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的时候,赵王曾经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希望推举赵国作为盟主,订立合纵盟约,共同联合抗秦。平原君约定与门下智勇双全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楚国。平原君说:“如果能通过和平谈判取得成功,那就最好了。如果谈判不能取得成功,那么,也要想办法挟制楚王,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盟约确定下来,一定要确定了合纵的盟约才能回国。同去的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寻找,从我们门下的食客中寻找就足够了。”结果选得十九人,剩下的人没有可选的了,无法凑满二十人。
这时平原君的门下食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他找到平原君,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听说您要到楚国去,人员不到外面去寻找,而现在还少一个人,您就拿我充个数,一起去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的门下,到现在有几年啦?”毛遂回答道:“已经整整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贤士生活在世上,就像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锋尖立刻就会显露出来。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门下,到现在已三年了,我的左右近臣从没人称赞推荐过你,我也从未听说过你,这是先生没有什么专长啊。先生不能去,还是留下吧!”毛遂说:“我今天就算是请求大王把我放在口袋里吧。假使我早就被大王放在口袋里,就会整个都脱露出来的,不只是露出一点锋尖就完了。”平原君终于同意让毛遂一同去。那十九个人互相使眼色示意,暗地里嘲笑毛遂,只是没有发出声音来。
等到毛遂到达楚国,跟那十九个人谈论、争议天下形势,那些人个个佩服他。平原君与楚王谈判订立合纵盟约的事,再三分析利害关系,从早晨就谈判,直到中午还没有决定下来,那十九个人就鼓动毛遂说:“先生应该登堂了。”于是毛遂紧握剑柄,一路小跑着来到了殿堂上,对平原君说:“谈合纵不是利就是害,只两句话就可以了。现在从早晨就谈合纵,到了中午还决定不下来,是什么缘故呢?”楚王见毛遂登上堂来,就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这是我的随从家臣。”楚王厉声呵斥道:“怎么还不下去?我是跟你的主人谈判,你来干什么?”
毛遂紧握剑柄走向楚王说:“大王敢呵斥我,不过是依仗楚国人多势众。现在我与你距离只有十步,十步之内,大王是无法依仗楚国人多势众的,大王的性命就握在我的手中。我的主人就在面前,当着他的面,你为什么这样呵斥我?况且,我听说商汤曾凭着七十里方圆的地方最终统治了天下,周文王只是凭着百里大小的土地就使天下诸侯臣服,难道是因为他们的士兵多吗?不过是善于掌握形势而努力发扬自己的威力罢了。秦国的白起,不过是个蠢材,他带着几万人的部队,发兵与楚国交战,第一战就攻下了郢都、鄢城,第二战烧毁了夷陵,第三战使大王的先人蒙受了极大的耻辱。这是楚国百世不解的怨仇,连赵王都感羞耻,可大王却不觉得羞愧。合纵盟约是为了楚国,不是为了赵国。我的主人就在你的面前,你为什么这样呵斥我?”听了毛遂这一番话,楚王即刻变了态度说:“是,是,的确像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一定竭力履行合纵盟约。”毛遂进一步逼问说:“合纵盟约就算是确定了吗?”楚王回答说:“确定了。”于是毛遂用命令式的口吻对楚王的左右说:“把鸡、狗、马的血取来。”毛遂双手捧着铜盘跪下,将其端到楚王的面前说:“大王应先歃血盟誓,以表示确定合纵盟约的诚意。您先饮完了,下一个是我的主人,再下一个是我。”
就这样,平原君与楚王在楚国的朝堂之上确定了合纵盟约。
平原君在完成了使命之后回到了赵国,说:“我真是不敢再观察、识别人才了。我所选拔的人才多说上千,少说也有数百,自以为不会遗漏天下的人才,现在,竟把毛先生给漏掉了。毛先生一到楚国,赵国的地位就比九鼎大吕还要尊贵,毛先生的那张能言善辩的嘴,竟比百万大军的威力还要大,我实在不敢再说我善于识别人才了。”
毛遂自荐、脱颖而出是妇孺皆知的成语典故。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毛遂是不是成功地促使楚国和赵国缔结了合纵盟约倒不是一件重要的事,关键是对人才的观察、识别。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自高自大、不要随便看轻别人,很多人在合适的条件下就会成为人才。
(参见《战国策》、《史记》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