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禅-禅心一念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修禅就是修心,修心的究竟就是出世心。把尘嚣的心灵净化,不执著、不嗔惠、无贪念、不痴迷于声色就是禅心。禅心是智能的、安定的、清净的。而禅心一念之间,正是一波才动、万波相随的场面。正所谓“有心就有念,心是念之体,念是心之用。念是现象,心是本质,念的现象中可以看出心的本质。”禅宗说:“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这就是说,人们成佛达到超越的涅槃境界完全在其内在本心的作用。当你开始自问“我知道我自己的心是什么?”然后又自问“可我真知自己的心是什么吗?我现在做的是什么?我现在想的是什么?”如你彼时,肉体上想静一会儿,看看能否发现你的真心是什么,看看你能否确定它,那么你已经开始修禅;那么你已经开始认识无限之心——禅心。

    一心有滞,诸法不通

    ■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发现这位禅师所住的地方古松茂密,盘屈如盖,禅师就住在上头,鸟鹊筑巢其上,自然驯狎。白居易觉得禅师住在树上实在太危险了,于是说:“禅师住处很危险。”

    禅师说:“你住的地方比我更危险。”

    白居易说:“弟子位镇江山,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自己不停地起心动念,处处被境转动,就好像薪火相交,把自己弄得焦躁不自在,何以不危险呢?”

    ■

    禅来缠去

    禅家说:“万法唯心造”。心被名利物欲所困就不自由,情被生活情境所激也会不自由。一切烦恼,皆因心智不自由而起。心是很奇怪的东西,如果心中有物,外在的环境就会受影响。有人说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否则很痛苦。同样地,心中不能容下任何烦恼,否则世界就变得灰暗。现实生活中,我们待人处世,总是在失去主动,不能自拔,或无能为力时,才感到自己发生了困扰。那时自己是无能的、不能自我控制的。陷于物欲跟急于功利,同属于被境转,内心同样不安。愤怒伤人与惧怕退却,两者都是受心境所牵,都是心病的根源。只要有一念心带着牵牵挂挂,对一切佛法就无法融通了解。也就是说,如果你心中为烦恼所累,不通不畅,你看到的人、事、物就不会顺畅。一个明心见性的人,世界于他是通达的,因为他心中无物,故能容受一切事物。

    心净,国土净

    ■

    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她正送花到佛殿时,巧遇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欣喜地对她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来并以香花供佛,依据经典,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高兴地回答:“这是应该的,每天我来寺礼佛时,感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一样的清凉,但是,一回到家中,就开始心慌意乱。请问禅师,我一个家庭主妇,如何才能够在琐碎烦闷的生活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在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为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后的花梗很难吸收到水分,鲜花就容易凋谢!”

    无德禅师道:“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道理也是这样的,我们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只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地忏悔、检讨、改掉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

    信徒听后,欢喜作礼谢道:“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要到寺院中生活呢?”

    ■

    禅来缠去

    维摩诘经云:“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心是净土,净土是心,离心无净土,离净土无心,心与净土不二。这里所说的“心”并不是指身体的心脏,而是指无形的心性。如果心性多劫,便会生出诸多烦恼,密密染污,所以不净,故有种种之污秽现相。如水腐孑孓生,木腐菌霉生,水木不腐,方是好水好木,自无出孑孓菌霉,心断烦恼,便是净心,自无污秽现相。贪嗔痴灭,心则清净,若心清净,所在之处,皆为净土,其心若不净,皆是秽土,净秽在心,不在国土,发心向佛道,是生净佛国土。

    世间的污垢与清净,只是心中所起的分别之心。没有污垢之想,又没有清净之想,心中才不会有贪恋与忧苦。因此,静下心来,自我检视,自我学习,自我认识,像照镜子一样不时地反观自己,升华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如诗云:

    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

    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三界唯心无两样

    ■

    懒瓒禅师隐居在湖南南岳一山洞中,曾写了一首诗来表达他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后来这首诗传到唐德宗耳中,德宗很想看看这位禅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请禅师。

    大臣拿了圣旨寻到岩洞,正好瞧见禅师在洞口炊火做饭,便在洞口大声叫道:“圣旨到,快下跪接旨!”洞口的懒瓒禅师却装聋作哑,毫不理睬。

    大臣探头细看,只见禅师以牛粪生火,炉中烧的是地瓜,火越烧越旺,整个洞里洞外烟雾缭绕,呛得禅师涕泪纵横。大臣见此情景,忍不住叫道:“喂,禅师,你的鼻涕留下来了,赶紧擦一擦啊!”

    懒瓒禅师头也不抬,答道:“我才没有闲工夫给俗人擦鼻涕呢?”说完后,懒瓒禅师随即夹起炙热的地瓜,就往嘴里送,并大声赞道:“好吃!好吃!”

    大臣见状,惊讶得目瞪口呆,因为懒瓒禅师吃的地瓜上还带着很多泥巴。懒瓒禅师还随手递给大臣两块,并说:“趁热吃吧!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心田识海中不要把它们分成两样!”

    大臣就赶回朝廷,把禅师的这些奇异举动据实报告皇上,德宗听了十分感慨地说:“能够放下名利的人,才是真正修行的人啊!”

