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商道管理学:红楼与管理情商-王熙凤:金钱与人心,哪个是救命稻草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管理情商修炼项目:因果思维

    管理人物档案

    王熙凤的确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管理者,做事有热情、有韧劲,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能力都很强,业务能力更是令人称叹。她总想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利益,有明显的赌徒心态——她的心全被贪婪、自私、虚荣所占据,唯独没有真我。

    结果,她的命运如烟花一样,早早释放了自己的能量,空留下一腔幽怨。

    深度透视

    种下仇恨收灾殃

    张曼玉演的电影《青蛇》里有这样一个情节:青蛇因为只修炼了五百年,不懂人间的真情,所以,她没有眼泪。

    这个细节安排得特别好,意味那么深长,那么发人深省。

    其实,流泪是一个人的本能,但流泪的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别:

    不成熟的、心胸没有修炼到一定火候的人,他流的是自私的泪,多数是为自己的利益得失而流;

    一个成熟的、修炼到了白娘子那个水准的人,她的泪是无私的,是为别人而流的,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

    一个管理者,如果有了这种博大的情怀,就会懂得事物发展中福祸相生、否极泰来的因果关系,这时他就不会在意个人一时的得失,而是把心静下来,一步一个脚印地,稳稳当当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不要埋下祸端的种子

    《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就不懂这个道理,在利与欲的诱惑与挑战中:她败下阵来,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黑幕交易……几乎所有贪官们能做的事,她都做了。可以说,王熙凤是为一时的风光而葬送了前程,就像元春在灯谜里写的那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王熙凤是大家族的千金小姐,有着显赫的背景,也不缺钱财,为何在管家的过程中做出那么多冒风险的事,不给自己留后路呢?

    其实,王熙凤在贾府所做出的一些负面行为,是不能简单地用“贪婪”这个词来概括的,其背后的因素很复杂。

    如果细分析一下王熙凤的处境就会发现,这位外表风光无比的琏二奶奶,面临着诸多的危机和不如意,比如婆婆邢夫人的争权,丈夫贾琏不把她放在心上,宝钗对她管家职位的威胁等。

    最让凤姐担忧的是:她膝下没有儿子,在母以子为贵的社会里,这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劣势。

    在管理家政的时候,她也发现,贾家已慢慢地变成了空架子,前途未卜。因心中没底,她便想提前给自己筹备出一条后路来。可这条后路的代价太大了,竟然有好几条人命搭在了里头。可以说,王熙凤给自己留的所谓的后路,洒着许多无辜者的血与泪。

    对于间接害死贾瑞这件事,人们各有各的看法。

    女权主义者是持强烈支持态度的:在她们看来,凤姐美丽有才干,如果不杀鸡吓猴,身边的男人们就会想入非非,王熙凤正面的路将更难走。贾蓉的媳妇秦可卿就是个例子,一不小心被公公“爬灰”,最后事情败露,自己也为此而白白丧了命。

    不过,给贾瑞一点教训是可以的,但不能过分,这样就容易生出仇怨,也就等于埋下了祸端的种子,虽然“果”还不能马上呈现,但却像大地震一样,难以预测,容易突如其来。

    贾瑞因王熙凤的教训得了重病后,来荣国府找人参,凤姐把一些剩下的人参渣沫给了贾蓉,见死不救,眼睁睁看着贾瑞送命。由此可以看出,王熙凤应对贾瑞最初的动机,就是要把对方害死。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王熙凤在做人上还是不成熟的:与贾家嫡系的男主子结这么大的怨,早晚会出乱子。

    交真正的朋友

    如果说设计害死贾瑞还有一点“自卫”的理由,还有可原谅之处,那么王熙凤帮铁槛寺的老尼打官司,害死金哥和守备之子的事就是大错特错了。

    为了坐享三千两银子,凤姐竟间接害死了两条人命,而且,小说中还特意强调:此后,凤姐胆子越来越大,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不管不顾地做了起来。

