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4-如果“大师兄”们当上了国会议员——晚清新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心理的舒适区”。说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一个让人感到特别舒适、安全的区域,这个区域就好像是寒冬里家中温暖的被窝,人们轻易不愿意离开。

    举个例子,不少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里,都经历过这样的心路历程:

    在青春期前和青春初期,也就是七八岁到十一二岁的时候,男孩子之间竞争的资本是体力和勇气。哪个男孩子跑的最快,爬的最高,敢从最高的地方跳下来,他在同伴中的地位就最高。所以我们普遍觉得七八岁的男孩子特别“淘”,登高爬梯地总要去做危险的事,因为这种行为是他的“心理舒适区”,他通过这种行为得到了在同伴中的地位,也就在这种行为中得到了安全感。

    进入了青春期后,男孩子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希望能吸引女生的注意力。可是这个时候男孩子还不知道该怎么和女生相处,他们沿用过去的经验,以为淘气逞强是赢得女生注目的关键。所以我们看五六年级的男孩子,特别喜欢对着女生淘气,喜欢捉弄女生,喜欢在女生面前追跑打闹。平时几个男孩子自己玩还挺安静的,如果这时候突然来了一个漂亮的女孩,这几个男孩子立刻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一会儿大声叫一会儿大声笑,一会儿你打我一会儿我打你。

    假如这时你对他们说:“孩子,这样追女孩子是不对的,你应该变得很成熟、很绅士,能体贴地考虑到女生的感受,还要保持适当的内敛、神秘,那样才能赢得女生的喜欢。”这群十一二岁的孩子有可能听不进去,因为“淘气”是他们熟悉的心理舒适区,而“绅士”是他们从未涉足过的陌生领域。

    男孩子什么时候会发现淘气这条路行不通呢?是在受到女生打击的时候。某一天,当他看到女孩子对高年级的成熟男生表示仰慕之情,当他发现女孩子对自己上蹿下跳的淘气行为露出不屑的眼神,这时他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行为很不妥,他开始痛苦地反思,发现原来绅士的行为更有范,更吸引人。他开始改变自己,不再淘气,进入了假装深沉的中二时代。

    这个从淘气变成中二的变化,就是一个人在外在的压力下,不得不逃离心理舒适区的过程。

    一个社会也有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因为一个社会要变革,就要支付巨大的变革成本。这个成本包括消灭既得利益者的武力斗争,包括建立新秩序的花费(比如建立新机关、培养新人才都要大笔花费),更包括新旧制度交替的时候给社会造成的暂时混乱。另外还有一项隐藏的风险成本:万一变革的方向错了怎么办?那可就连家底全赔光了,王莽就是前车之鉴呀。

    对于在野的变革者,这些风险对于他来说问题不大,因为国家不是他的,毁掉了就毁掉了,就算亏了本亏的也不是他的(所以当权者常指责革命者只知道破坏,不知道建设)。但是对于当权者来说,变革掉的都是他自己的东西,他就需要好好掂量掂量变革的成本和收益问题了。

    具体来说,需要有两个条件,才能促使当权者下决心改革:

    第一个条件最关键,需要改革的利益大于改革的成本。因为当权者在这个社会里已经是地位最高的人,吃香的喝辣的已经没什么追求了。而改革一旦失败,最惨的后果是死无葬身之地(如王莽),所以一般的利益很难刺激当权者改革。一般情况下,这个“改革的利益”指的就是“不改革就死定了”。

    第二个条件那就是改革的前景清晰可见。改革既然是一场风险巨大的豪赌,自然风险越低越好。假如之前已经有类似的国家进行了类似的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那我们照着人家的样子去改革,风险就比较很低,当权者也容易下决心。

    我们照此来看义和团运动以后的晚清政局,第一个“不改革就死定了”百分百地满足了:

    前面说过,一旦政府无法维持某个地区的秩序,它就失去了统治这个地区的合法性。而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这两件事里,清廷既无法解决直隶地区的义和团问题,也无法阻止外敌入侵首都,连朝廷事后的存废也只凭洋人的一念之间,最后连首都的防卫也都让给了外国人,那你还有什么统治国家的合法性呢?

