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两个人又吵了。父亲拿离家出走当武器,怒气冲冲地甩门走掉,走掉了还不依,从外面打电话回来指责母亲。母亲因为生气,也走了,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她接了电话。父亲一肚子火,相当于脑子里注了水,属于看这个世界没有一样不糟糕、想要把一切都破坏掉的那一类男人。这个男人在电话那头朝妻子吼叫,就差从电话线那头爬过来动拳头了。她在这边听着,害怕得很,却不能开口。父亲没想到是孩子接的电话,以为妻子在电话这一头拿故意不搭腔来嘲笑他,越发是生气,什么厉害往什么上说,什么绝情往什么上说,说得人心惊胆战,然后把电话用力撂下了。
按照剧本的要求,她的表演是这样的:父亲在电话那头大声吼叫,一句句威胁着要把家打散拆开的时候,她又害怕又难过,却不愿意掐断那个维系着父亲声音的电话,只能把话筒从耳边撤掉,紧紧地搂在怀里。母亲回家的时候,发现她像一只受到了残害的小猫,人缩在墙角,怀里搂着一只布袋熊,一副没有支撑和照应的样子,明明泪流得湿透了衣裳,就是咬紧牙关,一声也不哭出来。
这场戏排了好几条,现场几乎控制不住。不是她泪流得太多,哽咽得差点儿没晕厥过去,就是现场的工作人员忍不住哭出了声儿,穿了帮。导演先发了两次火,后来不发火了,坐在监视器前,一个劲伸手向场记要纸巾擤鼻涕,一副被摧毁掉、破罐子破摔、任事态发展下去的架势。摄像在那边看着发急,估摸着拍出的素材能剪出一条完整的来了,过去小声和导演商量,问是不是不拍了,是不是过了算了。导演也像是脑子里注了水,半天没出声,再出声时就让这条过了。执行导演赶紧招呼场工收拾东西,转场拍另外的戏去。
我是《长发留给风》的编剧。这部电视剧拍完后,我被叫去看初剪出来的毛片。导演叫剪辑师专放这场戏给我看,我就知道为什么当时场面失控了。她在戏中那个小可怜的样子,人缩在墙角里,把布袋熊抱得紧紧的,身子颤抖得厉害,泪水不断地流淌着,流急了,她偏要一下一下噙住它们,就是不让它们掉下来。她这个样子,就像一枚青涩期就被风刮落到泥地上的果子,非要拿粉嫩的生命被大人肆意践踏的一面给人看,谁看了也受不了。导演陪着我看样片,像是吸了毒似的,不断地按回放键,一边后悔不迭地说,早知道这样,该把她的戏多加几场,怎么就没长后眼睛。说罢还擤鼻涕,四处找纸巾。我没有接导演的话。稿费我已经拿到手上了,一多半花得没了影儿,工作热情早没了,就算加戏,也是另外一部戏的事情。我不会像导演那么不理性。
她的小名儿叫哨子,是湖北沙市一个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剧中的角色和她本人都是8岁。在现实生活中,她既不聋也不哑,人长得粉嘟嘟的,样子很机灵,眼睛大大的,睫毛很长,眼珠子忽闪忽闪的,一看就让人心里发软。她这个样子,人见人爱,也因为人见人爱,她是四处有人缘,在人群中一点儿也不认生,到哪儿都是中心,要人哄着,要人宠着,和角色中任凭风吹雨打的苦孩子完全是两种样子。剧组是个江湖,走南闯北,什么没见过?可都说没见过这么大器的孩子,叫唱歌就唱,叫跳舞就跳,唱还不是一般的唱,跳也不是一般的跳——湖北省少儿才艺大赛,唱歌她拿了第二名,舞蹈她是第一。这样的她,一唱一跳就是一出戏。而且,她在才艺大赛上的舞蹈分是在决赛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拿定了的。那天全国各地的评委来了,吃过饭后,组委会的人陪着评委们往房间里去,在走廊里碰到了她母亲带着的她。组委会的人向评委们介绍,说这是参加决赛的选手,叫哨子。一位评委喜欢她精灵古怪的长相,顺口说,小家伙,跳一段看看。大约并没有真让她跳,她却风儿吹动似的,当场就来了一段拉丁舞。拉丁舞是要舞伴的,比如鱼儿没有水游不出涟漪,鸟儿没有风飞不出花样。她不要风和水,眼神儿刷的亮了,小腰一挺,小胯一摆,一手掐把住腰,另一只胳膊缓缓伸展着向空中拉开,脚下跺出一串悦耳的琶音,身子立刻扭出麻花辫儿似的花样来。梅伦格的诱惑、骚萨的活泼、桑巴的性感、伦巴的高贵、恰恰的热情如火,一招一式,舞姿迷人。不足五尺宽的走廊,硬是被她舞出了南美丛林的狂野意蕴,再加上她小脸儿上洋溢着的巨星一般耀眼夺目的骄傲表情,把评委爷爷奶奶大叔大婶们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连话都不会说了。
