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学习参考-坚持科学发展 筑牢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学习要点

    第一节 科学发展是时代前进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的重大战略判断。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最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牢牢把握了发展这个主题。目前我国虽已是经济大国,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对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坚持科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济要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是我们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方针原则。

    第二节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但城镇化发展既面临巨大机遇,也面临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弱、城市病兆头明显等诸多挑战。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新型城镇化理念内涵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四化同步,坚持优化布局,坚持生态文明,坚持文化传承。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合理布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引导人口分布将起到重要作用。

    对我国来说,要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粮食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长期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同时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必须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公共财政要坚持把“三农”作为支出重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节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但各地区之间由于自然、地理、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将长期存在。

    根据不同区域实际情况,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大力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努力实现中部地区全面崛起,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扶持力度。

    培育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是带动东中西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我国发展的战略支撑。一是建设长江经济带,推动“长江龙起”,形成东中西贯通的经济大动脉。二是加快西南中南地区发展,进一步做实做强泛珠三角地区。三是促进东北内蒙地区发展,充分发挥环渤海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作用。四是深入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升整体竞争力。五是支持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加快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一是加快完善组织推进机制。国家继续加强对于区域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制定科学的区域规划和政策。地方和部门立足自身实际,明确发展定位,积极主动作为,共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二是加快完善互利共赢机制。创造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开放市场环境,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三是加快完善互助合作机制。东部地区帮助中西部地区提高自发展能力。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探索建立制度化、长效化的区域合作机制。

    第四节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问题,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我国生态环境领域存在能源资源约束强化、水污染和饮水安全等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有效解决,将严重危及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从经济发展来看,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这种状况不改变,将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从社会稳定来看,良好生态环境是群众最为期盼的民生福祉之一。从政治层面来看,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终将影响国家的政权稳定。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革命性变革,必须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加强系统治理。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治理相结合、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相协调、本地治理和区域协作相互促进,以解决损害群众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要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方针,进行有限开发,建立长效生态补偿机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建立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责任追究机制,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修订和实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思考题解答及拓展

    1.为什么说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

    答: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科学性。当前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教育科技文化水平还不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和出现的各种问题。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的重大战略判断。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问题。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瞩目成绩,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牢牢把握住了发展这个决定命运的主题。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等战略思想;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极大地激发了发展的活力;第四代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强调不断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要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提高到质量和效益上来。

    目前我国虽已是经济大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仍不是经济强国。同时,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物质资源投入,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新问题频现,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对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提高生活质量、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提出了新期待。我们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案例

    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张家口样本”

    近日,河北省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印发《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确定17个市(县、镇)为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其中设区市有2个,张家口市得以成功入选。

    与以往相比,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作为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张家口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如何走?

    城镇化建设,我们走在大路上

    五月的坝上,绿意盎然。走进张北,平坦的柏油路四通八达,现代化的楼群鳞次栉比……一座生态宜居现代园林城市展现在眼前。近年来,张北县把提升城镇化质量作为重要载体,拉伸城市框架、培育特色产业、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城镇综合承载和集聚辐射能力大幅提升,成为推动区域统筹发展“龙头”。

    同样,在怀来,在崇礼,在涿鹿,在沽源……在张家口市各个县区,老城区拆旧加快,新城区规划大气,品质建筑拔地而起,处处散发着现代城市的浓郁气息。这背后,是张家口市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结出的硕果。

    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张家口市大力推进城镇建设管理工作,城镇规模日益扩大,综合功能日趋完善,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张家口市及各县区城建品位、环境质量乃至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

    几年间,张家口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张北县、怀来县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涿鹿县、赤城县、崇礼县、万全县、怀安县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县城;全市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步扩大,消费品需求日渐旺盛;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持续推进,景观提升、园林绿化和增绿添彩工程积极实施,全市城镇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路、水、热、气、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发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逐年提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居住条件逐步完善。

    从“1.0”到“3.0”,以人为本渐行渐近

    在很多学者眼里,如今的“新型城镇化”被称为“城镇化3.0版”。

    市委党校行政管理教研室的梁立华告诉记者,从2003年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到十八大明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我国城镇化经过“起步—调整—加速”的过程,发展思路逐渐明晰。

    而在张家口市正式成为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之际,许多人不禁要问:“新型城镇化,到底新在哪里?”

