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和知足,使世界更美好
写书教人致富的奥曼以《达到经济自由的9个步骤》而闻名于世,她自身也很有钱,过着富裕的生活。她开着豪华跑车,戴着劳力士手表,穿着名牌服饰,高兴的时候随时可以去私人小岛度假。面对这样自由而又随意的生活,她却坦白承认她没有满足感,即使有很多亲朋好友陪伴在侧,她也还是觉得很寂寞。对此,奥曼也很困惑,她说:“尽管我已经比我梦想的更加富裕了,但是我却依然觉得空虚、迷茫和悲伤。时至今日,我才意识到钱财并不等于快乐!现在,我真的不知道快乐由何而来。”
生活中,有很多人和奥曼一样陷入了快乐的盲区,他们为钱辛辛苦苦奋斗了大半辈子,最终才意识到“有钱不一定快乐”。当时,假如她愿意利用圣诞假期的时间静心读一读普拉格所著的《快乐是严肃的题目》,那么,她一定能够提早感悟出快乐的秘诀是感恩之心。
在书里,普拉格引述了一个观点,即是因为人本身的问题才导致人的不快乐,所以,要想快乐,首先要把人本身有问题的部分修理好。根据普拉格的看法,导致大多数人不快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知感恩。他提醒为人父母者,尤其是在布施礼物的“快乐假期”中,一定要认真教导孩子懂得感恩与满足。他说,“假如我们毫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给予他们太多,导致他们的期望越来越大,那么就相当于剥夺了他们快乐的能力。”他认为,作为长辈,作为父母,首要责任之一就是教导孩子们学会从心底里向别人表示“谢谢”。
要想得到快乐,知足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心理学家多易居曾经说过,佛家早就洞悉了人类不快乐的秘密,那就是欲望得不到满足、期望无法实现。在美国文化的熏陶下成长的普拉格则从诸多方面对“欲望”与“期望”进行了详细区分。他说。尽管欲望也有可能阻碍人们得到快乐,但是欲望却是“美好人生”中无法回避和不可缺少的成分。相比之下,期望则完全不同,比如,我们期望健康,但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为了帮助人们理解二者的区别,普拉格举了了例子。例如,某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身上长了个瘤,为此,你忐忑不安,去找医师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在等待结果期间,你心里无比紧张,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的命运。一个星期过去了,当你得知自己的肿瘤是良性的时,你会发自内心地松一口气,无比庆幸,觉得这一天是你一生中最快乐、最幸运的一天。
其实,这一天和你怀疑自己身上有瘤的那一天完全相同,而且,你生理上的健康情形也并没有因为你心情的改变而改变。然而,现在,你却无比快乐,你的心中溢满了幸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对于自己今天的健康状况很紧张,甚至并没有期望自己能够很健康。
为此,普拉格说,我们能够也应该“欲望”健康,但却不应该“期望”健康!这个道理很简单,适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例如,我们不应该期望人生中的很多事情,诸如投资策略成功、求职面试顺利、家人健康平安。他还说,假如我们无法分清“欲望”和“期望”,那么我们就会感到非常“失望”。期望不能实现,不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痛苦,而且还会破坏我们的感恩心。由此,我们就会失去快乐,因为感恩之心是快乐的必要条件。
看看生活中的那些人吧,几乎所有快乐的人都心怀感恩,相比之下,那些不知感恩的人则愁容满面。那么,感恩之心和期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期望越多,感恩心就越少。在期望获得满足的一瞬间,只有我们想到“那绝不是必然的事”,我们才会有莫大的快乐。既然这样,感恩之心一定能够增加我们的愉悦,也使我们将来能获得快乐。
犹太教和佛教都教人对生活中的一切心怀感恩。犹太教徒不管做什么事情也不管面对什么境遇都不忘感谢上帝:为了清晨醒来,为了盘子里的食物,为了美好的假期,甚至为了看见绚丽的彩虹,他们都会发自内心地感谢上帝。
正是因为各个行业的人们努力地工作,我们才有避风寒的屋宇和一切赖以为生的物品,正是因为天下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矿物的生存,我们才能维持生命,并且拥有赏心悦目的资源。
想到这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恩和知足呢?只有感恩和知足,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不求回报的付出带给你真正的快乐
