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城主-研究(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卷动时钟或壁钟的指针,钟的内部就自动发射出子弹。

    ★用丝线将沉重的短剑悬在高高的天花板上,吊线沿着墙壁铺在地板上。被害者进入室内,锁门,前进两三步就会被地上的丝线绊倒,继而扯断连着天花板上的线,使短剑落到目标身上。

    ★将沉重的盆栽悬在房间的天花板上,使之固定的绳索拉到被害者能摸到的位置,一旦绳子遭到碰触,盆栽就会像钟摆一样晃回来砸中头部。

    ★暗中在床铺装上喷射毒气的装置,在目标熟睡后予以杀害。

    ★利用冰块融化成水或冰块的重量,让装设在墙上的手枪发射。

    ★利用化学药品在设定好的时间里自燃,以引发火灾。

    ★利用以时钟与电流制成的定时炸弹引发火灾。

    以上每一项都有知名作家用过,不过机关太过机械,摆脱不了幼稚诡计的印象。

    (2)在室外遥控杀人(打开窗户,不过必须是三层以上的,人无法通过窗户进出,或者密室有不为人知的缝隙形成进出通道。) (F·A·6)(M·A·6)

    ★站在对面大楼的窗户边上,将没有手柄的短剑填在枪膛里发射。

    ★从窗户射进以岩盐制成的子弹,岩盐会在被害者体内融化。

    ★趁着被害者从窗户探出头时,从楼上的窗户垂下绳圈套住对方的脖子,吊起来勒死后再将尸体从后面的窗户垂吊到地上,由共犯将其挂到树枝上,伪装成上吊缢死。

    ★从窗外开枪后,将手枪丢进室内,并事先使被害者的衣服沾上硝烟味儿,伪装成凶手在室内开枪。

    (以下是位于一层的不完全密室的情况)借着夜色,用惰钳(lazytongs,XXXX型可延伸的玩具)经大开的窗户抓走室内桌上的凶器,换成其他凶器,湮灭证据。

    ★经隙缝把毒箭射进房间,箭尾绑上丝线,目标死后再拉回毒箭。

    此外还有无法以寥寥数语说明的该类不同的诡计,举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被害者死在一个密室里,胸口插着一把小毒箭。房间没有任何隙缝,通风孔也贴着孔目细密的铁丝网,窗玻璃与门板没有被拆下的痕迹。尽管如此,名侦探却断定“这个房间有个四方形的窗户”。调查的警官绞尽脑汁都想不到四方形的窗户在哪儿。侦探强调纯西式的房间一定有一个四方形窗户,窗户究竟在哪儿?谜底揭晓时才知道其实是门的把手。圆形门把的金属轴棒是四方形的长条棒。棒子穿过的孔穴也是方形的,圆的握把包裹着方形轴棒,可以自由旋转,以螺丝固定。首先用起子卸下门外的握把螺丝,只留下轴棒,再以细铁丝绑住轴棒,轻轻往里推让它垂入室内。因为绑着铁丝,门把悬在半空中。接着就露出了小小的四方形洞孔,这就是“方形窗户”。凶手瞄准目标从房里靠近房门的时机,以弓箭将细毒针经洞孔射进目标体内。达成目的后,凶手灵巧地拉起铁丝,将轴棒照原样固定好,拧好螺丝,擦掉指纹后离去。

    后来,美国有一名少年作家挑战了这个诡计。他认为方形窗户虽然有意思,但门上还有更简单的盲点。他的故事里设计了两个房间,坐在房间里的男子是凶手的目标。连接两个房间的门开着,与墙壁形成直角。里面的房间除了那道门以外,再无出口,形同密室。外面房间面对走廊的窗户开着,门也开着,外面房间面对窗户的椅子上坐着一名女子。作者预设了这样的场景,女子听到里面房间的男子被击毙的枪声。根据作者设定的条件,开枪的人只能是外面房间的女子,因此女子受到怀疑,但她并非凶手,凶器手枪也没有找到——这个谜团的谜底是,当有着新型大铰链的门扉和墙壁呈直角打开时,铰链会出现宽约一寸的纵长型隙缝。真凶就是从外面房间的窗外,把子弹射进这条隙缝并射进了目标的体内。女子因为背对窗户坐着,所以没有看见。

    (3)并非自杀,但被害者亲手杀了自己的诡计(F·A·2)(M·A·3)

    ★治疗蛀牙的时候,利用填充蛀牙的橡皮有缺口而牙龈还在出血这一点,将直接掺进血中才会发挥效果的箭毒(curare)毒药混进止痛药的小瓶中,嘱咐被害者在半夜服用。被害者在密室中服下止痛药,箭毒经牙齿的出血部位循环至血管,导致目标毒发身亡。凶手混在发现者当中,抢先进入室内,藏起关键药瓶。

    ★事先不着痕迹地给目标灌输某种心理恐惧,或是经窗户注入毒气,让目标神经错乱,狂乱中自己的头部撞到家具,或在无意识中用所持的凶器自杀(菲尔博士讲义中的例子)。

    (4)在密室里面伪装成他杀的自杀(F·A·4)(M·A·2)

