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局高手也是演戏高手
我们再拿电影《赌神》做例子,在电影中,周润发将高进的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高进不光牌技惊人,演戏本领也是一流的,绝对不亚于国内一线演员。高进的牌术让人找不到破绽,不管是陈金城还是仇笑痴,当他的对手找到所谓的“破绽”时,必定是落入了他的圈套。说到演技,高进更是毫无破绽,这就说明演戏也是牌局心理战术的一部分。
很难想象,一个不会演戏的人会成为牌桌上的王者。而事实上,在牌局中,最厉害的也往往是那些善于演戏的人。科学家用博弈论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在牌桌之上最好的心理策略就是虚张声势、诈诈唬唬。也就是说,牌桌也像个战场,谁最懂兵法,在牌桌上胜算就最大。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熟悉这一套的人如果能将自己的马脚掩饰得密不透风,一定会让对手一个个落荒而逃。因为不管别人跟你玩多长时间,始终无法了解你这个人,这就跟武侠小说中的高手一样,到了无招的境界,别人就无法预测你的行为了,谁还敢跟你玩。
玩牌到一定时候你就会发现,牌桌之上个个都是演戏的爱好者,没有不演戏的人。当然,演技有高下之分。有很多演技拙劣的玩家,他们想骗过对手,结果反被别人骗了,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有人在玩牌的时候经常口出脏话,一副十分好斗的样子,总在催促你“快点!快点”。其实,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吓唬你,扰乱你的注意力,让你不能集中精神玩牌。如果你想继续玩下去的话,就不要受他们影响。他们还有可能会说一些难听的话激怒你,只要你还在牌桌上,就不要受他们影响。玩完之后,如果发现不喜欢这些人,可以立即撤出牌局。
牌桌上,情绪是很容易失控的,如果你情绪不稳定的话,你就已经处于不利的地位。当你感觉到你的情绪不稳定时,你要想办法让自己镇定下来,否则就不要玩下去了。如果你发现桌上有玩家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激怒你,扰乱你心神,而你又没办法做到视而不见的话,就果断地离开,因为继续玩下去,对你没有好处。
演戏是为了误导对手,让他对你产生错误的印象,这样你便可以从他的错误中获利,兵不厌诈在牌桌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是说诈金花,这是中国人比较喜欢玩的。作者曾经遇上了这样一个玩家,他的年纪比较大,有五十多岁。他下了注之后,没人跟,轮到我,我看牌之后,手中是一个小金花,我就准备跟进。一看我的动作,他就叹了一口气。我当时信以为真,以为他输定了。我后面也有一个人跟了,没想到轮到他时,他继续跟了下去。我当时自然就看出他在玩诈唬,肯定是一副大牌而故意装出小牌的样子。不过我当时手中是金花,没法扔,后来底牌亮出来,我果然输了比赛,他拿了A和K金。
这个人的演戏本领就相当高,他能够表现得很自然,好像自己真的要输了一样。由此可见,在牌桌之上,演戏本领高的人总是占便宜,因为他善于误导别人。
演戏讲究虚虚实实
牌桌之上,你要塑造跟真实的你完全相反的形象,然后将对手玩弄于股掌之间。虽然这种演戏的本领在生活中不值得提倡,但在牌桌上斗智斗勇,却是必须要学会伪装的。
如果你很紧张,那么你就要表现得镇定自若;如果你心虚,你要表现得信心十足。你很在乎输赢的时候,却要表现得一副完全不在乎的样子。演戏不是演给自己看的,而是演给别人看的,让别人相信你所扮演的角色。
不管演技多差,上了牌桌的人都想表现自己是一个演戏高手,拿到一副小牌想把别人吓跑。当一个玩家拿到一副小牌的时候,他是如何让别人相信他拿到的是大牌呢?很简单,他一定会装出非常高兴、非常自信的样子。相反,如果一个玩家拿到了惊天大牌,他反而会装出不乐意、不高兴的样子。
上了牌桌,你不光要会演戏,还要能看穿别人的把戏。要看穿一个青涩演员的把戏并不难,但如果想看穿一个表演能力天衣无缝的玩家,那是非常困难的。演技拙劣的人表演的时候有很多夸张和过分的动作,一般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比如他为了显示自己的牌很好,故意粗着嗓门说话,装出胸有成竹的样子,谈笑自若,但大家都能感觉到他是装出来的,因为感觉到他声音颤抖,心里很虚。
但凡演戏,一定不要流于表面,否则只会成为一个拙劣的演员。在舞台上也好,生活中也好,牌桌上也好,演戏就要做到没有斧凿痕迹,让别人看不出你在演戏。在牌桌上,一般说来,年纪越大的人演戏本领越好,这跟生活阅历有关,经历越丰富,人情越练达,演戏的本领也就更加出神入化。
一个玩家在演戏的时候往往机变百出,让你摸不到头脑,他可能突然对你表现得非常友善,也可能突然挑衅你,或者他非常冷漠地看着你,或者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如果你不能看出他是在放迷雾弹,你会觉得这人是个神经病。我们一定要明白,牌桌上是不会有神经病的,每人心中都有一个算盘,在他不动声色或是谈笑风生时,心中的算盘正打得噼里啪啦响。
