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成就财富-郑周永——恪守信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郑周永是一位传奇性的企业家,从白手起家靠着不断奋斗、不断进取,敢于在风险中求胜的精神,创建了包括造船、汽车、房地产、冶金、化工、运输、电子、金融等行业的韩国最大综合企业——现代集团。目前“现代”不仅是韩国经济的支柱,也是政坛的幕后支持者。

    郑周永把企业的信誉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在他的经营世界里无不体现着“创造、开拓、刚毅和勤俭”,这就是他的“现代精神”。

    1、不安现状 独创天地

    郑周永是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人。年轻的他渴望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小学毕业后就离家出走4次。面对困难,他坚忍不拔,他自信、敢于创新,最终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郑周永被称为“在韩国现代史的每个重要关头都留下足迹的时代巨人”。

    郑周永出生在朝鲜北部江原道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在家里排行老大,在他身下还有八个弟妹。他度过了艰苦的童年,作为家中的长子,过早的担负起了家中的重任。从10岁开始,每天凌晨就得早早起来,在父亲的带领下,赶很远的夜路去农地干活,父亲要他给弟妹以身作则,做一个实干的农民。

    每日的耕田苦作,在他的心灵深处产生了渴望着能走出农村,走出一片新天地,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当时在区长家里有份《东亚日报》,为了了解外面的世界,郑周永每天都挤时间到区长家里去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想到外面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郑周永小学毕业后,强烈的走出去的愿望,曾经使他离家出走4次,有一次他为了攒够旅费家把家中最值钱的两头牛也卖掉了,父亲对此无可奈何,但每次出去找工作都被父亲多方寻找领回了家中。

    1935年,未满20岁的郑周永再次离家出走,他只身来到仁川码头做苦力,在汉城做了近一年的工人。几经努力后,他在一间米店寻得待遇较好的工作,使生活逐渐得以安顿。这一次离家出走使他的生活出现了第一次转机,郑周永是一个勤奋刻苦的人,工作非常卖力。在米店干活干活期间深得老板赏识,并与当时一些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以后打下了基础。1938年,米店老板生了重病,已经不能再打理生意了,老板想把店交给他的儿子经营,但是他的儿子游手好闲,没有心思管理。没办法的情况下,老板便免费将米店交给他比较器重的这位身无分文的打工仔管理。这样,郑周永就从伙计变成了老板。

    经营米店后,郑周永的收入增多了,他用赚得的钱为家里添置了田地。22岁的时候,他与父母同村人家长女边仲锡结婚。结婚后,二人共渡艰难,为了生活,有一段时间,妻子还到路边去卖豆腐来养家。

    郑周永经营米店没过多久,日本开始对朝鲜实行粮食配给制,命令全部米店关门。米店不得不被迫关门,这给郑周永巨大打击,但他并没有灰心,他发现了当时一个很赚钱的行业,于是借钱干起了汽车修理业,然而,祸不单行,仅开业五天工厂就毁于一场大火。

    严峻的形势摆在了他的面前,全家20几口人全靠他一个人养活。他没有退缩,再次借钱,让郑周永感动的是,当他向老客户借钱时,因为他在经营米店时的良好信誉,人家二话不说就借给了他。

    1940年初,郑周永集资后,重新办起专修汽车的“阿道汽车修配厂”,善于学习的他,在经营中学会了汽车原理和发动机的构造知识。经过郑周永的努力他的修理厂已经有员工160多名,企业也具一定规模了,但是郑周永每天早饭除了泡菜和一碗粥以外再无他物。而且郑周永的母亲和妻子每天要给工人们做饭,忙得非常辛苦,就是在这样的努力和勤俭下,他的修理厂一天一天壮大了。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美军开始拍卖房产,看准时机的郑周永与几位朋友在汉城买下一处被没收的地产,首次挂起了“现代自动车工业社”。当时在朝鲜南方的美军车辆很多,几年的修配经验,锻炼了郑周永,因为修理经验多、技术好取得客户信任,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郑周永的修理工厂就发展成为大型修理工厂。

    郑周永对汽车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感情,因为他的梦想是从汽修开始的,也是汽修给他带来了更大的机遇。虽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郑周永在建筑业上花费了不少心血,但也从没忘记了汽车。而在建筑业上赚得的巨额利润使他有实力实现自己的汽车梦想。

    朝鲜战争后,在建设浪潮的推动下,郑周永于1967年12月建立了现代汽车公司。当时,为了顺利进入市场,现代汽车制造商选择福特的英国分公司作为其合作伙伴,由福特负责向现代提供生产轿车及轻型卡车所必需的技术。但是,福特公司对现代很冷淡,他们认为,韩国市场太小,赚不了多少钱,因此在合作技术方面处处为难现代公司,最后郑周永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抉择,终止与福特的合作,决定自己生产汽车。