人的天性之一就是“不知感恩”。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在追求的过程中总是信誓旦旦,然而,一旦欲求得到满足,却很少有人记得发自内心地感恩。很多时候,假如我们的付出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感恩和回报,那么我们得到的大多数可能都是怨愤。在怨愤中,我们不仅没有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回报,并且失去了自己付出时应该得到的快乐。
古代先哲曾经说:“愤怒之人,心中必充满怨恨。”由此可见,真正的快乐,只有付出而不求回报的人才能够得到。
在得克萨斯州,我曾经遇到一个正为某事愤怒不已的生意人。别人告诉我,即使遇到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在15分钟之内,他也会把自己的愤怒原原本本地讲述一遍。事实证明果真如此,我很快就从他那儿得知了事情的真相。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将近一年了,但是他却始终牢记自己给34个员工发了一万元的年终奖,却没有得到任何感谢。为此,他一年都生活在愤恨之中,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光。
要知道,不知感恩是人的天性,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这种本质。我们总是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好话说尽,又在事情圆满之后把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抛之脑后。所以,帮助别人之后千万不要寄希望于别人对你感激不尽,否则,你就会使自己陷入烦恼的深渊。
有一个纽约女人非常孤独,因为没有亲戚朋友愿意接近她。其实,这是事出有因的。只要有人去拜访她,她就会喋喋不休地在几个小时的时间里讲述自己对于侄女的付出。她告诉人们,在侄女患麻疹、腮腺炎和百日咳时,她衣不解带,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们。长久以来,她不仅供侄女们吃用,而且还竭尽所能地帮助其中一个侄女读完了商业学校。此外,还有一个侄女在结婚前一直住在她的家里。毫无疑问,她对侄女们付出了很多。
当然,侄女们也并非忘恩负义之人。为了尽到一份责任,她们偶尔也会来看她,因为她是她们的姑姑。但是从内心深处来说,这些侄女们都不愿意来看望她,因为只要来了,她们就不得不忍受她几个小时不间断的唠叨。她不但拐弯抹角地骂侄女们没有给予她应有的回报,还不停地埋怨和叹息。后来,这个女人即使威逼利诱,侄女们也全都不愿意来看她了。这时,她不得不又发明了一种“法宝”——心脏病发作。
她真的患心脏病了吗?尽管她的初衷是迫使侄女们来看望她,但医生却宣布她真的患上了心悸亢进症,因为她有一颗“很神经的心脏”。对此,医生们共同得出的结论是她的病完全是情绪导致的,因此无药可治。这个女人原本可以得到真正的爱和关注,正因为她把这一切都看得过于理所当然,所以,她永远地失去了得到感恩和爱的机会。
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女人。因为,别人的忘恩负义,她们不仅感到孤独,甚至因为被人忽视而生病。她们内心深处渴望爱,却不知道不苛求别人、付出不求回报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得到爱的方法。尽管这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和过于理想化,但却是使我们变快乐的不二良方。
小时候,我家里很穷,很多时候不得不借债才能勉强维持生活。尽管如此,我的父母每年都会捐些钱物给家附近的孤儿院。他们捐完钱物之后从未想过要得到别人的感激或者是回报,他们想要得到的只是帮助孤儿的乐趣。
长大离家之后,每逢圣诞节,我都会寄一张支票给父母,让他们改善自己的生活。不过,这些钱大多数都被父母买成生活必需品,送给镇上的一些“可怜的女人”。这些女人有很多孩子需要抚育,但是却没有钱买到足够的食物和取暖用的煤。做这些事情时,我的父母很快乐,是那种只有付出而不求得到任何回报的快乐。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理想的人,是那种以施惠于人为乐,以别人施惠于己而羞愧的人。表现自己的仁慈,高人一等;接受别人的恩惠,往往低人一等。”为此,我有理由相信,我的父母就是亚里士多德理想中的那种最快乐的人。
不管是谁,要想得到快乐,就不要去想感恩或忘恩,而只需享受施予的快乐。因为只有这种快乐,才是真正的、纯粹的快乐。
原谅别人,就是宽宥自己
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像圣人那样去爱自己的仇敌,但是,为了爱自己,明智的做法是原谅他。正如人们常说的,智者不去生气,蠢货不能生气。除非你愿意,否则,任何人都不能使你感到羞辱或者困惑。
