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日色慢:乡野物事-千丝万缕黄瓜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黄瓜天生有一种美,丝丝缕缕,纷垂悬挂。如果说割麦和收玉米培养了我的耐力,拾棉花培养了我与孤独的和睦相处,那么黄瓜、豆角、丝瓜等常见的蔬菜,就培养了我的审美。

    我一直对丝丝缕缕的植物有好感。

    黄瓜是很霸气的,嫩芽才刚刚冒出来,在培育小苗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清香的味道。端着一棵棵娇弱的小黄瓜苗栽种在土地里,浇一勺水,培好土,它们蔫蔫地垂着头,一阵风来就会左右摇晃。不过不用着急,只要有足够的水,第二天它们就伸展开了,水灵灵的翠绿起来,茎也挺起来了。

    黄瓜长势飞快,移种在土地上,几天工夫就冒出四个叶片,还有小小细细的触须,黄瓜的须非常柔嫩又非常坚韧,如果它伸出触角,却没有触到专为它搭的架子,它会发脾气,转身就缠在黄瓜秧上。所以,只要触须伸出来了,就要马上去搭架子,黄瓜架一般会用竹竿搭,每一棵黄瓜秧旁边竖一根,直接插进土里就行,但是它们不只要向上爬,还会横着爬,竖着爬,爬来爬去,缠缠绕绕,纷垂而下,乱而有序。

    所以架子要横竖交叉着搭,竹竿交接处用麻绳捆结实,这样才不会在黄瓜大面积垂挂成熟的时候将架子压弯压散。

    架子搭完,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

    有的触须很容易就找到了竹竿,马上热烈拥抱,缠绕上去,努力生长。有的小触须太小了,还比较单纯,找不到竹竿,一下子就反身伏在地上,直接去了反方向。需要将这一类找不到组织的触须都移到相应的位置,再用玉米皮撕成的小条缕松松地绑定,让它正确爬蔓。绑黄瓜须的玉米皮也很有讲究,缺之不可。玉米皮提前在水里泡软,然后撕成一小条一小条,玉米皮很柔软,稍微有一点弹性,泡过水之后绑定,干了之后会变得紧一点,不会让黄瓜须再从空虚里钻出来。

    农民真是太有智慧了,有时候一边蹲在黄瓜地里绑,一边感叹,玉米皮的长度、韧度,还有柔软度、松紧度,都正契合这个活儿,换了什么样的绳子似乎都不能。

    所有的黄瓜须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后,就不用管它们了,它们自己会愉快地攀爬上去,每天都会变一个样儿,最开始的几片叶子已经由嫩绿变成了墨绿,叶片上生出了一层毛茸茸的小毛刺,摸一下,并不会激烈扎伤你,那轻微的痒,像逗你玩儿。

    黄瓜是生长很迅速的植物,二十天左右,就会结出第一条小黄瓜。黄瓜幼小的时候很可爱,小小圆润,没几天就长大了,长一身刺,却鲜嫩可爱,翠绿欲滴,长到一指左右,一朵娇黄的小花便在头顶绽开了。黄瓜的花也奇特,安然端坐在黄瓜的头上,你不拂,它就不会落。但是谁也不会去拂落黄瓜花的,顶花带刺的黄瓜,一直最受欢迎。

    等整片地的黄瓜都相继成熟后,那场面才壮观,它们用自己的力量,将一个四四方方的竹竿架缠满了,左边吊一根,右边吊一根,你走到里面,仿若走进了一座翠绿的宫殿里。

    一根手掌那么长的黄瓜就可以吃了,摘下来,擦一擦刺,“咔嚓”一口,嫩,汁液青翠,立刻香气四溢。嫩黄瓜的香,是任何果实都不能比拟的,许多果实的美味是靠了甜,但是黄瓜几乎是没有味道的,它只有清香和青翠,却魅力无限。只要你咬下第一口,那份清香,便立刻充溢满口,充分调动你的味蕾。

    黄瓜的脆与美,成就了暑天的片刻安逸。拌一盘黄瓜,佐一杯小酒,从古吃到今。陆游就是个极爱吃黄瓜的诗人,他写:白苣黄瓜上市希,盘中顿觉有光辉。

    夏日的一碗拌黄瓜,又加了一些莴苣进去,两两俱脆爽,简直是无可比拟。

    齐白石是个可爱有趣的画家,他不爱大主题,笔下的小情趣自然拙朴。他画过很多蔬菜,黄瓜这美好的乡下小物,在他的笔下无比亲切。

    没有大面积种暖棚的时候,我们家并不种这些东西,可能是日子过得太艰难,所有的耕地都被种上了庄稼,庄稼能换钱,庄稼是地道用来过日子的。而黄瓜只是小菜,餐桌上可有可无,所以我们家不种。也可能是父母对生活质量太没有要求了,怎么简单怎么吃,觉得没有必要种黄瓜这些东西。总之,没有大面积种菜用来卖钱之前,我们家很少种菜吃,饭桌上非常艰辛。

    我们就总是对人家菜地里的黄瓜跃跃欲试,我和我妹去割草,遇到一架黄瓜,那些黄瓜结得很多,纷纷垂挂在架子上,惹人垂涎。

    我们在黄瓜地里转了一圈,在一阵阵清香中到底退缩了,背着筐回家了。那片黄瓜在一整块地的中间,所以我们背着走出来,走得又慢,距离又远,几乎有点恋恋不舍。大概就是这个走出来的过程,被主人发现了。我们回到家没一会儿,那片黄瓜的主人突然找来了,问我们有没有偷他们家黄瓜。让她翻了下筐里的草,并没有发现赃物,便不了了之了。

    后来总是记得这个小气的人,在农村,果真被哪家孩子摘了一两根黄瓜回去吃,也算偷吗?

    很多年后,有一次在菜市场买菜,一个黄瓜的摊位旁边放着几个伊丽莎白瓜。身后一个男人突然说:“要一个黄瓜。”摊主拿起一条黄瓜来称,他急了:“我要黄瓜,黄色那个瓜,不是绿色。”

    摊主蒙了一下,我也惊住了,长这么大还从没有遇到过不认识黄瓜的人,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男人衣着很讲究,气质也很好,大概是五谷不分,养尊处优惯了吧。

    我回来后,把这件事当成笑话讲给家人听,讲着讲着突然就有点疑惑,不怪男人啊,黄瓜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要叫黄瓜呢?

    我妈说:“你没见过老黄瓜种吗?”

    哦,对了,我们吃的黄瓜都是它年轻鲜嫩的时刻,如果你任由它自然老去,有一天风干在黄瓜架上,那可不是黄色的嘛!

    每一年种黄瓜,都会在最后拉秧的时候,特意留那么几条自然老去的黄瓜,它们在架子上长得很长很胖,最后慢慢变成黄色的,皮也硬,晒干剥开来,里面的籽洗净晒干,作为明年的黄瓜种子,收藏。

    这就是黄瓜这个名字的由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