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魔术尽管早已有之,但直到19世纪才发展成真正的纸牌魔术。维也纳的天才沙龙魔术家约翰·内波姆克·霍夫津泽于19世纪中期将纸牌魔术推到极高的艺术境界。
纸牌魔术有三种表演方法。一种是建立在数学计算基础上的,只要记住了公式,表演就能顺利进行,不过这类节目今天已不能吸引观众。另一种方法主要靠表演技巧,表演者往往用动作和语言来弥补单调、简陋的纸牌本身无法产生的舞台或环境效果。第三种方法最难也最受欢迎,通常都有秘诀:将纸牌一张一张凭空变出来;将一副纸牌像手风琴一样从右手拉到左手;将手上的扇牌越变越大或越变越小……
表演用的纸牌应薄而有弹性,纸牌的大小则视表演者手的大小而定。
巧认扑克
魔术师手拿一副扑克牌对观众说我只要一看背面,便知这张牌是什么牌。接着,魔术师将扑克示众后,又乱洗几次,随意从中抽一张牌,稍示背面,便说出了是什么牌。
反复几次,次次准确。
魔术师抽出扑克牌握在手中,美其名曰是看一眼牌的背面,其实是右手夹着牌的背稍朝前弯曲,扑克牌的正面下角朝前翘起,魔术师的左眼就能看到扑克牌正面左下角牌的花色和点数。
扑克飞来
魔术师左手拿着两张扑克,朝观众前后翻看一次,说明仅有两张。然后把两张扑克收拢。举在眼前,对扑克吹口气,说声:“扑克飞来,扑克飞来。”再将扑克拉散开,这时,魔术师手中却有七张扑克了。
魔术师又将扑克收拢,说声:“扑克飞去,扑克飞去。”再将扑克拉散开,又只有两张了。
反复表演趣味无穷。
魔术师手中的两张扑克的后面一张用浆糊精贴了五张的斜角扑克。魔术师在交待手中扑克时将有斜角条边的扑克倒放在下面。当收拢后趁吹气之时,暗将扑克调头,再拉开时,当然会变成七张(其实是两张和五块斜角条扑克边),因观众较远,会看不出斜角边而认为是飞来的扑克。当再次收拢时,魔术师只要将扑克暗调头散开,多余的扑克就又“飞”走了。
听话的牌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当众逐张展开,请一位观众将全副牌中的A牌挑出,即挑出四张A牌。请观众将四张A牌分四处插入全副牌中,并将牌洗乱。魔术师接过观众洗乱的牌后,再洗两三下,说声:“A牌上来。”然后,请观众展开全副扑克牌一看,四张A牌全在牌顶上。
魔术师说这可能是一次巧合,再请一名观众将四张A牌分散插入全副牌中,洗乱。魔术师接过洗乱的扑克牌再洗二三下,说声:“A牌上来。”之后请观众再次展开全副扑克牌一看,奇怪,四张A牌又集中到牌顶来了。
表演前,将一副扑克牌挑出四张A牌,其余均按图各切去1毫米。表演时,因A牌两边比其他牌宽2毫米,不论观众将A牌插在哪里,魔术师只要用右手去拉牌,便能拉出A牌放在牌顶。
奇妙扒牌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或向观众借)请一名观众抽出一张扑克牌看清花色点数记在心中,再放在牌叠上。魔术师将全副牌抽洗几次后,左手握牌,右手四指将左手中的牌从牌叠上一张一张往下扒,并叫观众随便在什么时候叫停,当观众叫停时,请观众捡起最后扒下的扑克示众,正是观众抽看过的扑克牌。
魔术师说:“这次表演可能是巧合,那我们再来一次。”接着,魔术师又叫另一名观众抽出一张扑克牌看清花色点数后放在牌叠上,将扑克牌抽洗几次后,左手握牌,右手四指将左手中扑克牌一张张往下扒,当观众叫停时,观众拾起最后扒下的扑克牌一看,正是观众看过的牌。
当观众将抽看过的扑克牌放在牌叠上后,魔术师用左手食指按住观众抽看过的牌,然后上抽下放或下抽上放,直至将观众抽看的牌留在最下面。当左手握牌右手扒牌时,观众抽看的牌被左手掌遮着,观众看不到。右手扒下的牌是牌叠中的其他牌,当观众叫停时,魔术师速用右手大拇指扒下左手心观众抽看的牌。因扒牌停牌很自然且是连续的,观众不会发现秘密。
三A幽会
魔术师拿出一副普通扑克,反复抽洗后,从中选出三张A牌,两黑一红。魔术师说:“这三张A牌是三个好朋友,它们总要在一起。有时,你把它们分放在三处,不一会又会聚到一起。”接着,魔术师当众将一张黑A放在牌叠最上面,将红A插入牌叠中间,另一张黑A放在牌底。抽洗几遍后,将扑克翻过来一看,两张黑A和一张红A又在一起了。
表演前暗将一红方A放在牌叠最底,抽洗牌时,注意不能将底牌洗走。再选出二黑一红心A后,排列,观众一看是两张黑A一张红方A。表演中洗牌时,只用上抽牌放下,下抽牌放上的方法。因而,最上面的那张黑A和最下面的那张黑A以及那张红A便聚一起了。
帕中取牌
表演者取一副牌,请观众任抽三张,用一条借来的大手帕盖住。再请他抽一张牌,记住牌名,放在整副牌的牌背上。表演者伸手入手帕之内,竟然能从中把牌背上的抽牌取出来。
观众抽取三张牌,用手帕对角盖住。再抽一张,记名后放在牌背上,整副牌在手帕的一角。
表演者预先在右手背上涂点甘油或茶水,使之能粘住一张牌。先把右手伸进手帕内,取一张牌,慢慢伸出,翻转手掌给观众看,并问:“是不是那张牌?”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同时,右手手背正贴在整副牌的牌背上,粘住那张抽牌,慢慢伸回手帕内。抽牌也就带回到手帕里了。
