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巾变糖
舞台上摆着一张小演出台,台面上铺着一块绿色方绒巾(没有绒巾可用大号手帕代替)。表演者拿起绒巾正反面向观众交待一遍,什么也没有,然后平铺在台面上。做了一魔术动作后,走近小演出台边,从台面上将绒巾拎了起来,再将巾角向上提起,向助手捧着的瓷盘上轻轻一抖,许多糖果“哗啦啦”地从绒巾中落了下来。表演者将糖果抛到台下让观众品尝。
事先准备三十来颗什锦糖,把它盛在一只用布缝成的小尖袋里。小尖袋是这样做的:袋口边上缝有一只直径八公分大的铅丝圈,铅丝直径为二毫米。圈上再装上一只两头弯形铅丝小钩子。表演前将小袋钩在小演出台后面边沿上。要变出糖时,右手移近小演出台后边,隔着绒巾将小尖袋钩子拎起,由于绒巾四角下垂,正好把整只小尖袋遮没。这时,暗中顺势捏住袋底,调头向下一抖,袋里的什锦糖就倒出来了。
小尖袋的颜色最好和绒巾同色,表演时即使露出部分小尖袋,观众还是误认为是绒巾,表演起来就比较稳当了。
牛奶化帕
桌上放着一只透明的大号玻璃杯,杯内盛着大半杯牛奶。
表演者拿来一只信封,从开口处往里吹口气,将两角捏扁,即成了一只有底的露口纸筒了。筒口朝下一倒,没有掉下任何东西,证明筒内是空的。然后,把筒口朝上,握于左手中,右手从桌上拿起杯子,将杯口接近筒口倾斜抬高,观众清楚地看到,一股牛奶不断地流入筒中。倒了一会儿,放下杯子,右手伸入纸筒内,却从筒中取出了一块乳白色的小绸帕来。再将筒口朝下抖几下,奇怪,刚才倒入的这些牛奶不见了。
用赛璐珞制成一只不漏水的圆锥体,在它的口上装上一赛璐珞制成的小钩。表演前,把这圆锥体挂在杯口外。拿杯子时,让圆锥体朝着表演者,加上牛奶是白色的,观众从前面是看不见的。当拿起杯子将牛奶倒入筒中时,暗中迅速地将赛璐珞圆锥体插入纸筒中,让小钩钩住纸筒边上,然后,再往筒里倒入牛奶,看上去是倒入筒中,其实是倒入赛璐珞圆锥体里;倒好后,顺势将杯口往纸筒边上一带,小钩又挂入杯口后面,赛璐珞圆锥体又被带了出来与杯子一起放回桌上。
其次,乳白色小绸帕,是事先折好放入信壳夹层里的,夹层处有一小剪口,绸帕用细线引出一个头,取出时,将线头一拉,乳白色绸帕就破口而出了。最后,把纸筒口朝下倒几下,筒内当然是空的了。
穿帕丝巾
魔术师在一个透明的玻璃杯中放入一块鲜艳的红丝巾,用花手帕盖住杯子,取橡皮筋对住杯口。一手抓住垂下的手帕在杯底扭动,另一手则从手帕上慢慢抽出红丝巾,好像杯中的丝巾穿过了杯口的手帕。掀开手帕,杯中的红丝巾当然不见了,空无一物。
手帕完好无损,丝巾怎能穿过去呢?
预先的准备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先把一块红丝巾折成长条,卷在花手帕的中部,用橡皮筋扎住。这里所用的透明玻璃杯是个无底杯。
表演时步骤如下:
(1)取一块红丝巾让观众察看。然后揉成球状放进左手托着的无底杯中。
(2)右手抓起道具手帕,盖在杯上,使藏有红丝巾的突出部分置于杯内。
(3)右手隔着手帕抓住杯子,左手从杯底抽走红丝巾,藏于掌中。
(4)左手伸进口袋,取出橡皮筋,同时把红丝巾留在口袋里。用橡皮筋捆住杯口。
(5)左手持杯,右手抓住杯外手帕四角,轻轻扭动,并向下拉。
(6)手帕下滑,中央扎住红丝巾的橡皮筋同时脱落,藏着的红丝巾露出。左手把红丝巾拉出。
(7)拆掉捆住杯口的橡皮筋,把红丝巾和花手帕请观众检查,魔术完毕。
连环丝巾
这是一个检验魔术师手法的魔术。
魔术师取出三条丝巾,分别用每条丝巾的两头打结,做成三个丝巾环。两手各拿一个丝巾环,稍稍一接触,再向左右一拉,丝巾环在瞬间就套在一起,形成环环相套的丝巾链,显得十分奇妙。
秘密在于其中一条丝巾经过特殊的加工,骗过了观众的眼睛。这块道具丝巾的两端各放一条小磁铁,然后包住磁铁各打一个结。这样,当磁铁吸合时,这条没有系住的道具丝巾就像打过结一样。
尽管明白了魔术的底牌,但表演时的手法依然十分复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成的。其手法如下:
(1)把每条丝巾都打结,其中道具丝巾只打一个结,到时轻轻一拉,就松开了,而观众并不会发现。
(2)先把道具丝巾挂在左手上,再并排挂下一条普通的丝巾环。
(3)用左手小指压住外侧丝巾,勾住内侧道具丝巾,并伸直小指,夹住。
(4)左手大拇指压住有记号的丝巾处,右手拉动普通丝巾。
(5)受力之下,磁铁脱落,普通丝巾滑入环内。
(6)微微松开大拇指和小指,磁铁又吸合在一起,成为连环丝巾。
(7)另一条丝巾也以同样手法连接,成为丝巾环。
这个手法要掌握好,要快速迅捷、干净利落地完成,非反复练习不可。
绳环换位
表演者将一个白色绳子环搭在左手掌上,在白色绳环中套一个黑色绳子环。只见表演者用右手遮挡一下绳环,两个绳环的位置就已自动地对换过来了。黑色绳环跑到手掌上,白色绳环却挂在下面了。正当观众疑惑之际,表演者再用右手遮挡一下绳环,两个绳环的位置又对换回来了。即白色的绳环回到了手掌上,而黑色的绳环又仍然在下面了。
表演者可反复表演,非常有趣。
其实,这节目和绳环都没有什么秘密,表演起来非常方便,既不要太多道具,也不要助手,很适合于个人表演。
表演前可先准备一根黑色绳子和一根白色绳子(也可用两种其他不同颜色的带子),长度都是60厘米。把这两根绳子分别结成环状。
表演时,左手掌伸直,把白色绳环的一端搭在左手掌的拇指根处,把黑色绳环套挂在白色绳环上,再把白色绳环的另一端搭在左手掌的食指上。
接下来,表演者只要将左手的掌心朝向观众,将右手掌挡住两个绳环的套接处,右手中指暗中钩住白色绳环,并迅速向下拉动,则黑色绳环与白色绳环的位置马上就可对换过来。接着,可用同样方法反复表演。
空手现丝巾
我们在魔术演出时,常常看见这样的神奇美妙的表演。魔术师空着两手,空中一抓,便取出一条丝巾;又一抓,又变出一条丝巾。不一会儿,舞台上就出现了数条色彩鲜艳的丝巾,十分夺目。
这是怎么变的呢?
