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破冰-考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田枫林操盘着W城的事业准备起步之时,千里之外的成都,同样作为操盘人的李宏宇也是倾尽全力。

    伟业公司的老板单总以新产品二次开发及全盘操作的由头把李宏宇请来了,不过他真正的用意,是先让李宏宇从梳理之前的混乱渠道开始,一步步把公司扶上正轨。

    李宏宇成功加盟后才体会到公司的真实困境。不用去收购原材料,也不用去收购加工厂,更不用去重新注册商标,因为这些在他来到成都之前,单总就已经全部打理完毕了。而且念川米粉现在已经有了规模性的渠道,只是现在这个渠道太乱了,完全是一锅粥。如果不把渠道梳理通,二次开发新产品,根本就没有意义。这时李宏宇才明白,自己真正的任务其实是渠道梳理。

    或许是之前单总打的基础太好了,念川胡萝卜营养米粉的生产设备全部是进口的,整个生产线非常先进,而且产品的研发力量很强。单总专门配备了一批专业的人才来推出产品,还早早地就完成了产品信任度的背书,甚至念川胡萝卜营养米粉还获得了省级科技成果的奖项。这些硬通件自然也是有收获的,在赵红宇还没进行操盘之前,当时的营销副总已经组织人马完成了消费者口味测试,产品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在产品定价上,也制定了比市面上其他米粉产品更低的价格,而目标定位也采取了保守定位策略,第一年的目标是立足成都本土,建立根据地,稳扎稳打。

    没想到,念川米粉刚上市之后,却遇到了其他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的好事。由于宣传策略得当,促销活动做得扎实,成都的几家大经销商竟然三天两头地主动订货,并且还向伟业公司做出了全年不低于五百万额度的销量承诺,而且为了争夺独家代理权,交纳保证金的数额也已经突破了十万。这种大好形势,让黄志刚不得不修正稳扎稳打的策略。在得到单总的认可后,伟业公司将目标修订为进军全省,新的销售目标比原先提升了一倍。

    于是,在跟几大代理签了合同后,公司加大了产量。但是让黄志刚万万没想到的是,此举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已经将销售掌控权移交到了经销商手上。

    李宏宇没来之前,黄志刚在成都本地发展了五个一级批销商,分别是从事饮品销售的乐源商贸公司,从事酒类经营的好时商贸公司和好利商贸公司(两家公司的老板是亲兄弟,哥哥叫李好时,弟弟叫李好利。),还有两个是当地的大型糖酒批发商。而在成都周边,包括重庆在内,黄志刚也发展了十几家一级批销商,有的是糖酒代理商,有的是奶制品代理商。而这些批销商本身就各自拥有自己成熟的下线,将货铺下去,渠道顿时就畅通了。一时间,念川米粉的经销商总数突破了五十家。黄志刚的目的很简单,借鸡生蛋,快速扩大占有率,消化库存。而接下来,贵阳市当地做酒代理的贵通商贸公司也慕名而来,签订了省级代理合约,这让黄志刚产生了盲目的自信。渠道全面打开的现状,使黄志刚一厢情愿地认为,销量必然会成倍增长,只要宣传力度跟得上,一年内的销量有可能在新目标的基础上再提高百分之五十。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不如黄志刚料想的那么理想。在经过了产品上市初期的宣传攻势后,消费者对产品失去了新鲜感,销量逐渐稳定,经销商进货的频次也在降低,而之前,为了保证产品供应而激增生产,导致大量货物积压在经销商手中。终于,在产品上市不到半年,盲目的渠道开发和疏于渠道管理的病症开始全面爆发。

    首先是本地市场的好时公司和好利公司要求对积压产品进行退货。在遭到黄志刚的断然拒绝之后,这兄弟俩为了快速把货品变现,在价格上动了脑筋。他们开始了扰乱市场价格的行为,放弃了自己的利润,从伟业公司进货是什么价,只要加上点运费,够成本就把产品压给他们发展的二级批发商,图谋等着拿伟业公司的年终返利,而这样一来,二级批发商的价格几乎接进了进价,出现全面穿底。兄弟俩这样做,成都另外三家一级批销商不干了,因为他们这样一弄,三家一级批销商手下的二级批销商感觉亏了,纷纷要求自己的上家也把利润让出来,否则就去那兄弟俩那里进货。于是,这三家公司一起跑到黄志刚这里要说法。

