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陇南-小寺台藏龙卧虎,三俊才名列乡贤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阶州白马关,有清一朝考取了进士一名,举人两名。他们是黄居中,吴作哲,吴鹏翱。他们不仅聪颖博学,而且为人正直,不为世俗所左右。皆为今康县寺台人。

    黄居中,字裳吉,号芦溪,寺台磨坝人。生于同治五年(1866)。光绪九年(1883)州试成名,补为廪生。光绪二十年(1894)乡试第一名,从此人称黄解元。光绪二十一年,赴京会试未中。时值李鸿章在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18省1200名应试举人聚集北京松筠庵联合上书请愿,他与603名举人在广东应试举人康有为起草的万言书《上请第二书》上签了名。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他又与甘肃的76名应试举人联名写了《请废马关条约呈文》。光绪二十八年(1902)又会试京城,中了三甲第一百四十三名进士,与同科进士朝拜了光绪皇帝。

    是年,黄居中赴任贵州铜仁县知县。因为官清廉,政绩突出,于三十三年(1907)升任铜川代理知府。铜川府有一案犯张达,因背景复杂,多年积压,未能结案。黄居中毅然顶回送来的贿赂,作出公正处决。在一场被人蓄意挑起的暴乱中险遭杀害,于是连夜挂印弃官返回家乡。

    黄居中博学多识,才华出众,品德高尚,在乡里深孚众望。民国初年担任白马关分州征信局局长和参事会长。民国四年(1915),主持建县谋划会议,为康县立县来往奔波,并委派其弟黄允中与崔峻、李丹亭三人赴省请示。晚年在家乡设馆教书。

    黄居中的诗文保存下来的很少。今存清光绪甲午科《甘肃乡试朱卷》所载五言八韵一首,可见一斑。

    袖得青莲笔,可源试一穷。恍从天汉落,直走海门东。

    宿雾冲成白,朝晖荡不红。派垂三界回,障扫百川空。

    泻池声兼雨,归墟势若风。回流趋雁碛,倒影掣鸿蒙。

    岱色苍茫接,诗心浩荡同。荣光昭异瑞,顺辄惬宸衷。

    ——《赋得黄河落天走东海》

    该诗写黄河及其河源的壮丽和离奇。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途中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成千上万条溪水,形成滚滚洪流,一泻万里,奔流到海。李白曾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以澎湃之笔写黄河之水自天而落,奔流到海的宏大气势。一联点出“河源”。河源是河流补给的源头,指源水支流。青莲笔指笔的颜色呈青莲色,即浅紫色。试者,尝试。穷者,推究到极点。二联写黄河流程之长。黄河流程5000公里,从青海高原到渤海之滨落差很大。“恍从天汉落,直走海门东”,这里指入海的地方。三联写途中宿雾和朝晖的神奇变化。宿雾,过夜的江雾。朝晖,指早晨黄河的水呈污浊色。“冲成白”,“荡不红”,分别指宿雾和朝晖在奔流激荡中呈现的颜色。四联写流域的辽阔广袤。派指河源的分支,有高有低,几乎将天地间的流水都汇纳进来,其势摧岩扫川,不可一世。“三界”,自天而地,自高而低,包容了三界地势。佛教将世俗世界分为三种境界,言其居高而下,海纳百川,横扫千里。五联写黄河一路跌宕起伏,其势壮观。黄河发源青海高原,一路有大小湖泊数百个。入池时水注直下,“声兼雨”,流经荒原时,披荆斩棘,势若风驰。六联写黄河流经河湾时的疾速。“回流趋雁碛”,大雁停留的沙滩,迅速被漫淹。“倒影掣鸿蒙”,落在河水中的山川倒影,很快变成混沌状态。雁碛,大雁的沙滩。掣,拽、拉,喻迅速。鸿蒙原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七联写黄河流到山东时的恢宏气势。黄河经过千回百转,至山东泰山已成滔滔江天,浩瀚无垠。“岱色苍茫接”,岱色,指泰山。泰山又称岱宗,或以“岱”简称。“诗心浩荡同”,黄河的浩荡之势,与诗人的浩荡之情,融为一体,震撼寰宇。八联写黄河的祥瑞之气和诗人的神怡之心。“荣光昭异瑞”,荣光指五色云气,古时以为祥瑞之征。“顺辄惬宸衷”,辄,总是,惬,满足、畅快。宸,皇帝住的地方。衷,发自内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祥瑞之气,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发源地。黄帝、炎帝,形成了夏华民族。之后的颛顼、帝喾、尧、舜、禹,以至夏、商、周,皆称华夏子孙。从殷商王朝到北宋年间,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河是华夏文明的象征。作者最后揭示了黄河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中的伟大意义,由衷的满足发自内心。

