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习与发展-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应尽量采用不记名方式,以保证问卷的真实可靠性。如果出于评价的需要,必须要填写答卷人姓名时,问卷设计者一定要周密计划,思考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3)问卷设计好后,不宜急于实施,最好在被调查对象之外试测一下,经过加工修改之后,再进行正式的问卷工作,以便在信度和效度都达到最佳时进行施测。

    (二)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的综合方法

    1.以游戏为基础的评价

    以游戏为基础的评价是随着人们对游戏在幼儿学习中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而形成的。20世纪初,精神分析学家开始解释儿童的游戏,分析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林德(Toni W.Linder)和她的团队创立的方法,即“以游戏为基础的跨学科儿童评价法(TPBA)”在几个方面体现了理念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在中国,1990年林德发表“以游戏为基础的跨领域评价模式”之后,人们对通过游戏评价的兴趣与日俱增。

    以游戏为基础的跨学科干预方法与以游戏为基础的跨学科评价方法自然地衔接。与评估过程一样,TPBA是灵活的、综合的和动态的,是以理解儿童的发展性技能、背后的发展过程、学习风格和交往互动模式为起点的。

    以游戏为基础的评价模式之所以有效,是由于游戏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游戏使幼儿有机会了解世界,在群体中与同伴互动,学习表达与控制情绪,发展想象力。研究者可以通过游戏看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状况,从中发展新的教育策略。游戏是幼儿联系新能力的舞台,他们尽情地扮演新的群体角色,做各种新奇或挑战性的尝试,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以游戏为基础的评价有许多不同模式,其实施程序、采用工具等都有很大不同。有的只是用来研究游戏本身的发展;有的是为了用于课程计划;有的模式结构化程度比较高,创设的环境、提供的玩具等都有统一的规定;而有的模式灵活性比较强,在记录游戏行为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有的只记录幼儿玩玩具的行为,在引发幼儿游戏行为方面也有所不同;有的只是邀请幼儿进行游戏;有的要采用一定的措施引发幼儿特定的行为。目前基于游戏的评价模式,有基于游戏的跨领域评价、游戏评价量表、非正式的游戏观察等。

    下面是以游戏为基础的跨领域评价的实施办法。

    可以在任意房间里实施。在这个房间里,玩具按照活动区摆放,如积木区、沙桌。这个测验共包括六个步骤:第一个阶段儿童自己自由游戏,游戏指导者模仿、示范、拓展幼儿的游戏;第二个阶段创设游戏情境,以引发儿童现在没有自发表现出来的行为;第三个阶段游戏中加入一个同伴,以观察儿童的同伴互动;第四个阶段在非结构化游戏和结构化游戏中观察儿童与家长;第五个阶段观察身体运动游戏;第六个阶段观察语言活动游戏,以筛选有语言-运动障碍的儿童。

    在这个模式中教师要观察儿童认知、社会性情感、交流、感知运动技能的方方面面,以此来描述儿童的能力,并确定干预的目标。这个模式不给每一个儿童评定分数。在每一个领域都提供了观察指南,例如在认知领域,专家可以观察以下行为:注意持续时间、控制点、象征性和表征性游戏、问题解决方法等。

    在评价之后,还要完成以下七步:第一步,在评价之后要尽快组织专家根据他们的观察对儿童发展进行讨论;第二步,分析游戏录像,检验专家对儿童发展的意见,并进一步分析评价时遗漏的行为;第三步,根据手册提供的发展指南,进一步观察儿童,获得有关儿童发展水平的定性描述;第四步,填写每个儿童的总结表;第五步,提出初步的跨领域建议;第六步,召开项目计划会议,分析评价信息,决定干预项目的目标和有效性;第七步,形成正式报告,对幼儿的发展、教育干预等提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与建议。

    2.作品取样系统

    作品取样系统是运用标准化测试来评价幼儿时供选择的类型。这种系统的指导思想是适宜的,因为它们:①记录儿童每天的生活;②反映了一种个性化的评价方法;③将课程、教学和评价相联系;④评价众多的学习因素;⑤允许教师了解儿童如何通过与材料、同伴的互动来重构知识。

    作品取样系统的首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通过发展检核表记录的观察。因为学习和教学是与评价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对儿童发展和学习的记录也能够提供关于课程的信息。检核表包括7个领域:个性和社会发展;语言和文学;数学思维;科学思维;社会研究;艺术;身体发展和健康。检核表提供了了解观察过程的指标。

    作品取样系统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档案袋,它提供了教师与儿童积极参与的评价过程。教师与儿童都可选择档案袋的内容。编制档案袋时,允许教师、儿童回顾以往的进步以及规划未来的活动,因此这是教与学融合的过程,选择的条目要包括检核表所提供的7大领域的内容。作品抽样中的基本和主要条目在一年内要经过好几次筛选。除此之外,其他所选择的条目应代表所有的领域。档案袋会成为一种记录、分析、总结儿童全年学习和发展情况的工具(Harrington,Meisels,McMahon,Dichtelmiller,1997;Meisels,1993)。

    (1)轶事记录。建立日记,记录每个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进程,与同伴、学习材料的互动情况。

    (2)工作档案。为每个幼儿建立一份档案,它包括幼儿在语言、音乐、数学、社会生活或任何领域的情况。

    (3)录像。记录幼儿的声音,记录每个幼儿所讲的笑话、故事、谜语、观点等,它可以用来证明幼儿的语言能力、音乐能力等。

    (4)照片。可以拍摄幼儿所做的不易观察到的事情,如孩子的发明、创造、艺术作品等。

    (5)幼儿的作品。幼儿的作品,如绘画、纸工、拼图等可以反映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或是在某些领域方面的特长。

    (6)活动记录。幼儿每天都会选择一些活动区域或活动项目,将幼儿对各种活动的选择与过程记录下来,可以为评价其各领域的学习并促进其学习发展提供依据。

    作品抽样系统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一年要针对儿童进行3次总结性报告。通过特定的评价标准,总结儿童的表现。从检核表和档案袋中获取的信息,可用于与家长交流儿童的进步。要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情况进行汇报,同时还要汇报儿童在每个领域的进步。

    资料卡

    作品取样系统的优点

    1.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它强调学生所能做的,而不是学生所不能做的;它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

    2.增进教师对学生如何学的了解:它要求教师要记录与评价学生在多个领域上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风格。

    3.提供向家长报告学生进步情况的有效方法:它所包含的信息是个别化的,专门针对每一个学生的。

    适用各种学生:适用的范围包括一般学生、特殊学生或不同文化、经济背景的学生。

    (资料来源:马戈·迪希特米勒、朱迪·亚布隆、阿纬娃·多尔夫曼·多特马斯登等,《作品取样系统教室里的真实性表现评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档案评价法

    (1)档案袋评价的目的

    档案袋包括的内容取决于它的目的。档案袋可用来评价和评估、自我评估和反思,并用于汇报进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