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让下雨害了你,谈事儿尽量挑选晴天
“又是雨天!”或许是受一直被阴雨笼罩的天气的感染,不少网友的QQ签名、微博状态上频现“问世间晴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这样的天气,不少人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觉得不开心、容易发火。
“干事情提不起兴趣,都是这下雨天闹的!”网友“顺子”平时工作雷厉风行,但最近却总感觉没劲,不想做事情,不仅如此,脾气也变得比以往急躁,“动不动就觉得心头有火压不住。”
实际上,受天气影响,不少人患上了“心病”,有的情绪低落、心情郁闷,严重的甚至出现焦虑抑郁、心慌失眠。
不同的天气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情,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人们会因湛蓝的天空而变得心情舒畅,思想也格外活跃,甚至无所不谈;而在一个下雨或下雪的日子里,人们会变得沉闷和不喜欢开口说话,甚至会变得焦躁和忧郁。
发生在纽约的多起自杀事件引起了FBI总部的关注,起初探员们怀疑这是一起连环杀人案,因为自杀的人多是年轻女性,独居且性格都比较内向。为了解开这个迷团,探员们准备约谈割腕自杀,被邻居发现后报警而保住性命的露西。在约谈之前,他们先去了露西的家并顺便拜访了她的邻居。
刚进入露西的房间时,他们便闻到很浓的烟味,开着的电脑告诉探员们自杀前露西还坐在电脑前上网,而电脑桌上也摆着一只放满烟头的烟灰缸。
据露西的邻居说,露西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宅女,很少外出交际。年前曾在一家公司工作过,后来因为不开心便辞职了,到目前为止都没能找到更合适的工作。这几天由于一直下雨,邻居看到她十几天都没出门,所以便过去看看她,可是谁能想到她居然会想不开呢?
邻居的话让探员突然想到了什么:“难不成下雨和自杀会有什么关联?这该死的雨确实让人厌烦,我们自己不也会心情不好、不想出门吗?”
探员们带着疑问回到局里查了相关资料,顿时恍然大悟。原来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如:恶劣的天气很容易触发犯罪、自杀和交通事故等。而且相关的报纸中也报道说:由于近来受恶劣天气的影响,车祸发生率同比增加了50%,而轻生的人数与以往相比也有所增加。
同时还有专家指出:“持续的阴雨天是诱发人们抑郁的导火线。所以如果你在这种天气里感到心情不好时,应该多和一些性格开朗的朋友聊聊天,说一些愉快的话题,而不要一个人闷在房间里,让阴雨天所带来的坏心情无止境地扩散。”
看了这篇资料,探员们如梦初醒。于是当即决定先找露西的朋友去医院照顾露西以防再次发生不测,并将与露西约谈的时间向后推迟,希望能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再谈此事。
上面的案例绝非偶然,因天气而影响情绪的事件也不是特例。所以这也提醒了我们:选择一个对方心情愉快的晴天谈话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相信在晴天也一定比雨天所得到的答案更加令人满意。
那么,会影响到人们情绪的外在因素,只有“阴”与“晴”这两项吗?其实不然,不同的季节与是否有风同样是我们在谈话前需要关注的重点。
(1)不经意袒露真情的春季。
在四季中,最让人心情舒畅的要数春季。在温暖的阳光下,人们总会在不经意间袒露一些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说春季是最适宜谈情说爱的季节。
(2)需要择时而动的冬季。
寒冷的冬天总会让人感到悲伤,甚至还会有偏头疼等疾病的缠绕。受此影响,人的心扉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关闭,从而变得少言寡语。研究结果表明,这与冬季人体缺少紫外线照射而致使维生素D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在冬季如果想要谈合作也不是没有机会,如:春节、元旦、圣诞节等,这时人们会格外开心,也免不了会开怀畅饮。如果将谈合作的时间选在这些时候,则会有不错的收获。
(3)当心刮风天。
有科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将不同程度的风吹到实验者身上,以此来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很明显,被吹强风的实验者情绪变得极差,在如此不快的情绪中很难让其说出实话。
不仅户外的风如此,甚至连室内的空调风也一样,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将交流对象安排在被空调风直吹的位置,否则被空调风直吹的感觉很难使对方敞开心扉。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个好的天气,对于交流双方都有着同样重要的影响,所以说如果想要和对方成功地达成共识,就请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吧!
2.早上谈or晚上谈,到底哪种效果会更好?