    吴作哲,字旦庵,号川源先生。寺台吴家斜坡人。生于清雍正元年(1723),自小聪颖好学,名扬乡里。因家境贫寒,靠父母节衣缩食供其上学。19岁参加州试。31岁参加乡试中举。连续几次上京会试都落第而回。初任狄道(今临洮县)教谕。44岁出任云南武定州禄劝县知县。56岁时,因家父去世,离职回家守孝。三年后,又出任广东镇平县知县。

    据《县志》载,吴作哲任狄道教谕期间,“勤奋施教,选荐人才,成绩卓著”。初到禄劝县时,适逢大旱之年,“灾荒所及,饿殍已时有目睹”。吴作哲一面呈禀救济,一面果断地开仓放粮,百姓高呼“吴青天”。禄劝县12年,年年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离任时,百姓集聚县衙相留,乃至痛哭流涕。

    镇平县小人多,加之捐税繁重,所需粮食多仰赖浙闽。因粮价奇高,百姓不堪忍受。吴作哲施生产自救措施,庄稼年年获得丰收,百姓感激不尽,又兴办书院,振兴教育,“一有空闲,他便去书院视察,亲自批阅生员文章,讲授经书典故,指导生员读书作文”。

    乾隆四十八年秋,吴作哲在镇平县知县任上,地方各界恭贺他60岁寿日,送寿幛一幅,盛赞了他一生的功德。寿幛系进士出身原任四川潼关三台县知县方岳所撰。

    寿幛对吴作哲的赞誉有过之而无不足。说他“集两间正大之气,成一代醇茂之儒”,当在乾隆鼎盛之时,效忠国家,成绩卓著。“虽未即大其用,而竟其施而所至”,德泽之所被,风声之所树,“俱足长留其人于不朽。”称他是武都望族,陇右奇才。

    在狄道教谕任上,因“教泽宏敷绩着”而保举引荐为禄劝令。对他在禄劝县开创赈济的功德评价极高,“此非俗吏之所能为,欲为之而不亦不敢者。”对他抗旱救灾的行为喜形于色,“四野沾足,口碑载道”。在他回乡守孝之际,“滇人攀留之不能”。到了镇平,以爱民之心,行爱民之政,连年丰稔,粮价减三分之一。“镇之民数十年未逢也。”又以其暇劝学,“兴行书院,隆其膏火课艺,亲为校阅,口讲指授,不留疑义。”

    乡饮是指丰年后,为享其福而举办的庆典活动。寿幛以吴作哲举办乡饮之典,颂吴作哲在镇平的美政。“才二年耳,而时和年丰,士民蒸蒸日上,如春之阳,如冬之日”。“德器之醇也,经术之茂也,先忧后乐之怀也,于兹毕彰”。正当吴作哲60岁寿日之际,撰者方岳宦回故籍镇平,受托为其撰寿幛之文。撰者所以踊跃从之,是因吴作哲的德政所感动。他说,吴氏的一生,“教养兼着,慈惠得仁之体,训导得义之宜,正值得生之理,温柔得静之微”,如《诗经》所称“令德寿恺,永锡难老”。并寄望他“异日置身台鼎”,不断迁任。寿者更于此也。

    荫封制度在明清朝极为盛行。儿子是朝廷命官,八品之上其妻、其父母、其祖父母皆可得到朝廷封赠。吴作哲任狄道州学正时,他的父亲赠封修职郎,母亲赠封太孺人。在禄劝县任上,他的祖父赠封文林郎,祖母赠封太孺人。两次的圣旨,今仍保留在案,可供浏览,也可知“武都望族”吴氏三代的一些踪迹。