我们在谈丝巾魔术时,最强调魔术师的手法很重要。这个魔术也不例外。但奥妙全在一个著名的重要道具——丝巾球上。魔术师事先准备一个带孔的空心小球,里面填满了丝巾。注意,填满丝巾球时,丝巾必须一条一条塞入,丝巾头要互相缠住,以便一条抽时,另一条的头也能带出来。不要系住。
表演时,先将道具球藏握在右手里。操作步骤如下:
(1)先伸出左手,向空中做抓丝的动作。好像已抓住丝巾,放它下垂。眼睛要配合手的动作,好像真的抓住丝巾一般。
(2)左手不动,右手做两次捋这条看不见的丝巾的动作。眼神继续配合,像真的一样。
(3)再次做此动作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从道具球中露出的丝巾角,右手握着球下拉,第一条丝巾便真的出现了。
(4)将丝巾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并再一次重复上述的动作。这样就能变成数条丝巾,直到道具球空了为止。
当然,有时候,魔术师须向观众展示两手空空,这就要趁捋丝巾时,把道具球互相换手,并分别把手掌手背亮给观众。这就对魔术师快捷的手法提出要求了。
恶魔的手帕
有一种叫“恶魔的手帕”的魔术。
魔术师抓住一块手帕的四角,做起一个小兜儿,将小东西,如硬币、钢笔、打火机、手表等等放进小兜儿,然后挥动手帕,东西就消失了。
这应该是丝巾魔术中最简单的一种了。
秘密很简单。魔术师必须先做准备,把两条相同的手帕重叠缝合,只留一个小口。
表演时,魔术师把袋口向上,抓住手帕两角向观众展示,抓起四角,只要把小东西塞入口袋。然后抓住袋口,把手帕一挥,东西自然就消失了。
手帕来去
表演者先伸出双手,将手心手背向观众一再交代,以示空空双手,没有夹带。然后右手从口袋里取出一块小手帕,左手握拳,将小手帕一点一点地往左拳里塞入,全部塞入后举拳一晃,说声:“去!”左拳慢慢展开,小手帕居然神秘地不翼而飞了。
正当观众猜测不定时,表演者右手向空中做了一虚抓的手势,说声:“回来!”右手伸入左拳虎口里一掏,又从左拳中慢慢地抽出了这块小手帕。再次表演,小手帕在表演者手中时而变走,时而变回,很是有趣。
表演这套魔术,事先要先做一只两头通口的薄铁皮小套子。小套子的大小、长度正好能容左拳握没,且能容一块绸质小手帕塞入里面。
表演之前,事先将小套子丢入左袖管内,肘部微向上曲起。这样,小套子就安然无恙地被掩护在袖管里面了,所以交代双手时当然没问题了。
当右手从口袋里取出小手帕时,左手自如地下垂,掌心向后对着袖口,小套子就落入左掌里了。接着,便可将小手帕塞入左拳里,实则是塞入套子里。全部塞入后,借举拳一晃的一刹那,乘机使小套子落入左袖管中,尔后展开左拳时当然什么也没有了。当需要变回小手帕时,仍使袖中套子暗中落入左手掌中,再从套中取出小手帕。
空手取帕
表演者伸出双手交代一遍,确实空无一物。然后左手握拳,右手指伸入左拳里掏摸一番,结果从左拳中拉出一点红绸帕的角来,再向外拉着、拉着,竟拉出一块红色小绸帕。就这样,连续下去,共拉出了四块不同颜色的小绸帕。拉完后,再展开左拳让观众看,仍然是什么也没有。
表演这个小魔术,应先将四块手帕角的对角打上活结,连成一串,再拿一小段肉色细丝线,将线的一端缚在红绸帕的一只帕角尖上,另一端系上一只小纽扣。
表演之前,先将连结在一起的小彩帕扭成一团,塞入左手衬衣袖管里,让线和纽扣露出,并让外衣袖管遮住。交代双手后,左手自如地垂下,袖管内的带线的纽扣就落入左掌心里,然后握住纽扣。
做一个魔术动作后,右手指伸入左拳掏摸一会儿,趁机捏住纽扣,将线收拢,牵动着红绸帕,经手腕到左拳里(这时手背向观众,加上外衣袖管掩护着,彩绸帕虽拉到左拳中,观众还是看不见),右手指捏着红绸帕的一个角,慢慢地向外拉出。
第一块手帕即将拉完的时候,左手捏住第二块帕角,右手将第一块稍用力一拉,活结即脱开。随后按前面的方法,将另外的三块彩绸帕,一块一块地拉出来。
婆婆的项链
这个魔术不需要任何准备,随时都可以表演。
魔术师把两条绳子的中间绑上一根棍子,请两位观众拿住绳子的两头,依次将多条丝巾系在棍子两侧的绳子上,并将全部丝巾集到中央。两位观众将手中的绳子的一头打个结。然后,魔术师把棒子抽出,喊“一、二、三”,只见两头一拉,丝巾和绳子都分开了。
这真是太神奇了。奥妙在哪儿呢?
这实际上是个很古老的魔术,名叫“婆婆的项链”。其表演过程是这样的:
(1)将两条绳子都挂在一根棍子上。
(2)将两条绳子打个结。注意,打结的过程不能出错,要严格遵照图中所示。否则,一定会演砸。
(3)请两位观众,分别拉紧绳子两头,把棍子系在中央。再在绳子上棍子两侧分别系上丝巾,数量不限,但以不使观众厌烦为好。
(4)把丝巾都集到中间部位,请两位观众各交回一根绳头,打个结。打完后,再把绳头还给观众。
(5)此时一切准备就绪,魔术师对两位观众说:“我喊‘一、二、三’,你们就用力拉绳子。”当喊“一、二、三”的同时,将棍子迅速抽出。只见明明系得死死的丝巾纷纷脱离了绳子。观众目瞪口呆,魔术师大功告成。
绸巾挺立
表演者右手握着绸巾的一角,挥向左手空拳捋几下,向观众交代绸巾很柔软。然后右手捏住绸巾的上角,左手捏住绸巾的下对角,右手渐渐放开,绸巾居然直立在左手之中。表演者再在绸巾上吹一口气,绸巾便又软了下来。
表演这个节目需要准备一把1米长的尺芯小卷尺(一般五金商店就可买到),表演前把绸巾的一角与卷尺中的钢尺片顶端用线系在一起。
表演开始时,右手捏住卷尺和绸巾的一角,对着左空拳捋几下,交代绸巾,同时也把观众的视线引向绸巾和左手上,加上右手背向观众,手中暗藏的卷尺观众自然看不出来。接着,当右手将绸巾一角向上提时,即可乘机把卷尺遮挡在这一角的后面。
左手配合,在从上至下地理直绸巾的时候,暗将卷尺往绸巾后面向下拉,并让卷尺转向左手中握住,右手一放松,绸巾因被钢尺片支住,便挺立在手上了。
