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日色慢:乡野物事-拾棉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拾棉花大概是我们这儿的俗语,具体来说应该是收棉花。但是收字太中规中矩了,一个拾字却含着一缕喜悦。尽管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将成熟的棉花收回家去,我却更喜欢拾字。

    拾棉花是所有农活里最美的一项了。到了秋天,我就天天盼着那片棉花赶紧开,赶紧开,我愿意包揽整个棉田的收获任务。

    棉花,真是一朵花,它们是葵本,长得很矮,也是因为棉花不允许长高,不好收拾,棉花秆长太高的话,也会影响棉花的收成,所以一旦它们有长高的势头,我妈就会拿着一个特殊的钳子,一棵棵将它们的头掰下来。棉花一般长到大人的大腿,小孩子腰那里,矮矮墩墩,壮壮实实,先是开小花,棉花的花花瓣单薄,五瓣,但是好看,很多颜色,洁白的轻灵,红色的娇柔,黄色的温润,开花时期的棉田非常美。花落了之后,结一个绿色的果子,成为棉桃,棉桃一天天长大,沉甸甸挂满枝头,也不能得的太多,太多了还是要剪掉。到了秋天,绿色的棉桃就变成了硕大的褐色,说不定哪一天,“噼啪”一声,成熟的棉桃就裂开了,一朵洁白的,还湿漉漉的棉花露出了头儿。这时候还不能去收,要晒两天,一朵棉花完全晒开了,也完全绽开了棉瓣,看一看,如果有一小片一小片的白花花的盛开的棉朵,就可以收了。

    拾棉花这个活儿非常轻松,你只要五指一捏,因为棉花成熟也是四瓣或者五瓣型的,正好能一个指头捏一瓣,是个轻巧劲儿,将绽放在枝头的棉朵捏下来,放进腰间的口袋里就行了。棉花成熟在秋天,天上是白云,地上是成片的棉田,每走一步,都像是仙女走在云端。

    拾棉花有一个特殊的袋子,可以绑在腰上,你只负责行走,在行走的过程中把开好了的棉朵都摘下来放进口袋就行了。口袋满了的时候,就到地头去,将它们倒出来,放进大口袋里去。拾棉花最好从下午开始,因为秋天的上午往往会有露水,整个人走在齐腰的棉田里,很快就会被叶子上的露水打湿,棉朵也会是湿的,不蓬松,不好摘。

    我经常一个人去拾棉花,只要棉花开了,我就自告奋勇,不想干别的农活了,也不想在家里哄弟弟了。吃完午饭,喜滋滋背着口袋出发了。整片棉田里就我一个人,甚至周围都不会有人。我家这块棉花地,跟哪里都不挨着,这就像我的王国。这一下午,我会想好多事,手下轻轻巧巧,心里万壑奔流,也会构思作文、童话、武侠小说,写了拿到学校去,这个看那个看。

    棉花真是太美好的农作物了,它们那么安静,柔软,温温柔柔,如果正是收获的时刻,就会大片大片开起来,整个地里都是一片洁白,这个时候我自己就拾不过来了。棉朵开得太久了,就会掉下去了,棉花这种东西,是不能掉在地上的——它们洁白娇气的云朵一般的身躯,掉在哪里都会沾一身的碎叶和泥土,非常难弄干净。

    既干了活儿,又享受了一个人美妙的独处时光,还不累。不过是一垄一垄走来走去,如果开得不盛的时候,用三五天把这一片棉花摘一遍之后,第一天摘过的地方已经又有棉桃开了,于是周而复始,再回去摘那边。

    有一次,我扛着半口袋收获的棉花回家,天已经黑下来了,沉沉的暮色中,迎面走过来一个老大娘,她仔细端详了我半天,说:“这么小的孩子能拾这么多棉花了?”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她,背着口袋回家,一路都在愤愤不平:我小吗?我哪里小了?我明明是很大的孩子了啊!

    我们生活的地方是著名的华北平原,产棉大区。很多年前,人们是在遵循古老的传统,大面积种植棉花。棉花在这里遇到最合适的土壤和阳光,会产生丰厚的回报。

    棉花是要卖掉的,所以拾回来都会摊成片,晒干。晒棉朵的时候,就像把云扯落在家里了,又白又软又松,上面打个滚,超级的人间享受。为了防止小孩子和鸡们鸭们鹅们都忍不住到棉花上打滚,大家晒棉花都会摊在屋顶上。那些年,乡下的房子都不是很陡,房顶略平。我问过为什么,老人们说,那是为了晒棉花。

    但是种棉花太麻烦了,如果遇到一场冰雹什么的,一下子将棉桃砸落,这一季就白种了,而且棉花要暴晒,耗损严重,没办法高产。

    早期的间苗、浇水、施肥都不算,麻烦是从掐尖开始的,这是控制它长得太高,开花之后会结棉桃。但是这个时候,一棵棉花上会长出许多闲杈,也开花,也结棉桃,但是是假相,这些棉桃只分营养不会长大,需要有经验的人将它们分辨出来,剪掉。棉桃稳定后,非常爱生一种虫子,也是棉花特爱长的虫子,叫棉铃虫。种一片棉花,要时不时去打一遍农药,但是棉铃虫太狡猾了,它们是躲在棉桃里的,表面的毒药根本没有作用,所以我妈没事就会去棉花地里,挨个检查棉桃,一旦发现躲在里面大吃的棉铃虫,就揪出来踩死。这个活儿太可怕了,棉铃虫肆虐的时候,我根本不挨边,非常害怕它们。

    它们躲在棉桃里面生长,如果没被发现,这个棉桃就废掉了,不会再长棉朵了。太可怕。

    我很怕虫子,尤其是生在棉花上的这种棉铃虫,偶尔会遇到一条,钻啊钻啊就跑了。我站定,默默盯着它逃,不会去抓,也不会突然惊叫一声,因为周围没有别人,惊叫再大声,也不会有什么用。由此可见,当你知道没有人帮忙和保护的时候,人的本能是趋向从容镇定面对的。

    棉朵全部收回家后,天气就冷下来了,再也不会有新的棉桃开了,今年的收获就到此为止了。棉花秧也很重要,拔棉花秧是一种特殊的工具,叫棉花夹,铁的,有个环,扣上根部,用脚一踩,一使劲就连整个根都拔出来。棉花秧是很好的柴,烟少,又烧得久,家家都很珍惜。

    早些年,乡下都吃棉籽油,家家都要种棉花,不得已啊!后来各种油都有了,棉籽油不是唯一的食用油,种棉花这么费事,渐渐就很少人种棉花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