    黄志刚坐不住了,连夜约见兄弟两个,要求他们提升对二级批销商的供价,否则就扣保证金,取消年底返利。没想到兄弟两个根本就不买账,放话出来:“对于我们来说,回笼资金才是真的,十几万的保证金跟毛毛雨一样,并不稀罕。而至于返利,合同上白纸黑字,规定了进货数,规定了销量数,却没有规定底线价格。如果拿不到返利,就会到法庭跟伟业公司打官司。”黄志刚顿时感觉到了莫大的绝望,和一级批销商关系的恶化,直接导致了价格体系的崩溃。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在成都以外的重庆市场,发生了广告促销费用远远超支的情况。当初由于考虑到重庆的直辖市身份,黄志刚对重庆市场的代理商实行了倾向性扶持,承诺了在重庆市场支持促销,而且伟业公司负责出百分之五十的促销费。结果最后算个账,重庆代理商卖出去的产品连促销费的成本都没收回来(这里面当然有猫腻,当地经销商把伟业公司当成了冤大头,真正打了多少广告、用了多少费用,根本无从考证。)。黄志刚到了重庆,看到的是大量的胡萝卜米粉积压在经销商的仓库里。由于成都大本营和重庆出了问题,黄志刚自然也无暇顾及到贵阳的代理商了。贵通公司几次要求兑现当初黄志刚承诺的在贵州投放广告,黄志刚都以暂时没有资金为由无限期延后了,贵通公司老板察觉到上了当,果断地要求终止合作,理由是伟业公司违约。再到后来,场面更加一发不可收拾,其他代理商也加入到搅局的队伍中来,整个渠道中的乱价、低价、窜货现象成了家常便饭。黄志刚没有顶住压力,或者说,他已经无颜面对自己的老板单总了,引咎辞职。

    对伟业公司来说,渠道调整已经是迫在眉睫。李宏宇到来后,对他能力的第一场考验开始了。

    李宏宇先是分析了大本营成都地区的状况。目前,好时和好利这两兄弟可谓是搅局领头羊,不清除掉这两兄弟,大本营的市场将继续混乱,而一旦清除掉两兄弟,其余三家也会投鼠忌器,影响合作。那么最好的方式,只能是在大本营设置直营体系了。但目前,以伟业公司的状况来看,开专卖店还不到时机,因为产品品类不够丰富,加上价格混乱,就是开了专卖店,也会收到批销商的冲击,而独立运作商超面临着重新组建团队、重新洽谈进场的问题,资金上不是问题,但时间上等不起。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借力来实现直营,那么这个现成的力量就是除了两兄弟之外,其他的三家代理商了。李宏宇瞬间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在三家中,选择最有实力的那一家进行扶持,把其纳入伟业公司的直营体系。在成都,不设代理商,完全用直营来操作。虽然市场份额会减少,但是价格和渠道会变得规范和简单,这对于打造一个纯净的样板市场非常必要。

    李宏宇把自己的想法跟单总做了汇报。单总认为李宏宇的想法是很正确的,但是在另外三家的选择上,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最难的问题是,进行并购需要大量资金,而目前这种状况,把钱投到一个混乱的市场中,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最好是以合作的形式,达到直营的目的。”单总一句话定了调子。做老板的总是会考虑利益最大化,当然,最大的难题必须要有李宏宇自己想办法来解决。

    李宏宇点点头,其实在他确定了以本地直营操作的思路后,他就已经对其他三家本地代理商作了分析。做糖烟酒为主的那两家其实渠道并不是那么理想,他们旗下的渠道主要是以街边的烟酒店为主,从形象和档次上来说,都与直营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收购价值不大。而对比之下,除了好时公司和好利公司之外,以从事饮品销售为主的乐源商贸公司非常符合条件。他们公司代理的饮品中包括了众多国内外一线品牌饮料,而且在各大超市的渠道都已经进行了铺货,这是一个现成的合作对象。但是,如果收购乐源公司,难度确实很大。其一,这是个有五年底蕴的老字号企业,本身的产品并不以米粉销售为主;其二,在饮品市场上,他们已经是成都当地的翘楚,光网络渠道费用,一年就接近千万,如果要把这个公司吃下来,没有三千万都没法开口。

