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关节酸痛者。

    (12)有鸡奸或同性恋史者,肛门皮肤粘膜红肿,有脓样分泌物,大便不适或大便困难、疼痛或出血者。

    (13)有口交史而出现口腔咽喉粘膜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或吞咽食物时有不适或疼痛者。

    (14)在变态性行为后,皮肤粘膜出现化脓样感染者。

    (15)单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与周围组织粘连,可溃破形成瘘管,痛及触痛者。

    (16)腹股沟淋巴结和肛门直肠壁有挛缩性疤痕者。

    (17)直肠狭窄,排便困难,大便混有脓血者。

    (18)母亲有梅毒史,初生儿有皮肤粘膜起疱、糜烂,声音嘶哑或皮肤多皱纹,口角有放射状裂纹,牙周炎者。

    (19)母亲有梅毒史,其后代少年时出现眼炎,视物模糊,耳聋,锯形齿或额骨圆凸,小腿骨膨隆者。

    (20)母亲有淋病史,初生儿有眼皮红肿和分泌物者。

    (21)幼女外阴红肿、疼痛,小便时痛或有脓性分泌物者:幼女外阴有疣状物增生者。

    凡过去有梅毒病史,近来又发现以下情况者也应警惕:

    (1)关节自觉持续性钝痛,晚上或休息时疼痛加剧,白天或活动时则减轻者。

    (2)头发出现边缘不整的虫咬状脱发者。

    (3)皮肤出现暗红色或铜红色质硬、排列成环状或弧状的小结节者。

    (4)口腔或鼻腔出现发展缓慢的暗红色浸润斑者。

    (5)皮肤出现肿物,穿破后流出树胶样粘稠分泌物,甚至破坏骨质致溃疡穿孔者。

    (6)心脏主动脉炎、主动脉瘤或主动脉瓣闭锁不全者。

    (7)脊髓痨(不能随心所欲来调节四肢之运动,做正确有度之动作)者。

    (8)四肢肌肉松弛、知觉障碍、皮肤营养障碍者。

    (9)有限部症状者。

    怎样消毒处理性病病人的排泄物

    性病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分泌排泄污染的生活用品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消毒处理。

    (1)煮沸消毒。单纯疱疹病毒在湿热52℃,干热90℃,30分钟即可被杀灭。乙型肝炎病毒耐热性差,在6012加热10~15分钟其抗原体迅速破坏。梅毒螺旋体离开人体在48℃的水中只能活半时,并失去传染性。淋球菌在48℃的水中只能活半小时,并失去传染性。淋球菌在48℃的水温中能很快死亡。因此,对被性病病人污染的衣裤、被褥、毛巾等煮沸是最方便、最经济、最有效的消毒方法。

    (2)药物消毒:常用的消毒药物中氧化乙烯、过氧乙酸为强氧化剂,衣服、被单、毛巾、浴巾等用1:1000水稀释浸泡2小时,排出分泌物用1:500水稀释液喷雾或浸泡。漂白粉消毒排出分泌物的浓度为10%~20%,消毒生活用品浓度为0.5%。

    (3)火烧或阳光暴晒。

    从公厕、游泳池、浴盆可以感染到妇科疾病吗

    公共厕所几乎不可能感染妇科疾病,除非你的阴道接触到马桶座位,到游泳池也不必担心会受到感染,至于浴盆就要注意了,最好不要坐在别人使用过的浴盆中,否则很容易感染性病。

    如何分辨阴道内酵母菌、细菌或滴虫

    酵母菌感染最常出现的症状是阴道周围的瘙痒症状:阴道内细菌的感染则多是经由性交感染,会出现阴道内发红发热、有粘稠状异味的分泌物:至于滴虫感染也是经由性交传染,会出现黄色或绿色的分泌物。后两者的治疗方法都是使用抗生素,如果不加治疗,细菌感染会引起骨盆腔发炎,严重者将导致不孕:如果在怀孕期间感染滴虫而不治疗则有可能导致早产。