要想忘记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如此一来,你会发现你根本无暇计较理想和目标之外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那些曾经的侮辱和敌意渐渐显得无足轻重。
几年前,我去劳伦斯·琼斯创建的一所学校发表演说的时候,听说1918年密西西比州松树林里曾经发生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导致黑人讲师劳伦斯·琼斯差点被烧死。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人们都表现得非常冲动。当时,密西西比州中部传言说德国人正在唆使黑人叛变。因为这个谣言,劳伦斯·琼斯被人指控,人们说是他唆使族人叛变的。有白人证实,劳伦斯·琼斯在教堂里布道的时候说:“生命就是一场搏斗,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每个黑人都应该穿上盔甲投入战斗。”
“盔甲”“战斗”这些词语成了铁证。夜色之中,一些年轻人趁着黑夜把这位教士捆起来,拖到一英里外的荒野中,并且架起了一堆干柴准备烧死他。在劳伦斯·琼斯即将被烧死之前,一个年轻人说:“在被烧死之前,让这个好说话的人说点什么吧。”
站在熊熊燃烧的柴堆上,脖子上套着绳圈的劳伦斯·琼斯为自己的生命和理想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劳伦斯·琼斯把自己一生的经历都讲给那些愤怒的纵火者听,并且告诉他们,自己的理想就是把没钱上学的男孩和女孩训练成优秀的厨子、家庭主妇、农夫和机匠。他还告诉这些年轻人,有很多白人以物资和金钱的形式资助他建立学校。劳伦斯·琼斯的讲述无比平静,他唯一想做的就是让这些人了解他的想法。在他的讲述中,有个曾参加过南北战争的老兵说:“我相信他所说的一切,我认识他所说的一些白人。他的确是在做好事,我们应该帮助他,而不是烧死他。”听完老兵的话,那些曾经想烧死这个教育家的人全都捐献出了自己的钱。
因为这番演讲,劳伦斯·琼斯侥幸活了下来。事后,当被问及是否憎恨那些想吊死和烧死他的人时,他说:“我有很多的理想要忙着去实现,怎么会有空余时间去怨恨别人呢?!”
1900年前,依匹克特修斯就曾经说过,种因得果,命运终究会让我们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就不会跟人吵架,跟人生气,更不会斥责别人,辱骂别人,触犯别人,怨恨别人。”
在美国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受到的责难、陷害和怨恨比林肯更多。然而,林肯从未因为自己的喜好而批判他人。有很多次,当有需要完成的任务时,林肯都在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的对手,唯一的原因是对手能与自己做得一样好。林肯任人唯贤,只要有合适的职位,即使是曾经恶意羞辱过他的人,他也会不计前嫌地任用对方,就像是对待自己深深了解和信任的朋友一样。自然,林肯也从未因为自己厌恶某个人或者是与其有仇而解雇对方。现实的情况是,林肯对很多曾经羞辱或者批评他的人都委以重任,例如麦克里兰、爱德华·史丹顿和蔡斯……林肯坚信:“外界环境、教育素养和生活习惯或者遗传使一个人成为此刻的模样,将来他也不会改变,因此,没有谁因为他做了什么而受到称颂,也没有谁因为曾经做过什么而受到罢免。”
小时候,每当全家人聚集在一起祷告时,家人都会从《圣经》中挑出一章中的一句来诵读,接着全家一起跪下来念。时至今日,我依稀能够听到,在我老家密苏里州一栋偏僻的农庄中父亲还在诵读基督的箴言。那些话,只要人有理想,就会不停诵读:“爱你们的仇敌,善待敌视自己的人,祝福诅咒你的人,为凌辱你的人真心地祷告。”父亲的一生都在坚持这么做,这让他的内心无比平静。
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宁静祥和的心境,那就铭记下面的原则:
永远不要试图报复你的仇人,不然,我们就会让自己受到巨大的伤害。
抱怨,是一把“双刃剑”
对于男人而言,宁愿和一个奢侈浪费的女人在一起生活,也不愿意和一个挑剔抱怨的女人共处一室。当然,除此之外,女人行为不检点或者不做家务,也会导致婚姻陷入痛苦的深渊。关于这一点,心理专家路易斯·特曼博士曾经专门对1500对夫妇进行了婚后生活的调查,结果证实,大多数丈夫都觉得抱怨和挑剔是妻子最令人难以忍受的缺点。对此,盖洛普民意测验得出的结果也相差无几。
假如你觉得以上的数据还不足以使你认可抱怨对于婚姻的毒害作用,那么,著名的科学研究机构詹森对性情分析的研究也同样能够证实这一点,即和其他恶习比起来,抱怨与挑剔给家庭生活带来了致命的伤害。
桃乐丝·狄克斯曾经写道:“对一个男人而言,要想得到婚姻的幸福,女人的脾气和性情比任何事情都更加重要。一个女人,即使她拥有全天下所有的美德,但是她却脾气暴躁、性格乖张、挑剔抱怨,那么她就无法给予男人幸福的婚姻。”
“很多男人之所以无法获得成功,就是因为他的太太总是朝他泼冷水。不管男人怎么努力,她们总是无休无止地抱怨,稍不如意就责怪自己的丈夫能力不够,无法赚到足够的钱,不能像别的女人的丈夫那样写出一本畅销书,也无法为自己争取一个好的职位……试想,假如你是一个男人,面对这样一个满腹牢骚的女人,你怎么能够笑得出来呢!”