    吴作哲父亲吴徽,“雅尚素风,长迎善气,弓冶克勤于庭,训箕表丕,裕夫家声”。因为他崇尚朴素的家风,接纳良好的德行,能够用勤劳俭朴的作人品德教育后辈,以兴家族之声誉,使儿子吴作哲成为国家称职有用人才。皇上特通过吴作哲转封他为修职郎。赠封的目的在于表彰他的功绩,酬报他育子的深情,激励儿子更好地报效国家。

    吴作哲母亲赵氏“范宜家,令仪昌后。”早相夫而教子,俾移孝以作忠。赵氏能够用良好的家规治家,以自己的言行仪表规范后辈。很早就协助丈夫教育儿子,希望儿子把对父母的孝心转化为对国家的忠心。皇上特转封她为八品太孺人。用美好的东西来装点,会使言行举止严格端正。吴徽夫妇对儿子的教育培养正是这样。吴作哲忠于职守,靠勤奋获得巨大成绩,应当报答父辈的养育之恩,应当感激皇上的圣恩,更好地遵守国家的法度,以报效国家。

    乾隆皇帝封赠祖父母给吴作哲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考绩,报循良之最,用奖臣劳,推恩,溯积累之遗,载扬祖泽尔。吴周嗣乃原任云南武定州禄劝县知县吴作哲之祖父。锡光有庆,树德务滋。嗣清白之芳声,泽留在世。衍弓裘之令绪,祜笃一堂。兹以覃恩,貤赠尔为文林郎。锡之,敕命。于戏!聿修念祖,膺茂典而益励新猷。有谷诒孙,发幽光而丕彰潜德。

    制曰:策府酬庸,聿着人臣之懋绩。德门辑庆,式昭大母之芳徽尔。成氏乃原任云南武定州禄劝县知县吴作哲之祖母。箴诫扬芬,珩璜表德。职勤内助宜家,久着其贤,声泽裕后。昆锡类式,承乎嘉命,兹以覃恩,貤赠尔为孺人。于戏!播徽音于彤管,壶范弥光,膺异薮于紫泥。天庥永劭。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初二日

    吴作哲“考绩,报循良之最,用奖臣劳”,这是对朝廷命官说的。“推恩,溯积累之遗,载扬祖泽尔”,对朝廷命官的祖辈也应该是这样。“锡光有庆,树德务滋。”吴作哲祖父吴周嗣,虽则灵魂早已归天,但其“清白之芳声,泽留在世”。吴氏后代继承祖辈的家风,福及满堂,代代承袭,皇上特转封周嗣为文林郎。圣旨说,继承祖辈的教诲,遵循国家的法典,更能增添自己的谋略,把好的作风传给后世,更能发挥自己内在的潜能。

    吴作哲的祖母成氏,“箴诫扬芬,珩璜表德。职勤内助宜家,久着其贤,声泽裕后。昆锡类式,承乎嘉命。”她劝诫后代要传扬美好的名声,用道德标准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在内主持家道勤于职守,早就显示了她的贤惠。她的恩泽使后辈深受其益,令后辈受到了良好榜样的鞭策,并得到皇上的重用,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皇上特转封她为孺人。

    吴作哲的父辈和祖父辈皆受到皇上的转封,绝不是等闲之事。首先是吴作哲为官清廉,政绩卓著。“考绩,报循良之最,用奖臣劳”。这句话对他是很合适的。其次,他的祖父和父辈严于家教,以身作则,为国家培养了有用人才,“推恩,溯积累之遗,载扬祖泽”,是天经地义的。

    吴作哲承袭家传,训子有方,他的儿子吴鹏翱也步入儒林,成为一代鸿才。

    吴鹏翱,字云逵,号仙陵山人。吴作哲之子。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乾隆五十四年(1789)中举人,敕授修职郎,晚年任职于陕西旬阳县教谕。

