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神奇的成功秘密-依靠外界力量,你会更加强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沟通与合作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没有沟通我们经常会误解他人。你把你的想法告诉别人,不管那是爱、友谊还是事业,真诚的沟通可以促使你们长久合作,也能将误会在第一时间消除。

    集体与个人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却比花岗岩还坚硬。有时候,尽管每个人都身怀绝技,但是谁也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就是因为缺少合作。只有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分工协作,才能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将弱点黯淡下去,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一个出色的球队,并不是几个大腕球星就能支撑起来的,取得好成绩还需要一个好教练,需要提供大量资金的老板,需要坚实稳定的替补球员。

    芝加哥公牛队的辉煌和没落正说明了这一点。乔丹、皮彭以及当年公牛队的其他成员解散后,各自都没有什么太好的表现,只有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创造三连冠的神话。

    卢瑟福说:“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一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

    一家企业招聘中层管理人员,12名优秀的应聘者经过初试,从上百人中脱颖而出,进入由公司经理把关的复试。

    经理看过这12个人详细的资料和初试成绩后,相当满意。但是,此次招聘只能录取4个人,所以,经理给大家出了最后一道题。经理把这12个人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指定甲组的4个人去调查本市婴儿用品市场,乙组的4个人调查妇女用品市场,丙组的4个人调查老年人用品市场。经理解释说:“我们录取的人是用来开发市场的,所以,你们必须对市场有敏锐的观察力。让大家调查这些行业,是想看看大家对一个新行业的适应能力,每个小组的成员务必全力以赴!”临走的时候,经理补充道:“为避免大家盲目开展调查,我已经叫秘书准备了一份相关行业的资料,走的时候自己到秘书那里去取!”

    3天后,12个人都把自己的市场分析报告送到了经理那里。经理看完后,站起身来,走向丙组的4个人,分别与之一一握手,并祝贺道:“恭喜4位,你们已经被本公司录取了!”经理看到大家疑惑的表情,呵呵一笑,说:“请大家打开我叫秘书给你们的资料,互相看看。”原来,每个人得到的资料都不一样,甲组的4个人得到的分别是本市婴儿用品市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分析,其他两组的也类似。经理说:“丙组的4个人很聪明,互相借用了对方的资料,补全了自己的分析报告。而甲、乙两组的8个人却分别行事,抛开队友,各干各的。我出这样一个题目,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看看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甲、乙两组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合作,忽视了队友的存在。要知道,团队合作精神才是现代企业成功的保障!”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分工合作的社会,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不能包打天下,对于个人来讲,明智且能获得成功的捷径就是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

    我的一个朋友在美国开了一家公司,我曾经问他:你是乐意雇用一个天才,但是非常自负不肯听他人意见,还是乐意雇用一个踏实但是没什么创意的人?我的朋友说:“如果一个人是天才,但其团队合作精神比较差,这样的人我们不要。我的公司以前有很多年轻聪明的人才,但团队精神不够,所以每个简单的程序都能编得很好,但编大型程序就不行了。微软开发Windows XP时有500名工程师奋斗了2年,有5000万行编码。软件开发需要协调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人员共同奋斗,缺乏领军型的人才、缺乏合作精神是难以成功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独行侠的时代已经结束,互助合作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共识,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摒弃不合时宜的个人主义。

    非信任不合作

    我们要与别人合作,一个基础就是要守信用。假如甲有管理才能,乙有一笔资金,有了这两个条件,两人就有合作可能。但是两人未必能合作成功。还必须有一个信任关系。比如甲拿了钱,得让乙相信他不会挪作他用,更不会逃之夭夭。所以我们最早的信贷关系是发生在本家族之内,需要有可靠的保人。

    守信之人,别人就愿意与他合作。有一个美国孩子,父亲早逝。父亲去世时留下了一堆债务。若按常规,欠债人已去,把他的商品拍卖分掉,债务差不多也就算了。但是这孩子一一拜访债主,希望他们宽限自己,并保证父亲留下的债务会分文不少地还掉。后来这孩子果然历二十年之功,把父亲留下的债务,连本带息,分文不落地还了。周围的人都非常感动,知道他是一个可靠之人,也就都非常愿意和他做生意。结果他不但博得了别人的合作,也赢得了他人的尊敬。