在手帕内,放掉原先的牌,抓住抽牌,再慢慢伸出,翻转手掌,问观众:“是不是那张牌?”这回答案是肯定的。手帕还给观众,帕下仍是三张牌。注意,这次伸出手时,手背仍要靠近整副牌背上。
披牌知牌
表演者洗牌后,牌背向上,把牌披开,请观众任意指定其中的一张,当然,谁也不知道这张牌是什么。然后从这张牌开始把全牌分开,拿起上半部分,其面牌也就是观众指的那一张。表演者把面牌向着观众,不看,却能说出牌名来。
这个魔术的关键是手指动作要快捷。
表演者洗牌时,要事先认明面牌的牌名。然后,左手托牌,向右披开。
观众指定牌后,表演者用左手拇指把牌剔开,准备用右手拉开右边牌时,同时右手四指把下面那张面牌与上面观众所指的牌拖过对齐。由于左手食指挡住观众的视线,所以,观众看不见表演者右手四指的动作。
表演者把牌拉开时,同时把下面的那张已知面牌拉出,使之紧贴上面拉出的那些牌上。这样,这张牌就成为观众指定的那张牌了。表演者当然能说出牌名来。
注意,拉牌的动作先慢后快,节奏分明。
变牌
魔术师当众拿出一沓扑克牌,展开示众,是红心2、3、4、5、6、7、8、9、10、J、Q、K。收拢牌后,牌背面朝上,盖上一条向观众交待过的手帕,在手帕上做个魔术动作,说声变,揭开手帕,展开扑克牌一看,奇怪,扑克牌全变了,变成了12张小花人牌(4张J、4张Q、4张K)。
魔术师将12张小花人牌收拢,盖上手帕,在手帕上做个魔术动作,说声变,再揭开手帕,将扑克牌展开示众,原来的12张小花人扑克牌变回红心2至红心K牌了。
表演前将九张红心扑克牌(2、3、4、5、6、7、8、9、10)浸湿,剥开表面,对角剪去一半,然后分别贴上已剪好的3张J、3张Q、3张K,这样该副扑克即成了2/J、3/J、4/J、5/Q、6/Q、7/Q、8/K、9/K、10/K。
表演时,将这12张扑克牌上头展开示众是红心2至红心K,当用手帕盖上,说声“变”,之后,拿起扑克牌调头后再展开,即出现了12张小花人牌。
用同样表演方法,可将12张小花人扑克牌变回红心2至红心K。
巧报抽牌
表演者把牌洗开,牌背向上,请观众任抽一张,记住牌名,然后插回牌里。洗几遍牌,牌背向上摆齐,拿到身后,抽出几张,交给观众当即计算几张牌的总点数。观众交还这几张牌,表演者放回身后,然后根据观众所报的点数,马上就能报出那张牌的牌名。
要知道,计算那几张牌的总点数是个幌子。
关键在两处:
(1)表演者洗牌时,用“魔术洗牌法”把那张牌洗到牌背上。
(2)牌放到身后时,把这张抽牌藏在手心里,然后任意取几张牌用拇指捏住,牌面对观众,请他计算总点数。这样,表演者正好可以看到手心里的抽牌的牌名,而观众则发现不了。
最后,把所有牌都放回身后的全部牌里,装作计算点数后,报出牌名。
背后摸牌(一)
取26张纸牌,让观众过目后,反复抽洗。然后放到身后,第一次摸出一对A,第二次摸出一对2,以后3至K,共13对。
洗乱的牌怎么会都成对了呢?
表演者取13对牌,26张,从A到K分作两组,按顺序(A、2、3、4、5、6、7、8、9、10、J、Q、K)叠在一起。。
披开全牌,使有的牌几张叠加,令观众认为牌是无序的,然后用“顺序洗牌法”反复洗牌,观众以为牌都洗乱了。
收牌时,牌面朝着自己,记住面牌。放到身后,调整全牌使A出现在牌面上。然后再数13张,把全牌分作两组,面牌向外,背对背合成一叠。
此时,每次取两边的面牌,就出现了一对A,一对2,直到一对K。
背后摸牌(二)
请观众任意洗全牌后,表演者拿回,放到身后摸牌,说:“我已摸出一张黑桃A。”随即把全牌拿出,给观众看,结果一点不差,面牌是一张黑桃A。再把牌放回身后,说:“这次摸出的是方块5。”拿出一看,又没错。如此接连地报牌名,张张都对。
表演者真的能摸出牌名吗?
这里面只有一个小花样。观众洗完牌,表演者在拿到身后时,要注意一下面牌。假设它是“黑桃A”。
牌到身后时,表演者装作摸牌的样子,把“黑桃A”背对背放在牌背上。
此时报出牌名,同时把黑桃A向外,一手持牌向观众展示。
与此同时,表演者又看见了第二张面牌,假如是“方块5”。这样,再把牌取回身后,把“方块5”压到“黑桃A”上,报牌名,伸手展示。
如此循环不已,永远不会出差错。
背后认牌
魔术师坐在一把椅子上,请一位助手用一块黑布蒙住眼睛。拿出一副扑克牌交观众检查无秘密后,再乱洗几遍,然后将扑克牌从魔术师背后递给魔术师。魔术师双手在牌的背面逐一摸,便能准确说出每张牌是几。
表演前准备两副同样的扑克牌。将一副牌按一定的规律排好。如按自己、夫人或儿子的出生年月日的数字来排,年份用红心、黑心、草花、方块,月用红心,日用黑心、时用草花。例如自己生于1958年5月14日9时,扑克的顺序就是红心A、黑心9、草花6、红块8、红心5、黑心A、黑心4、草花9。然后,按这一规律排好的十多张牌放在牌叠的最上面,藏在魔术师背后的裤袋中。表演时,魔术师接过助手背后传来的扑克牌后,以摸牌为名,与口袋中的牌掉换。然后按上述顺序逐一从背后拿出牌,报给观众。
表演这样的魔术,一般每次只要说出七八张即可。
