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生活全集-投资:让金钱为你打工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投资好处多,穷人更要投资

    眼下,“你投资了吗”已成为中国老百姓生活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中国大国崛起的背景下,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富运动正在展开。而投资,正是这场运动的主旋律。

    那么,投资究竟有什么益处,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请先看下面两个故事:

    故事一:年轻的亿万富翁

    “众里寻她千百度”,百度于美国时间2005年8月5日登陆纳斯达克,发行价27美元,开盘价66美元,最高价151美元,收盘价122.54美元。也就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内,百度不仅创造了互联网新的神话,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富翁:

    百度CEO李彦宏:9.89亿美元

    百度CFO王湛生:4220万美元

    百度COO朱洪波:4220万美元

    百度CTO刘建国:3904万美元

    百度副总裁梁冬:1700万美元

    联合创始人徐勇:3.02亿美元

    故事二:俞敏洪——中国“最有钱的教师”

    新东方上市股票代码:EDU

    业务:教育

    上市时间:美国时间2006年9月7日

    上市地点:美国纽交所

    发行股票:75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

    发行价:15美元

    开盘价:22美元

    融资:1.125亿美元

    公司注册地:开曼群岛

    CEO:俞敏洪

    员工人数:4047人

    持有公司31.18%股权的董事长俞敏洪的资产已超过18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那些持有公司股票被叫做股东的人,可能由于公司良好的成长性而大获丰收。而投资者本人理所当然就会发家致富了。

    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投资的好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达到财务目标,平衡一生中的收支差距

    人生有很多梦想,很多梦想的实现需要经济做支撑,例如累积足够的退休金以安享晚年,建立教育基金为子女的将来考虑,积累一定的资金购车、买房,或者积累一笔资金用于到世界各地旅游,有些人还打算创立自己的事业,等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你进行财务规划,合理平衡自己的收支。

    如果一个人在任何时期都有收入,而且在任何时候赚的钱都等于用的钱,那么就不需要去平衡收支间的差异,投资规划对这个人来说就不是必需的。可是实际上,人的一生中大约只有一半的时间有赚取收入的能力。假如一个人能活80岁,前18年基本是受父母抚养,是没有收入的;65岁以前则必须靠自己工作养活自己和家人;而退休后如果不依赖子女,而此时又没有工作收入,那么靠什么来养老呢?如果你有投资意识,在65岁退休以前这长达47年的岁月中,每个月省出200元,购买成长性好的投资产品,假设年收益率为12%,那么,47年后会积累多少财富呢?是5453748.12元,接近550万,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样的话,你就可以享受比较富裕的晚年生活了。

    2.过更好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平衡一生的收支只是投资规划的基本目的。每个人都希望过好日子,而不仅只是满足由出生开始到死亡为止的基本生活需求。你是否想买一幢或者一套豪华舒适点的房子?是否想开辆黑色奔驰车驰骋在空旷的马路上?你是否想在周末或节假日去豪华餐厅享受温馨浪漫的晚餐?是否想每年旅游一次?这些都是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的奢侈想法,但并不是幻想。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是投资规划的另一个目的。

    3.追求收入的增加和资产的增值

    人们除了辛勤地工作以获得回报之外,还可以通过投资使自己的资产增值,利用钱生钱的办法使财富迅速积累。

    4.抵御不测风险和灾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生病、受伤、亲人死亡、天灾、失窃、失业等,这些都会使个人财产减少。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通过福利政策,几乎承担了城市居民生老病死的一切费用,人们的住房、养老、教育、医疗、失业等费用负担很小。改革开放以后,居民开始越来越多地承担以上的费用和风险。为抵御这些不测与灾害,必须进行科学的投资规划,合理地安排收支,以求做到在遭遇不测与灾害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顺利渡过难关;在没有出现不测与灾害时,能够建立“风险基金”,并使之增值。

    5.提高信誉度

    常言道:“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合理地计划资金的筹措与偿还,可以提升个人的信誉,提高个人资金筹措的能力。当然,科学地规划个人的财务也能保证自己的财务安全和自由,不至于使自己陷入财务危机。