    为了获得巨大的利益,凤姐已发展到图财害命的地步,这时,她的悲惨结局,也已不言而喻。

    王熙凤曾偶尔周济过穷得吃不上饭的刘姥姥,结果王熙凤死后,邢大舅要拐卖她的女儿巧姐,在关键时刻,刘姥姥同平儿一起将巧姐救走,最终过上了好日子。

    在与刘姥姥相处的短暂过程中,聪明的王熙凤还是看到了刘姥姥身上的闪光点,觉得她是个有见识,同时也是个处事经验很丰富的老人。所以,当女儿巧姐生病后,她便向刘姥姥请教:

    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人,经历得多。我这巧姐儿时常生病,也不知是什么缘故。

    刘姥姥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多太娇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儿委曲;她是个小孩子,过于尊贵了,反而承受不起。以后姑奶奶少疼她些就好了。

    刘姥姥的话虽简单,可蕴含的道理却很深刻。

    然而此时,凤姐并没有想明白这样一个真理:朋友多了路好走。交真正的朋友,穷富并不重要,善良才是能否长久相处、互相支持的关键。

    如果王熙凤把能给自己铺的后路重新进行调整的话,她命运的结局就一定会云淡风轻,阳光满地。

    可此时,她正春风得意,哪里会往这个方向想,很快,她就又逼死了鲍二家的和尤二姐。

    如今,在企业中,为了避免发生像王熙凤那样的悲剧——聪明反被聪明误,大都十分重视培养管理者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而且,还要求他的预测结果有很高的准确度,许多企业也因此避免了许多危机和灾祸。

    实战案例

    我咨询过的一家企业,有一个同王熙凤一样才华出众的老板,他叫常刚强。在做事上,他却和王熙凤相反,重情轻利。

    十年前,常刚强在部队时,有个关系很好的战友叫朱健安。退伍后,在一家企业打工时,因过失伤人罪入狱。朱健安出狱后,因为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完全和社会脱节,所以忙了近一年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后来,常刚强知道了此事,特别希望能帮一下战友的忙。因为当年在部队时,朱健安曾救过他的命。

    有一年抗洪,常刚强从救生艇中掉到了洪水里,因为天太冷,他一落水就抽筋了,动弹不得,要不是朱健安舍身相救,他的命早没了。

    可当时,常刚强的企业刚成立不久,也没有合适的位置可以给朱健安安排。常刚强的妻子钱虹虹知道朱健安对丈夫的恩情,所以还是想给朱健安在企业内安排一个管理的闲职。

    常刚强却不同意,他劝妻子说:“他受了这么多年的苦,身体又不好,都三十六七的人了,也该娶妻生子了,在咱这儿挣这么点钱,他还是没法翻身!”

    思前想后,常刚强想借给朱健安八万元钱,让朱健安盘下一个饭店,自己经营,因为朱健安在部队时,做过部队食堂的厨师。当时,常刚强公司的经营状况也不佳,拿出这么多的钱去帮朋友,不仅公司经营会有风险不说,周围的亲朋也都强烈反对。

    钱虹虹也劝说道:“你让一个从来没做过经营的人,忽然拿出这么多的钱去经营店铺,这风险太大了。你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为什么这样不慎重呢?让他在厂子里干点活儿,不也照样能糊口,咱们也没那么大压力了。”

    常刚强说:“受人滴水之恩,还要涌泉相报呢,他对我,可是救命之恩,有什么不舍得的。经营能力是小事,重要的还是人品好。有了好人缘,做个小生意就没什么难的了。”

    见钱虹虹还是一脸的不情愿,常刚强说:“健安这人我最了解,做事有韧劲,是个能成事的人。俗话说,助人达己,咱们现在看着是帮人家,说不定也是在帮自己。哪天咱们再有个三灾八难的,健安一定还能再救我一次。”

    常刚强没理会亲朋的劝阻,毅然把钱借给了朱健安。

    转眼,又是十年过去了,朱健安的饭店已发展成了一个大酒店,生意做得越来越好。2008年金融危机时,常刚强的公司卷进了金融风暴当中——因为他做的是出口生意,所以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资金很快就周转不开了,公司也是濒临破产。

    朱健安见状,毅然卖了酒店,把钱全投到了常刚强的公司,支持他进行经营转型。有了朋友这笔钱,常刚强的公司很顺利地进行了产业转行,熬过了金融危机。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作为一个管理者,有一个常人都羡慕的东西——那就是特权。所以,在遇到对手与自己争夺利益的时候,作为管理者大都要碰到一个难题:要不要利用手中的权力打击对手。

