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禅-如实生活如是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禅如自然,生活即禅,顺应禅道,宁静淡泊。日常生活中的吃饭睡觉、担水劈柴是禅,甚至一句话、一个手势也都可以表示禅。禅就是生活,以禅来净化生活,落实觉悟人生的理念;生活就是禅,以生活来体现禅的功能,落实奉献人生的理念。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处处体会生活禅,时时拥有禅生活。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

    慧忠禅师有一次问紫璘供奉(僧官职称)道:“供奉学佛修行多年,‘佛’是何义?”紫璘不假思索,随口回答道:“佛者,是学悟之义。”

    慧忠禅师进一步问道:“佛会迷吗?”

    紫璘不以为然,忍耐着反问慧忠禅师:“已经成佛,怎会迷呢?”

    “既然不迷,觉悟作什么呢?”

    慧忠禅师的反诘,紫璘供奉无语可对。

    又有一次,供奉在批注《思益梵天所问经》,慧忠禅师就说道:“批注经典者,必须要能契会佛心,所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才能胜任。”

    紫璘不悦的答道:“你说得不错,否则我怎么会下笔呢?”

    慧忠禅师听后,就要侍者盛一碗水,水中放七粒米,碗面放一双筷子,问紫璘供奉这是什么意思?

    紫璘茫然不知,无语可对。

    慧忠禅师终于不客气地训诫道:“你连我的意思都不懂,怎说已经契会佛心呢?”

    ■

    禅来缠去

    慧忠禅师的水米碗筷,已经说明,佛法者不离生活也,离开生活,则要佛法何用?紫璘供奉远离生活批注佛经,则离佛心远矣。生活禅有四句口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六祖惠能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求兔角”。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佛法永远只能存在于藏经阁中,佛法永远不能实现。可见,禅不是理性的思维和观念上的接受所能领会的,也不是供我们谈论研究的。禅必须通过生活中的体验,把感情与理智融合起来,让行动和思想一致,真正从许多虚幻、贪执和成见中解脱出来。这就好比你只有走出屋子,才能享受春阳的温煦;只有踏着秋野落叶,方始闻到秋声;只有张开自己的眼睛,才能看到真实的景致。

    禅就是生活

    ■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一天乃向师父说:“师父!弟子自从跟您出家以来,已经多年了。可是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开示,请师父慈悲,传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

    道悟禅师听后立刻回答道:“你刚才讲的话,好冤枉师父啊!你想想看,自从你跟随我出家以来,我未尝一日不传授你修道的法要。”

    “弟子愚笨,不知您传授给我什么?”崇信讶异地问。

    “你端茶给我,我为你喝;你捧饭给我,我为你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点头。我何尝一日懈怠,不都在指示法要给你吗!”崇信禅师听了师父的开导,低头良久不语。

    师父说:“能领会就当场领会,一思虑就错了。”崇信在师父逼拶的这一瞬间,不容思量卜度,当下心开意解,悟道见性了。于是他又进一步请教师父:“如何保持呢?”师父说:“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无别胜解。”

    ■

    禅来缠去

    禅就是生活。禅门的祖师们,一扬眉、一瞬目,一举一动,都在表达禅机说法。有人问赵州禅师:“如何参禅悟道?”赵州禅师说:“我要小便去!”随后又回头对问道的人说:“这么小的事还得我自己去做呢?”问者于言下大悟!禅,原本就在生活中,人因为离禅已久,才需要参禅,而得禅的人莫不表示:“哎呀!我们真是人在禅中不知禅啊!”作为禅者的生活,日常生活的搬柴运水,喝茶吃饭,穿衣睡觉,无不蕴藏无限的禅机。一个人如不把生活照顾好,禅将安住在什么地方呢?因此,人只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处处都可以领悟到禅机,处处都可以实证禅的境界。

    平常心是道

    ■

    一日,赵州请教南泉:“什么是道?”

    南泉回答:“平常心是道。”

    赵州再问:“有何方法可以到达呢?”

    南泉回答:“当你有‘要达到’这个念头,便有所偏差了。”

    赵州又问:“如果封闭一切意念的话,我们又如何能见道呢?”

    南泉说:“这个道是不在于知或不知的,因为知或不知都已经着了‘物相’,知的相是妄觉,不知的相是麻木。如果你真的能够毫无疑问地证得大道,就同太空那样的豁然开阔,毫无间隔,又岂可受外在的是非观念来约束呢?”

    听了这话,赵州大悟。

    后来,有人请教赵州“什么是道”时,赵州便请他去吃茶,道和茶有何相干呢?吃茶在禅院里是件极为平常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不管什么人来拜访赵州,不分贵贱,赵州都请他吃茶,来这里的人就是以平常心来过生活,该吃饭就吃饭,该吃茶就吃茶,该睡觉就睡觉,如常的生活就是道,所以说,“茶”就是“道”。

    ■

    禅来缠去

    平常心就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就是一切随缘之心。禅宗讲“观心”、“治心”,其结果就是明心见性。钻木生火,火存木中,而木非火;淤泥出莲,莲生泥中,而非淤泥,这就是佛家的真俗不二。道即道路,人人能走,所以是平常的,否则就不是道。凡尘俗世间,若万事以平常心去对待,就会达到这样的境界:无事时,心能澄然;有事时,心能断然;得意时,心能淡然;失意时,心能泰然。

    当然,保持一颗平常心,并不是说这颗心不能激动,也不是说这颗心不可以感动,更不是让你不思进取,坐以待毙。而是让这颗心,多一点理性,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视野,少一点偏颇,少一点狭隘,少一点批评。拥有平常心,才能笑看人生,正所谓:佛不度人,人只能自我超度。

    好事不如无事

    ■

    有一次,赵州从谂禅师提起一句禅话道:“佛是烦恼,烦恼是佛。”

    学僧不解,因而纷纷要求赵州解释,学僧们问道:“不知佛在为谁烦恼?”