    往生殖器上喷洒消毒剂能预防艾滋病、性病吗

    这种做法缺乏科学根据。因为能直接喷在人身体上的消毒剂必须是没有毒性和刺激性的,但这样的药剂就不可能有很强的杀灭病毒和病菌的效果,特别是药剂不容易进入阴道深部,性交过程中的分泌物也会冲淡药剂浓度,在用了这类消毒剂后去进行高危性行为照样会染上艾滋病和性病的,不应该去冒这种险。

    性病患者婚前应注意什么

    一般来说,在性病彻底治愈后,除梅毒患者需观察1年左右以外,其他人观察数月无异常即可结婚。但有下述情况的人,在结婚前应倍加注意:

    晚期或慢性病的病人

    他们的传染性虽比早期病人弱得多,但为保护本人健康及对下一代负责,即使治愈了也不能立即结婚,应遵医嘱定期复查一段时间,经性病专科医生同意方可结婚。那些无自觉症状的梅毒病人(医学上称为。潜伏梅毒。或。隐性梅毒。),晚期一般虽无传染性,但女病人可经胎盘将梅毒传染给胎儿。所以也必须在彻底治疗并观察一定时间后方可结婚。

    未去正规医院而私自治疗的病人

    这些病人因未经正规治疗,很可能症状虽消失了但病菌未被完全杀灭仍潜伏在体内,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再发病并传染给他人。因此,这些病人婚前必须去医院作正规检查,一旦发现有隐匿性感染,则需治愈后结婚。

    患性病的与恋爱对象有过性行为的人

    这种人除了自己接受治疗外,还应动员对方到医院检查。只有双方都经医生检查证明已治愈方可结婚。

    性病治愈后再度发生非法性行为的人

    这种人婚前必须到医院检查,以查明有无再次感染。只有在医生确认未被感染后已治愈的情况下才能结婚。

    说说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80年代初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病人丧失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使导致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5~8年或更长的潜伏期以后才发病。但是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就将终身携带,直到发病死亡。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病人因抵抗疾病的能力极度下降而重复感染多种疾病,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及其他感染,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最终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至今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一旦发病,病死率高达100%。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艾滋病定义是:(1)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2)有一个或多个指标性疾病;(3)T淋巴细胞在200/毫升以下;(4)排除其他免疫抑制原因。

    ADIS是艾滋病的医学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0me的英文字头缩写词。这个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艾滋病的三个明确定义:

    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

    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是:

    (1)对感染的易感性明显增加;

    (2)易发生恶性肿瘤;

    (3)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化。

    综合症: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艾滋病的特征

    艾滋病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引起的。1986年7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0)发布公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会议决定,将艾滋病病毒改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n1nuan Immun 0de ficiency Virus)简称HIV。

    HIV呈袋状球形,直径约150纳米,包膜由一薄层类脂质构成,具有抗原性。HIV有10%碱基序列不同。是单链RNA病毒,外有核壳蛋白,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能以单链RNA作为模块,转录为双链DNA,该双链DNA可与宿主细胞的DNA结合然后逆转录为病毒的单链DNA,因此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病毒的核酸永远与宿主细胞结合在一起,使得感染不能消失,机体无法清除病毒。

    现已证实HIV是嗜T4淋巴细胞和嗜神经细胞的病毒。HIV由皮肤破口或粘膜进入人体血液,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T4淋巴细胞(T4淋巴细胞在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中心调节作用,它能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便得T4细胞失去原有的正常免疫功能。当激活免疫反应的T4细胞几乎全部被HIV消除,T4细胞抑制细胞,相反病人体内T4细胞在数量上骤减,从而导致病人的免疫功能全部衰竭,为条件性感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HIV对神经细胞有亲和力,能侵犯神经系统,引起脑组织的破坏,或者继发条件性感染而致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