演员是剧本写完之后定下来的,那之前,我躲在洪湖乡下的一只看莲船上黑汗水流地赶剧本,不知道哨子让评委目瞪口呆这件事儿。哨子的歌舞天才没能在这部电视剧中得到发挥,令人有些遗憾。电视剧播出的时候我看了,因为是断断续续看的,哨子在剧中的戏份儿又不多,所以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倒是听剧组的人说过哨子的两个故事,让我对她产生了兴趣。
头一个故事和哨子的出身有关。
哨子的父母是沙市郊区人,因为出身贫穷,两个人都没有读过几年书。哨子的父亲很小就跟着亲戚学做生意,先卖鼠毒灵,再卖河沙,攒下几个血汗钱,开了一家酒楼。酒楼的生意火爆,晚上要翻几次台才能周转过来,于是接着往下开连锁,不光在沙市,连荆州和宜昌都有了分店。酒楼取了个挺有想法的名字,叫“十千轩”,大概是受了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的启发,要成全人们的那种往农耕时代里回归的白日梦想和挥金如土活死了事的气派。
哨子的父亲发了财,开始嫌弃妻子和女儿。他嫌弃的原因是他喜欢儿子,妻子没给他生儿子,生了女儿哨子。他要妻子再往下生,两个不行生三个,三个不行生四个,反正他有钱了,罚得起,也养得起。谁知哨子的妈妈生下哨子以后就安静下来,不动怀了,药吃了不少,先生看过不少,就是不见有动静,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哨子的父亲很生气,说哨子的妈妈,我里外操劳,弄你都弄得呕吐了,总不是我的问题吧?哨子的父亲就要和哨子的妈妈离婚,自己再去娶个能生儿子的女人。哨子的妈妈当然不肯。哨子的父亲就在外面买了房子,从家里搬了出去,养了一个年轻女人,和年轻女人签了合同,说好,家里原来的女人一时离不了,还是老婆,年轻女人暂时做小老婆,要是生了,而且是儿子,就解决她的问题,该平反的平反,该昭雪的昭雪。
哨子的父亲从家里搬走以后,几年没回过家,也没给过母女俩一分钱的生活费。哨子的妈妈先前有一点儿积攒,靠那点儿积攒,紧巴巴的日子也能过上几年。可哨子的妈妈不想亏待哨子,她把哨子送去学习长笛古筝、音乐舞蹈,想让她学出成绩来,让她爸爸知道,女儿也是可以优秀的,也是可以替父母长脸的,因此翻然悔过,一家人破镜重圆。这样一来,花销就比活命过日子大了许多,那点儿积蓄根本不够用。哨子的妈妈就出外打工,蹬三轮儿、烫塑料袋、张罗菜摊子,靠着东鳞西爪的血汗钱,支付哨子的学费和送老师的礼金。旁边的人看哨子的妈妈长年吃不上肉,一脸菜色,劝哨子的妈妈,事情到这个分上,强弓难挽,不如离了,求法院撑腰,怎么也能分个十万八万的,母女俩好歹饿不着。哨子的妈妈不肯,说男人都是这样,年轻时想儿子,等过了年轻的劲儿,就知道丫头好了,就该想丫头了,她不能断了男人的念想,也断了女儿的念想。
俗话说,好人好报,恶人恶报。那是俗话。现在的情况,十有八九不是那样,叫好人恶报,恶人好报。那个年轻女人后来果然生了,是个女儿,可不光有女儿,女儿头一个挣出羊水露了湿漉漉的脑袋出来,两分钟后,产科大夫又从年轻女人的脐带上摘下个儿子,是龙凤胎。哨子的父亲高兴坏了,掏钱办了几十桌酒,大宴天下宾客,并且当场兑现合同,婚姻登记处没去,酒桌上向来宾宣布,抱着一儿一女的那个年轻女人,是自己的新夫人。酒宴过后,找人捎话给哨子的妈妈,申明夫妻缘分已尽,如今他怀里如夫人,膝前儿女全,是不会再回头了。哨子的爸爸让哨子的妈妈放聪明点儿,光阴不等人,嫁人赶早,若想不通了,悬梁上吊也赶早,别赖在那儿死活不靠谱。旁边的人又劝,说这种狼心狗肺的男人,踢掉都嫌臭了脚,要哨子的妈妈死了那份心,赶快嫁个人,钱不钱的没什么,好歹生活上有个支撑。哨子的妈妈仍然不肯,说女儿不能没有父亲,更不能有个后爹,那样的女儿没法做人。就这样,母女俩挺着熬着,苦难中度日子。好在哨子没有辜负母亲的一片希望,在少儿才艺大赛中雏燕振翅,一举成名,以后就有替企业拍广告拍画册的人陆续找来,让哨子当模特儿,靠了这个,哨子不光能零零碎碎挣一些银子,也成了沙市人人脸熟的小明星。