    ■

    禅来缠去

    好与坏,俗与稚,一旦心中有所区别,就会产生贪念,生出很多的贪婪与执著,结果在不知不觉里受缚。世人往往就是将自己紧紧捆绑在各种欲望的车轮之上,被迫随着它不停地转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死死抓住,不肯松开,不肯放下。

    心清如水即是佛

    ■

    一痴师太向三个徒弟宣布,要在她们当中挑选掌斋师。

    掌斋师是看秧庵掌管膳食财务的神职,庵内几百号尼姑居士的饮食起居以及一应开销全由她负责。一旦师太圆寂了,掌斋师就自然接替师太,就任看秧庵的当家师。看秧庵的前任掌斋师是一痴师太的师姐,法号一傻,三年前就圆寂了,掌斋师由一痴师太自己兼任,因此掌斋师一职实际上空缺了三年。现在,一痴师太要挑选新任掌斋师,也就意味着她要挑选当家师的接任人了。这让徒弟慧明心里暗暗地感到高兴。凭着师太平时对她的喜爱,掌斋师非她莫属,这在看秧庵里的尼姑居士们看来,简直就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就连慧明自己也认为师父一定会选中自己担任掌斋师。

    在这座看秧庵里,慧明待了15年,也就跟了一痴师太15年,天天打坐念经,潜心修行,简直就是一痴师太的影子。她对佛家经文不仅熟背如流,而且领悟得既快又准,师太对她的这份悟性是极为赞赏的。为此,慧明也在心底里感到一丝甜甜的自豪。

    相比之下,20年前就进了看秧庵的大徒弟慧清,尽管练功打坐、念经修行比慧明刻苦,也能领会一痴师太的点拨,但比起慧明灵光般的快速反应来,还是要逊色一些。为此,一痴师太没有少责罚慧清。

    再看小徒弟慧悟,简直就是一个木瓜。她身世凄惨,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在路旁,幸遇一痴师太路过收留下来,这才在看秧庵长大。她平时也不太说话,一副木讷的样子。

    一次,师太问她们三个师姐妹:“本庵为何称看秧?”慧清想了半天才回答:“世上草木,皆自秧苗始,不加看护,岂能茁壮?”慧悟则在师太的一再追问下才回答:“在我佛眼里,我永远是秧。”只有慧明回答得最快:“世上万物,莫不经风霜历寒暑,否则难以成器。佛家子弟不经磨难,怎能修得真身?”师太听了慧明的话,就微微点了点头;听了慧清的话,没作任何反应;听了慧悟的话,居然把眼睛闭上念起经来。

    一痴师太与众尼姑居士们约定,三天后在庵里当众挑选新任掌斋师。尼姑居士们都认为师太是在走过场。慧明自己也认为师父没有必要多此一举,直接指名不就得了?但师父既然要她们三个师姐妹站出来挑选,那就还是得做些准备,否则被师姐师妹抢去了掌斋师,自己岂不是很没面子?三天后,一痴师太把全庵的尼姑居士召到了庵堂里,观音大士的塑像坐在莲花蒲团上慈祥地望着大家,师太用与观音同样的姿势坐在观音大士塑像前的蒲团上。她闭着眼睛,默念了一阵,又突然睁开眼睛说:“开始吧!”

    慧清上前,捧着一碗清水献给一痴师太:“掌斋如掌水。”师太接了,放在座旁。

    慧明上前,献上一碗饭:“斋饭斋饭,斋即饭,饭即斋。”师太也接了,放在座旁。

    轮到慧悟,却见她空着手上前,朝师太打个躬就退下。

    师太问:“慧悟,怎么不说话?”

    慧悟缓缓地转身,轻声说:“斋在心,饭在心,水也在心。掌斋即掌心。”

    一痴黯然无语,旋即起身:“慧悟,从今天起,由你担任掌斋师。”

    整个斋堂一时都待了。

    慧明吃惊不已:“师父,我……”

    一痴目光深邃地看着慧明,语意深长:“心清如水即是佛,了无牵挂佛无边……”

    ■

    禅来缠去

    我们要想学佛,学佛就是学觉;我们要想成佛,就是成就大智大觉。从哪里做起?即从心地清净做起。心里不清净,这就是障碍,这就是烦恼。所以,学佛的人心一定要清净。要想心清净,必须要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放下,修平等心,修清净心。只有心灵清静了,才能远离尘嚣,避开尘俗,摒弃浮躁,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和立场的坚定;只有心清如水,才能行得正站得稳,任尔东西南北风,随心所欲不逾矩;只有心清如水,才能洞明世事,不畏浮云遮望眼。

    空由心造

    ■

    一天,知云和尚去参访石头禅师,两人谈兴很浓,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来到了江边。这时一位船夫正将沙滩上的渡船用力推向江里,准备载客过江。船下水后,沙滩上留下一片被压死的螃蟹、虾螺,让人看后心生怜悯。

    知云看后不禁向石头禅师问道:“请问大师,刚才船夫推船入江时,压死不少虾螺,这是乘客之过,还是船夫之过?”

