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征服世界的秘密-能做会说有人提,只做不说没人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能说会做的男人,不仅在生活上时常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在工作岗位上也会得到上司的提拔与重用,而一个只会做事而不善于言谈的人,则只会在自己孤独的圈子里慢慢的奋斗,而逐渐脱离群体,人们也会渐渐的对其淡漠,甚至会忘记他的存在。

    1.马屁不要拍到马蹄上

    ——恭维上司的话,要找时机说大多数领导都喜欢一些赞美自己的话,正如老百姓所说“高帽子不好,但人人爱戴”,但作为一名下属,对领导说恭维的话,还要学会抓住时机,恰到好处的说,否则的话,不但马屁没有拍好,还可能会招来领导的厌恶。

    大多数领导都想表现出自己“优越”于下属的地方,以使得自己能够有足够的威信。但他们不会把这些“优越”挂在嘴边,以免被他人说成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是如果这种“优越”从你口中说出来,那么领导就会非常高兴。

    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奉承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过奖了,过奖了”,“你真是很会讲话!”等等之类的一些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奉承话,却还是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喜悦。甚至有时侯,即使明明知道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

    试想一下乾隆时期的和珅之所以能混得开,就在于他善于揣摩皇帝的意思,而且每次都能够博得乾隆的欢心。

    清朝刊印二十四史时,乾隆非常重视,常常亲自校核,每校出一件差错来,觉得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心中很是痛快。和珅和其他大臣,为了迎合乾隆的这种心理,就在抄写给乾隆看的书稿中,故意于明显的地方抄错几个字,以便让乾隆校正。这是一个奇妙的方法,这样做显示出乾隆学问深比当面奉承他学问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皇帝改定的书稿,别人就不能再动了,但乾隆也有改不到的地方,于是,这些错误就传了下来,今天见到的殿版书中常有讹处,有不少就是这样形成的。

    和珅工于心计,头脑机敏,善于捕捉乾隆的心理,总是选取恰当的方式,博取乾隆的欢心。他还对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进行细心观察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乾隆的脾气、爱憎等了如指掌。往往是乾隆想要什么,不等乾隆开口,他就想到了,有些乾隆未考虑到的,他也安排得很好,因此,他很受乾隆的宠爱。和珅拍马高在两点:一是知己知彼,每拍即中;二是让对方浑然不觉却全身舒坦,因为他做得无声无息,不着痕迹。

    说奉承的话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则的话有可能会弄巧成拙。奉承的话要坦诚得体,必须说中对方的长处。恭维领导的首要的条件,是你要表现出你那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词是一个人的心理的反应,有口无心,或是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再者,当你奉承领导的时候,说出一些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话,那将可能惹怒领导。

    举个例子,比如某次开会你的顶头上司刚讲完一句话,你马上就说:“这样做最好,这真是明智的决定,领导真是领导啊。”这不是拍马屁是什么?所有开会的人都会认定你是在拍马屁,连你的上司都会觉得不自在。但是,当你的上司讲完话,你稍微暂停一下,说:“这么一来,我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这样说就是在恭维别人,因为你说的是事实。就算要拍马屁,也要拍得不让别人感到肉麻。你一拍马屁,所有人都坐立不安,全身发麻,那不如不拍。

    很多人在做自己没有多大把握的事情时,极乐意看到自己在这些没什么把握的事情上获得一定的成绩,从而获得别人的称赞。而当你对他们这些没把握的事情中的任何一桩加以颂扬时,都将有可能达到你所预期的功效。

    对领导说奉承的话并不等于谄媚。恭维与欣赏领导的某种做法或某个特点,意味着肯定领导的这种做法或这个特点。只要是优点、是长处,对公司有利,你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你的赞美之情。作为领导也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成就从而树立自己在员工中的威望。当受到称赞时,他的自尊心会得到满足,并对称赞者产生好感。如果你想让领导知道你的聪明才干,赏识自己,就需要学会对领导说奉承的话,千万不要在他面前故意显示自己,这不免有做作之嫌。领导也会因此认为你是一个自大狂,恃才傲慢的人,而逐渐对你失去好感。

    2.做人不可有傲态

    ——自己的成绩低调着说作为一名员工,当自己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后,千万不要沾沾自喜,或者摆出一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样子,要知道取得一定的成绩有时也是件很危险的事,如果你傲慢无礼,那么将会使同事疏远你,领导反感你,而你的事业也将会因此而失败。

    人在取得一定的成绩之后,往往都会很高兴,打电话告诉亲朋好友,请张三、王五吃饭,借机以表现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虚荣。但是,不要忘了狮子在捕食猎物的时候总是静悄悄地靠近,而只有母鸡才会连生个蛋都要全世界昭告一番。所以当你取得一定成绩,立了功以后,千万不要把它作为讨好上司或炫耀的资本。其实在很多时候,立了功也是件极为危险的事情,因为你有可能挡住了别人升迁的道路,也有可能威胁到了上司的地位。因而,当你在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后,不要老想着表现自己,而应懂得用自然而巧妙的语言将自己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归于领导或者集体。这样做,能显示你自己慷慨大方的品质和对领导的忠诚。这样也能在领导和同事的心目中留下一个好印象。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主簿杨修自以为学富五年,才智出众,因而恃才傲物,虽然身在曹操的帐下做事,但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且常常口出狂言,做事也经常自作主张,不给曹操一点颜面。杨修的行为让曹操大为恼火,终于找了个机会砍了杨修的脑袋。