哨子的妈妈我见过,一个老实巴交的女人,模样和穿着都不显眼,人拘谨得很。看谁都抿着嘴紧张地笑,没有什么言语,坐着就坐着,站着就站着,绝对不会让人注意。三十出头的人,显得比四十岁的人还老相。
关于哨子的第二个故事,是哨子在剧组里的事情。
前面已经说过了,哨子是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人见人喜欢。她到剧组来了,她就成了剧组的中心,大家都宠她,都拿宠她当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她的戏份儿少,总共没有几场,可剧组里被人叫得最多的名字是她的。导演叫,哨子,哨子去哪儿了?过来坐在监视器前,别乱跑。化妆叫,哨子,让我看看小辫儿散了没有,有戏没戏,别让人家说咱们邋遢。灯光也叫,哨子,来吃桃儿,大的谁也不许动,都留给你。连场工都巴结她,硬要抢了哨子妈妈手里正洗着的哨子衣裳,说剧组的洗衣机不用白不用,要用,导演第一,制片主任第二,第三个就得轮到哨子,剩下的才是男女一号。
剧组里的人这样对待哨子,哨子并不都买账。人家是剧组里的公主,人家不可能把每一个人都当成王子,那多累呀,要这样,也就不是公主了。应该说,哨子对剧组里的人还行,能点头的时候点头,能笑的时候露了牙齿笑,不吝啬;就算不想答理人,也没有什么不礼貌的地方,充其量白一白眼,不说话,扬着小脸蛋儿走过去罢了。
哨子唯有对男一号桐城最好。桐城是名演员,拿过电影家协会那个著名的样子却丑得让人喷饭的仙女金像奖,按照业内的话说,是撒泡尿都能上娱乐版的一线腕儿。桐城在剧中扮演哨子的父亲。桐城不年轻了,小六十了,导演欣赏他的戏,在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就拿他出演主角的电影当作业,硬要请他在《长发留给风》中来抬自己,又坚持了要哨子这个催泪弹,给我说了好几次,要我想办法。我拿了人家的钱,不能拒绝,把人物关系调整了一下,把桐城写成老少配,娶了年轻的妻子,再老来得子。这样,一老一少就凑进一部剧里了。
哨子一到剧组就黏上了桐城,张口就叫爸爸。桐城自己的儿子大学都毕业了。桐城挺喜欢哨子这个精灵漂亮的小姑娘,笑着对导演说,看来我们父女俩有缘分,我们的戏不用你操心,凡是我俩的戏,你就准备好一条过。以后哨子就和桐城父女相称,桐城走到哪儿,哨子就跟到哪儿,小跟屁虫似的。桐城化妆哨子要趴在一边看,桐城默台词她要帮桐城拿台词本,桐城入睡前一定要对她说姑娘晚安,不然她不睡。连桐城上洗手间她都得在外面蹲着,等着桐城从洗手间里出来,两个人手牵手回房间。称呼上也变了,不叫爸爸了,叫亲爸爸。逮到谁都慌里慌张地问,看见我亲爸爸没有?我亲爸爸呢?我亲爸爸去哪儿了?遇到这种时候,只要谁告诉她桐城在哪儿,踢踏舞水兵舞任选,跳一百遍也不嫌累。桐城呢?桐城也拿哨子当亲闺女待,疼她爱她,片场上只要没自己的戏,吃瓜子给剥壳儿,喝水给拧瓶盖儿,倦了往怀里一抱,讲着故事哄她睡,有几次让哨子缠住了,夜里还给她洗脚掖被子,亲爸爸也没有这样过。父女俩好得赛过一家人,让剧组里的人羡慕。哨子就得意,晃着小辫儿说,谁叫你们没福气,你们若有福气,也找个亲爸爸呀。
不过,哨子也有失落的时候。桐城因为跨着两个组的戏,合同里事先签了,某月某日到某日飞B组,某日再从B组赶回A组来。隔三差五,桐城就要飞一次,去另一个组上戏。桐城去另一个组那几天,哨子最不开心了,谁叫她她都烦,待答不理的,整天没精打采,戏也拍不出光彩来,让导演挠头,问,桐城什么时候回来?后来就让把哨子的戏和桐城的戏放在一个时间段里拍,免得拖戏。哨子还老在桐城去B组的时候给桐城打电话,在电话里撒娇说,亲爸爸我想你了,亲爸爸你什么时候才回来呀?你要再不回来,我就死了。把桐城在电话那头心疼得要命。电话一打一个钟头,非得等桐城在那里说,姑娘,亲爸爸要上戏了,挂了啊?这才让挂了。