奇怪的是,似乎大多数女人都是这样的,难道抱怨和挑剔自己的丈夫是女人的天性吗?别说那些普普通通的男人,即使是苏格拉底,也曾经为了躲避他脾气暴躁的太太而不得不躲在雅典的树下苦思冥想;除此之外,诸如亚伯拉罕·林肯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之类的大人物,也不得不忍受妻子无休止的抱怨和挑剔。因为“无法忍受那暴躁脾气”的妻子,恺撒大帝也不得不选择离婚。
迄今为止,依然有很多女人在不停地抱怨和挑剔自己的丈夫,并且试图改变他们。然而,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大家,这种方法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恶劣的。
我的一位老朋友说,他的妻子对他所做的每一件工作都充满了嘲笑和轻视,这几乎摧毁了他的事业。起初,他从事推销工作,而且满怀热情地四处寻找自己的客户。然而,每天回家之后,等待着他的不是妻子的鼓励和安慰,而是妻子尖酸刻薄的挖苦和讽刺。面对着疲惫不堪的他,他的妻子总是毫不留情地挖苦道:“好啊,我们的天才回来了,挣到房租了吗?还是只带回了经理的一顿教训呢?”
尽管他必须忍受妻子的冷嘲热讽,但他却依然不懈地努力着。几年后,他终于成为一家著名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并且向妻子提出了离婚。后来,他娶了一位非常年轻的女孩。和他的前任妻子比起来,不管他做什么事情,这个年轻女孩都能够用自己的爱心来支持他。面对离弃,他的前妻不停地哭诉,只有他心里清楚,自己之所以离开妻子,唯一的原因就是无法忍受她的抱怨和挑剔。
同样的遭遇也曾经发生在我另一位朋友的儿子身上。他是一个年纪轻轻的热血青年,从事广告事业。因为广告界竞争太激烈,他非常渴望得到妻子的安慰和体谅,然而,他的妻子非常要强,总是抱怨丈夫不够灵活,抓不住机会。为此,他几乎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甚至对生活充满了绝望。在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下,他的工作陷入了窘境,最终不得不面对失业。这时,他的妻子提出了离婚。离婚后,摆脱了妻子的抱怨与指责,渐渐地他才恢复了自信,找回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对于一个渴望婚姻幸福的女性而言,千万不要动辄就拿自己的丈夫和别人比,要知道,这样的抱怨和挑剔是对男人致命的伤害。对一个自尊心很强的男人而言,这样的话每句都是一把尖刀,直指他内心最脆弱柔软的地方。假如一个20岁的女人总是抱怨:“咱们什么时候才能住进大房子呢?”“咱们什么时候能开上好车呢?”那么,等她到了40岁的时候,一定会变成一个让人讨厌的无休无止的抱怨专家。也许,等不到40岁,她就会变成孤家寡人,孓然一身了。
即使是尖锐的批评,也不要念念不忘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遭遇各种各样的批评,其中不乏很多恶意的中伤,也有很多尖酸刻薄之辞,这使很多女士都十分愤怒,也给她们的生活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困扰。其实,被批评是生活的常态,因为我们无法让我们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别人的意愿。在批评面前,我们必须记住,只要问心无愧,就应该笑对批评。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快乐的生活。
必须承认,世间没有任何人能够自称完美,那么我们就应该坦然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既然每个人的一生都与错误相伴,都难免遭遇别人的批评,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忘记这些批评,切勿对这些充满恶意的批评念念不忘。虽然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却有很多女士都做不到。
确实,当我们真正面对那些尖锐的批评时,我们往往会变得恼火、忧郁、烦躁不安。即使批评是善意的,我们也很难平心静气地接受,更何况那些恶意的、尖酸刻薄的批评呢?