    现在李宏宇能想到的规划是,跟乐源公司谈合作,专门组建一个米粉事业部,来运作商超的营销。事业部全部人员由伟业公司发工资,产品价格按照出场底价供应,获得的利润与乐源公司进行四六分成,伟业公司拿六,乐源公司拿四。但这种合作的利润空间估算下来,还是没有根本的诱惑点。换位思考,自己对乐源公司形不成根本制约,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如何才能增加一个能制约乐源公司的砝码,让自己不那么被动呢?李宏宇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疯狂地从电脑上翻阅案例。他试图找出一个先例,找到一种可以成功借鉴的方法,但越是焦急,思路却越乱。

    “笃笃笃。”外面响起敲门声。在得到李宏宇的同意后,单总的小秘书送来了一张卡片,原来是一张参加电视节目当嘉宾的邀请函。

    “单总晚上有应酬,原先预定了和他的好友餐饮大王邹总去电视台捧场,今天邹总要上一档子成功人士访谈节目,邀请了单总当嘉宾,但单总晚间走不开,所以他交代说让李总你替他去,我把邀请函给您送来了。”小秘书说完,在李宏宇点头后转身走了出去。

    反正在办公室也憋不出什么好主意来,索性先不想这档子事,去参加个节目散散心也好。李宏宇当时是这么想的,可他没有料到,正是自己这趟电视台的行程才推进了以后自己的事业向着良性发展。

    坐在录播现场的嘉宾位置上,李宏宇专心致志地看着身材高挑的女主持人在一片掌声中登场。从女主持人的介绍中,李宏宇了解了邹总的基本情况。此人名叫邹树人,是成都本地的餐饮大王,旗下有数家四星级以上的酒店。

    邹树人看上去非常有亲和力,李宏宇全神贯注地集中精力看着主持人和邹总之间的交锋。说交锋一点也不为过,自从CCTV的某谈话类节目煽情煽火了后,全国都刮起了一股主持人PK嘉宾的旋风。主持人如果让嘉宾现场流泪了,或者恼火了,或者癫狂了,这期节目就有收视率了,而如果平平淡淡地做下来,这期节目就宣告失败了。

    “邹先生,从您提交给我们节目的过往经历看,您开始是摆小摊卖袜子内裤的,后来又去饭店卖炸鸡。这中间的跨度有些大,请问是什么原因使您选择卖炸鸡这条路的呢?”主持人的语气体现出一种很体贴的态度。

    邹树人酝酿了几秒情绪,开始了演说:“穷啊,当初就是因为穷!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上山下乡回来后,没什么一技之长,可家里负担实在重,姊妹又多,人人都要吃饭,日子很艰苦,除了做小买卖,别无出路。”悲情气氛开始酝酿了。

    “那么邹先生,在饭店卖炸鸡在当时可不是穷人能干的。”主持人问。

    “是的,正因为当初摆小摊卖袜子挣不了几个钱,我才下定决心卖炸鸡的,利润大,当年一只鸡能翻倍挣钱,而且当时吃得起鸡的都是富人,根本不在乎小钱,我就是利用这个高端消费群赚了第一桶金。”邹先生顿了顿,继续说:“当年狠狠心,我把全部家当,不到两百块钱都投上了,买了炸鸡的炉子,不锈钢桶和三十多只鸡,找了个饭店求爷爷告奶奶就干上了。”

    “那么,您这点钱够饭店的场地费吗?”主持人这个问题把李宏宇的兴致一下调动起来。要知道,当年租饭店的地方卖炸鸡,就跟现在华夏神要进五星酒店的感觉差不多。

    邹树人整整领带,干笑了两声,一丝得意的神情浮现在脸上。“这是我这辈子觉得干的最漂亮的事!我给饭店老板采用了合作分成的方式,把我们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了。每卖一只炸鸡,我分给饭店六,自己拿四。古人说,欲取之,必予之。所以在当年,我这个理念很先进。第一家饭店我挣钱后,立即在第二家饭店卖炸鸡,很快的,所有饭店都有我邹氏炸鸡的点儿,这样我便积累了我的第一桶金,为后来我开高档酒店打下了基础。”

    李宏宇的大脑如上了润滑油的火车轮子一般飞速运转起来,他感觉邹树人的话正在启发自己一种新的思路。高端饮料进入酒店销售,这一定是众多饮料经销商梦寐以求的,相信作为收购对象的乐源商贸也一定会有兴趣,这不失为一条能跟乐源公司利益互换的路。

    “邹总,请问一下。如果当年饭店要求分成他们占到七成,甚至是九成,你会不会还采用这种方式呢?”李宏宇适时地跟邹总来了一下互动。很显然,邹树人乐意回答此类问题。

    “当初饭店也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但是谈的时候我很强势,告诉饭店,我做的炸鸡是成都最好的,没有之一!况且当时我的炸鸡有独家配方。有时候,也要敢吹牛,对不?”邹树人笑眯眯地看着李宏宇,双方完成了一次眼神交流。

