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青少版-卷八 从温暖的床铺中起来从事社会活动,是人的高贵所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存在的目的是行动

    早晨当你不情愿地起床时,让这一思想出现——我正起来去做一个人的工作:如果我是要去做我因此而存在,因此而被带入这一世界的工作,那么我有什么不满意呢?难道我是为了躲在温暖的被子里睡眠而生的吗?——但这是较愉快的。——那你的存在是为了获取快乐,而全然不是为了行动和尽力吗?

    《沉思录》中的沉思

    早上躺在床上不想起来,起床后什么事也不想干,能拖到明天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给别人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自己不想懂,不会做的事自己不想做……“懒惰”是个很有诱惑力的怪物, 因为它能暂时让人感到愉快,人一生谁都会与这个怪物相遇。它是人类最难克服的一个敌人,它在人心理和行为中的恶性蔓延,会泯灭整个人生的意义。

    我们在哪里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答案只有三个,那就是在劳动、爱以及自我完善中寻找人生的意义。劳动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我们生存在这个宇宙之中应尽的本分,

    劳动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快乐,身体不运作,就要像铁铜一样生锈,懒惰空闲的身心就会生出许多杂念和说不出的烦恼。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我们身边的一切生物,包括小小的植物、小鸟、蚂蚁、蜘蛛、蜜蜂等都在有条不紊地一起劳动,在尽它们在宇宙中的职分。而我们中间却有人不愿做一个人的劳动,从而违背我们生而为人的本性。

    自然为吃喝规定了界限,但我们还是越过了这些限制,超出了足够的范围;而对行动却不是这样,往往是在还没有做你能做的之前就停止了。

    劳动作为人之所以存在的缘由,并不是说不要休息,实际上休息是必要的,——自然也为这确定了界限。那些热爱他们各自的技艺的人都在劳动中忙得精疲力尽,他们没有洗浴,没有食物;而不喜欢劳动的人就是不爱自己的本性,对这样的人,我们不能说他是爱自己的。因为他对她的本性的尊重甚至还不如杂耍艺人尊重杂耍技艺、舞蹈家尊重舞蹈技艺、聚财者尊重他的金钱,或者虚荣者尊重他小小的光荣。

    很多人都在为劳动而苦恼,繁重枯燥的学习或者工作任务,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时常艰于呼吸视听,他们很向往无所事事的悠闲生活。但事实则是,无所事事非但不能带给人快乐,反而是非常有害的,无聊的日子会让人窒息,空虚的感觉会让人发疯,这样的话当然不是危言耸听,只要看看退休之后老年人的生活就可以了,在没有学习和工作的责任和压力之时,他们还是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承担有意义的工作,帮助他人,也充实自己的生活。

    成长故事苑

    有个人死后,去了阎殿。到了那里,看到那里生活非常安逸,这个人心想:“我活着的时候生活太辛苦了,现在我死了,终于可以享受了。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没有别的事情,也不用辛苦地劳动了,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太好了!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然后,他向负责的人问道:“这里是地狱吗?我实在难以想象地狱居然是这样好!”负责人说:“没错,这里就是地狱!在这里你什么都不用做,好好享受吧!过一段时间你就知道这里就是真正的地狱。”

    这个人想:“怎么会呢?这里天天山珍海味,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还有舒适的床铺,想睡多久,从没有人管。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活了,活着还不如死掉呢!”

    于是他就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快乐得像个神仙。可是时间长了,他开始觉得十分寂寞和空虚,于是他去找负责的人,说道:“我每天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和猪有什么区别?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了,你还是给我找一份劳动吧!辛苦点我也愿意。”

    负责人答道:“这里从来就没有劳动,想要什么马上就能得到,只有劳动不能得到!”那个人没有办法,只好回去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实在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又去找那个负责人,说道:“我不想在这里住了,这种生活实在是难以忍受,你还不如让我下地狱!”

