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个盛世的“盛”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是统一,统一,是一个国家至高无上的利益。中国历史上,大约出现过80多个皇朝,而实现了大一统的却只有秦、西汉、东汉、隋、唐、明、清等不足10个王朝,在这些基本统一全国的朝代中,其统治持续200年以上的只有汉、唐、明、清四朝,包围圈缩小到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出清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了。
在康雍乾盛世时期,清政府通过数次战争,奠定了中国近代的版图,其时的中华版图,南至南海诸岛,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西跨葱岭,东北到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西北到巴尔喀什湖,面积大约有1300万平方公里,比现在的960万平方公里多了整整1/3。
盛世的第二个表现是,清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康熙后,呈现日益强化的趋势。中央权力高度集中,君主皇权进一步加强。到雍正、乾隆时期,军机处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的职权集于一身,直接听命于皇帝,皇权得到高度的发挥,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第三个表现是社会安定、经济发达,农业、工商业都非常兴盛,精致的瓷器、精美的丝绸以及醇香的茶叶带来了极大的贸易顺差,无数真金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乾隆时期,国家财政收入之丰,达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最高水平,经济规模和总量居当时世界之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全国人口剧增,从康熙时的2000万增加到乾隆时的3亿,当时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3,直至1800年(即乾隆去世后一年),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其生产和出口能力,为世界其他地区望尘莫及,出现了文治武功、相得益彰的局面,其时中国,是不折不扣的兴盛之世。
第四,“文治”,也是康雍乾盛世的重要表现之一,其集中体现在盛世修书上面。盛世修书、修史是中华数千年历史发展中独特的文化传统,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历史记载不中断的国家,这种传统功不可没。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大规模的修书工程,一般只是在国家极其强大的时候才会出现,比如,唐贞观盛世时,纂成《北齐书》、《晋书》、《陈书》、《隋书》等二十四史中的六史;明初的洪武、永乐年间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诞生。至于清朝,就以康雍乾盛世时期修成的《四库全书》为例,4000多人集体参与,历经十几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个工程,修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囊括了清朝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文史百科典籍,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康雍乾三朝,类似的文化工程还有很多,所需费用无可计数,如此大的文化工程,也只能是在盛世才能完成。
总之,康雍乾盛世,无论是在繁荣的质上还是量上,都远逾前代,有集大成之势。它是以儒家价值观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在18世纪创造的一个伟大奇迹。本书尊重史实,详细讲述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励精图治所显现出的盛世风华,讲述了他们在政治、经济、外交、民族关系上的历史功绩。让我们再一次领略那个时代的辉煌,也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助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