    与人合作,守信是第一大原则。守信,会使人对你产生敬意,也会使人愿意公平地与你合作。和一个不守信用的人合作,考虑到有失信的危险,人们通常会把合作的费用提高,以防万一。比如你是一个信用程度不高的人,那你要拉别人的货物,一般是要先付款。但是如果别人知道你很讲信用,或者另一个商界同行出面说你非常可信,那么打交道的对方就可能很放心地让你把货先拉走,卖完货后再付款。一个要占用大量资金,另一个几乎等于白手赚钱,这中间的出入,就是信用的价值。

    当然,有人会说:“在商场上,我守信用,而别人不守信用,结果不是与我也不守信用一样吗?”

    人们都是愿意合作的。从理智分析讲,每个人都在算计自己的利益,最佳的选择是背信弃义,随时见好就走。但是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合作不成,这种最佳选择就成了短视。

    所以人们实际上总选择信守诺言而不选择背信弃义。理智的算计和生活的实际之间存在着一个差异。这个差异,理性本身不能完全充分地解释。

    美国科学家发现,理论上,无论经过多少次博弈,人类行为合作的概率与不合作的概率总是近似相等的。但他们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一旦有了一次或数次进行合作的良好回忆,在后来的博弈过程中,参与合作的双方总会依靠记忆来主动寻找善于合作的伙伴。这一点可以称作路径依赖。

    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你会把他牢记在心里。下一次见面时,你会一下子认出他。你和他之间再次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擦肩而过的人,你和他之间没有任何瓜葛,过去了就过去了,就算再次见面,也是谁也认不出谁。曾经背信弃义的人,你也会对他印象深刻。下次见面时,你也会一下子认出他来。但是你对他充满戒备和冷漠,你们之间合作的可能性还不如你与陌生人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大。

    正是在这样的淘汰选择中,你逐步认识了许多愿意合作的人,并把他们列入自己的朋友圈,逐步形成一个合作协进的氛围。

    一位心理学教授曾和自己的学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同学们前后站成两排,然后命令后一排的同学做好救助准备,待他喊了“开始”之后,前一排同学就往后一排相对位置的同学身上倒,他说:“前面的同学别有顾虑,要尽力往后倒。好,开始!”

    前排的同学们只是觉得有些好玩,他们按照心理学教授的指令,身子一点点向后倾斜,但是,大家明显地暗自掌握着身体的平衡,并不敢一下子把自己全部倒在后排人的身上。

    可是,这里面有个例外——一位男生在听到心理学教授的指令之后,紧紧地闭上了双眼,十分真实地向后面倒去。他的搭档是一位小巧玲珑的女生,当她感到他毫不掺假地倒过来时,先是微微一愣,接着就倾尽全力去抱住他。看得出来,她有些力不从心,但倔强地抿紧了双唇,誓死也要撑起他……她成功了。

    心理学教授笑着去握他和她的手,告诉大家说:“他俩是这次实验中表现最为出色的人。这位男生为大家表演了‘信赖’——信赖是什么呢?信赖就是去除心中的猜疑和顾忌,完全地相信别人。这位女生为大家展示的则是‘值得信赖’——值得信赖,其实是信赖催开的一朵花,如果信赖的春风吝于吹送,那么,这朵花就有可能遗憾地夭折在花苞之中,永远也别想获取绽放的权利。当然,如果信赖的春风吹得温暖、吹得和畅,那么,被信赖的人就被注入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就像你们看到的那样,一个弱不禁风的女生可以扶起一个虎背熊腰的男生,一只充满了爱意的手可以托举起一个美丽多彩的世界。同学们,值得信赖是幸福的,而信赖他人是高尚的。让我们先试着做高尚的人,然后再去做幸福的人吧!”