    石头禅师毫不犹豫地答道:“既非乘客之过,也非船夫之过!”

    知云不解,又问:“乘客、船夫都无罪过,那究竟是谁之过呢?”

    石头禅而厉声说道:“是你的罪过!”

    ■

    禅来缠去

    “罪孽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时罪亦亡。”本身的罪孽是由自己的心志不坚所造成的,如果心里没有坏念头时罪孽就会被消灭的。船夫为了赚钱,乘客为了事务搭船,虾蟹为了藏身被压,这是谁的罪过?这不但是船家,乘客的罪过,而且也是虾蟹的罪过。但也不是三者的罪过,因为三者都是无心。无心,怎能造罪?纵有罪,也是无心之罪。而知云和尚无中生有,妄自分别,所以禅师才呵责“这是你的罪过”。

    大千世界,无时无刻都有着大大小小的罪过出现,但是其中大多数都是无心之罪。禅语说:“无心之过是一场意外,你不能谴责意外。”“有和无本是佛法的一物两面,有就是无,无就是有。说有说无都是片面之词。”因此,做人一定要学会承担,也一定要学会处之淡然。世间许多事情本来就很平常,无需计较是非黑白,看开了就是快乐。

    心灭法灭

    ■

    盘圭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提问题,并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名求道而来的信徒很多。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示盘圭禅师说:“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

    盘圭说:“是怎么一个‘天生’法?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我帮你改掉。”

    信徒回答说:“不,现在没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会跑出来。”

    盘圭禅师说:“如果现在没有,只是在某种偶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那么就是你和别人争执时,自己造就出来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若把它说成是天生,就是将过错推给父母,实在是太不公平了。父母生给你的,只有佛心,其他没有。”

    信徒经此开示,会意过来,再也不轻易地发脾气了。

    ■

    禅来缠去

    我们的烦恼本空,罪业本无自性,识心寂灭,没有妄想动念处,就是正觉,就是佛道。世间上没有天生的东西,大自然因缘聚合会生森罗万象。人的本性上包含了善恶诸法,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本性之所以难以改变,在于人们给自己的心戴上了枷锁,却并不是真的难以改变。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也只是说难,并不是说不能改。但大部分人都受此观念的束缚,并借此逃脱改变。其实只要用心、静心,所谓的天生的恶习与不好的性情就能被压制住,没有什么习惯是改不了的。

    心地透明,无所可生

    ■

    有位夫人脾气十分古怪,经常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生气,她也很清楚自己的脾气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一个朋友对她说:“附近有一位得道高僧,你为什么不去向他诉说心事,请他为你指点迷津呢?”于是这个夫人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找那位高僧。

    她找到了高僧,向他诉说自己的心事,言语态度十分恳切,渴望从高僧那里得到启示。高僧一言不发地听她叙述,等她说完,就把她领到一所禅房中,然后锁上房门,无声而去。

    夫人本想从禅师那里听到一些开导的话,没想到禅师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把她关在这个又黑又冷的屋子里,她气得跳肢大骂,但是无论她怎么骂,禅师就是不理会她。夫人实在忍受不了,便开始哀求,但禅师还是无动于衷,任由她在那里说个不停。

    过了很久,房间里终于没有声音了,禅师在门外问道:“还生气吗?”

    夫人说:“我是生自己的气,怎么会听信别人的话到你这里来!”

    禅师听完,说道:“你连自己都不肯原谅,怎么会原谅别人呢?”于是转身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回来问道:“还生气吗?”

    夫人说:“不生气了。”

    “为什么不生气了呢?”

    “我生气有什么用呢?只能被你关在这个又黑又冷的屋子里。”

    禅师说:“你这样其实更可怕,因为你把你的气都压在一起,一旦爆发会比以前更加强烈。”说完又转身离去了。

    等到第三次禅师问她的时候,夫人说:“我不生气,因为你不值得我生气。”

    “你生气的根还在,你还没有从生气的漩涡中摆脱出来!”禅师说道。

    又过了很长时间,夫人主动问道:“禅师,你能告诉我气是什么吗?”

    高僧不说话,只是看似无意地将手中的茶水倒在地上,夫人终于顿悟:原来,自己不气,哪里来的气?心地透明,了无一物,何气之有?

    ■

    禅来缠去

    禅说:心若无事,万法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

    气由心生,心有欲则气生。世人正是因为有太多的欲望,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才会生活得不快乐。浮心大盛,则视人视事视物皆不能见其本性。而时刻保持自制,方不能被外界所牵,外欲所扰。

    人生中不可能不遇到伤害。避免那些可以使我们受伤、受苦而在我们的生命中遗留下伤痕的种种不快,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只要把精神之友、洁净之光请进心中,把许多精神之敌驱逐出去就是了。把愤怒和伤害抛到脑后吧,除非自己愿意,否则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够以任何方法来伤害你或者使你感到愤怒。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

    一天,信重武士向白隐禅师请教:“真有地狱和天堂吗?”

    “你是做什么的?”白隐禅师问。

    “我是一名武士。”信重武士答。

    “你是一名武士?”白隐禅师大声说,“哪个愚蠢主人会要你做他的保镖?看你的那张脸,简直像一个讨饭的乞丐!”