最后,假意在绸巾上吹口气,握卷尺的左手略一松,钢尺片即缩回卷尺里,绸巾也随之软了下来。
表演这套小魔术时,动作要灵活自如,轻松优雅,始终不让观众看出藏有卷尺的秘密。表演前,最好对着镜子多练几次。
自动连巾
表演者向观众借来两条手绢,把两条手绢并在一起,用右手捏住,随即将手绢抛向上空,令人惊奇的是,当两条手绢飘落下来的时候,却已经自动连接在一起了。
只要准备一个小的橡皮筋环(可用废旧的乳胶手套剪成,也可用普通橡皮筋环改小一点),演前放在衣袋里。
表演的时候,先向观众借两条手绢。当观众掏手绢的时候,表演者即可暗中把橡皮筋环取出来,套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上。用左手把观众的两条手绢接过来后,交给右手一条,双手分别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手绢的一个角。此时右手的拇指要套在橡皮筋环内。双手将手绢抖动几下,再把左手上的手绢交给右手捏住。右手在空中挥动几下,暗中把两条手绢的上角向下折一下,并把橡皮筋环从手指上褪下来,把手绢角紧紧地卡住。随后把手绢抛向上空,手绢即可自动连接在一起,好像打了一个死结一样。
戳帕不破
表演者拿出一张八开的报纸(或白纸)和一块25厘米见方的手帕,当众将手帕展平,夹在报纸里。然后取一把小刀,对着报纸和手帕中间戳一刀。显然,报纸连同里面的手帕一起都被戳破了。但是,当表演者拔出小刀后将报纸展开,手帕并没有被戳破,只是报纸被戳了两个洞而已。
这套魔术的关键在于报纸夹手帕的技巧。先将报纸对折一下,再将手帕平放在报纸的下一半上面。报纸夹手帕时,左右手大拇指按在手帕的上角,同时两个小指按住手帕两边的正中,连同报纸一起竖起来,使上面的半张报纸向里翻合。翻合时,大拇指暗中松开,手帕两只角自然就垂了下来。由于两边小指压住手帕正中,所以,上一半报纸向里翻过来时,手帕上一半同时也被折过来了。从表面看,折合后手帕的上一半好像仍然夹在里面,其实报纸上面的一半是空的。
用小刀去戳时,就戳在报纸上部没有夹着手帕的地方,手帕自然不会被戳破。
最后捏住报纸下端的两角和手帕的下边向下一抖,报纸和手帕展开。再拿起手帕交给观众检查。
由于这是一套技巧性的节目,表演前一定要多练几次,直至做到熟练自如为止。
帕中飞刀
表演者拿出一块男式大手帕,撑展在左手掌上。再从口袋里拿出一把铅笔小刀,放在手柏中间。然后,左手掌合拢把小刀捏没在手帕中,移到嘴边吹一口气,右手捏住帕角向下一挥,刚才放在手帕中的小刀已经不知去向。接着,再将手帕握在左手中吹口气,说声:“回来!”伸手入手帕,小刀仍从手帕里取了出来。
表演这套小魔术应选用一块大的手帕和一把轻而薄的铁皮铅笔刀,并把铅笔小刀的铁皮稍微扳开一些。
把小刀放在左手掌上的手帕当中之后,手帕下面的小手指略向小刀扳刀处向上顶一下,随即将小刀合拢,使手帕一小部分夹在刀刃与刀槽里面。并立即假意将小刀捏没在手帕中。吹口气后,拎起一帕角向下轻轻挥几下,因小刀夹住了手帕,所以不会掉下来,加上手帕背面向观众,挥动中夹缝又看不出来,所以就好像小刀已不翼而飞了。
最后,将手帕放在左手中,扳开夹在手帕上的小刀,取出给观众过目,表明飞刀又回来了。
火柴变手绢
魔术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盒火柴,是人们常见的那种火柴,什么秘密也没有。他把火柴盒抽屉推开,让观众看清楚了,里面装满了火柴棍。
魔术师从盒屉里取出一根火柴棍,顺手把盒屉推上,然后将火柴头在盒子的磷片上擦了几下把它划着了,告诉大家这一盒火柴是真的。
接着,他左手拿着火柴盒,右手向盒上虚抓了一把,并向空中抛去。他凝视着空中,像是发现了什么,伸手又虚抓了一把,朝左手的火柴盒上一抛。推开一看,里面的火柴棍已不见了,却出现了一条色彩鲜艳的手绢。取出手绢再看一下盒屉,里面的火柴一根也没剩,全部消失了。
奥秘是在手绢的一角上粘一块薄纸板,纸板上粘了一排火柴。纸板的宽度与火柴内盒宽度相同,其长度为内盒长度的一半,所粘火柴的长度与纸板长度相同,当把手绢放入火柴内盒时,将带有火柴的纸板放在手绢的最上面,并放入一根普通火柴一般长的火柴,用于划燃示范,准备工作就绪之后,魔术师即可表演。他推出内盒,使有火柴头的一端露出给观众看清楚;再抽出那根普通长度的火柴划燃,使观众确信内盒里面装满了火柴,然后将内盒推回去。
当魔术师右手向火柴盒虚抓一把抛向空中时,将观众的视线引向右手,左手立即将火柴盒调头。待虚抓的右手从空中放回又朝火柴盒一抛之后,左手用食指从火柴头的那端将火柴内盒顶出一部分。此时观众一看,内盒里面的火柴不见了,所看到的是条色彩鲜艳的手绢。
魔术师取出手绢,并暗中将火柴隐握在手中,再放下手绢,完全拉出内盒,里面的火柴一根也没有,全部消失了。
用下面的方法也能完成同样的魔术效果。在火柴盒抽屉的背面用胶水粘上一排火柴(看似满盒火柴),在抽屉里装上那条手绢。表演时,魔术师第一次拉出抽屉时是将粘有火柴的那一面对着观众交待,而第二次拉抽屉是将装手绢的正面对着观众,便完成了变出手绢,遁走见火柴的魔术。
帕中遁烟
表演者当众点燃一支香烟吸起来,然后从口袋里取出一块手帕,正反面交待一遍,接着左手握拳,将手帕盖在拳头上,用右手大拇指在手帕上向拳心捅个洞,将香烟燃着的一头塞入手帕洞中。待香烟全部塞入后,在手帕上吹口气,再将手帕展开,帕中香烟不知去向了,而手帕上也毫无烧伤的痕迹,完整无缺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表演这套小魔术的关键是右手大拇指上戴有一个肉色指套。指套可用锌皮牙膏壳或薄铁皮制成,再在指套外套上一段肉色乳胶套或将指套漆成肉色。当从口袋中取出手帕时,暗中将指套戴在大拇指上,连同手帕一起取出。交待手帕时,用左右食指、大拇指拎住手帕两角,这样,右手大拇指上戴着的指套就被手帕角掩护住了。表演时,左拳上蒙上手帕,乘右手大拇指在手帕中间捅个洞的当儿,将指套留在手帕中间。接着,便把香烟塞入帕中,其实是塞入指套内,这样,手帕当然不会烧坏。然后再利用大拇指将香烟塞紧的动作,顺势将指套戴于大拇指上带出来,右手食指、大拇指马上拎住一帕角,这样,指套又被掩护起来了。最后放开左拳,展开手帕,香烟当然不见了。表演完毕,顺手将手帕放回口袋,卸掉指套,观众就无法看出秘密来。
