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生活全集-寓言中的经济学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新龟兔赛跑的双赢智慧

    龟兔赛跑的故事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兔子骄傲,半路上睡着了,于是乌龟跑第一了。可是,龟兔赛跑不止赛一次啊。后面的故事更精彩。第一次乌龟赢了,兔子不服气,要求再赛第二次。第二次赛跑兔子吸取经验,一口气跑到了终点,兔子赢了。乌龟又不服了,对兔子说,咱们跑第三次吧,前两次都是按你指定的路线跑,第三次该按我指定的路线跑了。兔子想,反正我跑得比你快,你怎么指定我都同意,于是就按照乌龟指定的路线跑,又是兔子领先。快到终点时,一条河挡住路,兔子过不去了。乌龟慢慢爬到河边,一游就游过去了,这次是乌龟得了第一。当龟兔商量再赛一次的时候,它们突然改变了主意,何必这么竞争呢,咱们合作吧!在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很快跑到河边;到了河里,乌龟驮着兔子游,结果是双赢的结局。

    实际上,四次龟兔赛跑给人们四个重要的启示。第一次赛跑的启示是:当你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时,不要气馁,不要松懈,要坚持下去,等待对手犯错误。果然,在赛跑中乌龟坚持下去,兔子犯了错误,中途睡觉,乌龟取得胜利。第二次赛跑的启示是:要善于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兔子善跑,这是潜在的优势。第一次赛跑,兔子睡觉了,潜在的优势没有化为现实的优势,兔子输了。第二次赛跑,兔子一口气跑完全程,潜在优势变成现实优势,兔子赢了。第三次赛跑的启示是:如果发现原来的策略不管用了,要及时调整策略,改变策略。乌龟提出换一条路线跑,中间有条河挡着,兔子过不去,输了。

    第四次赛跑的启示是:协作和优势互补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如果缺乏互信,不以诚相待,陆地上兔子驮乌龟跑时,兔子耍坏,一扭身,把乌龟摔伤了怎么办?乌龟驮着兔子过河时,乌龟耍坏,往下一沉,岂不把兔子淹死了?缺乏诚信,怎么会有双赢的结局?今天我们发展经济,搞企业,不一定什么事情都非要我吃掉你,你吃掉我。企业兼并、企业重组都是双赢。商场上,今天他是你的竞争对手,说不定以后他会是你的合作伙伴。商场上不一定要把问题搞得那么僵,各自后退一步,也许就海阔天空。这跟战场一样,不战而胜为上。商场上不要什么弦都绷得太紧,人要留有余地,要站得高、看得远。在很多情况下,你说是让利,实际不是,而是共同取得更大的利益,是双赢。

    所谓的双赢就是大家都有好处,至少不会变得更坏。“双赢”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与西方市场竞争理念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有人强调“和谐高于一切”,有人提倡“竞争才能生存”,而实践证明,和谐与竞争的统一才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协作经济,是社会化专业协作的大生产,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运作中,竞争与协作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倡“合作竞争”,提出了“竞合” 概念,值得大家注意。

    但从“零和”走向“双赢”,需要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举个简单的零和规律的例子,比如大家平时打扑克牌、打麻将,不管几十人参与,赢钱的总数加起来正好等于输钱的总数,胜负相抵等于零,这就是零和规律的最直观表现,过去的市场竞争中也多有这样的情况。但现在这种零和现象正逐步被双赢现象所代替。

