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夫人传记-千里关山万里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万里无云的晴天,张茜喜出望外地得到陈毅即将由延安返回华中的佳音,内心感到无限欣慰,他们分别已近两年,她恨不得立刻见到他!

    不料就在此时,又传来消息,说是山东八路军急于向东北集中,配合东北抗日联军解放东北,山东军区由新四军部队接防,新四军军部不久将北上到山东。为此,中央电令从延安经山东正要回苏北军部的陈毅,即留在山东承担指挥重任。

    望眼欲穿的张茜,闻讯后百感交集,立即挥诗一首,名《寄怀》,把她两年来对陈毅的切切思念都写在其中了:

    鸣声凄凄孤蝉哀,

    情思郁郁人伤怀。

    行云慵步回苍穹,

    游子久留羁旅中。

    空向行云凝眸处,

    望穿秋水人不至。

    几番报归盼欢聚,

    几番又传归期误。

    归期误,

    一别春夏已两度,

    幼儿长成双询父。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地投隆,至此中国人民从事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人们奔走相告,处处是锣鼓声,鞭炮声,处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10月,正是秋高气爽,菊花斗秋霜的宜人时节,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北移到山东。张茜带着两个孩子随军部经过长途跋涉,从淮南、淮北北上到山东的临沂城。

    此时华中局已改成华东局,统一领导华中、山东的全盘工作。新四军军部同时兼华东军区司令部。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当张茜和孩子们来到临沂城内一所旧教堂陈毅的住所时,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翻阅文件。看到张茜,他兴奋地急忙站起身来,走到她面前说:

    “怎么才来?叫我好等啊!”

    张茜此时却面无表情地站在他面前,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他的眼睛,虽然她一言未发,但她那双大眼睛却向他诉说了一切。此时,陈毅一头扑过来,紧紧地抱着她,激动地说:

    “春兰,你受苦了!”

    张茜眼角挂着泪珠,抬起头来,仍然凝视着他,冷静而深沉地说:

    “你也不比我好过!”

    陈毅一面用大拇指替她擦泪,一面温情地说:

    “不要这样,我不是好好地回到你身边来了么! ”

    张茜一面打量着他,一面轻声地问道:

    “你没有受到什么窝囊气吧!”

    陈毅笑着说:

    “有什么窝囊气好受的?我陈毅还不是陈毅!一个小小的鳖,能掀起大浪吗?”说得张茜舒心地微笑了。

    正在这时,两个孩子“爸爸!爸爸!”叫个不停地跑了过来,陈毅看到孩子迎上来了,便立刻两手各抱起一个,吻吻这个,又吻吻那个,笑呵呵地说:

    “啊!都长大了!”

    小侉搂起爸爸的脖子,又亲热地叫了起来。小丹淮由于爸爸离开时还是只有3个月左右的婴儿,此时未必能认识,但他看到哥哥这样撒娇,也就搂过来鹦鹉学舌地叫了起来。一家人就这样欢聚一堂了。

    张茜到达山东不久,就被分配在山东军区直属队任副协理员工作。

    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磨炼的张茜,虽然年龄只有25岁,但却已是一位比较成熟老练的干部了。她在担任副协理员工作期间,做得很有成绩,很出色。这时她已不像从前做宣传鼓动工作时那样,到处利用教唱歌的机会进行宣传工作。她除了用心协助直属队领导同志做很多有益的工作外,还保持着以前深入基层的习惯,常常到直属队警卫部队中去讲课。

    这个工作,在当时非常重要,因为抗战刚刚胜利,战士中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情况:有的思念家乡的亲人;有的有解甲归田的想法;有的想调到离家乡较近的地方去工作。虽然在直属队的警卫战士中问题还不是那么明显,但各种思想动向多少都有一些。尤其是华中的战士,吃不惯山东的高梁煎饼和窝窝头,不愿留在北方。

    张茜此时先是深入到战士中和他们谈心,了解情况,然后抓住主题,自编自讲。虽然张茜自认为“口才不好”,她从不会像那些天才的演说家那样天花乱坠地高谈阔论,可有意思的是,战士们就是爱听她讲课。因为张茜是在战争烽火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了解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她把这些都编成十分生动的故事,加上用她自己的真实感情表达出来,往往使得课堂十分活跃。她用感人的事实歌颂革命战士,又引导战士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后要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就要承担更加宏伟的经济文化建设的光荣重任。她还引导战士自觉地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