帕里飞杯
表演者从桌上拿起一只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给观众看过,放回桌上。又从袋里掏出手帕一条,正反两面都向观众交代清楚,然后蒙罩在杯口上面,四角下垂,将玻璃杯完全遮没。变化前又将手帕揭起一角,观众都看见玻璃杯仍在手帕下面。表演者再将手帕盖好,用右手将手帕连同杯子一起拿起来,走到台前,观众看到杯子的圆口仍凸出在手帕的中间。表演者突然连帕带杯向空用力一抛,大家以为这一下如果接不住,玻璃杯一定摔个粉碎,但是那手帕却刚巧落在手里。把手帕展开,玻璃杯不见了。
这条手帕是用两条同样花色的手帕周围连边缝起来的,看来是一条,其实是两条。在手帕的中间(夹层内),缝牢一个与杯口同样大小的铁丝圆圈。拿着圆圈的时候,因为有手帕四角下垂遮着,看来就像里面有一只杯子。另外做一只铅丝网套,上端的一边用铅丝做了一个曲形锁扣,可以插在桌子后面边上的铜片插口内。表演时,把手帕和杯子交代完毕,盖上手帕,将铁丝圈对准杯口。右手拿起杯帕准备走向台前时,要暗暗向桌后边移一移,手指略松一下,杯子便落进铅丝网套里去了。再用手捏着铁丝圈走到台前,观众不会想到杯子已经没有。将手帕向空一抛的动作,不过是故作惊奇而已。
空帕生球
表演者向观众借一块手帕,然后将四个帕角向上提起,拎在左手中。右手从口袋里取出一个乒乓球,随手向空中一抛,以示乒乓球是真的。接着,当着观众把乒乓球丢入手帕里。
在手帕上面吹口气,说声“变”之后,伸手到手帕内,却一连取出了三个乒乓球,一一放入纸盒中。取完后,再从纸盒里把球拿出来,从中随便拿出两个交给观众检查,证明球是真的。
这套小魔术的关键秘密在于乒乓球上:完整乒乓球一个和半个球壳的两个,事前将两个半个的乒乓球壳合在整个的乒乓球上,这样,看上去还是和一个整体的乒乓球一样。交代时向空中一抛,观众自然看不出来。
将乒乓球丢入手帕里后,再伸手进去拿时,只要暗中将合着的两个乒乓球壳扳开,即可一一拿出来。拿法是:用食指大拇指围着球亮出,凹面向里,这样从前面看上去就好像真的一个乒乓球了。
但是,将两个半个球壳和一个完整的乒乓球都从手帕里取出放在纸盒里后,又是怎么从纸盒里取出三个完整的乒乓球呢?原来,纸盒里另有两个事先放好的完整的乒乓球,当最后取球亮相时,只要把两个半个随手合在任何一个乒乓球上就可以了。
最后交代纸盒也是空的,这样,一切秘密就全部蒙混过去了。
报纸出丝巾
魔术师向观众展示一张顺手取来的报纸的正反面。然后在报纸上用手指打一个小孔,从孔中便拉出一条丝巾。翻转报纸再一次给观众看里外,再打一孔,又扯出一条丝巾来。前后可以出现数条丝巾。
奥秘还是在道具上。这次要一个小小的道具筒。筒上有个两辨的小钮,可以夹在手指上。表演之前,把丝巾塞入道具筒,用报纸覆盖在下面,不让观众看到。操作步骤如下:
(1)拿起报纸,并把道具筒的小钮夹在手指中间。向观众展示报纸的正面。
(2)竖拿报纸,又折起报纸,松开里页,向观众展示另一面。
(3)左手在报纸上对着道具筒的部位打一小孔,右手手指弯曲,使道具筒口正对小孔。
(4)左手指拉出丝巾,留在孔内。
(5)再重复上述动作,报纸上就会出现数条丝巾。
香烟变丝巾
这个魔术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效果却非常神奇。
魔术师点燃一支香烟,按入拳头,从另一端就拉出一条丝巾,而香烟则不翼而飞了。
魔术师事先要准备一个细长套筒,缝在丝巾的边缘,口向上。再把丝巾如波浪状卷在套筒上。注意,卷好的丝巾在拉松时一定要非常自如。准备好以后,连同打火机、香烟都放在同一口袋里。
表演时,先从口袋里取出香烟,用打火机点燃。在把打火机放回口袋的同时,把丝巾卷藏在手掌里拿出来。这一切,最好都是左手进行。
吸几口香烟,右手拿下来,按入左拳的套筒内。然后用右手把丝巾前端慢慢拉出来;最后把丝巾一甩,左手张开向观众示意空无一物。这样,香烟就变成了丝巾了。
空拳染巾
表演者右手从口袋里取出一块白绸巾,对着左空拳捋几下,证明左手中是空的。再用左手捏着巾角,展开右手让观众过目,也空无一物。然后,右手从左拳中将白绸巾拉出,再把白绸巾一点一点地塞进左拳里。塞了一会儿之后,右手伸入左拳另一端,往下一拉,有一块红巾角被拉出来。再将左拳上的白绸巾继续往左拳里塞,拳下继续拉,红巾越露越大。待上面的白绸巾全部塞入拳,再全部从拳下拉出,竟是一块完整的红绸巾。显然,原来的一块白绸巾经过左拳,全部被染成红绸巾了。但展开左拳,掌中空无一物。尔后,还可用同样方法,将红绸巾再还原成白绸巾。
原来,表演这个节目前,应先用薄薄的白铁皮(或软硬适当的塑料板)做一只两头通口的腰鼓形指套,上下口能容无名指不松不紧地塞入,套外糊上一层带肉色的牛皮纸,套内事先塞入一块红绸巾,再放入口袋里备用。
登场的时候,右手借从口袋里取白绸巾之际,暗中将套子套在无名指上,与白绸巾一起带出来,弯入掌心里,手背自如地向着观众。接着,右手捏白绸巾一角,对着左空拳捋几下,以作交代。捋到最后一次时,趁白绸巾捋向左空拳的机会,将右手无名指伸入左拳里,左手便把白绸巾和指套一并捏住,并握在拳中。