    媒企双赢也是一个很好的实例。作为一个品牌,需要一个好的媒体长期支持,这是一个品牌公司在成长过程中通行的做法。用古井集团前董事长王效金先生的话说:“品牌的塑造,贵在持之以恒,它是一个时间和质量双重积累的过程,这个时间的积累,主要是依赖于媒体的广泛传播,也就是人家常说的那样以我媒介,传您美名。”而且,从市场发展的趋势来说,优秀的企业品牌更需要优秀的媒体,媒企需要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一种双赢的格局,谁也离不开谁,只能是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古井贡品牌,是安徽的名酒,也是安徽酒类行业的驰名商标。常言道,“南有黄山松,北有古井贡”,“安徽有三宝,徽茶宣纸古井贡”(徽州的茶、宣州的纸、亳州的古井贡)。古井贡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美誉度,之所以能够走出亳州、走出安徽、走向全国,是与安徽电视台对古井贡品牌的长期支持、有效传播分不开的,这也是双方十几年来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的必然结果。

    媒体凭借着独具的注意力资源,为古井贡带来了丰硕的“注意力经济”。好的栏目策划,能够紧紧抓住人的眼球,对观众形成好的视觉冲击,对品牌形成好的感情定式,使品牌与栏目相得益彰。比方说《古井贡与您相约花戏楼》、《古井贡请您法眼看天下》就是安徽台与古井贡合作的双赢经典。长期冠名出色、出彩、出位的栏目,对古井贡品牌而言,是个极好的形象提升,不仅加大了品牌亲和力,而且激增了品牌的活跃度。十多年来,安徽电视台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关心古井贡品牌,宣传古井贡品牌,支持古井贡品牌。

    双赢能为双方带来利益,为市场经济所推崇。我们来看一个精彩的商场故事。

    1998年底,南昌市新华群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春华投资80万元租下西湖商厦二楼闲置的门面开设商场。商场开张前一个月,陶春华登出招商广告宣布:华群再就业商场对经营户免一年租金。陶春华打了个比方来解释他的动机:“有水的池子里鱼才能活。商场人气不旺时让经营户交房租,等于抽池子里的水,水少了鱼儿也难以生存。由我们承担房租,就能让经营户放心经营,等商场经营状况红火后我们再收取租金也不迟。同时,下岗职工生活困难,在没有租金和税收的压力下,他们才有能力进场经营。”陶春华形象地把免租金称作“放水养鱼”,这一目光长远的举动也轰动了南昌商界。一年后,商场生意火暴,陶春华自然收到了巨额租金。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伊索寓言》中有篇《团结的力量》,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从前,一位农夫的三个儿子干农活干得非常出色,可是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三个儿子之间不团结,日子过得别别扭扭,任凭农夫怎么劝说,他们三个就是不听。有一天,农夫听到枯枝的断裂声而有了启发。他让儿子们捡来枯枝,先把枯枝扎成一捆,让儿子们试着把它折断,结果谁也没成功。农夫又让他们把枯枝一根一根地折断,所有人都轻而易举地折断了。农夫告诉儿子们,他们就像枯枝,团结的力量不可战胜,一定要团结。三个儿子终于明白了父亲的一番苦心,从此以后和睦相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三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倘若团结起来,形成团队,必定会增加它们的竞争优势。

    谈到团队,我们便会想起吴承恩笔下去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如果我们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观察,《西游记》就是一部团队理论的经典教科书。众所周知,师徒四人的价值观、性格、经历、心理状态截然不同。悟空火眼金睛,是一员开拓型猛将,但他性急,遇事不请示领导;八戒虽性格憨厚、本性单纯,但贪色、懒惰、嘴馋,喜好溜须奉承;沙僧可谓人品忠厚、任劳任怨,但能力一般,缺乏开拓精神。而作为领导的唐僧信仰执著,作风正派,威信极高,但判断能力时常遭人质疑。按照单个人的标准去衡量,这并非是一个由一流队员组成的团队。但是,恰恰就是这个团队,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取得真经,修得正果。

    所谓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具体来说就是:一群人同心协力,集合大家的脑力,共同创造一项智能财产,其产生的群体智慧将远远高于个人智慧。一群人全心全意地贡献自己的创造力,将结合成巨大的力量,结合的创造力由于这一群人的互动关系,彼此激荡,更加复杂。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之下,领导变成人际互动的交响乐指挥,辅助并疏导各种微妙的人际沟通。当团体中的沟通和互动正确而健康时,能够使这一群人的力量完全结合,产生乘数效应,抵消互斥。