“何时谈事情更有效果?是早上、下午、还是晚上?是在对方精力充沛还是精疲力竭时更合适?”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先弄明白不同的时间,给人带来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待我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之后,再根据交流对象和将要谈论话题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将我们的聊天安排在什么时间。
联邦调查局科学实验室的朋·杰克博士就曾对人类的记忆力、理解力和运动力做过专门的测试,其结果显示:人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在接近中午的时候是最高的,而到了下午便会一点点下滑,虽然在三点时会出现一定的上升,但随后会持续下滑。而运动力则恰恰相反。也就是说,上午的时间更适合思考,而下午的时间则会更适合运动。换句话就是:上午的时候人们的思维较为理性,而到了下午人们则会相对感性。基于这项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我们将上午称为“理性时间”,将下午称为“感性时间”,并以这项测试为依据,对上午、下午、晚上三个不同时段中嫌疑人们所处的状态制订了不同的讯问内容和范围。
上午:由于此时段人们的大脑非常地活跃,所以在处理事情时也特别机警,从而更加注重细节。因此,如果上午谈合作签约,双方都处于比较机警的状态,也会更加地重视细节。而且上午的时间比较充裕,可以谈一些较为深入的话题。
另外,早上是让人神清气爽、充满希望的时段,因此管理人员可以在公司晨会上多说一些激励员工的话,这样有利于让员工一整天都精神抖擞。
下午:人们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已经变得疲惫了,所以在此时谈合作并不适宜,但却是警察套嫌疑人话的最佳时机。由于下午的时间通常比较短,很多人会考虑到下班等问题。
晚上:到了晚上,人们是需要放松休息的时候,同样也是最容易达到聊天效果的时机。相对于在公司一板一眼地约谈合作事宜,很多老板更喜欢晚上约客户聊天,在饭桌上边吃边聊,时间比较充裕,也容易达成合作。
当我们在上午与人见面交流时,最好的方式就是展现出理性的一面,用理性缜密的逻辑套取对方的真实相法;若是在下午与对方见面,那么在交流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气氛的渲染,因为此时人们的大脑已经不再那么清醒了,思维方式也从理性转为了感性,所以在特定的氛围中更容易口吐真言。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了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约谈对象所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与对方交流时,尽量避免一些于己不利的时间。
自身的工作状态对谈话本身同样存在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下面的一些情况是我们必须要特别注意的:
(1)不要在身心处于低潮时约谈重要的事。比如盛夏的午后,此时人很容易感到困乏;还有就是去异地或异国约谈时,由于长途跋涉,也不适于马上步入正题,而是要等充分地休整后再进行约谈。
(2)不要在一周休息后上班的第一天早上约谈,因为这时人们在心理上还不能完全进入工作状态。
(3)不要在连续紧张的工作后约谈,因为这时人们的思绪是凌乱、缺乏条理的。
(4)不要在身体不适时约谈,因为身体的不适,会使我们难以专心致力于双方的谈话。
3.温度舒适一点,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自然中的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会对人们的心理和情绪造成影响。同样,室内温度的高低也会影响到一个人对环境的感觉。通常当我们处于一个太冷或太热的空间时,由于身体上的不舒适,大脑会变得迟钝从而不愿意多说话;当置身于一个舒适的环境时,身体就会非常放松,于是我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打开话匣子。所以当我们想打听什么事情的时候,如果没有意识到室内环境对对方的影响,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事倍功半。
B有一个多年未见的朋友C,有一天两个人相约见面,聊起彼此的近况。席间,C不住地摇头,见此情形,B禁不住问了一下原因,只听C诉苦道:“我最近新开了一家公司,也招到了一些员工,开始时大家都很有工作热情,可是过了不久他们的工作效率变得越来越低,而且还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吵架,现在我们公司的气氛变得非常压抑。本来我想开除这批人,可是他们也一定会觉得委屈,毕竟他们确实在努力地工作。”
“你没有和他们沟通过吗?有没有试着了解他们对公司或是自己目前工作有什么看法?”B关心地问。
“当然,只是没能找到任何答案,他们看起来像是不想回答我的问题。”C气愤地说。
看到C愤愤不平的样子,B决定试着帮C找到其中的原因,于是他说:“哪天我去你公司看看,或许能给你提供一点建议也不一定呢?”
听了B的话,C欣喜若狂,于是二人约好了见面的时间。
刚进C的公司,B就感到一阵燥热,闷热的办公室里至少有三十多度。B看了看正在工作的员工们,他们正在机械地工作着,并且目光有些呆滞。于是B便转头问他身边的一位员工:“在这里工作会不会觉得很闷热?”可是对方却说:“我们都已经习惯了,没感觉太热。”接着,B把C喊到一边,让他将室内的温度调到二十多度。过了一段时间,房间里逐渐凉爽起来,办公室里的气氛也好像活跃了很多。B此时再问那位员工:“你觉得现在舒服还是刚才舒服?”员工此时已经满脸笑容,开心地说道:“当然是现在舒服,其实我刚来的时候也有些不适应,可是我看到别人没有提什么,我是一名新员工,当然也不好意思多说。”
员工的话让站在旁边的C感到非常吃惊,因为他与员工几乎每天朝夕相处,却不曾知道原来他们有这么多的想法。他佩服B之余,不禁又产生了疑惑,他想不通B究竟是如何一来就能够找到症结所在的。
看出了C的疑惑,B解释道:“在我们与人交流时,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会对我们的聊天效果造成不同的影响。当周围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人们就会感到不舒服,而且大多数人会因为温度而在交流过程中反应变得迟钝而且不太愿意讲话。即使开口说,精神也是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下,可信度并不高。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闷热的大街上或在桑拿房蒸桑拿时,大多数人都比较沉默,不愿意多讲话的原因。”
所以我们在聊商务合作时,通常先将室内温度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结果也证明在“最舒适”状态下与合作者进行约谈时,成功概率要远远高于在恶劣环境中的,并且更容易得到对方的真情流露。
根据美国专家得出的结论:夏天最舒适温度为22到24度,冬天最舒适温度为20到22度,其他季节的最舒适温度为23到25度。其实让你的员工或者你的合作伙伴多说话没什么特殊的秘诀,给他们一个舒适的温度,他们就会很容易地打开话匣子。
巧妙地将房间的温度调节到“最舒适”对聊天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其实达到所谓的“最舒适”的办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夏天的时候不会感觉到炎热,冬天的时候却能够保持温暖。
那么在室内环境中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我们聊天的效果呢?