右手展开交代后,将白绸巾从左拳里抽出,再塞入左拳里(其实是塞入套子里)。又从指套下面拉出一小角红绸巾,以显示白绸巾一经过左拳便被染色了。右手一边继续将白绸巾往左掌里塞,又一边将红绸巾从下面拉出来。当白绸巾全部被塞入之后,右手无名指对着左拳中的指套一塞,向上一勾,指套就被带出,并迅速弯入右掌心中。当用右手指拉出整块红绸巾,再展开左拳交代时,掌内自然空无一物了。
随后,还可用前面的方法、步骤,把红绸巾变成白绸巾。变完后,乘把绸巾放入袋中时,把指套一并留在口袋里。
手帕失踪
表演者把左手或右手捏成拳头,将一块绸手帕塞进拳头里,松开拳头,手帕不见了。表演者并未做任何可疑的动作,也就是说,手帕是自己从手中消失的。
此处所用的是一种传统戏法的辅助手段——拉筒。这是一个纸板做的小筒,剪下一块4×6厘米的纸板,用窄边卷成2厘米直径的圆筒,用胶水粘住。
在圆筒上固定一个钩子,钩子的另一头扣上一根橡皮筋,橡皮筋穿进裤带襻,用别针将其固定在背部裤腰上。橡皮筋的长度视情况而定。表演时,从上衣下面很容易抓到拉筒,并可拉出来离开身体约20厘米,一松手,拉筒又很快藏到上衣下面去。
表演者左手拿起拉筒,将手捏成拳头,右手把手帕塞进左手拳头,即塞进拉筒内,这时左手很快做一离开身体的动作,同时松开拳头。通过橡皮筋的拉力,拉筒立即缩回上衣里面,接着出示左手——手帕失踪了。
揉卷消失
魔术师左手拿一条丝巾,右手帮助在左掌中揉卷,忽然张开左手,丝巾不见了。
先把丝巾一头打一个结,以使揉卷进行顺利。把丝巾挂在左手上。右手以顺时针方向,围绕结头,揉卷丝巾,成为球状。同时,将丝巾球边揉搓边移至右手掌内,左手则捏拳,好像握着丝巾球一般,移开右手。注意:此时,魔术师的视线一定要盯着左手,右手藏着丝巾球,自然垂下,慢慢张开左掌,丝巾球已消失了。
这种最基本的手法是魔术师的看家本领,一定要十分熟练。要知道,道理很简单,但要表演得真实、自然,却并不容易。
手帕球消失
魔术师抓紧丝巾,用手指塞入左掌中,张开左手,丝巾神奇地消失了。
这是用手帕球消失丝巾。手帕球就是中空带孔的小圆球,把乒乓球上开孔即成。
左手拿起丝巾,掌心已藏着手帕球。右手指把丝巾塞入左掌心中,实则塞入球内,食指插入球内,食指、中指交替进行。丝巾完全塞入后,中指插入球孔,内藏于右掌中,左手仍握拳,好像仍握住丝巾。右手自然下垂,左手慢慢张开,丝巾已不见了。
纸筒消失
魔术师向观众展示一张四方白纸的两面,然后折成纸筒,把一条丝巾塞入纸筒内。打开纸筒,丝巾竟然消失不见了。
预先准备一张白纸,较厚。叠起三角部分,成四方形,沾上斜边,形成一个小夹层。折叠成纸筒。
表演时,左手握纸筒,使之开口,把丝巾塞入夹层内。一面捏住袋口,一面打开纸筒。最后,向观众示意白纸,丝巾已消失。丝巾突现
魔术师从桌上拿起一段绳子。面对观众在绳子中央打结。突然,中间的绳结中不知从何处出现了一条丝巾,真是匪夷所思。
丝巾是怎么出现在绳结中的呢?
魔术师预先准备一条丝巾和一个小筒,将丝巾折成长条,挂在绳上。卷起来,塞入小筒之中。
表演时,魔术师用左手拿起绳子,顺便把小筒也抄在手里,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右手拿住另一端绳子,互相打结,拉紧。则丝巾被绳子从筒巾拉出来,进入绳结中间,就像突然出现一样。
手帕缩小
表演者将一块手帕展开,向观众亮一遍,然后塞入左拳里,右手从表演桌上取一把折扇,对着左拳扇几下,取出手帕一看,竟比原来小一半了,再将小一半的手帕塞入左拳里,又用折扇扇几下,取出亮开时,又小了一半,只有火柴盒那么大了。当按前法变到第四次的时候,小手帕却无影无踪了。
表演前,可将折扇放在表演桌上的一个纸盒口上面,这样,不仅较容易拿起折扇,也便于下一步表演时的过门。手帕应用薄绸做成,分大、中、小三块,最大的也只能有儿童手帕那么大。
亮出大的手帕时,暗中将中号手帕扭成一团,藏在右手心里。当将大手帕塞入左拳里的时候,双手稍作晃动,趁机将大手帕团转入右手心里,而把中手帕团转入左手心里。接着,从桌上的纸盒口上取扇子时,就可将大的手帕团顺势丢入纸盒里了。这样,抽出左拳的手帕时,自然地变成小一半的了。
小号的手帕则是事先折成小块,一开始就夹在左手中指戒指上面,由于手背始终向外,所以观众看不见。当将中号手帕塞入左拳里时,乘机将手帕团转入右手心里,仍然借取折扇时过门,把手帕团丢入纸盒巾,然后从左手戒指上拉出小手帕让观众过目。
最后,将小手帕扭成团时,和前面一样,把它转入右手心里,借取折扇时丢入纸盒里,再展开左拳时,当然就什么也没有了。
消失的丝巾
这个魔术十分巧妙。魔术师从衣服内袋里取出一条丝巾,塞入左拳里。左拳一张开,丝巾就消失了。再取出一条丝巾,塞入左拳,竟然又消失了。
丝巾哪儿去了呢?
这个魔术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首先准备好几条要用的丝巾。每条丝巾用白丝线连一个小道具筒,藏在衣服内袋里。
其次,将衣服左胸袋准备好。在口袋里装饰白手帕。在袋口装一块塑料或赛璐珞板,使袋口完全拱起,充分敞开。
表演步骤如下:
(1)魔术师用右手从上衣左侧内袋里取出丝巾,抓住一头垂直拿着,使道具筒在丝巾背后下垂。左手向观众展示,空无一物。
(2)左手从丝巾背后握住道具筒,藏在手掌内。
(3)将丝巾盖在左拳上,右手向观众示意空无一物。
(4)用食指或中指把丝巾塞入左拳内。
(5)塞完后,右手手指急速将道具筒拨到右手之中。左拳仍保持原状,让观众误认为丝巾还在左拳里。
(6)右手若无其事般随手扯一下左衣袖,而手里道具筒则跌入靠近的左胸袋中。注意,眼睛一定要配合,不要停留在胸部。
(7)最后慢慢张开左手,一无所有。再张开右手,也没有东西。如此表演几次,会很有效果。
杯底抽手绢
表演者在一只经观众检查没有破绽的玻璃杯中放进一条紫色的手绢,再把红色的手绢放在杯口,用橡皮筋捆住。把杯子一倒,右手从杯子的底部抽出放在杯里的紫手绢。
封口的玻璃杯底里真能拉出手绢吗?