    “你说什么?”信重武士热血上涌,伸手要抽腰间的宝剑,他哪受得了这样的讥嘲。

    白隐禅师火上浇油:“哦,你也有一把宝剑吗?你的宝剑太钝了,砍不下我的脑袋。”

    信重武士勃然大怒,“哐”的一声抽出了寒光闪闪的利剑,对准了白隐禅师的胸膛。

    白隐禅师安然自若地注视着信重武士说:“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一瞬间信重武士恢复了理智,觉察到自己的冒失无礼,连忙收起宝剑,向白隐鞠躬道歉。

    白隐禅师面带微笑地对信重武士说:“天堂之门由此敞开!”

    ■

    禅来缠去

    宣化上人说:“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时时都是佛,你念念黑暗就时时都是鬼。所以佛与鬼的分别,就在这一念之间,一念佛,一念鬼;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若念天堂,有爱便是天堂;若念地狱,人间处处即炼狱!大乘佛法常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又说:“是心是菩萨,是心作菩萨。”你想升天堂入地狱是由你自心一念所造的,你心想升天堂,别人没法拖你下地狱;你要下地狱,别人也无法硬拉你上天堂。的确,有时天堂和地狱就是我们自己掌握尺度的结果。很多事情由于自己的心眼所迷,一念之间两种局面。

    心佛则佛,心魔则魔

    ■

    从悦禅师是江西人氏,他经常云游四方,讨教禅道。

    这天他来到清素禅师之处,亲自登门拜访这位功德很高的禅师。见到清素后,他拿出随行带来的荔枝说道:“长老!这是我从家乡带来的土特产,请你吃几个!”

    清素很高兴地接过荔枝,感慨地说:“自从先师圆寂以来,我还是第一次吃这种水果。”从悦谨慎地问道:“长老先师是哪位大德?”

    清素长叹一声道:“慈明禅师,我在他座下曾侍奉十三年呐!”

    从悦听后十分惊讶:“十三年来你甘愿担当此种差事,肯定受益匪浅,最后也一定获得他的真传了。”说完,就把带来的荔枝全部给了清素长老。

    清素十分感激,深情说道:“我们身为出家之人,谨记先师遗言,大道不许外传,如今看你如此虔诚,为这荔枝之缘,我破例传授于你。”从悦喜出望外,洗耳恭听。

    “请把你的修禅心得告诉我!”清素说道。

    从悦一一如实禀告。

    清素听后开示他道:“世界是佛、魔共存的。放下时你要成佛,不要成魔。”从悦禅师领悟了大道。

    清素禅师又说:“我今天为你点破,你便获得大自在,但切不可说我是你的老师,你的老师是你自己!”从悦点头称是。

    ■

    禅来缠去

    人身易得今不得,

    我入魔道不欲佛;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身。

    世界本是佛魔共存,最后放下时,或是入佛,或是入魔。魔者,心不佛,行亦不佛。佛与魔都能放下人的情欲执著,区别只在于心中的理数不同——以天理成全我的,或者可入魔道;而以我的生命成全天地间的法理,则可成佛。世间万种苦,身体的苦,精神的苦,欲求不得之苦,生老病死之苦,内心被贪嗔痴驱使,则是苦中之苦……识遍苦海人间,魔欲普度众生。

    佛是为人,魔是为己。虽事事皆为人者未必成佛,但事事皆为己者必定成魔。修行者与人为善,具备一颗佛心,谁又会不去称赞他的善良呢?佛语有云:“心佛则佛,心魔则魔。”是佛是魔,在于个人。

    不争是真修

    ■

    唐代的丰干禅师在当时颇有名望。一天,他在树林里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的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衣服虽然不整,但相貌俊美。禅师问了附近村庄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

    不得已,禅师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为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国清寺安住下来,长大以后,上座就让他担任行堂(添饭)的工作。时间久了,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其中一个名叫寒山的人,与拾得相交最为深厚。因为寒山家境贫困,拾得就将斋堂里吃剩的饭菜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背回去用。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地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避开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再看他。”

    寒山再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世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回答道:“弥勒菩萨的偈语这样说:‘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如果你能够体会偈中的精神,那就是无上的处世秘诀。”

    ■

    禅来缠去

    修禅就是修炼自己的内心,不管他人如何地诽谤、欺侮,只要谦让、忍让,顺其自然,就能避开那些无聊的纠缠,自己的内心也能慢慢得到升华。凡事不争不抢,随缘而过最好。如果大家都有善良心,有慈悲心,有包容心,有仁爱心,相互之间不争执,不仇恨,那么,恶浊的人间将变成快乐自在的净土,不被自私的习气蒙蔽,也不因贪婪的情绪而沉沦。一个人只有把一切受物理、环境影响的东西都放掉,才能逍遥自在。