    “东南互保”是地方省份给朝廷的重要信号,潜台词是“朝廷你要是再治理不好国家,我们就不陪你玩下去了”。要不是李鸿章没答应当总统,这大清现在都已经亡国了。

    所以,现在的清廷必须立刻、马上变强,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二

    早在西逃的路上,慈禧就下决心要改革。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半年后,《辛丑条约》还没签订的时候,慈禧就以光绪的名义宣布要“预约变法”。向天下预告,我们要变法了。

    但是到底该怎么变呢?

    一些不涉及政治权力的实务没什么可争议的,直接就变,比如废科举、练新军之类,都是康有为等曾经提过的。当年慈禧也都研究和认可了,现在都重新翻出来一一上马,这没什么好犹豫的。

    但涉及到上层政治权力的改革就麻烦了。麻烦的原因就是前面说的风险问题,政治改革改成什么样?谁能保证咱改革的方向就是对的?

    在八国联军入侵5年后,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帮助清廷下了这个决心。

    作为列强,俄国和日本都努力扩张在亚洲的地盘。俄国在占领了我国的黑龙江和松花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土地,又强行租借了旅顺,下一步开始谋划占领整个东三省。日本的战略,则是在占领朝鲜半岛以后,下一步占领东三省,再下一步吞并整个中国。所以俄国和日本在抢夺东三省这件事上发生了直接的冲突。

    俄国看不上日本,在西方列强的眼里,日本人也属于黄皮肤的“劣等民族”,只比清政府好一点点。以西方列强的武力,还打不过一个刚刚维新的亚洲小国吗?

    日本也知道己弱彼强,但日本人当时有一种思想,认为随着地球被世界各国瓜分殆尽,总有一天亚洲各国要被西方列强全部吞并。为了抵挡未来西方人的进攻,日本人必须统治全亚洲,带领亚洲各国同西方人决战。而占领我国东三省又是统治亚洲必备的一步,因此日本人认为,这场同俄国抢夺东三省的战争是一场“不打赢我们就完蛋”的战争。就像当年同大清打甲午战争一样,日本这次也是堵上了全国的本钱,要和俄国誓死一拼。

    于是日俄两国就在我国的领土和海洋上展开了一系列战争。结果无论是海战还是陆战,日军都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这件事对清政府来说,首先是一个巨大的耻辱。东三省是大清的“龙兴之地”,原本是连汉人都不许进入的最神圣的地方。如今两个外国侵略者为了抢夺这块土地公然开战,清政府竟然只能眼巴巴在一边看着。这跟俩流氓为了抢潘金莲在武大郎面前开打,完全没意识到人家老公还站在一边儿呢有什么区别?

    当然,咱首都都丢了,京畿防卫都让出去了,日俄战争的羞辱也算是虱子多了不咬吧。

    另一大刺激,是日本的获胜。

    俄国是连英法都忌惮的西方强国,在战争打开之前,全世界都不看好日本。亚洲国家从来没有正面干过欧洲列强的例子。日本获胜后,全世界都目瞪口呆。要知道日俄战争不是一场战斗,而是打了很多场。无论是海战、是偷袭、还是拼火力“刚”正面,日本全都获胜。证明了日本的获胜不是偶然,而是日本的实力的确超过了俄国。

    我们今天总结日本的获胜的原因,是从经济到战略思想、再到战术指挥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的。但当时那些关心政治改革的中国人,他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两国的政体上。当时俄国还是沙皇当道,采用的是君主制度,而日本是君主立宪制。很多中国人就认为,原本弱小的日本能战胜强大的俄国,正说明君主立宪制度全面优于君主制度。

    日本的制度、文化与中国相近,之前国力比中国弱。日本采取了“君主立宪制”后却能打败强大的沙俄。那我们大清要是也如此改革,还不得一飞冲天?

    日本战胜俄国后,很多主张“君主立宪制”的国人都大受鼓舞,有一种“日本的今天就是我大清的明天”的感觉。而且就在俄国战败一个月后,俄国沙皇也在压力下宣布施行君主立宪制度。到了这个时候,全世界的大国里还实行君主独裁制的就只剩下大清国了。

    这个形势太明显了:立宪是毫无争议的大势所趋。

    就在俄国战败两个月后,张之洞、袁世凯等人奏请朝廷立宪。慈禧也大受时局震动,她派出五位大臣出国考察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尤其以德国、英国和日本这三个当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为考察重点。待五大臣考察回来后,对国外制度赞不绝口,清廷立刻向国内外宣布预备立宪,正式承诺咱们要改成君主立宪制了。

    三

    简单地说,所谓“君主立宪制”,就是要在君主的统治之外,增加《宪法》和议会。君主的命令不能违反《宪法》和议会的决定。其中议会的议员又是从各地选举上来的,皇帝不能左右。

    说白了,这就是要皇室和地方实权派分享权力。同时全国的权贵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

    那么,慈禧的立宪是不是实现了这一点呢?