剧组去上海车墩拍外景的时候,哨子跑去找导演请假。请假不是请她一个人,是请她和亲爸爸桐城两人的。哨子事先就给妈妈说好了,等亲爸爸从B组回来,要请亲爸爸吃一顿饭,犒劳可怜的亲爸爸,慰问了不起的亲爸爸。哨子的妈妈挺感激桐城老师的,人家那么大名气的演员,人家没把哨子当外人,是真当亲丫头来带的。哨子的妈妈真心诚意想请桐城老师吃一顿饭,感谢桐城老师,就担心桐城老师名气太大,请不动。桐城知道母女俩经济情况不好,知道母女俩是诚心请自己,不答应就伤了母女俩的心,不能拒绝,还不能抢单,那样的话,心伤得就更大了。桐城就拿定主意,到了那天,给哨子和哨子的妈妈买点儿礼物——剧里剧外都让人家叫亲爸爸,给自己的姑娘和姑娘她妈买点儿礼物,这总行吧。
那天,一家三口去了街上,先去“小南国”吃饭。菜是哨子点的,她也不懂搭配,菜谱拿来,摊在桌上,一页页翻照片看,看着照片好看就指,指了一大桌。哨子的妈妈一点儿也不心疼钱,只怕桐城不满意,菜上来了,一个劲儿地要桐城老师吃菜,怕桐城老师嫌弃,自己不敢伸筷子,坐得离父女俩远远的,胡乱扒了一碗饭,就把筷子放下了。
一家人高高兴兴吃完饭,哨子的妈妈结了饭钱。三个人从“小南国”出来,按桐城的意思去了南京路,先进“恒隆广场”,再进“伊势丹”和“中信泰富”。桐城出手大方,拣最好的衣裳给哨子买,买了一大包,抱都抱不下,也没忘记给哨子的妈妈买了两件。哨子快乐得要命,件件衣裳都要先抱在怀里尖叫了才肯试,试衣裳时眼泪汪汪,试一件从试衣间里冲出来,抱着桐城狠狠亲一口,说爸爸我的亲爸爸,我好爱好爱你,试一件再从试衣间里冲出来,抱着桐城狠狠亲一口,说爸爸我的亲爸爸,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爱你了。
本来挺高兴的,事情到这里就完了,谁知三个人拎着大包小包往商场外走,路过男士装柜台,哨子眼尖,一眼看中了一套休闲男装。那套男装时尚得很,上身是小开领T恤,下身是宽松板裤,配了黑面镶黄边的运动休闲鞋,哨子喜欢它的大红,硬要妈妈买下来,送给亲爸爸。那套男装是“圣罗兰”牌的,桐城眼尖,看清楚标价七千多元,急着去拦哨子的妈妈,说自己衣裳多得穿不了,用不着,再买就浪费了。哨子不高兴了,嫌妈妈付款付慢了,让亲爸爸伤心,就在柜台上发起了脾气,把怀里的帽盒砸到地上,再用脚去踢。哨子的妈妈心疼地说,你别砸东西呀,看把你爸给你买的衣裳弄脏了。哨子就掐腰跺脚,朝妈妈喊,还不去,还犟嘴!
那天晚上,桐城把哨子的妈妈叫到剧组宿舍外面,塞给哨子的妈妈一个信封,要哨子的妈妈快收起来,别让哨子看见。哨子妈妈抽出信封里的东西看了一眼,让人打了一耳光似的,马上塞回信封里,炸药似的把信封往桐城手上一塞,说桐城老师使不得,万万使不得。桐城说,你家里经济情况不好,哨子的出场费又低,一集戏一千不到,总共没有几集,都给我买衣裳了,你们吃什么,喝什么?哨子的妈妈说,您能这么待哨子,是哨子的再生恩人,我们母女俩已经感激不尽了,磕头都磕不过来,就算哨子一分钱不拿,卖血我们也得还这个愿。只要哨子用功,戏让导演满意,哨子就有出头之日,我们终究能过去。再说,您今天不也花了不少吗?我们怎么能光花您的?桐城说,你们不能跟我比,我一集戏顶哨子几十集,哪能这么比。哨子的妈妈死活不肯收信封,说要让哨子知道了,她会难过死。说罢匆匆离去,回宿舍去给哨子熨衣裳。
桐城穿着那套“圣罗兰”牌休闲装的照片我看了,人从头红到脚,像只烤熟了的大马猴,滑稽得很。我把这个印象告诉了桐城。桐城苦笑说,就算给我买件大红袈裟,我也得穿着,自己的姑娘嘛。又说,可惜苦了她妈,七千多块,母女俩能过好几个月日子了,心里惭愧呀,穿上我还真怕烤煳了。
我给桐城说我看他照片印象的时候,是这部剧拍完不久的事情。这部剧在广电高审片组审过后,定下来在CCTV一套播,剧组接到这个消息,像是中了大彩似的,由导演带着,倾组出动,到北京活动,想借机炒作一下。我那时刚好在北京,为一家出版社改小说稿,导演让人给我订了房间,要我去组里喝酒,我去了。
我在走廊里碰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哨子。她从走廊那边跑过来,一头撞在我身上。我搀住她,说哨子小心,别摔着。她白了我一眼,从我怀里抽身出来,退后一步说,我要去接亲爸爸的电话,现在没工夫,签名晚上再来,先找我妈约时间,找我亲爸爸也行。话是摇铃似的一连串说出来的,话没说完人就跑得没了影儿,拐弯什么地方房间的门咔嚓一响,然后是她的尖叫声:别动电话,那是亲爸爸打给我的!