    试想,一个狂妄自大、老是扫领导颜面的人,能够有前途吗?那些稍微取得了点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往往会招来别人的厌烦和领导的嫉恨。

    王涛是某杂志社的一名编辑,很有才华,在学校那会儿就深得老师的喜爱,由他亲自主创的一个栏目还获得了一项创新奖,深得领导的好评。一开始王涛还特别的高兴,但没过几天,他的脸上就失去了笑容。他跟自己的一位好友说,他的上司最近经常给他小鞋穿,估计领导对他有意见了。

    这位朋友详细问清他的情况后,指出了他的错误。原因是这样的:王涛在上次获得创新奖后,得到了领导们的好评,除了发了奖金之外,还当众夸他是块当主编的好材料。可是王涛当时并没有感谢自己的上司和同事,更没有什么表示。因此,他的上司顾主编就觉得王涛是个“眼高的人”,于是处处为难他。可惜的是,王涛并不相信朋友的分析,结果两个月以后,王涛就因待不下去而辞职了。

    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荣耀,但是一定要切记,这份功劳你不能独吞,要把荣誉的花环戴在领导的头上,把取得成绩的欢乐与大家一起分享,正所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能干的大臣。当时渤海一代灾害连年,百姓生活疾苦,纷纷起来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汉宣帝只能派年近七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就任后,安抚百姓,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口人种一株榆树,一百棵菱白,五十棵葱,一畦韭菜;养两口母猪,五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每天带着剑的人,他劝慰道:“干吗不将剑卖了买头牛?”

    经过几年的整治,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龚遂也名声大震。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与他一起去长安,并对他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然而,此人经常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其他属吏都反对他去,怕他坏事,但龚遂还是带他一起上了长安。

    一天,皇帝要召见龚遂,王先生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来,我有话要对他说。”尽管王先生整天一副醉汉的嘴脸,但龚遂也不计较,还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是如何整治渤海的,大人如何回答?”

    “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龚遂说。

    王先生连连摇头道:“不好不好,这样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大人要这样回答:‘这不是微臣的功劳,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非常高兴,并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且轻闲的官职。

    龚遂正是在属吏的建议下,将功绩归于汉宣帝,才让自己的晚年更加有了着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现实生活中,将不如卒、君不如臣的现象屡见不鲜,而明卒被昏将压抑、扼杀的情况同样屡见不鲜。再无能的领导也是有好胜心的,也是要面子的。因而在领导面前,你最好不要表露出“我比你聪明”的意思,要在谦虚的请教中表达你的意见,这才是你最好的选择。因而当你在取得一点点成绩时,千万不要居功自傲,自以为是,而应多将好处和荣誉让给领导,自己甘心当个绿叶。不要让领导和你的同事认为你是个目中无人的家伙,这样的话在你的职业生涯中你才会混的“如鱼得水”。一句话“做人要低调一些”。

    3.老板,我想加薪

    ——加薪的事,变个法儿说“将加薪进行到底”是目前工薪阶层比较流行的一句话,但是,当你真正做好准备向领导提出加薪的要求时,一定要注意怎样去和领导沟通,不要以命令式的口气,也不要说出类似威胁的话语,跟老板谈加薪,要变着法说。

    薪水是一个人工作能力和成就的最直观的反映之一。不管你是安贫乐道,还是一个超级享乐主义的人,都想让自己的薪水多点,试问有谁不愿意自己的钱包里的钱“多多益善”呢?

    员工要想涨薪水,无外乎等着老板主动加薪和主动找老板加薪两条路。最理想的结果自然是老板下查民情,体恤员工,主动的给你涨薪水了。可是这种理想的结果一般是很难出现的。

    用时下流行的唐长老的说话方式表达就是:你想要你就说嘛,你不说老板怎么会知道你想要呢?与其等待与守候,不如……

    向老板提出加薪首先得有一个合理的正当的理由。当你提出加薪的要求时,老板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你为公司做了多少贡献?绩效如何?你所创造的价值和你所获得的报偿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那应该再给你加多少?如果答应了你的要求,会给公司带来什么变化?会不会因此打破薪资平衡,引发其他员工的不满?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其实也就是三个字“你值吗”。所以,在你准备向老板提出加薪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的理由。

    李红飞是一家公司的设计师,上周一他给老板提出了加薪的要求,在谈到加薪的理由时,他说:“我的太太最近刚刚失业,孩子上初中,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费用,目前的工资实在是不够,希望公司能考虑为我加薪。”