爱丽丝·波恩纳在美国一家大公司担任副总裁的职务,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女性。对于一名女性而言,这样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然而,即使有很多人都非常羡慕爱丽丝,爱丽丝却依然觉得苦恼,因为看似光鲜的工作无法让她感受到快乐。为此,她不得不向我求助:“卡耐基先生,我该怎么办呢?我简直无法面对,不得不请求你的帮助。”爱丽丝满怀苦恼地说,“其实,我已经非常努力了,因为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得足够好。但是,我依然无法让所有人感到满意,我认为,问题不在于我,而是因为他们总是以挑剔的眼光看待我。”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我发现爱丽丝对别人的批评特别敏感。在公司里,她身居高位,领导很多员工,她不仅希望得到上级的认可,也同样希望得到下级的仰慕。她想成为一个完美的领导者,因此,她非常渴望做到尽善尽美。这种心态使她无法接受别人的批评,别人一句不经意的否定的话都会让她为此苦恼好几天。为了让所有人满意,爱丽丝几乎已经倾尽全力了。然而,爱丽丝的这些努力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导致事与愿违。为了取悦一个人,她总是于不经意间得罪了另外一个人。随后,为了取悦第二个人,她又令其他人对她产生意见。如今,她发现自己已经深陷别人批评的囚牢了,因为她总是为了得到一些人的认可而得罪更多的人。
生活中,其实很多人都曾经犯过和爱丽丝一样的错误,包括曾经的我在内。因此,我特别理解爱丽丝的心情,也很同情她眼下的处境。我决定用一些成功女性的事例激励爱丽丝,因为我认为这能帮助她摆脱这种恶性循环似的苦恼。
我告诉爱丽丝:“爱丽丝女士,和罗斯福夫人比起来,您觉得你们之间谁更成功呢?”
爱丽丝惊诧地看着我说:“我怎么能和总统夫人相比呢?在我心目中,她可是最成功的女性了。”
我笑着说:“是吗?那可太好了!你知道吗?在那么多白宫夫人中,罗斯福夫人不仅拥有朋友最多,同时也树敌最多。此外,她还是备受争议和批评的白宫夫人。”
显然,爱丽丝有些怀疑我的话,问:“她那么优秀,怎么会受到批评呢?”
“事实的确如此。”我说:“我曾经采访过罗斯福夫人,问她是怎样面对那些恶意的批评和指责的。她对我说,她曾经也无法面对别人的批评,而且对于来自他人的批评有着很深的恐惧。有一次,她苦恼极了,因此跑去问姑妈:‘姑妈,我很想做一些事情,但却因为害怕被别人批评而不敢去做。’姑妈看着她说:‘无论什么事,只要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那就去做吧。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你无须在意别人怎么说。’从此之后,罗斯福夫人牢牢地记着姑妈的这句话,并且在这句话的陪伴下度过了她的白宫生涯。”
爱丽丝很聪明,听到这里,她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批评了。她恍然大悟,说:“我知道了,我是公司的领导,是众人瞩目的对象,因此更容易遭受批评。无论我怎么做,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与其这样,我不如坦然面对。”
事实证明,改变之后的爱丽丝很快乐,也更加成功。生活中有很多女士都无法像爱丽丝一样明白这个道理,因此,面对别人尖锐的批评,她们或者耿耿于怀,牢记于心,或者立即起身反驳。其实,越是这么做,她们就越容易被批评的利箭中伤。我们必须知道,时刻把别人的批评都放在心上是很危险的。
几年前,一位《纽约太阳报》的记者在报纸上攻击了我以及我所开办的成人培训班。看到那则报道后,我怒火中烧,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我马上打电话给报社主编,要求他立刻再刊登一篇文章澄清我。我觉得我必须教训那个记者,让他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此后,报社主编真的按照我说的去做了,我觉得心中扬扬得意。然而,现在再回忆起当时的事情,我的心中却满是愧疚。因为此刻的我领悟了一个真相,即购买《纽约太阳报》的读者至少有一半不会看那篇文章,而看到文章的读者中又至少有一半不会用心地阅读那篇文章。退一万步说,即使有人认真地读了那篇文章,也不会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的。而我当时的行为,却有些反应过激。
女士们,我们必须明白,我们之所以在意别人的批评,是因为我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其实,每个人都更关心自己,而不会花过多的时间和心思去关心别人。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对别人的批评牢记心怀呢?