我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哨子说约时间是怎么回事儿。哨子的妈妈笑吟吟地从走廊那头过来了。这个妈妈不是亲妈妈,是剧中演她妈妈的演员,叫郭子。郭子是个年轻演员,和桐城演老少配,喜欢开玩笑,说邓老师你来晚了也行,笔你得先准备好呀,签名册没有,签衣领上也行,瞧你错过了多好的一个机会。我明白过来,也笑,说,还真成明星了呀?郭子说,怎么不是?某某某那天看了片花,给导演打电话,要哨子上他的戏,正谈着呢。某某某是国内牛气冲天的名导演,上他的戏,不是大牌也是准大牌了。这样说,还真离明星差不多了。
导演约了CCTV影视前沿栏目,正在会议厅里做专访。郭子陪我去了我的房间,我和郭子就坐在房间里聊天。
我从郭子那里知道,为了桐城,哨子和郭子闹翻了。哨子到剧组一段时间后,开始讨厌郭子,要把她和桐城分开。哨子不许郭子和桐城太亲近。桐城和郭子演对手戏,哨子一定得在一旁守着,监视他俩。桐城和郭子两个人商量台词,脑袋凑近了,哨子就咳嗽,咳得两个人没法对台词。哨子还一会儿给桐城送水,一会儿给桐城摇扇子,借机会把郭子挤到一旁去。郭子向导演抱怨,说中间隔着个横眉冷对的小人儿,让人怎么拍戏呀。导演就给哨子做工作,告诉哨子,桐城和郭子是夫妇,夫妇俩,不能像客人,更不能像陌生人,该亲热时是一定要亲热的。哨子气鼓鼓地说,那是假的,电视剧是假的,他们不是真正的夫妇。导演说,这个我懂,我没说他们是真夫妇,可他们得演成真夫妇,咱们不是在演戏吗?哨子气鼓鼓地说,他们在闹离婚,婚一离,比敌人还敌人。导演愣了一下,笑着对身边的人说,谁说哨子不懂剧本?她把人物关系的核心抓住了,你们说说看,小荷不是尖尖角了,那帮爷还甩什么牌子?告诉他们,都学学人家哨子。又对哨子说,哨子别捣乱,乖乖到一边剥榛子去,一会儿我拍顺了,叫编剧给你加一场戏。导演以为这样就把哨子哄过了,继续拍戏。可没过一会儿,戏走过了,要正式拍了,导演突然在监视器里发现,郭子的衣服上有两大团油彩,熊猫眼圈似的耀眼,又脏又滑稽。导演气得要命,拿服装一顿开训。服装挺委屈的,直叫自己冤枉。郭子也奇怪,自己化过妆后才换的衣裳,这其中一直没去过化妆间,在哪里沾上了这么多油彩呢?后来大家都明白过来了,都把目光投向哨子。哨子谁也不看,悠闲地在一旁背着小手踱步子,拿眼睛狠狠地刮郭子,意思是,看我怎么收拾你。那副得意劲儿,让人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我听了这一段后笑,对郭子说,人家是触景生情,把你当成她生父养的那个年轻女人了,那还不是敌人呀,你活该要上这个角色。
郭子灌了一口矿泉水,抹掉嘴角的水珠说,才不是呢。我再给你说件事儿吧。郭子又说了一件事儿,事儿还是哨子的。
哨子长期在外面参加各种文艺学习班,参加各种艺术比赛,有时候借出去拍广告和电影电视剧什么的,落下不少课,成绩一直不好,上学期期末考完后,全校排名,她排第1546名,低年级的学生中,再往下只能盖住七八个,惨不忍睹。《长发留给风》拍完后,哨子的妈妈带哨子回到沙市,本来想让哨子回学校把课补上,哨子不干,不想回学校上课,说亲爸爸答应她了,以后他上什么剧组,就让她也上什么剧组,这样父女俩就能常在一起了,她也就不用上学读书了。哨子的妈妈也听桐城这样说过,可那是女儿缠桐城老师缠紧了,桐城老师顺口说说,不足为信。不光桐城老师这么说,哨子过去外出拍照或上剧组,但凡见到的,不喜欢哨子的找不出几个来,有认姑娘的,有认干亲的,还有要掏钱送哨子出国深造的,要都听信了,哨子不早成了联合国大使?为了让女儿赶上落下的课程,走上正轨,哨子的妈妈对女儿说,你亲爸爸虽然答应你了,可你也得学习呀,你亲爸爸那么优秀,你要成绩不好,你亲爸爸就会不喜欢你,你去哪儿上戏呀。哨子那天和她妈妈发了一通脾气,脾气发得很大,把家里的电视机都推到地上摔碎了,吓得她妈妈连忙往回收话。可这也拦不住哨子。哨子当下就给桐城挂电话。桐城在新疆拍戏,电话里听哨子一说,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在电话那头严肃地说,姑娘,你妈说得对,你得好好学习,不好好学习,爸爸就不疼你,爸爸要疼就疼学习好的姑娘。
郭子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问我,你猜后来怎么着?
我说,还能怎么着,哨子变了,成好学生了呗。
郭子瞪了眼睛说,问题是,哨子不是变成一般的好学生,是变成全校的尖子生了。
我被茶呛了一下。我放下茶杯说,怎么可能?
郭子说,怎么不可能?人像疯了似的,没日没夜地温课写作业,缠着老师给补落下的课,就三个月时间,几门课都赶上去了,前几天期末考试刚考完,综合成绩排列全校第172名,进了双百名。你说神不神?
