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陇南-汉民族频频迁入,氐羌人次第归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魏晋南北朝时期,陇南社会以氐羌为主,强悍的氐羌民族呼风唤雨,叱咤风云,被时势推上了历史的顶峰。到了清末,陇南的民族构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氐羌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从山南海北迁入的汉族,只是在今宕昌、武都、文县之南的高山深谷居住着极少数藏族同胞。

    西汉初,氐羌以部落形式群聚在陇南的西汉水、嘉陵江、白龙江流域。汉武帝建立武都郡,氐羌纷纷逃入山谷,汉人由此不断迁徙陇南。东汉时,汉人与氐羌杂居而相处。氐羌不服汉朝统治,频频举行起义,汉人亦随氐羌揭竿而起,共同反叛汉朝统治。至东汉末,陇南汉人已出现了辞赋家赵壹,文学家、书法家仇靖、仇绋,以及郡府主管水利、桥道、文秘、考绩等事务的地方官吏。有人说,仇靖为氐羌中书香之家者,有待考证。自东汉而至于三国,氐羌被多次外迁,陇南的民族构成仍以氐羌为主。氐人受汉人先进文化的影响,说汉话,穿汉服,姓汉姓,取汉名,甚至生活习俗亦学习汉人。魏晋南北朝时,氐人所建仇他国多为汉家名士出谋划策,管理国家;中原汉人纷纷以仇池丰实而投奔陇南。羌人虽地处边陲,与西界众羌相邻,仍然以畜牧为主,宕昌羌人建国后,也开始学习汉文,逐步接受汉文化影响。

    氐羌政权分别被北魏、北周颠覆后,氐羌民族群龙无首,失去了主心骨,散居于陇南的广大地区,开始与汉人融合。加之北魏、北周提倡汉化,加速了氐羌与汉人的融合。及至唐、宋,与汉民杂居的绝大多数氐羌与汉族一般无二,只是保留着本民族的身份而已。

    今宕昌、武都、文县境内,有少数氐羌融入藏族,古称蕃族。这是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唐天宝十五年后,吐蕃乘“安史之乱”攻陷武都、成州(今汉源)、文州、扶州(今九寨沟原南坪县)。吐蕃占领期间,曾令所陷之地穿蕃服,行蕃俗。羌人成则为吐蕃冲锋陷阵的一支重要力量。

    受吐蕃统辖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当属岷、宕二州,以及与扶州相邻的文州南部氐羌之地。岷、宕被吐蕃占领达三百余年。吐蕃大将尚恐热发动大规模内乱后,留居甘肃的吐蕃以浑末自号,散居甘、肃、瓜、沙、渭、岷、廓、迭、宕诸州。武州、宕州、文州收复后,吐蕃浑末的后裔世居这些地方,与陇南南部边陲地带的氐羌为邻。从此,这些地带同而未化的氐羌世称番族,受番族影响较深,虽然他们仍保留着氐羌民族的传统习俗。北宋时,番族一首领木令征据守岷州,与朝廷为敌,岷、宕羌人归附木令征,俗称木家。元代之后实行土司制度以管理当地番族。明清两代,宕昌藏族化分为番族和土民两种,番族的分布逐渐定型,土民在加速汉化。明初。宕昌土司马纪子珍承袭父职,管理木家七族百户。大舍的麻龙土司管番族3族51户、土民8庄329户。岷州闾井土官辖土民11庄148户、番族12户(包括今宕昌木耳乡马莲川各村)。岷州多纳番族斯觉土官辖土民45族、番族43族(包括今宕昌阿坞、哈达铺、南河3乡)等。清代宕昌土司辖土民17族、番族26族。麻龙土司归辖未变。这些藏族绝大多数是番化了的羌族,土民则是汉化了的番族,亦即原来的羌族后裔,也包括少数蕃化汉族。到了清末民初,宕昌番族被称作藏民,服饰、习俗、信仰还保留着羌族的传统习俗。土民已完全融入汉族。番族主要分布在大河坝、官鹅沟、临江铺、甘江头、南河、贾河等乡。

    阶州番族主要分布在白龙江以南的莪儿族、羊嘴里、风火里、坪垭里、旧墩、上腰道、赵家坪、崇山子,以及磨坝等村。坪垭等村保留着番族的语言、服饰、宗教信仰及生活习惯,自称吐蕃后裔。磨坝番族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民趋同。这些藏族聚居区建寺院很迟,其原因不明。据《安多政教史》载:清同治初,白龙江上游阶州管辖的乙接等八个藏族村寨中有一座供施寺院。过去已有乙接喇嘛、嗽嘛间巴、多仁巴嘉措等几位拉卜楞寺的格西。大化寺,由色拉寺的一位然降巴和叶尔畦寺然降巴阿旺洛藏两人召集许多僧人进行教学,之后形成寺院。尕如寺尕如卫巴曾在村后修建佛堂。那时,除了本教外,佛教出家人的名字从未曾听说过。尕如卫巴流浪在西藏卫地,在哲邦寺住了几年,把被单、禅裙带回家乡,受到很大崇敬,至此,佛教事业才开始兴盛。西固归阶州所辖。西固自古为羌人聚居地。西固藏族很多亦为藏化了的氐羌后裔。