    警卫部队的战士们每到上课时,就兴高采烈地集合起来坐在自己的小被包上,鸦雀无声地听着张茜的讲解,有时听得人们掉眼泪;有时听得人们哄堂大笑;有时则使人气愤得直跺脚。总之,他们的感情跟着张茜走。有时张茜因直属队工作忙,抽不出时间来上课,战士们都像是心里缺了什么似的,感到难受得很。

    直属队有个小号兵,大约十五六岁,从前线调来不久,张茜每次讲课他都来听,他最喜欢张茜。要是碰上老乡送给他一些花生、红枣、豆子之类的食物,他自己都舍不得吃,总是留着给张茜。有时张茜不肯接受,他便生气地说:

    “啊!你看不起我们当小兵的!”

    逼得张茜没有办法,只好象征性地拿走一点逗逗他。

    有一天,小号兵突然哭了起来,饭也不吃,不知他从哪儿听说张协理员要调走了。结果一传两,两传仨,弄得警卫部队都知道了,都很不高兴。后来还是张茜自己去解释,才平息了这个小小的“风波”。小家伙一面擦眼泪,一面问道:

    “你真的不会调走吗?”

    张茜肯定而又认真地回答说:

    “真的!你是从哪儿听来的这个谣言?”

    “我也不知道是谁说的,只听人家在传,说你是军长的爱人,不会在这儿待多久了!”

    “是吗?我哪儿也不去,就和你们在一起,你相信我的话吗?”这时小号兵一面连连点头,一面破涕为笑,警卫部队的战士们也笑了。

    庆祝日寇投降的锣鼓声,以及合家团圆的欢笑声,很快就又被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隆隆炮声所代替了。

    在抗日战争中实行“袖手旁观、等待胜利、保存实力、准备内战”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到日寇投降后,又妄图实现其消灭八路军和新四军、占领解放区、独霸抗战胜利果实的阴谋。

    至此,抗日战争阶段已告结束,紧接着就转为保卫人民抗战胜利果实的解放战争阶段。华东解放军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在陈毅指挥下,拔除了津浦铁路徐州到济南段的日伪据点,切断了敌人在津浦路和陇海路的交通。

    此时,美帝国主义则派马歇尔来华,要国民党与共产党和他成立三人小组,在停战谈判的烟幕下帮助国民党调运大军向各解放区进攻。

    在此期间,徐州伪军头子郝鹏举,在我政治攻势和军事压力下,于1946年1月率部举行了起义。他到临沂后当着陈毅司令员的面保证说:

    “我郝某过去很惭愧,对不起贵军,对不起人民,今后一定要重新做人,决心要为祖国奋斗!”

    起义后不久,郝鹏举所部即奉命移驻到陇海路上的新安镇附近进行整训。新四军军部派朱克靖(原军部战地服务团团长)和刘述周两位同志带了一些工作人员到郝鹏举部队去做联络工作和帮助整训。

    不料郝鹏举是个狡猾的家伙,他起义后一直在窥伺着形势。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大力支持和策划下,出动了160多万兵力,在大量的“保安团”和“还乡团”的配合下,向我解放区实施全面进攻,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并扬言要在几个月内消灭我党我军。1947年1月,郝鹏举看到国民党仍在不断调集重兵进攻解放区,发生了动摇,在国民党特务的勾引下,于1947年2月叛变到国民党一边。他为今后的“高官厚禄”做准备,扬言要“一网打尽”地抓朱克靖和刘述周等新四军干部向国民党“献礼”。

    当郝鹏举动手逮捕我军派去的同志时,刘述周等冲出来了,而朱克靖同志则被扣押送到国民党的首府南京,国民党反动派知道朱克靖是大革命时代曾和叶挺在一起的共产党高级干部,便对他进行软硬兼施的卑鄙手段,逼他投降反共,当时朱克靖慷慨激昂,以严词正告:

    “共产党人头可断,血可流,决不可能屈服于你们这些民族败类!”