    在慈禧公布的立宪计划《钦定宪法大纲》里,规定未来的清政府采取君主立宪制。也就是把国家的权力一分为二,皇帝和国会(中央一级的议会称为“国会”,)各拥有一部分权力。

    那国会又是谁来掌握的呢?分两步。

    首先,先在各省内部选出省议员,建立各省的议会。

    第二,由省议会推举出中央议员。这些中央议员再加上一部分由皇帝钦定的皇族议员,一起组成国会。

    在正式立宪之前,清政府先在各省建立了用来筹备立宪的机构,称为“咨议局”,类似于省议会。这些咨议局里选出的议员,都是各省的商人、乡绅等地方实权派。

    ——也就是说,如果清政府将来实行宪政,不出意外,国会将会掌握在大商人、乡绅、地方实权派的手里。

    国会光在地方实权派手里还不够,我们还得看看这个国会将从皇帝手里分得哪些权力。

    在现代国家里,有4个权力最为重要。

    首先,最重要的是军权。

    军权最可怕,谁拥有军权,谁就可以完全不听国会和法律的命令,想干吗就干吗,进而依靠军队实行独裁统治。把军权交给任何一个单独的部门,都可以使这个部门过于强大,所以在现代国家,军权一般都打散了分散到各个部门的手里。比如在美国,总统是三军统帅,但是总统宣战必须经过国会的同意。直接管理军队的国防部是一群和军人没有直接关系的文官。国防部再往下面才是职业军人,但职业军人又不允许参与政治。再比如宋代,也是一大堆部门共同控制军队。

    在《钦定宪法大纲》里,军权归谁呢?归皇帝一个人,国会不得干涉。

    下一项权力是“立法权”。

    “立法权”就是制定法律的权力。这项权力也超级重要,因为现代国家是“依法治国”,做一切事情都以法律为准。所以法律的制定直接决定了各项国家政策。

    比如,我们说过为了国家强大,应该建立一个平等的市场。可如果少数人拥有不受限制的立法权,他就可以破坏商业平等。比如说我是立法者,我发现对手公司的某种主要商品里有一种原料对环境有些许害处,那我就可以以“保护环境”为理由,立法提高对这种原料的惩罚性税收。如果对手公司依赖进口原料,我就可以以“保护国有经济”为理由,提高关税,增加进口原料的价格。甚至我可以通过一项“我的亲朋好友经商免税法”,那这市场上的普通商人谁都别玩了。

    在《钦定宪法大纲》,立法权归谁呢?分两半,国会和皇帝一人一半。国会负责制定法律,但是皇帝不签字就不能生效。

    第三项权力是“司法权”。

    光制定了法律还不够。俗话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法律都是一条条死板的文字,不可能适应生活中千变万化的情况。法律文字还需要有人去解释、去应用。解释和应用法律的权力,就是“司法权”。

    现代法院行使的就是“司法权”,负责解释具体法律条文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如何应用到每一个案件里。因为法律条文只有有限的几个字,生活中具体的情况却是千差万别,所以这个解释的权力也很大。司法机关甚至可以以“违宪”为由,直接把总统赶下台。比如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小布什和戈尔对选票结果有争议,双方都认为自己占理。结果最后是美国的最高法院一锤定音,说小布什更占理,总统就让他当了,输掉官司的戈尔也就乖乖接受现实了。可见司法权有多重要。

    在《钦定宪法大纲》里,司法权是归皇帝一个人。

    第四项权力是“行政权”。

    简单说,就是任免和指挥各级官员的权力。

    在现代国家里,官员的上头有法律管着,官员如果违法老百姓分分钟起诉你。但俗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即便在法律的限制下,政府官员还是有相当大的权力。而且这里还有个能力问题,“不违法”只是政府官员的最低要求,光不违法还不行,还得能干活,得把国家高效地管起来。有经济危机解决经济危机,有外交纠纷解决外交纠纷。如果一个国家光有好的司法系统,没有好的行政系统,最极端的情况会陷入无政府状态,政府不能有效运转,无法维持秩序保护人民,那就只能等着被推翻了。