    对此,梁立华认为,与以往相比,新型城镇化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的区别和突破:一是新核心,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重点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发展只见物不见人的弊端。二是新理念,新型城镇化注重包容性发展,打破城乡二元、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努力做到机会、权利平等,使广大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成果。三是新路径,新型城镇化“四化并举”增强产业支撑力,以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做到“城里留得住人”。四是新方式,融入生态文明,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家园。五是新格局,要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城镇化规划为指导,形成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六是新动力,释放改革红利,更加重视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

    市城镇化办公室副主任李绍刚介绍,以人为本,让田间盘得活地、城里留得住人,是新型城镇化最鲜明的特点。新型城镇化是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需要长时期、各方面共同努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切忌盲目求快,一哄而上,需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分阶段制定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对张家口市而言,就是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和以“产业发展生态化”为支撑,着力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与北京和周边区域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建设服务首都的特色功能城市、冀京晋蒙接壤区域中心城市和首都经济圈连接辐射西北的节点城市,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张家口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随着正式入选省级试点城市,张家口市新型城镇化总体目标业已明确:以实现绿色崛起,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率先建成首都经济圈新的增长极,促进产业集群化、资源集约化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承载能力,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稳步提升。到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3%、40%以上;到2020年,分别达到56.2%和45.3%以上,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逐步缩小。

    摘编自:《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张家口样本”》,《张家口日报》,2015年5月19日。

    延伸阅读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发展动力不足。这是我国经济进入“换挡期”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必须保持合理的中高速增长,这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决定的。现在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第二,但一算人均,水平就比较低了,而且发展极不平衡,还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按联合国标准还有近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所以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在这个阶段,如果发展停滞不前或过缓,各种矛盾就会凸显出来,甚至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

    过去,我国经济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长,现在看老办法不行了,老路不能再走了。那么下一步发展靠什么,动力到哪里去找?就是要靠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根本着力点是改善民生,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根本动力。把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到不断改善民生上来,转到依靠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上来,是我国最大的结构调整,这样,经济发展才能获得持续不竭的动力,才能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无论是结构调整,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目标都应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形成以居民消费需求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看,形成这样的发展模式,仍然存在一些体制和制度上的障碍,其中两个方面最为关键:一是收入分配问题,二是社会保障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不协调、与社会消费不协调,归结为一点就是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不协调。所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最重要的是建立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之间的联系机制。近些年居民收入在企业分配和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不断下降,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这样的机制。有了这样的机制,才能保证居民收入合理增长,才能保证人民生活与经济发展同步改善;有了这样的机制,才能更好地落实基本分配制度,兼顾好公平和效率、促进共同富裕,才能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创造力,激发社会活力。社保制度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安全网,也是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形式和手段。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社保的体系框架,在一些具体方面还不完善,特别是在保基本、兜底线方面还有漏洞,保障水平也比较低,还存在不少因病、因老、因学、因残等致贫返贫或陷入绝境的现象,甚至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我国发展到现阶段,无论从保障民生、促进公平,还是从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看,都到了建好社保制度、兜住兜好底线的时候。要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在基本生活、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为全体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特别要尽快把那些个人和家庭难以承担、可能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急、难、重、大”事项的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起来,把超出个人和家庭负担能力的相关费用兜起来,免除人民生活的后顾之忧,这样也可以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已经具备加快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只要把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协调起来,通过不断改善民生来扩大内需,形成以居民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经济就会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摘编自刘晓春:《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中国经济新闻网,2014年12月12日。

    2.如何推动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答:一是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处于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城镇化是人口集聚和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涉及人口、就业、生态、公共设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政府服务等诸多因素。《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04—2020年)》指出,城镇化理念内涵主要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四化同步,坚持优化布局,坚持生态文明,坚持文化传承。归根结底,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14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的全面规划,决定在全国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之后,对新型户籍制度的一次整体建构、全面调整和综合配套改革,对合理布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引导人口分布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是要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一要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二要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同时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三要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必须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公共财政要坚持把“三农”作为支出重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四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案例1