    赵州回答道:“为一切众生烦恼!”

    学僧进一步问道:“如何可以免除这些烦恼呢?”

    赵州严肃地责问学僧道:“免除烦恼做什么?”

    又有一次,赵州禅师看到弟子文偃在礼佛,便用拄杖打了一下,问道:“你在做什么?”

    文偃答道:“礼佛。”

    赵州斥责道:“佛是用来礼的吗?”

    文偃道:“礼佛也是好事。”

    赵州道:“好事不如无事。”

    ■

    禅来缠去

    礼佛,虽是好事,但却莫执著如此。太执著,就是太在意。太在意便会徒生烦恼。如果自己不能明心见性,礼佛也是耽误时间,为无关的事情奔忙。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心中有长短、好坏、多寡、善恶之分的是忙人,他们牵挂太多,也计较得太多。《临济录》中有言:“求心歇处,即无事”也就是说,只要心中无事就天下太平,就不会有舍不掉、放不下的人和物,人生就会洒脱自在。

    随缘而行,随遇而安

    ■

    南京栖霞山的栖霞山寺,被誉为是六朝圣地,千佛名蓝的道场。

    栖霞山以石刻的千尊佛像工程为最大,在无人能攀上的最高山峰顶上,有一尊站立着的佛像,庄严生动,在峰下经过的人,无不举目上视。

    一九四一年,有一信徒参观栖霞山时,见到峰顶上的佛像,就问引导的卓成禅师说:“老禅师!那尊佛叫什么名字?”

    卓成禅师回答道:“喔!那尊佛叫飞来佛!”老禅师的意思是说那个山峰很高,人没办法爬上去雕刻,这尊佛应该是从别处飞来的。

    信徒听后,很好奇地又问道:“既然是飞来的,为什么又不飞去呢?”

    卓成禅师道:“一动不如一静。”

    信徒再问道:“为什么要‘静’在这里呢?”

    禅师回答道:“既来之,则安之。”

    ■

    禅来缠去

    佛说,若想让心安宁,就要一切随缘而行,随遇而安。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是一种洒脱,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若如此,人生哪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缘动则心动,心动则缘起;缘来好好珍惜,缘去淡淡随缘。随缘一世,一世随缘。《菜根谭》上说,“万事皆缘,随遇而安。”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是一种安详恬淡的心态,是一种处变不惊的风范。

    明天的烦恼明天受

    ■

    智闲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而下。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院子树叶,这让智闲头疼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了。”

    智闲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翌日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摇树,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

    第二天,智闲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

    主持走了过来,对智闲说:“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功,明天落叶还是会飘下来的。”

    智闲终于明白:世上有好多事是无法提前的。

    ■

    禅来缠去

    佛家常劝世人要“活在当下”。所谓“当下”就是指: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周围的人。“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认真去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这一切。库里希坡斯曾说:“过去与未来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存在过’和‘可能存在’的东西。唯一‘存在’的是现在。”人生无常,该来的还是会来,有些事情是无法改变的,与其徒劳地努力,不如顺其自然。许多人喜欢预支明天的烦恼,想要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烦恼。要知道明天如果有烦恼,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交,认真过好今天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你所能做的只是把握当下,珍惜现在。

    心宽即喜

    ■

    有一个大师总是很快乐,悲观者听说后,决定去拜访他。

    大师乐呵呵地请他坐下。

    “假如你一个朋友也没有,你还会高兴吗?”悲观者问。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没有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

    “假如你正在行走的时候,突然掉进一个泥坑,出来后你成脏兮兮的泥人,你还会快乐吗?”

    “我还是会很高兴的,因为我掉进的只是一个泥坑,而不是万丈深渊。”

    “假如你被人莫名其妙地打了一顿,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只是被打了一顿,而没有被他们杀害。”

    “假如你去拔牙,医生错拔了你的好牙,而留下了病牙,你还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他错拔的只是一颗牙,而不是我满口的牙。”

    “这么说,生活中没有什么可以令你痛苦,你的生活永远是由快乐的音符组成的?”

    “是的,只要你愿意,你就会在生活中找到快乐,因为痛苦往往不请自来,而快乐和幸福往往需要人们去发现,去寻找。”大师说。

    ■

    禅来缠去

    快乐常常会与悲伤同在,忧喜原本就只有一线之隔。歌德曾经说过:“其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快乐,但快乐不像痛苦,这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人们都追求快乐和幸福,但快乐和幸福不是靠一些表面的形式来获得或者判定的,快乐其实来源于每个人的心底。与其看不如意的方面,不如学会寻找乐趣,看生活中好的一面。如果我们乐观地对待生活,用心去体会平凡中的幸福与快乐,那么快乐的微笑就会时常挂在嘴角,幸福的甜蜜也会永驻心间!

    捡走心中落叶

    ■

    鼎州禅师与小沙弥在庭院里读经,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落下了好多树叶,禅师就弯着腰,将树叶一片片地捡起来,放在口袋里,旁边的和尚说:“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早,我们都会打扫的。”

    鼎州禅师不以为然地说:“话不能这么讲,我多捡一片,地上就会多一分干净啊!”

    小沙弥又说:“禅师,落叶这么多,您前面捡,它后面又落下来,您怎么捡得完呢?”