    但是,领导并没有同意他的加薪请求,而是对他说:“员工的价值在于是否达到工作的标准,公司加薪的标准在于你能够为公司创造多少财富,给公司做了多少贡献,而不是你本人的需求。”

    从上面这位领导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得知,一名员工在这个时候应该把谈话的重点始终放在自己的能力、业绩、工作态度……这些让老板感兴趣的内容上。这才是能够帮助你加薪的真正砝码。至于你要养家糊口、孩子上学、老婆生病等等这些家务事,是你自己的事情,老板没有义务帮你这个忙。

    刚刚毕业的王志很幸运地谋到了一家消费品公司的秘书工作,由于是第一份工作,所以他格外珍惜,工作很努力,老板对王志的工作态度也很肯定,多次表扬他,但是却从没有提过王志最梦寐以求的加薪的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志得知和他一起进公司的同事早已加薪,但是对方的工作并未见得比自己优秀多少,王志心理很不平衡,甚至很气愤。于是他找到老板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并要求老板加薪,否则他就辞职。

    僵持之下,老板并没有答应王志的要求。这让王志一下子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开始敷衍应付起来。一个月后,老板把王志的工作移交给了其他员工,暗示王志他准备“清理门户”了。王志也觉得再做下去没有什么意思,赶紧递交了辞呈。就这样与这份工作失之交臂。

    应该说王志以离职相威胁,企图让老板给自己加薪真是一次最大、最坏、最胆大包天的赌博,是不明智的做法。

    王志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当一个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觉得憋屈、愤怒是人之常情。但是要知道,找老板谈话的目的是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未来,是想让老板答应你的要求,而不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吃老板的“滚蛋包子”。

    任何一个有头脑的老板都明白,为优秀的员工多花一点钱是值得的。但老板毕竟是老板,在员工身上花的成本越低,他得到的利润就越高。有些男人碍于情面,或不好意思直接跟领导谈加薪,但自己确实已经有拿高一点的工资的条件,可以不妨给领导敲敲边鼓。

    赵林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骨干,被部门领导视为左膀右臂,虽然他拿的薪水要比同行的高,但他在工作中的付出太多了。

    “我不满意目前的工资水平,现在我能做的要么是跳槽,要么是让老板加薪。”

    于是,有一次,趁着和部门主管聊得非常开心的时候,赵林假装不小心说走了嘴,透露出有另外的公司想用高薪挖他跳槽。

    结果没几天,公司老板找到赵林,提出给他加薪……

    当然,用这种方法提加薪的前提是,你必须找到一个能帮你给老板敲边鼓的人,或者是你本人,或者是比较欣赏你的直接主管。否则可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另外,还是那句老话,本着“拿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在你打算向老板要求更多薪水的同时,最好先估量一下自己有没有理由让老板给你加薪。

    有一些领导不习惯那种直来直去、张口谈钱的做法,不想把同事的加薪要求搞得跟在菜市场买菜一样讨价还价。他们更相信“说得好不如做得好”。面对这样的老板,你就要用实际行动来打动老板的心。

    杨贵连续几次在部门的绩效考核中排名靠前,但薪水就是没涨。于是他认真总结了一下,发现虽然自己做事很卖力,但是要想得到理想中的薪资,还要做得更好才行。

    从此以后,他不仅把自己的工作做得相当漂亮,而且,他还尽量帮助其他同事。三个月后,同事、主管都对杨贵的评价有了质的提升,等到项目成功收尾时,杨贵的工资也比以前多拿了许多。

    这种办法的好处就是员工不必花过多的心思在工作之外,绞尽脑汁的想让老板加薪的理由,只要踏踏实实的做事,并且恰如其分地让你老板看得见,赢得他的“垂青”,加薪的事自然而然终究会水到渠成。

    总之,跟老板谈加薪一定要有一个合理正当的理由,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这样可能会更容易实现目标,当然不管你是否能顺利的实现自己的加薪要求,在走出领导办公室的时候,仍要保持礼貌和笑容,不要加薪不成功又破坏了自己的形象。

    4.直言极谏未必是好事

    ——提建议的话,绕着圈说时刻为公司和团队的发展着想,并能够向领导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要知道这些建议只是你自己的一些想法,领导爱听不爱听那又是一回事。如果你不顾领导的感受,直言极谏,那么即使再好的建议也有可能遭到否决,因此,跟领导提建议,要绕着圈说。

    人无论处在何种地位,处于何种境况之下,都喜欢听到别人的赞美,喜欢听到好听的话,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人类的共性。作为领导者依然如此,想想有哪个领导愿意和忍受自己的下属对自己老是有意见,有时甚至还用批评的语气对自己说话。