    以县域为突破口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基于湖南绝大部分国土在县域、绝大部分人口在县域、经济基础在县域,且各县域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千差万别这一特征,湖南以县域为城乡一体化主战场,积极推进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确立了嘉禾、湘潭、汉寿、资兴等一批城乡一体化试点示范县市。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湖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4~2015)》蓝皮书,总结了湖南以县域为节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和特色,描绘了湖南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新蓝图。

    衡山县的开云镇、南岳区的南岳镇、衡东县的新塘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旅游经济整体,相互之间的关系紧密。推进大衡山“南岳-开云-新塘”城镇带一体化,是新形势下对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有益探索,对于发挥南岳衡山的世界品牌效应,打造湖南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区域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研究者分析认为,当前大衡山城镇化发展中区域条块分割、区域各自为政、工业化水平低、可利用土地分布不均等问题凸显,需要以市场化为路径,以泛旅游产业为引导推进大衡山特色城镇带一体化发展。在具体路径上应着力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建设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推进城镇景区化,开发旅游综合体,推进城乡融合,加快户籍改革,优化区域环境,建立全方位合作机制。

    资兴市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重点落在“十镇百村”的示范建设上,全力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创业就业、社会管理的“六个一体化”建设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生态资源权利置换改革“三大改革”。同时,资兴鼓励基层组织创新,众兰香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就是例证。资兴市城乡一体化总体评价数据表明,资兴市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注重空间、经济、社会融合、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的综合发展,从而达到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意图,并成为湖南省唯一跻身全国62个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县域单位。研究者也分析了资兴市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应进一步深化权利置换制度改革,探索工业园区产业共性技术共享机制,推进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设特色乡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完善城乡金融体系。

    处于长株潭城市群区域中的湘潭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实问题主要是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城镇化落后工业化发展、乡村治理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支撑能力不足。未来发展应探索“1小城镇+n个中心镇+m个小村镇+丘陵山地散居”的城镇化道路,并着重推进国企改革和土地经营、加快产权改革、加强村镇发展规划、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引导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研究者提出,湘潭县在发展现代农业上走“城乡一体的生态农业”道路,是突出“两型县示范,城乡一体发展”的必经之路,要融会传统农业精华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引导农户发挥传统种养优势进行生态种养,完善生态农业规划体系。

    嘉禾县是湖南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较早的县域。近年来,嘉禾县以“六同六变”的城乡一体化实践路径和“八个一”“十有”的镇村一体化发展方式,通过扩大招商引资、支持返乡创业、扶持传统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等举措,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了良好成效。研究者运用SWOT分析法定性分析了嘉禾县城乡一体化所处环境、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并就加快嘉禾县城乡一体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鉴于近年来嘉禾县在积极推进以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研究者总结了其社会建设的经验,并针对存在的社会建设思想认知不全、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非均衡、农村社区建设瓶颈、教育均衡发展不足、农村医疗卫生现状滞后等问题,提出理顺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优化城乡医疗、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平安嘉禾建设等对策建议。

    汉寿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城镇兴县、旅游活县、幸福汉寿”主战略,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改革、民生保障均取得了新的突破。针对其在小城镇发展、金融支撑、农业产业化、城乡商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等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者提出了推进城乡交通同网、城乡信息同享、城乡生态环境同建、城乡金融一体化、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城乡商品市场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基于汉寿县在农村土地改革方面已经开展了相关探索,研究者认为汉寿县应积极争取在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方面改革试点,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摘编自:《以县域为突破口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湖南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4~2015)〉蓝皮书解读》,中国乡村发现网,2015年7月11日。

    案例2

    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折子工程”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近些年来,北京市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折子工程”,强化部门联动,接受社会监督,在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方面做了探索。从1997年开始,北京市政府将当年要做的工作以《××××年市政府折子工程》的形式在媒体上公布,每个项目都明确任务、主管市领导、主办单位、完成时限。

    2006年,北京市成立了由35个职能部门参加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整合、资源聚集”的城乡统筹工作机制。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办公室,设在市农委,承担起统筹协调、搭建平台的职责。2006—2011年,新农村建设“折子”总数已达520项。每项“折子工程”都被列入市委、市政府督察考核内容和各部门全年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折子工程”持续不断的实施,使首都新农村建设步入快速发展轨道,面貌日新月异。