    多数人都选择了这条路,可这样做会有一个明显的副作用——你的威信受到挑战和威胁,而且这种副作用要持续多年,甚至一辈子。

    孤独的斗士

    王熙凤初入贾府的时候,与贾琏也有过一段恩爱的日子,当时,小两口不顾众人的议论,大白天也在一起亲热,令周围的人特别羡慕。

    贾琏是个好色贪婪、不念旧的人,但王熙凤没有看清他的真面目,以为只要把缠在他身边的女人赶走,就能夺回他的心。

    所以,面对一个个情敌,王熙凤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她们个个击破。

    首先,她严管平儿,让她只有小妾的虚名,却一年也不能和贾琏亲热一两次。

    贾琏与鲍二家的私通,在此之前,王熙凤与贾琏的关系就已出现了明显的裂痕,有贾琏和鲍二家的对话可以为证。

    鲍二家的:“多早晚你那阎王老婆死了就好了。”

    贾琏:“她死了,再娶一个也是这样的,又能怎么样呢?”

    鲍二家的:“她死了,你把平儿扶了正,只怕还好些。”

    贾琏道:“如今连平儿她也不叫我沾一沾了。平儿也是一肚子委屈不敢说。我命里怎么就该着跟这个‘夜叉星’相克呢。”

    王熙凤没有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撒泼大闹起来,贾琏此时竟然拿起剑来要砍王熙凤。王熙凤跑到贾母那儿,本以为贾母会保护自己,替自己出气。可一心想在管理上抓大放小的贾母对此事并没在意。竟然把此事当成了笑话来讲:觉得这种事没什么大不了的,贾家的主子年轻时都这样,她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

    只是象征性地让贾琏当着众人给她道了一下歉,对贾琏竟然一句有点力度的批评都没有。

    可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王熙凤这么一大闹,把这件丑事弄得地球人都知道了。鲍二家的丢尽了脸面,被逼无奈,上吊死了。

    她娘家的亲戚还要告贾琏。可此时,王熙凤对此事却一点也没在意,对林之孝家的说,我没一个钱!有钱也不给,只管叫他告去。告不成咱们,咱们反告他个“以尸讹诈”罪。

    贾琏怕出事,求了舅舅王子腾,这才摆平了此事。

    这件事发生后,因为王熙凤打了平儿,李纨和贾府的姑娘们也不支持王熙凤的做法。

    李纨还别有深意地对王熙凤说:“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得出手来!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的身份只该换过来。”

    在鲍二家的与贾琏偷情的这件事上,王熙凤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支持,她成了一个孤独的斗士。更可惜的是,当王熙凤听到丈夫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时,并没有进行任何反思,仍然一味地撒泼吃醋,把自己慢慢推向了一个尴尬的位置。

    她所做的努力,除了损害自己的形象和声誉外,其实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

    “跌份”,没什么大不了的

    作为一个管理者,在管理团队时就如同下围棋,要想好整体的布局,作好战略规划。其次还要最少能估计到后三步的发展态势,不吃眼前亏。

    最后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则:要学会弃子,放弃不重要的东西,保住自己最该保住的地盘。要不然,路就会被走死。

    按正理说,以上这些做人做事的智慧,王熙凤都是懂的,可当时的她太自负了。所以,不可能腾出心思来想这些事。

    当王熙凤听到贾琏偷偷娶了尤二姐这件事的时候,王熙凤没有意识到自己婚姻的实际状况:她自己本身得了严重的妇科病,已不能再生育。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不能生育男孩,就等于给丈夫续娶找到了最合理、最冠冕堂皇的理由。王熙凤再有权力和能力,也无法和整个社会的舆论和价值观抗衡。

    她和贾琏的关系已到了危险的边缘,再往前走一步,就会掉下悬崖。与其动用权力进行一场没有意义的家庭斗争,还不如学会放手,另寻其他出路。这样,即便改变不了什么,但最起码不会死得那么难看。