    智慧的众生颠倒

    ■

    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这种问题。

    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

    乙说:“我现在拼命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

    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

    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

    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

    信徒们无言以对。

    ■

    禅来缠去

    南怀瑾先生说:“世界上最值钱的东西也最不值钱,最值钱的东西没有价钱,智慧是绝对无价,但是智慧连一毛钱都不值,这就是佛常说的众生颠倒。”故事中的三位信徒为什么不快乐,就在于他们的追求,他们追求的东西无非名、利、欲,又怎么能够快乐呢?这恰恰是众生智慧颠倒的根源。如何才能不颠倒呢?明代大诗僧苍雪大师有诗云: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只有消除各种各样的妄想,摆脱名、利、欲等的束缚,才能消除心中的万虑,才能快乐起来。

    无故寻愁觅恨

    ■

    白云守端禅师年轻时在杨岐方会禅师那里参禅,但是,经过很久都不能觉悟,方会禅师非常挂念,常想如何才能开导他、启发他。

    有一天,方会禅师问白云守端:“为你剃度的师父是那一位?”

    “家师是茶陵仁郁和尚。”

    方会禅师接着说:“我听说茶陵郁山主有一次走路时摔了一跤,从此大悟,当时曾说了一首偈子,偈语你还记得吗?”

    白云守端说:“当然记得。偈语是这样的:‘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方会听了之后,大笑离去,留下白云守端愣在当地,不知道方会禅师这一笑是什么意思。这天夜里,白云守端睡不着觉,第二天也吃不下饭。经过了两三天,他终于忍耐不住,就到法堂向方会禅师求教。

    方会禅师回答得很妙:“我们寺庙前的马戏班,有个耍猴戏的小丑,你看到没有?”白云守端回说看过。

    “你在某方面实在不如一个小丑。”

    “为什么?”守端不解。

    方会禅师说:“小丑的种种动作,就是希望能博人一笑,而你却怕别人笑,我才一笑你就不吃饭、不睡觉了,可见你连一个小丑都不如。”

    白云守端言下豁然大悟。

    ■

    禅来缠去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心中不能自主,就会经常受外境的影响。别人赞美一句,就洋洋得意;别人谤言一句,就生气得不能安宁。自己的喜乐忧苦都被别人左右,便是失去了自己。这个世界上的人,每天都忙忙碌碌,每天都在不安和烦恼中度过,一个烦恼过去了,下一个烦恼又来了,愁工作、愁财富、愁子女,甚至有时候顾影自怜……总之,各种各样的烦恼层出不穷。人们每天都在烦恼些什么呢?南怀瑾大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人都在“无故寻愁觅恨。”正如故事中方会禅师指出白云守端未能契入佛法的病根那样:“连一笑都不能从心中放下,更何况整个世界呢?”假若心如明镜,没有主观,没有成见,物来则应,物去不留,遇事没有千种思虑、万般妄想,便没有了那些无故寻来的烦恼了,那么每个人都可以达到佛德境界了。

    执著是自缚的蚕茧

    ■

    三祖僧璨召集僧众,准备向他们宣讲正宗佛法。这时一个小和尚,才十四岁,名叫道信,来礼拜僧璨禅师,并问僧璨道:“什么是佛心?”

    僧璨答道:“你如今是什么心?”小和尚说:“我如今无心。”

    僧璨说:“既然你没有心,难道佛就有心吗?”

    小和尚又问:“请求师父教给我解脱束缚的方法。”

    僧璨说:“谁束缚着你?”

    小和尚说:“没有谁束缚我。”

    禅师说:“既然没有人束缚你,这便是解脱,何必再求解脱?”

    道信闻此当即大悟。他便是接三祖衣钵的四祖道信禅师。

    ■

    禅来缠去

    俗语有云:作茧自缚。我们很多人像蚕蛹一样,经常为自己编织一个精致难破的茧。庸人自扰,自寻烦恼;愚人自缚,自绑天足。究其根底,那就是一切众生,都有一个“我执”,把我的现象执著得很厉害,把自己所有的妄想、意识分别、烦恼,一切不实在的观念、思想当成真实的。其实,我们一切的思想、心理、意识的变化,都是那个真正心所起的一种现象变化而已,不是真正心。可见,只有突破自己的圈套和条条框框,才能窥见佛所启示的天地自然的精神所在。

    心在瓶中

    ■

    徒弟听到这样一个趣闻:有一个人在瓶子里养了一只鹅,鹅一天天长大了,后来这个人想把鹅拿出来,可是瓶口太小了,鹅出不来,但是这个人又不想把瓶子打破,怎样把鹅拿出来呢?这可难坏了他。

    徒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人,他就用尽心思想啊想,想来想去,可是怎么也想不出个办法。最后实在没辙了,他就去请教师父。

    师父一听就明白了,这个故事是在考验人的自性啊!

    于是,师父就问:“出来了吗?”

    徒弟一愣,很显然,他没有明白师傅的意思,说:“我不是问您如何把鹅拿出来吗?”