    吴鹏翱自小随父至云南、广西,父亲吴作哲亲自教读,望其成才。18岁州试,名列前茅。26岁中举。在父亲身边有机会阅读大量历史古籍,对考据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无心流连仕途。他远游浙江,求学于金石学家邢澍。吴鹏翱是邢澍的儿舅,一住就是十余年,日夜阅读邢澍家藏的三万卷书籍,致力于考据学研究。他在考据学上的著述不见史传,留传至今的是他在邢府编写的《武阶备志》。邢澍说:“余戚选贡吴君云逵,客浙东西十余年常与余相依。暇日无事,纵论古今,叹乡《州志》之不足据,发奋草创。就余家藏书三万余卷,朝夕披阅,手抄目营至夜分不少休。体例门目则就余商酌之。”回原籍后,又遍访陇南山川古迹,查勘地理,一一印证前人的著述,纠缪补漏。

    一部州志,六年告竣,纯属个人著述,其中所倾注的心血是可想而知的。正如邢澍所言:“历三年余,积稿纸若干束。迨归故里,又登涉山川,博询故老,访钟炉于古寺,拓碑碣于荒祠。取旧所抄集者,芟之润之,议论之。数年,稿成若干卷,一州二县之掌故,秩然具备,名曰《武阶备志》”。

    吴日章在《武阶备志序》中说:“如章先伯云逵公之纂辑斯志也,自嘉庆八年以至十三年,考古至今,去伪存真,凡附会传讹者汰之,的确精当者采之。若阶、文、成、西等处,亦几经身历,了然心目,然后笔之于书,未尝敢以疑似误人也。”吴鹏翱遍访陇南,其不惜辛劳,严谨著述的精神令人感动。

    《武阶备志》凡二十一卷,内分山水、建置、郡县治城邑考、统属分合表、形势、厄塞、物产、户口、风俗、学校、兵防、纪事、职官表、封赠表、名宦、苻秦表、人物、烈女传、杨氏传、祠祀、寺观、古迹、碑碣、杂识、番夷、历代疆域图。其内容堪称详备,比之旧书增加十之八九。为光绪年间编纂《阶州直隶州续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吴鹏翱在《凡例》中记载了他编纂《武阶备志》的艰辛:是编昉于嘉庆八年,成于嘉庆十三年。披阅抄录,出自一手。有阅一书,而得一二条者,有阅数书,而一无所得者。兼之目力迟钝,素性健忘,穷终日精力,不过六七卷,而掩卷则已茫然。偶有遗失,又须重新检查,以故数年之久,仅得若干帙。在翱固已竭蹶从事,身心交疲,而其实于汗牛充栋中不忍割弃。脱稿后,质之佺山先生,缪谓不疵。窃不自揣,竟付剞劂,以备异日修志者刍荛之助,云云。

    这时的他已过而立之年,不仅“门例体目”得之不易,翻万卷书,发奋草创,“有阅一书,而得一二条者;有阅数书,而一无所得者。”而且因“目力迟钝,素性健忘,”披阅抄录带来诸多麻烦。“穷终日之精力,不过六七卷,而掩卷则已茫然。偶有遗失,又须重新检查,以故数年之久,仅得若干帙。”吴鹏翱编纂的严肃性由此可见。三年下来,“已竭蹶从事,身心交疲”。本人又不甚满意,不敢自夸,以为“于汗牛充栋中不过得沧海之一粟,何敢妄想表见,贻讥大雅”,只要“以备异日修志者刍荛之助”,就心满意足了。其谦虚自励的精神令人敬仰。更有甚者,作为一个老者,又不计里程,不辞苦辛,跋涉于阶、文、成、西等地,实地考察,几经身历,心目了然,尤其难能可贵。邢澍说:“阅书多矣,非身履其地,参互考验,仍不能也。”邢澍所言“多阅”和“身履”,其实就是吴鹏翱编纂《武阶备志》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他辛勤劳动的一种赞语,可称至理。

    吴鹏翱修志的成功还在于他广博的阅历。他在《历代疆域图》中说:“愚自小从侍先君子远宦,迨稍长,复又觅食走四方,滇、黔、闽、广、燕、赵、吴、越间,游历几遍,以故宇内之名山大川略能指数。”他的博识多见,非一日之功。《武阶备志》可以说是他博学、广识、身履三者的结晶。所以,得到邢澍极高的评价。