    HIV和其他逆转录病毒一样。当逆转录酶使病毒的RNA作为模板合成DNA而成前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中时,HIV带有的致癌基因可使细胞发生癌性转化,特别是在细胞。

    哪些途径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

    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艾滋病病毒是通过唾液、泪液、尿液、餐具、疫菌、偶然的接触或昆虫(吸血昆虫和蚊子、跳蚤、虱子等)传播的,说明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染。艾滋病病毒也不会通过空气、饮水、食品,以及未消费的餐具、衣服被褥、货币等物品而传染。一般也不必担心与艾滋病病人握手、亲吻或共用电话、马桶、蹲式厕所及小便池、桌椅等而被感染。游泳池和公共浴池一般也不会传染艾滋病。各种家养动物不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因此,艾滋病也不能通过动物的咬伤、抓伤而传播。

    艾滋病发病机理

    艾滋病之所以猖狂于全球,就在于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直接侵犯人体免疫系统,攻击和杀伤的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最具有进攻性的T4淋巴细胞,使机体~开始就处于丧失防御能力的地位。抵抗力越低,病毒繁殖得越快,形成恶性循环,结果导致艾滋病病人感染上一些普通人不易感染上的疾病,如肺炎、脑炎、肠炎、肿瘤,最终导致病人死亡。

    艾滋病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就寄生于T4淋巴细胞内最核心的部位,并与细胞核的遗传物质DNA整合为一体,人体没有能力使其分开,更没有力量杀灭它,艾滋病就成为一种。病入基因’的痼疾。

    艾滋病病毒随免疫细胞DNA复制而复制。病毒的繁殖和复制使免疫细胞遭到破坏和毁灭,并放出更多的病毒。新增殖的病毒再感染更多的细胞。就这样,病毒一代代地复制、繁殖、免疫细胞不断死亡。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病毒的逆转录病毒,具有极强的迅速变异能力,而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总落后于病毒的变异,因而无法阻止艾滋病病毒的繁殖和扩散,更何况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艾滋病病毒抗体是毫无作战能力的非保护性抗体。艾滋病病毒的迅速变异能力也给目前特效药和疫苗研制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在血液或分泌物内只能生存数小时至数天,在自然条件下则不能存活。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艾滋病有哪些常见症状

    许多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在潜伏期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现发烧、头晕、无力、咽痛、关节疼痛、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些人还可发生腹泻。这种症状通常持续1~2周后就会消失,此后病人便转入无症状的潜伏期。潜伏期病人的血液中有艾滋病病毒,血清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呈阳性反应,这样的人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简称带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很强的传染性,是传播艾滋病最重要的传染源。

    在很长的潜伏期中,感染者虽然没有自觉症状,外表一如常人,但全身免疫系统仍在继续受到艾滋病病毒的破坏,到免疫系统功能再也不能维持最低的防御能力时,多种对正常人不会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便会使患者发生条件性感染,引起脑、肺、胃肠道和其他部位的病变及症状。一些恶性肿瘤也因患者抵抗力极度低下而产生。艾滋病人的症状因为发生条件性感染的内脏和发生肿瘤的部位不同,表现为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性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皮肤和粘膜损害

    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艾滋病有多种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有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身体乏力、体重下降、咳嗽、气喘、腹泻、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目前对艾滋病的治疗没有特效药物,只有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才是防止其蔓延的唯一有效方法。