    ★参考后文的“冰制凶器”、“冰制短剑”。密室中采用的就是这种诡计。

    ★横沟正史的《本阵杀人事件》也可归入此例。

    (5)伪装成自杀的他杀(F·M皆无)

    一名修行者独自进入空旷的训练场里,开始断食的苦行,过了好几天都没有出来。众人强行破开从内侧上锁的门,进去一看,发现修行者躺在床上饿死了。床铺旁边的架子上摆着丰盛的食物,却没有动过,众人感叹断食修行者的意志力惊人,不曾想这其实是一场谋杀。修行者投保了巨额保险,受益人是四名印度弟子。四名弟子为了得到保险金,以奇特的方法杀害了修行者。他们设计让修行者在室内服下安眠药,趁他熟睡之后,准备了四条前端附有钩子的长绳,四个人爬到训练场高耸的屋顶上。屋顶上有采光窗,虽然人无法从那里进出,但透气用的横木缝隙可以容下一双手。四个人一人抓着一根附钩子的绳索,将它从缝里垂进室内,用钩子钩住修行者的床铺四角,合力把床拉到天花板附近。然后他们将绳索绑在采光窗的框上,让床铺悬在半空中,再从屋顶离开。训练场的天花板非常高,患有恐高症的修行者始终不敢跳下床铺,只能干瞪着摆在底下架子上的食物,活活饿死了。几天后,四名恶汉再次爬上屋顶,确定修行者已经饿死之后,解开绳索,将床铺放回原位,再假装担心破门而入。虽然诡计过于奇特,颇为荒唐无稽,但《陆桥谋杀案》的作者,也是《侦探小说十诫》的作者诺克斯便写了这样一篇小说,还被选入三种杰作集。前文提到的一个诡计,罪犯经楼上的窗户放下绳圈勒住被害者的脖子再放回地上,再制造被害者在树上自缢的假象,换个角度来看也属此类。

    (6)密室中非人类犯罪者(F·A·6)(M·A·5)

    爱伦·坡《莫格街谋杀案》中的大猩猩、道尔《斑点带子案》中的毒蛇,还有鹦鹉宝石贼等(后两例也属于窗户半开或有隙缝的密室)。这一项最为巧妙的是下文“奇特的灵感”中提到的太阳与水瓶的杀人,分别由M.D.波斯特和江户川乱步率先构思出来。

    (B)犯罪时,罪犯在室内

    (1)在门、窗户或屋顶装设机关

    在构成密室的诡计中,这类方法是初期最常见的。大正时代,钱金斯的短篇中常出现这样的诡计,罪犯离开房间后,利用镊子和丝线转动插在门内锁孔上的钥匙,让门看起来是从内侧上的锁。我读到这个诡计时,觉得非常有意思,但后来范达因等众多作家不断推陈出新,这类手法已经翻新不出花样了,也就无人使用了。

    〔a〕在门上动手脚(窗户的机关只是延伸应用而已,后面再做简单说明。)

    是罪犯杀害被害者,将尸体放置于室内,离开房间前制造出门由内侧锁上的假象。换言之,也就是从外侧转动内侧的钥匙来锁门的方法。这么一来,就可以制造出罪犯凭空从密室消失的不可思议的状况。

    要给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有三个先决条件。一是必须阐明钥匙只有一把,绝对不存在备份钥匙;另一点是西式门的两侧都有锁孔,可以从内侧和外侧两边插入钥匙;第三点是西式门的门扉下方与地板之间都有一定的隙缝。这三点也是接下来谈到的诡计成立的前提条件。

    锁门的方式,有钥匙、插销、门闩三种,针对这三种作家想出了相应的诡计。

    钥匙的情况(F·B·1)(M·B·1)

    ★罪犯离开房间前,将钥匙插进内侧锁孔,并利用火钳之类的物品插进钥匙尾端的圆洞中,火钳绑上牢固的丝线,下垂的线从门与地板之间的隙缝往外拉。关上门后,拉扯伸到走廊的线,随着火钳的旋转门锁会自动锁上。再继续拉扯使火钳掉落,同丝线一起从隙缝间拉出门外,收进口袋离开。没有火钳的话,只要是金属棒状物品即可。竹棒或木棒重量不够,有无法顺利掉下来的危险。镊子也可以,钥匙尾端没有圆孔时,可以用镊子夹住钥匙尾端扁平的地方,就能发挥相同的作用。不过如此一来,需要用力拉扯才能使镊子落下来。

    这种方法出现在小说中很有意思,实际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只要准备薄的钢铁制的镊子状道具就行了。前端不必削尖,呈薄平状,内侧弄成锉刀状以增加摩擦力。罪犯将钥匙插进内侧的锁孔后,从外面关上门,再从外侧的锁孔插入这种道具,摸索着夹住从内侧插入的钥匙前端,用力旋转上锁就行了。这方法用在小说上一点意思都没有,实际上却很实用。这种道具在美国等地的黑社会中颇为有名,甚至有个名字叫做“伍斯迪迪”。