    主要做法

    1.规划先行,坚持标准。北京市先后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制订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北京市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09—2012年)》等。全市11个新城规划已全部批复通过,郊区城镇体系布局日趋完善,多数建制镇的规划已经完成。已编制和正在编制的村庄规划1000多个,完成了700平方公里的村庄地形图测绘,避免了低水平重复建设。

    2.政策集成,资金聚焦。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北京市要求财政投入要向郊区倾斜,投入比例要逐年增大。市政府对郊区的投资自2006年开始连续5年超过50%,而每一年的政府投资重点向郊区倾斜在“折子工程”中均有所体现。2006年“折子工程”提出,2006年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投向郊区与城区的比例计划达到51∶49。2007年“折子工程”中提出,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形成“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09年“折子工程”提出,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2010年“折子工程”提出,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解决征地转居的历史遗留问题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

    3.搭建平台,促进均等。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力度逐年加大,通过搭建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建设工作平台,大力实施医疗、养老、低保、就业、教育、文化、邮政等民生工程,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90%的农民参加了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人均养老金达到400元左右;8.4万农民享受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75万农民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5.7%。2010年,北京将继续坚持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原则,加快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市场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4.改造接合部,推动一体化。北京中心城区的城乡接合部面积约753平方公里,其中需要改造的行政村共有227个,涉及自然村落约450处。2008年12月,北京市委出台《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提出推进城乡接合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从2009年年初开始,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打响城乡接合部地区改造攻坚战,成功对北坞、大望京、旧宫等试点村进行拆迁改造。城乡接合部建设从2009年被纳入“折子工程”,加强对规划新城、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发展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探索将地区办事处体制作为行政区划的城乡过渡模式,及时在规划新城的新兴发展地区设立街道办事处。逐步将全市新城地区纳入城市管理,推动社会管理城乡一体化。2010年“折子工程”则进一步明确了城乡接合部建设的重点,以城乡接合部50个重点村为突破口,研究探索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地区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等。

    此外,北京市还将都市型现代农业纳入“折子工程”,争创国家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将农村信息化纳入“折子工程”,五年间共实施22个项目,加速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将乡村旅游业发展纳入“折子工程”,实现了发展速度与规模效益同步增长。

    取得主要成效

    1.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平原地区村庄生活垃圾实现了密闭化和清运处理专业化,郊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6%;在镇、村建立622处污水处理设施;连续三年每年改造农村户厕10万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到位,脏乱差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2.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在对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新建、改建、扩建的基础上,村级卫生机构的服务装备得到标准化配置,与区县、乡镇共同形成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在乡村建立了养老福利院、连锁超市、村邮站、基层组织活动室、农村警务工作站、消防设施。农村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3.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到2008年年底,北京已全面实现了区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公交、村村通光纤、村村通自来水,基本实现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村村通的目标。在农村安装太阳能路灯8万盏,搭建高效卫生节能吊炕32.5万铺,累计建设113个生物质气化工程和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使更多的农民用上了清洁能源。同时,还新建了一批农村文化活动、娱乐健身场所等。

    摘编自:《北京市新农村建设折子工程八大看点》,《领导决策信息》,2010年第19期。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答: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但各地区之间由于自然、地理、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将长期存在。根据不同区域实际情况,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大力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努力实现中部地区全面崛起,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政策扶持力度。

    培育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是带动东中西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我国发展的战略支撑。一是建设长江经济带,推动“长江龙起”,形成东中西贯通的经济大动脉。二是加快西南中南地区发展,进一步做实做强泛珠三角地区。三是促进东北内蒙地区发展,充分发挥环渤海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作用。四是深入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升整体竞争力。五是支持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加快完善组织推进机制。国家层面,继续加强对于区域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制定科学的区域规划和政策。地方和部门,立足自身实际,明确发展定位,积极主动作为,共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加快完善互利共赢机制。创造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开放市场环境,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完善互助合作机制。东部地区帮助中西部地区提高自发展能力。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探索建立制度化、长效化的区域合作机制。

    延伸阅读1

    分类指导 区域协调发展

    为促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大胆创新,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夯实区域协调发展基础,制定区域分类指导措施。