    聪明的男人,为人处世往往是避其锋芒,他们从不过分外露自己的才能,因为他们知道那样只会招致别人的嫉妒,导致自己的失败。自古以来,直言极谏者数不胜数,最着名的例子还应是唐太宗时期魏征的直言极谏。可是又有多少和魏征一样得遇名君呢。再说,为了让领导接受你的建议,大家吵得昏天黑地,打得头破血流,最后说不定再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想想值得吗,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据《晏子春秋》记载,春秋时,齐景公有一匹心爱的宝马,突然暴病而亡。齐景公十分伤心,大发脾气,命令武士肢解马夫,同时命令不准任何人进谏,谁进谏便同时处死谁。当时宰相晏婴想上前劝阻,但皇上作出这样严厉的规定,如果直言相劝,等于飞蛾扑火。于是晏婴装作很凶的样子,拿起刀来,做出一副要亲自杀掉马夫为皇上泄怒的样子,然后抬头问怒气冲冲的皇上:“请教皇上,不知尧舜肢解人时,是从哪个部位开始的?”景公听了,马上醒悟过来:如果自己要做一个圣明君主,又怎么可以用如此残酷的方法杀人呢?所以无可奈何地对晏子说:“好了!放掉他吧。”

    从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晏子并不是犯颜直谏,而是采用曲折迂回的方式绕着圈向齐景公进谏,这样既让景公能够下得了台,同时又阻止了景公欲杀马夫的错误举动。由此可见,向领导进献忠言,主要是为了帮助其改正缺点,避免失误,只要能够达到这个目的,不管是顺耳还是逆耳的话都可以。但人们大都爱听顺耳的话,听好听的话,不愿听刺耳、逆耳的话,因此当向上司进献忠言的时候,应该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使他听得进去,这样效果会好得多。

    但是有些人并不这样认识问题,他们认为只要主观愿望是为对方好,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语言都可以。于是他们不顾及场合或对方的颜面,或铺天盖地,图一时痛快;或自恃有理,大谈特谈,搞得领导很被动,结果事与愿违。

    南北朝时期的宋明帝刘彧,即位后奢侈腐化,大修佛宇,劳民伤财。他将自己的故居大肆修缮,称为湘宫寺,壮观华丽,里面建了两座五层高的佛塔。一天,他向随行的官员们炫耀说:“那可是我的功德啊!我花费不少。”这时教骑侍郎虞愿高声说道:“那都是用百姓卖儿卖女的血泪钱修起来的!佛祖如果有知,也会为百姓叹息,可怜他们。造塔之罪孽高于佛塔本身,有什么功德可言!”宋明帝听后,怒不可遏,当即令人将其赶下宫殿,差点杀了他。

    虞愿虽然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虽是一剂良药,但是如果苦得别人咽不下去,与病何异?虽是忠言,为了刘宋的江山社稷,但逆得别人无法入耳,岂不枉费了一片好心。

    亨利是一家家族公司的智囊团成员之一,他的提议一向有效,经常被老板接受。而他的另一位同事詹姆,却经常吃“闭门羹”,有时甚至碰得一鼻子灰。后来,詹姆不得不虚心向亨利请教。

    亨利笑着解释说:“其实,我哪有什么秘招呢?关键在于你表达建议的方式,可能未顾及到老板的面子。我们公司实行的是个人决策和集权管理,因而万一公司主要决策者作出错误决定,其他人员很难更改,因为这会有伤决策者的面子。如果下属雇员要向上级提意见,或者希望改变决策,前提条件是必须先顾全上司的面子。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先一声不吭、言听计从,然后在执行过程中,伺机再提出建议。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原先的决策需要作某些调整更动,所以这时提出建议,老板一般都会欣然接受。而你的做法却不是这样!你常在老板作出决策的时候,就当着众人面另提唱反调的建议,不是摆明不给他面子吗?所以,你的提议再好,他也要断然拒绝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接受别人建议的习惯,因而当你准备向领导提出你的建议时,首先应该了解你的老板习惯以什么方式接受信息。如有的上司喜欢书面材料;有的上司喜欢数据分析;有的上司则喜欢面对一块书写板,让你不停地在上面书写,因为他喜欢这种视觉效果……只有先了解领导喜欢用什么方式接受信息,你才能投其所好,将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更好地传达给领导。

    因而作为下属,当向自己的上司“进谏”时,你不仅要站在自认为对集体有利的角度,还要“换位思考”,站在上司的角度考虑问题。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往往你认为正确的意见,老板可能认为目前时机尚不成熟,所以“不便采纳”。同时在陈述时多用中性词语,语气委婉缓和,不要让领导感觉你是在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或是让老板觉得你是在卖弄自己,要记住你是在给老板“建议”而不是“提意见”。

    5.黑色玩笑开不得

    ——跟领导开玩笑的话,不能说作为一名员工,一定要记住自己的身份,明白领导永远是领导,即使与领导相处的很密切,也要把握住一定的度。尤其是不要跟领导随意开玩笑,那不是一个拉近你和领导关系的恰当方式。

    在工作当中,作为下属能与上司进行良好的沟通,这于公于私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宾主关系中有一定的友谊,这样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大家可以更为默契,但是需要知道的是,作为下属,不能把跟领导的关系看的简单化,更不要跟领导开一些黑色的玩笑。

    张路是一家公司的报关员,聪明能干,而且脑子转得快、言辞犀利,并且还具有幽默细胞,是公司的一颗“开心果”。可是这么优秀一名员工,在公司里却得不到上司的青睐。

    张路工作相当努力,有时为了赶时间,一大清早就要赶到海关报关。满身疲惫回到办公室,上司不但不体谅他反而还不断地不分青红皂白地说他迟到、旷工,不管张路做怎样的解释都不行。这使张路感到非常的委屈,就向有经验的人求教。有经验的人问他:“你平时是否在言词上有对老板不敬啊?”