    他最后壮烈牺牲了。

    冲出来的刘述周等同志火速赶回临沂,向军部报告郝鹏举叛变的消息。

    陈毅闻讯后,万分愤怒,立即派出部队迅速到新安镇附近将郝鹏举部包围起来,活捉了郝鹏举。

    张茜在临沂听到朱克靖被害的消息,由于过分刺激,一下子愣住了,久久地呆坐在那里,没有声音,没有眼泪。她忽然像万箭穿心似地大喊一声:

    “朱老妈妈!……”

    紧接着,她用双拳狠狠捶着桌子,伏案痛哭不止。

    张茜已是3个孩子的母亲了,她和陈毅的小三子——小鲁,正是在1946年7月,解放战争已爆发的最紧张时刻出世的。孩子出世后,张茜的心情不那么好,她虽然十分疼爱孩子,愿意担负起抚育孩子的责任,但当她想到又将和身负华东战场指挥重任的陈毅分手时,内心有些郁郁不乐。她轻轻地抱起婴儿,吻了吻他的小脸,对他说着:

    “小东西,你来得可不是时候啊!你和你的两个哥哥将拖得我寸步难行了!你可知道,我不能和你们的爸爸一起去战斗,心里有多么不好过!”

    接着,她在内心想着:抗日战争中,我们过着断断续续的两地生活,最长的别离达两年之久。相逢才一年多,现在又要分手。而这次敌人来势也很凶猛,战争何时结束,尚不可知啊!她想着想着,为陈毅长期奔波于战场的生活感到担心,但她拼命抑制住自己的感情,不让自己多想这些。她在内心对自己说:为战斗而分手可不能表现得没有出息啊!那是一种可笑的软弱的表现。是的,应该坚强一些,我应该笑,应该为他而自豪!

    当陈毅要出发到野战军司令部去,两人分手的那一天,张茜果真表现得十分冷静。但不管她如何“冷静”,陈毅却很了解她此时的心情。他们并坐在一起,陈毅将手放在张茜的肩上,一面轻轻地抚摸着,一面安慰着她说:

    “春兰,我们已是3个孩子的父母了,由于一直处在战争环境,我俩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现在又将分手,谁的心里也不好过。但我相信,这次战争的时间不会太长,我们不久就会重逢的,等我们再次重逢后,就永远也不分开了。”

    张茜此时只是默默地注视他,什么话也未说。陈毅很知道她现在的内心活动,故意半开玩笑地说:

    “你怎么老是用眼睛和我说话?你又不是哑巴,就不能用你那清甜的歌喉对我说点什么吗?”

    这时张茜强带笑容说:

    “是啊,我有很多很多的话要对你说,但在你面前又什么也说不出来。放心吧,我会料理这一切的,只要你好,我也就什么都好。我一定以必胜的信心,和孩子们一起等着你!”

    “对,应有必胜的信心,日本天皇都服服贴贴地宣告无条件投降了,蒋介石又能怎么样?拥兵几百万能吓倒谁?他的那些兵,还不绝大多数都是给我们送弹药的运输队员?”陈毅接着转个话题说:

    “不过,仗是可能要打一阵子的。组织上还决定在必要时把军部的后方机关转送一部分到大连去,你可愿意去大连?”

    “去大连?到那儿去干什么?”

    “敌人重点进攻,我军在内线作战,机关转移到较安全的地方是常事,你若能到那里去,我也就比较放心了。”

    “啊!你在枪林弹雨中奔波,我却躲到风平浪静的‘安全岛’上去过太平日子?我不去!”

    “这是暂时的形势所迫嘛!我们要多为将来着想啊!”

    “我真为我不能和你风雨同舟而难过!”

    “怎么不能风雨同舟?难道现在不是风雨同舟吗?不仅我俩是风雨同舟,而且你我和全国的军民都正在风雨同舟呢!只是各人的分工不同罢了。”

    张茜不高兴地噘着嘴没吭声。陈毅又转话题说:

    “在别离的日子里,我只希望你多注意保重自己,拖着3个孩子够累的。但在精神上你可能比我要好过一些,你有3个宝宝伴着你,而我……”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不该说这些,虽然下半句止住了,但却已经勾起张茜的心酸了。她一头扑到陈毅怀里,久久没有抬起头来,她是在哭了?不!没有,她绝不允许自己这种时候在陈毅面前流泪,想到就一定要做到,但她此时却比哭出来还更难受。

    陈毅用双手将她的脸捧贴到自己脸上,温存地看着她的眼睛。不料张茜此时虽无笑容,但却像个十分淘气的孩子,顽皮地用自己的鼻尖使劲地拱着陈毅的鼻子。陈毅疼爱地用他那浓厚的四川口音轻声地逗着她说:

    “你这个小娃娃,生了3个小娃娃,自己还是个小娃娃!”这句话把张茜逗笑了。她那蔷薇初绽般的面容,笑得是那样的甜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