    王熙凤却没理会这些,她绝不手软,当时想的估计只有:不能输,不能“跌份”。

    在应对情敌尤二姐的时候,王熙凤可谓把自己拥有的权力发挥到了极致。

    她先是利用自己与衙门的密切关系发动了一场诬告,唆使原来与尤二姐定亲的张华,状告贾琏一大堆的罪状,什么仗财依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等,并借此声势,大闹宁府。结果,王熙凤不但出了气,把尤氏母子揉搓得跟面团似的,还讹来了五百两银子。

    同时还通过这个官司,在贾母面前散布了尤二姐嫌贫爱富、不贞洁等行为和罪状,让贾母开始讨厌尤二姐,不替她撑腰说话。

    接着,王熙凤又发动自己身边的丫鬟、婆子,散布流言,打击尤二姐,同时又利用给尤二姐看病之机,把尤二姐怀的孩子打了下来,最终逼得尤二姐吞金自杀。

    事后,为了能灭口,凤姐甚至又让仆人兴儿想办法把张华害死,斩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誉。幸亏兴儿觉得人命关天,非同儿戏,所以便编了个理由骗过了王熙凤,不然,又会留下一个大祸端。

    在这次“除尤行动”中,王熙凤的才华发挥到了极致,她导的这出大戏“张弛有度”,合情合理,除了兴儿没杀张华这点失误外,几乎没有一点破绽。

    尽管这样,贾府上下,尤其是贾琏还是嗅出了王熙凤杀戮的味道,两个人的关系就此走向绝路。

    而且这件事不但让王熙凤彻底失去了在贾府的人心,也成了贾府抄家时的罪证。

    在企业管理中,有许多人都和王熙凤类似,为了面子花钱费力地做着一些没有任何价值的竞争,最后,得到了一时的痛快,却失去了整个世界。其代价过于惨重。

    实战案例

    案例一

    我咨询过的一家企业,有一个职业经理人叫史英良。他在利益纷争面前,就比王熙凤看得开,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史英良在那家公司做了七年总经理,对公司的各个方面都了如指掌,因为经营有方,公司一直比较赢利。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公司的两个股东有了分歧。

    这两个股东是亲兄弟,因为这层关系,所以公司的股权关系一点也不清晰。如今双方有了矛盾,都想借这个机会把公司占为己有。两个人都开始拉拢史英良,希望他能站在自己这边。

    兄弟俩开出的条件也十分诱人:

    大哥:20%的股份,奔驰S600L一辆。

    二哥:25%的股份,价值500万元公寓一套。

    面对这个巨大的诱惑,史英良也挣扎过,可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放弃。周围的人对此都十分不理解。

    后来,我和他谈起此事时,他对我说了事情的真相:

    “我最了解这两个兄弟,依我的判断,他们的矛盾只是暂时的,将来还会合好。一方面原因是亲兄弟间,不易结死仇;另一方面,他们的父亲还在世,老人一直在做调解工作,说不定哪天就会调出成果来。我一个外人搅在里边,终究太危险。”

    我听了,说:“那也应该不会很快和解,听说,他们兄弟间的误解还是很深的。”

    史英良说:“眼前利益是小,将来人家一和好,我一定会成为他们的‘公敌’,我在这个圈子内也就混不下去了,我都是快奔五十的人了,这样做太不值。还不如提前放手,做个两方面都不得罪的好人,不久,说不定还有和他们第二次握手的机会。”

    案例二:

    关永远原是一家药企的销售经理,春节后,他通过朋友刘新的介绍,跳槽到了一家直销公司任销售经理。

    刘欣所在的公司虽不大,但很有实力,给管理人员的薪水也特别高。

    关永远进入公司后,首先和刘欣共同策划组织了会议营销活动。公司让业务员请来对加入直销队伍或对公司产品感兴趣的人,然后由公司的资深讲师进行“煽动”性演讲,打消这些人的种种顾虑。

    会议一开始,讲师便开始对大家进行潜能开发培训,讲师上台后,用很歇斯底里的声音喊道:

    “也许你还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这就证明你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因为怀疑就证明你觉得自己是有可能成功的。如果有人劝你从二十层高的楼上跳到水泥马路上,并向你保证不会摔死,你保证不会怀疑,而是绝对不相信……”

    关永远听了,觉得特别别扭,就对刘欣说:

    “这些讲师的水平还是这么低,稍有脑子的人就会发现,他们演讲时,总是不停地在偷换概念,给人一种胡说八道的感觉,特别像那些非法传销。”

    刘欣劝他道:“哎,根本不是传销,我们是合法的。国家也没有专门的直销模式研究机构,他们全是自学成才,能讲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见关永远有些气馁,刘欣赶紧说:

    “我有一个意向客户,她爱人在政府部门握有实权,如果让她加入作为你的直销客户,业绩保险提升得特别快!”