    负责人说:“已经告诉过你了,这里本来就是地狱,你还以为这里是天堂呢?实在是太笨了!这就是真正的地狱。”

    哲理背囊

    当你不情愿地从眠床上起来时,当你感到闹钟的声音异常刺耳仿佛在于你作对时,记住按照你的结构和人的本性必须去从事社会活动,而睡眠却是对无理智的动物也是同样的。

    从温暖的床铺中起来从事社会活动,走进学校学习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参加劳动,或者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这既是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万物灵长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其高贵所在。不错,躺在被窝里让人感到舒适,但这种舒适是人的动物性所需要的,如果我们不充分发挥理性的力量,约束自己,而顺从动物性的引导,我们就愧对人的称谓,失去了起码的做人资格,更别提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生了,有一句流行的话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其中也包含了这层意思。

    劳动不仅是生存的必需,而且还是一种乐趣。劳动可以让人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

    英国圣公会牧师、学者、著名作家伯顿指出:“你千万要记住这一条——万万不可向懒惰和孤独、寂寞让步,你必须切实地遵循这一原则,无论何时何地也不要违背这一原则,只有遵循这一原则,你的身心才有寄托和依归,你才会得到幸福和快乐;违背了这一原则,你就会跌入万劫不复深渊。这是必然的结果、绝对的律令。记住这一条:千万不可懒惰,万万不可精神抑郁。”

    对任何一个人都要恰当地说话,不矫揉造作

    说你看来是最恰当的话,只是要以一种好的气质、以谦虚和毫不虚伪的态度说出来。

    《沉思录》中的沉思

    愚者常常暴露出自己的愚昧,贤者却总是隐藏自己的知性。因为善于听话的人,易表露知性;而喜欢表现自我、喋喋不休的人,通常都是些傻瓜。你说过分的话,结果倒霉的是你。关于说话的艺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曾经经典地总结出来:“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议论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利,与卑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聚,与愚者言依于锐。”“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上面两句话意思是说,和聪明的人说话,必须见闻广博;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要有灵活的辨析能力;与地位高的人说话,态度要敬仰;与有钱的人说话,言辞要大大咧咧;与穷人说话,要给予优惠或实利;与地位低下的人说话,要谦逊有礼;与勇敢的人说话,要敢作敢当;与愚笨的人说话,可以锋芒毕露;与领导说话,须用奇特的事打动他;与下属说话,须用切身利益说服他。

    俗话说,“看碟下菜,量体裁衣”,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倒不是要求我们“曲意逢迎”、“溜须拍马”,而是要灵活机动,具体对象具体对待。

    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都要说你看来是最恰当的话,只是要以一种好的气质、以谦虚和毫不虚伪的态度说出来。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处世八面玲珑,而内心却始终固守着最初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人生境界。外事外物无法动摇他的初心。

    成长故事苑

    魏王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宴席之上,魏王问文武百官:“你们说我是明君呢,还是昏君呢?”百官多是趋炎附势之徒,纷纷说:“大王是一代明君。”正当魏王飘飘然时,问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却说:“大王是昏君。”魏王如被泼了一盆冷水,问:“何以见得?”任座说:“大王取得了城池,没有按顺序分给您的弟弟,而是分给了您的儿子,可见您是昏君。”魏王恼羞成怒,令手下把任座赶了出去,听候发落。接着问下一个臣子,这位大臣说:“大王是明君。”魏王心中暗喜,忙问:“何以见得?”这位大臣说:“臣曾听说明君手下多出直臣。现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这样的直臣,可见大王是明君!”听罢,魏王赶快把任座重新请进来赴宴。

    哲理背囊

    在为人处世时,要学会对人的性格作具体分析,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傲慢无礼的人说话应该简洁有力,最好不要跟这种人多谈,所谓“多说无益”;对沉默寡言的人就要直截了当;对深藏不露的人,你只把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资料拿给他看就可以了;对于瞻前顾后、草率决断的人,说话时要把话分成几部分来讲。

    不要让任何人再听到你对自己生活的不满

    不要让任何人再听到你对宫廷生活或对你自己生活的不满。

    《沉思录》中的沉思

    一颗葡萄树不可能结出苹果,一头公牛不可能生出小牛,同样的,也不可能有违反人类本性的事情在人身上发生。换句话说,就是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符合自然本性的。每一事物发生是事情,不管它是否符合你的意愿,都是平常和自然的,既然这样,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猪即将要被杀的时候,喜欢挣扎和叫喊。那是因为猪是没有理智的。而人不同,人是有理智的,人的理智就是要顺从发生的所有一切,并忍受它,因为他知道,那是自然的一种必然性。如果喜欢悲叹或者对一切事情都有不满,那他和一只没有理智的猪又有什么分别呢?