    夯实区域协调发展基础

    1.优化区域生产布局。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是江苏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1990年开始,规划建设“四沿”产业带,不断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着力打造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沿江基础产业带,依托长江水道和岸线资源,高起点发展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东陇海线加工产业带,依托连云港港口和徐州综合交通枢纽,发挥劳动力成本低、资源丰富和能源充足的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加工、重型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医药产业,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沿海产业带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规模高效农业、临港产业、海洋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把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2.完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坚持交通优先发展,从“突破苏南”到“决战苏北”,不断完善重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协调发展各种运输方式,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1996年建成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之后“挥师北上,决战苏北,打一场90年代交通战线的淮海战役”,显著改善了苏中、苏北交通条件。积极推进跨江通道建设,积极推进港口、铁路、机场、电力、通信等设施建设,截至2011年,亿吨港口7个,民航机场9个,长三角城市一小时交通圈加快形成。

    3.建立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一是南北挂钩合作机制。苏南五市与苏北五市建立了一对一挂钩帮扶合作机制,每年支持苏北发展的任务年底进行考核检查。二是双享互动交流机制。在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方面,按照市场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引导苏北劳动力向苏南输出。三是组织协调工作机制。2001年成立了“苏北发展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领导、组织、协调苏南苏北共同发展,制定区域政策并监督区域政策实施。2010年成立省沿海地区发展办公室,负责协调解决沿海地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制定区域分类指导措施

    1.重点扶持苏北发展。在推进区域协调发

    展中,江苏省始终把扶持苏北作为工作重点,坚持资金、政策、项目等各类资源向苏北倾斜,在土地、金融、税费等方面给予苏北优惠政策。坚持“五方挂钩”帮扶,深入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和人才转移。南北共建开发园区,在苏北省级以上开发区内划出一定面积土地作为区中园,由苏南地区负责规划、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工作,省财政分三年每年奖励1000万元。截至2011年年底,共建园区达到33个,入驻园区项目382个。实行“一市一策”,根据苏北五市的不同特点,采取“一市一策”的针对性扶持政策,帮助苏北各市解决突出问题。

    2.引导苏南率先发展。推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由外延扩张为主转向内涵挖潜为主,由内向型为主转向内外结合型发展为主,提升乡镇企业发展水平,逐步形成了以江阴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吴江为代表的私营经济、张家港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集团、昆山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形态。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及时作出与浦东开发接轨的部署,支持苏南建立大批开发园区,形成全面开放态势,积极发展外贸出口,外向型经济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2007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苏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苏南发展和转型规划“路线图”。

    3.促进苏中加快崛起。苏中三市地处沿江,随着过江通道建设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20世纪90年代,江苏就提出加快沿江地区实施开放型经济的战略决策,实施以集体经济为主、加工工业为主、中小企业为主和加快改革步伐、加快对外开放、加快科技进步、加快调整结构,加快建成沿江经济带。2003年,江苏把沿江开发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地位,启动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制定《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着力构筑新沿江经济增长极,推动苏中快速崛起。

    分类指导政策成效显著

    1.形成了江海联动、南北呼应,三大区域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格局。苏北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苏中培育了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苏南构建了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态。苏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6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人均GDP达到3.6万元,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苏南地区30多年来始终保持快速平稳发展良好势头,2011年苏南人均GDP超过9万元,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苏中呈现快速崛起的良好势头,近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超越苏南、领跑全省。2011年苏中地区人均GDP为5.6万元。

    2.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缩小。从总量占比看,区域差距呈缩小态势。与2005年相比,苏北GDP占全省总量比重持续上升,由20.1%提高到2011年的21.7%,苏中由17.8%提高到18.5%;从人均GDP看,相对差距持续缩小。2011年南中北各区域人均GDP之比为2.5∶1.6∶1,与2005年的3.6∶1.7∶1相比,差距程度明显弱化。

    摘编自:《科学发展案例选编》,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

    延伸阅读2

    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程回顾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至此,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至国家战略。该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京津冀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198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廊坊召开的环京津经济协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依托京津、服务京津、共同发展”的思想。1993年以来,冀京、冀津分别进行了高层次互访,就全面开展经济技术合作问题达成共识,合作得到全面发展。

