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富兰克林财富成功思想全书-财富和成功属于勤奋忘我投身于工作的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而富兰克林对待时间却是那样“斤斤计较”,分秒必争,他曾以“穷理查”之口谆谆告诫人们:“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这是富兰克林一生对科学和人类进步事业孜孜以求、拼搏进取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之所以在许多领域中卓有建树的重要原因之一。

    富兰克林堪称美国创新精神的典范一位美国着名记者撰文写道:“华盛顿——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以及约翰·亚当斯当年均为新生的国家作出实际贡献,但本杰明·富兰克林最突出地代表了美国人勇于创新、充满无穷创造力的民族个性。”

    富兰克林自学成才,一跃成为国际知名人士。他同时是发明家、科学家、革命家和政治家。富兰克林出身并非显贵,父亲为殖民时期新英格兰的一位清教徒肥皂商,富兰克林在家排行第十,但后来成为他那个时代最着名的科学家和外交家。他辉煌的一生表明,新生的美国为积极进取的人们带来了发展机会和希望。

    他青少年时曾身无分文,一度离家出走,但后来为改变社会而付出了终生努力。他创立了第一所外借图书馆、一所大学、第一个邮局和一个有影响的学术社团。1723年,富兰克林来到费城,从此成为这一第二故乡的忠实居民;当年费城城市规模远比纽约或波士顿大。他发明了双光镜片和无烟燃木火炉,他认为这些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是一种公共服务,他从未申请专利,也从未因这些发明而索取报酬。富兰克林的一生证明,发明创造就是寻找变革,不满于现状,努力求得更好的方法。

    在1776年北美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之前,富兰克林与杰斐逊、亚当斯及约翰·汉科克等年轻的同人本着这种探索精神,在大陆会议上着手建立一个新的代议制国家。

    在起草建国纲领的过程中,富兰克林充分利用了他进行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的经验以及他从物质世界所领悟出的理性。他参与设计了联邦政府体制,各州后来根据这一体制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平分权力。

    富兰克林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而感到自豪,他把他的发明与着作视为一种方法,即通过欣然接受技术与民主制度来发展与提高中产阶级商人的地位。在他自己的生活及周围的社会中,他凭借信息的自由交流及新思想不受阻碍地传播而事业有成。富兰克林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美国的未来。

    由于富兰克林有一种把实际事物与乐趣结合在一起的本领──据说这是另一项“美国”特征,富兰克林所产生的影响今天依然存在。他因为要在水中游得更快,为自己的手脚发明了脚蹼。他在国外进口的柳篮中发现带有发芽树叶的枝条,就栽种了美国第一批柳树。据说他是玻璃琴的发明者——这是一种通过敲击转动的玻璃瓶发声的乐器。他甚至还用他新发现的导电方法做一次烤火鸡的实验,但结果却是自己遭受一次强烈的电击。引人瞩目的是,富兰克林还诊断出玻璃和陶瓷工匠铅中毒的来源,用电击疗法治疗痉挛现象,并正确地判断出深色衣服比浅色衣服吸收更多的热量。

    美国在整个19世纪的发展过程中成为革新的温床,因为开国元勋们打下的基础提供了有助于创造性思考的环境。毫无疑问,富兰克林的创新精神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的创新和他的勤奋努力、善于思索和不懈实践的作风是分不开的。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而富兰克林对待时间却是那样“斤斤计较”,分秒必争,他曾以“穷理查”之口谆谆告诫人们:“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这是富兰克林一生对科学和人类进步事业孜孜以求、拼搏进取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之所以在许多领域中卓有建树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想成功,必须重视时间的价值在西方,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在本杰明·富兰克林报社前面的商店里,一位犹豫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男人终于开口问店员了:“这本书多少钱?”

    “1美元。”店员回答。

    “1美元?”这人又问,“你能不能少要点?”

    “它的价格就是1美元。”没有别的回答。这位顾客又看了一会儿,然后问:“富兰克林先生在吗?”

    “在,”店员回答,“他在印刷室忙着呢。”

    “那好,我要见见他。”这个人坚持一定要见富兰克林。于是,富兰克林就被找了出来。

    这个人问:“富兰克林先生,这本书你能出的最低价格是多少?”

    “1美元25美分。”富兰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

    “1美元25美分?你的店员刚才还说1美元一本呢!”

    “这没错,”富兰克林说,“但是,我情愿倒给你1美元也不愿意离开我的工作。”这位顾客惊异了。他心想,算了,结束这场自己引起的谈判吧,他说:“好,这样,你说这本书是最少要多少钱吧。”

    “1美元50美分。”

    “又变成1美元50美分?你刚才不还说1美元25美分吗?”

