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元月,我从威远县政府军事科办完“裁科并团”的结束移交工作[3],走上新的岗位不久[4],冯玉祥将军为了抗日救亡,在全国发起节约献金救国运动,经富顺自贡来到威远,下榻在威远煤矿驻城办事处,住了四天。冯来威远,计划在县里发动节约献金救国运动之前,召开一个慰劳抚属大会和主祭阵亡将士大会,并在县建立忠烈祠,把阵亡将士的“神主牌”送入忠烈祠供奉,以表彰忠烈,鼓舞抗日士气。由于我曾在威远县政府军事科分管抗战兵员征补和将士阵亡优抚工作,县长黄达夫就派我查清档案,协同县优待委员会工作,并把本县前后出征新兵和阵亡将士人数告诉他[5],同时,指派我在两个大会上当司仪。因此,我有幸和冯接近。
冯将军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身着简朴的布大衣,每日早晚常到西门城墙边眺望远山(大小老君)近水(清溪河),也对我们做些必要的询问。当时,我听说冯的事迹:出身贫寒,年仅12岁就投身军旅,曾亲自策划滦州起义,响应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又在北京驱逐逊帝溥仪出故宫;五原誓师,他把自己的部队改为国民军,邀请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国家大计;等等,内心本已对冯非常钦佩,及至得以听其言,观其行,就更对他肃然起敬。
在献金大会召开前,威远县商会会长颜怀西说:“冯玉祥装模作样,无论他说什么,我是不献金的。”大会进行中,冯将军声似洪钟,满怀深厚的爱国热情,斩钉截铁地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敌入侵,我前方将士浴血抗战,我们后方的老百姓岂能无动于衷,不献金救国吗?如果有人丧心病狂,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那他就不属于炎黄子孙,就不属于有出息的中国老百姓。”颜怀西在亲耳听到冯将军两个钟头以上、感人肺腑的讲话后,感动地站起来说:“我代表全县商户拥护献金,争取多献金。”结果,我县献金2000多万元法币、布军鞋10000双。可见冯将军的至诚能够教育顽固分子,更能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忱。
我县忠烈祠选建在武庙后殿,曾请冯将军在黄纸上写下“忠烈祠”三个大字,然后贴在殿前横匾上。油漆“神立牌位”写上阵亡将士姓名,大会后由群众整队将牌位送到后殿,安放于壁前周围的特砌砖台上。
大会在县城西门外的大操场举行,到会一万多人,将所有阵亡将士神主牌先放置在三个柏树枝扎的亭子里,军乐队、民乐队、学生队、县级各机关团体都参加了奉送牌位典礼。队伍经过大街时,家家户户燃香点烛,摆设香案,鸣放鞭炮。牌位进入忠烈祠后,冯又在祭台前主祭如仪。
在大会上,阵亡空军将士袁芳炳的五弟袁芳勋致辞说:“我的哥哥在抗战中阵亡了,父亲听说将军亲自来主祭,并送阵亡将士进入忠烈祠,因有病不能来,特叫我来代表并致谢意。我们袁家有两千多户人,全族人都感到无限光荣,我们这一乡、这一县都感到特别光荣。”
散会后,县优待委员会主任委员黄达夫县长、秘书钟韶春还遵照冯将军之嘱,分头率领工作人员和学生队给每一位阵亡烈士家属送去米、肉、棉花、蔬菜和一些用品。
这次亲见冯将军仪容、作风并亲聆讲话,我深深认识到冯是一个走过曲折道路、忠于人民的坚定爱国者。
冯将军在威远的爱国事迹,是他的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值得称颂的一页,特录之以志不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