    人人都厌恶虚伪和欺骗,向往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信任是人们交往与合作的前提,也是我们社会得以有秩序、和谐运转的前提。如果你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并且把人们对他人的信任程度与他人在生活中的成功大小相比较,你就会发现,那些老实人,那些涉世不深的人,那些认为别人都像自己一样诚实的人,比疑心重重的人生活得更加美满、更加充实。即使他们偶尔受骗,也同样比那些谁也不信的人幸福。

    人活在世上需要信任别人,犹如需要空气和水。我们如果不信任别人,就无法与别人坦诚地交往,更别提相互合作了。

    相互理解,合作的前提

    你现在的存在形式是由无数个人特征、特性、习惯和性格特点决定的,这些都是你以往思维方式的结果,但是它们与真正的“自我”毫无关系。

    大多数人都有自私的念头,这是不成熟思想的必然表现。当一个人成熟时,就会理解每个人自私的想法中都孕育着失败的种子。

    一个人,如果足够成熟,他就会明白,在任何交易中,每个关联者都必须从中受益,任何企图利用他人的弱点、无知和危机来谋取利益的人,最终都会作法自毙。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一部分不能通过伤害其他部分来获利,相反,每一部分的幸福取决于对整体利益的尊重。

    那些认识到这个法则的人将具有极大的心理优势。他们不会被琐碎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他们总是能心平气和,他们能随时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不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其他事情上。

    如果你做不到和他们一样,那是因为你付出的努力还不够,现在开始努力,为时不晚。为了强化你的意志,正视你自己的潜能,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每个人的性格、习惯都不尽相同,团队中的成员更是如此。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却有着不同的行事习惯和风格,彼此间往往会有诸多或大或小的摩擦,要想与合作对象顺利地达到目标,就要巧妙地把握合作尺度。记住:相互包容是合作的前提。

    一个宽容的人,能够对那些在意见、习惯和信仰方面与自己不同的人表示友好与接受。宽容最能够表现一个人的耐心、谦恭、明智与深谋远虑,通过敞开心胸接受新观念和新资讯,往往可以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富,个性更完善,更具想象力。如果一个人只会封闭自己,那就无法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以及思想的不同层面。如果我们反过来,乐于接受新观念,乐于对不同的声音表现出容忍、谅解与友善,那么我们就能不断地提升思维能力。

    在发现由此引发的一些矛盾后,又能以宽容为怀,化解矛盾,这种思考既保证了自己队伍中骨干积极性的发挥,又能做到队伍的基本稳定,的确是高明之举。人与人之间有时候因为某些利益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矛盾,在矛盾面前,若能够有较大的气量,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将心比心,就会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逐渐改变对方的态度,使得矛盾得到缓和。一旦与他人产生矛盾,受到他人的错误对待,应该有“单恋”的精神。不因对方对待自己态度上有错而改变自己最初的热情和真诚,始终不渝地以友好的方式对待对方。有了这种“单恋”的态度,便能唤起对方的醒悟与行动反馈。这是有道理的。要与他人很好地合作,就必须做到不苛求合作者(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合作者无原则地迁就),不吹毛求疵,多一点宽容和忍让,做到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恶忘人大恩,让合作者感到他工作的环境和谐、融洽,这样合作就能牢固、长久。

    相互包容可以使人去除芥蒂与隔阂,以更坦荡的胸怀面对彼此。相互包容可以促进大家的合作,使合作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合作就要相互包容,在合作中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将之吸收过来,转变为自己的优势,并将这一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与难相处的人沟通

    你想跟别人建立感情,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是让对方知道你有什么想法和看法,同是也尽力去了解对方的看法。不过,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难相处的人,怎样同他们进行沟通呢?下面的建议对你会有很大帮助。

    1面对脾气火暴者

    脾气火暴者是指那些暴躁易怒的人,这种人对于自己看不顺眼或自认不及自己的人,均认为应该给予一番教训,于是大声训斥对方,且态度恶劣、动作粗暴,对人极尽羞辱之能事,宛如父母在教训孩子一般。不过,这种难缠人物发脾气的时间通常极为短暂,他们如同狂风暴雨般地宣泄愤怒过后,就会恢复以合理的行为对待别人。