    师父说:“出来了吧。”

    这时,徒弟突然感到豁然开朗,仿佛鹅真的已经从瓶子中拿出来了一样。

    ■

    禅来缠去

    被困在瓶中的其实不是鹅,而是徒弟的识心与妄心。生命的真实困境,有很多也都像瓶中鹅,你再怎么百般思量、抽丝剥茧,也只是让自己越陷越深而已。唯一脱困的方法就是给予当头棒喝,敲敲自己的脑袋,唤醒那迷失而被困住的心,让它不再沉溺,自己跳出来、走出来,放出自己被困住的心。

    多一点宽恕,少一点怨恨

    ■

    林才禅宗大师正在打坐,这时来了一个人。他猛地推开门——他一定在生气——又砰地关上门,接着又把鞋子踢掉,然后走了进来。

    林才想开示他,就说“等一下再进来,请先去请求门和鞋子的宽恕。”

    那人说:“你说些什么?我听说禅宗的人都是疯子,看来这话不假,我原以为这是谣言。你的话太荒唐了!我干吗要请求门和鞋子的宽恕?那双鞋子是我自己的!”

    林才又说:“你既然能对鞋子发火,为什么不能请它们宽恕你呢?你难道一点也没有想到,对鞋子发火有多愚蠢吗?如果你能愤怒,为什么就不能爱呢?那扇门并没有对你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粗暴地对待它呢?你先出去请求门和鞋子的宽恕,否则就不要进来。”

    犹如一道灵光闪现,那人突然开悟了。“既然你能够发火为什么不选择去爱呢?”于是抚摸着那扇门,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悔恨,当他向自己的鞋子鞠躬时,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他转身走到林才的面前,林才禅宗大师立刻伸开双臂拥抱了他。

    ■

    禅来缠去

    当我们将鲜花送给他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而当我们抓起泥巴想抛向他人时,首先弄脏的是我们自己的双手。宽恕可以产生奇迹,宽恕犹如一个火把,能照亮由焦躁、怨恨和复仇铺就的黑暗道路。在对方以为你恨他的时候,你爱他;在对方应受惩罚的时候,你放过他,这就是宽恕。宽恕,是一种净化,就是将伤害从心灵的档案中消除,就是让一个囚犯得到自由,而这囚犯就是你自己。

    心地能平稳安静,处处皆青山绿水

    ■

    有弟子问石霜节诚禅师道:“古人说:卷帘当白昼,移榻对青山。好像是说,心里的痴迷帘子卷起来,禅悟的阳光才会照射进来,生命才有万丈光明;如果还不能断除人间的贪染情欲,就该让生命倾听青山绿水的呼吸,在大自然的生灭无常中领悟真理。请问老师,怎样才能‘卷帘当白昼’呢?”

    石霜节诚招招手:“你把净瓶给我拿过来。”

    弟子眨眨眼,转念一想,知道石霜节诚是要自己把自己心里的净瓶安好,使身心纯净自在,内内外外像净瓶一样无垢无染,不觉欢喜起来,躬身问下去:“是。我们又如何能够‘移榻对青山’呢?”

    石霜节诚挥挥手:“你把净瓶放回原来的地方吧!”

    弟子在一来一往间,恍然大悟……

    正所谓: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

    禅来缠去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水;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心湖中没有风波浪涛,到处所见都是一片青山绿水的美景;只要本性保存善良的德性,随时都像鱼游水中鸟飞空中那样自由自在的快乐。心如死灰,看见繁花似锦也会感到毫无生机;心灵之树常青,看到光山秃岭也会想象出它将来的绿色,因此生活的情趣主要来自人们内心的深处。

    庄子看到鱼在水中游,很羡慕地说:“乐哉鱼也。”鸟跟鱼能逍遥自在,是因为它们除生理上的欲望要求之外,没有像人类那么多的情欲物欲和烦恼。庄子所说的“体察大道的人”,就是静如止水,无识无欲,心平气和的人,正所谓“心地平静,青山绿水”。所以,要想让自己总能心平气和,就要控制欲望,消灭苦恼,做到知足常乐,开朗豁达,和谐地与别人相处,这样就可以处处看见青山绿水,花红柳绿了。

    心中有菩提,树树皆菩提

    ■

    一位拜香信佛大半生的老婆婆,在二十多年前从花木市场买了一棵菩提树,栽植在自家的院落里。当时的小树苗,已经长成遮天蔽日的大树了。婆婆把这棵她亲手栽植的菩提树看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她经常既骄傲又虔诚地坐在大树下诵经念佛。

    可是,有一天,她家来了一位客人,愣说这棵大树不是菩提树,而是一棵与菩提树长得很相似的椴树。老婆婆很惊讶也很意外,甚至有些伤心,严重影响了她的情绪和心绪。为了辨明真伪,了却心结,她托人捎信给丛林寺院的天明法师,让他来看看这棵大树究竟是不是菩提树。天明法师很快就带一弟子来到老人的家,他见到那棵大树后,马上顶礼膜拜,亲近无比,连声说:菩提树啊,真正的菩提树!我佛荫庇、我佛慈悲!老人一听连大法师都说这棵树是真正的菩提树,就深信不疑了。

    可是,天明法师刚走出老婆婆的家门,他的弟子就悄声说:师父,您不会看走眼吧?那的确不是一棵菩提树,而是一棵椴树啊。天明法师连念阿弥陀佛,悄声对弟子说:那棵椴树对老人来说就是菩提树,真真正正的菩提树!菩提本无树,我们所认定的菩提树原本也不叫菩提树,还不是因为释迦牟尼佛主坐化其下幡然成佛的原因吗?而今,虔诚的老婆婆二十年如一日地呵护深爱、坐化成佛的一棵树,不是菩提树,又是什么树呢?