    鼎州禅师一边捡,一边继续开导:“落叶不仅是在地面上,落叶也在我们心地上,我捡我心地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

    和尚听了之后,终于明白了禅师捡落叶的真正含义。

    ■

    禅来缠去

    鼎州禅师的捡落叶,不如说是捡心里的妄想烦恼,大地山河有多少落叶不去管它,心里的落叶捡一片少一片。禅者,只要当下安心,就立刻拥有了大千世界的一切。儒家主张凡事求诸己,禅者要求随其心净则国土净,故人人应随时随地除去自己心上的落叶。

    人生犹如四季,风雨跌宕,岁岁枯荣。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处处充满竞争,纵然载誉归来,也难免磕磕碰碰甚至遍体鳞伤。所以,我们一定要抽出空闲和时间,观照自己心灵的诉说,体察心灵的脉动。一丝忧伤、一丝烦恼、一丝不安、一丝不快、一丝恐惧、一丝愤怒、一丝后悔、一丝抱怨等,可以暂住,但不可久留。为了心灵不能承受之重,我们必须时刻捡走这些心中的落叶,清除这些可能蔓延丛生的杂草,还心底一缕清风、一轮明月。

    守宽恕之道,则心中无魔

    ■

    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兴冲冲地抱着一束鲜花及供果,赶到大佛寺想参加寺院的早课,谁知才一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人,正好与朱友峰撞个满怀,将捧着的水果,撞翻在地,朱友峰看到满地的水果忍不住叫道:“你看!你这么莽撞,把我供佛的水果全部撞翻了,你怎么给我一个交代?”

    这个名叫李南山的人,非常不满地说道:“撞翻已经撞翻,顶多说一声对不起就够了,你干吗那么凶?”

    朱友峰非常生气道:“你这是什么态度?自己错了还要怪人!”

    接着,互相指责的声音就此起彼落。

    广圄禅师此时正好从此经过,就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明原委,开示道:“莽撞的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为。能坦诚地承认自己过失及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广圄禅师接着又说道:“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协调的生活层面太多了,如在社会上,如何与亲族、朋友取得协调;在教养上,如何与师长们取得沟通;在经济上,如何量入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养夫妻、亲子的感情;在健康上,如何使身体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够如此才不会辜负我们可贵的生命。想想看,为了一点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值得吗?”

    李南山先说道:“禅师!我错了,实在太冒失了!”说着便转身向朱友峰道:“请接受我至诚的道歉!我实在太愚痴了!”

    朱友峰也由衷地说道:“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实在太幼稚了!”

    广圄禅师的一席话,终于感动了这两位争强好斗之人。

    ■

    禅来缠去

    参禅需修身,守戒当恕人,无争破执是参悟禅慧的入门要求。无善心和气待人纳物者,参禅也是毫无用处。因此,于别人之过,需宽容,切不可念念不忘。世间贵在和谐,守宽恕之道,则心中无魔。

    欲望无止境

    ■

    南阳慧忠禅师被唐肃宗封为“国师”。有一天,肃宗问他:“朕如何可以得到佛法?”

    慧忠答道:“佛在自己心中,他人无法给予!陛下看见殿外的一轮明月了吗?能否让侍卫把它摘下来放在大殿里?”

    “当然不能!”

    慧忠又说:“世人痴心向佛,有的人为了让佛祖保佑,取得功名;有的人为了求财富、求福寿;有的人是为了摆脱心灵的责问,真正为了佛而求佛的人能有几个?”

    “怎样才能有佛的化身?”

    “欲望让陛下有这样的想法!不要把生命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几十年的醉生梦死,到头来不过是腐尸与白骸而已,何苦呢?”

    “哦!如何才能不烦恼不忧愁?”

    “您踩着佛的头顶走过去吧!”

    “这是什么意思?”

    “不烦恼的人,看自己很清楚,即使修成了佛身,也绝对不会自认是清静佛身。只有烦恼的人才整日想摆脱烦恼。修行的过程是心地清明的过程,无法让别人替代。放弃自身的欲望,放弃一切想得到的东西,其实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

    “可是得到整个世界又能怎么样?依然不能成佛!”

    慧忠问:“你为什么要成佛呢?”

    “因为我想像佛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

    “现在你贵为皇帝,难道还不够吗?人的欲望总是难以得到满足,怎么能成佛呢?”

    ■

    禅来缠去

    心湖平静,明月自现。心有妄求,永无宁日,人不能救,佛不能救,天不能救!欲望永远没有止境!欲望太多,心胸就会渐渐被物欲和贪婪占满。这时,即使能得到最多的享受,也会让人觉得缺乏情趣。一些人天天活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之中,声、色、香、味统统都享尽了,却总觉得生活空虚、枯燥和乏味,烦恼总是很多,精神生活总是很苦,为什么?因为他的清净心智已被物欲所障蔽。唐朝无业禅师说:“莫妄想。要把自己从复杂的欲求中解救出来,以单纯的态度,面对多元复杂的社会,才能以简驭繁,而活得自在喜悦。

    正所谓:

    秋云秋水,看山满月;

    这里明得,千万知足。

    贪婪是烦恼的根本

    ■

    伽蓝尊者关羽自从皈依佛教之后,就恪尽职守地惩奸罚恶,护持忠良,做佛教的护法长城。有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觉得好久不曾到娑婆世间来行化,不知道阎浮提的众生人性有没有进步一点?他决定到人间来明察暗访一番。伽蓝尊者驾着云朵一路向人间奔来,来到一处山庄,低头一瞧,只见层层的白云之下,阡陌相连,黍稻飘香,他降下云头,停在一处丘冈上。他摇身变成一个修道人,信步向村庄小径行去。村庄里男耕女织,鸡鸣犬吠,几个垂髻稚童在晒谷的广场上嬉戏奔跑,好一幅祥和富足的农家乐景象!

    他东觑西瞧,正要移步离开,突然看到路旁一个童子踽踽独行,泫然欲泣,好像有无限的委屈。伽蓝尊者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上前双手合十道:“这位小施主请留步,老衲有事想请教你。”

    童子抬眼一瞧,是个化缘的道人,眼眶一红,眼泪簌簌而下说:“师父!如果你要向我化缘,对不起,我自身已如泥菩萨过江,请你到别处去吧!”