    1976年1月,现代汽车的第一个自主车型“小马”终于投产。这款经济适用的微型汽车在国内市场迅速获得了巨大成功,使现代汽车雄踞其国内市场首位长达20年之久。成为汽车市场上一匹实实在在的黑马。

    更重要的是,1992年,现代又在底特律车展上,成功地推出完全自力研发成功的第一款概念车——HCD-I,流畅的线条,前卫的造型,在两盏炯炯有神的鹰眼式大灯烘托下,售价仅1.4万美金。以其设计新颖,价格诱人,立刻征服了北美的车迷。

    2、信誉开路 铸就辉煌

    郑周永把企业的信誉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曾多次强调“信誉就是企业的生命”,一个没有信誉的企业是不可能有出路的。因为重视信誉,才有高灵桥举家食粥、卖房还债;因为重视信誉,阿拉斯加风雪中才闪动着现代人的影子;因为重视信誉,战火纷纷的伊拉克工地才有现代人的足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百废待兴,精明的郑周永看到,建筑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而且当时美军对建筑业有许多优惠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他准备进军建筑行业,当时有许多朋友劝他不要涉足自己陌生的行业,而郑周永有他独到的理解:“我在码头做过苦工,经验比谁都丰富。”不顾朋友的劝说坚持于1947年5月25日,在“现代自动车工业社”牌子的旁边,又挂起了“现代土建社”的牌子,正式开业。后来这一天就成了一家“现代”的生日。

    成立之初,现代土建只是做一些二手承包的业务。但是经过郑周永的不断奋斗努力,现代土建最终在建筑业站稳了脚跟。1950年初,现代汽车和现代土建正式合并,成立了现代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这个时候,朝鲜战争爆发,郑周永承接了很多美军的工程,获得了相当的利润。

    虽然郑周永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其中,1953年4月到1955年5月的高灵桥工程就面临了一次大困难。高灵桥工程由政府主持,地处于交通要道,施工难度相当大,但利润却非常可观,郑周永决定拿下它,经过几多周折,郑周永击败了竞争对手,最终申请到了这个工程,但做起来却困难重重。

    经过几年的积累,现代建设虽然资金比较充足,但设备却极其落后,工程一开始,就遇到了自然灾难,高灵桥是山洪多发区,桥墩多次被洪水冲塌,就这样周而复始,一年过去了,计划中的13座桥墩还没有修好,而物价却飞快上涨,工程还没结束,资金支出就已经大大超过了预算,工人的工资都成了问题,现代建设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

    尽管情况严峻,但是郑周永是个恪守信誉的人,他决心一定要把工程按期完成。为了筹集资金,他把全家人的房子卖掉了,筹得了现金9970万元,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现代建设。虽然这次工程赤字6500多万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在另一方面,郑周永获得了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东西——信誉。工程完工后,韩国政府高度评价了这次工程,为郑周永以后承办政府项目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这次危机过后,郑周永深深体会到,仅仅靠勤奋和努力还是不够的,技术也同样关键,更新设备才能处于不败之地。后来,现代建设经过更新设备、调整技术很快进入了韩国建筑界六强之列。

    1967年,郑周永又承接了工程韩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京釜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成败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也关系到韩国的荣辱。郑周永高度认真,经过近2年的辛苦施工,公路全线竣工,为此,郑周永还获得了一枚“铜塔产业勋章”。

    在国内发展的基础上,郑周永把目光转向了国外,开始立足韩国,面向世界。虽然在开始的时候不断亏损,但正如郑周永所说的那样,这是应该交的学费,经历了失败才能成功。当时韩国经济界对郑周永的评价是:他的商业能量就是在国内市场,冲不进国外市场。但郑周永没有被国内的舆论束缚住,他决定证明自己。1976年在沙特朱拜勒产业港的国际工程招标中,郑周永不仅以9.3144亿美元的标价,力挫美、英、德、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公司而中标,而且最后以优异的质量提前竣工,赢得的良好的声誉。

    在以后的几年里,郑周永的现代建设集团在中东长驱直入,承接了几乎所有的中东大型建设工程,“现代”的事业蒸蒸日上。

    面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郑周永这样对别人说:你不是没有钱,而是你没有信用。这不是说你为人不好,而是说你在别人心中还没有建立起一定的信用,所以你才会感到没有钱。只有建立起真正的信誉,到哪里都能弄到钱。郑周永认为“信用就是资本”。任何一个人只要拥有诚实和信誉,并把它们作为资本,这就是成功的根本保证。

    从郑周永的走过的路,可以看到,不管是做米店老板还是办企业,不管有钱还是没钱,他永远坚持自己的信誉。在郑周永离开故乡时候,可以说是身无分文,但是他却靠正直和诚实赢得了主人的信任。