巧变单牌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或向观众借),经观众检查无秘密后,反复抽洗。请一名观众从中任意抽出一张,看清花色和点数后,放在牌叠上面,再将牌反复抽洗,亮出底牌给观众看,问是不是观众所抽的牌,观众说不是。魔术师将底牌抽出并放在表演桌上。接着又连续拿出四张牌,问明不是观众所抽牌后,扣在第一张上。魔术师拿起表演桌上的五张牌抽洗后,又将底牌拿给观众看,问观众是不是所抽的牌。观众说不是。将底牌拿出扣放在表演桌上,把其他四张丢开。这时,魔术师说声:“变。”再叫观众翻开那张牌一看,正是观众原来所抽的牌。
当观众抽走一张牌后,趁观众看牌之际,魔术师速看一眼底牌是什么牌。观众把抽看的牌放在牌叠上时。魔术师便从底下拿牌往上放,从上拿牌往下放,切勿从中间抽牌。再趁整理牌之际,将原已看清的底牌下面的那张牌即观众所抽的牌洗到牌叠下的第二张。当亮出底牌,观众说不是抽看的牌后,魔术师用左手中指、无名指将底牌往后拉出几厘米,将手抽出第二张即观众抽的牌扣放在表演桌上。观众以为是第一张。第二次又用同样办法拿取观众抽看的牌扣放在表演桌上,观众揭开一看,当然是自己原来抽看的牌了。
巧变双牌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请甲乙两位观众各抽一张牌,记住牌名的花色和点数后,再一起插入牌叠中。反复抽洗几次后,将牌放在背后,取出一张牌问甲是不是甲抽出的牌。甲说不是。于是魔术师便将这张牌扣放在牌叠上面,朝牌吹口气,拿起上面这张牌放在甲面前。后又将全副牌放在背后,抓出一张,问乙是不是乙抽出的牌,乙说不是。和前一次一样,将这张牌吹口气后再放在乙面前。魔术师说一声:“变。”甲揭开自己面前的牌一看,正是自己抽的牌。乙揭开自己面前的牌一看,也正是自己所抽的牌。
魔术师在将观众所抽的两张牌插入牌叠中时,暗将左手小指夹入甲乙牌上。上下抽洗牌,唯甲乙两位观众抽出的牌不抽出来。之后,再将甲乙两位观众抽出的牌全拿出来连同底牌一起放在牌叠上,但技术必须熟练。这时,魔术师将全副牌放在背后,抓起牌叠上的两张(即甲乙两位观众抽出的牌),观众望去只有一张牌,问甲是不是甲抽出的牌,第二张是乙抽出的牌,甲当然说不是。再将二张牌放在全副牌叠上,吹口气,将第一张即甲抽的牌放在甲面前。后又用同样方法,将乙抽出的牌放在乙面前。然后,再说声:“变。”甲乙两位观众各揭开牌时,当然是各自所抽的牌了。
巧出双牌
魔术师向观众借来一副扑克牌,当众从中挑选出除大小王外的全部红牌。反复抽洗几次,展开示众,所有红牌杂乱无章。接着,魔术师将扑克牌放到身后抽洗几下,再一次拿出两张来,真奇怪,第一次拿出了一对红A,第二次拿出了一对红5,第三次拿出了一对红3,直到拿完,每次都是相同的一对。本来是杂乱无章的扑克牌,魔术师为什么能成对拿出呢?
扑克牌无秘密。关键是魔术师当众挑选红扑克牌时,都是成对挑出,且扑克牌的排列是第一对放1和14位,第二对放2和15位,直到第十三对是18和26位。如果其中有牌未成对拿出,只要按这一秩序排放即可。表演时,采取从上面抽牌放到下面或从下面抽牌放到上面的洗牌方法,牌的排列顺序不会变。当魔术师将这26张扑克牌放在身后时,其状是抽洗牌,其实是从牌叠中由上至下数出13张,将这13张牌翻转后再放在原牌叠上,这样,每次上下各抽一张,必定成对。
巧遁扑克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面对观众洗几下,抽出6张,告诉观众这六张牌是“黑心2,红心5,黑心7,方块J,红心10,红心K”,然后将这六张扑克收拢丢进表演桌上一个瓷缸中。
魔术师又从瓷缸中拿出两张扑克示众,一张是黑心2,另一张是黑心7,问观众瓷缸中还有几张,并且是红牌还是黑牌,观众们都说缸中还有四张牌,是红的,可魔术师拿起瓷缸朝观众一甩,奇怪,缸内一张牌也没有。再将瓷缸交观众检查,缸内无任何破绽。
表演前挑选两张黑心2,两张黑心7,红心K,红心5,方块J,红心10各一张,红心K,两张黑心2,黑心7均浸入水中剥去背面,其余均剪成斜角,照图示粘贴好。表演中,洗牌时,特制的两张放在下面不洗,拿出五张示众时即拿出特制的两张正面示众,当丢进瓷缸后,拿出两张示众时,即将两张牌反面示众,并说明是两张黑牌,这样,观众以为缸内有四张红牌,其实一张也没有了,再将瓷缸朝观众一甩,瓷缸内什么也没有了。
技巧猜牌
魔术师说:“表演魔术都是由魔术师表演,而我现在的魔术则请一位观众来表演。”接着,请来一位观众,并叫他从其他观众手中借来一副扑克牌。并交待:我背对你站着,一切表演方法按我说的去做。魔术师交待如下:(1)将扑克牌反复抽洗。(2)牌背面向上,把牌分成三沓。高度相似,多少大体相等。任意放开两沓,只留一沓表演。(3)将余下一沓牌拿在手中,牌背面向上。默数此叠多少张牌,但不要告诉我。(4)从手中拿出一张牌扣放在表演桌上代表10,如原数为15张,则再补放5张;如原数为17张则再放7张。(5)在余下的牌中任意抽出一张,看清花色、点数,记在心中,再放在手中牌背叠的上面。将桌上的牌(包括原来的两沓牌)全部放在手中牌叠上。(6)将手中牌翻转,牌面在上。从第一张起,逐一报出上面的牌名。
当观众报出几张牌名后,魔术师说:“不用报了,你原来抽看记住的牌是红心K。”
魔术师既没拿牌,也没看牌,怎么知道观众抽看的牌是什么呢?