    6.造福社会

    目前,我国已进入小康阶段。老百姓在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财务安排上缺乏投资渠道和计划,导致过于单一的投资结果。科学地规划个人的财产,实现社会资金合理流动,将会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安全,从而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有人会说:“但我没多少钱能用来投资啊?”“先得有财才能理财”是许多工薪阶层的观点。他们认为,每月固定的工资收入应付日常生活开销就差不多了,哪里有钱进行投资理财活动呢?“理财投资是有钱人的专利,与自己的生活无关”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其实,投资并不仅仅是有钱人的游戏;相反,对普通人来说,投资更是必不可少的。

    假如你的孩子刚刚出生,你打算在他(她)60岁时让他(她)成为亿万富翁,那么你可以这样做:从现在开始每个月只需投资774.4元,每年的回报率保证在12%以上,那么60年后他(她)的资金将积累到1亿元。

    如果你现在已经给他(她)储备了2万元,那么只需每个月投资574.2元,60年后他(她)也会成为亿万富翁。

    如果你现在已经有10万元,而且每年的投资回报率为12%,那么你不但不需要再投资,而且每个月还能得到226.4元的回报,你的孩子60岁时也将成为亿万富翁。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我们每个月节省不了那么多钱,那每个月节省下来100元总可以吧,如果你的年投资回报率是12%,60年后也将是12913767.12元,你的孩子还会成为一个千万富翁。

    因此,投资没有什么特别的奥秘,也不需要复杂的技巧,观念正确就能赢。投资只不过是要培养一种别人很难养成的生活习惯。

    国际上的一项调查表明,几乎100%的人在没有自己的投资规划的情况下,一生中损失的财产从20%~100%不等。因此,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投资知识,其财产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国家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约有70%的居民希望得到投资顾问的指导。让我们每一个人树立起正确的投资观念,积极地投入到投资活动中去吧。

    白领要向农民工学理财

    现在年轻人中流行着一种享乐的消费观念,他们每月的收入全部用来消费和享受,每到月底银行账户里基本处于“零状态”,所以就出现了所谓的“月光族”这个群体。“月光族”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每月挣多少,就花多少;往往穿的是名牌,用的是名牌,吃的是馆子,可就是银行账户总是处于亏空状态;他们偏好开源,讨厌节流,喜爱用花掉的钱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认为花出去的才是钱;他们还常常认为会花钱的人才会挣钱,所以每个月辛苦挣来的“银子”,到了月末总是会花得精光。这就是“月光族”的真实写照。

    王小姐毕业于一所著名高校,毕业后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了两年,月薪4000元,除去每个月的房租、生活费,王小姐喜欢逛街,或到大商场买衣服,每周至少一次。此外,每月还会在酒吧小酌两杯,一个月下来,4000元往往不够花,有时候还不得不跟好友借钱。结果,两年工作下来没攒下什么钱。王小姐今年已经25岁了,她很庆幸自己是个女孩,因为自己可以找一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男朋友,并希望男朋友最好能有套房,这样她就不用为买房操心了。

    王小姐可能在成家方面需要付出的相对较少,但是她真的就不需要存有一定的资金了吗?假如她能嫁一个“钻石王老五”还好说,倘若嫁一个收入平常的人,要想成家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再假如不是王小姐,而是张先生,再过两年就要面临成家的问题,月月花光,怎么买得起房?虽说不能以钱财作为婚姻的基础,但是真的会有女孩愿意嫁给一个没有一点积蓄,又买不起房子的男人吗?其实与当地普通市民的平均工资相比,王小姐的工资算多的了。即便这样,她依然抱怨:“每到月底,我就两手空空,盼望着下个月的薪金。”

    老刘,33岁,是在某建筑工地干活的民工,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一天挣25元钱,加上夜班,每月收入也不到1000元。在扣除吃、住及吸烟钱后,他每月仍坚持给家里寄700元。算一算,两年下来,家里收到老刘16400元的汇款。