    那么,是不是说由一流的聪明人组成的团队就一定能成功呢?不是。由聪明人组成的团队有95%都失败了,成功的只是少数的5%。这种现象被戏称为“阿波罗现象”,“阿波罗”意为最聪明人组成的团队,聪明人最大的特点是有自己的主见,但也正是主见惹的祸,每个人的观点中的弱点最能吸引对方的眼球,而这恰恰又是对方攻击的火力点。这种团队的组合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就像病毒一样侵袭着企业的肢体,对企业是致命的。而由唐僧师徒四人组成的这种优势互补型团队却能够整合系统资源,故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古罗马统帅恺撒相信:任何一个先进的社会有三个特征,其一,由很多的人构成;其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才华;其三,人尽其才。这既是一种海纳百川、多元化发展思路,同时又是一种包容的观点,更是一种“瑕不掩瑜、人尽其才”系统整合的策略,借此挖掘团队的最大潜能,并努力做到人的边际使用价值最大化。故而,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是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团队、一个集思广益的团队、一个善于整合所有资源并谋求效益最大化的团队。

    经济学追求资源的合理利用,要整合人力资源就要学会团队合作。

    市场经济拒绝“拔苗助长”

    古时候有个宋国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非常着急。

    一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然后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很是吃惊,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了人性中“自作聪明”的弱点。现代行为经济学也用大量实验证明了,人总是过分自信。自信是人成功的起点,但像那位宋人一样,过分自信再加上善良的动机,辛苦去拔苗,那结果就很不好了,可惜现在这种过分自信而又不怕劳苦的人真是太多了

    就比如一些企业家。他们总想尽快地把自己的企业做大,甚至立下短短几年中进入世界500强的宏图大志,结果违背了禾苗生长的客观规律,还是同样失败。

    随便举个例子。20世纪80年代末,天津产的可耐冰箱曾经红极一时。本来冰箱厂员工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增加数量——让苗正常长大,但他们等不及了,在技术与管理都不稳定的情况下,下达了年产30万台的任务——拔苗快长。结果,达不到质量标准,许多冰箱根本不制冷,发往外地的冰箱中还有旧皮鞋等垃圾。“可耐”在天津话中是“可爱”的意思,名字起得不错,可惜质量太差,成了“可憎”。市场失去了,可耐厂也破产了——苗死了。要说下达这个指标的人,动机绝对纯正,但他不懂企业的经营规律而又把自己当做专家,亲自下达命令并实地督战。这种人和那个为主人打蚊子,把主人打死的熊有什么本质区别?

    如果这种人多了,你搞坏一个“可耐”,我搞坏另一个“可敬”,这国家这企业还怎么得了?

    古代的宋人仅仅是“今日病矣”,但今天的人却是“今日死矣”。像宋人这样的企业家也不止一个、两个,国有企业有,民营企业也有。企业家是拔自己的苗,他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或CEO也有这个权力。但拔自己的苗,受损失的也不仅是拔苗者本人。一个很有前途的企业垮了,无论是私人的,还是股份制的,结果是GDP减少,工人失业。

    宋人的根本错误在于违背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小苗长成稻谷必须经过数月,无论你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这个规律。同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或者一个企业的成长也有一个过程,有时这个过程还是相当长的。那些成功企业,哪一个是一夜成名的?这让人想起一句西方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翻译成中国话也可以是:“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

    现在强调新农村建设,政府想让农民尽快增收也不能拔苗助长。我们来看新华社记者2002年的一篇报道:

    人大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谈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如今在一些地方乡长号召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农民就是不干。有时乡长让农民种这个,农民偏要种那个。

    “其实乡政府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是出于好心,但乡长就是变成诸葛亮也算不准今后的市场是好是坏。”宽城县绊马河村村支书张焕余代表说:“前几年,乡里让农民养獭兔,要求一家必须养几十只,结果兔肉难卖,最后大家气得把兔肉挂到了乡政府墙上;乡里又让农民养鹅,农民赔了。农民吃过苦头,还能都听乡长的吗?”

