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破冰-转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阚向南这几天是焦头烂额,一方面,厂子里生产出来的产品造成了积压,另一方面,每月月底还要付工资。这些还不是主要原因,他的一名叫任远的车间主任检测出了肝炎,在安顿好了任远治病之后,厂子里却闹翻了天。

    向阳厂对外销售虽不理想,但厂子里的职工们对自己的产品一直还是很有认可度的,因为能拿到内部折扣价,所以不少人都会阶段性地购进一些产品,送给亲戚或者家里的老人孩子。当任远被检测出肝炎之后,这些员工首先考虑的当然是自己购买过的产品出自一个肝病患者之手,自己会不会被感染,更有极端的员工声称要让阚向南带着家属去医院检测并赔偿他们精神损失费。阚向南更担心的是,这件事将会把向阳厂的口碑和“向阳”这个牌子推向更糟糕的方向。此时,他有些后悔了,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当初把厂子卖掉呢。当初若卖了,不但能保证员工利益,自己也不必四处筹钱来应对突发危机。现在厂子这个样子,就是给前两天来过的田枫林打电话,再降低收购价格,人家也不肯买了。

    他把手头有限的资金拿出来,安排厂子里买过向阳厂产品的职工和他们的家属去做体检了,也给其他员工放了假,自己一个人在办公室抽着闷烟。突然,大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别是要求退货的经销商。”阚向南在心里祈祷。躲肯定不是办法,于是把心一横,打起精神为来人开门。

    门外的白色雪佛兰车里坐着一个戴着墨镜的中年男人。这人摇下车窗,把头露在外面,冲阚向南一笑,操一口京片子口音问:“这厂子是不是倒闭了?”

    阚向南本来心情就不好,听来人这么说话,一下子气不打一处来。“你就不能盼点好?!”阚向南堵了来人一句,随后追问道:“你来我这而有何贵干?”

    来人没理会阚向南的话,而是关了车窗,从车里走了出来,随手用电子钥匙把车锁了。阚向南注意到,那辆车挂的也是京牌。

    “这是怎么了?这两天这么多从北京来的,刚走了个田枫林,又来了个京片子,我这小庙看来招大神了。”阚向南在心里调侃着自己。

    “老爷子,我想买你这厂。”来人说着朝阚向南办公室走去,就像熟人一样。

    “这个主儿有意思,做事情不按常理出牌。”阚向南小声嘟囔着,紧走两步,赶在来人的身前进了办公室。

    由于厂子出事了,他也不想隐瞒实情,一想等会儿把情况告诉人家,估计这事也就黄了,所以他也懒得倒茶,张口道:“这位先生,我不管你是什么来路,我这厂不卖,或者说,卖你也没兴趣。厂里出事了,职工得肝炎了,人也基本要走光了,剩这些设备和我一个人,你还买不?”阚向南赌气似的看着来人。

    按照常理来说,作为企业主是不会这样做的,正处在难关时期,如果编些谎言,不再扩散负面消息,或许还有转机,但阚向南此时这样做,显然是已经对未来不抱什么希望,想破罐子破摔了。再深度分析一下,他本身的性格也是很真诚的,没有拉人下水的想法,而正是这份诚实,帮了他大忙。

    “嗨,这样啊,那我也没必要演戏了。这厂子只要你想卖,前几天来的那个买主还是给你机会的,你等会儿。”说完,来人掏出电话,拨了一串号码。“田老师,我是老妖。你安排的这出戏不用唱了,阚总这边出事了,厂子里有人得了肝炎,这厂子在他手里成了烫手山芋了。你要想买,自己来跟他谈吧,我想当回拖儿还没当成。在向阳长等你,挂了!”这番电话揭开了来人的身份和来意。此人正是王东的好友,老妖。