    试想想,王小姐的月收入是老李的4倍,可是两年下来,老刘有了16400元的积蓄,而王小姐还是两手空空。看来在金融机构工作的王小姐的理财智商还不如民工老刘。

    这里我们不去讨论收入问题。从事职业不同,付出不同,收入自然不同。但王小姐每月消费4000元还不够,老刘每月收入不足千元却颇有盈余,这个反差是不是过大了?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像王小姐这样,有高学历、高收入的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一般在IT、金融、出版、媒体、艺术等领域工作。他们小时候在长辈的百般疼爱下生活,手里攥着亲人们给的零花钱,衣食无忧,学校里的学费、生活费大多也都是家里供给,所以已经养成了只知道消费不知道节省的习惯。一旦踏入社会,敢于超前消费、高档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花他人的钱享受自己今天的生活,把大量的钱花在服装、化妆、餐饮、旅游、娱乐等方面,花到两手空空,再想新的办法。他们没有想过,一般来说,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在2~4年的未来,不仅要买房、结婚,还可能要赡养4位长辈(自己的父母和爱人的父母)和抚养至少1个子女。

    所以说,“月光族”要养成节约的习惯,算好每个月的支出后,把剩余的钱按40%的储蓄、30%的国债、20%的理财产品、10%的保险做好投资。如此,才能使未来的生活无忧。

    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的投资规划

    1.月收入5000元如何进行投资规划

    张女士今年27岁,她和丈夫是一家企业的普通员工,家庭月收入为5000元。结婚3年,两人省吃俭用,积攒了5万元积蓄。虽然在所居住的城市,两个人的收入已经比较不错,但是考虑到将来购房、子女教育、赡养父母等家庭开支压力较大,张女士担心家庭收入不能有效利用、科学管理。

    从张女士夫妇目前的家庭状况来看,两人的投资观念比较传统,承受风险能力较差,家庭投资要求绝对稳健,属于求稳型的投资家庭。虽然目前他们的家庭收入不错,但是缺乏必要的保障。求稳的投资方式对于他们比较合理。

    专家建议张女士按照储蓄占40%、国债占30%、银行理财产品占20%、保险10%的投资组合进行投资。在对家庭投资比例分配中,储蓄占的比重最大,这是支持家庭资产的稳妥增值;国债和银行理财产品放在中间,收益较高,也很稳妥;保险的比率虽然只有10%,但所起的保障作用却非同小可。

    许多人在保险上存在误区,认为有钱人才适合买保险,钱多得花不了,家庭即使出现风险也不在乎那点保险理赔,其实这是错误的。收入低的家庭抗风险能力较低,万一遇到意外,这10%的保险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可以帮家庭渡过难关。特别是对于张女士这样的家庭来说,负担较重,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一旦出现意外,可以解燃眉之急。

    2.月收入3000元如何进行投资规划

    一般对于月收入3000元左右的人来说,月收入的10%~20%留存下来用于投资比较合适。年轻朋友月收入3000元,每月就可以存300~600元。其实,存钱多少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投资习惯的养成。要知道,投资必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如果你目前月收入3000元,有10000元的存款,那你就要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是准备几年后结婚还是买房,还是买车,还是继续深造?其实每个人的投资事先都要有一个目标,假定你的投资目标是:计划5年后结婚,需要6万元支出。

    首先,每个月的10%~20%的积蓄习惯是要养成的,可存600元。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力,如果没有一些保险类,建议每月投入300元购买商业保险,建立风险规避账户。如此,第一年年末,相信你就拥有了17000多元的积蓄,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规划。第二年年初,将手中资金1万元,购买股票型基金,预期收益率8%,全年收益800元。到年末时可以买入货币市场基金,如此循环,估计五年后你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但要注意两点:其一,很多人只顾着“钱生钱”,而不记得规避风险。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财富积累,它不仅包括财富的升值,还包括风险的规避。在投资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保险转嫁风险。其二,在建立自己的投资账户时,年轻人由于手头资金量不大,精力有限,与其亲自操作,不如通过一些基金、万能险、投连险等综合性的投资平台,采用“委托投资”的方式,这样不仅可在股票、基金、国债等大投资渠道中进行组合,还可省掉一笔手续费。