    一些人大代表忧心忡忡地说,近几年,由政府好心导致的农民“卖果难”、“卖菜难”,甚至砍果树、拔菜苗等现象屡见不鲜。河北丰宁县委副书记王韶华代表说:“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当然离不开政府推动。政府有责任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引导而不要强制,要支持而不要包揽,否则就会事与愿违。用老眼光、老办法‘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显然行不通。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决不能再搞强迫命令,否则好心也会办坏事。”

    在市场经济中,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抑或是农村生产,拔苗助长都绝对是行不通的,即使一时间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但由于缺乏市场根基,早晚也会被市场所抛弃。

    21世纪不做井底之蛙

    有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这里有充足的水源。它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每天都在欢快地歌唱。

    有一天,一只鸟儿飞到这里,便停下来在井边歇歇脚。

    青蛙主动打招呼说:“喂,你好,你从哪里来啊?”

    鸟儿回答说:“我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来,而且还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所以感觉很劳累。”

    青蛙很吃惊地问:“天空不就是那么大点吗?你怎么说是很遥远呢?”

    鸟儿说:“你一生都在井里,看到的只是井口大的一片天空,怎么能够知道外面的世界呢?”

    青蛙听完这番话后,不以为然,它想:“世界就是这么大呀!”

    后来,井水干涸,青蛙渴死了。

    这是一个人们早已熟悉的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蛙由于不了解外面的信息,便以为世界只有“井口那么大”,从而不愿跳出井口,寻找另外的生活,最终落得个被渴死的下场。

    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井底之蛙”,他们陶醉在自我的狭小领域中洋洋自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企业将面临世界性的竞争与挑战,企业的管理者要用更客观的视角来面对这一事实,必须重视对外界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信息经济时代,一个人如果注重收集社会信息情报,就能及时预测到新的社会需求,从而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先一步”,挫败竞争对手。

    日本昭和市丸交通公司总经理市丸良一就是因注重收集信息情报而取得成功的。

    市丸良一的公司起源于市丸家的酱油铺。由于小本经营,难以同大企业竞争,市丸家的酱油铺只好改做淀粉生意,取名“市丸产业公司”。后来,公司获得了关于淀粉供求信息的情报。当时日本处于战后恢复时期,对淀粉的需求量很大,而做淀粉的原料甘薯主要出产在气候温暖的南方鹿儿岛县。市丸产业公司占有“地利”之便,公司经营得很顺利。由于得到了准确的市场供求信息,市丸产业公司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发展成为一家庞大的企业,在日本淀粉公司中居第三位。

    后来,在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以后,日本农林省决定减少淀粉公司的数目。在提前获得此准确情报后,已经当上市丸产业公司总经理的市丸良一当机立断,于1976年买进3辆小汽车,改营出租汽车业。市丸良一全力以赴地经营,只用两年时间就正式办起了市丸交通公司。到1984年发展为九州最大的出租汽车公司,共拥有出租汽车369辆。

    在经营出租汽车事业的同时,市丸良一又发现不动产业有利可图,便设立市丸商事公司,办起了修建和出租公寓事业。他又利用西乡隆盛(日本明治维新时著名人物,出生于鹿儿岛加治屋)逝世100周年,以及他在鹿儿岛人心目中崇高的威望大做广告,宣传他建筑的加治屋公寓,使其公寓的销路十分顺畅。

    市丸良一就是这样一个善于捕捉信息和分析形势,经营得法的企业管理者。现在,市丸商事公司已成为鹿儿岛最大的公寓开发商。毫无疑问,市丸良一之所以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他注意信息情报的收集是分不开的。

