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村子里家家都是小小的三间青瓦屋,房脊上有迎风的毛毛草。院子里蔬菜满园,牛羊一边吃草,一边细碎地呢喃,阳光温和,大多数人家都是土坯墙,矮矮的,年头久了,墙头就会生出几棵草,随风飘摇。站在矮墙外面,可以看见院子里绿的菜,啄食的鸡,还有圈里的牛羊,一派安静恬淡。
夏夜晚饭后,家家都在院子里乘凉,小孩子捉迷藏,大人一边扇扇子,一边和邻居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话儿。有时候邻居在吃饭,隔墙递过来一根黄瓜,我们就高高兴兴分吃,有时候我家还在吃饭,邻居也出来乘凉了,我妈也在饭桌上拣点啥给邻居小孩吃。
树影婆娑,凉风阵阵,天上繁星密布。为了省电,乘凉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关掉灯,于是,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清风月色下,处处有笑语,却又无比静谧。踏实,安然,没有烦恼。
男主人都爱互相吹牛,话题涉及历史、政治、国际问题。女主人拉家常,谁家姑娘要嫁了,谁家媳妇怀上了,说得热乎了,索性一骗腿自墙上跃过来,一起喝杯粗茶。孩子们欢呼着和在一处,一会儿打起来一会儿又和好了,大人都不管。
月亮上来了,夜深了,邻居依旧跃过墙去,回家睡觉。这边也进屋开灯上床,走了或来了,也不接,也不送。
好多地方来有送客的习惯,是礼貌。关于不送客,我们这儿有个传说:古时候,有个小偷,专门在晚上的时候去人家串门,然后在走的时候,再顺手捎带偷些东西。后来,大多数人家都发觉,就在小偷再来串门的时候,礼貌地送了出来,一路送到大门外,这样,小偷就没有机会再顺手拿东西了……后来的后来,出门送送不放心的客人就成了规矩,但是,相熟的邻居是不必送的,因为信任。送了反倒是对人的不信任和侮辱,再说,乡里之间,哪来的客套,多余!
所以,一墙之隔的邻居,不必迎接,也不必相送。
矮墙,是一种信任,不送也是一种信任,乡里乡亲,都淳朴得很,都不设防。
墙矮,是视觉上没墙,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墙里的人可以看到外面,外面的人也可欣赏墙里的风景。视野辽阔,心必然开阔;少了客套,是心里没墙,心和心的距离反更近些。客套是距离,迎送也是累赘,舒适自如,浑然成就信任。
墙高和墙矮,有墙与没墙,是人与人之间的一把尺,墙越高,觊觎的人也就越多,越客套也就越容易掺杂虚假。没有墙,会让所有的阻挡与隔阂都烟消云散,心无挂碍,一路轻松!
我问妈现在怎么都把墙修这么高,我妈叹气:现在贼太多了,就这,还整天丢东西,前几天张家,本来准备娶媳妇呢,新房里家电刚买回来,结果一夜之间都丢了。他们家新房的墙都快修到两米了,这都防不住贼,什么世道!
贼要想偷东西,什么样的墙挡得住?一把锤子就把锁砸开了。墙高了,只能挡住风景。
可惜的是,有太多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把墙演变成了与外界的隔阂,院里墙高,挡住了美丽的风景;心上的墙也厚,注定了孤独行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