此魔术的技巧是利用数学原理。观众只要按魔术师说的去做,那么,观众抽看记住的牌必定在第九张。当观众说出十张牌名后,魔术师立即叫停,并说出第九张牌的牌点,必是观众记住的牌点,万无一失。
这套魔术的优点是整个表演全由观众做,扑克也是观众借来的,能消除观众疑点。
抽牌自升
魔术师拿出一副普通扑克,交观众检查无秘密后,接过扑克牌,抽洗后请一名观众从中抽出一张扑克牌看清花色和点数后插进牌叠中。魔术师再次将扑克牌抽洗后装进扑克牌盒中,盖好盖。向观众交待扑克牌盒及双手,均无毛病后,右手将扑克牌盒高高举起,且边举边摇扑克牌盒。奇怪,扑克牌盒中升出了一张扑克。再看,正是观众抽出的那张牌。后来,那张牌从扑克牌盒中完全升出,掉在表演桌上。
表演此魔术最好背后无观众,且离前面的观众远一点。观众抽过牌再插进后,魔术师将小手指暗插在这张牌下。抽洗牌时,将此牌抽洗到牌叠的最上面。将洗过的牌装进牌盒中时,把观众抽的牌放在最外层,且插在缺口边。盒盖插进此牌中间,唯此牌没被盒盖盖住。右手举牌时,左手帮着将观众抽出的那张牌稍拉出一点。然后,右手举着牌盒摇,右手食指用力在扑克牌盒缺口处将观众抽的牌往上推,直到全部推出为止。
明辨红黑
表演者抽洗牌后,牌背向上,摊开纸牌,让观众来监督,看能否知道牌的颜色。结果表演者都能猜中。
表演者事先准备了一下,把红色的牌挤成瓦片状。这样,当牌指令开时,表演者一看牌的形态,就能分辨出来。凹状的是红牌,平的是黑牌。
剪牌还原
魔术师手拿一个信封示众,无秘密,再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一张,让观众看清点数。然后,当众把观众看过的这张扑克牌放进一个比一张扑克牌稍大的信封内,再当众用剪刀在信封中心剪断,然后一起装进某一观众的口袋中。当魔术师对着口袋吹口气,再请观众将扑克和信封一起拿出时,竟是一张完整的扑克和两个断信封。
魔术师拿出的信封上有一个在反面中心处剪有一道扑克牌宽的口子。当魔术师把观众看过的那张扑克插进信封时,实际从信封中心口插出一半。当把信封折弯再用剪刀剪断时,实际上只剪断了信封,而扑克未剪断。当剪断信封放进观众口袋中时,魔术师必须将扑克抽出,这样,观众就能拿出完整的扑克牌来。
透视读牌
表演者将一副牌交给观众洗乱,然后牌背对着自己,牌面对着观众,伸手持牌,能逐张报出牌名,就好像他的目光能穿透整副牌一样。
这需要一个小道具,一枚小小的能反光的图钉。
当观众洗牌时,表演者若无其事地把手伸进口袋,让图钉夹在无名指和中指的指尖之间。拿牌时,让图钉正对着牌名,可反射到表演者的眼中。表演完毕,随手将图钉扔掉,不露痕迹。
牌边立杯
表演者取出一副牌,洗过,请观众任意抽出一张,向观众展示这张牌的正反面,表明并无机关。然后左手持牌,右手把一只玻璃杯慢慢放在牌的上端边缘,再放手,只见杯子稳稳地立在牌的边缘。
真是奇怪了!
其实奥秘太简单了,可简单的道理,人们往往想不到。只要表演者把手转过来,就会看见表演者的食指正支撑着杯底呢。
报牌得牌
表演者取牌一副,任意抽洗,然后分为四叠,列在桌上,牌背向上,然后对观众说:“现在我要从四叠牌中各抽一张。抽每一张前,先报出花色点数。请观众记住,最后看我抽得对不对。”
表演者先报出一张牌,便从第一叠中抽一张。再报一张,再抽一张,逐叠抽完,然后把手中四张牌一张张放回每叠牌之上,正是刚才所报的牌的花色点数。
比如:表演者在抽每一张牌之前,先分别报出“黑桃A”,“红心3”,“梅花5”,“方块8”。最后,把四张牌放在每叠牌之上,遂一翻开,正是这四张牌。
表演者真的能报什么牌就来什么牌吗?
这实际上有点偷梁换柱的手法。步骤如下:
(1)洗牌时,先记住面牌,假设是黑桃A。
(2)分成四叠,列在桌上,注意,务必把记住的面牌(黑桃A)放在第四叠最下面。
(3)表演者当然从第一叠开始抽牌,先报出牌名“黑桃A”,然后任意从中抽一张,抓在手里,顺便记住牌名,假设它是红心3。
(4)再从第二叠中抽牌,先报牌名“红心3”,然后抽出一张,记住牌名,假设它是梅花5。
(5)抽第三叠牌时,先报“梅花5”,再抽牌记名,假设它是方块8。
(6)到第四叠牌前,先报出“方块8”,然后抽最下面的牌,即那张预先放着的黑桃A。
(7)把手里的四张牌抽洗一下,把四张牌分别放在相应的四叠上,请观众辨认。
袋中认牌
表演者取一副新牌,洗乱,请一观众上台,任抽五张,牌背向上,并列桌上。表演者背过身去,让观众自右到左任点一张牌,记住顺序和牌名,并展示给台下的观众,再放回原来位置。
表演者转身,把五张牌收起,放进口袋。留一张在袋内,只取出四张,并列桌上。然后问观众,刚才看的是第几张。得到回答后,表演者表示:“这正是我认的那张。”伸手入口袋,取出牌来,展示给众位观众,正是刚才大家见的那张。
他怎么会知道观众任意确定的牌名呢?
关键就是口袋里。
表演之前,先在口袋中放四张其他牌。表演者收桌上牌时,要从右到左,顺序叠好。放入袋中后,取回预先藏好的四张,排在桌上,使观众误解。当观众说出,所认的牌是第几张时,伸手到袋中取牌,实则把牌暗暗数出,交给观众看。
这个魔术要熟练,可以连续表演,不会露馅。
刀认牌名
表演者把一副牌任意洗乱,整理后,牌背向上,拿在左手里。再从口袋中取出一把小刀,插入牌中,就能说出小刀上面的这张牌的牌名。随即翻开,果如其言。这样反复多次,屡试不爽。
这把小刀真的这么神奇吗?