    这么一问,张路就想起了以前的事情,自己平时就爱与同事开玩笑,后来看到上司斯斯文文,对公司里的员工总是笑眯眯的,和蔼可亲,胆子一大,就开起了老板的玩笑。这天,老板一身簇新地来上班了,灰西装、灰衬衫、灰裤子、灰领带。张路夸张地大叫一声:“老板,今天穿新衣服了!”老板听了咧嘴一笑,还未曾来得及品味喜悦的感觉,张路就又接着说了一句让老板十分不爱听的话:“像只灰耗子!”

    又有一天,客户来找上司签字,连连夸奖上司:“您的签名可真气派!”这时,张路正好走进办公室,听了之后便是一阵坏笑:“能不气派吗,我们老板在暗地里练习可有三个月的时间了。”张路这句话说出口之后,上司和客户便同时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从张路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可以看出,开玩笑确实可以拉近同事间的距离,缓和人际关系,但是开玩笑要注意对象,有时如果玩笑开得过大,就有攻击人身的嫌疑,就是黑色玩笑了。黑色玩笑很容易破坏人际关系,张路对此却浑然不觉,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聪明能干,却得不到重用的原因。

    某服装公司的陈科长下午要去参加企业内部的一个大型会议,需要准备一些相关的材料,于是就把这件事交给了科里的张平,张平处理起这些事情来很有经验,很快就把陈科长需要的资料整理好了。陈科长一边翻阅资料,一边慎重的问:“这份文件与会人员很重视,资料内的数字一个错误都不能有,你是否仔细校对过?”

    想不到张平却好像很满不在乎的嬉皮笑脸的说:“也许不会错吧?”张平的话音刚刚落地,只见陈科长把资料重重地往桌子上一摔,怒声说道:“你这是怎么做工作的?一点认真态度都没有,怎么能说也许呢?拿回去给我重做。”张平顿时觉得自己很委屈,心想:“这是怎么了,开个玩笑也不行啊。”

    本来是一句开玩笑的话,可对方却信以为真了,结果就造成大家都很尴尬的局面。所以开玩笑要分场合,分什么样的人。陈科长要的资料,对参加那个会议十分的重要,所以他要求张平认真对待。但是张平却嬉皮笑脸,一副毫不在乎的表情,这也难免陈科长会伤心、发火。

    孙斌是局长的专职司机,跟局长已经有年头了。由于他人勤快、会来事又老实,深得局长的信赖和赏识。但不知为什么,前几天局长突然让办公室主任把他给换了。这让孙斌十分的痛苦。过了一段时间,他才从局长秘书李伟那里打探到了局长换他的真正原因。原来,在一次出差途中,局长上车不久就呼噜大起。坐在副驾上的李伟冲孙斌一笑,轻声说了一句:“嗨,瞌睡虫来得真快!”孙斌顺口搭了腔:“哈,睡得像猪一样。”原以为,只是一个简单的玩笑调侃话,又是在局长睡着的时候说说,无伤大雅。没想到局长虽呼噜震天响,耳朵却敞亮,把孙斌说的比喻句听了个真切。见自己的司机也敢如此目无领导,局长怒由心生,就废了孙斌的武功。

    如果不是李伟告知内情,孙斌就是想的吐了血也绝对想不到自己被废竟会是因为一句玩笑话。也许有人会说,这局长也真是的,什么人啊?至于吗?也太小题大做了吧?这位局长是不是小题大做这并不是我们要讨论的关键。主要问题是我们应该从中得出一点教训:就是不管你跟领导的关系有多好,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谦逊之态,千万不可得意忘形,蹬鼻子上脸。敢跟领导开玩笑,那就等于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开玩笑原本是一种友好的表现方式,能够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促进双方情感的交流。但是上司毕竟不是你的朋友,朋友之间可以无所不谈毫无顾忌,可能就是你话语中带些讽刺、调侃的味道他都无所顾忌,但是对领导绝对不能那样,否则将是祸从口出,弄巧成拙。

    6.一万个“零”,不如一个“一”

    ——向上司汇报工作,要捡重点的说男人要想获得事业的发展,就必须抓住一切与领导接触的机会。向领导汇报工作其实就是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但是在汇报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切忌泛泛而谈、毫无重点,而应该是抓住中心,捡领导感兴趣的、有重点的说。