    2004年以来,京津冀省市领导负责人沟通更加频繁,特别是发展改革委员会等职能部门间的对话进入实质性阶段,达成了一些合作共识,如尊重市场的力量、建立京津冀省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启动京津冀区域规划等。2004年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召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最后达成加强区域合作的“廊坊共识”。国家发改委也于2004年11月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2007年3月,《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正式上报国务院。此次规划中,京津冀都市圈地跨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廊坊、沧州、张家口、承德8个地级市。

    2014年3月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三次提到了“京津冀城市群”,可见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同时也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京津冀都市圈的协调机制

    学术界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协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是由河北省社科联发起、北京市和天津市社科联共同支持的大型论坛,也是京、津、冀三地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从2006年举办第一届论坛以来,连续三年举行过三届。分别围绕京津冀制造业协同发展、京津冀产业分工与协作、京津冀资源整合与协调,以及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建立协调发展机制方面,展开了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与会专家建议以高层会晤、合作开展座谈会、城市协调会制度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建立,积极推进业界、学界合作机制的建立,加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2014年重启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主题为“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展望与思考”。

    政府部门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协调推动:2008年2月,在天津召开的京津冀发改委区域工作联席会,签署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发改委建立“促进京津冀都市圈发展协调沟通机制”的意见》。确立了建立联席会和联络员制度,建立发改委区域工作信息发布制度等。2011年首届京津冀区域合作高端会议在河北廊坊举行。国家发改委和京津冀三地的领导、专家,与来自美国、韩国、新加坡等地的专家就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一体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2011年5月在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达成了加强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天津共识”,“天津共识”的第一条便指向京津冀:“恳请国家尽快出台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着手制定环渤海地区区域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3年年底,“2013京津冀首都发展高层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以问题为导向,对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中的一些重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了探讨,力求为京津冀区域空间优化、协同发展、提升质量,提供新思维与新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动实施:2014年3月31日到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河北调研时要求河北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更好更大发展。2014年3月26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2014年3月27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明确了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打造“四个支撑区”的战略定位,部署了抓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十项重点工作。2014年4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到武清区、宁河县的“未来科技城”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调研,旨在借力京津联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2014年4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用一天时间,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到京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通州区调研。他表示,通州是城市副中心,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处于桥头堡位置,要积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有更大作为。2014年5月28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举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在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规划过程中,要把握好“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区域功能、突出协同发展、着力体制创新、注重条件约束”五大原则,并着眼于疏解非首都的核心功能,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转型升级与转移对接等等。

    摘编自寇大伟:《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区域协调机制的视角》,《城市观察》,2014年第3期;魏进平、刘鑫洋、魏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回顾、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4.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答:一是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将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结合起来,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红线面前,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都必须停止,不能越雷池一步。

    二是必须加强生态系统治理。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治理相结合、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相协调、本地治理和区域协作相互促进,全社会共同行动,把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以解决损害群众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三是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要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适当降低北京、上海等开发区域的增长预期,停止对耕地和生态空间的侵蚀。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方针,进行有限开发。自然价值较高的地区要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区域以及禁止开发区域采取自然生态开发。建立长效生态补偿机制,每年向列入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地区投入相当规模的生态补偿资金,使得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地区不吃亏,有收益,愿意干。

    四是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同时,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政绩观。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责任追究机制,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明确权属。修订和实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案例1

    京津冀七省区市共治六大污染

    今年,是全面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2015年5月19日召开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会上,京、津、冀、晋、内蒙古、鲁、豫七省区市明确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将联手在机动车污染、煤炭消费、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化解过剩产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港口及船舶污染六大重点领域共同治污。

    共治机动车污染 京津冀基本淘汰黄标车

    在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方面,到2015年年底,京津冀区域内基本淘汰黄标车,其中北京市已全部淘汰黄标车;山西、内蒙古和山东淘汰2005年年底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

    在油品质量和新车标准升级方面,2015年年底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统一供应符合国五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天津年内执行新车国五标准,河北、山东尽快执行新车国五标准。北京等大城市强化重型柴油车治理。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上,力争到2015年年底,实现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2万辆;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充换电站总数达到112座,充电桩总数达19600个。

    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优化城市功能和布局规划,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北京大七环高速公路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和人均公共交通设施拥有水平。