    所以,行政权也是个很重要的权力。

    在《钦定宪法大纲》里,任命百官的权力在谁手里呢?还是皇帝一个人。

    另外,《钦定宪法大纲》还给了皇帝关闭、解散议会的权力。

    现代国家不是讲究权力制衡,要把权力拆开给好几个部门吗?那好几个部门要是互相打架该怎么办?比如说,总统跟议会顶牛了,总统就是想通过一个法案,议会就不允许。总统撒泼说“我就要我就要我就要”,议会铁了心“就不行就不行就不行”。两边都恨对方恨得牙根痒痒,恨不得灭掉对方,那怎么办呢?

    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对抗能力要均衡。比如总统和议会之间,要么总统不能解散议会,议会也不能罢免总统(如美国)。或者总统可以解散议会,但是议会也可以罢免总统任命的政府官员(如法国)。这样谁也压不住谁,双方最后都会认识到,唯一能让政府继续运行的办法就是寻找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共同点,大家求同存异,把分歧解决了。

    但是在《钦定宪法大纲》里,皇帝可以随时关闭、解散议会,议会却不能弹劾、罢免皇帝。这就等于皇帝可以完全控制议会,议会没有半点反抗的能力。

    那么,怎么来看待这份《钦定宪法大纲》呢?

    可以说,《钦定宪法大纲》是“出让了极小的一点皇权”。出让的皇权,就是那半个立法权。此外还对皇帝的行为有些许的约束:《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已经制定好的法律皇帝不能随意修改,皇帝的命令也不能和法律冲突。另外在法律的许可范围内,大清的臣民还拥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等最基本的权力。对皇帝多少还是有点束缚。

    但是这个束缚太小了,由于皇帝拥有军权、司法权、行政权,还可以随时解散议会,因此宪法对皇权的限制实在弱得可怜。

    当然,《钦定宪法大纲》还只是一个计划,将来到底怎么执行,变数还很大。慈禧为此公布了一个9年的立宪计划,详细制定了这9年里每一年都干什么。也算是一份承诺书,把立宪搬上了日程。

    直到今天,历史学家们还在争论慈禧对于立宪到底有没有诚意。她是真心想政治改革,还是只想拖延时间,应付国内外的压力?

    历史没有给出答案,因为《钦定宪法大纲》公布两个半月后,慈禧就去世了。

    四

    慈禧去世后,谁来掌管大清国呢?

    原本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慈禧并不是法理上真正的掌权者,理论上的掌权者是光绪,慈禧只是“训政”,也就是指导光绪执政。所以慈禧平时发布命令,用的都是光绪的名义,她本人的命令是不合法的。

    这么说来,慈禧去世以后应该是光绪来亲政。

    然而诡异的是,光绪刚好在慈禧去世的前一天离开人世。这个死亡时间对晚清政局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假如是光绪比慈禧晚死一天,那么光绪的遗嘱就是圣旨,他来决定接下来谁继位、谁当摄政王、谁被拉出去砍头。反之,慈禧只要晚死一天,后面的政局安排就都得听慈禧的。

    由于光绪去世的时间太过戏剧性,而且光绪死的时候只有37岁,太年轻。所以关于光绪的死因国内外学者一直都有争论:光绪到底是自然死亡,还是被慈禧谋害了?过去人们只能靠各种历史记录、传闻考证,众说纷纭,得不出一致的结论。

    直到2003年,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光绪的遗体和遗物进行了连续数年的研究检测,结果发现光绪头发中砷(shēn)元素的含量远远高过正常值。

    砷是砒霜的主要成分,当人服用砒霜中毒后,砷会残留在头发里。光绪头发里砷的分布极为不均匀,头发根部砷的含量远远高过其他部位。这就是说,光绪不仅是砒霜中毒,而且是在临死前突然服用了大量的砒霜,而不是慢性中毒。研究人员又通过检查棺椁中的砷含量,排除了光绪头发中的砷是来自外界污染的可能。又检查了光绪棺椁中衣物的砷含量,发现光绪腹部衣物的砷含量高于其他部位,内层衣物的砷含量高于外层,说明衣物中的砷来自于腐烂后的胃部。这些证据,都证明了光绪在生前服用过大量的砷。单单是在实验中监测的少量样本里,就发现了201毫克的砷,而人口服200毫克就会致死。