    “小施主!你误会了,我是看你愁眉不展的样子,想要对你有所帮助,你可以把难处告诉我吗?”

    童子听了,原来是一位慈悲的师父,破涕为笑说:“我上有一位寡母,含辛茹苦把我抚养长大,她因此积劳成疾生了重病,我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伯叔舅姨,家里又无恒量寸金可以为母亲治病,所以才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伽蓝尊者一听,感动极了,想不到娑婆世界的顽劣众生,已经有如此大的进步,连这么稚幼的童子都懂得人伦大孝。心中一喜,神通变化,对着路边的一块石头随手一指,霎时变成一块黄澄澄的金子,送给童子说:“你把这块黄金带回去,好好医治你母亲的沉疴旧病。”

    哪里晓得童子竟然无动于衷,频频摇手说:“我不能接受你的金块。”

    伽蓝尊者听了,更加的心花怒放,颔首称赞,太美妙了!这世间的人性竟然变得如此的淳厚,稚子幼童见财也不起觊觎之想,实在太难能可贵了!于是笑容可掬地对童子说:“你小小年纪就能够见财不起贪心,值得嘉许。但是你如果不接受我金块的馈赠,又如何医治你母亲的病呢?我劝你还是把黄金接受下来吧!”

    童子眨眨乌溜溜的大眼,慧黠地说:“我不要你手中那块黄金,因为它终有用完的一天。我要你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头,有了它,我就随时有黄金可以用了。”

    伽蓝尊者听了,失望极了,原来人性的贪婪之欲,愈来愈令人惊惧担忧,他怅然地收回金块,飘然离去。

    ■

    禅来缠去

    贪婪,是我们最大的烦恼与障碍,有了钱,还要更有钱;有了房子,还要更多的土地;有了名利,还要更大的权势;有了权位名气,还要更长久的寿命来占有它……人的欲壑难填,世间的争夺迫害于是层出不穷。人应该珍惜当前所拥有的,而不要放纵自己的贪欲,做过度的非分之想,好比譬喻中的童子,不但得不到你汲汲索要的,更失去了你本来可以得到的一切。

    迷己逐物,逐物迷己

    ■

    有一次,释迦牟尼在寂静的森林中坐禅,听到远处有两个青年男女的欢笑声。

    不多久,就见一个年轻的女孩,急匆匆地从面前经过,逃到另一个方向的森林中去了。

    随后,男孩也匆匆地追了过来,见了释迦牟尼,急急地问:

    “刚才你有没有看到一个女孩跑过来?她偷走了我的钱包。”

    释迦牟尼不动声色地反问:“寻找逃跑的女孩和寻找本来的自己,哪个更重要呢?”

    男孩显然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时间感到无所适从。

    释迦牟尼再一次问他:“寻找逃跑的女孩和寻找本来的自己,哪个更重要呢?”

    年轻人在心中反复回味着释迦牟尼的话,终于醒悟了自己“迷己逐物”的愚蠢。

    ■

    禅来缠去

    很多人,一生中都在追逐功名利禄、酒色财气,却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本心本性,陷入极度的痛苦和无聊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形象:“东西置身鞍上,骑着人类而行。”人由于迷失了自己,才去追逐外物,这是“迷己逐物”。同时,在追逐外物的过程中,人进一步迷失了自己,这是“逐物迷己”。“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穷无尽地膨胀着的欲望,使人们成了物质的奴隶。如《楞严经》中所说:“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迷己逐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人生在世,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本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的执著,无止境的欲望,就会使人迷失本性。虽然我们拥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也失去了最为宝贵的自家宝藏——本心本性。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

    从前,有个和尚,破衣芒鞋,云游四方。他在化缘的时候,常常背着一个布袋,人称“布袋和尚”。别人看他背着这么大一个布袋,以为是他们僧团用的、吃的,就一直不停地供养。后来和尚嫌一个布袋不够,就背了两个布袋出门化缘。

    有一天,他装了两大袋满满的食物回去,走到半路,因为太重,就在路旁歇息打盹。突然,他听到有人说:“左边布袋,右边布袋,放下布袋,何其自在。”

    他猛然惊醒,细心一想:对呀!我左边背一个布袋,右边背一个布袋,这么多东西缚住自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如果能够全部放下,不是很轻松很自在吗?于是,他丢掉了两个布袋,幡然顿悟。

    ■

    禅来缠去

    该放下时就放下,放不下就得不到,这是人生的哲理。舍得放下,是一种解脱,是一种破迷去执的重新选择。放下,不是外相上的决然摒弃,而是在心中对坚固执著的松缚,是心灵的完全放松。人生在世,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有的人追求功名,他放不下功名;有了金钱,就放不下金钱;有了爱情,就放不下爱情;有了嫉妒,就放不下嫉妒。整日忙碌不休的人,收获的往往只是焦虑和疲惫,我们的生活太忙碌了,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我们日复一日地在赶路,以至于我们很少停下来思考一下,就不断地被很多东西推着走,或者追逐着眼前的东西而去,而我们的灵魂早已落后在我们匆匆赶路的身后。

    佛家云:“勘破、放下、自在。”一个人只有经历了漫长的人生跋涉后,才最终明白生命的意义,其实并不在于获得,而在于放下。只有当你放下足够多的时候,才能如脱钩的鱼,出岫的云,忘机的鸟,心无挂碍,来去自如,表里澄澈。正所谓“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只有这样,你才会发现生命竟可以如此充实、如此美好,日日是好日,步步起清风!

    悬崖撒手而后生

    ■

    过去有一个人出门办事,跋山涉水,好不辛苦,有一次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到了深谷里去。此人眼看生命危在旦夕,双手在空中攀抓,刚好抓住崖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保住了生命,但是他悬荡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正在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看到慈悲的佛陀,站立在悬崖上,慈祥地看着自己,此人如见救星般,赶快求佛陀说:“佛陀!求求您慈悲,救我吧!”