    此外,六省区市还将建立并逐步完善机动车排放污染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发布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协同运作方案》,加强区域机动车污染防治信息和环保异地违法信息共享,利用京津冀地区国家权威的机动车排放实验室,开展新车一致性和在用车符合性抽查,严厉打击制售环保不达标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行为。

    煤炭消费总量 两年后4省市减8300万吨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将按照到2017年削减燃煤8300万吨的总体目标,严格制定并落实煤炭减量替代方案。充分利用神华等央企在燃煤电厂治理技术、优质煤供应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区域燃煤治理步伐。区域内电力行业要严格控制新建燃煤机组耗煤量和污染排放水平,加快实施现役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升级改造。

    各省区市加快淘汰分散燃煤小锅炉,城市建成区全部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茶浴炉;积极采用高效环保燃煤机组替代城镇供热小锅炉,对无法淘汰的燃煤锅炉,加大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唐山、廊坊、保定、沧州等京津冀核心区域,要进一步加大农村散煤污染治理力度,推广高效清洁燃烧炉具,积极开展农村采暖优质煤替代,因地制宜推广天然气、地热、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积极探索兰炭等洁净燃料的应用,力争2015年基本完成低硫优质煤替代劣质散煤的任务。

    秸秆利用禁烧 北京力争100%综合利用

    201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平均达到88%以上,其中:北京力争100%;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分别达到90%、95%、85%、86.5%和85%。基本建立农民和企业“双赢”,价格稳定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统筹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现区域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秸秆焚烧点数量同比下降。

    化解过剩产能 不审批新增产能项目

    京津冀及周边六省区市不得审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在此基础上,北京市再压减水泥产能150万吨,关停国华、石景山两大燃煤电厂(减少煤炭460万吨);河北省化解粗钢产能500万吨、生铁500万吨、水泥600万吨、平板玻璃300万重量箱,淘汰电力行业落后产能70万千瓦;山东省钢铁产能压缩1000万吨以上,总量控制在5000万吨以内。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排放标准加快出台

    环保部加快出台相关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标准。各省区市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调查并建立排放清单,启动实施一批治理项目。

    北京市重点开展石化、汽车制造、家具制造等行业污染治理,减排挥发性有机物1.35万吨。天津市完成万达轮胎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润滑油滨海分公司、大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20项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对标治理,同时重点做好中石化天津分公司、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中石油大港石化分公司、蓝星石化有限公司天津石油化工厂等6家企业的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减排挥发性有机物1.5万吨。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全面完成石化行业泄漏检测修复,并积极推进制药、化工等重点行业治理。

    减少船舶污染 天津与河北山东协作治理

    环渤海区域港口及船舶污染也被纳入治理。天津牵头,与河北、山东共同开展港口及船舶污染排放状况研究,建立港口及船舶污染源清单,开展港作船、流动机械设备、工程船舶、码头加注设施建设等港口应用清洁能源试点示范,研究探索港口靠泊船舶采用岸基供电方式替代自备燃油发电、船舶驶入近海海域燃用清洁油品等政策、措施,减少船舶燃烧重油造成的空气污染。

    摘编自:《北京日报》,2015年5月20日。

    案例2

    北仑不负“青山”方得“金山”

    北仑区是宁波港的核心所在地,境内设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大榭开发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等5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功能区。经过30年的开发建设,北仑区已经成为浙江省对外开放时间最早、程度最高、国家级开发开放功能区最为集中、外商投资项目最为密集的重点对外开放区域和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华东地区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的战略重点。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北仑区的环境负荷也在日益增加。

    如何在开发金山银山的同时,留住绿水青山?北仑区从一纸规划做起,10年“磨剑”,紧追生态创建“国字号”列车,打造临港工业生态文明的“升级版”,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幸福“三生共赢”。

    治气:穹顶之下筑蓝天

    作为临港工业强区,北仑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较大。近年来,北仑区推出一系列“组合拳”,全力实施各项减排工程。在全省率先完成重点能耗企业能源审计,对石化、钢铁等五大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效对标。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累计征收1.32亿元。提前1年完成“十二五”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开展集卡车和公交车“油改气”,在全市率先实行黄标车限行。深化扬尘综合防治,北仑电厂、宁波港、宁波钢铁等重点企业基本完成防尘设施建设;对建筑工地采用网格化管理和视频监控管理,落实工地扬尘管理“8个100%”,推进有机废气整治。