    后面的节目李宏宇没太投入心思看,因为无非是邹树人经历的千辛万苦和几次险情,然后最终成为餐饮业大王之类的励志套路内容。不成功的人各有各的原因,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固定的说辞模板。况且李宏宇也知道企业家成功后必不可少的一个做法就是粉饰自己。

    节目在一小时后录制结束。在邹树人走下台时,李宏宇过去跟他握了把手。邹树人礼貌地让李宏宇代问单总好,同时客气地邀请李宏宇去他公司做客。

    “似乎还差那么一点。”李宏宇一边上洗手间,一边梳理着怎么利用好邹总的餐饮渠道去跟乐源公司谈合作。

    “这邹老板挺传奇的,从卖炸鸡到成为餐饮大王,也真少见。”

    “别听他瞎吹,他家堂哥现在是我们W城工商的一把手,当年可没少帮他。你还真以为没背景靠卖个炸鸡就能成土豪啊?这年头儿全都要靠关系!”

    主持人和她小姐妹在洗手间门口的对话,刚好让李宏宇听个正着。

    李宏宇身子一震,仿佛被过了电一般。正是主持人和她小姐妹一番不经意的对话,完全打通了他的思路,他要的那个制约点找到了。

    “单总,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跟你商量。”急匆匆和单总约好了时间,李宏宇狠踩油门,一路狂奔地来到了单总指定的地点。

    单总选择的是一家很有特色的咖啡馆。招牌是典型的黑底白字,走进去,是全套的不锈钢吧台和座椅。

    李宏宇来成都不久,不太了解这家咖啡馆的历史。单总在李宏宇落座后的闲聊中谈到,咖啡馆的老板娘是一位三十岁的离异女人,她独自带着女儿开了这家咖啡馆。这里的招牌咖啡是脱脂咖啡,口感一点也不苦,甚至还带着一种原味的香甜气息。目前老板娘已经在筹备开第三家店了,算是励志创业的典范。

    “跟邹老板很像,但我觉得背后肯定也有背景吧?”李宏宇品了一口咖啡。

    “你找我是想了解邹老板的情况?”单总把身子往后靠了靠,随后又自问自答地说道:“刚刚你说对了,他确实有很强的工商背景,而且我也跟着沾了不少光,毕竟原来是一个院子里长起来的发小了。”

    “就知道你让我去电视台替你当嘉宾别有用意。”李宏宇笑了笑。

    单总也是微微一笑,道:“有些我的人脉,你需要好好利用,不出面怎么行呢?光在办公室想,是找不到好办法的。”

    李宏宇忽然悟出了单总的高明。表面上,单总漠不关心地把担子甩给了李宏宇,其实他自己却格外操心。李宏宇想到的那些难度,单总不会想不到。他忘记了,单总曾经也是成都规模最大的酒水代理商之一,即使全面转型了,可之前的关系一定也是经常维护。单总之所以不亲自操刀的目的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锻炼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带头人选择了李宏宇。

    “如果我亲自操刀,企业的发展速度将比现在提升一倍,但是那样的话,我们无法应对更多的困难。”李宏宇想起了曾经的中国首富说过这样意思的话,而做老板的思维总有异曲同工之处。

    “单总,既然你跟邹总关系这么好,那我就把我来见你的意图跟你汇报一下。我下一步想和乐源公司共同组建直营事业部,专做商超渠道,我们来发工资,然后底价供货,我们和乐源七三分成,然后动用你发小邹总的渠道,把乐源公司的饮料放进他的酒店。如果可以,我想让你出面,我们也认识一下邹总的堂哥,和工商部门的一把手建立好关系,这样,我跟乐源公司谈判的砝码就更重了。”李宏宇说完,替单总的杯子里加了些咖啡。

    “可以,但是动了邹总堂哥的关系,你要考虑好给邹总那边利益。”单总悠悠地品了口咖啡,点了点头。

    李宏宇顿了顿,随后立即明白了单总的意思,心里暗暗称赞,这单总真不愧是商场老狐狸,事情办得滴水不漏。

    “那好,我走了,我明天就去拜访邹总,还请您提前知会他一声。”从座位上站起来,李宏宇看到单总用手比画了一个“OK”的手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