    刘欣所说的那个女人是一个广告公司的老板,也是个女强人。靠丈夫的关系,多年以来一直代理几家大公司的全年广告投放业务,钱挣得十分轻松。

    关永远和刘欣去见那个女强人,刘欣把产品放在女强人的桌上,她看也没看一眼,不屑地说:

    “我从不用这些杂牌子的,只用兰蔻。要说时尚品牌,哪个国家也做不过法国!”

    刘欣的脸上立刻现出崇拜的神情,极肉麻地说了一大堆让关永远起鸡皮疙瘩的赞羡之词,说得女强人心花怒放。

    刘欣见时机已到,赶紧让关永远向女强人介绍一下目前销售人员较成功的销售模式。女强人摆了摆手说:

    “我是不可能去找亲朋好友来买产品或做销售的,我只要把我老公的关系利用起来就可以了。现在那些送礼的,不敢直接送钱,就弄了一大堆我们根本用不着的东西,堆在家里,过个几年就成破烂了。还不如让他们直接买点产品,我也能名正言顺地拿点钱。”

    关永远被女强人的话吓了一跳。

    回到刘欣的办公室,关永远很郁闷地说:

    “真没想到,你们这个行业打擦边球的事也这么多。我总觉得你们这个生意做起来还是不踏实!”

    刘欣劝关永远道:

    “我不是和你说过吗,我们这个公司是国家允许直接开展直销活动的11家企业之一,这11家企业的服务网点已备案,获得了商务部的许可。”

    “可你能保证你们是绝对的单层次直销吗?我觉得你们只是在奖励制度上变通了一下称谓,成了‘中国式直销’,实际上还是多层次直销。”

    刘欣被关永远说得没了下文。

    让关永远没想到的是,女强人的能量极其巨大,不到两个月,关永远没怎么太努力,就有了自己的直销团队,并有了经营权和人事招聘权。

    刘欣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勾画起他的美好蓝图:

    “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你很快就会进入第四阶段,拥有四个脱钩部门的市场,你会有4%领导奖、2%红宝石奖,你只有四千元的销售,却有几万元的收入,只要市场存在,你的收入就有保障,获得世袭奖金,传子传孙……”

    因为对公司充满了疑虑,关永远对这种“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事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多年的管理生涯告诉他,一件生意上的事情如果过于完美,里面一定潜藏着危机。

    果然,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女强人就找到关永远,要退出直销队伍。

    关永远吃了一惊,连忙问:

    “你爱人出事了吗?”

    女强人生气地骂了一句:

    “你别咒我!”

    沉默了一会,女强人说:

    “你们看报纸了吗?xx直销公司涉及在中国区高层贿赂商务部官员,媒体已公布出来了,保不准咱们做的这个公司就不干净,我不想冒这个险。这个广告公司每年的利润已足够我花的了。”

    女强人的退出让关永远很受打击,他不再犹豫,放弃了在这家直销公司的管理工作,找了一家薪水不高但生意很合法的公司任职。

    自己给自己挖陷阱

    在管理岗位上工作,时刻要面临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危险。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要经常学习充电。

    但如果竞争真发生了,又发现自己所面临的是个公平竞争,就不要乱阵脚,给自己营造一个好心态,不急不躁,这样就等于已赢了一半。

    即使输了,也要安慰自己:发现自己的弱点也算是收获,以后弥补上,会有更大的提升。

    如果是个不公平的竞争,此时就要格外小心了,千万不要中了人家的计,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看清现在与将来的因果联系

    对于高鹗的续集,最受大家赞扬的地方就是王熙凤想出的掉包计:一个欢天喜地的结婚,一个病死在床上,临死前还说出了一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话:宝玉,你好……