其实小刀并不神奇,随便什么刀都行,但要能反光。
小刀插入牌时,从印有牌名的边角处插入,并用刀尖把牌角稍稍翘起,这样牌名就会映在刀面上,表演者可以一目了然。
扑克游戏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示众。然后洗几次,叫一位观众从中随便抽出一张,不让魔术师看清牌面,交给魔术师。魔术师接过扑克看也不看便插进全副牌中,再洗一会儿后,到表演台边取来一枚图钉交观众随意放进扑克中,魔术师将扑克牌往表演台边一块木板上扔出,木板上钉有一张扑克,再看那张扑克正是观众原来抽出的那一张。
扑克是由红心、黑心、草花三种牌中1、3、5、6、7、9组成的。因它们的中间花色是有固定方向的,因而,魔术师按它们的中间花色方向顺序选出一盒扑克牌,洗牌时不让牌调头,而观众抽牌时盯住观众的牌,如观众未调头,魔术师接过扑克牌便暗中调头,如观众已调头就不再调了。这样,趁洗牌时边洗边查出观众抽的牌放到牌叠的最上面,并趁去取图钉时,暗将原来左手中预先藏着的一枚图钉,钉进那张牌中。观众放进的那一枚图钉也穿在中间不会掉出来,这样,将扑克牌往木板上一扔时,上面的那张(观众抽出的)就恰好钉在木板上了。
巧猜扑克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洗后放在表演桌上。叫一名观众从上面拿取20张牌放在牌叠底下,再从上面拿取出8张牌,牌面朝上分别横放在桌上,每处以原牌点数为基数(J为1,Q为2,K为3,大小王均为4或JQK均为10),不足10点的,从原牌叠上抓牌加足(如原牌为8则再加上两张,如原牌为K则再加上7张)。然后叫观众将3张原牌的点数相加,然后,魔术师叫观众再从牌叠上抓走这一相加得数的牌,魔术师能准确猜出这一得数的最后一张牌的牌点(如3张原牌为K、Q、6,则3+2+6=11,魔术师能说出这张牌下面的第十一张牌是什么牌),百猜百中。
这套魔术的技巧全在洗牌上。魔术师最后一次洗牌后,只要记住底牌上面那张牌是什么牌。照上述方法表演后,3张原牌读数的最后一张牌必定是这张。这是一个数学推算原理。
这套魔术的优点在于全套魔术除魔术师洗牌外,其他都由观众来表演,更具神秘性。
扑克风琴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当着观众洗几下。又将扑克牌扣放在左手上,右手抓起几张分开放下,扑克牌分张下落,证明牌没有连接处。接着,魔术师左手握着牌叠的底下,右手握着牌叠的上面,横着,像拉手风琴一样地一拉一松,扑克牌忽而张开,忽而合拢,像手风琴风箱一样连在一起。拉了一会儿,再将牌操洗几下,扑克还是分散的。然而当魔术师再次一松一拉时,扑克牌又连在一起了。如此反复表演,观众始终看不出奥妙所在。
表演前从一副扑克中拿出60%的牌,分别在正面上边和背面底边半厘米处涂上胶水,粘贴好。这样,洗牌时只洗未粘贴的部分。而拉扑克牌时却只拉已粘贴的部分,观众不会发现秘密。
奇妙纸牌
魔术师拿出一张方块花色的纸牌和一根6尺长的绳子示众,均无秘密。当众将纸牌对折两次,用剪刀剪去一角,纸牌即是一张空心纸牌了。魔术师将空心纸牌穿进绳中,并请两名观众各握绳子的一头,又拿来一条花手帕盖在纸牌上,魔术师伸手到手帕底下摸了几下,结果将一张空心方块6纸牌摸了出来,扯开手巾一看,原来的纸牌没有了。魔术师将方块6纸牌交给观众检查,剪去的纸口并无损坏,绳子上的纸牌怎么拿下来的呢?
表演前准备一式两张方块6,将一张两次对折后剪去一角。另一张藏在手表底下。手表被衣袖遮着,观众不会发现。表演中,伸手到手帕下摸时,扯破绳上的扑克牌葳在手表底下,将手表底下的扑克牌拿出来拉开,观众看到绳子上没有扑克牌了,而魔术师手中的扑克牌没有损坏。
纸牌顶蜡烛
魔术师左手拿着一张扑克牌,右手拿着一支蜡烛示众,扑克牌和蜡烛均无什么秘密。魔术师将蜡烛立在扑克牌的上边,蜡烛自然倒下,魔术师对着蜡烛吹口气,再将蜡烛放在纸牌上,松开右手,蜡烛竟立在了扑克牌上。魔术师的左手在空中摇了几下,蜡烛仍不倒下。一会儿,将蜡烛取下,再示众时,纸牌、蜡烛仍无什么秘密。
将一张扑克牌剥去前层,凿一长方形小孔,粘在另一牌的背面,在背面上穿一根L型铁丝,且铁丝在扑克牌粘接中心能上下移动。表演时,事先将蜡烛底下用细热铁丝熔一小孔,因此,只要将蜡烛小孔套进铁丝,蜡烛就能立在纸牌上了。将纸牌示众时,因纸牌对着观众晃来晃去,而且还有手遮着,故观众不会看出铁丝和纸孔。
巧猜双牌
魔术师走到表演桌边,拿起表演桌上的一副扑克牌展开让观众看清,牌无秘密。然后,将扑克牌分成两半,左右手各握一半,并请甲乙两位观众上台,甲从左手中抽一张牌,乙从右手中抽一张牌,均不让表演者看见,而将各自抽的牌示众,并记住花色、点数后插回原处,分别将每半副牌反复操洗。魔术师接过扑克后,打开略为一看,便准确地猜出了两位观众所抽的牌。
表演之前将扑克牌中的2、4、6、8、10、Q各张牌抽出放在上面为双牌叠,其余在下面为单牌叠。魔术师将扑克分成两半后,左手握双牌叠,右手握单牌叠。而让观众甲抽走双牌,乙抽走单牌后,趁观众看花色、点数时暗将左右手牌调换,这样,甲观众抽的双牌便插在单牌叠里,乙观众抽的单牌插在双牌叠里,而让其反复操洗后,魔术师只要展开扑克一看,双牌叠里的单牌是观众乙抽出的,单牌叠里的双牌是观众甲抽出的。
魔板吸牌
魔术师拿出一块有长手柄的木板和一副扑克牌交观众检查,均无秘密。然后,接回木板,将木板扣放在表演桌上,再从扑克牌中抽出一张大王示众后,插回扑克牌叠中,将整副扑克向空中一抛,并用木板碰一下扑克牌,拿起木板示众,木板上正好贴着一张大王。