    作为员工,应该积极向上司汇报工作,哪怕你只是做了任务的一部分,也应该积极的向领导进行汇报。因为这样一方面既可以显示出你比较尊重你的上司,另一方面上司也可以通过你的汇报,了解到你的工作成绩和效果,逐渐对你重视起来。

    向领导汇报工作也要注意技巧。汇报的内容应该是领导比较感兴趣的。领导听你汇报工作的时间非常的有限,有时候可能就是几分钟,如果毫无重点的陈述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程序既定的工作,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向领导汇报工作,一定要突出中心,抓住重点。

    电机公司的业务员陆明从一个用户那里考察回来后,敲响了经理办公室的门。

    “情况怎么样?”经理劈头就朝陆明问道。

    陆明坐定后,并没有急着回答经理的问题,而是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因为,经理的脾气陆明很了解,如果直接将一些不好的情况告诉他,经理绝对会十分的生气,说不定还要批评自己没有能力。

    经理见陆明的样子,已经猜出来肯定是对公司不好的消息,于是就换了一种方式问道:“情况是不是很糟,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

    “有。”陆明很干脆的回答道。

    “谈谈你的想法。”经理说。

    陆明把自己考察的情况详细的报告给了经理:“这次下去考察了解到,这些客户最近不再使用我们的产品,主要是因为他们已经从他们乡镇的一家工厂里直接进货。”

    “怎么会是这样,你怎么看这件事?”经理问道。

    “我想我们公司的产品会比那家乡镇企业的产品更加具有优势,因为无论是在价格还是在产品的质量上,我们都要优于那家公司,况且经过这几年的奋斗,我们的产品在省内外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呵呵,就是,一家乡镇企业怎么能和我们相比。”经理打断了陆明的回报,脸上有了一丝笑容。

    “所以说,我相信我们肯定会改变现在的不利局面,最为重要的是,有好多客户都是多年来和我们一起合作的伙伴,与我们之间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现在他们之所以答应要那家工厂的产品,主要是离得比较近,而且人家可以送货上门。如果仅仅是因为这样,我们直接在那个镇上设一个代理商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小陆,你想问题很周到啊,不但分析得有条有理,最主要的是抓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咱公司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啊。”

    “经理您过奖了,这是我的责任。”陆明答道。

    这件事后不久,陆明被调到了销售部做销售主任,专门从事产品的销售,公司产品的销售数额也逐渐增加,陆明也逐渐的受到了公司领导的关注和赏识。

    跟领导汇报工作最重要的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向领导汇报你的成绩和提出一些问题。作为员工要明白汇报问题的实质是求得领导对你的方案的批准,而不是去问领导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件事情该怎么做。否则事事上司拿主意,要下属还有什么意义呢。

    向上司汇报工作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如当领导受到上级批评,工作遇到困难、不顺心,身体不舒适,家庭生活出现裂痕,领导的精神、情绪会低落、苦闷、烦躁等。这时你最好不要跟领导汇报工作。还有当领导正要准备和客户谈判,或准备去开会的时候,也不宜跟领导汇报工作。如果这时你说:“老板,我想跟您汇报一下这段时间我的工作。”想想你的老板会怎么答复你?!

    一个男人在职场中要想取得成功,必然要学会善于向领导汇报工作,因为在汇报工作的过程中,他能得到领导对他最及时的指导,更快地成长,同时汇报工作的过程中,他能够与主管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关系。

    7.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领导不爱听的话,不要说作为下属,跟领导说话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能说领导不喜欢听的话,这是职场上的一条潜规则。如果你信口开河,贸然出言,惹怒了领导,将会使自己身陷危机,也有可能因你的一时失言而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在职场中与上司搞好关系,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公司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在公事上,由于上下级关系上掺杂了友谊的成分,在处理工作上会较为默契;在私事上,处理好和领导的关系,可以使自己获得一定的安全感,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会比较顺利。

    领导毕竟是领导,不是一般的同事或朋友,当然与同事和朋友的交往也应该注意分寸,同领导说话一定不能毫无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因而,在与领导进行谈话或汇报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和领导应对时的一些细节。

    比如说:在回答领导的问题时,你毫不在乎的说:“随便!”、“可以!”、“知道了,行了”,这样的回答只会让领导觉得你不懂礼节,而且感情冷漠,做事情不认真,这样的印象留在他心中,他在以后的工作中怎么会重用你?