    当火暴类型者开始对你发怒时,你应立即把一只手举起,手掌向着对方,就如交通警察截停来车一般,同时口中喊出:“停!”要知道,火暴类型者之所以发怒,通常是因为他们感受到威胁,而大声吼叫正是他们调理情绪的一种方式。你把手掌举起,是一种不具威胁意味的动作,有助于让他们改变方式与你交谈。相反,若是你用手指指着对方,他们极可能感觉你企图向他们挑战,这无疑是火上浇油,导致他们的难缠行为愈加失控。

    当火暴类型者停止发作后,应给予对方一些调整情绪的时间,不久,他们将会聆听你说话,并把焦点置于问题本身,采取成人对成人的方式与你共同讨论。

    2面对独断专行者

    独断专行者经常表现出对别人充满敌意及侵略性的行为,他们就如坦克车一般,对于阻挡自己去路的障碍,都会加以摧毁,并一碾而过。他们利用自己高于别人的权力来威胁别人,逼迫别人接受不平等的条件。这种人往往权高位重,担负着重要的职务,否则就没有人愿意与他们共同处理事项了。在沟通、谈判场合中,你若过于顺从这种类型的人,所达成的协议必然是“输—赢”的形式,你自是输的一方。想要避免这种结果,你必须向对方解释,在工作场合中,上下阶层人员间的健全关系应建立在“赢—赢”的形式之上,并提供一些例子作为说明,了解对方的上司是否也使用权力来压迫对方。随后,把讨论重点放在双方关心的问题上,同时强调对方此种“赢—输”的做法势必导致“输—输”的结果。最后,双方共同研究解决之道。

    因此,当别人对你的要求有欠公平、合理时,你无须表明你无法接受,正如对方换成自己时,也将不会答应。同时,向对方解释“赢—输”的方式最终将使得双方都成为输家。一般说来,独断专行者均能接受这番解释,亦往往会改为较公平合理的态度。相反,如果你向他屈服,那么对方日后对待你的难缠行径必将变本加厉,直到你终因无法忍受而逃之夭夭。

    3面对虚伪高傲者

    虚伪高傲者总是追求片刻的荣耀,而没有其他渴求。自己骄傲自大、摆架子,也无非是将“自我”抬高。对此,只要我们顾全他的虚荣心,即使他得到的是失败,也不会认为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如果这种爱虚荣的观念在他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他那种渴求人家颂扬的心理就会迫不及待。别人对他颂扬和谄媚,对他来讲简直是不能抵抗的。这种人因过分地注重、珍视虚荣,养成了一种十分幼稚的习惯。内心既然有过分的虚荣,外部就难免夸夸其谈,他在夸耀自己的同时,必然表露和证明了他种种特殊的弱点。

    我们对于虚伪、高傲的人,应将他各方面的表现综合起来,加以品评、判断,以明了他的真实情况。这样做很有益处:一方面可以免除我们的失望,另一方面也阻止他人的不良动机得逞,妨碍我们的事业。

    4面对城府极深者

    城府较深的人,总是不愿让别人轻易了解其心思,知道其在想什么,有什么要求,而总是通过各种方式保护自己,是深藏不露的人。这种人往往说话不着边际,对任何问题都不作明确的表示,经常是含糊其辞,甚至顾左右而言他。和这种人打交道,常常是很难沟通的。由于很难知道他们真正的想法,所以人们往往也不愿把自己的内心向他们敞开,甚至对他们有所防备。

    城府极深的人,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他可能是一个工于心计的人,这种人为了与别人打交道时获得主动,或者出于某种目的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而把自己保护起来。这种人总希望更多地了解对方,从而在各种矛盾关系中周旋,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其次,他也可能是一个曾经有过挫折和打击,并受过伤害的人。过去的经历使这种人对社会、对别人有一种十分强烈的敌视态度,从而对自己采取更多的保护。最后,他可能对某些事情缺乏了解,拿不出有价值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他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从而以一种不置可否的方式、含糊其辞的语气与人交往,并装出一种城府很深的样子。

    显然,对于第一种人,你应该有所防范,警惕不要被其利用,并成为其的工具,不要让其了解你的底细。对第二种人,则应该坦诚相见、以诚感人。这种人并不是想害人,而是为了防人。所以,你对他不应有什么防范,为了达到沟通的目的,甚至可以毫无保留地对他敞开你的心扉。对第三种人则不要有什么太高的期望,也不必要求他提供某种看法或判断。

