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日子-电话里的“狗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前些时与友人相聚,席间,一位年岁稍长的朋友,惟妙惟肖地讲述了一桩他邻居家发生的趣事,引得众人哄然大笑,然而笑过之后,每个人的心里便有了一份沉重。

    趣事大致如此:某家女孩从小嗜好养京巴狗,除了上学外,几乎与小狗形影不离,就连夜里睡觉,也要与小狗“相拥而眠”。但这个女孩的学习成绩还算不错,去年考上了省外一所大学,报到的那天,父母携小狗送女儿去了学校,临分别时,女儿忽然紧紧地搂抱住小狗恸哭流涕,看到她与小狗难舍难离、情意绵绵的样子,校园里的同学纷纷前来围观,并好奇地起哄耻笑。甚感无颜的父母只好百般哄劝,无奈中竟灵机一动,与女儿达成了“口头协议”,即每天晚上九点钟准时和女儿通电话,让女儿在电话里听到小狗的叫唤声,女儿这才破涕为笑。回家后的父母果然不敢食言,晚上九点整便与女儿通电话,电话那头女儿又叫又嚷,吵着快让小狗叫唤。——读者诸君,请你想一想,即使再乖巧伶俐的小狗,能做到让它叫唤它就叫唤吗?听着电话那头女儿不依不饶的哭闹声,其父便冲着话筒“汪汪”了几声,谁知电话那头的女儿大发脾气,开口就说:“这是哪里来的癞皮狗”!视女儿为心肝宝贝的父母,哪能眼瞅着女儿受如此的委曲?其父是聪明的,第二天早晨就拎着录音机找到一只小狗好不容易录了音,夜里九点便在电话里放,谁料却被女儿听出了破绽。夫妻俩急得团团乱转,生怕任性的女儿弃学回家,可训练小狗吧,难度确实太大,最后,其父决定干脆来个“以身代狗”,只要女儿能高兴就行。还别说,经过一番不分昼夜的“勤学苦练”,这位父亲的“狗叫声”完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每天晚上九点钟,父亲手握话筒,那“汪汪”的狗叫声,逗得电话那头的女儿不仅开怀大笑,还一个劲儿“乖乖、宝贝”地夸呢。

    呜乎!可怜天下父母心!

    舔犊之情,动物有之,何况具有丰富情感的人类呢?父母关爱子女,本无可厚非,但“关爱?”必须要掌握分寸,如果超过了“度”,那就是令人生厌的“溺爱”了,而由于父母的百般溺爱,有多少本来具有良好潜质和发展前途的孩子误人了歧途,成了令人痛惜的夭折之花,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身边,在各种媒体上,难道还少见吗?《左传》上有话云:“臣闻爱子,教子以义方。”义方,即合乎义理的法则,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正确方法”,古人都明白“义方?教子”,而我们有些现代人却为什么“糊涂”了?常常听一些年轻的父母议论,说:“孩子成人需要外人管”,此言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又应该如何理解呢?因此,我们还是希望“第一任老师”是称职的。试以那个女孩为例,热爱宠物,无伤大雅,但到了她这般“境界”,恐怕就要被人所耻笑了。所幸的是她仅仅喜欢听“狗叫”而已,倘要是喜欢听牛骡驴马之声,那她的“老爸”岂不就得变成了“牲畜”吗?——笔者也许言重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