    “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听我的话,我才有办法救你上来。”佛陀慈祥地说着。

    “佛陀!到了这种地步,我怎敢不听你的话呢?随你说什么?我全都听你的。”

    “好吧!那么请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

    此人一听,心想,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坑,跌得粉身碎骨,那里还保得住生命?因此更加抓紧树枝不放,佛陀看到此人执迷不悟,只好离去。

    ■

    禅来缠去

    “悬崖撒手,自肯承担。”每一个参禅者都需要做到这一点,才能有所成就。要想明心见性,就要听从佛陀的指示,把手(心)放下来。修禅如此,生活亦是如此。但人的心理总是容易被害怕所占据。害怕失败、害怕丢失、害怕被拒绝,而害怕正是人安于现状的主要原因。害怕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它会使人退缩不前、失去勇气和自我封闭。在悬崖的地方,既然唯一能够活命的可能已经证实没有,吊着肯定也是只能等死。那就只有往下跳了——不一定活,但也不一定死。所以,害怕解决不了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它只会让人选择逃避,成为一个懦夫。

    做人常有进退两难的场面,与其夹在中间等死,倒不如别浪费支撑的精力,将全部精神付诸一搏,跌下去会死,但已经无法爬上去了,就算搏个万分之一的希望,毕竟还有一线生机。

    谁缚住了你

    ■

    四祖禅师还未悟道时,曾经向三祖僧璨禅师请教。

    道信虔诚地请求道:“我觉得人生太苦恼了,希望您能指引给我一条解脱的道路。”

    三祖僧璨禅师反问道:“是谁在捆绑着你?”

    道信想了想,如实回答道:“没有人在绑着我。”

    三祖僧璨禅师笑道:“既然没有人捆绑你,你就是自由的,就已经是解脱了,你何必还要寻求解脱呢?”

    道信一听此话,当下大悟。

    后来希迁禅师在接引学人时,将这种活泼机智的禅机发挥到极致。有一个学僧问希迁禅师:“怎么才能解脱呢?”

    希迁禅师回答:“谁捆绑着你?”

    学僧又问:“怎么样才能求得一方净土呢?”

    希迁禅师回答道“谁污染了你?”

    学僧继续追问道:“怎么样才能达到涅槃永生的境界呢?”

    希迁禅师回答:“谁给了你生与死?谁告诉你生与死有区别?”

    学僧在迁禅师的步步逼问之下,开始迷惑不解,继而恍然大悟。

    ■

    禅来缠去

    中国古语说:苍蝇不叮没有缝的蛋。也就是说,蛋是自己坏了,然后才发臭的。佛教中也说:狮子是被自己身上的虫咬烂的。所以,一个人是否堕落,主要还在于自身:自甘堕落、就堕落;不甘堕落,谁也无法使其堕落。

    所谓束缚,原来是自己束缚了自己;所谓污染,原来是自己污染了自己;所谓生死,原来自己沉沦生死苦海,并不是由谁造成。所以,很多人是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从而搞得自己疲惫不堪。我们应该学会解除这些束缚,用超脱豁达的心态给自己减压,从而让自己活得轻松,活得快乐。

    什么团团转

    ■

    有一个秀才,到庙里去拜访一个禅师。秀才在路上看到了一头牛,牛的鼻子被绳子拴在一棵树的上面。这头牛想吃草,可是因为牛鼻子被拴住了,它吃不上草,就围着这棵树不停地转圈子。秀才觉得很有趣,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

    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秀才听了,大惊失色,问:“啊!您老人家真是太神了,怎么知道我看到的那件事情,它的原因是绳子没有断呢?”

    禅师哈哈大笑,告诉他:“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你想想看,一个人一辈子为什么总是在打转转?还不是因为他被一根绳子拴住了鼻子,被一根绳子拴住了心灵吗。由于世上的人没有挣脱这根绳子的束缚,所以才一直在那里打转转啊!”

    老禅者又说:“名是绳,利是绳,欲是绳,尘世的诱惑与牵挂都是绳。人生三千烦恼丝,你斩断了多少根?”“众生就像那头牛一样,被许多烦恼痛苦的绳子缠缚着,生生死死不得解脱。”

    ■

    禅来缠去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来百花香,秋来月色美。夏天凉风爽,冬天雪花飞。一年四季,看不完的良辰美景,赏不完的风花雪月。但是,“若无闲事挂心头”,就会被它蒙蔽,再好的良辰美景,也是形同虚设。什么是“闲事”,闲事,就是烦恼和欲望。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当我们剪断了绳索,解开了心结,去除了杂事后,就是《心经》所说的:“无心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妄想,究竟涅槃!”这时,我们就可以充分欣赏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四季风光,就可以充分体验人生的每个阶段的乐趣。如果你的心中阳光灿烂,还会有冬天的存在吗?

    不要把心儿给丢了

    ■

    一个小沙弥刚吃完一只山杏,准备把杏核随手丢了时,被老方丈叫住了,老方丈对小沙弥说:“果核是树木的心脏,不要随手丢了,要把它播种在适宜的泥土里,唤醒一个涅槃似的再生梦。”

    小沙弥就把那个真有些像心脏的杏核深浅适宜地埋在寺院的一个角落。一两个月之后,那颗杏核真的发芽了,长出了一片片心形的叶子。小沙弥感到由衷的喜悦,就跑去告诉老方丈。老方丈听后,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喜悦,他对小沙弥说:“树木的种子可以轮回树木的再生梦,人生的种子也可以涅槃人的梦想和愿望,你知道什么是人生的种子吗?”