    21世纪,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整个世界,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一个消息闭塞的地区,想把经济搞上去简直是天方夜谭。信息不仅是文化、是技术,更是资源。信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手,是未来发展的新能源。

    猎狗的激励之道

    一个好的激励制度可激发组织成员的无限工作动力。

    人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与人合作和分裂的过程,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适于个人,但有一点是不变的,无论分合,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我们看看一个猎狗捕食公司的发展历程,相信能给你的人生带来不少的启迪。

    一条猎狗追逐一只兔子,追了好久也没有追到。

    牧羊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中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

    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跑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它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得对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

    所以,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个办法果然奏效,猎狗们纷纷去追兔子,因为谁都想捕到更多猎物。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的和捉到小兔子的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渐渐的,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方法。猎人对猎狗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

    这里猎狗所说的就是人力资源里的平均主义是不可取的,激励机制要体现出差别来,猎狗与猎人的博弈对我们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的方法,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其在一段时间内的待遇。

    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

    猎人很开心。但在这以后,新问题又出现了,猎狗抓的兔子又少了很多,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得就越厉害。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们。

    猎狗们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但是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猎狗的担心不无道理,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长远发展考虑,一旦丧失工作能力,如果再得不到养老的保障,那么我们的青春和精力也就浪费了,我们不得不为自己考虑。

    于是猎人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做,以完成猎人规定的数量。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一些猎狗做到了。这时,其中有一只猎狗说:“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猎人意识到猎狗正在流失,并且那些流失的猎狗像野狗一般和自己的猎狗抢兔子。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猎人不得已引诱了一条野狗,问他到底野狗比猎狗强在哪里。野狗说:“猎狗吃的是骨头,吐出来的是肉啊!”接着又道:“也不是所有的野狗都顿顿有肉吃,大部分最后连骨头都没得舔!不然也不至于被你诱惑。”于是猎人进行了改革,使得每条猎狗除基本骨头外,可获得其所猎兔肉总量的n%,而且随着服务时间加长,贡献变大,该比例还可递增,并有权分享猎人总兔肉的m%。就这样,猎狗们与猎人一起努力,将野狗们逼得叫苦连天,纷纷强烈要求重归猎狗队伍。

    这样,时间越长,兔子开始越来越少,猎人们的收成也一天不如一天。而那些服务时间长的老猎狗们老得不能捉到兔子,但仍然无忧无虑地享受着那些他们自以为是应得的大份食物。终于有一天,猎人再也不能忍受,把它们赶出了家门,因为猎人更需要身强力壮的猎狗……

    被赶走的老猎狗们得到了一笔不菲的赔偿金,于是他们成立了猎狗捕食公司。他们采用连锁加盟的方式招募野狗,向野狗们传授猎兔的技巧,他们从猎得的兔子中抽取一部分作为管理费。当赔偿金几乎全部用于广告后,他们终于有了足够多的野狗加盟,公司开始赢利。一年后,他们收购了猎人的家当。

    猎狗捕食公司许诺给加盟的野狗公司n%的股份,这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这些自认为是怀才不遇的野狗们都以为找到了知音:终于做公司的主人了,不用再忍受猎人们呼来唤去的不快,不用再为捉到足够多的兔子而累死累活,也不用眼巴巴地乞求猎人多给两根骨头而扮得楚楚可怜。这一切对这些野狗来说,比多吃两根骨头更加受用。于是野狗们拖家带口地加入了猎狗捕食公司。

    猎狗寓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想实现员工个人绩效与企业整体绩效的协调一致,实现企业与员工利益的双赢,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价绩效,从而实现有效激励的绩效管理体系。

    还有,在注重工资加奖金的短期激励的同时,还应考虑运用适当的长期激励措施,将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经营业绩联系起来。企业如果采取了股票期权、职工持股和参股计划等措施,可能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