    艾滋病患者多数易患有各种皮肤粘膜感染。最常见的是口腔粘膜念珠菌病,表现为舌和颊粘膜上的白斑,常在红色基底上出现,这种感染无症状,也可播散到口咽或食道,引起严重的吞咽困难,常见的是口腔粘膜感染是复发性单纯疱疹性口炎,病变常复发,长期持续,常见累及唇和咽。有文献报道,艾滋病的最初表现中有严重的慢性溃疡性肛门周围单纯疱疹病损,这种溃疡可能相当大,在病变的陡壁上可找到多核巨细胞或病毒,带状疱疹水痘皮疹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也增高,带状疱疹常撒播到几个皮神经区:疣是另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毒感染,同性恋者患艾滋病可发生大的肛门周围尖锐湿疣,此种病较顽固,治疗较困难,皮肤真菌感染是艾滋病人一种常见的问题,腹股沟和肛周的念珠菌感染有时很严重,由念珠菌或毛癣菌引起的甲癣也常见:某些非感染性皮肤病在艾滋病患者中也常见,有药瘾的艾滋病患者,可出现多发性瘢痕和反复注射引起的溃疡,也可见到紫癜。此外脂溢性皮炎在艾滋病病人中的发生也多见,在病人的头皮、面、耳、胸以及更多见于生殖器,表现为红斑样、角化过度的鳞屑斑。在面部通常呈蝶形分布,其病因至今还不明。同时还伴有恶性肿瘤的发生,如卡波西氏肉瘤亚性淋巴瘤、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色素瘤等。

    艾滋病的预防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危险的传染病,但却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每个人都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注意如下事项,就可以把传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1)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

    (2)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首先是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其次是正确使用避孕套。使用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免怀孕,还可以预防性病和艾滋病。

    (3)预防经血液途径传染艾滋病首先是不要吸毒,特别是不能共用注射器或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避免使用未消毒的器械拔牙和其他侵入人体的操作,避免使用不安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不到消毒不严密或不消毒的理发店和美容店去理发或美容:不要用不消毒的针穿耳,不要文身:浴室的修脚刀一定要消毒:刮脸刀、电动剃须刀必须每个人自备专用,不可借用:在救护流血伤员时,要设法防止血液直接沾在自己的皮肤或粘膜上。

    (4)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避免怀孕和哺乳可以预防经母婴途径传染艾滋病。

    (5)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通常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很多年,外表看上去完全正常,但他们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6)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生活工作接触1是不会传染上艾滋病的,不必恐惧与艾滋病病人接触。

    什么是淋病

    淋病是淋菌性尿道炎的简称。是一种古老而又常见的性病。多发生于青年男女。

    淋病的病原体即奈瑟菌,是1879年由Neisseria首次分离出的淋病双球菌,因而淋病双球菌又称为奈瑟双球菌(Neisseriag0n-0r-rh0eas)。淋病双球菌呈肾形,两个凹面相对,大小一致,长约0.7微米,宽0.5微米。它是嗜二氧化碳的需氧菌,革兰染色阴性,最适宜在潮湿,温度为35112,含2.5%~5%二氧化碳的环境中生长。常存在多核白细胞内,椭圆或球形,常成双排列,无鞭毛、无荚膜,对外界理化条件的抵抗力差,最怕干燥,在干燥环境中1~2小时即可死亡。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都易致死。对各种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也很弱。

    淋菌最怕干燥,最适宜地潮湿、温度为35.5℃左右、2%~10%Z氧化碳环境中生长。淋菌有菌毛,上有吸附因子,对人类柱状上皮与移行上皮有特殊亲和力,故易侵犯泌尿、生殖系统。淋病几乎全是通过不洁性交传染的。女性与感染淋病的性伴侣发生性关系,则淋菌很快侵犯女性的泌尿生殖道上皮而致淋菌性尿道炎、前庭大腺炎及宫颈内膜炎。青春期少女由于阴道粘膜抵抗力弱,偶可得淋菌性阴道炎。

    淋病是如何传播的

    淋病系由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多由不洁性交引起,主要侵犯泌尿生殖器粘膜,亦可经血流扩散全身,是我国目前性传播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人是淋球菌唯一天然宿主,故淋病患者是淋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性交传染,暗娼和嫖客是主要传播者,男性同性恋可感染肛门与直肠。淋菌污染的衣裤、被褥、寝具、毛巾、浴池、便器等可间接传染。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由母体产道分泌物感染。幼儿淋病见于2~8岁,因与淋病患者同床就寝与淋病污染物接触而引起淋菌性外阴阴道炎。