在交流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一下,天花板是不是太低或是窗户是不是太小,因为这样会让人感到闭塞和拘束;还有在暗色的墙纸和混乱的工作环境中会让人容易感觉疲劳和焦躁,要知道一个整洁的环境才能让人们相互产生好感;当然灯光也是不能忽视的部分,因为在昏暗的灯光中,会使人的脸看上去像在生气,而明亮的灯光不仅能让人表情柔和,还能使心情变得明朗欢快。
4.让人放松的座位排列会让人毫无顾虑
午餐时间到了,在FBI大楼里,探员劳伦正要与和自己交流工作的艾莎一起吃饭,以便能在餐桌上继续未完成的话题。
此时餐厅里的人很多,服务生先是为她们两个人找了两个并排的座位,还未等艾莎反对,劳伦很体贴地请求服务员再替她们寻找一处能相对而坐的位置。幸运的是,没过多久旁边便有两个人离开了座位,服务生便将她们安排在那张桌子上。此时没等劳伦开口,艾莎便先惊诧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不喜欢两个并排的座位呢?”劳伦眨了眨眼睛,风趣地说:“因为我在FBI工作啊!”最终劳伦还是禁不住艾莎的一再追问,向她解释了其中的原委。
原来FBI当局很早以前就对座位的安排、方位和坐向有过专门的研究,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探员在侦讯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心理优势,以便在谈话时能够掌握主动权。而在所有有关如何安排座位项目中的重中之重便是:不同性别如何坐才能达到最理想的谈话效果。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男性更适合并排而坐。
两位男性交流时的最佳座位方式为并排而坐,因为这样更容易建立一种融洽的交流氛围,给彼此留下好的印象。而面对面交谈则会让男性产生不安全感,大多数男性都不喜欢从正面被人盯着,因为那样会让他们感到很有压力。当两位男性无可避免地必须相对而坐时,其中的一位或两位可以选择将身体略微倾斜,以此作为减少“对抗”的方式,从而可以建立更为融洽的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男人喜欢在车里谈一些重要的事情,因为坐在正副驾驶的位置交流所产生的亲密感比面对面交谈时来得更舒服一些。
(2)女性更适合面面相对。
FBI研究人员在对女性该如果安排座位的研究中发现,女性与男性有着完全相反的倾向,她们习惯于与人面对面而坐。因为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面对面交流的过程能让她们更好地看到对方的表情,当她们无法看到对方的表情时会感到不安,她们总是会担心与自己交流的对象会生气或是不认真听自己在说些什么。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坐在车上的时候很少有女性愿意聊天,因为车上座位的安排很难达到令她们满意的效果。
听了劳伦的解释,惊讶中的艾莎不由点头。此时订好的午餐终于来了,劳伦与艾莎又继续着办公室里未完成的话题。
其实对于FBI探员们来说,安排座位并非像劳伦所描述得那么简单,具体的座位安排也应视当时的目的、约谈对象和具体情况来决定。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在不同的环境中增加自身的心理优势,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希望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掌握并主导整个侦讯的全过程。毕竟主动权一旦丧失,侦讯工作也将无法再进行下去,更何况在侦讯的过程中,也并非总是只有探员和嫌疑人两个人。
那么,对于主角之外的其他人员,又该如何安排座位才不至于干扰到整个谈话过程呢?
(1)主角只有一个。
当侦讯过程中两个探员同时出现时,那么其中必然有一个才是真正的主角,配角大多会斜坐于离被约谈人稍远的位置。如果他只是配合做记录,则只需要坐到被约谈对象稍微看得到的地方即可。
(2)留一个微不足道的位置。
若是在被约谈者有陪同的情况下(如:一起来的律师或家属之类的人),可以将他们安排在当事人斜后方,也就是一个只要视线能够稍微看得到的地方即可。这种安排同样也暗示了:你们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明白,安排座位不仅是为了给对方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以便使对方能交流更多;同时一个好的位置也应该能让我们更方便地观察对方的肢体动作,因为对“肢体动作”的观察不仅能使我们对对方的心理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也会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沟通过程中话题的强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