    更何况,所有的事情最后都是要消亡的,而你抱怨的这件事肯定会在你消亡之前先消失。既然这样,就更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抱怨了。

    成长故事苑

    英国有一个天生乐观的人,从不拜神,令神不开心,因为神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他死后,为了惩罚他,神便把他关在很热的房间,7天后,神去看望这位乐观的人,看见他非常开心。

    神便问:“身处如此闷热的房间7天,难道你一点也不辛苦?”乐观的人说:“呆在这间房子里,我便想起在公园里晒太阳,当然十分开心啦!(英国一年难得有好天气,一旦晴天,人们都喜欢去花园晒太阳,)”神不开心,便把这位快乐的人关在一间寒冷的房间。7天过去了,神看到这位快乐的人依然很开心,便问他:“这次你为什么开心呢?”这位快乐的人回答说:“呆在这寒冷的房间,便让我联想起圣诞节快到了,又要放假了,还要收很多圣诞礼物

    ,能不开心吗?”神不开心,便把他关在一间阴暗又潮湿的房间。7天又过去了,这位快乐的人仍然很高兴,这时神有点困惑不解,便说:“这次你能说出一个让我信服的理由,我便不为难你。”这位快乐的人说:“我是一个足球迷,但我喜欢的足球队很少有机会赢。但有一次赢了,当时就是这样的天气。所以每遇到这样的天气,我都会高兴,因为这会让我联想起我喜欢的足球队赢了。”神无话可说,给了这位快乐的人自由。

    哲理背囊

    你还在抱怨你生活的世界没有给你美吗?美到处都有,对于生活,不是缺少美,对于我们自己,都是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通过万花筒看世界,美得变幻无穷;通过污秽的窗子看人生,到处都满是泥泞,到底你的生命画布如何着色,要看你拥有一颗怎样看待世界的心。把天地装到你的心中,你就能看见自然的美。

    一匹头上有白毛的马没人敢骑,反而因此免去了一辈子的奴役;一头鼻子高高翘起的猪不会被杀掉作祭祀,才会好好地活到老。所以,世人认为不吉利的,在上天看来却是大吉大利。能从事物的不利中看到有利的一面,并始终认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管事情按什么样的方式发生,都不要抱怨,你要记住,你是天生就要忍受这一切的,这是你的义务。

    以友爱的精神对待所有事物

    对于那没有理性的动物和一般的事物和对象,由于你有理性而它们没有,你要以一种大方和慷慨的精神对待它们。而对于人来说,由于他们有理性,你要以一种友爱的精神对待他们。在所有的场合都要祷告神灵,不要困窘于你将花多长时间做这事,因为即使如此化去三小时也是足够的。

    一个人做适合于一个人做的工作对他就是满足。那么适合于一个人做的工作就是:仁爱地对待他的同类。

    《沉思录》中的沉思

    宇宙中有理性的事物如人存在则是为了彼此而存在的,因此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原则。这是宇宙赋予人类的本性。而我们的原则也就是要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做本性要我们做的一切。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同类都不爱,缺乏最起码的同情和怜悯之心,他就没有资格做人!