    小沙弥思忖了片刻,小声说:“我认为是人心。”

    老方丈满意地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人心就是生命的种子,把它播种在佛教里,能生成一棵菩提树;把它播种在艺术里,能生成一丛风景林。可是有不少人,在享受生命的同时,随手就把自己的心儿给丢了……”

    ■

    禅来缠去

    脚把心带到远方,心又把脚带回故园。人这一生走来走去,其实只绕着这一颗心。常言说:“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可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算得上有心人呢?试想,有多少人是在真正地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的呢?有多少人没有被物质和金钱的欲望牵着鼻子走呢?但是,再回过头来想想,心是自己的,如果迷失了,还有什么幸福和快乐可言呢?

    也许有人会说,为了生活我们不得不违逆自己的心。其实不是,大多数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物质与金钱欲望的需要,总是想得到更多,总想让一切都尽善尽美,为此,就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伪装自己,迎合他人。于是,也就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在痛苦中周旋,令自己身心疲惫。心灵的重负,最终让一颗曾经年轻的心,变得苍老、无力,就像汪洋大海中一只漂泊的孤帆,找不到可以停泊的港湾。找回自己的心吧,清理掉一切杂念,放下思想上沉重的包袱,抛弃心灵上过重的负荷,别再受世俗的牵绊,重新找回那个曾经迷失的自我,过上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另一种快乐

    ■

    小男孩高兴地拿着一个大蛋卷冰淇淋,一边走一边吃,好不快活。突然,他不小心将整个可口的冰淇淋掉到了地上,散成一片。

    男孩待在那里不知所措,甚至也哭不出来,只是睁大眼睛看着散了一地的冰淇淋。

    这时一个云游和尚走过了,对小男孩说:“好吧,既然你遇到这么坏的遭遇,脱下鞋子,我给你说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和尚接着说:“用脚踩冰淇淋,看冰淇淋从你脚趾缝隙中冒出来。”

    小男孩照着他的话做了。

    和尚笑着说:“我敢打赌,这里没有一个孩子尝过脚踩冰淇淋的滋味。现在跑回家去,把有趣的经历告诉妈妈。”他还说:“要记住,不管遭遇什么,你总可以在其中找到乐趣。”

    ■

    禅来缠去

    在漫漫旅途中,失意并不可怕。艰难是人生对你的另一种形式馈赠,坎坎坷坷也是对你意志的磨砺和考验。落英在晚春凋零,来年又是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何尝不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最完美的树叶

    ■

    一位方丈想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做衣钵传人。

    一天,方丈对徒弟说:“你们出去给我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两个徒弟遵命而去。

    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方丈一片并不漂亮的树叶,对师父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树叶。”

    二徒弟在外面转了半天,最终却空手而归,他对师傅说:“我见到了很多很多的树叶,但怎么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

    最后,老和尚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

    ■

    禅来缠去

    “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人们的初衷总是美好的,但是如果不切合实际地一味找下去,最终往往只会吃尽苦头。直到一天你才会明白:为了寻求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而失去许多机会是多么的得不偿失。有哲人说:“完美本是毒。”凡事苛求完美,收获的只能是无穷无尽的烦恼,它就像一个毒饵,吸引着烦恼和忧愁,聚集在我们的心头。我们所处的世界本就不是完美的,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是。况且人生中最完美的树叶又有多少呢?世间的许多悲剧,正是因为人们忽视平淡的生活。平淡中往往蕴含着伟大与神奇。

    扛船赶路

    ■

    一个青年背着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着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于是,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着船赶路吧!”“什么,扛着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比以前快得多。原来,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

    禅来缠去

    得与失,苦与乐,生与死,以禅的思维看开去,不过是宇宙的自然运行。所以,做人应随缘见性,学会放弃。懂得放弃才有快乐,背着包袱走路总是很辛苦。

    人生的包袱不是越多越好,越来越沉的包袱只会令我们的人生“加负”。生命里填塞的东西越少,就越能发挥潜能。我们应该学会定期给自己解开包袱,让自己走更远的路。只有学会放弃人生道路上遭遇的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等,才能重新轻松投入新生活,才会有新的发现和转机。

    咸淡有味

    ■

    弘一大师是由艺术家入佛的,他把佛道修行和艺术生活集合起来,更见出他的人生境界。

    一次,弘一法师从温州到宁波,挂褡于七塔寺,夏丏尊先生听说了,前往拜访。

    七塔寺云水堂里共住宿四五十个游方僧。床铺分两层,是统仓式的,他住在下层。他对夏先生说,到宁波三天了,前两天是住在一个小旅馆里的。夏先生问他,“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吧?”

    “很好!臭虫也不多,只有两三只。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

    吃饭时,只见他吃一道咸菜,夏先生不忍心地说:“难道你不嫌这咸菜太咸吗?”

    弘一大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

    过一会儿,弘一大师吃完后,手里端着一杯开水,夏先生又皱皱眉头道:“没有茶叶吗?怎么每天都喝这平淡的开水?”

    弘一大师又笑一笑说:“开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

    禅来缠去

    自在观,观自在,无人在,无我在,问此时自家安在?知所在自然自在。如来佛,佛如来,有将来,有未来,究这身如何得来?已过来如见如来。

    弘一大师的“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这是一句多么富有佛法禅味的话啊!他把佛法应用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他的人生,无处不是味道。一条毛巾用了三年,已经破了,他说还可以再用;住在小旅馆里臭虫爬来爬去,访客嫌恶,他说只有几只而已。可说真正体会了“随遇而安”的生活。

    在他看来,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束缚,都还它一个本来面目,如实观照领略,这才是真解脱,真享乐。

    割舍

    ■

    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寺旁的庭院里栽植数百盆各色品种的兰花,讲经说法之余,总是悉心照料,大家都说,兰花好像是慧宗禅师的生命。

    有一回,慧宗禅师为弘法讲经而云游各地。临行前吩咐弟子看护好寺院的数百盆兰花。弟子们深知禅师酷爱兰花,因此侍弄兰花非常殷勤,但一天深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偏偏当晚弟子们一时疏忽将兰花遗忘在了户外。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后悔不迭:眼前是倾倒的花架、破碎的花盆,棵棵兰花憔悴不堪,狼藉遍地。心想:师父回来,看到心爱的盆兰这番景象,不知要愤怒到什么程度?于是弟子们商量,等禅师回来后,勇于认错,且甘愿接受任何处罚。

    几天后,慧宗禅师返回寺院,众弟子忐忑不安地上前迎候。准备领受责罚,得知原委后,慧宗禅师泰然自若,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心平气和的安慰弟子道:

    “当初,我并不是为了生气才种兰花的……凡是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不要执著于心爱的事物而难割舍,因那不是禅者的行径!”