    在郑周永的领导下,现代建设凭借着自己的信用,在国际金融界与20多个银行有业务往来,在没有政府银行担保的情况下,现代建设凭自己的信用得到了20亿、30亿美元的融资,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值得骄傲的成就。

    郑周永认为商场如战场,他提倡“现场第一主义”。不管是在京釜高速公路的工地还是在蔚山船厂工地,还是在巴林还是在朱拜勒,都能看到郑周永足蹬军靴身穿工作服的身影。在平日里郑周永对现代的员工都很和蔼,但是在工地,他就会吼叫:“要快!快!”施工现场,郑周永从来不讲情面,他对质量要求特别严格,只要发现施工中存在问题,他就会立刻加以纠正,甚至不惜停工。因此,每当郑周永来到工地,现代的工人们就说:“老虎来了。”

    3、勤俭创业 重视人才

    在韩国,郑周永富可敌国,韩国人称他为韩国的首富。但他却说,他只是一个富有的劳动者,是用劳动生产财富的人。他号召现代的于部都要学会思考,他说,一个人没有思想就不可能有发展,企业同样如此,企业的管理者如果不动脑筋,企业也就不会得到发展。

    郑周永对人说,一个人如果用10倍的干劲去工作,就会得到10倍的回报。他经常向职工们讲述他自己的经历,以此提醒员工要有节俭意识。他说,当年他在米店做工,为了节省5分钱车钱,他步行从住的地方走一个半小时才能到米店。为了使鞋子不过于早早坏掉,他在鞋底上钉个钉子。那时,他非常想看报纸,但却舍不得花钱买,都是到米店看老板买的报纸。那个时候他的月薪只有一袋米,但每次都要存下来一半。

    在韩国城市化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利己主义、金钱万能、奢侈浪费、颓废之风,为了清除这些不良倾向,重新建立新的精神风貌,韩国政府积极引导全民勤俭节约活动。对这项节俭活动,郑周永大力支持,在职工会议上,他经常对年轻的职员说:你们不要先忙着买电视。连自己的房都没有呢,买来电视也没处放,有一台收音机就足够你们了解天下大事了。在没有建立家庭之前最好不要抽烟,连咖啡最好也不喝。公司发给你们工作服,甚至连内衣都发,只要有一套去见岳母的西服就足够了。我年轻的时候,只有一套春秋装,冬天时就在春秋装里面加一件内衣。一年过得也不错。

    郑周永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但自己勤俭节约,而且还教导员工也要节俭。郑周永虽然富有,但他却为人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勤俭榜样。

    郑周永所取得的成就,与他非常重视培养人才是分不开的。他说,凡事图简单,不积极思考,只能给企业带来损失。

    有这样一个例子,在利川电子基地建设的时候,施工人员在研究设计图纸时发现,在架设电线时,需要经过一个小村子。如果从村中穿过,就会涉及占用农地及赔偿等许多问题。工地的负责人为了方便,少惹麻烦,就决定将电线从村子旁边绕过去。郑周永来工地检查工作时发现电线用量太多,工地负责人向他解释了是因为绕道导致用线过多。郑周永听后,严肃地指示道:“按直线重新架设电线!”郑周永不是不知道,从村中直接穿过,必须解决许多问题。但是,他认为如果施工人员都是图省事,图方便,那么一旦发生必须解决和克服的事情时,施工人员就会束手无策,以后就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而且这种思想也不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

    在一次现代集团高级管理人员学习班上,郑周永这样阐述了他的观点:

    “只是在文件上签字,不是经过认真思考就随便地同来访的人见面,在接待贵宾时也不事先想好要谈的问题,这对公司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什么都不去思考的人是不可能胜任他的职务的,甚至还会影响到公司的发展。这种人不仅自己得不到发展,还会妨碍别人发展。”

    “身为干部必须具有指点下面人工作的能力,培养他们,使他们得到发展,否则就会在工作中遇到许多不便。如果整天只会坐在办公室签发文件,那是没有用的人。签发文件不是只简单地审查下面人的报告,在审查的过程中要提出问题,要敢于创新。高层干部在接到报告后,应该仔细研究,认真思考,如果只是认为‘这样不错,可以了’,那他就没有真正领会审批文件的真谛。”

    “下面交来的报告虽然都是他们认真研究后写出来的,但是身为中层或高层干部。你的社会阅历要更丰富一些,对专业也要更精通,因此要比下面的人更具思想、更富有创造力才行。要能够提出比下面的人更好的建议,要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活动中来。如果不加思索的只在报告上画一个圈,那不叫审批报告。”

    2001年3月21日,韩国现代史上的传奇人物,现代集团的创始人郑周永在汉城一家医院病逝,享年86岁。他的去世惊动了韩国朝野,总统金大中等政界要人和经济界知名人士纷纷发出唁电以示哀悼。这位走过苦难,从白手起家到创造神奇的人被称作“在韩国现代史的每个重要关头都留下足迹的时代巨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