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县,地处东天山四面环山的高山盆地,东邻伊吾县,两县交会处有条名叫“口门子”的山沟,是两县通往外界的唯一进出口。所谓的“口门子”,只是东天山最低的一段大坂,走进山沟里几十里,翻越海拔三千多米高的大坂,才进入两县。
达吉礼背着秀秀走到“口门子”南山口,已经是半夜时分。南山口住着几户维吾尔族人家,为防备野兽的侵袭,家家都养狗。有气无力的秀秀趴在达吉礼的脊背上,汗湿的前胸紧贴在姐夫的后背上。走近一条在月光下银光闪闪的小河流,两人趴在河边喝了一肚子水,躺在草地上打了一个盹儿,天就大亮了。两人在河水里洗了把又脏又黑的脸,向维吾尔族老乡家讨了一块馕饼吃了,有了精神,又赶路。两人脚上的鞋底已经磨通,露出脚趾在乱石滩和刺草丛里穿行。沟底自上而下一条小河发出哗哗的流水声,山沟两旁是龇牙咧嘴陡峭的悬崖。越往山沟里走,空气越清新凉爽。脚下的路在步步抬高,每迈一步都很吃力。
太阳偏西时,他们才走到天山大坂脚下。翻越大坂有条弯弯曲曲、人和牛车走过的又窄又陡的盘山道。
达吉礼把秀秀放在小河边,想在草木丛里找点儿野果野菜垫垫饥,发现几百步处乱石丛里有几只白山羊在吃草。他走近山羊,一连喊了好几声:“这是谁家的羊……”没人应。他抬手将驼鞭朝一只山羊甩过去,山羊一头栽倒在地,他掏出刀子剥羊皮,开膛剖腹,将羊肉大卸几块,拾柴草烧火烤羊肉吃。没有盐和调料,烤得半生不熟的羊肉,两个饿极的人吃起来却特别香。光达吉礼一个人就吃了一条羊腿,又将羊的心肝肺烤着吃了。
两人的脚被乱石块和刺草割伤几道血口子,达吉礼拿刀子将羊皮割成巴掌大的小块,包在两人的脚上。
火堆的袅袅青烟,引来一位骑一匹大膘枣红马、头戴尖尖帽的哈萨克族汉子,用生硬的汉语问他们是干啥的。达吉礼说他们俩是逃荒的。哈萨克族汉子立马口气和善地说,这几只山羊是他放丢的。哈萨克族牧民有个规矩,逃荒要饭的落难人和寻找丢失牲口的人,路途上如饿极了,碰见羊群和牧民丢失的羊只,可以杀掉吃了赶路,但羊皮要挂在树枝上或放到高处,这是向牧人表明,是落难的路人吃了他们的羊,牧人知道了就不会肚子胀(生气)。他们谢了牧羊人,带上剩下的烤羊肉,开始翻越天山大坂。盘山道陡而险峻,加之高山缺氧反应,达吉礼背着秀秀每走几十步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吃了烤羊肉有了点精神的秀秀,要下来自己走。她身子依傍着达吉礼,每朝大坂顶上爬几十步,都要停下来休息一阵子。人站在盘山道上往山下看,腿肚子打战。
太阳不高了,两人才爬上大坂顶,立马就感到浑身凉飕飕的。大坂顶呈马脊梁状,天山北坡长满葱郁墨绿色的松树林,几朵白云浮在山腰树林上空,整个山北草原像个巨大的锅底,如诗如画的景色收进眼底。从闹旱灾蝗灾的家乡走到这里,一路上都是酷热难熬的光戈壁,很少见到绿色,眼前的景色令达吉礼心里升腾起一股有奔头的希望,不由得深深吸了几口清凉的空气。
秀秀仰面躺在山坡上,自梧桐林和野马河痛失亲人,这一路她像丢了魂,很少开口说话。她长得像姐姐慧慧,鹅蛋形的脸盘,一双会说话的杏眼,眼睫毛又黑又长,颀长的身材,性格却与慧慧截然相反,泼辣、开朗,甚至有些野气。达吉礼和性格温柔的慧慧从小在一个村庄长大,并且他看上了对他也有意的慧慧,二人性格都内向,有数的几次偷偷见面,还是秀秀暗中传递情报。逃荒路上失去几位亲人,秀秀成了孤儿。从今往后,达吉礼和小他六岁的秀秀就成了相依为命的兄妹俩,他决心要呵护好秀秀,不能有半点亏待秀秀的地方。
“呕儿——呕儿——呕儿——”
大坂北坡半山腰传来几声喊叫。他们俩站起身,望见几十头毛驴驮着麻袋,如一条长蛇阵沿盘山道蜿蜒而上,向大坂顶走来。达吉礼听父亲讲过,因太平草原只有一个进出口,不论春夏秋冬,都有骆驼、毛驴、牛车商队驮运着粮食和皮毛货,从这里走出去,再换成布匹和日用货,从这里走进来。
毛驴商队从他们眼前经过,有位壮汉问:“你们两个年轻娃娃是逃荒来这儿的吧?”达吉礼点了点头。壮汉从毛驴背上一个羊毛搭子里掏出两个大饼、两个白萝卜递过来:“你们是小两口,还是亲兄妹?”