    淋病不仅在异性恋中广为传播,也在同性恋中传播、蔓延。同性恋采取特殊性交的方式而发生通常不易发生的淋病。幼女的阴道上皮对淋病双球菌特别敏感,父母双方只要有一方传染上淋病,其幼女就可能染上淋菌性阴道炎。

    性交传染

    人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淋病患者是其传染源。性接触是淋病主要传播方式。成人特别是男性淋病99%~100%属于性交传染。目前,我国以暗娼为主要传染源。各国调查资料表明,在淋病患者中男女一次性交感染率为22%~35%:男女双方感染率是男性易于传染给女性。一次性交男性传染给女性的感染率为50%~90%,女性传染给男性的为25%~50%,感染率与性交次数成正比。男性与女性病人性交感染率平均为19%~25%,二次为35%,三次为49%,四次为57%。

    非性接触传染

    主要是接触病人含淋病双球菌的分泌物或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脚布、脚盆、衣裤、被褥、床单、浴盆、大便纸,甚至厕所的马俑坐板等均可传染。特别是女性(包括幼女),因其尿道和生殖道短,很易感染。调查表明,淋病患者淋浴时污染明显存在,且其使用过的物品阳性率也较高。如果健康人在其淋浴后半小时内接触污染物,则易于感染上淋病。

    产道感染

    如产妇是淋病患者,分娩时产道内的淋病双球菌就会传染给新生儿。

    如何诊断淋病

    女性在感染早期,80%可无症状。少数在性交后2~21日可出现轻微不适,如尿频、尿痛、尿烧灼感、脓性白带增多等症状。由于症状轻微或不明显,患者常忽视或被误诊为其他病,未能及时彻底治疗。男性大多数有明显症状,如尿道口龟头红肿、烧灼感、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并分泌出脓液。淋病的早期诊断主要靠从宫颈涂片或培养中找到细胞内革兰氏阴性肾形淋球菌。取样方法与阳性率有关。先用棉球擦出宫口之粘脓液。用干棉拭插入宫颈管内转数圈后,再放置15~30秒钟。在肯定分泌物吸上后,取出拭子做涂片或培养。患有淋病的女性如不及时彻底治疗,淋菌可上行到子宫、输卵管,甚至波及卵巢。常表现为月经后发烧,严重下腹痛,阴道出血或脓性分泌物增多,即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输卵管炎。进一步可发展成急性盆腔炎、急性盆腔脓肿,甚至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死亡。由于淋菌破坏了输卵管粘膜,使输卵管不很畅通,患者易患宫外孕。如不及时治疗,也可危及生命。部分患者终因输卵管完全破坏,而丧失生育能力。淋菌对青霉素较敏感,尤其在感染早期,及时用大剂量青霉素彻底治疗是极有效的。因淋病常并发衣原体感染,故要加用四环素或红霉素等治疗。性伴侣必须检查并做预防性治疗。治疗结束后一定要复查再涂片或培养。3个月后再复查。国外经过30年性传播疾病的泛滥,致病的淋病双球菌在长期与抗生素对抗中,逐渐对青霉素、四环素产生了耐药性。耐药淋病双球菌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其传播机会较大,人们对此必须提高警惕。

    怎样治疗妊娠期淋病

    患有淋病的孕妇更应早期积极治疗,以免分娩时将淋病传染给婴儿,在应用治疗药物时必须考虑选用对胎儿没有损害的药物。可选用头孢三嗪250mg,一次肌注:或头孢噻肟1.0g,一次肌注:或壮观霉素4.0g,一次肌注。为预防同时存在的衣原体感染,用上述药物后疗效不好,可服红霉素500mg,每日4次,连服7天。