    这是田枫林搞的小把戏。因为他想促成和向阳长的成交,田枫林便跟王东商量好,在北京借辆车,让曾在北京混迹过的老妖冒充北京另外一家公司的商人到向阳厂准备出二十五万的低价来跟阚向南谈收购,没想到,老妖的戏还没开始唱,阚向南的遭遇让这事的主动权产生了大反转。

    田枫林驱车赶来的时候,老妖正跟阚向南聊得不亦乐乎。看得出,老妖是个活跃气氛的主儿,尽管两人面前摆着一副象棋,半天却不见棋子挪动一步。

    进了门,田枫林先是和阚向南握了把手,然后详细了解了情况,之后田枫林抛出了一段让阚向南倍感温暖的话:“阚总,这个难关咱们一起渡。我上次跟你谈的条件基本上我也不想做大的更改,落井下石不是对合作伙伴的做法。从现在看,向阳这个牌子以后不要用了,我们会重新注册新的商标。除了任远之外,其他人愿意留下来的,我依然按照约定的附加条件兑现他们的利益。任远那边,你自己处理好。至于以前的产品,我的意思是能召回的全部召回,不过,你这厂子销售出去的产品,满打满算也不过是在W城郊的百十袋,我相信应该没有什么肝炎案例,也不会有什么大乱子。至于细节操作,在这边你比较熟,跟上次在你农家会所吃饭的记者再合计合计,争取把坏事变成好事。现在最紧要的是,你要是认定我们是可以合作的伙伴,咱们就抓紧把收购合同签了,我也好调动资金,咱们一起先把难关渡过去。”

    阚向南有些怀疑地看着田枫林,随后郑重地点点头,道:“田总,就冲你这态度,我认了!我跟着你们干!这厂子你们也别百分之七十的股份了,三十万到位,加上两个附加条件,你们控股百分之八十!合同随时可以签!”

    有时候,我们常说做事先做人,田枫林充分验证了这句话的真谛。情感是最有效的利器。对于阚向南的退让,田枫林没有再说客气话,他知道这桩充满波折的收购最终阴差阳错地达成了最好的合作意向。

    “阚总,这样吧,今天你通知厂子里的人来开会,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愿意留下来的,你列个花名册给我。我把老妖留在这儿,作为我们企业的代表,其实也是给你做个信任度背书,让你的员工知道这事靠谱可信。我先回W市区,今天我赶赶工,把合同做出来。明早你带着向阳厂的公章执照什么的和老妖一起去W市区找我,具体地址老妖知道,我们当着硕分公司大老板王东的面把合同签了,他才是法人代表。合同签完之后,咱们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再往后一起推进后面的事。”田枫林的安排,阚向南心里很赞同,和田枫林告辞的时候,阚向南望着他的背景,轻轻点了点头。

    后面一段时间里,事情进展得很顺利。向阳厂的员工们得知厂子被收购,都乐意留下来,几个骨干在听到保障条件后,更是感叹自己命好,遇到了阚向南这样的好老板,能给自己争取到这样的保障和利益。

    第二天的合同签得很顺畅,王东表示了对田枫林充分的信任,挥笔签字时又特意交代了一句——“财务一切听田枫林的调配。”而任远也得到了阚向南五万元的私人补偿,阚向南还答应他,等他彻底康复后,给他安排其他工作。

    至于因为任远肝炎引发的副效应几乎没什么体现,这本身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扩散范围也有限,加上田枫林调拨资金及时,给员工和员工家属都安排了体检,反而完成了健康检验检疫的完善工作。在这期间,阚向南的好友王记者也调动报社资源做了些正面的报道,完成了正面引导。中途抽了两天时间,整个厂子进行了一次彻底大消毒,阚向南还动用关系拿到了一块卫生达标的牌照。随着一阵清脆的鞭炮声,向阳厂正式更名为“硕分企业米粉加工厂”,这桩联姻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接下来这个厂要用更优质的原材料加工更高档的产品。