    这样描写很有戏剧色彩,赚取了不少读者的眼泪。

    可稍微想想,就觉得这个描写有问题:王熙凤为何作茧自缚,非让薛宝钗成为荣国府的二奶奶,夺走自己的管理大权呢?如果换成黛玉做二奶奶,岂不对自己更为有利——这位身体不佳的二奶奶,不可能和自己争这个管家的职位,每天只管安心守着恋人过小资生活。

    如果王熙凤回到那边,她和婆婆邢夫人关系一直不好,邢夫人不知会怎样虐待这个“总爱为别人家的事操心”的儿媳呢?

    即便是王熙凤凭借自己的心计斗败了邢夫人,取代了尤氏的位置,但也只是管管日常小事而已,已不是整个贾府的管家,实权和荣光是没有可比性的。

    也许是王熙凤太过于自信,觉得自己无法被取代。可在她小产的时候,王夫人已让宝钗参与过管理家政的事,这已是一个不祥的信号。以王熙凤的聪明,她是可以感知的。

    而且从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熙凤对宝钗并没有表现出格外的好感,反倒是讽刺她过于自私,遇事时总是“一问摇头三不知,不关己事不开口”。

    而对黛玉,好像还比对宝钗略好些,也曾经向她开过意味深长的玩笑:你既然喝了我们家的茶,就得做我们家的媳妇。

    而且王熙凤与平儿在谈论贾府将来的事情时,特意说了一句:“宝玉和林妹妹他们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不动用官中的银子,老太太会自有体己拿出来。”

    以此可以想象,王熙凤是支持宝玉和黛玉婚事的。

    当然,也有可能,王熙凤真的像高鹗描写的那样: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尤其得了重病后,要强的心也没那么强了,心里会想:反正薛宝钗是自己的表妹,当了家也不能亏待自己。

    可结局却远不像王熙凤想象得那么乐观。贾母死后,宝钗虽没说什么,王夫人禁不起邢夫人背后的挑拨,剥夺了王熙凤荣国府管家的职务。

    也许是曹雪芹在前八十回把王熙凤描写得太精彩了,所以高鹗一续写王熙凤聪明人做糊涂事,大家反而接受不了。这样,虽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却倒也符合生活中的因果规律:

    有太多的人,在小事上精明强干无比,可遇到大事,就失去了敏锐的判断力,看不清现在与将来的因果联系,最终弄得人不人、鬼不鬼,实在尴尬。

    得饶人处且饶人

    世上的事,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管理者之所以做事慎重、严于律己,并不都是在为自己考虑,而是考虑得很全面、很周到,包括公司、客户、消费者、公司同仁等,甚至还有自己的家人。

    只有想得周全,才能让方方面面的人都挑不出毛病,工作才会越来越向完美靠拢。

    王熙凤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失策,所以在查抄的时候,逼死尤二姐的事也成了罪证,让丈夫贾琏也获了罪。

    此时,王熙凤似乎已有了预感,她觉得自己的孩子巧姐也有可能会受自己牵连。所以刘姥姥来后,她一改原来威风八面、不可一世的作风,低三下四地求刘姥姥,让她在自己走后,能帮她保护巧姐,为此还把手腕上一只金镯子褪下来交给刘姥姥。

    王熙凤不愧是聪明人,她的预测果然应验了:她刚死,被她得罪得很苦的贾环便开始报复,拿巧姐出气。

    贾环想的计策是:联合邢大舅、贾芸,把巧姐卖给外藩当丫头。

    这个计策的毒辣程度不亚于凤姐。在那个年代,卖给别人家当了丫鬟,实际上就是成了奴才,或生或死全凭主人的心情。更可怕的是,巧姐被卖到外藩,就等于现在被卖到国外,家里人想找都找不到,根本没有救回来的可能性。

    这个计策不但毒,其实施者本身也是有一定风险的。贾琏从外地回来后,一定要追究此事,贾环和贾琏也一定会有一场恶斗。

    贾环之所以要这样做,也是和凤姐结怨太深。

    当初,她做管家时,不但处处给赵姨娘和贾环白眼,没事还指桑骂槐地敲打他们娘俩。

    王熙凤当时没有想明白,赵姨娘虽然是丫鬟出身,可毕竟做了姨娘,生了探春和贾环两个孩子,在荣国府已有了稳固的地位。赵姨娘和王夫人是有矛盾,但王熙凤作为贾府的管家,再介入王夫人的家事,显然是不恰当的。