    什么是梅毒

    梅毒的病原体是一种螺旋体,医学上称之为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是一种小而纤细的呈螺旋状的微生物,长度为5~20mm。直径<;0.2mm。它有6~12个螺旋,肉眼看不到,在光镜暗视野下,人们仅能看到梅毒螺旋体的折光性,其活动较强。在其前端有4~6根鞭毛样细纤维束,其末端呈卷曲状。在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时,螺旋是规则的。因其透明不易着色,又称之为苍白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是厌氧菌,在体内可长期生存繁殖,只要条件适宜,便以横断裂方式一分为二的进行繁殖。在体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水和一般的消毒剂(如升汞、石碳酸、酒精等)很容易将它杀死。

    梅毒过去曾占性病的首位,危害最大。它是一种全身性慢性传染病,梅毒、结核、麻风并列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梅毒患者的皮肤、粘膜中含梅毒螺旋体,未患病者在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中,皮肤或粘膜若有细微破损则可得病。极少数可通过输血或其他途径传染。传染梅毒后2周~2个月内,在感染处出现一个硬的、无痛性的圆形结节。开始潮红、湿润,渐渐破溃、糜烂,形成溃疡,即一期梅毒硬下疳。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内侧和宫颈。男性多见于阴茎、尿道外口。同时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不痛。如不治疗,下疳在1个月左右能自然愈合。

    梅毒有哪些临床表现

    根据传播途径可分为后天(非胎传)与先天梅毒,各据其有无传染性又分为早期与晚期梅毒。

    后天梅毒

    (1)一期梅毒:属早期梅毒。主要症状为硬下疳,大部分发生于生殖器部位。一期梅毒的硬下疳内有很多梅螺旋体,传染性很强。但因女性下疳发生的部位较隐蔽,又无症状,常被忽视而增加了传播的机会。一期梅毒如不治疗或治疗不当,螺旋体经血行及淋巴结播散到全身,数周后即发展成二期梅毒。

    男性多在阴茎包皮、冠状沟、系带或阴茎头上,同性恋男性常见于肛门、肛管或直肠,女性多在大、小阴唇或子宫颈、乳房,极个别的发生舌部损害。性交后,梅毒进入体内,先在局部增殖,引起炎症性浸润,然后进入淋巴管,进入血行,几十小时后即能在骨髓、脾脏、睾丸等处出现,很快遍及全身各处。硬下疳出现在性交后2~4周,开始时为一丘疹或米粒大小红斑,以后隆起,形成豆大至指头大硬结,多为单发,很快破溃糜烂,有浆液性渗出,渗出液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故传染性较强。硬下疳的特点是:

    ①触诊有软骨样硬度;②无疼及压痛(无继发感染时);③损害数目通常仅一个;④损害表面清洁;⑤不经治疗,经3~4周自然消失,不留痕迹或留有轻度萎缩性疤。接受不足量的抗梅治疗或外用药治疗,可见到不典型的硬下疳。

    硬下疳出现后数天,一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以后另一侧也肿大。这些淋巴结的特点为:

    ①如手指头大小,较硬,彼此散在不融合;②无疼痛与压痛;③表面皮肤无红、肿、热等炎症现象;④不化脓;⑤穿刺液中含有螺旋体。

    硬下疳初期,大部分病人的梅毒血清反应呈阳性,以后阳性率逐渐增高,硬下疳出现7~8周后,全部病人血清反应为阳性。

    硬下疳如不及时治疗,经3~4周自然消失。但病变并未痊愈,处在进入第二期梅毒的潜伏期阶段,若此期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充分治疗,可迅速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一般预后情况良好。

    (2)二期梅毒:一期梅毒在出现硬下疳,梅毒螺旋体由硬下疳附近的淋巴结进入血液传播到全身,使人体几乎所有的组织及器官受累,经过6~8周的潜伏期,可出现低热、头痛、全身不适、肌肉和关节酸痛、食欲不振。浅淋巴结大、皮肤粘膜疹、骨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及脑膜炎等症状。这一段时期,临床上叫做二期梅毒。二期梅毒疹表面梅毒螺旋体很多,因此传染性也最强。