表演前另备一张“大王”牌,并钉上一枚图钉。然后,将这张牌扣放在表演桌上,用其他道具遮住。当接回木板后,将木板扣在图钉尖上,稍用力一按,那张大王早已贴在木板上了。右手拿起木板有扑克的一面朝后台,观众不会怀疑,左手握住全副扑克向空中一抛,将木牌稍靠一下飞落的几张牌,便出现了木板吸牌的表演效果。
扑克变火柴
魔术师左手掌中平放着一张扑克牌红心6示众,魔术师让观众看清扑克面后,突然握拳,并对着拳头吹口气,再展开左掌示众,扑克牌不见了,而变成了一盒火柴。拉开火柴盒取出一根火柴一划,火柴“嚓”的一声燃着了。
表演前将一张红心6扑克折成三段,牌的中段的背面用浆糊精粘上一盒火柴。将扑克展开放在左手掌中,观众从前面只能看到扑克而看不到牌背面的火柴。当魔术师趁握拳时将扑克三折收拢。翻转火柴盒,并拉出一节底盒,一盒真火柴便与观众见面了。
巧猜牌点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抽出A到10共40张牌,将这些牌反复洗后,请一名观众从中随意抽走一张,不让魔术师看见。然后,魔术师将其余扑克一张一张地抽出放在表演桌上,等到抽完,魔术师准确地说出了观众所抽的牌的点数。表演几次,次次准确。
当观众抽走一张牌后,魔术师将扑克牌摊开,每次都抽走两张1到9的牌(两张的和应为10,如A和9,2和8,3和7,4和6,5和5)或一张10,抽完牌后必余下一张,将10减去余下牌的点数便是观众所抽牌的点数(如余下一张3,那观众抽走的是7),如没剩下牌,那抽走的是10。
科学猜牌
魔术师拿出两副扑克牌示众后交给观众,请观众将两盒扑克掺合在一起,并任意取出一叠牌(但牌的张数不得少于10张),背对魔术师数一下有多少张,但不要告诉魔术师。再将张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加起来得一和数,这个数也不要告诉魔术师,只是观众需从拿出的这叠牌中再拿出这个和数的张数(如原牌叠为35张,则和数为8,则拿去8张),后将剩余牌交给魔术师。魔术师接过扑克看一眼,便能立即说出这叠牌共有多少张。
运用了数学中的一个原理,即任何一个两位数减去其10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它们的差一定是9的倍数。如:
15-(1+5)=9=1×9
36-(3+6)=27=3×9
57-(5+7)=45=5×9
74-(7+4)=63=7×9
总之,按上述方法所剩扑克牌一定是9、18、27、36、45、63、72、81。魔术师将手中的牌看了看,符合上述那个数字即可。
但魔术师必须经常观看一下扑克牌,能分清多9张还是少9张。如把45张看成36张或64张,那就会闹出笑话。另外,如只用一副扑克,那数字更精确、易表演。
铅笔穿牌
魔术师拿出一张扑克牌、一张扑克牌两倍大的白纸和一支铅笔,均示众,无秘密。魔术师把白纸对折再夹进扑克,然后,用一支铅笔穿过白纸和扑克,在空中舞动几下,白纸连同扑克以铅笔为圆心,快速转动也不下落,魔术师拉出铅笔,对准白纸和扑克吹口气,拿开白纸一看,那张扑克牌完好如故,白纸有两个铅笔扎的小孔。
扑克是特制的,它是由两张同色、同点的扑克牌制成的,一张剥出背面(只留白纸厚一层),另一张同样剥开一节,将两张扑克靠背粘贴好,顺翻倒翻都是同一张扑克,并在一节中心处钻一铅笔尖粗细的小孔。这样,顺翻示众,扑克牌是好的(背面的小孔用一指头遮着),倒翻就出现了小孔。
表演时,当用白纸夹住扑克时,迅速倒翻扑克,将铅笔穿进白纸而通过扑克牌的小孔再穿过白纸,观众以为穿破了扑克。当拉出铅笔后,又趁拉白纸时,迅速将扑克牌顺翻,扑克牌小孔便没有了,成了一张完好的扑克牌。
扑克变点
魔术师拿出五张扑克牌。展开示众,前面四张是方块6,后面一张是方块J。将牌收拢后,把后一张方块J拿到前面,把前面的方块6拿到后面,对准扑克牌吹口气,再打开扑克牌,结果,前面是四张方块J,后面一张是方块6。
按前面的表演方法,又变成了前面四张是方块6,后面一张是方块J,反复表演,次次准确。
魔术师拿出的五张扑克,其中一张方块6和一张方块J无秘密。中间的八张都是由半张方块6与半张方块J拼合而成的特制牌,这样,将方块J拿到前面,方块6拿到后面,再调头后打开,便出现了四张方块J、一张方块6了。
用同样的方法又可变回四张方块6,一张方块J。
扑克跳舞
左手拿着一副扑克(也可只拿五张或七张),对扑克牌下令道:“上去,上去,跳出去!”随着魔术师的口令,一张扑克牌便慢慢往上跳,当听到“跳出去”时,“唰”的一声,跳出去很远。
再把这张扑克拾回插进扑克牌叠中,当魔术师再次下令时,它仍像第一次一样,听从指挥。
扑克牌中有两张牌的中间已钉上了一根橡皮筋,在拿出表演时,魔术师将一张牌插进橡皮筋中,并用力握紧,不使它往上冒。当魔术师下令时,握牌的手便稍微松一下。当下令“跳出去”时,握牌的手完全放松。这样,由于橡皮筋弹性作用,扑克牌便能“唰”的一声飞出去。
巧寻扑克
魔术师拿出一沓扑克,当着观众用几种方法洗几次,然后请一位观众从中任意抽出一张,并背着魔术师看清抽出的牌的点数,再交给魔术师,魔术师看也不看,随意插进其他的扑克牌中,又乱洗几次,接着,请观众将牌摊开,魔术师很快从中找出了观众抽出的那一张牌。
魔术师拿出的那叠扑克是1、2、3、5、6、7、9中的黑心、红心和草花等牌。并且,表演前按牌中间的点数方向顺向放着。不论用哪种方法洗牌均可以,但不能使扑克调头。当观众抽走一张牌时,魔术师用眼盯着背面,不让观众调头。当收回时暗中调转头来(如观众已调头就不再调头了)再插进其他扑克当中。当观众摊开牌时,魔术师只要找到中间点方向不同的那一张即是观众抽出的牌。
扑克加点
魔术师走到表演台前,左手捏着一张草花6,右手捏着一张方块4,示众,两牌均无秘密。这时,魔术师把两张牌合在一起,再用右手捏着草花6,而左手捏的却是一张方块6了。