    3.月收入2000元如何进行投资规划

    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以后选择留在自己上学的城市,一来对城市有了感情,二来也希望能在大的城市有所发展。而现在很多大城市劳动力过剩,大学生想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又有较高收入的职位已经变得非常难,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月收入都可能徘徊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让我们来核算一下,如何利用手中的有限资金来进行投资。

    如果你是单身一人,月收入在2000元,又没有其他的奖金分红等收入,那年收入就固定在24000元左右。如何来支配这些钱呢?不妨借鉴下面的做法:

    (1)生活费占收入的30%~40%

    在投资前,你要拿出每个月必须支付的费用,如房租、水电、通讯费、柴米油盐等,这部分约占收入的1/3。它们是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满足你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所以无论如何,这部分钱,请你先从收入中抽出,不要动用。

    (2)储蓄占收入的10%~20%

    自己用来储蓄的部分,约占收入的10%~20%。很多人每次也都会在月初存钱,但是到了月底的时候,往往就变成了泡沫,存进去的大部分又取出来了,而且是不知不觉的,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总是在自己喜欢的衣饰、杂志、CD或朋友聚会上不加以节制。你要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存储能保证你3个月的基本生活。要知道,现在很多公司动辄减薪裁员,如果你一点储蓄都没有,一旦工作发生了变动,你将会非常被动。

    而且这3个月的收入可以成为你的定心丸,工作实在干得不开心了,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时,你可以潇洒地对老板说声“拜拜”。想想可以不用受你不喜欢的工作和人的气,是多么开心的事啊。所以,无论如何,请为自己留条退路。

    (3)活动资金占收入的30%~40%

    剩下的这部分钱,约占收入的1/3。可以根据自己当时的生活目标,有所侧重地花在不同的地方。这样花起来心里有数,不会一下子把钱都用完。

    除去吃、穿、住、行以及其他的消费外,再怎么节省,估计你现在的状况,一年也只有10000元的积蓄。如何让钱生钱是大家想得最多的事情,然而,毕竟收入有限,很多想法都不容易实现,建议处于这个阶段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开源。节流只是我们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就像大厦的基层一样,而最重要的是怎样财源滚滚、开源有道。为了达到一个新目标,你必须不断进步以求发展,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

    当然,既然有了些许积蓄,也不能让它闲置,建议你把1万元分为5份,分成5个2000元,分别作出适当的投资安排。这样,不会出现用钱危机,并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1)用2000元买国债,这是回报率较高而又很保险的一种投资。

    (2)用2000元买保险。以往人们的保险意识很淡薄,实际上购买保险也是一种较好的投资方式,而且保险金不在利息税征收之列。尤其是各寿险公司都推出了两全型险种,增加了有关“权益转换”的条款,即一旦银行利率上升,客户可在保险公司出售的险种中进行转换,并获得保险公司给予的一定的价格折扣、免予核保等优惠政策。

    (3)用2000元买股票。这是一种风险最大的投资,当然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只要选择得当,会带来理想的投资回报。除股票外,期货、投资债券等都属这一类。不过,参与这类投资,要求有相应的行业知识和较强的风险意识。

    (4)用2000元存定期存款,这是一种几乎没有风险的投资方式,也可以保障未来的家庭生活。

    (5)用2000元存活期存款,这是为了应急之用。如家里临时急需用钱,有一定数量的活期储蓄存款可解燃眉之急,而且存取又很方便。

    这种方法是许多人经过多年尝试后总结出的一套成功的投资经验。当然,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

    不同家庭阶段,不同的投资计划

    你的家庭生活是否会“芝麻开花节节高”,关键在于你自己是否深谋远虑、是否具有理财的才能和技巧。不要抱怨穷困的魔鬼总把你纠缠,发财的机会悄悄从你身边溜走,岂不知“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你只有认真学习并掌握理财的知识和方法,才能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一帆风顺,实现拥有财富、享受生活的梦想。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的收入比较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资财基础上合理、巧妙地提高家庭生活的综合质量,就需要认真学习并掌握理财的知识和方法:

    1.家庭形成期的投资计划

    这一阶段主要是指从结婚到新生儿诞生这一时期,一般为1到5年左右。

    结婚可算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当你在婚礼上说“我愿意”时,那种喜悦是无法形容的。新婚固然幸福,但也必须为将来投资。

    这一时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费期。经济收入增加而且生活稳定,家庭已经有一定的财力和基本生活用品。为提高生活质量,往往需要较大的家庭建设支出,如购买一些较高档的用品;买房的家庭还须一笔大开支——月供款。随着家庭的形成,家庭责任感和经济负担的增加,保险意识和需求有所增强。为保障一家之主在万一遭受意外后房屋供款不会中断,可以选择缴费少的定期寿险、意外保险、健康医疗保险等,但保险金额最好大于购房金额以及足够家庭成员5~8年的生活开支。

    新婚人士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居住:租还是买?每个人情况不同,环境也在变化,应该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异。

    (2)未来目标的确定:估计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定下目标,分清轻重,逐步达到。

    (3)收支预算:做好每月的收支记录。

    (4)投资取向:决定投资目标。

    下面介绍几种投资之道,供家庭形成阶段的朋友们参考:

    (1)尊重对方的消费习惯

    (2)保持理智的消费观

    (3)集中家庭资金进行投资

    夫妻双方的收支要公开,不要设“小金库”。除去日常的生活开支,将双方的剩余资金参加银行储蓄,购买债券、保险,有条件的可投资证券基金或股票等,通过精心运作,使家庭资金达到满意的收益。

    (4)及早计划家庭的未来

    对于刚建立家庭的年轻夫妇来讲,有许多目标需要去实现,如养育子女、购买住房、添置家用设备等,同时还有可能出现预料之外的事情,也要花费钱财。因此,夫妻双方要对未来进行周密的考虑,及早制订长远计划,做到有计划地消费,量入为出,每年有一定的节余,为家庭建立储备资金。

    (5)建立家庭收支账本

    建立家庭后不妨设立一本记账本,通过记账的方法,使夫妻双方掌握每月的财务收支情况,对家庭的经济收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通过经济分析,不断提高自身的投资理财水平,使家庭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以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家庭形成期的投资策略:

    风险承受能力:中

    资产值:低

    负债值:中至高

    投资策略:设定好未来目标,计划好资源分配;做好预算;小心用钱,量入为出;夫妻协调,互相配合。

    (2)家庭成长期的投资计划

    这一时期是指从小孩出生直到上大学。

    养儿育女是人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当今社会,把一个小孩抚养成人,可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除了费心费力外,各种开支,比如参加补习班、兴趣班,教育经费高得惊人。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所需要的费用会越来越多,因此,要想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从孩子一出生就必须进行规划。

    在这一阶段里,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增长,家庭的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学前教育费、智力开发费。同时,随着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在投资方面可考虑以创业为目的,如进行风险投资等。购买保险应偏重于教育基金、父母自身保障等。这一阶段里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猛增,财务上的负担通常比较繁重。那些理财已取得一定成功、积累了一定财富的家庭,完全有能力应付,故可继续发展投资事业,创造更多财富。而那些投资不顺利、仍未富裕起来的家庭,则应把子女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作为投资的重点。在保险需求上,人到中年,身体的机能明显下降,对养老、健康、重大疾病的需求较大。

    相信你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怀疑:自己这么努力工作赚钱,却仍然被每月要缴付的贷款或者是税单所困扰,开始质疑自己辛苦争得的学位,在迈入新经济时代后显得一文不值,而且总是担心自己可能因为裁员使家庭经济陷入困境。

    如果你不想整日拼命工作仅仅是为了生活需要和应付购买奢侈品的储蓄,那么你应该先用你的收入去投资,再以投资的收入去购买奢侈品。这样购买奢侈品的欲望不但不会成为你财务危机的原因,反而会是增加你财富的动力。

    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财富的积累都是从点滴开始的。不能一味地等待大投资和大商机,必须从小处开始训练自己的头脑,也必须从小投资、小收益开始训练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投资时的心理素质。