    《武阶备志》刊印问世是60年之后的事。原稿是从吴鹏翱之孙吴有为家找到的。阶州州判罗映霄在《序》中对原稿的问世作了说明,并对原稿作序予以称赞。《序》曰:

    凡为政者,胥赖是以表风化焉。余分守武阶,访采全志,毫无遗卷。搜罗几遍,乃于吴云逵之孙有为家,将一《武阶备志》,约二十三卷,自山水以至引用书目,罔不周密。展而读之,真足以移风易俗,凡为政者之所必需,亦凡为士者之必览也。岂仅曰考事实,稽胜景已哉。惜乎是书也,创于嘉庆八年,成于十三年,殚六年之采辑,而卷帙始定。其心力亦良苦矣。而至今未付剞劂,其何以永播留传乎?旋承观察洪公访化于此,余陈其卷,即序号工镌布,以为武都之铭守。”同治十三年,知州洪惟善命吴鹏翱侄吴思孝、吴日章恩贡负责捐资刊印。久传之后,“亥豕鲁鱼,比比皆是。”吴思孝精心校正,写了序。于同治十二年印行于世。洪惟善在《武阶备志序》中评价道:“比属物色到州,读悉,原原本本考究详明,视印本殆有天壤之别。”邢澍《武阶备志序》称赞道:“州别部居,探源溯委,诸皆不苟,而考论地理尤有功。可以成一家之著作,备《四库》之采择矣。

    吴鹏翱对“杨家崖”方位的记载,就是“访诸土人”之后得以纠正的,其考证态度之严谨由此可知。

    杨家崖即家计寨。《方舆胜览》载:“家计寨最厄险阻,又素有积粟,丰于水泉,寇至常不能破。”《名胜志》载:“在州北百里,乃杨氏苗裔保聚为寨。”吴云逵按:“诸书皆言‘在州北百里’,而不能确指其处,甚至有谓在凤州者,去之益远,故不繁引。愚初不得其说,窃疑佛堂山旧寨为近似。既思其山为北魏用兵之冲,杨氏何以保家?数年以来,遍历山谷,访诸土人,始知在今透防峪北十余里,形势颇类仇池,惟局度差小耳!高不数武,广百余亩,丰樵薪、水泉,三面陡绝,不可上。前通一径,仅堪容骑,亦复险峻可怖,艰于上下。居人数十家,足以自食,皆尹姓,而地犹名杨家崖。查杨氏自失仇池,文德窃据白崖以后百余年,宋、魏互封武都王、葭芦城主,虽受两朝爵称,而南北交争,彼往此来,真有危若累卵之势,不得不幸生鱼之釜,以营狡之窟。其据白崖也,犹前世之据仇池也。异世而后遂名之为‘家计寨’,杨家崖至今不改,云在今州东北百里,南之白江十许里,东南至葭芦二十许里。各书皆云州北者,或当时开册落一‘东’字,遂致递相传抄,不复考证也。”

    吴鹏翱晚年出任陕西旬阳县教谕后,能谆谆教导生员,精心选拔人才。他死后,旬阳知县王壬垣、兴安知府龚定国等人赠《生前德序》一幅,对他的功绩品行给予高度赞扬。《生前德序》记道:先生视功名为鸿毛,重子职若泰山……吾旬谆谆然,惟以振兴文教,作养人才为首务。常闻其训饬诸生,先品行而后文艺。吴鹏翱由于积劳成疾,于清道光六年(1826)冬月二十七日谢世于陕西旬阳县任上,时年64岁。

    与寺台相邻的云台镇柳家山,有柳万年,柳万载。柳万年,字朋山,清咸丰辛酉年(1861)岁贡,后为恩进士。平生从教,品行端正,治学有方,桃李盈门,进士黄居中、贡生黄允中等人,都是他的学生。柳万载,字去山,咸丰戊午(1858)岁贡。康北名医,“精医术,每药到病除,济人无数。”善诗文,工书法,笔飞墨舞,刚劲有力。今存所撰碑文两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