这时,魔术师又将两张扑克合在一起,再用左手捏着草花6,而右手捏的却仍又是方块4。
表演前,魔术师在方块4的左边中点加了一红色方块点。表演时,魔术师右手捏了方块4,方块点被手指遮着,观众看着是方块4。当把这张牌用左手捏着朝观众时,加的那一方块点即出现了,观众由于看不到角边小4字,因而看成了方块6。
当再次换手时,当然又是方块4了。
扑克打电话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当着观众洗了几下,再叫观众从中任意抽出一张,不让观众看见点数。这时,魔术师拿了其余的扑克放到耳边,口中说。“喂,刚才这位观众抽出的是一张什么牌呀?噢,我知道了。”随后,魔术师便准确地说出了观众手中那一张的点数。
魔术师表演前将所有的扑克牌按红心、草花、方块、黑心的A、2、3、4、5、6、7、8、9、10、J、Q、K的顺序由上至下的排列好。洗牌的时候,只从上抽了放在下面,或从下面抽了放在上面,这样,牌的秩序始终不会变。当观众抽走一张牌时,魔术师即从抽出一张牌的地方拿开放在上面,并趁放到耳边去听时,看清底牌的点数,在底牌点数上加上1便是观众抽出的那一张的点数。
但应注意,如果底牌是红心K,那观众抽的则是草花A。如果底牌是方块K,那观众抽的则是黑心A,依此类推。表演这一魔术,一般不用大小王牌。
扑克巧变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当众洗几次,然后将扑克牌背朝自己,摊开五至十张,并指定一观众记住其中的一张,并说出是第几张,再让其他观众看清。然后,将扑克牌收拢,从刚才打开处拿开观众说出的第几张及前面的(如观众说记住了第四张的点数,就依次拿出四张),再将这几张扑克用手巾包着,叫一观众用手握着。这时,魔术师将余下的扑克洗几下,再从其中抽出一张,放在表演桌上,说声:“观众记下的那张变过来,这张变到观众手中去。”“一、二、三”,魔术师将这张牌翻过来,正好是观众记住的那一张。当打开手帕时,里面虽然多少未变,但原来记住的那一张却没有了。
魔术师将扑克摊开时,在第一张背后暗藏一张扑克,不让观众发觉。当观众说记下第四张时,其实记的是第五张。这时。魔术师拿出上面的四张,那观众记住的那一张实际没拿走,而正好抽出放在表演桌上。
扑克听令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洗几次,请一位观众抽出三张来,并记住是什么点数,(还可以叫这观众拿给其他观众看清),然后交给魔术师放在这叠扑克牌的最上层。这时。魔术师将上面观众看过的三张扑克分三处放在表演桌上。再从下面一次拿出两张放在这三处之上。最后,魔术师下令说:“刚才观众看过的三张牌全部到左边一叠,其余过来。”再请观众翻开左边一叠,果然是观众看过的那三张汇合在一起了。
当魔术师左手拿着扑克让观众抽出三张后,趁观众看点数之际,右手很自然地用手掌暗藏二张扑克。当观众看完放在全副扑克牌之上时,右手迅速将暗藏的二张扑克也放上。当将上面三张分三处排好时,首先从右边放起,第二次每放二张时,便先从左边放起。这样,观众看过的那三张扑克会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了。
四K自现
表演者洗牌后,牌背向上,放在桌上,请观众上来把它分成四叠。然后,观众按照表演者的要求,从这叠牌上拿若干张到第二叠上,又从另一叠取若干张到第三叠上。如此叠放数次,然后翻开四叠牌的上面一张,只见四张都是老K。
难道说洗乱的牌,经几次叠放,就能把K找出来吗?
其实,表演者事先已经把四张老K都放在牌背上。抽洗稗时,并不移动四张K。
然后,观众把牌分作四叠,在表演者的调动下,分别把四张老K逐步调到四叠牌上,此时翻开,四张老K就出现了。
信封换牌
表演者取出方块A和红心A,分别装入两个信封。信封中间都开有圆洞,能看见装在里面的牌。
然后,将信封背向放在桌上,手在空中一抓,一挥,打开信封,取出牌,观众发现里面的牌已经互相交换了。
其实,在信封里已预先分别放进了方块A和红心A。表演者放牌时,在装方块的信封里放进红心,在装红心的信封里放进方块,使观众能从圆洞里看见。最后从信封里取牌时,只要取先放的牌,就会像是交换过了一样。
扑克四变
魔术师右手拿出一张扑克示众,是方块A。将扑克交给左手举起,右手在空中虚抓一把向扑克上一扔,再看扑克牌,已变成了一张方块3了。
魔术师将扑克牌拿到嘴边吹口气,示众,扑克牌由红方块3变成了方块4。再用右手从空中虚抓一把,向扑克牌上一扔,扑克牌由方块4变成了方块6。
魔术师将右手在扑克牌上虚抓一把,向空中一扔,再将扑克牌示众,原来的方块6变成了方块A。
这张扑克牌是特制的。该牌有两个面。第一次魔术师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正面下方,示众,扑克牌上只有一方块点,是红方A。第二次,魔术师趁右手从空中虚抓时,左手将扑克牌调头,红方A变成了红方3。第三次魔术师趁拿扑克牌吹气时,将扑克翻过来,且右手捏住右边一点,即是红方块4。第四次将扑克牌调头,即是方块6。
注意,表演这套魔术时,表演者的身后不能有观众。同时,扑克牌调头时动作必须熟练,以防观众看出破绽。
纸牌数变
魔术师左手拇指和食指捏着一张方块5,两面示众,牌无秘密。然后将牌扣放在表演桌上,做一个魔术动作,拿起来一看,这张牌变成了红心K。
魔术师将红心K示众后,又扣放在表演桌上,又做了一个魔术动作,拿起纸牌一看,竟又变成了一张黑桃2。
表演前将一张红心K和一张黑桃2浸在水中,剥下前层晾干。再把方块5的前层从中直剥开一半,粘贴好,表演中,趁将牌扣在桌面时,将牌面翻一下,就可变出另一张牌来。