我们正说着,听见外面走廊里,哨子由远而近哼着歌儿过来了。有人在走廊里和哨子开玩笑,说哨子,今晚你爸回北京录像,要你爸请大家吃饭。哨子站住,用力跺脚,尖锐地喊,休想!那人连忙说,那换换,我们请你爸吃饭。哨子哼了一声说,这还差不多。又说,那要看我亲爸爸给不给你们面子,还要看我亲爸爸有没有时间。那人又开玩笑,说你不能帮着在你爸面前说说好话,让你爸给我们一个面子?实在不行,饭不吃,让你爸给我签个名儿,这总行吧?哨子银铃摇曳似的说,签名儿可以,但你不要老缠着,先等我爸洗完澡、睡完觉、休息好了再说,我爸他多累呀。话说完,哨子推门进来了。
我停下和郭子正说着的话,看哨子。刚刚在走廊里撞我的时候穿了一套紧掐腰身的短装牛仔,这会儿工夫已经换成一套飘逸的水手装了,脚上是一双半高腰的小牛皮靴子,挺神气,确实可爱。
哨子大概不打算给我签名,没理我,蹬蹬地冲着郭子去了,往郭子面前一站,手抬起来,往小腰上一叉,直呼其名地说,郭子,我先礼后兵,和你商量,如果商量不通,那就不怪我了。
郭子问哨子:商量什么?先礼后兵什么?说说看,看我喜欢哪个。
哨子说,第一,今天我爸来的时候,不许你去机场接他;第二,除非我在场,不许你私下和他说话;第三,我已经向制片主任打听过了,你的房间不和我爸在一起,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请你不要往我爸的房间跑。我要提醒你,戏早就拍完了,你们的夫妇关系已经彻底结束了。
郭子憋着,背过脸去哧哧地笑。我没觉得这事儿有什么好笑。我说,哨子,郭子是你叫的吗?你该叫她妈妈。就算戏拍完了,她不再是你妈妈了,最不济你也该叫她郭子姐姐。
哨子长长的睫毛往下耷拉了一下,再往上一翻,转过脑袋来看了我一眼,用一副礼貌的口气对我说,对不起,我们谈我们的事情,和您没关系。
郭子是那种开心就好的年轻演员,偏要拿哨子开逗,笑过了,说哨子,我和你爸的事儿,和你也没关系。你多大一个人儿呀,管大人的事儿干吗。实话告诉你吧,我和你爸,我俩还没正式离婚。你爸他后悔了,他不想离婚了。
哨子冷笑,说,撒谎吧,撒吧,看你撒成什么样儿。
郭子一本正经地说,我撒什么?他这次回来,就是和我商量别离婚这件事情的。我还真不去你爸房间,我就在自己房间里等着,我坐在梳妆台前慢慢梳头,等你爸他在门外咳嗽,急赤白脸地敲我的门儿。
哨子气急败坏地说,美死你!绝对办不到!我亲爸爸一进门我就要他和你离婚!你看着吧,看我亲爸爸听你的还是听我的!
两个人你一嘴我一嘴正争着,哨子的妈妈匆匆进来了。这回是真妈妈,虽说小地方的人到北京来,着意换了一身整洁衣裳,头也梳得整整齐齐的,但脸上的沧桑怎么都换不掉。哨子的妈妈一进门就向郭子抱歉,说一时没看住,让哨子跑来给郭子老师添堵了。又伸手去拉哨子,说咱们回房间吧,别在这儿捣乱。哨子不走,气呼呼地甩开她妈妈的手,一定要郭子说清楚。正闹着,制片主任进来了,通知说饭准备好了,导演的采访也结束了,要大家去二楼餐厅进餐。
吃饭的时候,哨子的妈妈不在了。我先以为哨子的妈妈去洗手间洗手了,等大家上了桌子,菜上来了,酒斟上了,吃了一阵子,人还没来。我就问,哨子的妈呢?一边制片主任说,别等她了,她从不上桌吃,每次都这样。我问,为什么?制片主任说,脸生呗。我说,生什么?她不是一直陪着哨子吗,你们拍了三个月戏,转场五六处,几个主角都离组串了几回戏了,她老蹲在组里侍候哨子,要说熟,她该比主角熟。制片主任笑了笑,不说话,把一块油闷海参拈进嘴里,用一口冰镇啤酒送下肚。我看着制片主任把海参送下肚了,觉得这事儿没完,又问,她不上桌,吃什么?怎么吃?制片主任明显嫌我事儿多了,不想回答,但看了一眼我,我拿眼睛盯着他,是不放他过去的样子,就一伸脖子咽下嘴里的东西,说,剧组已经安排了,邓老师您就别管了,吃您的吧。我说,在一边吃呀?还开了一桌?制片主任说,没有,就她。我笑了,说,一个人吃,怪冷清的,要这样,哨子该去陪她妈妈。制片主任也笑,从嘴里剔出一根鱼刺来,说,那怎么行,如今不同了,哨子是明星,从头到尾都是跟着导演吃,哪里有工夫陪她妈妈。我说,那就调一个方向,让她妈妈上这个桌来呗,不就是添双碗筷的事吗?制片主任说,哨子的妈妈说了,不能影响哨子的形象。我说,什么形象?哨子不是她生的?她不是哨子的妈?哨子要有形象,她是形象的妈,她那不光是影响,根本就是制造了。我不想再理蠢得要命的制片主任,转了头对哨子说,去,把你妈找来。哨子正让身边的一位演员往嘴里喂浸了辣根儿的刺耳,听我那么说,抬了红富士一般漂亮的脸蛋儿来冲着我甜甜地笑,笑出一对酒窝,礼貌地说,您吃您的,不用操心她。我有点儿生气,盯着她一字一句地说,孩子,我是不用操心,我说的是你,你去把你妈叫来,上桌一块儿吃饭。哨子像是没听明白我的话,冲我又笑了笑,不再理我,转了漂亮的脸蛋儿对身边的演员说,谢谢你帮我添点儿水煮鱼,就一块,一块啊。我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心想这丫头,自己一大桌热热闹闹地吃,也不管妈妈在一旁冷冷清清一个人,如今的孩子,养着还真没什么劲儿。
本来事情已经结束了,我筷子都伸出去了,一边摄像冒了一句出来:要不给哨子的妈添个菜去?反正我们这桌菜也吃不完。我一听不对劲儿,筷子收回来,问,她那边没菜呀?不是一人一桌吗?摄像说,菜有,一袋榨菜,两个面包,矿泉水管够;一人一桌也不假,人在大堂里坐着,来往的都不认识,不是一人一桌是什么?我愣了一下,再问,你们来北京这些天,她都这么吃?摄像说,何止北京,拍戏三个月,顿顿如此。我火了,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拍,说,我操你们妈,这算什么?你们吃毒药呀?怕人闹死呀?就算毒药也试过三个月了,闹死你们谁了?凭什么你们吃独食,让人家躲在一边啃面包?
