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战线: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掇实-庆祝“联合国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42年6月14日,时当初夏,素称长江三大火炉之一的“陪都”重庆。已是溽暑蒸人。这一天的政治气候更为热烈,全市披红挂彩,26个联合国家以及墨西哥的国旗迎风飘扬。耸立于市中心的“精神堡垒”张挂起巨型壁画,大街小巷,断壁残垣,都张贴着各式标语:“伸张人类正义”“打倒暴力侵略”“打倒轴心国家”“打倒日本军阀”“同舟共济,争取胜利”“加强联合国团结”“拥护联合宣言”……最为引人注目的标语则是“庆祝联合国日”。

    是的,今天是“联合国日”。国民党当局为此大事庆祝,召开“重庆市民众庆祝联合国日大会”,组织国际运动员参加竞技运动,外交部举行茶会(游园会),招待驻渝的联合国国家外交人员及“各机关首长”。在嘉陵宾馆举行的庆祝晚会,则将这一天的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为此庆祝活动忙得不亦乐乎:众多的“党国”要人接踵而至,在电台发音室发表对外广播讲话;现场转播一些纪念活动的中外人士的广播演说;收转某些联合国家领袖人物的对华广播等。

    实际上,这是一次声势浩大的政治宣传活动。

    (一)

    何谓“联合国日”?这有一段历史缘由。

    6月14日这一天,本为美国的“国旗日”。美国人第一次庆祝“国旗日”,是在1861年。当时只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佛特城举行了一次小规模的仪式。1916年5月30日,威尔逊总统正式颁令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美国的“国旗日”。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展开,这年元旦,有26个国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发表联合宣言,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合阵线(墨西哥于这年5月加入)。在这种形势下,美国总统罗斯福提议将这一年的“国旗日”改为“联合国日”,下令不仅纪念美国星条旗,同时对于其他签字于联合宣言的各个国家的旗帜同时表示敬意。联合阵线各国积极响应,遂形成了民主阵营寰球性的庆典。因为聚会华盛顿发表联合宣言的是26个国家,所以习惯称为26国宣言。加上5月份参加的墨西哥以及6月14日当天庆祝活动开始前几小时申请加入的菲律宾,一共是28个国家。

    中国政府的态度尤为热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陆续参战,从而结束了中国一国对日作战的局面。这对“弱大”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值得庆幸和珍惜的变化。因而决定举行广泛的、盛大的庆祝,对内对外集中组织广播宣传。很显然,加强联合国家的团结,激发本国和各参战国家的民气,表示对美国这么一个强大盟邦的敬意,争取更多的国际援助,便是这次庆祝、宣传活动的根本目的。

    (二)

    中央广播电台迁渝以后,宣传方面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担负起繁重的对国外广播任务;还专门成立了功率强大的国际广播电台。为了组织对外节目,倒也煞费苦心。好在战时的重庆成了东方的一个政治中心,各国外交人员云集,访华使团络绎不绝,是请他们来电台作对内对外广播讲演的有利条件。这次活动正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为此,中央广播电台做了充分的准备。于6月14日这一天,各路人马奔赴预定地点,投入热烈紧张的广播宣传工作。

    “重庆市民众庆祝联合国日大会”于上午8时在夫子池“新运广场”举行。与会的有重庆市和国民党中央机关首脑人物及各界代表,文化团体,对外友好组织有关人士及各方面群众。中央广播电台在会场扩音,并在市中心的“精神堡垒”上安装扩音喇叭。那个时期,日机常常飞临重庆上空轰炸,所以会开得很紧凑,9时半即告结束。但这次参加大会的仍超过一万人,聚集在街头听广播的更不计其数。天上有飞机散发传单和联合国家旗帜,地上万众欢腾。