    弟子终于明白了法师的一片佛心,讷讷地自语道:人人若菩萨,树树皆菩提。

    ■

    禅来缠去

    有些事物,有形无神,有些事物,有神无形。有形无神,其形也虚;有神无形,其形也实。山川草木,皆有佛性。菩提非菩提,不在于树,更不在于什么树,而在于你有没有一颗菩提之心。若菩提心在,岂不树树皆菩提之树!反之,若无菩提之心,无论坐于何种树下,也是无用的。与其关注一片树叶的是非出处,不如关注自己的心灵!

    其实佛的菩提,是一种心地光明才能求得的觉悟,一种坚忍不拔方可修到的智慧。而人的菩提,也该是一种人生中至爱至善至美的大境界。当年六祖慧能曾写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意为人性本净。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慧如日,智如月。在慧能看来,心本清净的,谈不上被尘埃污染的问题。只要明心见性,便可顿悟成佛。

    觉而不迷

    ■

    有一个富人要在院中建造楼阁,请了一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看过之后,说风水不好,住在这个地方会破财,留不住人。

    于是他就请了一尊密宗的佛像放在楼梯口,说这样风水就转过来了,会聚财,能留住人。

    正好一位得道禅师经过这里,得知此事后,便笑道:“这样你依然不能留得人与财。”

    富人问道:“那请法师开示,如何才能报得平安呢?”

    法师道:“该平安的终究平安,如有罪业,如何都难以逃出因果。自心为正,一切则平,皆为善果。”说完便轻步而去。

    ■

    禅来缠去

    六祖说过:“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明理的人晓得,这种建筑与命运并无关系。关系在住在这里面的人的心、行为。如果他的心正、行正,自然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如果他的心术不正、言行不正,就有魔来护持他,那就属于魔境。

    所谓“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佛的境界。到无障碍的境界,命运、风水也就都没有了。修禅,要念念觉而不迷,时时觉而不迷,在一切人、事、物,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之中,都要保持觉而不迷。迷,是因为本末颠倒。觉,是把颠倒再颠倒过来。心造法界,念变法界,念头能改变法界,是真正的事实真相。

    滴水开悟

    ■

    仪山禅师有位性情谦和、恭顺勤劳的弟子,平时侍奉禅师的生活起居。

    一天晚上,仪山禅师要洗脚,弟子提一桶热水倒进盆里,水太烫了,弟子赶紧加一些冷水进去,随后倒掉了剩下的水。

    仪山禅师责备他:“还有半桶水,你就这样轻易地把它倒掉!就算只有一滴水,如果给一个饥渴的人能解渴,给草木花卉能滋长。一滴水里蕴含着天地无限的生机,洋洋江河,浩浩湖海,大自然里原本就没有一滴多余的水,怎能容你随意挥霍!人本万物之灵长,若是连这一点都看不透的话,怎么能和诸佛接心,与祖师相应?”

    年轻的弟子挨骂,不仅没有懊恼,反而开悟了,从此就改名叫滴水。

    他努力修炼,不久就道行深厚,成为一名高僧。他上堂说法不谈玄妙事,只从滴水谈起。有人问他:“请问世间上什么功德最大?”“滴水!”滴水和尚不假思索地回答。“虚空包容万物,什么可包容虚空?”又有人如此问道。“滴水!”还是同样的答案。

    滴水和尚何以总是如此回答呢?因为他的心已和滴水融合在一起,心包太虚,太虚即是心,一滴水中也有无尽的时空了。所以,滴水和尚在老年曾写下一首有名的诗偈:“曹源一滴水,济心七十年;受用不尽,盖地盖天。”

    ■

    禅来缠去

    水有很多特点:它遇圆则圆,遇方则方,遇止则止,随缘而流;同时它又能摧坚克强。把石头扔进水里,就会被水覆盖,因为它最具有“包容”性;着火了,我们用水去扑灭,因为水最具有“化解”性;泥土遇见水,会变得柔软,因为水最具有“柔韧”性;把木头放进水里,会逐渐腐烂,因为水最具有“渗透”性;钢铁泡在水里久了,就会生锈,因为水最具有“侵蚀”性。水还具有不畏艰险的特性:任凭前方是巨石,是高山,都挡不住水的奔流意志。从滴水穿石,到开山劈岭,水,依靠不畏艰险的意志所向披靡。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地想想便会明白:万物皆有其根源,万事皆有其至理;一滴水可以映照太阳,一滴水也可以映射出一个人的内在本性;一沙一宇宙,一花一境界;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往往就是决定一个人未来成败的关键!

    洗身更要洗心

    ■

    一天中午,骄阳似火。

    真语小和尚化缘回来,在禅房门口见师父海源禅师端坐在太阳下大汗淋漓,泪流满面。真语非常惊讶不解。

    他走上前去,低声问道:“师父,您怎么了?”