好心情帮助你维护健康
《生活》杂志上有句话说:“假如长期愤怒不止,高血压和心脏病就会困扰人们。”很多疾病都是因为心情的抑郁,假如我们能够保持心理健康,就能够减少烦恼,变得自信,从而获得成功,安享幸福的生活。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就应该学会亲手处理烦人的日常事务,而不要轻易地愤怒影响我们身体的各个重要器官,最终使我们失去健康。莎士比亚曾经说:“面对敌人,千万不要燃起怒火,不然你就会热得烧伤自己。”换言之,就算我们无法做到真正地宽容别人,爱我们的仇人,我们至少也应该爱自己。我们的快乐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要被仇人所左右。放弃仇恨,我们才能实现真正主动地掌控自己。
一年秋天,我的助手飞往波士顿参加了一次医学课程。可以说,这次医学课程是全世界最非同寻常的。这个课程每个星期举行一次,进场前,每个参与者都必须接受定期和彻底的身体检查。其实,尽管这个课程有一个心理学名称,即“应用心理学”,却和心理学临床实验相差无几。综合会场的实际情况来看,来这里的病人大部分都是饱受精神困扰的家庭主妇。也许是因为家庭主妇的生活比较单调枯燥,也许是家庭主妇承担了很重的心理压力,所以大多数家庭主妇都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扰。
那么,这种专门针对忧虑患者的课程是如何运作的呢?1930年,跟随威廉·奥斯勒爵士学习的约瑟夫·普雷特博士就留意到,很多来波士顿求医的病人的身体都没有实质性的病症,而他们之所以表现出患了某种疾病的迹象,是因为他们从心理上认定自己生病了。
例如,一个女人因为患胃癌而备感痛苦,另一个女人的双手因为患了关节炎而无法动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女人感到头痛、背痛,甚至常年感到疼痛或者疲倦。尽管她们的身体真的感受到了病痛,但是在进行了全面的医学检查之后,却证实她们在生理上没有任何疾病。这是为什么呢?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医生一致认为,这种病痛只存在于她们的心里,存在于她们的脑海中,是她们的心理作用导致的。
当然,普雷特博士知道,不可能让她们忘记疼痛。假如忘记疼痛很简单,人们就不会如此折磨自己了。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彻底治愈这种只存在于她们精神上的疾病呢?
对于这个问题,波士顿医院医学课程中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就是“把心灵深处的话都说出来”。说出心灵深处的话,就相当于为自己的“心病”打了一针强心剂。实际上,这种治疗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在家里进行。
首先,你可以准备一个本子,把自己喜欢的诗歌或名人名言记录在本子上。如果你感到沮丧或者精神颓废,只要翻翻这个本子,你的心情就会好一些。在波士顿,有很多病人用这种办法来缓解自己的心情,这个本子对于她们来说就是一剂良药。
其次,忽视别人的缺点。很多女人都有小心眼的毛病,对于自己厌恶的事情,她们总是牢牢地记在心中。生活中,大多数妻子都从丈夫身上发现了自己不能容忍的缺点。我们为什么不问问自己,难道我们想嫁给一个圣人吗?在这个医学课程中,曾有一位女患者,因为对丈夫的不满意,她变得无比挑剔、苛刻,让人生厌。对于这种状况的持续恶化,一个人问她:“如果你的丈夫突然去世了,你会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如雷贯耳,使她幡然醒悟。她冷静地思考,想起了丈夫的种种优点,列举出来之后,她惊讶地发现丈夫的优点竟然比那些令她苦恼的缺点多得多。因此,女性朋友们,当你们无法控制地挑剔和抱怨自己的丈夫时,也可以像上面这位女士一样列举出丈夫的优点。这样,你也许会发现你的丈夫正是你想要找的理想的男人。
对于大部分家庭主妇而言,家庭生活在她们的日常安排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大多数家庭主妇都难免要和邻居以及同一条街区的人交往。如果能够对他们保持一种健康友善的兴趣和态度,家庭主妇的闲暇时光就会更加有趣。有一患者曾经非常孤独,她总是觉得自己被别人孤立,因为她连一个朋友也没有。此时,有人建议她把下一个即将碰到的人当成故事里的主角,然后为其编一个故事。就这样,她开始尝试在公共汽车上为她所看到的人编故事,并且努力地设想每个人的背景和生活。在这种的假想中,她对原本陌生的人产生了好感,并且找机会与之攀谈起来。如今,她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大,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她的孤立症也完全好了。由此不难看出,心情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好心情更是可以驱散我们没有缘由的病痛。既然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呢?