    对领导说:“您这样做,让我好感动!”需要注意的是,“感动”一词通常是用在上级对下级的言语上。举个例子来说,在检查工作的时候,领导说:“你们工作认真刻苦,同志们的这种精神我很感动!”但如果下级对上级用感动这个词,就有些不太恰当。在赞美领导时,一般都用“佩服”,如:“某某主任。我很佩服您处事的能力!”这样的话说出去,一般都比较符合各自的地位,让双方彼此听起来也都比较舒服。

    对领导说:“这件事你不清楚!”这样的话就是跟你再熟的人恐怕也听起来不好受,对领导说这样的话,后果那就可想而知了。

    对领导说:“您辛苦了,有劳了!”这可不是一句下属该跟领导说的话,这是上司对下属表示慰问或者犒劳的话。对领导说这样的话,似乎有些不妥。

    在听到领导安排的工作后,对领导说:“任务太艰巨了,不好办!”对于领导分配下来的任务,而下级却说:“太难了,不好办!”这就会让领导觉得你是在推卸责任,另一方面你这种委婉的拒绝会让领导感到很没有面子。一种比较积极的回答应该是:“尽管我以前没有做过类似的工作,但我可以试一试,我会让您满意的。”与前一种回答相比,肯定是后一种回答有利于得到老板的赏识,并得到升职的机会。

    或者对领导说:“怎么现在才说啊,太晚了!”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嫌领导的动作太慢,这种带有埋怨、责备口吻的话是作为下属的向领导说的话么?

    诚然,与领导交谈时的禁忌远远不只是上面列举的这些,一个男人,要想在职场上混得开,混出个人样来,就一定要明白与领导的相处之道。在这列举这几个简单的例子无非是想提醒读者朋友们,在与领导的谈话中要注意多长个心眼,话要在嘴里多打几个圈。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两句诗是出自曹雪芹所着的《红楼梦》,其意义为:真正弄懂了世上的事情本质,就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人情世故处理的和谐、圆融,就是一篇美丽的文章。一个在职场上打拼的男人,如果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深谙其中的真意,那么干事情就会比别人稍微顺利一些,获得成功的几率也就比别人大一些。

    8.给自己留条后路

    ——不能确定的事,模糊着说男人说话要学会给自己留后路,不能把话说死。不可否认,以坚定的态度把话说得明明白白给人一种自信、爽快的感觉,但是当我们在表态或许诺时,以绝对肯定的语气直接把话说死,有可能给人留下话柄。

    所谓的模糊表态,就是对别人的请求或者是意见做出间接的、含蓄的、灵活的表态,避免最后事与愿违的尴尬和承担不必要的责任。通俗的讲也就是不给人留下话柄,说话的时候给自己留条后路。

    当公司的领导就某项决策或方案征求职员意见,或朋友、同事寻求你的帮助的时候,在表现自己、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别忘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因为如果事情按照大家的意愿顺利实现。那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如果出现了问题,人人自保,互推责任,有可能承担的责任就落在当时发表意见时每个人的说法上了。所以,当你在公司决策上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别忘记加上一句话:“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还要看上级的最终决策。”或对朋友、同事说:“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意见,仅供参考。至于……,还要看你……”

    食品公司的产品部经理在每个产品进行市场预测的初期,总是要开公司会议,还经常叫上销售部和设计部共同讨论。同时,私底下也会征求个人意见。

    “初生牛犊不怕虎”,开会的时候,公司新来的两个员工刘刚和张平都表达了自己超前的思想,得到了公司领导包括销售部和设计部的好评。而且两人在阐述自己想法的同时,还强调如果按照他们的方法做一定会成功。产品部经理当即表示要刘刚和张平一起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出来,公司一定会认真考虑。此话一出,刘刚和张平二人欣喜若狂。

    作为新人的他们能得到领导如此重视,想来自己也算是幸运的吧。但是新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销售额比计划的少了很多,这让产品部的经理极为恼火,公司上下非常的紧张。事后,当公司处理这个问题责任的时候,刘刚和张平成了众矢之的。而本该为这个项目负责的产品部经理、参与产品研讨的销售部经理、设计部经理却安然无事。最后,刘刚和张平出于无奈,递交了辞职信。

    作为局外人,大概都认为那些领导应该为这件事情负责吧。因决策上的失误而对公司造成的损失,应该由领导层负主要责任。因为,领导不仅肩负着本部门的工作,重要决策的决定全由他们所掌握。但这次公司新产品出了问题,为什么不让领导来负责,而是拉出了刘刚和张平这两个替罪羊呢?其主要原因就在产品部经理让刘刚和张平共同写的计划书上,当初让他们写的原因是希望参考年轻人的想法,当然,如果出现问题自然有文字上的东西为公司中层们开脱。

    刘刚和张平也有问题,他们不懂得“模糊表态”的说话方法,最终留下了话柄。他们在开会时不仅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而且还说“按照这个方法来做一定能够成功”这样绝对的话。这种飘飘然的自我夸大,也注定了他们最后自讨苦吃的结果。当公司要追究责任的时候,产品部经理把刘刚和张平共同写的文书一交,说这份计划是他们两个一起做的,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所以,当别人征求你意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运用“模糊表态”的方法,千万别忘了加上一句“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仅供您参考,用不用还要您自己决定”,不把话说死,不仅在关键时候不用承担不必要的责任,而且也达到了明哲保身的效果。当然,“模糊表态”也并不完全是为了关键时刻不用负责任,同时也是为了提示领导,自己的意见也许有不周到、不成熟之处,不要让自己的意见误导了领导的决策。