桌上的人全都呆住了,筷子从嘴边拿开,看着我,大约江湖是个江湖,没见过这样野蛮的,不把江湖秩序放在眼里。导演也许觉得今天在镜头面前很出彩,心情很好,先前一直埋着头在那儿喝汤,好像汤里有尊小金人儿,喝虔诚了,能喝出来让他油腻腻捧住似的,这会儿看我发了火,抬了头对哨子说,哨子叫你妈去,快去。又对制片主任说,给你们说了多少次,你们能办什么屁事儿?又说我,行了老邓,喝汤,银鱼莼菜汤,凉了就该腥了。哨子看看导演,再看看我,翻了一下眼白,老大不高兴地放下筷子,抬起胳膊,让制片主任把她抱下椅子,脸上挂了演戏时不与人一般见识的表情离开桌子,去叫她妈去了。
一会儿工夫,哨子带着她妈妈来了。我们这桌还拘谨着,大家闷着头拈菜,没有人说话。哨子的妈妈一脸的惶恐样儿,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一个劲儿地说,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我在那边好好的,我能吃饱的。制片主任这会儿来眼水了,招呼服务员添了碗筷上来,殷勤地把哨子的妈妈安顿好,勺了一大碗土鸡汤,双手递给哨子的妈妈,说你看,说了多少回,让您一块儿吃,您就是不干,以后可不许这样了,我们担待不起。导演这会儿也不在汤里淘他的小金人了,要制片主任给哨子的妈妈拿一只酒杯来,斟上酒,自己也满了杯子,端了杯子起来,清了一下喉咙说,哨子妈,前些日子光忙了戏,没顾上你,现在戏拍完了,也送审了,也入库了,哨子表现得不错,为这部剧添色不少,你呢,是我们剧组的功臣,我代表剧组敬你一杯,谢谢你生了这么个好演员。来,大家都把酒杯端起来,咱们一起敬哨子的妈妈。大家听导演那么一说,都端起杯子来,说哨子妈我们敬你。哨子妈更慌了,站起来的时候把骨碟带翻了,摁骨碟时又把筷子拨到了地上,那个慌忙劲儿,让人看着都难受。还嗓子眼里紧张地说,不敢当,不敢当,这是怎么说的,怎么当得起。导演把杯子里的酒一口干了,说我,老邓你怎么还坐着,怎么不站起来,敬哨子妈酒呀?我说,我敬什么酒?我说,哨子你站起来,给你妈拈菜,一顿拈一筷子,三个月多少筷子,你算一下。还有,能唱能跳的,哪一样零件你缺了?自己有手,自己动手吃,别叫人家在一边填鸭似的填你。
那顿饭,吃得丧气,连我在内,没一个人高兴的。
饭后,导演到我房间,进门先说了请人写吹捧文章的事儿,然后说我,你今天怎么了?反常呀?我说,怎么啦?反什么常?导演说,你看你把人弄得,一桌人不痛快。我说,你他妈才反常,你他妈整个儿剧组都反常!你那就是痛快呀?你凭什么拍戏呀?你们这帮鸟儿都不啄的乌龟王八蛋,全该发配到大西北薅羊毛去!导演看了我半天,摇晃着脑袋说,敢情,你也只能码码字儿了,要让你端我这饭碗,非砸得连碗边都找不着。又说,你以为你这样做就是好人好事儿呀,人家哨子妈一口菜没敢动,半饱都没捞上,还不如在大厅里啃面包,起码饿不着肚子。人家回去心里还琢磨,这是出了什么事儿?是不是他们对哨子有意见了?他们下部戏该不要哨子了吧?他们要在外面说哨子的坏话,别的剧组都不要哨子了,哨子今后怎么活人?就你这种人,大西北都富裕你了,要发配,直接往火星上发配。我冷冷地看着导演,问,哨子的名字叫什么?导演张口就来,王超星,三横一竖王,超越的超,明星的星,怎么啦?我再问,她妈妈呢?导演愣了,直瞪瞪地看着我,半天才冒出一句,我说老邓,你要没病你不杀我我都得自杀。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让我后悔了。我后悔不该那样说哨子,更不该那样对待哨子。哨子她其实挺可怜的。
那是桐城来剧组以后的事情。桐城是夜里十二点到的北京,再从机场赶到饭店,已经转点了。那天晚上,导演组的人在我的房间里聊天,等着制片主任把桐城从机场接回来。等桐城等得最狠的是哨子。哨子很焦急,一会儿往我的房间跑一次,一会儿往我的房间跑一次,推开门就问,我亲爸爸呢?我亲爸爸怎么还没到呀?导演看看表说,都快十二点了,不早了,哨子你先去睡觉,明天再见你爸。哨子白导演一眼说,那怎么行,我是专门为亲爸爸来北京的,我得等亲爸爸,亲爸爸不来我就不睡。导演说,那你给你爸打个电话,问他到了没有。哨子抱怨说,打了,都打二十个了,他关机。导演说,那说明你爸还在飞机上,快睡去吧。又对我说,哨子妈说,这两个月,哨子天天晚上和桐城通电话,一通一两个小时,光电话费就花了四千多。哨子一听就不干了,跺脚说,我妈抠门儿,不知好歹,我骂她去!