    而且探春为人好、聪明能干,贾府的人都敬她,大家总是会顾及探春的面子,而不去和多事愚笨的赵姨娘斗气。可凤姐偏偏看不透这一点,事情总是做得很过分。

    贾环和宝钗的丫鬟莺儿玩骰子输了钱,便耍赖,多拿了莺儿的钱。结果遭到宝玉的训斥,赵姨娘得知此事后,在教训贾环时,别有用心地挑拨宝玉与贾环之间的关系。

    这种教育方法的确不对,很叫人生气。但作为晚辈,凤姐教训赵姨娘的话也的确太过分了,竟然说:“贾环是主子,赵姨娘是奴才,没有资格教训贾环。贾环有了错,应该是太太老爷教育他!”

    接着,她又骂贾环:“不听我的话,让赵姨娘教得歪心邪意、狐媚子霸道的。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还整天抱怨人家偏心!”

    这些话,字字像刀尖,专门挑赵姨娘和贾环最敏感的地方戳,为此,双方的积怨越来越深,所以,贾环在王熙凤死后,要想出这样的毒计害巧姐,也就不出乎大家的预料了。

    在当今社会,许多管理者最爱犯王熙凤的错,为逞一时之快,做事不讲分寸,最后,不但把所有的退路都堵死了,有时,还容易将自己完全置入公司内部争斗的漩涡当中,险象环生。

    实战案例

    我咨询过的一家企业就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这家公司的销售部总监叫蒋爱婷,是个标准的女强人,工作业绩十分出色。市场部总监名叫刘涵宇,在公司行政人事部工作多年,角色和王熙凤类似,也是老板的爱将之一。

    有一年,公司的一名副总裁走了。老板想从内部提拔一个人上来。蒋爱婷和刘涵宇都是候选人。

    关键时刻,蒋爱婷把刘涵宇同公司前台程芳芳的恋情关系公布了出来,还将他和程芳芳在一起的照片发给了刘涵宇的老婆。结果惹得这个厉害女人到公司足足闹了一天。

    因为这件事,刘涵宇没有当成这个副总裁。但让蒋爱婷没想到的是,公司老总以销售部离不开蒋爱婷为由,也没有提拔她,而是从外面挖来一个人当副总。

    不久,负责行政的刘涵宇说要通过猎头,从竞争对手公司挖一个人来当公司的副总。当时,公司许多人都不同意,觉得这样不保险,万一这个人和公司有二心,经常向竞争对手泄露情报怎么办。

    蒋爱婷却没听大家的意见,她也没有多想刘涵宇会不会报复自己,马上支持这一举措。蒋爱婷自己见过对手公司的那个经理,业务能力和自己不相上下。她想,如果这人来后,应该会成为自己有力的左膀右臂,在公司就不愁吃不开了,此后,再竞争副总裁的职位,一定会十拿九稳。

    蒋爱婷却没有想到,对手公司这位经理过来后不久,就和刘涵宇搞得火热,很快摆平了公司高层。不久,发动了人事政变,鸠占鹊巢,把蒋爱婷挤到了没有任何实权的市场部,自己当上了销售部的总经理。

    实战宝鉴

    不灭的灵魂

    管理情商关键词:因果思维

    记得在王熙凤小产时,平儿曾对她说过这样的话:“咱们早晚是要回到那边的,你得罪那么多人有什么用呢?”