    总之,对某些城府较深的人,如果你不得不与之打交道,则应该真正对他们加以区分,看其属于哪一类人,然后确定自己的沟通方式。

    口才需要充电

    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光靠练习就可以实现的,好的口才建立在人内在的知识和修养的基础上。所以,为了练就卓越口才,我们必须为口才充电。

    为口才充电的第一步是大量占有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是构成口才表达内容的基本要素,是一切口才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材料,再高明的口才表达主体,也只能徒叹奈何!材料平淡,本身不具有社会价值,即使主体口吐莲花,也只能泛泛而谈,不可能有什么远见卓识、真知灼见。没有丰富而准确的材料,口才表达内容就不可能符合客观实际。凡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就是错误的思想,就会将人们引到岔路上去。所以,必须首先从占有丰富而准确的材料入手。

    然而大量占有材料还不够,要学会选取对自己有用的材料。讲话时选用的材料,一定要有强大的吸引力,要像一块块磁铁那样能吸住听众的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愿意和朋友们谈一些关于日常生活的经验。例如,小孩长大了,要选哪一家学校比较好;花木被虫子咬了应该买什么样的杀虫剂;这个周末有什么好电影看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谈话题材,也都能使谈话双方感兴趣。

    日常生活里充满了可以谈话的题材,只要你关心日常生活的事情,就不难找到使大家感兴趣的谈话材料。

    除了占有材料之外,扩展知识面也是口才充电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知识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也是当众讲话者侃侃而谈的力量之源。知识在于厚积而薄发,有多方面知识积累的人,讲起话来,底气十足,成竹在胸。有的人之所以很有吸引力,是因为有丰厚的知识积累。胸有成竹,欲发则出;积之愈深,言之愈佳。

    这里有一个小笑话:某人口齿伶俐,有人向他求教有什么诀窍,他说:“很简单,看他是什么人,就跟他说什么话。例如同屠夫就谈猪肉,对厨师就谈菜肴。”那位求教的人又问:“如果屠夫和厨师都在座,你谈些什么呢?”他说:“我就谈红烧肉。”

    由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要应付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应付各种人物自然就得心应手了。虽然不一定要样样精通,但运用全在你自己。你不懂法律吗?但遇到了律师,你不妨和他谈最近发生的某件案子,或提供给他案情(这全是从报纸上看到的),其余的问题就让他去说好了。

    为口才充电的另一个关键是多听。

    只有先听别人说话,我们才能知道很多信息,而这些信息正是我们说话所需的材料。比如说,在听演讲时,在听别人的谈话时,随时都可以听到表现人类智慧的警言或是谚语。把这些抄在纸上,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你谈话的题材和素材就越来越丰富了,你的口才也就越来越纯熟了,甚至可以“出口成章”,随便说什么都可以有条有理、生动活泼了。

    你每天所听到的各种东西可以作为谈话的材料,但它们绝不仅仅是谈话的题材和资料而已,每一件事实、每一句话,都向你说明了什么,都向你提供了一些对人和事物的看法,都在影响你对人生的观点和态度。在吸收它们的时候,你不能毫无主见地吸收;在应用它们的时候,你也不能毫无目的地应用。

    在你吸收它们的时候,你要用你的观点和态度去衡量一番。你的耳朵听到一句话,你的脑子里立刻对它表示了态度:喜欢它,或是不喜欢它;同意它,或是不同意它。

    同样的,在你应用它们的时候,你也必须带着自己看法。所以说出一句话的时候,你并不是像背书一样,把记得的话像鹦鹉学舌一样重述一遍,而是利用这句话说明你对人和事物的看法、观点,支持别人,或证明你认为对的道理,赞美你认为美的事物,或是驳斥你认为错误的观点,攻击你所认为坏的人物。

    听到谈话,学到技巧了,灵活运用,才是口才的完整修炼过程。

    赢得合作的技巧

    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往往企图处处争先,事无巨细,就连在公路上开车也不甘人后。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竞争,非赢即输。可生活无须如此,生活中除了竞争外,更多的是合作。就是竞争也往往是在合作下竞争,只有获得合作才能取得成功。譬如在一个公司里,部长的指示之所以能够执行,是因为有部下的合作。如果部下不听指挥,经理要开除的将是缺乏合作精神的部长,而不会是其他工作人员。推销员之所以能够销售商品,是因为有人购买,假如得不到购买者的合作,他就要失业。现代社会不能没有合作,假如没有合作,你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成功。

    那如何才能获得合作呢?