有的玩家为了表现自己信心十足,经常会装出一副精力充沛的样子,大声说话、大口吸烟,但是并不会真的敢下大注。如果你注意观察的话,这些演戏恰好是他心里发虚的表现。那些口口声声称自己拿到大牌的玩家,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弃牌,实际上他们并不会下大注。他们嘴上虽然说自己有大牌,可是手中却没有下注。这是很容易观察出来的,只要你的牌桌经验不是太差,一个糟糕的表演者你一眼就可以识别出来。
如果你的演技不行,在牌桌上最好不要表演,那会适得其反。你要学会识别别人的戏,有很多人很有演戏天分,但是在牌桌上表演的时候他们仍会露出马脚。人在骗人的时候,他的边缘系统会出现一定的反应,来抗衡这种欺骗。
一个企图制造假马脚的玩家通常会有自相矛盾的行动,也许他的表演技能很好,当下的表演确实让人信以为真,但是很可能过一会儿,他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动作和表情。当他出现自相矛盾的行为时,你一定要提高警惕,认真分辨哪个行为是假的,哪个行为是真的。真真假假,要判断得准确并不容易,所以你还必须要借助其他的马脚来一同观察。
当你感到识别对方的马脚很吃力,虚虚实实的动作让你眼花缭乱、头脑混乱时,建议你还是仔细观察对手的脚部,正如前面所述,脚是一个人最诚实的部位,脚会为你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玩家在演戏的时候有这样一个规律,如果他感到自己的表演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没能吓唬到别人,最后他表演起来会越来越僵硬,越来越空洞。所以看到别人演戏的时候,你一定不要受其影响,保持头脑的冷静,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出更合理的判断。
如果你想通过演戏的方式吓唬别人,那么你一定要首先确认的是自己了解这个人,只有了解这个人,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吓唬到他。对于不同的对手要用不同的演技,如果你的对手是个头脑简单的人,你就不可以用太高明的演技,太高明的演技不但对他们不管用,反而会让你自己吃亏。比如说,你的对手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你拿到了一副比他小的牌,你想吓唬他,故意装出非常自信的样子,故意露出牌大时的马脚,比如说双手故意激动地抖一抖。你这个动作原本是为了让他以为你拿到了大牌,谁知他是个莽夫,看到你手一抖,以为你害怕,结果疯狂地跟进。这么一玩你就玩砸了,所以还要注意,跟莽夫不能用过于精妙的策略。
在演戏之前,一定要摸清对方的性格;碰到那种老奸巨猾的对手,你要露出自信的微笑;碰到低调的人,你要装作无比深沉,你装得越深沉低调,他就越害怕,因为他自己善于攻心,习惯低调,你用低调的武器会让他想的非常多。
一个人牌桌经验越丰富,他的演戏技能也会越来越娴熟。
如果演戏让你感觉痛苦
有一个“马脚”非常有意思,就是当玩家在玩牌的过程中,忽然装出对玩牌好像完全不感兴趣的样子。这时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玩家肯定不是对玩牌毫无兴趣,那么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呢?
假如说你跟一个玩家玩牌,他的眼睛盯着别处,装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这其实是牌桌上经常看到的一种诈唬行为。在这种时候,这个玩家并非真的对牌不感兴趣,相反兴趣还很大,他这么做不过是为了掩饰什么东西。
玩家这么做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反的原因。第一,他的牌相当好,成手非常强,他做出这种表情,就是想让其他玩家以为他对这副牌毫不关心,根本不想参与其中,换句话说,为了迷惑对手,让对手相信自己牌很小,然后出其不意狠狠杀进来。第二,他的牌很小,做出这种表情不过是为了让对手以为他的牌相当好,好到根本不需要操心的地步。
这个马脚虽然在牌桌上经常出现,但由于它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反,根据不同情境会有不同的意思,所以我们很难根据玩家的这个动作来对他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在牌桌之上,演戏过头也会让人感觉痛苦,当你感觉到演戏让你有些痛苦的时候,大可不必演下去。有时候,沉默比演戏更有效果,沉默本身也是演戏的一种。我们不得不讲述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违背自己的喜好或是原则做事时,确实会有痛苦的感觉。
一旦演戏让你痛苦,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演员。试想,一个人一方面要在别人面前演戏,另一方面还要跟自己作思想斗争,他能演好戏吗?这样的玩家连自己都骗不了,怎么骗得了别人。
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玩家,演戏确实让他们很痛苦,但是看到别人演戏,他们也跟着演戏。可是每一次在演戏的时候,他总是会出现痛苦的表情,皱着眉头,眼睛里露出不快的神色。你说这样的演员有必要演戏吗?演戏本来是为了掩饰自己,给别人制造一种假象,这些玩家不演戏,别人反而看不出什么,一演戏他的秘密大家一眼就看穿了。