魔术师的手法很重要。
首先,拿起杯子,向观众证明杯底没有洞。将紫手绢放入杯中,但要注意放手绢的一头稍露一点儿在杯口附近,而不让人察觉。左手拿起红手绢,注意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拇指则伸进杯里,把紫手绢的一角拉出到杯口外。接着,右手拇指压住紫手绢的一角。红手绢盖在杯子上,用橡皮筋在杯口捆住。
将杯子倒拿着,让观众看见红手绢从杯口落下,转杯子,让观众看清杯里的紫手绢。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拇指按紧杯外的紫手绢,因为是透明的玻璃杯,所以,观众还以为它仍在杯里了。
下一步,用左手把杯子持作水平状。右手迅速将紫手绢抽出来,就像从杯底抽出一样。
不怕烫手绢
魔术师向观众借一块手绢,放在左拳上,右手手指插入拳心,使手绢凹陷进去。然后,向观众借一支点燃的香烟,直插入手绢之中。只见烟圈慢慢地升上来,手绢被点燃了。
魔术师再用手指把香烟更深地插进去。又从口袋里抓一把东西(做样子而已),向冒烟的手绢一挥,慢慢拉出手绢,咦!香烟不见了,手绢完好无损,并无烧痕。
这真是太神奇了。
这个魔术无须太多的准备,只要预先把一个拇指套放在口袋里就行了。
魔术师上台,将手伸进口袋里找手绢,迅速戴上拇指套,然后装作找不着,向观众借一块,并向观众展示手绢的真实无误。然后,把手绢放在左拳上。先弯曲食指做凹陷状,再将拇指插入,将拇指套留在拳心里。这一切,观众自然看不见的。
借来点燃的香烟,插入手绢凹陷处的拇指套内,烟圈慢慢升起,使观众误认为手绢已点燃、。此时,将拇指再一次插入,做更用力插入香烟状,实际上将拇指套再戴在拇指上。把手伸入口袋,顺手把拇指套留在口袋里,空抓一把,做做样子,向手绢一挥。最后慢慢拉开手绢,完好无损。
漏斗里变手帕
表演者手拿一个由四个三角形组成的四角星,三角形用铰链连接在一个正方形框架上。继之将星的两面都向观众作一交待——很清楚,里面和边上都是没有东西的。接着,表演者很快将四角星折成一个棱锥体,一眨眼就从里面抽出很多绸手帕来,表演结束后,重新将道具展开成四角星。
其秘密是先用铁丝弯成一个结实的四方形框架,三角形可用木屑板锯成,也可用厚纸板代替,每个三角形用铰链与框架相连,铰链用薄皮带做成,在三角形上粘上薄膜,薄膜的颜色应尽量与其中一个三角形L的暗袋颜色一致,暗袋用布做成(最好三角形都用暗袋材料粘贴),暗袋的两边用掀钮或用纠缠掀纽固定。袋内藏着许多绸手帕,第一块塞进去的手帕与暗袋的里子缝住。手帕变出来后,这个暗袋就可随着手帕一起被拉掉,并设法让其遁走。
表演开始,表演者从桌上拿起四角星(或由助手递给他),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拿住相对的两个三角形,暗袋在后面用尼龙做成的纠葛状黏合掀纽,分公、母两片,一掀便黏合在一起。然后用一只手将不带暗袋的两个相对三角形翻上去,拿住尖端,另外两个三角形就向下垂挂,用另一只手将下面的尖端拿住。
现在让这一立体几何图形绕垂直轴线旋转一下,然后松掉拿着上尖端的手,上面的两个三角形也就挂了下来。用一只手在下面握住尖端,另一只手就可慢慢地将手帕从漏斗形的倒立金字塔中抽出来。抽到最后一块时,在这块手帕的掩护下,将暗袋拉掉,重新展开四角星,再次作两面交待。
手帕打结
表演者从魔桌上拿起一张报纸,将正反两面作一交待,然后把报纸卷成一个筒,先后往里塞三块黄手帕和三块红手帕,再用魔杖慢慢将手帕捅进去。用拇指和食指从另一头把手帕抽出来,奇怪的是,这六块手帕都已打好结连在一起,而且颜色是一黄一红相间。手帕拉完后,展开报纸,两面交待。
表演这一节目一共需要十二块手帕,两种颜色各占一半,并把其中六块以间隔色彩打好结连在一起。再拿一张报纸,用黑色纸板做成一个筒,长15厘米,直径4厘米,把此筒粘起来。接着取一条1.5厘米宽、20厘米长的纸板,并将这条纸板弯成U形塞到筒内,组成一个暗腔。把打好结的手帕像手风琴的风腔那样折叠起来,塞进纸板筒内。表演时,单块手帕从另一头塞进暗腔,与手帕链互不相干。经过处理的筒事先放在桌子上,桌上还放着其他物品,如手帕等,因而此筒并不引人注目。现在拿起一张报纸,两面交待,然后将报纸放回桌上,盖在纸板筒上,暂时不去理会这张报纸,而是拿起六块手帕,一块一块给观众看。接着把手帕搭在臂上,重新去拿报纸,但却把下面的纸板筒一道拿了起来,四指对着观众,拇指在后面夹住纸板筒,让报纸裹住纸板筒卷起,随即将手帕一块一块地塞进报纸卷里,实际上全都塞到了纸板筒里。此时左手稍许捏紧一点,以免纸板筒滑出来,等到手帕统统塞进去后,即可从另一头将打好结的手帕拉出来。
接下去需要摆脱可疑的纸板筒,这里用得着暗箱。暗箱是魔术中经常用到的秘密手段,它帮助表演者最后摆脱一件会引起观众怀疑的东西。比如纸板筒以及事先夹藏着的球、硬币等。
如果在室内表演,同时把家里的一张桌子当魔桌用,这时可以利用抽屉。只要将抽屉稍为抽开一点,需要摆脱的东西就可落进去,抽屉即成了暗箱。当然,也可在桌子后面附设一个硬纸板做的小箱,里面衬上黑毡,以免物体落下时发出声音,暗箱外面的颜色应与桌布的颜色一致。还有一种办法,即在魔桌上开一个下陷的落槽,同样能起到暗箱的作用。
剪巾复原
魔术师从观众手里借来一条白色丝巾,用它包住一枚硬币,拿剪刀从丝巾中央包住硬币处剪开,然后将丝巾一挥,丝巾上竟然没有破洞。
明明看见魔术师剪破了丝巾,怎么在瞬间就复原了呢?
你注意到没有,魔术师从观众手里借来的丝巾往往都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白色丝巾,这当然便于他事先准备。
准备一块白色丝巾,两枚硬币,橡皮筋和剪刀。将硬币先包在丝巾内,用橡皮筋捆住,剪掉多余部分,做成硬币包,然后和另一枚硬币一起放入右边口袋中。
表演时,右手伸进口袋,握住硬币包,用指尖拿起另一枚硬币,向观众示意。注意,掌中的硬币包不可被人发现。左手伸进口袋找丝巾,示意没有,然后向观众借一条。
将右指尖拿着的硬币放在左手掌内,再把丝巾盖上去。此时,硬币已经移到左手的指缝之间夹住,而硬币包则由左手隔着丝巾向上握住。下一步,取剪刀剪开,露出硬币,收起剪刀,把硬币和碎布一起放在口袋里,突然一抖丝巾,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丝巾完好无损。
扇拳变帕
表演者手中持一把折扇,在两手中抛来抛去地抛几下,这样,既交代了折扇,又交代了双手。手中除了这把折扇外,什么也没有了。抛几下后,左手握拳,右手挥开折扇,对着左拳扇几下。一会儿左拳里突然露出了一团鲜红的东西,右手伸入左拳里便慢慢地拉出了一块红色小绸帕了。
事先将红色小绸帕折成一小块,再用一只橡皮筋将小绸帕捆在折扇柄部的下端。抛扇时,捆着小绸帕团的一面始终向内,所以在两手中抛来抛去,观众仍然无法觉察出来。
抛几下后,左手握住折扇柄部,右手把折扇抽出,绸帕团便自然地留在左拳里。右手展开折扇对着左拳扇几下后,再把小绸帕展开让观众过目,而橡皮筋仍留在手心里,不让观众看见。
书页现丝巾
桌上放一本杂志。魔术师拿起杂志,任意翻动,并在观众的示意下停止翻动,顺手撕下停下的那页纸。将这页纸卷成圆状,中间弄破,从中便能拉出丝巾。
预先将卷圆的丝巾压在杂志下面,杂志的书背朝着魔术师的手的方向。
表示程序如下:
(1)魔术师用左手从桌上拿起杂志时,将丝巾一起拿在手里。
(2)丝巾藏在手掌内,让观众看杂志的正反面。
(3)用右手将杂志翻过来,使杂志的书背朝下。
(4)翻动杂志,并在观众的示意下停住。此时,应迅速把左手食指挪到杂志的外侧。
(5)右手撕下书页,夹在拇指和食指之间。
(6)右手把杂志放回桌上,此时左手拿着撕下的书页和藏在背后的丝巾。
(7)以下就很简单了。把纸卷成圆状,丝巾自然也卷在里面,然后弄破纸卷,自然可以从中拉出丝巾。但在观众眼里,丝巾却是凭空出现的,十分出人意料。
怎么样,你也学着表演一下?