    这说明,光绪是被人毒死的。

    谁下的毒呢?九成就是慈禧了。换成其他人,要么有条件暗杀但是没动机,要么有动机没条件,只有慈禧两者兼备[9]。

    慈禧暗杀光绪的动机很明显,只要光绪比自己活得长,将来就是光绪亲政,自己必然要遭到反攻倒算,甚至连牌位都可能移出宗庙,遗臭万年。只有光绪死在自己的前面,谁将来继承大统就全都由自己说了算,大权还是在自己人的手里。

    光绪死后,关于谁来继承大统,慈禧没有太多的选择。

    各项条件都符合的只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28岁的溥伟,一个是只有3岁的溥仪。当然3岁的孩子当不了政,如果是溥仪继位,真正的权力要交给他26岁的爸爸,醇亲王载沣(fēng)。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大权应该交给年富力强的溥伟。然而慈禧最后选择了3岁的溥仪继位,醇亲王载沣担任摄政王,真正掌握大权。

    慈禧到底为什么这么选,后人有各种解释。也许是慈禧看上载沣为人忠厚老实,相信他会继续已定的政策走下去,不会乱搞。或许还因为溥仪的生母是荣禄的女儿,被慈禧收为养女,也算是关系不一般。

    除了把权力交给载沣外,慈禧还提前把袁世凯从北洋军调到军机处,剥夺了袁世凯的兵权,为载沣将来的执政铺平了道路。

    关于溥仪的继位,还有两个小故事。

    溥仪从小生活在王府里,从没有进过宫。慈禧临终前叫人把溥仪抱进宫来。一个3岁的小孩子,突然离开熟悉的亲人,被抱到陌生的地方,怎么能不害怕呢?据说溥仪见到慈禧后开始大哭,慈禧叫人把一串事先准备好的糖葫芦交给溥仪,可溥仪根本不买账,一把把糖葫芦摔到地上,大哭:“我要嬷嬷(奶妈)!我要嬷嬷!”搞得慈禧很不高兴,对太监说:“这个孩子啊,真别扭,带他那边玩儿去吧。”

    后来进行登基大典的时候,面对漫长又莫名其妙的仪式,年幼的溥仪又开始大哭,溥仪的爸爸载沣只好跪在一边哄着他。清朝灭亡后,盛传当时载沣哄溥仪说:“快完了,快完了!”结果一语成谶,大清国真的就快完了。但是据载沣的家人讲,那个时代极为注意避讳,在登基大典这么重要的仪式上,不可能说出“快完了”这样的话。载沣当时说的是:“快好了。”

    总而言之,随着慈禧的去世和溥仪的继位,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五

    载沣这人宽厚有余,能力不足。这样的统治者可以用来守成,却不能用来革新。

    我们说过,政治维新的本质是要剥夺既得利益者的权力。那么,负责下刀的人就必须比既得利益者更狠,更厉害。在清朝末年,这件事只有慈禧一个人能干。

    慈禧的政治能力超强,强到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能排得上号。纵观慈禧执政的这些年里,大清国好几次命若悬丝——曾国藩最鼎盛的时候,只要一念之差,大清就亡了;李鸿章鼎盛的时候,一念之差,大清也亡了;甲午战争后李鸿章不行了,但南方各省那么多军阀,有几个人联合在一起造反,大清也是一个亡;到八国联军入侵后,无论是南方各省造反,还是袁世凯造反,大清也亡了。

    在清朝内忧外患一起来的这些年里,慈禧一直在带着大清国走钢丝。她一个不带领一兵一卒的老太太,只能凭着极为精明的人事调动,扶植一下这个,打压一下那个,把这些王公大臣在手上捯来捯去,搞得各省大员都不敢不服她。像袁世凯这种掌握北洋新军的大军阀,她一句话要交出军权,袁世凯只能老老实实交出来。

    以慈禧的能力和威望,她说要搞政治改革,让中央的王公贵族交出权力,这事她就可以办到。

    载沣就不行了,他没有政治实力也缺乏政治能力。

    俗话说“老虎不在山,猴子称霸王”。慈禧在的时候,一个个王公贵族老实着呢。等到慈禧一去世,各路神仙全都冒出来了,都觉得轮到自己扬名立万的时候了。在这些神仙的包围下,实力不足的载沣想要说搞宪政、说从此以后王公贵族靠边站,他当时就能被这帮人吃了。