    在田枫林理顺向阳厂的这段时间里,被田枫林再次外派到沂蒙的曹汝佳不负众望,漂亮地完成了另一桩收集原材料任务。

    曹汝佳到沂蒙后,并没有去找红旗厂的负责人赵红旗,而是直接跑到了村子里去找那些种植小米的农民们聊天。此举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因为上次来的时候,赵红旗曾经说过,沂蒙区域对于农民们粮食的出售是有管控的。如果事情真是这样,那么只有找赵红旗协调才能顺利完成小米粉原料的收购。从村民那里得来的一手消息多半与赵红旗的说法吻合。这个革命老区的村子很团结,虽然并没有明文规定不准私自卖粮食,但是粮食交到赵红旗的红旗厂里,却能够统一谈一个比较高的价格,而赵红旗也不会在中间剥一层皮,收购的收入全部按照实际成交价格来给村民进行结算。赵红旗的厂子里人手比较少,厂里的人遇到丰收年,都是忙得连轴转,这些劳动都属于无偿劳动,而红旗厂的员工人数是定额的,由乡里按照编制人头发工资,若超过人头,只能赵红旗自己来负担成本。

    曹汝佳理了理思路,认为突破点其实很简单,就在于组织一支队伍之后增加红旗厂的人员编制,而工资由硕分公司支付就行了。

    她找到了赵红旗,直接表明了意图。没有正式编制,那雇一些临时编制的村民,仅在收购期满足硕分公司的收购需求即可。这些临时人员的工资,由硕分公司进行发放,既不用卖厂,厂里雇人也不用多花钱,赵红旗自然是满口答应了。不过曹汝佳随后提出了附加条件——必须制定一个收购标准,达到标准的小米才收,达不到的不收。开始赵红旗是犹豫的,他怕打击一些村民的积极性,但曹汝佳态度很强势地告诉赵红旗,如果这一条满足不了,合作就取消。

    赵红旗其实心里也知道,作为资方,肯定是挑剔的。按说这条件也能接受,可是这事他不敢贸然做主,于是他准备跑一趟乡里,找乡长请示一下。曹汝佳认为这是一个跟当地政府搞好关系的机会,于是陪同赵红旗一起见了乡长。

    曹汝佳见乡长前恶补了一些相关中央政策文件,这点上他是受了之前见过的“绿园”米粉厂大忽悠欧阳鼎的启发。见到了乡长,曹汝佳先是夸赞了赵红旗很有责任心,为厂里员工着想,又夸奖了整个乡子的民风淳朴,这些都是为了让乡长体会到自己友善的态度,随后,曹汝佳便把恶补来的知识用上了,“2008年后,中央红头文件中总是会涉及三农问题,而把农民逐步变成农工,这是国家的战略。其实我们企业借助收购小米原料这件事,也是在帮着乡里来试点农民在特定的时段做农工的可行性,况且我们发工资以及相对高的收购价格,这对于农民来说,也是双向收益的。”画外音就是告诉乡长,我们也是在替你做政绩呢。

    乡长当然听懂了曹汝佳的意思,当下便批示了同意赵红旗雇用临时工来收购并出售小米原料的书面申请。看着落在纸上的乡长签字,曹汝佳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她甚至体会了自己在没请示王东和田枫林的情况下,做了这桩事,还有股子豪情的味道。

    曹汝佳回到W城复命后,王东很高兴,认为短时间内,曹汝佳就真正进入了状态,自己又添了一员虎将。田枫林却隐约感觉到曹汝佳在这件事里还缺了点什么,想了几分钟,恍然大悟道:“红旗厂那边没有签什么协议之类的吗?”