绳子挺立
表演者拿出一根40厘米长的软棉绳,向观众交代一下,证明是软绵绵的普通绳子。只见表演者用双手把绳子拉直,左手捏住下端,右手捏住上端。当表演者把右手撤下时,绳子却能挺挺地立在左手中,无论怎样摆动,也不会倒下来。但表演者一声令下,软棉绳又“唰”地软了下来。反复表演都是这样,你说有趣不?
原来这套小魔术的秘密是在那根绳子上。
先取一根5毫米粗、40厘米长的竹管(也可用硬塑料管代替),把它截成1厘米长的小段。用一根线把这些小竹管穿连在一起。再取一根铅笔粗的空心绳套,将它套在小竹管外面,把两端打结,以防小竹管散落出来。
表演时,因为棉绳里面是由许多小竹管组成的,所以仍然可以任意折弯,与普通绳子一样。当双手把绳子拉直时,左手暗中用拇指和食指掐住第一节和第二节之间的空隙处,拇指用力向上顶,上面的所有小竹管即可绷紧,绳子也就会直挺挺地立住了。只要把左手的拇指放松,绳子就会自动倒下来。
为了增强表演效果,表演时可配以神秘的手势、表情、语言。
奇妙的长短绳
表演者拿出三根长短不一的绳子,一一抛给观众检查,看不出任何秘密。然后,将三根绳子收回,握在左手中再让观众看一遍。接着将三根长短不一的绳头分别提起握在左手中。右手捏住下面的三个绳头一拉后又马上移开,三根绳子却变成一样长短了。最后又将绳子一一从左手中抽出,再让观众检查,三根绳子又是长短不一了。
这套魔术没有什么大的秘密。关键是三根绳子的长度是有一定比例的。其中A绳的长度是80厘米,B绳的长度是50厘米,C绳的长度是20厘米,即A绳的长度加上C绳的长度等于B绳长度的两倍(A+C=2B)。
表演时,让观众检查绳。然后先取回A绳放在左手中。接着将B绳取回,很自然地交叉叠在A绳上端,并随即将上面的A绳头向下翻过来,同时下方的B绳头往上提,使两绳环相扣在一起。做这动作时,得用左手单独完成,右手还得一边取回观众手中的B绳,以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收回C绳后也握在左手中,这样,在手指的掩护下,看上去仍然好像和原来长短不一的三根绳子一样。此后即可分别将下垂的三个绳头向上提,握在左手中,最后右手捏住下面的三个绳头快速一拉,同时将两接环用手指捏住、三根绳就好像变成一样长了。
魔术变完后,为证实三根绳子是一样长的,还可利用转换法交代一次三根绳:右手先从左手中取过B绳向观众交代,然后借放回左手上时,调换出相扣在一起的A、C绳。这时观众以为又拿进了第二根。最后再将B绳拿过来交代,这一过程就仿佛三根绳子是一样长的了。
蛋变丝巾
魔术师取一只透明玻璃杯,放入一只鸡蛋,用大手帕盖住,放回桌上。取来一条红色丝巾,向观众展示前后,在手中揉搓,就变成一只鸡蛋。再拿起玻璃杯,掀开覆盖的手帕,杯中的鸡蛋变成一条红丝巾。
这个魔术十分神奇。秘密何在?
秘密在杯子上。这是一只无底杯。
表演方法如下:
(1)右手把杯子放在左手掌上,取鸡蛋放入杯中,实际是手掌托住鸡蛋,但观众却并不察觉。
(2)右手取手帕盖住杯子,再隔着手帕拿起杯子,放桌上。而鸡蛋则漏在左手掌中,藏于掌心。
(3)右手取红丝巾一条。注意:此时左手保持藏鸡蛋的自然姿势。
(4)合并两手,把丝巾放手中揉搓,实则把丝巾塞入掌心,顷刻间,鸡蛋则从指间托出。
(5)左手取鸡蛋让观众察看。如有必要,还可打破鸡蛋。而藏着红丝巾的左手则自然下垂。
(6)右手再抓起杯子,放在左手掌上。同时,藏于左手掌内的红丝巾则随之从杯底塞入杯里。。
(7)右手掀开手帕,玻璃杯中出现红丝巾。
20世纪红丝巾
魔术师抓起两条绿色丝巾,打结使之连在一起,放入透明高脚杯中。再取出一条红色丝巾,在手中揉搓,忽然消失了。然后,抓住杯中的丝巾,一挥动,只见在刚才打结的两条绿丝巾之间,出现了刚刚消失的那条红丝巾。
这怎么可能呢?透明玻璃杯一直在观众在视线之中,魔术师不可能在两条绿丝巾之间系上红丝巾。这个戏法到底怎么变的呢?
这个魔术的全部奥秘都在准备工作中完成,表演手法并不困难。
准备工作如下:
(1)用两红两绿四条丝巾,较大,且质地厚,不透明。
(2)取一红丝巾,一端缝上一块绿色丝巾片。
(3)取一绿丝巾对折,缝合中部。
(4)将制作好的红丝巾和绿丝巾系在一起。
(5)把红丝巾连结头塞入绿丝巾下部的袋内,露出绿色丝巾小片,使观众看起来像绿丝巾的一端。
至此,准备工作完毕,可以开始变魔术了。步骤如下:
(1)左手拿起两条绿丝巾,用大拇指按到道具丝巾的袋子入口处。
(2)右手拿开外侧的一般丝巾,让观众看看,只有两条丝巾。
(3)两条丝巾打结,实则将道具丝巾袋内的红丝巾的绿色小片与另一丝巾打结,然而观众却发现不了。
(4)将丝巾都放入透明高脚杯。注意结头处先放进杯底。
(5)左手另取一条相同的红色丝巾,在手中揉搓,使之消失,藏入右手掌内。张开左手,示意没有东西。
(6)右手保持藏着丝巾的原样,用手指拉住杯中绿丝巾的一端,一抖,一拉,一挥,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则红色丝巾便赫然出现于两条绿丝巾之间。消失的红丝巾又出现了。
变色丝巾(一)
这是个在魔术史上十分著名的魔术,至今模仿、改良者仍不断表演。
魔术师将桌上的一张白纸卷成筒状。取出三条白丝巾,逐一用魔术棒插入纸筒内。每插入一条,从另一端就能抽出一条其他颜色的丝巾,就好像被染过了一样。等抽出三条颜色各异的丝巾后,打开纸筒,里面什么也没有。
丝巾真的染色了吗?