    所以载沣上台后,选择了对他最为保险的政策:尽可能团结满洲贵族,巩固满人对政府的控制力。

    第一件大事,就是干掉袁世凯。

    当年慈禧没死的时候,载沣和袁世凯就有激烈的矛盾。矛盾之一是袁世凯主张大刀阔斧地搞立宪,载沣却主张保护满人贵族的利益。甚至传说在一次立宪筹办会议上,两人吵到激烈之处,载沣曾经掏出手枪来要杀袁世凯。

    载沣要干掉袁世凯的另一个理由是,袁世凯虽然交出了军权,但是北洋军队对袁世凯个人的忠诚度极高,简直就是袁世凯的私人军队。袁世凯是汉人,对于清廷贵族来说,他只要活着,就是心腹大患。

    另外,还有段不太可靠的八卦。传说光绪和慈禧死后,裕隆太后在光绪所用的砚台内发现光绪亲笔所写的手谕“必杀袁世凯”。裕隆就把这张手谕交给了载沣,载沣不置可否。

    从情理上讲,此事似有可能。光绪因为当年袁世凯告密一事,十分憎恨袁世凯。据说他被软禁瀛台的时候,一大乐趣是叫太监把纸剪成乌龟的样子,在纸上写上“袁世凯”的名字,用弓箭射,射完了再撕得粉碎。光绪一辈子受慈禧压抑极大,平时偷偷摸摸写点“杀袁世凯”的字条藏起来,是有可能的。载沣是光绪的亲弟弟,他对袁世凯下手也可能有为哥哥报私仇的动机。

    总之,国仇家恨加在一起,让载沣一上台就想处理袁世凯。结果机灵的袁世凯看到风声不对,立刻跑到了天津,由英国驻华公使亲自为袁世凯说情,出面保护袁世凯的生命安全。袁世凯在天津上奏折,以“足疾”为由辞去一切职务。载沣一看杀不成,也就顺水推舟,接受了这个结果。

    赶走袁世凯后,对于载沣来说最急迫的事是加快改革进程,尽快把大清变成现代化国家,否则亡国就在眼前了。

    改革具体来讲,还分实务和立宪两部分。实务就是怎么搞好经济、搞好产业,立宪就是政治改革。这两部分之前全都有慈禧制定过既定方针,似乎载沣只要按照计划老实执行就是了。然而载沣在这两件事上,都犯了错误。

    首先在实务部分,载沣遇到了经费不足的问题。

    之前无数次的战争和赔款已经把清朝的国库掏空了,更不用说《辛丑条约》还是根据大清的收入量身打造的。可是办新政还处处都要钱,其中花费最大的,是建立军队。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后,清政府终于发现按照旧式方法训练的军队,虽然用上了新式武器还是战斗力不足。于是清廷决定按照袁世凯练北洋新军的模式,在全国推广新军。这练新军,就需要大笔的钱。除了陆军,载沣还想在短时间内恢复海军,在全世界到处买军舰。我们说过,建立海军是最花钱的事。新式陆军还可以利用旧军队改编而成,武器还可以用旧式的凑合凑合,可海军的军舰都是实打实的一艘艘钢铁巨怪,是个十足烧钱的无底洞。

    载沣着急训练军队倒是情有可原,一方面国内革命党叛乱不断,需要军队镇压。另一方面俄国和日本一直图谋瓜分中国,日俄战争都在东三省打起来了。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丧失国土就在眼前。

    问题是,再紧迫的事也得看客观条件啊。明明没钱还非要投入巨资,最后只能是对百姓层层加税,一遍一遍横征暴敛。当年康熙爷说“永不加赋”——没错,我们倒是不加“赋”了,我们加的是“捐”:老百姓买个菜也捐,喝个茶也捐,日常生活无处不捐。随着税赋逐渐超过人们的忍耐底线,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在不断下降,现在对清政府来说已经不是保护不保护国土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继续维持政权的问题了。

    而且,清末新政还有一个经济收入上的悖论。

    传统中国,为了在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管理庞大的国家,采用的是“小政府”模式。就是说,古代政府的规模很小,职能很少。我们今天觉得,维持社会治安、普及教育、救济贫苦、消防救灾、修建桥梁道路,这些社会基层的工作都应当由政府承担。但是在古代中国,这些工作都是交给地方上的地主、豪强自己去做,政府不管——除非是遇到地主解决不了的大问题,如大规模洪涝灾害,大股的土匪叛军,政府才管。