    而对于那些没有理性的动物和其他一切事物,因为他们是宇宙中的低等事物,是为高等事物服务的,我们就更应该用一种慷慨友善的精神对待他们。

    人类理应爱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命现象,爱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爱这个统一和谐的大自然。就像弘一大师一样。

    有一次弘一法师到丰子恺家。丰子恺请他坐在藤椅子里。他没有立即就座,而是先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才慢慢地坐下去,开始时丰子恺心中好奇,却不敢多问。后来见他每次都如此,丰子恺忍不住问了一次。弘一法师回答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

    成长故事苑

    1944年冬天,德国纳粹终于被苏军赶出了苏联国土,数以百万计的德国兵成了俘虏。在莫斯科的大街上,每天都有一队队的德国战俘面容憔悴地走过。这时,所有的马路都挤满了人。苏军士兵和警察站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围观者大部分是妇女。她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或者是父亲,或者是兄弟,或者是儿子,都死在了战争中,她们每一个人,都和德国人有着一笔血债。

    因此,当俘虏们出现时,她们的双手都攥成了拳头,眼中充满仇恨。士兵和警察们竭力地阻挡着她们,害怕她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

    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位满脸皱纹的妇女,穿着一双战争年代破旧的长筒靴。她走到一个警察身边,希望警察能让她接近俘虏。警察同意了这个老妇人的请求。

    她到了俘虏身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印花方巾包裹的东西。里面是一块黑面包,她不好意思地把这块黑面包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的、眼神中透着绝望的俘虏的衣袋里。然后她转向身后那些充满仇恨的同胞们,平和而慈祥地说:“当这些人手持武器出现在战场上时,他们是敌人。可当被解除了武装出现在街道上时,他们就是和我们一样,具有共同外形和共同人性的人。”

    老妇人说完这些,就静静地离开了。但空气在那一瞬间似乎凝住了,不一会儿,很多妇女便拥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各种东西塞给他们。

    哲理背囊

    德国哲学家史怀哲曾说过,“伦理,不仅与人,而且也与动物有关”。动物不是生来的丑角,它们的存在更不是为了人类一己的生活与娱乐。

    要知道,无论是野生扬子鳄、大熊猫这样的“国宝”,还是普通的猫狗,它们都是生态环境中的一员,都是人类的朋友。动物的生存环境说到底也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从现代科学的成果所知,人与动物乃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关系,要么同舟共济,要么唇亡齿寒,只有地球生物永恒的多样性,才有人类社会长久的稳定性,只有学会关爱,才能相伴永远。

    既然对待动物要这样,那么对于我们的同类我们更要友爱,对朋友,我们要友善相待,对待敌人,我们也切不可以怨报怨。因为不论是朋友还是敌人,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是有理性的。

    毫无炫耀地接受财富和繁荣,同时又随时准备放弃

    毫不炫耀地接受财富和繁荣,同时又随时准备放弃。

    《沉思录》中的沉思

    封官加爵,那是身外之物,是外物忽然间赞寄在身上的。既然是寄托之物,得到它不能拒绝,失去它也不能阻止。

    我们要蔑视一切的名与利,但我们仍然是一个人,要吃饭睡觉,有各种基本的物质需求。因此,我们并不是要完全摒弃“利”, 我们反对的只是那些处心积虑,为满足个人贪欲而不择手段得到的利;如果你的精神自由通达了天地,顺应本性,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力量得来的利,我们也不需要刻意拒绝。

    庄子的人格和气节不可谓不高尚,但是,为了能吃饱饭,他也可以去借钱、去钓鱼,借钱和钓鱼这种行为和他的精神并不冲突。一个人自食其力,顺应本性去获取“利”,本就是无可厚非的。

    不为了高官爵位而放纵自己的心志,不因穷困潦倒而妥协于世俗,身处高位与贫穷的快乐,对我们而言是同等的,如果因为物欲而丧失了自我,因为世俗之见而迷失了本性,这是本末倒置的人。这些才是沉思录真正的“本性”。

    成长故事苑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和刘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陶渊明原来也做过官,但后来,因为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就辞官归隐了。依靠自己种田养活一家人。

    陶渊明好饮酒,但由于家里穷苦,没钱买酒来喝,为此他经常很苦恼。

    有一年重阳节,他因没有酒喝而深感苦恼,就到住屋旁的菊篱下采摘花儿,并久久地坐在菊篱边上。这时,正好碰上江州刺史王弘派白衣(官府差役)送酒来,就高兴地走过去拿起酒,尽饮至醉,尔后才由别人扶回家中。

    这就是有名的“白衣送酒”的典故。

    陶渊明的人格不可谓不高洁,但是,别人送来的酒,他也欣然接受。这种不违逆本性,可以使自己过得更好的利益,为什么拒绝呢?