抖帕出牌
表演者取牌洗乱,牌背向上,请观众任抽一张,记名插回,抽洗后,放在左手掌上。再向观众借一条手帕,包住整副牌。最后,他抓住手帕抖动,那张观众抽出的牌就自动掉了出来。
这不需事先准备。
当观众抽牌插回时,表演者用“魔术洗牌法”把抽牌洗到整副牌的牌背上。
牌在左手掌上,表演者趁向观众借手帕、观众注意力分散之机,右手掌在牌背上一盖,悄悄抓走最上面的那张抽牌,藏于手心之中。注意,动作一定要做得若无其事,心不在焉。
手帕借来后,盖住左手全牌,右手再放在手帕上,把手帕连同牌一起翻个身。
右手抓住手帕一角向上包,再把另两角向下包,分别盖住上面的整副牌和下面的一张抽牌。最后,右手抓住手帕包抖动,下面的牌就掉出来了。
纸牌钻进柠檬
这是一个变法简单、效果惊人的节目。表演者拿着一个托盘走到台上,托盘上放着两个柠檬,一位观众可以任选一个柠檬拿着,另一位观众在一副摊成扇形的纸牌中抽出一张牌(他只看到牌的背面),这张牌被撕成小块,然后放在一个盘子上烧掉。
表演者手拿盘子,从盘子里撮起一点纸灰撒在观众拿着的柠檬上,然后请观众拿一把小刀将柠檬小心切开,发现刚才由观众抽出的纸牌呈烟卷形嵌在柠檬里面。
原来,这两个柠檬中的一个是经过处理的。用一把螺丝刀在柠檬长柄的地方钻一个深孔,把一张卷好的纸牌塞进孔中。柠檬上的孔可用各种方法封起来,比如用树脂和一个稍大一点的柑子蒂将孔封起来。
请观众选一个柠檬,如果他选中一个带纸牌的,问题就很简单;要是他选中了另一个柠檬,干脆将这个柠檬切开,以表示柠檬内没有什么秘密,然后把另一个柠檬递给观众。
这时采用“强制抽牌”法请观众抽牌,抽出的纸牌允许观众过目,最后与柠檬中的纸牌核对。
自动升牌
表演者前面的桌子上有一只高脚玻璃酒杯,酒杯里放着一叠纸牌,一张由观众选好的纸牌在这叠牌中自动升了起来。
大约在牌的上部三分之一处用一块透明胶纸粘住一根细派纶线,然后将观众抽出的纸牌插到经过处理的牌上,让线绕过这张牌,在其后面往上提,再把其余的牌叠在上面,将线的另一头固定在表演者上衣的一粒纽扣上。
把这叠牌放进玻璃杯,如果将杯子从身前移开,牌就会被套着的线抬起。
当然也可以不用玻璃杯,仅用双手拿住这叠牌表演。但这时动作必须十分干净利索,不能给观众以错误印象,以为是表演者用手指在推牌上升。
有一个既简单又吸引人的表演方法:在两张纸牌的中间戳一小孔,把一段橡皮筋穿进小孔,两头各打一个双结扣住,将这两张牌放到一叠牌的中间去。现在从上面把观众所抽之牌插到用橡皮筋相连的两张牌中间,于是橡皮筋张紧,接着牌就被慢慢弹上来。如果把这叠牌的一个侧面捏住,纸牌甚至可以从旁边钻出来。
扇牌
扇牌这一节目还比较年轻,它是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正式推广开来的,美国人卡迪尼被认为是最早将扇牌列入纸牌魔术的人之一。
表演者手里拿着一副牌,让牌的背面对着观众,接着将这副牌抖成一把扇子,牌背面的花纹组成了一个漂亮的图案。然后收拢扇子,又很快打开,这时,牌背图案又换了一种。如此先后变四次,出现四种不同的图案,而用的却是同一副牌。
一般的纸牌只能表演四种图案。有一种专用牌,两面都是花纹,它们的正面就不是扑克了,用这种双背面牌可表演八种图案。
抖出一把扇牌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最初表演时最好不要拿整副牌,可用半副或三分之一副牌。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拿住这副牌,拿在牌的下边中间,这两个手指就组成了所谓的轴心,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绕着这一轴心将牌展开成扇形,拇指和食指成叉形,拇指在牌的左上角,将牌向右展成一个半圆。
纸牌搭房
本节目可作为纸牌魔术的“压轴戏”表演。在一块方巾后面,表演者一秒钟内就用纸牌搭好了一幢房子。
这是一幢五层楼的纸牌房子,底面是长方形硬纸板,这块硬纸板的边上挂着纸牌,硬纸板的长和宽取决于纸牌的大小,本节目采用的纸牌规格为60毫米×90毫米,所用硬纸板厚度为2毫米,共需纸牌143张,表演时还要增加一倍。
首先将12张纸牌与底板A粘住,其他纸牌摊开在底板的旁边,用5毫米宽的双面黏性纸粘住,在底板边与纸牌间留出1毫米的空隙,这样,双面黏性纸就起到了铰链的作用。此外,牌与牌之间应有2毫米的间距。如果将底板提起,那么,粘在边上的纸牌就会往下垂挂。
底板E仅由一张纸牌组成,在牌的宽边上每边粘一张牌,在牌的窄边上每边粘两张牌,两张牌相叠,一张往下挂,另一张往上提,组成房子的尖顶。
单张的牌不够硬,因此,要加强所有用“铰链”相连的纸牌,即利用双面黏性纸在另一面再粘上一张纸牌。
最后用0.2毫米粗的尼龙线将各底板连接起来,每层底板上各钻两个孔,尼龙线先穿过底板A的两个孔,在底板下面打上粗结,然后线通过B板,将B板提高,使B板上的纸牌翻下来时正好碰到A板,接着在B板的上表面打结,用同样的方法将其他底板相应叠加安装起来。
这幢房子的尖顶还有一根短拉线。通过这根线,表演者可隔着方巾将“倒塌的房子”拉起来。这根拉线固定在其中一张顶牌的上方,通过一个小孔穿到对面一张顶牌的上方,线的一头再扣上一颗珍珠,线就不会缩回孔中,而且在表演时可很快隔着方巾摸到这根带珍珠的线。表演前,将房子小心地放到桌子上(呈倒塌状),纸牌翻到每一层底板的下面,注意不要损坏任何一张牌。将方巾一遮,右手隔着方巾摸到拉线上的珍珠,将其拉住,随即提将起来,房子就站住了,然后拿掉方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