    弟子听后,放下一颗忐忑的心,更精进于修持。

    ■

    禅来缠去

    人在世间上,最难做到的就是放下,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爱憎之念,盘占住我们的心房,哪里能快乐自主?如果对心爱的东西,能够割舍,对违逆能够接受,进而做到无爱无憎,正如《心经》所云:“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而现实生活中,现代人时常心为物役,有太多的患得患失。因此,我们错过了许多的快乐和幸福。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看似平淡的偈语里,暗示了多少佛门玄机,又蕴含了多少人生智慧: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

    我又何尝是为了生气而生活的……

    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况且事已至此,生气又何益?从此将那株快乐的兰花栽种于心田,拥有了兰心蕙质,我们的心境一定丰盈幸福。

    花儿静悄悄地开放

    ■

    有个寺院接纳了一个年方十六的流浪儿。这个孩子头脑非常灵活,给人一种脚勤嘴快的感觉。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里剃发沐浴后,变成了干净利落的小沙弥。

    寺院的法师一边关照他的生活起居,一边苦口婆心、因势利导地教他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看他接受和领悟得比较快,又开始引导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也就在这个时候,法师发现了小沙弥的致命弱点——心浮气躁、喜欢张扬、骄傲自满。例如,他刚学会几个字,就拿着毛笔满院子写、满院子画;又如,他一旦领悟了某个禅理,就向法师和其他僧侣们炫耀;更可笑的是,当法师为了鼓励他,刚刚夸奖他几句,他马上就在众僧面前显摆,甚至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

    为了改变和遏制他的心态和不良行为,法师想了一个用来启发、点化他的办法——这一天,法师把一盆含苞待放的夜来香送给这个小沙弥,让他在值更的时候,注意观察一下花卉的生态状况。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法师找他,他就欣喜若狂地抱着那盆花一路招摇地主动找上门来,当着众僧的面大声对法师说:“您送给我的这盆花太神奇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美不胜收。可是,一到早晨,它又收敛了的香花芳蕊……”

    法师就用一种特别温和的语气问小沙弥:“它晚上开花的时候,吵你了吗?”

    “没有,”小沙弥高高兴兴地说,“它的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能吵我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法师以一种特殊的口吻说,“老纳还以为花开的时候得吵闹着炫耀一番呢。”

    小沙弥愣怔一阵之后,脸刷地一下就红了,羞愧地对法师说:“弟子受教了,弟子一定痛改前非!”

    ■

    禅来缠去

    山深显幽,水深方静。

    真正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从来不张扬和炫耀。因为,含苞待放才是最美,芳馨夜放才是最善。谦逊永远是一种做人的美德。禅悟生活,就是要求我们在生活当中应该学会藏锋不露。逞一时口舌之利,存太多争斗之心,是不能够达到禅的境界的。要知道,凡夫不迷则为佛,佛迷则沦为凡夫。

    请衣服吃饭

    ■

    一休禅师有一位将军弟子,有一天将军请师父吃斋,一休禅师到达时,守卫的人不准他进去,因为他穿着破烂的衣服。一休禅师没有办法,只好回去换了一件海青(大袍)袈裟,再去赴宴。

    当用斋的时候,一休把菜一直往衣袖里装,将军看见了很诧异,就说道:“师父!是不是家中有老母?或寺里有大众?等一会儿我令人再煮菜送去,现在请您先用啊!”

    一休禅师道:“你今天是请衣服吃饭,并不是请我吃饭,所以我就给衣服吃!”

    将军听不懂禅师的话中之意,一休禅师只得解释道:“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因为穿了一件破旧法衣,你的守卫不准我进门,我只好回去换了这身新的袈裟,他才放我进来,既然以衣服的新旧作为宾客的标准,所以我以为你是请衣服吃饭,我就给衣服吃嘛!”

    ■

    禅来缠去

    古人云:“胸中不正,则眸子毛焉。”眼睛出了毛病的人,往往是胸中无正气,邪气往上升。那些长着“势利眼”的人,尽管说得天花乱坠,假装正经,骨子里还不是为了企求“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他们这种看人下菜,不看本质,以官职、衣冠、钱财取人,媚富贱贫、趋炎附势、见机行事的做法,是会被世人所唾弃的。

    不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

    有一次佛陀问弟子:“未曾受过佛理教化的人,会遭遇到快乐和痛苦的感受,也会遇到非苦非乐的感受;受过佛理熏陶的人,也同样会遇到这些感受,如此说来,听过佛理与未听过佛理的人,他们的差别何在呢?”