达吉礼很感激地回答:“是亲兄妹。”
另一个汉子伸手拍了拍达吉礼的肩膀:“小伙子这么棒的身板,到了太平县吆车、上山放牲口、下草湖打草、种庄稼,啥活儿都难不住你。”
他们跟毛驴队朝大坂南坡下走去。
有了锅盖大的两块锅饼,够他们二人垫饥走到山下有人烟处。
落日时分,他们走到大坂下的山沟里。天阴了下来。山道旁有一栋圆木墙壁、土房顶上长满草的房子。房门关着没上锁,不大的窗户敞开着。达吉礼伸手去推门,从窗户里蹿出一只狼。达吉礼手起鞭落,驼鞭抽打在狼身上,狼躺在地下不动弹了。他快速收起驼鞭朝狼走了几步,狼迅速爬起来朝不远处的树林里奔去。
小木屋分里外间,都有一条长炕,屋里再什么都没有。他们打算在木屋里住一夜,趁天亮多拾些柴,加火堆防备夜里野兽侵袭。达吉礼在屋里找了一截羊毛绳,带秀秀去树林里拾柴,盘山道上传来“咯吱咯吱”的牛车声,抬头望去,有八套老牛车沿盘山道很缓慢地朝山下走来。木轮牛车没有刹车,朝山下走的时候,每套车后都拖着一根长木头,以此减缓车速。车户们手里再拿根粗壮的木棍站在车辕木上,要刹车时,木棍一头朝地下,中间担在车辕木上,车户使劲朝后一扳木棍,别住牛车前行,就刹住了车。
达吉礼和秀秀拾够烧一夜的木柴。夏季的天山如娃娃的脸,山沟里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落了小雨的山道上很滑,有一套牛车下山坡时车速过快,拖在车后的长木头撞在石块上,撞断了拴木头的铁链子。慌乱中车户手里的刹车木掉落在山道上,失控的牛车在距木屋百十步一段陡山道上向山下驶来。
后头的车户们都喊:“跳车,快跳车,你跳车呀……”
眼看一场车毁人亡的事故即将发生,达吉礼疾步迎上前去,一把逮住了牛缰绳,顺势跟牛车奔跑了几十步,瞅准路旁一块较平缓的草地,死命地拽住牛头上的缰绳,将牛车拐向草地,稳稳停住。因用力过猛,达吉礼的右臂被碰伤,鲜血染红了衣袖。
这位二十来岁的车户吓愣了,还站在牛车辕木上。达吉礼帮他把牛车吆到木房子门口停下,他才缓过神来。
雨越下越大。离山沟口处的平路上还有里把远,车户们打算在木房子里避雨住一宿,第二天雨停了再赶路。虽是盛夏时节,天山里下雨还很凉,达吉礼和秀秀身上穿得单薄,在木屋里地中央燃起一堆火,屋顶上有个天窗,木柴的青烟顺天窗乖溜溜地钻出去。
车户们都拿毛毡盖好各自牛车上的货物,让牛们放任自由地在草滩上吃草,走进木屋取暖休息。被达吉礼搭救的小伙子,手捧一卷花洋布,“扑通”一声跪倒在达吉礼面前,要以此答谢达吉礼的救命之恩。
正在让秀秀帮他包扎伤口的达吉礼,腾出一只手去扶那个小伙子:“咱也是吆车的出身,吆车出门在外,谁都会遇上三长两短的事。你的心意咱领了,东西决不能收。你们都豁出命吆车跑生意,翻越天山大坂,为的是养家糊口,不容易。”
达吉礼不收下东西,那个小伙子就跪着不起。
一位年纪大些的车户说,给逃荒赶路的人送布匹不太合适,送他们几块大洋吧。他们找到了落脚的地方,好买个避风挡雨的窝。
小伙子从怀里掏出六块大洋,说啥都要达吉礼收下。六块大洋是岳父卖给田老财的两头牛钱。推来推去,最后达吉礼只收了三块大洋,那个小伙子才肯站起身。
车户们都带有小麦面粉和伙食家具,要秀秀帮他们做饭。他们七手八脚地把毛毡镶在屋里长炕上,拿出牛肉干和青稞酒,要达吉礼陪他们一块儿喝酒。酒过三巡,他们告诉达吉礼,他们是去太平县用洋布和日用百货换粮食和皮毛货,要达吉礼和秀秀明天早晨坐他们的牛车,一道去太平县。他们打算下一趟去伊吾县。“口门子”山沟口有一条马路向西去太平县,一条马路往北十多里,再向东通往伊吾县。
木屋里很快被木柴火堆烘热了。达吉礼和汉子们喝酒的时候,秀秀在里间屋里长炕上,盖着车户们的羊皮大衣睡着了,梦见站在家乡疏勒河旁一座山峁上,跟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对山歌:
山峁上的毛眼眼
你低头往山下看
河边有个情哥哥
为你日夜把心牵
河边的愣头汉
你若敢对妹妹耍心眼
妹妹拿木锨
把你的愣头拍扁
……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