    过去,曾有人凭借武力登上权力的宝座,并借助武力或武力威胁维持政权,但是今天不同了,人们有权自由选择,或主动合作或完全不合作。武力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取而代之的是合作的艺术,就是如何用正确的思想和正确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能做到,人们就会同你合作。这里谈谈几种获得别人合作的方法:

    1要让对方具有责任感

    心理学家说,人们都愿意得到别人的注意,给人以好印象。你也许知道“赫尔逊工厂的试验”吧,这个试验已成为人事关系论的典型。有一次,在赫尔逊工厂做了一个试验。首先选择一批姑娘加入试验小组。最初改善了试验小组的照明。生产搞上去了。但是,后来把照明恢复到原样,生产仍然上去了。从而得知照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效果。以后又进行了缩短工时的试验,生产还是上升了,增加休息时间后,生产又上升了。

    以后,管理部门对试验小组又延长了劳动时间,这时的生产还是上升。尽管时间长了,但是姑娘们仍然辛勤劳动。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让姑娘们那么辛勤劳动。提供给她们的伙食,不论好坏,生产效率都提高了。最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那就是姑娘们被选入试验小组,产生了责任感。从前,没有什么人去理睬她们,但是,现在她们得到人们的公认和重视。这正是让姑娘们更加努力的原因所在。

    2由别人自己去做结论

    平庸的合作者会急于切中他的主题,而优秀的合作者首先创造互相信任和心心相通的氛围,然后再提供自己的看法。但仅仅是提供看法,由别人自己做结论。锐利达集团公司需要添购一套自动化电镀设备,许多厂商闻讯纷纷前来介绍产品,负责电镀车间的工程师因而不胜其扰。但是,有一家制造厂商别出心裁,写来这样的一封信:“我们工厂最近完成了一套自动化电镀设备,前不久才运到公司来。由于这套设备并非尽善尽美,为了能进一步改良,我们诚恳地请你拨冗前来指教。为了不耽误你宝贵时间,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马上开车接你。”“接到这封信真使我惊讶。”工程师说,“以前从没有厂商询问过我的意见,所以这封信让我觉得自己重要。”看了这套设备之后,没有人向他推销,工程师自己向公司建设买下那套设备。所以,要获得合作,就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别人身上,而是由别人自己作出结论。

    3置身于对立的立场

    重视人们喜欢的东西,要教给他们得到所喜欢的东西的方法,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指使。要争取得到对方的合作,就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考虑,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应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说不定对方也有几分道理。许多人不论自己有多大错误,都不愿承认自己不对。掌握了这一点,也许你会获得更多的合作。

    4真诚地赞赏

    一位狱长曾经说过:“对于罪犯的努力给予适当的称赞,比严厉批评与惩罚,更能得到他的合作。”我们把这个方法应用于人际关系,即不应过于挑剔别人的不足,而应更多地看到别人的优点,即使是最微小的优点和进步,我们也要称赞,这比起责罚的做法聪明得多。 

    5不可贪天之功

    许多荣誉,往往是经过许多人的共同合作取得的,即使是自己的成绩最为显著,也不要独揽荣誉。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在一次颁奖大会上两名获奖的推销员如何向与会者介绍取得成绩的经验。第一位站起来,开始说明自己是如何取得成绩的。他极力说明他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才是增加推销额的原因。而第二位受奖者和前一位形成明显的对照。他首先说明,他那个单位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全体推销员热心努力的结果。请注意他们两者之间的不同,第一位企图独揽荣誉,因而得罪了其他人。第二位把荣誉分给他人,因而提高了大家继续合作的积极性。

    如果你掌握了以上五点,就说明你基本上掌握了获得合作的技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