    经过全方位综合治理,北仑区VOC减排20%以上,中心城区2013年度降尘量达到省定标准;PM2.5和PM10数值逐年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7年保持在90%以上。2015年,北仑区拟投67亿元保蓝天常在,50个大气治理项目2015年将建成投用三分之二。

    治水:水清河畅绕城乡

    北仑区城区饮用水水源主要来自宁海白溪水库,为外来水源,2011—2013年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区有新路岙水库、城湾水库、千亩岙水库、瑞岩寺水库、紫薇岙水库共5个水库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均为备用水源地)。监测结果显示,全区5个备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符合水质目标要求。

    不断完善城乡污水管网,建成污水管道670公里、污水处理厂5个,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0万吨。加强源头截污,全面整治关停328家畜禽养殖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污水主管网框架初步建成。对全区500多公里河道进行全面清淤清障,因地制宜开展河岸生态化治理。强化长效管理,在全省率先成立区、街道(镇)两级河道管理机构,推行河道管理“河长制”,落实8小时河道动态保洁。

    目前,北仑区域已基本消除垃圾河、黑臭河等“三河”和劣Ⅴ类水质,多数河段达到Ⅳ类水质,河网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植绿:城美村靓更宜居

    近年来,北仑区全面实施绿网建设,因地制宜实施道路绿化、裸地绿化、森林植物园等十大工程建设和废弃矿山边坡复绿,主干道绿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完成穿好疏港高速6个互通区绿化建设等项目,打造太河路绿化、北仑高速出口绿化等一批样板工程。

    建立“森林碳汇基金北仑专项”和“北仑森林发展基金”,探索开展单位林、市民林、纪念林等认建活动。建成100多公里森林游步道和79万平方米城区片林,实现出门500米见绿目标。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北仑区成为全省首批11个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区之一。大力提升城乡环境宜居水平。制定实施《北仑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2010—2020》,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市级环境整治村和区级新农村建设合格村实现全覆盖。开展“四边三化”行动,全面整治公路边、山边、水边等一定区域影响环境的“脏乱差”问题。深入推进“三改一拆”行动,建立控违拆违长效管理机制,累计拆除违法建筑400多万平方米,完成三改面积240多万平方米,并进行绿化和美化,被评为全省“三改一拆”先进区。

    提质:共建共享促和谐

    北仑区坚持共建共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运行、公众实践”的生态建设机制。

    管理体制方面,着力提升环保监测监控能力,引进环境应急监测车辆等先进设备,建成5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基本形成以监察大队为骨干,“环保110”和危化中队为辅助,街道(镇)环保员和企业环境监督员为补充的执法网络体系。

    企业运行方面,落实企业环保社会责任。通过企业环保信用等级评定、企业上市审核、清洁生产审核、ISO14001体系认证和参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途径,强化企业环保意识和环保社会责任。

    公众参与方面,全区240多个村(社区)每村一位的“环保老娘舅”;覆盖全区20余家重点企业的50余名企业环境监督员;成立200余人“生态之友”环保志愿者大队;成立20余人面向基层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态环保宣讲团”;在基层还成立了300多个家庭组成的百灵鸟家庭环保登山俱乐部、300多人的新碶街道红领之家、100多人紫荆社区的垃圾分类服务队和60多人的柴桥街道大洋河水卫士等队伍。护航:10年铸就生态区

    组织保障:46个部门齐抓共管。每年将生态环保工作纳入街道(镇)党政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对评优创先活动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规划引领:早在2005年,就委托清华大学编制了生态区建设规划,2012年初对原有规划进行了修编。在产业规划、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引进等重大决策出台前,将按照生态功能规划,坚守生态红线。

    资金投入:“十二五”期间,在空气质量提升、“五水共治”、绿网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修复5大提升工程中,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超100亿元,每年生态环保投入占GDP比重3.5%以上。

    政策配套:优先和鼓励发展生态环保产业项目。生态创建奖励资金每年不少于800万元,2012年以来累计安排激励补助资金两亿多元。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2015年5月28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