    文县藏族分布广泛,包括今铁楼、石鸡坝、上丹、丹堡、刘家坪、马营、中寨、屯寨、梨坪以及堡子坝等地。古代阴平以白马氐为主。据考察,文县的藏族几乎都是白马氐后裔。文县氐人归附吐蕃,受藏族影响,又由于与汉族紧邻,相对独立,也接受汉族文化影响。他们在服饰、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仍保持着自己原来民族的主要传统。同时也不排除极少数吐蕃后裔在文县白马藏族中的存在。

    陇南地域辽阔,人口稀少,汉人迁入从未间断。唐“安史之乱”之前,陇南辖域的河池郡,领梁泉、两当、河池、黄花4县,总户数5770,总人口25520;武都郡,领将利、复津、盘堤3县,总户数2930,总人口14850;同谷郡,领上禄、长道、同谷3县,总户数4722,总人口19690;怀道郡,领怀道、良恭2县,总户数1260,总人口7400;阴平郡,领曲水、长松2县,总户数2670,总人口8450.汉人的迁入以屯耕、经商、逃荒者为多,也有不少因为官戍边而定居的。

    汉人迁入有几个重要阶段。氐羌政权灭亡后,汉人流入者居多。唐朝中期,文州、武州、成州从吐蕃占领下收复后,不少汉人趁虚而入。北宋元丰年间,陇南人口明显增多,有主户(有地户)和客户(流民)两种,屯田户皆为外来户,数量很大。据《元丰九域志》载:成州同谷郡的同谷、栗亭2县,有主户12000,客户2659.凤州河池郡的梁泉、河池、两当3县,有主户20294,客户17900.岷州(今西和)和政郡的大潭、长道2县,有主户29960,客户7760.阶州武都郡的福津、将利2县,有主户23936,客户17725.文州阴平郡曲水1县,有主户11535,客户573.南宋时,10万大军屯驻陇南,流落陇南的数量很大。

    明清是汉人涌入陇南最多的时期。多数来自陕川,也有西南、东南等地迁入的。以白马(今康县)分州为例,明清时从四川迁入定居者遍布各地。据今碾坝乡李家湾李氏家谱载:明成化二年,“李陇、李澄、李由兄弟三人,因战乱四起,农不耕收,财粟乏源,从四川绵竹县十字坡随母马氏,不避千里,离蜀到此,披荆斩棘,造就良田”。今城关嘴台村后坝贾氏家谱载:贾朝宽,妻郎氏,初为(四川)龙安府平武县人氏,自成化十年迁于阶州太平河(今岸门口河)土地垭入籍。清咸丰后,分居嘴台后坝、贾安贾家坝等地。寺台马连山李姓和城关斜崖李姓,都是明代从四川迁来的。也有从湖北、河南、陕西关中、汉中等地迁入的。李山乡安家坪安氏祖先是从陕西三原县龙桥北南柳村,于清康熙年间迁入的。碾坝乡安家坝刘氏,于清嘉庆年间从湖北汉口府小溪迁入的。大南峪乡窑坪村有68姓人家,多数是清代陕西、四川、山西、河南、安徽、山东等地陆续迁入定居的。

    屯田在明清两代规模巨大,人数众多,多数为外来的流民。以清朝为例,嘉庆中,阶州包括文县、成县有民丁28543口,屯丁93963口,民户屯户总计379206人。徽县有民户8443户,57999人;屯户3750户,21842人。到了光绪三十三年,徽县人口已达到101938人。增加的速度是惊人的。

    清末的陇南人,以流入的汉族为主,其次为汉化的氐羌民族。苻、蒲、苟、强、豆、杨等姓者,多数为氐人后裔,梁、王等姓,或为羌人后裔。氐羌后裔姓氏的变化已很复杂,很难分辨。汉人中可能也有少数汉化的氐、羌人和吐蕃人,主要存在于宕昌北部的汉民族中。

    在陇南,汉人迁徙的故事随处都能听到。徽县伏镇之南的中坝村,有一颗古老的拧拧柏。树高15米,树周长8米,主干由右向左拧去状如麻花,于6米高处分为4股,之上又分成6股,倾斜向南,整个树形似一把撑开的大伞。村里人说:很早以前,中坝村是一片杂草滩,四川江油县中坝村几户田姓灾民,逃荒到这里定居,也取名中坝村。9户村民从木皮岭下挖回9株翠柏,从右向左拧在一起,植在村口的大道旁,天长日久,长成一株通天拔地的拧拧柏。每至吉日,村里人张灯结彩,唱戏三天,给拧拧柏披红挂花。彩门上贴对联,曰:“中坝村与松柏长青不老;拧拧柏与高山一样永存”,横额“同庆村名”。两个中坝村的田姓人家互续家谱,来往甚密,拧拧柏成了他们寻根攀祖的象征。一对仙鹤在树顶结巢筑窝,代代相传,被村里人称为吉祥之鸟。如此罕见的古柏,面筋似的扭做一团,竟然长得这样庞大,没有枯死,实在是人间一大奇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