    古代官府管理的事务很少,好处是政府的花费小,百姓的税收负担也就小。因为在古代,行政效率超低,政府随便办点事情都要耗费大量的文案工作,快马加鞭地往来数月传递文件。古代对官员的监管效率也低,政府每多干一点事,中间就会多出好多贪腐的机会。所以尽量把政府的工作下放给地主和乡绅,让老百姓监督自己知根知底的同乡人,这是效率最高的办法。

    但是工业时代的政府就不能这样做了。在工业时代,国家没办法把老百姓一辈子都困在一个小村庄里,因此不可能依靠村庄本地的乡绅、族长去建立一个小型的公益社会。因为人口一旦随意流动,人们就没法判断其他人是否为村庄尽了义务,乡绅也不可能提供各种福利给流动往来的百姓。人口流动也导致乡绅的家法、私刑对百姓失去了约束力。

    这种情况下,政府就不得不把上述社会职能都担负起来。政府要建立警察局、消防局、福利院、要提供低廉甚至免费的基础教育。政府要做的事情多了,花费多了,对百姓的税收也就增加了。

    换句话说,在工业时代,“小政府”需要逐渐变成“大政府”。

    问题是,工业国家的政府职能扩大是渐进的:因为这些国家商业发达在前,资本家们已经先有钱了。这些资本家掌握了议会以后,大家一商量,觉得由国家统一提供社会福利对全社会都有好处,这才一点一点从财政中拨出钱来,逐渐提供了这些职能。

    现在清朝立宪是反过来的:清朝之所以立宪,是因为国家要完蛋了,没钱了。原本就没钱吧,结果为了一次性转型,还要立刻扩大政府职能,还要增加政府的支出。在立宪前老百姓的负担就已经到头了,现在立宪还要多花钱,这老百姓能答应吗?

    就比如废科举,办新学。这当然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可是原本的科举教育是由乡绅办的福利,老师大都是些落魄不得志的老书生,随便给点钱一个人就能把学校办起来。现在废了科举,私塾都取消了,政府得自己办新学。所有的校舍、老师、教材、教具,都得重新筹办,老师还得从稀有的新学人才里找。这一大笔开销乡绅也不愿意掏,就得政府掏。朝廷掏不出,就得逼着地方督抚掏。督抚不愿意掏,就加征各种税,各种“捐”,负担又回到了乡绅和普通老百姓的头上。最后乡绅和老百姓们一看——嘿,你这朝廷搞的什么玩意儿啊,变革了半天,私塾先生都被你们赶走了,还要我们加倍掏钱,这国家哪里变好了?

    六

    实务改革载沣搞不定,政治改革他更搞不定。

    西方推翻君主专制的时候,最积极的是大商人、大工厂主,因为他们手上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国家生产了巨额的财富,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那些旧君主、旧贵族对国家的经济贡献很小,却拥有各种特权,可以利用特权去掠夺商人们的财富。所以商人们一看,我实力明明比你强,我为啥要听你的呀,就起来闹革命,要求政治权力了。

    清末立宪也是这种情况。

    在搞立宪的人里,有些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就是想让国家富强,不再受外国的欺负,比如梁启超。但更多的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盘算。比如慈禧搞立宪,目的是要让“大清的统治千秋万代继续下去”,所以她搞的那个宪法大纲非常吝啬地只出让了一点点皇权,她就像是个必须割舍财富的守财奴一样,只希望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皇位永固。

    另一群搞立宪最积极的人是各省的汉人督抚,以及各地的大商人、乡绅、地方实权派。他们的动机和欧洲那些搞立宪的大商人们类似:洋务运动这么多年来,这些地方实权派已经成了为国家经济贡献最大的一群人。但是在君主独裁的制度下,这些人的权益朝不保夕,只要朝廷随便一句话,他们就会财产充公、人头落地,这种情况任谁都不乐意。而且八国联军的入侵还证明清政府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统治职能,对内不能富国强兵,对外不能抵御外敌,作为实权派来说,谁愿意被这么一个无能的朝廷指挥,陪你一块去送死呢?