    曹汝佳扑哧一声乐了,从包里拿出了一打上面有不同人签字的用工协议,说:“领导,我还以为你不会问呢。看,我早找到人了,都是些积极性很高的村民,身体健康,干活利索,而且他们还抢着给我留电话呢,生怕名额被别人抢了。”

    “小丫头,你还考我啊,长本事了,以后看来要好好打击打击你,别让你自我感觉太良好。”田枫林心里是高兴的,搞定了原材料,也搞定了加工厂,下一步的任务该考虑产品规划了。王东曾经交代了来自省城的天悦策划公司的宋柏坤和步嫣那一男一女两个策划人开始设计产品定位和包装,也不知道他们进展到什么程度了,是时候该和他们碰个面了。

    “王总,我想我们该和天悦公司对接一下了。能不能做成一个面向全国的品牌,产品的定位和包装是很重要的,你抽空把他们约来吧。”田枫林对王东说。

    “田老师,这事到明天你来约吧。”王东这话说得有些反常,按照他的风格,一贯是有什么事情立即就开始操作,而约天悦公司只是打个电话的事,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推到明天,而且还让自己来约。田枫林想这些问题的时候,一直没说话,等他回过神来,王东才说:“今天我想和你再确定一件比约天悦公司更重要的事情。这件事不确定,之前做的收购加工厂、组织原料,以及今后的产品定位包装设计,甚至还包括全国市场的布局,我都没有信心。”

    王东这个关子卖得有点大,田枫林一时转不过弯来,脱口道:“有什么事这么重要?我刚想了半天了,难道是你资金链有问题了?如果是这样,我可要先回K城了,我在这边可没什么资源。”说这话的时候,田枫林表露出心里的焦急。这不是伪装,当田枫林决定来W城做小米粉的事业后,他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虽然他和王东之间还没有形成默契,甚至偶尔还存在着相互试探以及小摩擦,但他从心里却认定了这份可以做大的事业如果资金真的出了问题,那么自己也应该想办法来帮助王东渡过难关。

    “呵呵,我说的这件事比资金还要重要,因为我们下午要敲定的是,硕分企业包括北京石页公司需要一个真正的掌门人,而我只对这个掌门人提供资源支持。说白了,我来做董事长,我需要一个强力的总经理。这个总经理,你田枫林当仁不让!”王东这番话说完,转身从文件柜里拿出了看来是早已准备好的合同,合同上已经同时加盖了硕分企业和北京石页公司的公章,只在空白处留着等待签字的人名空白。

    “聘任田枫林先生为硕分企业和北京石页公司顾问CEO,享有总经理待遇及公司30%利润奖励。”短短一行字,却表示出足够的诚意。怕田枫林不理解,王东解释道:“顾问CEO的身份,其实就是职业操盘人,加上公司股份,保证了你的独立性,以及非打工人的身份。我相信你会认可这样的合作模式,而且你的这个身份,也不会产生公司其他高管和你的内斗,另外,为了方便行事,我暂时先给你三十万额度的财务签批权。三十万以下的资金你可以自行调度使用,超过三十万的,我们商量。等你签完字,我会发文并跟各部门交代,全力配合你工作。”

    王东话说完之后,田枫林心里一阵温暖。尽管他见过大世面,也见过大场面,但王东这份淳朴的信任还是让他感动了。不论身份、待遇,各方面王东都已经考虑得如此周详了,而且这些还是王东自己主动提出的,足以显示诚意了。而王东把邀天悦公司的事压到明天,并让田枫林处理,这举措更强调了他在公司的地位。

    田枫林拿过笔,工工整整地在空白处签了自己的名字,随后面色凝重地说:“王东兄,感谢的话不说了,我会尽自己最大能力,把公司的市场做好,来回报你和公司的信任。如果我做不好,我也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今晚我真诚地请你和曹汝佳去喝酒。”

    “好呀好呀,跟着两个老大混,不愁吃喝玩乐!”曹汝佳适时插话进来调节气氛,一下就把两人逗乐了。随后一场酒局,三人很默契地并没有谈工作。尤其是田枫林和王东,已经彻底进入了放松状态。考虑到明天还有工作要继续,尽管酒喝得不多,但是两人已经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心里感觉更是靠近了一大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