    这一天,中央广播电台还进行两次重大的现场广播活动。

    其一是“新生活运动总会”主办的联合国代表演讲会,于上午10时在“新生活运动总会”的忠义纪念堂举行。重庆市市长吴国桢首致开会词,大意是:“……中国系首遭侵略之国家,以劣势配备,独自抗战四年余;而重庆复为民主国家首都中遭受轰炸最久最剧烈者。今见自由大纛为27国之旗帜所环绕,并蒙各贵宾莅此,衷心的愉快。此次战争,可称为一具有世界性新生活运动……实系各联合国共具之荣誉。我们最后胜利,已无可疑。”接着英国大使薛穆爵士、捷克公使米诺夫斯基、印度专员萨福来爵士、苏联大使馆参赞列费诺夫、美国大使馆参赞范宝德,比利时大使馆秘书史迈斯等先后讲述各国战时情形,及对于联合作战之贡献。“新生活运动总会”副总干事辛楚等四人担任翻译,由中央广播电台实况向全国广播。

    其二是嘉陵宾馆晚餐会,由13个国际文化团体主办。这是1942年以来重庆市国际团体最大的盛会。

    晚上7时,山城重庆还沐浴着夕阳的余晖,位于嘉陵江畔的嘉陵宾馆一带已是车水马龙。宾馆大厅内布置一新,27个联合国家的国旗灿烂夺目。大厅正面墙上为大“V”字图案(代表Victory,即胜利)。左壁悬挂着一条英文红字标语:“打破私心,完成团结,争取自由。”右墙则为“新的人们,新的国家,新的世界!”后壁亦有英文标语数条。为“继续战斗,待吾人打到南京、柏林、罗马,痛饮黄龙!”等等。有孔祥熙、何应钦、陈绍宽、王世杰、谷正纲、张治中、吴国桢等与会;外国来宾有主要联合国家的外交使节和军事、文化人员,共500多人。

    在那个艰苦岁月里,为体现“新生活经济饭之风致”,聚餐形式为中菜西吃,分为四长列,外宾亦由各国外交代表领先,一一至台前自行盛取,然后就座。

    8时30分,开始对世界各国广播。首由中央秘书长吴铁城播讲:“今日为誓死捍卫人类文化的伟大同盟国家致敬之一日。中国置身于此赫赫同盟中,殊为荣幸。本人当借此最适当之机会,重申中国必将竭尽其能力,击败轴心国家之决心。虽然过去某一时期为孤军苦战,然而我们仍能抵抗侵略,赓续未辍。现在我们已是同盟国家中之一员,为一共同目标而奋斗,并共以最大信心一致向前击败轴心。敬祝同盟国家万岁!”

    其后,苏、美、英大使,澳、捷、比公使,荷代办(一说为公使),及印度代表共8人,先后各以一至一分半钟的时间发表广播演说。

    苏联大使潘友新的讲话,特别引起公众的兴趣。他概要地介绍了苏联人民浴血抗战的情况,表达了彻底战胜希特勒德国的决心:“……今天,我可以特别向诸君引证今年5月1日斯大林颁布的文告。斯大林说,‘至于我们的国际关系,最近是从来未有的增强了。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都已参加了反对德帝国主义的阵容。我国人民为自由荣誉和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已唤起一个有进步的人类的景仰……在这些爱好和平的国家中,首先是英、美两国,他们已与我国建立友谊和同盟的联系,而且予我国以日渐增多的军事援助,来对抗德国法西斯的侵入者’……虽然我们的敌人还是一个强大的寇仇,但我敢断言,斯大林交给整个红军的任务,一定能够实现,那就是——使1942年成为德国法西斯军队最后挫败和苏联国土从希特勒匪徒之下解放出来的一年,苏联将与所有盟国和友邦共同庆祝击败敌人的最后胜利。”

    这次演讲,由事先装置的转播机将信号传送至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用多种频率向全球发射。

    (三)

    为了庆祝“联合国日”,中央广播电台自晨至昏,夜以继日,不停地播出重要广播节目。位于上清寺附近的广播大厦,常常警卫森严,锃亮的黑色小汽车川流不息,“党国”要人频频而至。