    有时候“模糊表态”还可以作为拒绝别人的最佳方法,既给对方留了面子,也不会让自己为难。它可以给对方保留一点希望之光,有利于稳定对方的情绪。

    向你寻求帮助的人,内心总是寄予着厚望的,希望在你的帮助下,事情能如愿以偿,完满解决。如果事情比较简单,不用怀疑,你肯定会直接肯定的答应。但是如果你的能力有限,去直接生硬的拒绝对方,很可能因过分失望或悲伤,心理上难以平衡,情绪难以稳定,产生偏激言行,有碍于人际交往。

    如果你在此时运用模糊表态的方法,不把话完全说死,使他感到事情并非毫无希望,也许经过更多的努力或者过一段时间机会降临,事情会向好的方向转化,因而情绪趋于稳定。即使他求你的事情真的没有办成,你也不会因此失信于人,也不会因此事而影响与他人的交往。

    当然,凡事无定法,也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模糊表态”,老是模糊表态,想“明哲保身”也不利于自己的人际交往。任何事情的发展变化都得有个过程,有的还得有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当事情处于发展变化初期,还把握不住事情发展的定向时,这就难以断定其事情的实质和本相。这时,就需要等待、观察、了解、研究,切不可贸然行事、信口开河地去下定论、瞎承诺。因此,如何运用“模糊表态”,需要就事论事,不可教条照搬。至于怎么运用需要看情况使用。

    9.积极的人才能找到更多机会

    ——帮上司打圆场的话,积极地说聪明的男人,在看到自己的上司遭遇尴尬时,会及时的想办法帮上司打圆解困,使领导及时摆脱尴尬,而不是像局外人一样傻站在那里,看自己老板的“笑话”。

    如果现实生活中你是这样一个男人:善于为你周围的人解围、打圆场,那么,你就可以获得别人更多的信任和赏识,提升自己的人缘魅力。男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自己的上司处于尴尬局面,这时候你就需要为他们解围、打圆场,使他们不至陷于尴尬之境,使事情出现转机。

    作为上司,一般都好面子,尤其是在下属面前,他更要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如果在公共场合遭遇尴尬,那是件非常令人沮丧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下属的你就要站出来,帮上司打个圆场,缓和一下尴尬气氛,上司肯定会对你这样的下属心存感激。相反,如果上司遭遇尴尬时,你只想着自己摆脱干系,自己管自己,不帮助上司解围,那么你在这个上司手下工作的时间也就不会太长了。

    超强电器公司因为产品售后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投诉,很多记者闻讯到该公司采访。记者在公司门口遇到了经理秘书王斌,便向他询问情况。可是王斌害怕自己承担责任,就对记者说:“我们经理正在办公室,这个问题你们还是直接采访他比较好!”这下可好,记者们像汹涌的浪潮般闯入了经理办公室,经理躲也躲不开,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人应付记者们的狂轰滥炸。

    事后,经理得知王斌不仅没有提前向自己汇报情况,还将责任全部推到自己身上,非常生气,不久就将他解雇了。

    公司因销售问题而引起媒体的注意,这本身对于公司和主要领导人来说都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此时,聪明的下属不仅会对记者讲明问题的原因,还会极力维护领导的面子和威信,而不是像王斌一样将责任推到领导身上。而作为领导在这种关键时刻,最需要的就是下属能挺身而出,甘当马前卒,替自己演好“双簧戏”。事情摆平之后,领导自然心中有数,会在适当的时候给这样的下属一定的“好处”。若下属因怕担责任或没有眼色,将领导弄得很尴尬,那这名下属以后的道路就不言而明了。

    慈禧太后爱看京戏,看到高兴时常会赏赐艺人一些东西。一次,她看完杨小楼的戏后,将他招到面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些都赐给你了,带回去吧。”

    杨小楼赶紧叩头谢恩,可是他不想要糕点,于是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小民受用不起,请老佛爷……另外赏赐点……”

    “你想要什么?”慈禧当时心情好,并没有发怒。

    杨小楼马上叩头说道:“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一个‘福’字给小民?”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马上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到了慈禧写的字,悄悄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杨小楼一看心说:这字写错了!如果拿回去,必定会遭人非议;可不拿也不好,慈禧一生气可能就要了自己的脑袋。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尴尬至极。慈禧此时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走,又不好意思说不给。

    这个时候,旁边的大太监李莲英灵机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的福气,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啊!”杨小楼一听,脑筋立即转过来了,连忙叩头,说:“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的福,奴才怎敢领呀!”

    慈禧太后正为下不来台尴尬呢,听两个人这么一说,马上顺水推舟,说道:“好吧,改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让二人都摆脱了尴尬。

    男人在职场上打拼,在很多情况下,都希望自己的上司能帮助自己解围,其实,就领导和下属而言,工作上的支持是相互的和对等的,处于工作矛盾焦点中的上司,同样也希望自己的下属能在关键时刻为自己解围,只是由于碍于自己领导的面子而不好意思说罢了,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因而作为下属,要善于为领导解围,打圆场,不仅可以获得领导更多的赏识和信任,还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