    所以这些地方实权人物对立宪的呼声最高。他们希望通过国会的形式参与朝政,让朝廷分出一部分权力给他们——你搞不定,那你下来换我上呀。所以在慈禧宣布计划搞立宪后,各地的反响特别热烈,立刻出现了很多立宪团体,写文章、搞集会、搞联名上书,支持立宪。当然,慈禧的那份立宪大纲是不怎么样,可这不还没正式立宪么?宪法还没定,这就是还有机会嘛。

    慈禧在的时候镇得住场子,这些人还不敢闹得太过分,等慈禧去世后,各地立宪派都闹了起来。有的人担心载沣未必会履行慈禧的立宪承诺,有的人早就对9年的期限不满,认为得加快立宪的进程。一时间各地要求及早立宪、立刻立宪的呼声越来越高。

    其实在立宪上,载沣是按照慈禧原来宣布的9年计划,老老实实执行着的。但是国内外各种立宪组织都等不及了,他们多次请愿,要求朝廷在一年以内立刻召开国会。载沣一看,这立宪还哪儿都没到哪儿呢,你们这不乱来么?一律以“筹备既未完全,国民知识又未划一”为理由拒绝。

    结果到了载沣掌权两年后,各地的请愿运动到达了高潮,19名督抚联名致电军机处,要求立即组织责任内阁,并于明年开设国会。还有什么各地咨议局、教育会、商会,各种组织都强烈要求立刻开国会。

    注意,这里最重要的是那19名督抚,这实际上是地方大员集体跟朝廷叫板了:朝廷你听着嘿,我们各省地方大员一致要求你立刻开国会。你要是不做……后果怎么着你自己猜吧。

    载沣这时候不妥协已经不行了,只能答应缩短立宪期限。承诺在第二年,也就是1911年设立内阁,1913年设立国会。载沣倒不是说空话忽悠人,承诺完后,他很快就拿出一份每年都需要干什么的时间表来,还公布了当年的国家预算。

    因为载沣的承诺,国内的压力终于小了很多,大家一看不就还剩两三年嘛,等等就等等吧。

    结果1911年的内阁,就搞出事了。

    “内阁”,就是中央政府里负责实际工作的部门。内阁的主要成员是各部部长——教育部长啊,农业部长啊,文化部长啊,等等,再加上一个总理用来统筹工作(有的内阁不设总理)。议会是负责制定法律的,是负责为国家指示方向的,而具体一件件的国家大事,就由内阁开会商量着办。用现代公司来打比方的话,议会有点像董事会,而内阁就是总经理和各部门经理。

    载沣打算先建内阁后开国会的动机之一是,他认为民众更关心的是减税,但国家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陆军和海军。载沣担心一旦成立国会,国会为了减税,会停止陆海军的建设。为了实现自己的建军计划,载沣希望先搞一个自己能控制的内阁,抢在国会成立之前把该做的事做完。

    所以载沣建立的内阁,绝大多数都是“自己人”,各部部长都是原来的各部尚书——就是说,国家机构就是换了个新名字,其他什么都没变。连英国的《泰晤士报》都讽刺说,这样的内阁和旧军机处没有什么区别。这还不算,当年清政府为了满汉团结,规定每个部都必须有一个满族大臣和一个汉族大臣。那现在咱要搞政治改革了,没有旧规矩那一套了,所以“满大臣”、“汉大臣”的划分也就没有了。结果现在的13个内阁大臣,一共有8个满洲贵族,1个蒙古人,只有4个汉人。汉族大臣的数量反倒比过去更少了。

    地方的实权派一听,全都哗然了。因为他们期待的内阁是英国模式:内阁总理由国会多数党的党魁(即党的领袖)担任,再由内阁总理去任免阁员。换句话说,将来谁控制了国会多数席位,内阁就是谁的。如果采用这样的制度,那么国家权力很容易就掌握在地方实权派的手里。

    可现在呢,载沣组织出一个“皇族内阁”来,和大家的期待完全相反。按照惯例,君主立宪制国家的皇族不能担任重要职位,你得避嫌。但是载沣这个名单,却把大权都收到皇族的手里——可是各地欢迎立宪,就是为了要皇族交出政权呀,否则还立宪做什么!

    于是各地激烈抗议,可是这回载沣没有退缩,还搬出《钦定宪法大纲》来,说任命百官的权力属于君主,议会不得干涉。

    这个结果犹如一盆冷水,浇到各地实权派的头上。朝廷把实权派最后一丝希望也给堵上了。那怎么办啊?

    那软的不行咱就来硬的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