    弟子们回答说:“我们所学习的皆是以佛陀为主,但愿佛陀能够做我们的眼目,给予我们正确的启示。”

    佛陀就告诉弟子们说:“未曾受过佛理教化的人,遇到痛苦的感受,就好像中了一支箭,中箭以后,他心里就执著这一支箭,愈来愈迷惑,愈来愈恐怖,就好像中了一支箭之后,又中了第二支箭,感觉愈来愈痛苦。但是,受过佛理熏陶的人,他会平静观察痛苦,去消除它。他中了第一支箭之后,不会再中第二支箭,甚至可以拔掉第一支箭。”

    对于遇到快乐的事情,佛陀也说了同样的话,如看到很美丽的花,受过佛陀教化的人,也和一般人一样,引起快乐的感受,但是绝不会因为快乐而迷失了自己,倘若在快乐中迷失了自己,则第二支箭就会带来痛苦,所以佛陀说:“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

    禅来缠去

    生活中我们遭遇到令人悲伤、痛苦的事情时,就好像中了第一支箭,倘若我们再自寻烦恼,不停地抱怨、哀叹,如此则第二支箭、第三支箭乃至第四支箭、第五支箭,就会不断地射过来,使我们更加痛苦,使我们的身心更加混乱,使我们失去了光明和智慧,无法解决任何问题。所以,我们遇到痛苦的事,最好都能够学习佛陀的教化,使心情能够平静下来,不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一旦我们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那么第一支箭的痛苦,也就会很快地消失。

    茶杯在上,茶壶在下

    ■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华寺,对住持释园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心满意的老师。”

    释园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自己的老师吗?”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帧,有的画技甚至还不如我呢!”释园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砚和一沓宣纸。

    释园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园:“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园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释园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了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杯中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

    释园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思忖良久,终于恍然大悟。

    ■

    禅来缠去

    美国作家考门夫说:“人们以为上帝最好的礼物一定放在柜子最上边的格子里,人们越是抬起头,踮起脚尖,就越能得到最好的礼物。其实上帝最好的礼物放在最下边的格子里,人们越是蹲下,越是用谦卑的心情,就越是能得到上帝最好的礼物。”低姿态为生存之态,当为人生常态。把自己看低一点,并不是刻意贬低,也不是妄自菲薄,更不是自卑,而是要谦虚谨慎。“低头的稻穗,昂头的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果实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显得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老子说,当坚硬的牙齿脱落时,你柔软的舌头却完好无损。柔弱胜过坚硬,无为胜过有为。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和畏缩,而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缘来缘去皆是福

    ■

    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悟空和悟了。一开始他们每天都出去化缘,后来就只有悟空天天出去化缘了。原来,悟了发现龙山下的缘十分好化,随便到山下走走,就能化到很多,悟了就把化来的钱买很多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存放着,其余的时候就在寺庙里睡懒觉。悟空就劝悟了,让他不要虚度时光,要出去化缘。

    悟了听了很烦,说:“出家人岂可太贪?有吃的就行。你看我有这么多的粮食,足可以让我吃上半月,何必出去奔波劳累?”

    悟空念了声阿弥陀佛,说:“师弟,你化了这么多年缘,还没有参悟到化缘的妙处和真谛啊?”

    悟了听了,就讽刺悟空,说:“师兄,你倒是日出而出,日落而归,可你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你化的缘呢?”

    悟空说:“我化的缘在心里。缘自心来,缘也要由心去。”

    悟了听得一头雾水,说:“不明白不明白。”

    后来,悟了化的钱物越来越少了。这让悟了很苦恼,原来化一次缘可以吃上半月,现在只可吃上几天。但悟空依旧天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但悟空天天都面带微笑。悟了想挖苦师兄,说:“师兄,你今天收获如何?”

    悟空说:“收获多多。”

    悟了说:“收获在哪里?”

    悟空说:“在人间,在人心里。”

    悟了感觉自己一时很难参悟师兄的话,决定明天一起跟悟空去化缘。悟了说:“师兄,我悟性太差,我想明天跟你去化一次缘。”

    悟空点头同意。

    次日,悟了要跟悟空去化缘了,悟了又拿了那个他出去化缘用的布袋。悟空说:“师弟,放下布袋吧。”悟了说:“为何?”悟空说:“你这布袋里装满私欲贪婪,拿出去,是化不来最好的缘的。”

    悟了说:“那我们把化来的东西装哪儿?”

    悟空说:“人心里。人心无所不容。”

    就这样,悟空和悟了就上路了。悟了跟悟空每到一处,就会有很多人认出悟空。悟空还没来得及说话,他们就主动拿出东西给悟空。有的还说,幸亏悟空大师上次施舍,才使我们渡过难关。悟空大师的大恩大德,我们没齿难忘啊!悟了在心里想:“不让我拿布袋,看你一会把东西往哪里搁。”他们继续往前走,他们化的缘也越来越多。悟了看到今天收获不少,满怀欣喜。恰在这时候,从远处走来一个农夫,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边走边哭。原来农夫的孩子得了重病,他拿不出钱来给孩子看病。悟空就走过去,把化来的财物全部给了农夫。他们继续前行,除了温饱外,他们一路化了就舍,舍了再化。悟空问悟了:“师弟,跟我出来你化到了什么?”

    悟了苦笑。

    悟空说:“师弟,你只知道缘来之福,而不懂得缘去之福。看天地间,自然万物为何如此美丽,天地万物都在循环啊。师弟,风水、日夜、四季,哪一样不是在循环?光知道缘来之福的人,那只是片刻的欢愉,时间久了,就是一池死水。我们之间的区别就是,你把化来之物放在了充满私欲贪婪的布袋里,我则把化来之物放在人心里循环,让善良和爱在人间、在人们的心里循环。”

    悟了听到这里,低下了头。悟空念了声,阿弥陀佛。

    ■

    禅来缠去

    大乘佛教有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发这四弘誓愿,就是要时时刻刻、兢兢业业地督促自己用功。不只是为自己。六度万行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第一个就是布施。为什么要修布施呢?就是要断掉我们的吝啬心,执著心。我们都执著吝啬得很,不肯舍。肯舍心量就大了。

    布施,表面是“舍”,其实是“得”。没有舍去我们内在的悭贪,怎么得到无有恐惧的自在?无求的布施,令我们所行纯净,端严高贵;无悔的布施,令我们鄙陋俱除,身心福乐光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