    第一流的“党国”要人如此集中于同一天来电台进行广播讲话,这实在是罕见的。考虑到中国同欧美的时差,一系列对外讲话均安排在夜晚进行。晚7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对各联合国家广播,国语讲毕,继以英语译述。晚7时30分,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对印度广播,同样地在国语演说完后用英语译述。晚8时30分,播出上述嘉陵宾馆“晚餐会”上的几篇演讲。晚10时30分,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对苏广播。于右任先生用国语演讲毕,继以俄语译述。15日凌晨4时15分(即英国时间14日21时15分),由立法院院长孙科、中央秘书长王宠惠及英国驻华大使薛穆作一刻钟的英语集体演说,对英国广播。15日凌晨4时45分(即美国时间14日下午4时许),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及夫人宋霭龄以英语对美国广播。

    这些广播讲话,介绍了中国抗战概况,呼吁团结一致,联合作战,彻底战胜法西斯并建立战后的世界和平、稳定新秩序。其中林森的讲话颇有一些新的见解:“……此次战争实始于民国20年9月18日,即日本开始侵略中国之日。十年前,日本用武力占领我东北数省,就开了侵略的先例。因之墨索里尼的侵略阿比西尼亚,希特勒的强占捷克斯拉夫与欧洲其他国家等事,便相继而至,驯至发展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此种事实,显然表示着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倘使对于集体安全缺少完全有效的组织,则一个侵略国家的行动,便可以使全人类蒙受空前的灾祸。”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于右任先生的广播演讲,敞开胸怀,情真意切,一扫多年来流行于世的对苏联的偏见,高度评价苏联革命和苏联人民的领袖斯大林。他说:“伟大的、英勇的苏联军民们:16年前,我到贵国,看见贵国革命后建国的努力,各种印象至今还像是新鲜……苏联建国后,世界大政治家对苏联立国精神认识最早并最清楚的是中国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在世界被压迫民众自由解放的战争中,中苏两国应该携手并进,这是国父中山先生的遗训。俄国革命是世界人类文明的希望,这也是中山先生很早的观察……苏联军民对纳粹暴徒的苦战,现在已及一年,这一年苏联军民的英勇牺牲,全世界对之敬慕钦佩,中国民众对之尤具深切的同情。中国对日的抗战,至今足足五年。苏联战场中战争之猛烈,与中国战场中战争之长久,是此次大战中特殊之点。不是苏联战场那样的猛烈战,不是中国战场那样的持久战争,今日东西侵略者的凶焰,不知要高涨到何等地步。可是苏联一年的猛烈战争和中国五年的持久抵抗,终将侵略者凶锋顿挫下去,现在已快近扑灭的日子了。日寇就是东亚的希特勒,希特勒的溃败,无疑会牵到日寇的覆灭;同样日寇的减缩,会促成纳粹的崩溃……你们的天才领袖,受举世崇敬的斯大林先生,在20年中,在政治、文化、经济、国防各方面,领导贵国人民有今日这样的成就,可算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中苏两国战场,必定是决定联合国家整个之成败,中苏两国也必然共成未来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于先生的这次广播讲演,正值苏联欧洲地区的最佳收听时间,在许多苏联公民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在此前后,也转播了联合国家一些领袖人物和高级官员的对华广播。如美国驻澳大利亚公使(前驻华大使)詹森在墨尔本对我国的华语致辞;美国副总统华莱士于重庆时间14日下午7时45分对中国人民发表了广播演说。华莱士在演说中高度赞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指出:“日本意图征服中国,对于本世纪生活之障碍,乃一种强暴力量之象征,必须设法予以克服,然后全世界重新踏上和平之路。一般民众方能重享安居乐业之福……我们虽操不同之语言文字,我们之若干风俗习惯虽属各别,然我深信中美两国人民均能相互了解……我们有一共同目标,且我们必能达到此一目标。”

    电波纵横,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向八方传播,将共同反对法西斯的各国政府和人民联结在一起,更加坚定了彻底粉碎德、日、意这个20世纪人类社会最反动势力的决心。这就是“庆祝联合国日”的积极意义所在,它将永远载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