    家庭成长期的投资策略:

    风险承受能力:中

    资产值:中到低

    负债值:中至高

    投资策略:控制消费,量入为出;为子女建立教育基金,越早越好;家长以身作则,教导孩子如何管好钱,用好钱;购买保险,以备不时之需。

    3.家庭成熟期的投资计划

    四十岁之前是人生积累经验的时期,四十岁后将是巩固的阶段。经过二十年的辛勤忙碌,你在事业上已经有一定的高度,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就是让财富获得稳定的增长。工作收入稳步增长,而储蓄和投资收入也能不断上升,此时你就应该为你以后的退休生活制订计划。另外,孩子已经长大,父母已经退休,你或许有时间进行旅游,同时要做好身体保健和检查。

    家庭成熟期的投资策略:

    风险承受能力:中

    资产值:中到高

    负债值:低至中

    投资策略:加快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应留出更多的时间享受人生;做好保险计划,特别是健康保险计划。

    4.退休期的投资计划

    这段时间的主要内容应以安度晚年为目的,投资和花费通常都比较保守。理财原则是身体、精神第一,财富第二。保本在这时期比什么都重要,最好不要进行新的投资,尤其不能再进行风险投资。另外,在65岁之前,检视自己已经拥有的人寿保险,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般人在退休之后,由于一生工作累积下来,多少会有一些存款或退休金,但面对市场经济的变化、通货膨胀和各项支出的不断增加,老年人家庭若希望生活更宽裕,同样也有“以钱生钱”的投资需要!

    老年家庭的投资之道应当优先考虑投资安全,以稳妥收益为主。目前投资工具虽多,但并不是只要投资就有钱赚。客观来看,风险承受度和年龄成反比。老年家庭一生辛苦赚的钱实在很不容易,如果投资一大笔金额,一旦损失,对老人的精神、对家庭的影响都比较大,所以要特别注意投资的安全性,不可乱投资。

    如果你离退休已经不远,可以将大部分资金配置在稳定、可以产生所得的投资上,如配息的股票、基金、债券或定存。切忌好高骛远。

    灵活运用投资策略。对于储蓄存款,当预测利率要走低时,则在存期上应存“长”些,以锁定你的存款在未来一定时间里的高利率空间;反之,当预测利率要走高时,则在存期上存短些,以尽可能减少届时在提前支取转存时导致的利息损失。除了存款外,老年家庭也应该灵活运用投资策略。

    投资股票要适可而止。买卖股票是一种风险投资,但也是获取高收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在身体条件较好、经济较宽裕,又有一定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并具有金融投资理财知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老年人不妨拿出一小部分钱来适度进行风险投资。

    另外,不可把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借来的钱、医疗费、购房款、子女婚嫁等费用用于风险投资。如果用这些钱去投资,万一套牢,只有忍痛割爱低价卖出,损失巨大。

    在老年家庭的投资组合比例上,退休时的净值金额亦为考量因素之一。若以退休年龄来决定,55岁退休,股票投资比例可提高些;65岁才退休,储蓄和国债的比例应占85%以上,股票投资比例可为15%,这样不但是老年人可以接受的安全范围,也能使钱渐渐变多,并有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不至于承担过大压力。

    虽然说我们中国人比较忌讳谈论不好的事情,除非年纪老迈,很少人会在身强力壮时立下遗嘱。但是你知道吗?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例如有人突然过世后,他的家人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少投资,甚至不知道有多少负债,这给家人今后的生活会留下许多不便。所以,负责家庭投资的人,一定要定时把自己的投资状况告诉家人,万一有什么突发状况,家人不至于无从着手。

    最后提醒你,即使你现在还年轻,依然要提早做好退休规划,设定财务目标,到了想要退休的时刻,就不必缩衣节食或担忧未来,而是能够快乐地享受富裕的生活!

    退休期投资策略:

    风险承受能力:低

    资产值:高

    负债值:低

    投资策略:由于即将退休,所以应为未来准备好大部分退休金;若退休金不足,应尽快改变策略,调整计划;投资回报将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计划好退休生活,享受一个安乐的晚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