这个魔术的秘密说起来很简单,无非是纸筒内有一个事先塞好三条各种颜色丝巾的道具筒。但是,要说清楚表演的全部过程,却较为复杂,其准备工作和魔术师的各种手法技巧,都十分完备和精妙。
准备工作分几步进行。首先,要准备一只道具筒,无底,上下贯通,但中部必须用丝缎隔起来,以防止丝巾抽出时,把刚塞入的白丝巾带出来。三条白丝巾要经折叠后逐条放进道具筒。
其次,准备一张稍硬的白纸,在距纸边五厘米处折一下,使之翘起。把白纸折头朝里,放在桌子上,道具筒就放在折页之下,正好挡住观众的视线。
第三,在礼服衣襟内侧,要装一个圆筒状的敞口密袋。
准备完毕,表演可以开始了。步骤如下:
(1)右手从桌上取白纸,连同道具筒一起拿上。
(2)向观众展示白纸正反面。注意,展示白纸反面时,利用折痕,使观众误认为折痕为纸的边缘。
(3)开始卷纸筒,自上而下卷起,把道具筒卷在内部。
(4)从桌上三条白丝巾中先取一条,用魔术棒塞入筒内,另一头则出现其他颜色的丝巾。
(5)将丝巾拉出,夹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
(6)把另两条白色丝巾分别塞入,再抽出两条其他颜色的丝巾,也都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
(7)在取第三条丝巾时,若无其事地把纸筒内的道具筒掉落到衣襟后的密袋之内。
(8)放下丝巾,打开纸筒,内里空无一物。至此,完成了这个漂亮的魔术。
变色丝巾(二)
变色丝巾还有一个玩法,不用白纸,而是靠魔术师的拳头。
魔术师把一条白色丝巾放在手上,并分别向观众出示空手,然后,用右手把白丝巾塞入左手拳心,下端就漏出红丝巾的一角。把白丝巾全部塞进,抽出红丝巾。再张开拳头,里面空无一物。
这个魔术表演起来,比上一个白纸中丝巾变色更为精彩。
秘密还是道具筒,与上一个魔术的道具筒一样。但程序设计和手法有所改变。准备工作也较简单,只要把塞有红丝巾的道具筒放在左右的口袋里,白丝巾放在胸袋里。
表演步骤如下:
(1)装作寻找丝巾,把双手伸进左右口袋,表示没有,又拿出手来。实则把道具筒取出,并把中指插入筒口。
(2)左手伸入上衣胸袋,找到白丝巾,取出。
(3)右手拉住白丝巾,在左手上穿过两次。
(4)再一次拉到丝巾时,将右手的道具筒移到左手掌内。
(5)左手握拳,右手指把白丝巾塞入道具筒内,并从下端拉出红色丝巾、。观众看起来像白丝巾被染红了。
(6)拉出红丝巾,用小指和无名指夹住。
(7)继续塞入白丝巾,随之把右手中指插在道具筒上,弯曲手指,移入右手掌中。
(8)右手取过红丝巾,左手握拳,就像仍然握住白丝巾一般,保持不动。
(9)慢慢伸开左手,向观众证明并无一物。右手把红丝巾的道具筒从容放入口袋,完成全部过程。
七角丝巾
我们知道,一块方形丝巾只有四个角,可这个魔术是要在观众的面前证明这块丝巾共有七个角。
魔术师向观众展示一条大丝巾,将两个角打结,并让观众拿住这第一个结。再将另两个角打结,也请观众拿住。
这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丝巾还有两个角。魔术师把这两个角再打结。同样让观众拿住。观众手里共拿了三个结,定睛一看,丝巾上竟然还有一个角。这条丝巾应该有七个角了。
真有七个角的丝巾吗?
四个角的丝巾当然不会瞬间变成七个角,奥妙都在魔术师的手法和打的结上。
首先,魔术师打的是滑结。滑结的打法。注意,打结,用左手拉住B端向左拉。这样,右手轻轻拉动丝巾,结就很容易滑落。
我们再回到这个魔术上来。先打一个滑结,再在丝巾下迅速将结打开,并请观众用左手拿住结。观众以为拿住了结,实际上仅拿住丝巾的一角。
再将另两个角打结,同样,迅速打开,让观众用右手拿住。然后拿出剩下的两个角,说:“还剩下两个角。”再打结,再请观众空出一手来拿结,最后,拉着最后那个结说:“还有一个结,因为这块丝巾,有七个角。”
可是,当魔术师从观众手里拿过丝巾,一抖,一看,才四个角。
这个魔术表演时要幽默轻松。
绸巾变球
表演者上场,从衣袋里取出绸巾,反正面交代后,将绸巾一角用牙叼住,另一角用左手抻紧,使绸巾绷平。右手对绸巾做一手势后向空中一抓,忽然从右手中冒出一球,表演者不以为然地将球放在助演端的帽子里。如此连续数次,表演者将变出来的球一一放入帽中。末了,助演把帽子抛向空中,奇怪!变来的球竟荡然无存,不翼而飞了。
表演前用细铁丝从一只乒乓球中间穿过去,铁丝一端有一一小环能套入右手中指,另一端有一小钩用以钩球,使之不能脱落。一尺方巾一块。帽子一顶。
表演者上场后,将方巾和球装入衣袋里,开始表演时,从衣袋里掏出方巾,暗中把球戴在右手中指,握于手心。交代方巾,等它绷紧后,虚抓一把,暗中去揉绸巾,露出球来。将球放入助演端的帽子里,而实际上并未放进去,而是又握在右手中了。接着再揉方巾,又变出球来,如此反复,球一直在手中,而帽子里则一个也没有放进去,帽子当然会空空如也!
末了将方巾卷着球装入衣袋。助演抛帽,球却踪影皆无,观众大惑不解!
帽中取帕
表演者摘下帽子,请一名观众仔细检查。然后取出刷子做出清理帽子的动作。随后,作出从空中抓东西放进帽子内的动作后,表演者从帽中掏出许多手帕来。
秘密藏在刷子里。刷子的内部呈中空状,里头塞满了丝质手帕。刷子中心部位没有毛。以便使手帕容易掉落。刷子的两侧附有固定器。把固定器拨开,刷子中心地带的间隔部分就会打开来。表演者边刷帽子,边解开固定器,让手帕落人帽子中。
烧帕无恙
表演者将准备好的东西拿到桌上,先向观众交代一下,然后说:“我把手帕放在酒精里浸一下后拿出来,再点燃它,手帕不会烧坏。”说完,表演者把手帕浸入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再用铁钳夹住手帕的一角拿出来,用火柴把其点燃,这时手帕立即着起火来,但当火焰熄灭后,观众看到手帕并没有被烧坏。
表演前准备一块手帕,将其在水中充分浸透,取出后,将水拧掉,但不要拧得太干;取一只小烧杯,先倒入一些酒精,再倒入体积是酒精一半的水,制成酒精和水的混合液。另外,表演者再准备一盒火柴和一把铁钳。
手帕上的酒精能燃烧,但燃点很低,加之酒精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会被手帕上的水吸收,使温度变低,所以手帕不会被烧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