批评别人之前先说自己的错误
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批评。为了使别人更容易地承认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在批评别人之前,我们首先应该谦虚地承认自己也会犯错。这样一来,批评者与被批评的人之间就不会剑拔弩张。
几年前,我的侄女约瑟芬·卡耐基高中毕业了。她从堪萨斯市的老家来到纽约,担任我的秘书。当时,只有19岁的她没什么工作经验,如今,她俨然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秘书了。
初来乍到时,约瑟芬·卡耐基并不足以担当秘书的工作。一天,我正准备批评她,突然间又反问自己:“戴尔,等一等,你不仅比约瑟芬年长了一倍,而且生活经验也比她丰富得多。你怎么能以自己为标准来要求她呢?想想你自己19岁时的模样吧,也许比她更加愚拙。”最终,我意识到,我从没有因为约瑟芬·卡耐基在19岁时的表现比我优秀而夸奖过她。
从此以后,每当约瑟芬犯错误的时候,我总是说:“约瑟芬,你犯了一个错误,天知道,我像你这么年轻时做得比你糟糕得多。你很聪明,缺乏的只是经验。因此,我可不想批评你。不过,你觉不觉得你这样做会更好呢?”
如果一个人刚开始接受对方批评就谦虚地承认自己也会犯错误,那么,当他再评论你的错误时,你就容易接受了。马里兰州提蒙尼姆的克劳伦斯·周哈辛就知道这个道理。
有一次,他发现自己15岁的儿子正在学抽烟,他是如何处理的呢?要知道,他并不想让儿子抽烟。他说:“的确,我打心眼里不想让大卫抽烟。但是,我和我妻子都在抽烟,所以,我们无法起到以身示范的作用。因此,我并没有告诉大卫不能抽烟,也没有吓唬他说抽烟对身体的危害性多么大。我只是给他讲了我自己是如何沾上烟瘾的,让大卫知道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只是和他一样觉得好奇或者是有趣,但最终我上了瘾,因此而危害了自己的健康。”
“沉思片刻之后,大卫告诉我他决定在上完高中前不再抽烟了。事实证明,直到现在,他都没有再抽烟。”
“在进行那次谈话后,我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孩子起到了不好的榜样作用,因此,我也决定不抽烟了。如今,在家人的帮助下,我成功地把烟瘾戒掉了。”
事情就是这样,假如你能够在批评别人之前先反思自己,那么对方就会认真考虑你所说的话,并且采纳你的建议。
1909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傲慢自大,企图征服全世界。他的狂妄使得欧洲大陆乃至全世界都为此愤怒,尤其是英国。为此,德国的政治家们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对于这样的恶劣局面,口出狂言的威廉二世也招架不住了。为了找个替罪羊,他不得不求助于当时德国的总理大臣布洛亲王,他想把罪名推到布洛亲王的身上,并且让布洛亲王为他承担这一切责任。布洛亲王当然不会答应,并且当即表示了拒绝。为此,威廉二世大发雷霆。
看着愤怒的皇帝,布洛亲王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决定马上亡羊补牢地恭维皇帝,使其平静下来,不要发怒。他毕恭毕敬地说:“我没有指责陛下的意思。要知道,陛下在很多方面都英明果断,还通晓很多物理、天文方面的知识。我呢,则孤陋寡闻,只是为了弥补自己的无知而学习了一些政治和历史方面的知识。”听到布洛亲王的自贬,又听到布洛亲王把他抬得那么高,威廉二世转怒为喜。
布洛亲王之所以能及时地把自己从一场危机中解脱出来,就是因为他及时地先说出了自己的不足,并且还赞扬和恭维了威廉二世。女士们,在生活中,假如我们也能灵活地运用这个方法,那么我们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就会更加如鱼得水。
分享美丽,帮助你消除女伴的忌妒之心