    哲理背囊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是难免会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穷困潦倒。面对人生的起伏,真正的强者都是那些能以平常心牢牢地驾驭人生这匹烈马的人。平常心是一种生活艺术。拥有它的人能够像一个凡人那样活着,像一个诗人那样体验,像一个哲人那样思考。

    平常心贵在平常,波澜不惊,生死不畏,于无声处听惊雷。因为胸怀坦荡,生活永不枯燥。利不能诱,邪不可干,心能昭日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做堂堂正正的人。上不负天,下无愧人,桓颓其奈我何?旦夕祸福,知天达命,不违自然。有情有义,侠骨柔肠,远离颠倒。即使得了大奖,中了头彩,心潮也不怎么“澎湃”、鼓噪。得到一点荣光,看见些许景象,也不沾沾自喜,四处张扬。即使癌魔来袭,顽疾加身,也不怨天尤人,仍在顽强拼搏。

    使你的生活井然有序是你的义务

    我的父亲分别地考察所有事情,仿佛他有充分的时间,毫不混淆,有条有理,精力充沛,始终一贯。

    塞克斯都具有一种以明智和系统的方式发现和整理必要的生活原则的能力。

    《沉思录》中的沉思:

    一生中有一天,一天中有一生。

    怎样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这种安排是否井然有序,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甚至有可能决定人的一生。

    参加过军训或者看过军事题材影片的人都知道,军队中非常注重内务的整理。电视剧《士兵突击》中钢七连的一段语录这样说:“我们相信,良好的内务一定能够锻炼出良好的军人素质。”其实,自我管理的本质都是相通的。

    如果一个人不能管理自己的生活,使其井井有条、井然有序,那么很难想象,这个人能在其他事情上产生良好的思路,有心学习和锻炼,安排生活本身也能锻炼人的思维逻辑和自我管理能力。

    时间老人最不偏私,给任何人每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是在每个人手里的价值却大不相同。

    能够把生活大事小事统筹到最佳状态的人,必定是一个优秀的、能够创造更大价值的人。

    成长故事苑:

    18世纪美国的科学家、思想家富兰克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他的成功建立在严格的自我管理之上,他总是把每天作息时间的安排列成一个表,规定自己在何时工作,在何时休息,在何时又该做点儿文艺活动,或者在何时该做些什么其他事情。下面就是他运筹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清晨:

    5时至7时。

    起床、漱洗、祷告。

    规划白天的事务并下决心。

    读书和进修。

    早餐。

    在这段时间里,他向自己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我这一天将做些什么有益的事?”

    8时至11时。

    工作,切实执行订好的一天工作计划。

    中午:

    12时至1时。

    读书,或查视账目。

    吃午饭。

    下午:

    2时至5时。

    工作,把未做好的工作迅速完成,把已做好的工作进行仔细检查,有错误的地方立即改正。

    晚上:

    6时至9时。

    整理杂物,把用过的东西放置原处。

    晚餐、音乐、娱乐或聊天。

    做每天的反省。

    在这段时间里,他向自己提出一个能帮助自己反省的问题:“我今天做了些什么有益的事?”

    夜间:

    10时至4时。

    睡眠,好好地睡眠。

    哲理背囊:

    小事不小,要想让自己的生活秩序化,首先必须革除那种忽略自我管理,认为那是生活小节的错误看法。

    具体执行起来,像富兰克林一样制定生活计划表当然是最简单有效又易行的方法,值得注意的事,计划必须科学合理、有现实的可行性。如果其中融入了一定的统筹方法,那就尤其显现出一个人的智慧匠心。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自制力,它的强弱决定了计划最终能够开花结果。毕竟,生活中信誓旦旦、绘制蓝图者比比皆是,但是真正坚定信念,不折不扣地付诸实践的人少之又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