    插销的情况(F·B·3)(M·B·1)

    ★镊子用力夹住插销的尾端,使其不轻易松脱,在镊子的尾端绑上长线。接着在插销移动方向的墙上深深地插入一根大头针作为支点。然后把镊子的线挂到大头针上,垂下来后从门下的隙缝拉出去。这样一来,只要拉线,插销就自动入插销孔。再更用力地拉扯,镊子就会松脱,掉到地上。接着用力拉扯丝线将镊子从缝里拉出来。当然不能忘了大头针还留在墙上,事前须在针头上也拉一条线,任务结束后把针也从门缝底下拉出来,尽可能消灭所有的线索。此外也有其他方法,都是这种原理的延伸应用。

    门闩的情况(F·B·2)(M·B·1)

    ★门上有门闩,柱子上有承具。也有反过来的情形。门闩落到承具上的话,门就打不开。这种情况,要先稍微抬起门闩,使其不会卡在承具上,然后在门闩的尾端与门板的隙缝间,用木头或是纸张当楔子卡住。楔子绑上丝线,一样从底下的门缝间拉出去,只要拉扯丝线,就可以将楔子拉出门外。楔子掉下来的话,门闩自然就会落下上锁。

    ★有时候会利用蜡烛或冰块作为楔子。冰块楔子,会在下文《冰制凶器》的“密室与冰块”中详述,这里就省略不提;蜡烛则是夹进承具与门闩之间后点火。蜡烛融尽的时候,门闩就会落下,但有蜡渣遗留,容易曝光。

    ★此外,有位知名作家想出在门外贴上强力磁铁移动门闩的方法,但磁铁略显笨重,不是个值得佩服的诡计。

    以上是西式门的机关,不过日本的玻璃格子门、玻璃落地窗多使用螺丝转锁,所以日本的窃贼想出了从外面开启的诡计。也就是用细薄而多齿的锯弓木插进门与门之间的隙缝,将锯齿抵在转锁的叶片部位,耐心地将锯子往转锁打开的方向推动,这样就可以把锁打开。看到这样的内容,或许会有人批评我在传授犯罪手法,但这在黑社会里是人尽皆知的事。倒是被害者不太知道,写明这一点,等于是警告一般人要注意,反而更具意义。日本的小偷不会制造密室,不过把它应用在密室上,也是可以成为一种诡计的。

    卸下门的铰链(F·B·2)(M·B·2)

    ★据卡尔说,这是西方儿童从上了锁的小橱柜里偷出点心时常用的手法。门锁原封不动,用起子卸下门上的铰链,便有了一个出入口,完事后再把铰链恢复原状。这个诡计无视门锁,而是另辟蹊径,机智十足,相当有意思。不过这得是铰链安置在门的外侧时才能实现的诡计。这个诡计自冉威尔以来,也经常为侦探作家使用。

    利用错觉迅速杀人(F·B·5)(M·B·5)

    ★罪犯带着钥匙离开,从外面锁上门,把钥匙装进口袋。然后罪犯混在命案发现者之中,破门进入室内,趁着众人跑近尸体的时候,悄悄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插进内侧的锁孔。人们通常都会确定人已死亡后才开始调查房间,因此会相信钥匙本来就是插在内侧的。

    ★这种情况,如果门上的换气窗可以自由开关,就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了。从外面锁上门后,把钥匙从换气窗(或者如果门底下的缝够宽,就从门底下)扔进室内,就可以达到目的。可是这容易出偏差,不如钥匙插在内侧锁孔那样证据明确。

    两把钥匙的诡计(F·M皆无)

    ★准备两把相同的钥匙,一把插在房离开门内侧后再关上门,第二把钥匙插进外侧锁孔,于是内侧的第一把钥匙会被推落掉在室内地面上。接着直接从外面上锁,即可制造出密室,可是这种情况也只能得到类似于从换气窗丢进钥匙的不确定或者意外的可能性。

    〔b〕窗上的机关

    ★窗户的诡计,从爱伦·坡的《莫格街谋杀案》以来,出现了各种版本(爱伦·坡的作品中,最后发现窗上的钉子弯曲,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开关,以密室诡计来说并不算公平)。日本的窗户多是螺丝转锁,而西式的上下滑动的玻璃窗户是使用类似闩锁的锁。只要能从外面开这种闩锁,就可以构成密室。这一样是利用丝线或铁丝,但窗户不像门那样刚好有隙缝,所以如果玻璃上有洞,就可以从洞里伸出丝线或铁丝,像操纵门的机关那样。

    ★在某部作品中,罪犯为了在玻璃上开洞,事先朝玻璃开枪,弄出一个洞来。这么一来,有人开枪的事会受到怀疑,但由于与行凶时间不吻合,使案情愈加复杂,小说也变得更有趣。这是为了达成制造密室的目的而开枪,有一种悖论式的趣味(以上,F·M皆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