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第六个年头。迫于全国人民抗日呼声的压力,蒋介石也煞有介事地颁布了《兵役法》,实行征兵,通令查编民间武装,修筑国防工事,似在加紧抗日准备。
那时,我在河南临汝县任县长。7月的一天,郏县县长给我来电话说:“冯玉祥副委员长明日一早从郏县出发,去你县视察国防工事。”我立即通知本县各机关职员、保安队官兵和抗日工作训练团全体学员,务必于明日上午8时以前到县城东关迎候。
第二天上午8时半,一辆小汽车和一辆卡车在临汝东关停下。冯玉祥下车后与我握手。我自报姓名、职务,他也向我介绍了随行的军政部两位职员和他的秘书、《中央日报》记者各一人。他遂即沿着欢迎队伍巡视一周,并多次举手向群众致意。
巡视毕,我请他上车到县政府休息。他说:“我们边走边谈也好。”在步行中,我告诉他:“利用暑假,我把全县的中学、师范学生集中起来办了抗日工作训练团,内分为宣传、军事、侦察、医护四个班,采用边上课边实习的办法。今天冯副委员长来视察,这个机会是很难得的。请副委员长给他们讲讲话吧。”
他说:“很好。我们不必再去县政府休息了,现在就去讲话吧。”我立即派人跑步通知抗日工作训练团。等我们到达时,全体学生已集齐。
我先介绍了几句,就请冯玉祥走上讲台。他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妄图吞并中国,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国四万万同胞,只要人人奋起,个个向前,就一定能够把日本鬼子赶出国境。你们这些优秀青年,正在茁壮成长,是国家的坚强后备力量,你们必须学会一套克敌制胜的本领,随时准备报效国家。”接着,他又介绍了全国各个战场的作战情况,分析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大好形势,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
冯玉祥一共讲了45分钟,我让人作了详细记录,印发全县工作人员学习。
冯玉祥讲话后,稍事休息,就与随从人员到各处视察国防工事。我向他汇报道,临汝县的国防工事是根据军事委员会和军政部颁发的设计图纸,在县城周围和公路两边修建的。每区各调500民工,共计4000人,划分地段同时施工。每人每天发五斤备荒积谷,十天发放一次。冯玉祥听后高兴地说:“你这样做,我很赞赏。每个民工每天发给五斤积谷作为工资,既不增加民众负担,又能激起民众干劲。这种办法很好,可以推广。”另外,我还告诉他:“为了尽量避免多占耕地,这些国防工事表面看来排列不够整齐,但实用效力不会降低。”他点头同意。
后来,冯玉祥又问到地方民间武器的调查登记和编制问题。我说:这事开始时困难颇多,主要是老百姓顾虑重重,一怕报出武器为政府没收;二怕报出武器被用来充实国库;三怕报出武器后被编入抗日部队调离家乡。为了解除民众顾虑,我县聘请素孚众望的士绅为查编委员,由他们带头报出所有私存武器,又拟定了查编条例广为宣传,提出了“人不离枪,枪不离乡”的口号。老百姓看到士绅做了表率,终于解除了顾虑,查编工作顺利完毕。全县按地区分为11个支队,合计长枪11000多支,手枪500多支。支队下设中队、分队,选择民众信得过的人担任队长。
冯玉祥视察结束后,当天下午5点乘车去洛阳。临行时,我和县政府各机关首长为他送行。他握住我的手说:“我这次在湖北、河南视察了好多地方,各方面工作使我都比较满意的就是临汝。你们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时刻把国家和民众放在心上。你能干、肯干,会动脑子,遇事能想出办法。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为打败日本鬼子多做贡献。”说罢同送行者一一握手告别。
冯玉祥视察临汝不过一天时间,给临汝各级干部留下深刻印象。国民党统治时期,每一个中央委员外出视察或旅游,总是在很早以前就通知当地做好迎接的准备。比如:蒋介石游嵩山,一个月前就通知我这个当时的登封县长,到洛阳与专员、司令们商谈迎接事宜,为了使蒋介石的汽车能够开过山去,调集5000民工,夜以继日,费时一个多月,耗资数万元,才修通了轩辕关的“十八盘”公路。蒋介石到的那天,除沿途有一个师的兵力布防外,随身还带着一个宪兵团。单是各种食品和装备,就装满了11辆大卡车。冯玉祥当时是国民政府中仅次于蒋介石的人物,可是,他来视察,我事先完全不知道,只是来的前一天才接到通知,县里没作任何准备。冯玉祥来时,只带大小汽车各一辆,随行四人。卡车上装的是日常必需的行装和衣被。视察国防工事,完全步行。中午在县政府用餐,只让准备了五六样荤素菜。这在当时,跟接待一个普通职员差不多。这在中国历史上实不多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