女人之间往往存在着忌妒之心,在职场上,同样不例外。诸如职位、薪水、上司的赏识、外貌、衣着、家庭状况等,都会在女同事之间引起强烈的忌妒。由此,如何应付女同事的忌妒之心,成为职场女性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在职场上表现出色的女性,她们几乎每时每刻都被女同事的忌妒包围着。
虽然忌妒并不会给我们的职场生涯带来直接的损失,不过,却会给我们的职场生涯埋下隐患,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不定时的炸弹就会爆炸。因此,女士们,当优秀的你们遭遇职场女同事的忌妒时,千万不要置之不理,更不要火上浇油。正确的做法是巧妙地处理女同事的忌妒,让她们发自内心地接受你、喜欢你,从而化敌为友。
由于爱美是女性的天性,所以女人最容易引起其他女性忌妒的就是美貌。很多时候,女性也许能够容忍一个女人职位比她高,薪水比她多,能力比她强,唯独不能忍受另一个女人比她貌美。所以,假如一个女人因为貌美而成为办公室的焦点,那么,她也就同时成了所有女同事的公敌。女人们几乎天生地对比自己漂亮的女性怀有敌意,因此,尽管你的美貌在某种程度上帮你找到了这份好工作,但是入职后它却可能成为你的“累赘”。在这种情况下一起工作,滋味可想而知。
米娜天生长得漂亮,精致的五官,光滑如缎的皮肤,倾泻而下的瀑布般的头发,这一切都说明米娜是个不折不扣的美女。第一天上班,为了给同事们留下良好的印象,米娜还特地化了淡妆,穿了精心选购的连衣裙。看着自己在镜子中完美的形象,米娜沾沾自喜,她想,自己一定能够很快地融入办公室生活。然而,事情后来的发展完全出乎米娜的意料。那就是,男同事几乎都很喜欢米娜,他们一有机会就找米娜搭讪,而且在工作上也会尽力帮助米娜。而女同事呢?她们对米娜不冷不热的,有的时候还会故意排挤米娜。甚至还有的女同事故意大声揶揄米娜:“哎哟,怎么打扮得跟选美小姐似的?走错地方了吧?”米娜觉得很委屈,因为她觉得自己已经尽力去与同事们相处了,为什么所有的女同事都不喜欢她呢?毫无疑问,米娜的问题就在于她太“漂亮”了。我毫不犹豫地决定帮助米娜,因此建议她:“米娜,你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是没错的。不过,你想过没有,面对你的天生丽质和精心打扮,那些长相不如你或者是气质不如你的女同事就会心生忌妒。其实,如果你能把自己在穿衣打扮方面的心得和其他女同事分享,让大家一起变得更加美丽,那么,也许她们对你的态度会有所好转。”
米娜很聪明,她采纳了我的建议。第二天去上班的时候,米娜刻意换了一身比较朴素的衣服,并且也没有化妆。她一进办公室就和女同事们打招呼,还在工间闲暇的时候和女同事们分享自己在穿衣打扮方面的体验和心得。女同事们一个个都听得津津有味,她们不仅对米娜表示了感谢,还希望米娜能够继续与她们分享美丽。就这样,米娜成功地缓和了女同事们的忌妒之心,如今,她不仅是女同事们的美丽顾问,大家有了什么烦心事或者是高兴的事,也会第一时间和米娜分享。
女士们,当其他女士因为你的美丽而对你心生忌妒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像米娜一样把你的美丽分一部分给她们。这样,她们就会由你的“敌人”转化为你的“盟友”,因为没有任何女人能够拒绝美丽。
对于忌妒,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卢克尔斯·庞德说:“忌妒是一种很可怜的心理。很多时候,人们觉得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别人抢走了,所以感到失落,进而产生忌妒。应对别人忌妒心理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找到你不如他们的地方,让他们原本失衡的心理变得平衡。这样,忌妒之情自然就会烟消云散了。”女士们,每个人都有缺点,你也不例外,除了分享美丽之外,你也可以采纳庞德教授的说法,适当示弱,这些都是很好的消除忌妒的方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