    其实,王熙凤自己也知道,贾母就是一个演艺包装公司的伯乐,她如果离开了人世,没人包装自己了,她这个贾府的政治明星,无论演技多高超,也总有被棒杀或雪藏的危险。

    不过,她可能也会在心里得意洋洋地想:我现在手里有那么多银子,将来谁敢拿我怎样,贾府的人哪个不是长着一双势利眼,有了钱,结局也终究坏不到哪儿去。

    所以,从这一点看,王熙凤同贾母、探春等还是两个境界的人物。后两位是艺术家的水平,而前者不过是每天在各种夜总会赶场的音乐匠人而已,她唱的歌是没有灵魂的——因为王熙凤本身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

    所以,无论一些别有用心的红学评论家怎样抬高王熙凤,终究无法回避她身上的硬伤。

    在尖刀上行走

    为了得到一个不灭的灵魂,安徒生童话里的小美人鱼可谓吃尽了苦头。不但不能说话,而且每走一步都如同是在尖刀上行走,血在向外流。

    但小美人鱼克服了这些巨大的伤痛,因为,首先她爱王子。其次,如果王子娶了她,她就能拥有一个人类的灵魂,即使身体化为尘土,她仍是活着的,会升向那些我们永远不会看见的地方,那里星星闪耀、神秘华丽。

    可让人遗憾的是,小美人鱼没有得到王子的爱,她无法拥有灵魂,很快就化成了海上的泡沫。

    而此时,她如果能用姐妹们送来的尖刀把王子杀死,让他的血流到自己脚上,小美人鱼就可以重新回到海底,和祖母及姐妹们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可小美人鱼毕竟不是王熙凤,她心甘情愿地变成了泡沫。

    安徒生不愧为世界级的童话大师,能把人世间那么复杂的哲理,用简单而有诗意的童话完美地表达出来。

    也许正像毕淑敏所说的那样,《海的女儿》是一篇真正的经典作品,不同年龄段的人去品味、咀嚼这个童话,就会有不同的体会与感受。

    十岁的时候,觉得说的是一个热闹传奇故事。

    二十岁的时候,觉得说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四十岁的时候,觉得说的是一个关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故事。

    六十岁的时候,觉得说的是一个人的处世态度。

    如果把这个童话当成管理故事来读,不同境界修炼的人所悟出的结论也有很大差别,其结果十分耐人寻味。

    蹩脚的管理者会觉得,这是一个讲劳动绩效分配的管理故事,尽管小美人鱼付出的很多,可却没有得到应得的绩效,说明考核方案存在问题。

    水平较低的管理者会觉得,这是一个有关管理制度的故事,因为管理不严,差点出现内部争斗和伤人事件。

    水平一般的管理者会觉得,这是一个讲团队协作的故事,因为沟通方式不对,所以虽然小美人鱼付出得很多,但团队成员间也没有达成真正的沟通。

    水平较高的管理者会觉得,这是一个关于管理者境界修炼的故事,小美人鱼通过寻找灵魂的一番历练,让人生超越平庸,拥有了一种全新的境界与修炼,人生的格局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变。

    如果让王熙凤把这个童话当管理故事来评论,她一定会

    说:“这个奴才,尽想着攀高枝,也不掂量一下自己有几斤几两。”

    从以上的这些分析中,我们真的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那句时髦的广告词:心有多大,你看到的风景就有多广,你管理的舞台就有多大。

    有好因才能有好果

    从管理情商的角度来分析,因果思维这个词也没什么复杂,不过是根据一件事的原因、背景、影响等方面因素,推断出具有前瞻性的最佳执行或改革措施,并且让这种推断能力形成习惯,准确率越来越高。

    由此可见,培养因果思维的管理情商,难就难在前瞻性的准确率上。可这是个看着简单,操作起来却难于上青天的事情,因为世上的许多事变数都很大,在我们看来结果一定很美好的事,结局反而不佳。

    就像我们中国的四大爱情传说一样,故事很美丽,结局却很凄惨。

    在“牛郎织女”中,两个人被天河隔开,一年只能见一次面。

    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最后祝英台跳入坟墓,双双化为蝴蝶。

    在“孟姜女哭长城”中,范喜良在修长城时累死,孟姜女最后跳入大海自尽。

    在“白蛇传”中,白娘子最后被法海镇压到了雷峰塔下。

    我想,这四对在恋爱的时候,应该都是想着将来可以相守到白头、幸福万年长,可结局却与理想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在管理中也是如此。做一件事时,如果在开始时就加入太多感性的、不切实际的判断,结出的大都是苦果。说白了,就一句话:一个人的一生,有好因,才有好果;有了好的果,才有不灭的灵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