如果你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如果你不是好演员,就不要去表演。
人跟人是不同的,有的人在演戏时不会感觉痛苦,不但不痛苦,在演戏过程中他们还有兴奋感和快乐感。当然,看到别人演戏演得风生水起,不会演戏的玩家心里自然不会好受。这是人正常的心理,别人会的你不会,心里便开始产生压力。一旦产生了这样的心理变化,你就已经中了演戏者的圈套了。当你产生了这样的心理,你的潜意识里就会认为:“他很会演戏,在牌桌上游刃有余,他比我高明。 ”
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你就完蛋了,如果你不能抛弃这种想法,我建议你还是离开牌桌。在牌桌上,一个玩家一旦从心理和气势上输给了别人,通常他是很难战胜对手的。
对一个不会演戏的玩家来说,最好的策略就是保持自我,保持清醒,保持沉默;只要你将这“三个保持”坚持下去,到最后连那些会演戏的玩家也会屈服在你的手中。
利用你的感觉
一般情况下,在牌桌上玩牌的人很少有意识地去观察别人的马脚,所以,当你掌握了这门技术之后,对你的牌桌功夫是很有帮助的。它能够帮你改善牌桌风水,如果你一直抱怨在牌桌上的运气不好,在你掌握牌局心理学之后,这种抱怨会越来越少的。
其实,运气只是次要的东西,关键在于你的心。你用心去做好一件事情,自然会越做越好,自然会收获越来越多。
一个成熟的玩牌者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他们是一些单纯的玩牌者,上了牌桌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牌,拿到好牌就高兴,拿到烂牌就黑脸;在这个阶段中,他们不太关心牌桌上的情形,对于玩家的性格习惯等也不关心。
第二个阶段,他们上了牌桌后,关心的范围扩大了,他们不再仅仅关注手中的牌,还关心对手的牌;正是在第二个阶段,玩家开始学会了观察对手,观察对手看牌的表情,下注的动作,也就是说,他开始思考对手露出的马脚。
到了第三个阶段,玩家考虑的问题更进了一步,他不单单是考虑对手的牌,他还考虑对手是如何看自己的。当玩家开始考虑对手是如何看自己时,他就意识到,他必须要演戏,必须要制造出种种假象来迷惑对手。
如果你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那么恭喜你。进入第三个阶段后,你要考虑的问题就更多了,你必须要试着对自己进行“感觉管理”,什么是感觉管理呢?感觉管理就是调动你的感官,给别人制造错觉。演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相信你表现出来的东西,但是别人没有理由轻易相信你,所以你必须用感觉管理,将一切做得相当逼真才行。
一个人的边缘系统是最诚实的,当你说谎时,边缘系统企图纠正你的谎言;当你演戏的时候,边缘系统企图通过一些细微的动作告诉别人你在演戏。
你要想伪装得天衣无缝,首先就要调动神经系统,稳住边缘系统,也就是说给你自己的边缘系统催眠,让它冷却下去,在你演戏的时候不会出现任何反应。什么东西能催眠和麻痹边缘系统?感觉和暗示。
美国有一个职业玩家,叫托马斯·森,就是一个善于进行感觉管理的玩家,他通过识别马脚和制造马脚,让自己成为牌局中的常胜将军。托马斯 ·森对于玩家在牌桌上的马脚很有研究,他将自己的研究融入到实战中,在牌桌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在他拿到大牌后,他有办法让对手相信自己的牌很小,让对手深陷其中;在自己牌小的时候,他有办法让对手相信自己的牌很大,从而不敢跟进。
托马斯·森的牌技非常高明,他从来不滥用马脚,在制造马脚的问题上他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他绝不会在普通的牌局中动用自己精明的技巧,因为技巧这种东西一旦用多了,就会被人找出规律。找到规律以后,你再想这么玩就不灵了。所以,他只在关键的时候才使出撒手锏,正因为他玩牌很谨慎,所以很少失手。
托马斯·森曾经回忆过这样一段经历:2000年,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一场比赛中,有一手牌的盲注是一百美元到两百美元,当时有三个玩家跟了注,由于盲注不大,当时的底牌是一对四,所以托马斯也跟了注。公共牌发下来之后,他的牌面是梅花四,黑桃九,方块十。由于成手是不可战胜的,所以他故意让牌,希望让别人抬注。就在他不停让牌的时候,有一个玩家将赌注抬到六百美元。当时托马斯非常想将赌注抬到一千二百美元,不过他不能直接这样抬,必须要用诈唬的方式抬,让别人以为他不过是在吓唬人。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托马斯必须要利用“假马脚”来制造假象,于是他把自己的牌想象成很小的牌,然后身临其境地表演了一出诈唬的游戏。他虽然拿到了一副大牌,但是他的表现跟拿到小牌玩诈唬的时候一模一样。其他玩家果然上了他的当,他们真的以为托马斯是在诈唬,他就利用这种诈唬的策略一路抬注,竟然让对手一路跟下去。托马斯 ·森最后赢了很多钱,如果没有这种精彩的表演,可能他会少赢很多钱。
一个人上了牌桌后,只要会隐藏自己的马脚,同时还能制造出让人信服的“假马脚”,做牌桌上的“优秀演员”的话,这个人没有理由不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