    “没怎么,我在沐浴、洗涤呢!”师父心平气和地说。

    真语更加困惑了,他转了几个圈后,又凑过去问禅师:“师父,我没看见您沐浴、洗涤啊?”

    “我是在沐浴、洗涤自己的心灵,你当然看不到了。”禅师静静地说。

    真语感到十分好奇,想探个究竟,学点见识,就又问道:“怎么才能为自己的心灵沐浴和洗涤呢?师父可否开导开导弟子?”

    海源禅师说:“点燃一颗感恩戴德之心,在自己的心底煮沸半腔开水,再加入仁义、孝悌,甚至反思、忏悔等几味名贵的心结,便可以为心灵药浴了。”

    真语凝思半晌,终于明白了师父的真义。

    ■

    禅来缠去

    禅语说:“心是一颗明珠,以物欲障蔽之,犹明珠而混以泥沙,其洗涤犹易;以情识衬贴之,犹明珠而饰以银黄,其洗涤最难。故学者不患诟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我们的身体本是干净的,因为沾染了尘土,所以要洗;心灵本来也是干净的,只因受到了污染,所以也要洗。为身体洗澡,使人清爽;为心灵洗澡,同样也会心旷神怡。

    在人生大潮中,经历着数不尽的风风雨雨,时常洗涤自己的心灵,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要让世俗的污垢和尘埃蒙住你的眼睛,迷惑你的心智。《巴利·增支部经》上说:“若心污浊,则行为就污秽,行为污秽,就不能避免其痛苦。”心污浊,其道不平,因而跌倒;心清净,其道平坦,因而快乐。有的放矢的寻找这些污垢和尘埃,用仁义、孝悌、忏悔等反复的清洗,就像洗身、洗衣物一样,自觉、及时的清洗,心灵才会时刻光鲜亮丽,更加圣洁清净。

    为心灵除尘

    ■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叫“周利盘陀伽”,非常愚笨。

    佛陀教他一首偈颂,念前句忘后句,念后句忘前句。不得已,佛陀问他会什么,他说会扫地,佛陀就把他带到一个很清净、安静的房间,指着房内的扫帚,说:

    “既然没有办法记忆四句偈,就只念‘扫帚’好了,这样应该不会忘记了。扫帚是用来扫灰尘的,我们心中有很多无明、烦恼,使宝镜蒙尘,也应该把它扫去。”

    “怎么扫呢?”

    “用惭愧、忏悔、返照、觉察、觉照,念念分明、念念做主、念念觉察、念念觉照,这样,就能把心中的灰尘扫掉了。”

    周利盘陀伽念久后,心想,外面的尘垢脏时,要用扫把去扫,心内污秽时要怎样清扫呢?“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这样,周利盘陀伽就聪明开智慧了。

    ■

    禅来缠去

    “宝镜蒙尘”是理,“扫地”是事,理和事是相通的,既然理上不能了解,佛陀就教导他先从事上用功。法是圆融的,可以从事上修,也可以从理上契悟,到最后事理一如。释迦世尊教周利盘特迦念“扫帚”,即是从事上入,时间一久,慢慢就能由事到理,从事显理。地面不常扫,就不会有一个清洁的庭院;一个人的心不常清扫,人生中烦恼的尘埃就会在心中积厚难除。“扫帚的意义就是除去尘垢”,人们的心灵经常被污垢遮蔽,而被一些琐细事纠缠。心里面的污垢多了,烦恼多了,人也就整天糊里糊涂的。“扫地、扫地、扫心地”,为心灵除尘,心里的污垢打扫干净了,心地就清净了。

    莫忘心灵后花园

    ■

    弟子们坐在禅师周围,等待着师父告诉他们人生和宇宙的奥秘。

    禅师一直默默无语,闭着眼睛。突然他向弟子问道:“怎么才能除掉旷野里的杂草?”弟子们目瞪口呆,没想到禅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一个弟子说道:“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禅师听完微笑地点头。

    另一个弟子说:“可以一把火将草烧掉!”禅师依然微笑。

    三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除掉杂草!”禅师脸上还是那样微微地笑。

    第四个弟子说:“他们的方法都不行,那样不能除根的,斩草就要除根,必须把草根都挖出来。”

    弟子们讲完后,禅师说:“你们讲得都很好,从明天起,你们把这块草地分成几块,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杂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再到这个地方相聚!”

    第二年的这个时候,弟子们早早就来到了这里。原来杂草丛生的地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金灿灿的庄稼。弟子们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用尽了各种方法都不能除去杂草,只有在杂草地里种庄稼这种方法取得了成功。他们围着庄稼地坐下,庄稼已经成熟了,可是禅师却已经仙逝了,那是禅师为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课,弟子们无不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

    禅来缠去

    只要是花园,就会衍生杂草,四处蔓延。人也一样,要及时清理自己的私心杂念,洗涤心灵的污垢,清除心魔。否则,当心魔统领全局时,人的心灵家园就会迷失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之中,淹没在灵与肉、泪与笑的搏击之中,再也找不回自己的灵魂了。修心,最重要的是心念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要想让心灵不荒芜,唯一的方法就是修养自己的美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