    二期梅毒表现为全身性皮疹。其特点是客观所见明显,可有低烧、头痛、咽痛、关节钝痛等类似感冒症状。此时传染性很强,亦可自然好转为潜伏梅毒。潜伏梅毒虽无症状,螺旋体继续潜伏在体内重要器官,数年乃至数十年后会出现三期梅毒,如眼、鼻损害、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精神失常等,甚至死亡。女性梅毒患者妊娠后,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母血到胎盘,破坏胎盘后传给胎儿。妊娠6~7周时胎儿即被传染,发生流产、死胎、早产等。胎传梅毒儿,可有皮肤、骨骼、牙齿、肝脾等脏器梅毒损伤,在出生2年后陆续表现出来,严重的可有眼盲、脑损害等。梅毒血清试验是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

    二期梅毒主要有以下表现:

    ①二期早发梅毒疹。其特点症状复杂,疹型多样,损害分布广泛、稠密、对称、无融合倾向、境界清楚、呈铜红色、不痛不痒:血清反应呈强阳性:不治疗也可完全消灭。疹子形态虽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斑疹型:本型常见。主要分在躯干、四肢近端内侧。皮疹大小不等,多为1~4m直径大小的红斑,常为椭圆或圆形,铜红色,境界清楚,可自然消退。

    丘疹型:此型易常见。疹子约米粒、黄豆到指甲大小,坚实,浸润明显,呈铜红色,境界清楚,有的表面有鳞屑,类似银屑病,躯干、四肢的屈则及掌足等多见。

    脓疮型:本型少见。多发生在身体虚弱的病人,全身症状较重。皮疹表现类似痤疮、痘疮样、蛎壳样及深脓疱疹样,愈合遗留疤痕。

    扁平湿疣型:此属于湿丘疹型梅毒疹。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或皮肤易摩擦的部位,如大小阴唇间、肛门、包皮内、股内侧、腋窝、乳房下等。湿丘疹互相融合,呈隆起表面平坦,有时呈疣状或乳头状,表面湿烂,大量渗出液内含有梅毒螺旋体。

    脱发型:常发生于颞颥部,呈虫蚀状,弥漫性少见。

    梅毒性白斑:有色素消失,可持续数日。

    粘膜损害:一种是粘膜红肿,另一种是粘膜呈线糜烂状,有渗出物凝结其表面形成灰白色的粘膜斑。

    ②二期骨骼损害。由于梅毒螺旋体侵犯了骨骼及骨关节引起的,无明显炎症现象。本期特点为在晚上和静止休息时疼痛加重,而白天及活动时较轻。多发生于四肢的长骨,亦可发生于骨骼肌的附着点处,如尺骨鹰嘴、髂骨嵴及乳突。在初次接受治疗时有加剧反应。

    ③二期神经梅毒。多为无症状性神经梅毒,虽无症状,但脑脊液有异常变化,如蛋白增多,淋巴细胞数增加,脑脊液VDR1试验阳性,胶体金曲线异常等。还可发生脑膜炎,脑血管梅毒及脑膜血管梅毒等。

    ④二期眼梅毒。可发生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等。

    ⑤二期复发梅毒。因治疗不彻底或病人免疫力下降,二期损害消退后可重新出现。时间是在感染后,一二年内。可有皮肤粘膜、眼、骨及内脏损害复发,最常见者为皮肤粘膜复发,其损害与二期梅毒大体相似,但皮疹数目较少,分布比较局限,群集的倾向较二期时更为明显,破坏性较大,好发于肛周、脐窝、腋窝、阴部及掌部。

    血清复发最为多见。血清复发是其他复发的先兆。血清复发时,可无其他症状,而有其他复发时,通常先有血清复发。

    (3)三期梅毒(晚期梅毒)

    发生于感染2~4年后,多为皮肤粘膜及骨骼的损害。感染10~20年后可侵犯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三期梅毒的特点是传染性很小,但对组织的破坏性很大,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三期梅毒主要有以下表现:

    ①三期皮肤梅毒疹:此损害发病率高,约占晚期梅毒的50%。其主要表现为:结节性梅毒疹,结节如黄豆大到蚕虫大小,集簇成群,高出皮面,常呈铜红色,触之硬韧,中央呈吸收消退,外缘向外扩展出现新发疹,形成环状或多环状,损害破溃后形成溃疡,边缘堤状隆起,持续时间较长,预后可遗留萎缩性疤痕,多见头面部及四肢:梅毒瘤,开始为皮下硬结,逐渐扩大,中心坏死软化,最后破溃形成溃疡,境界清楚,边缘锐利垂直,周边呈堤状隆起,溃疡表面有少量粘稠浓液似树胶状,所以也称之为树胶样肿,损害多发于额、小腿外侧、胸及前臂等处。

    ②三期粘膜梅毒树胶样肿常侵犯口腔粘膜及鼻粘膜,可破坏悬雍垂和扁桃体,引起硬腭,鼻中隔穿孔:可破坏鼻骨使鼻梁塌陷,形成鞍鼻,舌部树胶样肿破溃后,疤痕挛缩变硬,发音不清。

    ③三期骨骼梅毒:以骨膜炎为多见,常侵犯长骨。与二期骨骼梅毒基本相似。但分布较局限,不对称,疼痛较轻。

    ④三期心血管系统梅毒:为晚期梅毒中最严重的内脏梅毒,影响患者健康及劳动力,甚至危及生命。心血管梅毒主要有单纯性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常与梅毒性主动脉瘤并发。心脏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区有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脉压增加(收缩压高,舒张压低,压差增大),水冲样脉,指甲毛细血管搏动。严重时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死亡。血清反应阳性。

    ⑤三期神经系统梅毒:发病率高,治疗困难,预后很差,中枢神经受侵犯后主要表现可以保持为无症状神经梅毒,也可表现为梅毒性脑膜炎。

    先天梅毒

    患儿年龄在2岁以下,属于早期先天梅毒,有传染性。超过2岁的属于晚期先天梅毒。

    (1)早期先天梅毒:患儿一般到出生后3周时才发生临床症状。婴儿消瘦、形似小老头。梅毒性鼻炎为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因流涕、鼻塞以致呼吸与哺乳困难。鼻炎对症治疗无效。鼻分泌物既可呈脓性,也可呈血性,可有很多梅毒螺旋体,抗梅治疗后很快好转,12小时后不再有传染性。喉炎造成声音嘶哑,表现为失音性啼器。口腔内有粘膜斑。贫血、肺炎、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

    皮肤症状可以在出生时出现,或在出生后数月时发生,可以有各种损害。梅毒性先天疱疹(后天梅毒无此型表现)具有特征性,常为疾病严重的表现,但少见,可见甲周炎与甲床炎,指甲失去光泽,脆弱易脱。毛发弥漫或成片脱落,骨骼可见骨骼炎与骨膜炎。

    (2)晚期先天梅毒:临床表现大致与后天三期梅毒的表现相同。多发生于2岁之后,3岁以后发生者少,主要表现有:实质性角膜炎,一侧或双侧眼角膜周围发炎,以后弥漫混浊,视力减退,常引起失明。上颚门齿发育不良。呈螺丝刀样,称郝秦森(HutchinsDn)氏齿,到青春期由于第8脑神经障碍,引起神经性耳聋。亦常常并发前庭器官障碍。若在鼻中隔和上颚骨髓发生树胶肿、穿孔,愈合后形成马鞍鼻,成为永久性标记。

    临床表现:

    一期:主要为硬下,95%出现在外生殖器、冠状沟、龟头的阴茎带处,男性同性恋者可见于肛门及直肠。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宫颈,多为单发。

    二期:感染了3个月到二单元内称为二期梅毒。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