我注意了,哨子是精心打扮过的,而且是正式妆。小小年纪,居然画了眼影,勾了眼圈儿,抹了淡淡的胭脂,小辫儿编成两只发鬏,沉沉地悬在脖颈雪白的脑后。衣裳近似于晚礼装样式,很隆重的样子,但穿在她这种年纪的孩子身上,有点儿模样怪怪的。
桐城是快到下夜两点才到的饭店。桐城刚进门,哨子就听见了他的声音,大声笑着冲了进来,一进来就把桐城给抱住了,大声喊,亲爸爸,亲爸爸,你不要我了,你让我想死了,我讨厌你,我讨厌你!大家都笑,说桐城你没白养女儿,你女儿可知道卫护你了,你要再不来,我们非让她闹出病来不可。桐城就笑着把哨子抱起来,包没放下,还挂在肩上,钟摆似地摇来晃去。哨子箍住桐城的脖子,一口一口拼命地亲桐城的脸,那个狠劲儿,我离着一张床,都能听见响动。
接下来没有我们什么事儿,全是哨子和她亲爸爸的。哨子拼命往桐城怀里贴,贴紧了,贴得一丝儿缝都没有。她浑身都在颤抖,咯咯笑着,神经质的,不停地停下笑来,仰了脸儿叫桐城,亲爸爸呀,亲爸爸呀。叫过又咯咯地笑,笑声停顿得急促,续上得也急促。我注意到,哨子什么时候又换装了,不是那套让人看了怪怪的晚礼服,是一件齐膝的果绿色睡裙。哨子穿着那件睡裙,坐在桐城怀里,两只小胳膊紧紧地搂着桐城的脖子,说呀,笑呀,说个没完,笑个没完。小女孩的声音,本来和百灵鸟没有什么两样,又有转点后的静夜做了陪衬,单纯得很,可我听着,怎么都听出神经质的感觉,怎么都听出毛骨悚然的感觉。我看哨子,我发现她在仰了头看桐城的时候,眼神里有一种成年女人才有的东西,那种绵绵的、浪浪的、不知所措的、豁出来的、要把自己化作水来讨好她看重的人的东西。我不敢确定那是什么,我只是越来越恐惧,心情沉重得要命。
桐城一再哄着哨子,说自己没吃饭,得去填饱肚子,要哨子早点儿去睡。哨子贴在他怀里撒娇,说什么也不肯,但又要在桐城面前表现出乖女儿的样子来,又不愿桐城饿坏了,把思念和撒娇都拼命控制着,最后咬了牙,恋恋不舍地答应了。哨子对桐城说,那你要答应,等你吃过饭,你要到我房间里来,而且,今天晚上你不许和郭子睡,你得和我睡。哨子拿一只纤细的手指竖在桐城眼前,一板一眼地说,你保证。桐城就保证,说姑娘你先去,别着凉了,明天又得打针。父女俩又是拉钩又是许愿折腾了半天,哨子才极不甘心地从桐城怀里出来,一步三回头地让她妈妈领走了。
去外面夜市喝酒的时候我把导演拉到一边。我对导演说,哨子的事情你得处理好,你他妈不能害人。导演看了我半天,说,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可那有用吗?哨子她可怜成那种样儿,不该有人呵着护着?你就是发配去了火星,你就是入了火星籍,你有这个权利吗?谁有?
我想了想,还真是的,这个权利没人有。我那么想过之后就真的有些不正常了,我就丢开酒杯,阴毒地瞪了眼睛,在满夜市里晃悠的人群中找那个靠卖毒鼠灵暴发起来的男人,同时胡思乱想着,要是真的找到了那个男人,我是先打倒他,把他的那张脸踩成一张扁饼,还是干脆一点儿,一刀剁了他?
我是第二天一大早离开剧组的。我离开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出来,昨晚酒喝到半夜,聊到半夜,剧组的人这个时候都还睡着。剧组这种东西就是这样,没有人把它当成一回事儿——别人不当,剧组自己也不当。大家都是江湖人,世界是水和水草的关系,深了浅了,浑了清了,分着合着,缠着松着,混呗。
我在饭店门口上了一辆出租车。车往北三环的方向去,一路塞得厉害。我想,幸亏我先前不知道哨子她能歌善舞这档子事儿,没往剧本里写,要真写了,不知她能舞出什么样的效果来,不知她会舞到什么地方去。后来又想,就算我没写又能怎么样?我不写,这世上写剧本的人多了,这世上人人都喜欢热闹,人人都憋着劲头写剧本,说不定人家觉得哨子是被泥土掩埋了,是应该生长出来让这个世界变化一番的,人家要用力往下挖,挖掘出8岁的哨子这块稀世宝藏,这也说不定。要真这样,也没我什么事儿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