    “对。”富兰克林冷冷地说,“我现在能出的最好价钱就是1美元50美分。”这人默默地把钱放到柜台上,拿起书出去了。这位着名的企业家、科学家和政治家给他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对于有志者,时间就是金钱。

    利用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的时间如果不好好规划一下,就会白白浪费掉,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就会一无所成。经验表明,成功与失败的界线在于怎样分配时间,怎样安排时间。人们往往认为,这儿几分钟,那儿几小时没什么用,其实它们的作用很大。本杰明·富兰克林告诫我们:

    “记住,时间就是金钱。假如说,一个每天能挣10个先令的人,玩了半天,或躺在沙发上消磨了半天,他以为他在娱乐上仅仅花了6个便士而已。不对!他还失掉了他本可以挣得的5个先令。……记住,金钱就其本性来说,决不是不能生殖的。钱能生钱,而且它的子孙还会有更多的子孙。……谁杀死一头生崽的猪,那就是消灭了它的一切后裔,以至它的子孙万代,如果谁毁掉了5先令的钱,那就是毁掉了它所能产生的一切,也就是说,毁掉了一座英镑之山。”

    富兰克林的这段名言通俗而又直接地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想成功,必须重视时间的价值。

    时间的价值完全体现在如何使用上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出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谜:“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这是什么?

    答案是——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抠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时间到底是什么呢?时间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时间是生命;对于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时间是资本;对于无聊的人来说,时间是债务;对于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来说,时间是财富,是资本,是命运,是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

    富兰克林认为:时间比金钱更重要。金钱能够储蓄,而时间不能储蓄。金钱可以从别人那里借,而时间不能借。人生这个银行里还剩下多少时间也无从知道。因此,时间更重要。

    在一个人的年幼时代,总觉得自己拥有非常充裕的时间,再怎么浪费也用不完!可是,这个世上是绝没有免费的午餐的,等我们将来某一天觉得时间是如此宝贵之时,就悔之晚矣!这种心态与消费财产是一样的,当一个人拥有一笔莫大的财产时,他会不知不觉地大手大脚地耗费,但是,等到有一天,当我们发觉这笔财产已被耗费得所剩无几时,想要再珍惜它就已经为时晚矣,这怎么可能还有挽救的余地呢!我们对财富的消耗,由于它是一种有形的东西,还能引起我们的警觉,但是,时间却是一种无影无踪的东西,如果我们不时时提醒自己,它消逝得会更快,而且根本不会引起我们的警觉。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形还非常之多。

    回顾历史,在威廉三世、乔治一世等时代颇具盛名的英国财务大臣劳伦斯,在生前就曾经说过一句话:“切莫为一便士而笑!为一便士而笑的人,就会为一便士而哭。”这位大臣自己的行为也验证了这句话的千真万确,他还身体力行地为两个孙子留下了一笔庞大的财产。那么,这句话是否也适用于时间呢?完全适用。让我们将之稍作更动:为一分钟而笑的人,就会为一分钟而哭。所以,10秒、15秒的时间尽管十分短促,但也切不可轻易忽视。如果不珍惜10秒、15秒的短暂时光,一天之中的无数个小时就会被白白地浪费掉,一年下来,浪费的时间就无可计数了。

    很多人常在不知不觉间就将时间全部浪费掉了。很多人常会坐在椅子上,伸着懒腰,心里则在想着:“该开始做什么好呢?时间这么少,做什么都不够……”可是,当他真的有大块的时间空下来时,这个人却还是什么也无法开始做,结果却让时间白白地耗费掉了。大体上来说,这样的人的一生将一事无成,他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都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

    许多人努力工作,并想通过节俭来储蓄更多的钱,但他们却浪费了很多时间。比如,在百货商店里,很多购物的人,他们花了很多小时仅仅就是为了节约几块钱。他们可能节约了一点点钱,但却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你能够通过节俭来变富,你也可以通过吝啬来变富,但这要花很长的时间。比如,花2个小时和320美元坐飞机或2天时间和48美元乘火车都可以到达加州。穷人用金钱衡量价值,而富人用时间衡量价值。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穷人选择乘火车的原因。

    在很多情况下,穷人和中产阶级之所以整日要为生活而苦苦奋斗,就是因为他们把金钱看得太重了。他们紧紧握住手中的钱,为钱努力地工作着,勤俭地过着日子,他们不惜花费大把的时间到处寻找买打折商品,尽可能地省钱。很多这样的人想通过吝啬变得富有。但是最终有一天,他们有可能会变得有很多钱,但他们依然很吝啬。

    当然,节约和勤俭应该提倡,但变富的计划的关键是价值。而且,很多人都认为价值是用金钱来计算的。实际上,价值是要用时间来计算的——正如富兰克林所强调的:时间比金钱更重要。

    有效地利用时间、珍惜时间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在你的生活中确立一个目标,一个符合道德标准的目标,并且尽心尽力地去实现这一目标。

    一个人没有奋斗目标就是在浪费时间。毫无目的、漫不经心地看手中的书,是多么浪费时间!毫无目的地从一个店铺逛到另一个店铺,从一条街转到另一条街,是多么的徒劳无益!确定目标能节省大量时间,能使人在生活中走上正道,每当他遇到一些事务,他都知道怎样从中选择有益于他的目标的事,避免与他的目标不相符的事。人们发现,工作最多的人往往时间最富裕。这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正确地安排了他们的工作,而不是在犹豫不决中浪费他们的时间,更不会成为“客观条件”的玩物,任其摆布;他们总是自己创造条件,并按照自己的生活目标而行事。

    一个虽然在生活中确立了目标、但却不忠实于这一目标、不努力去实现它、不去做与目标相符的事的人,其实也是在浪费时间。

    没有目标和不忠实于目标都是窃取时间的小偷、浪费时间的罪犯。

    珍惜时间并不意味着不停地工作,或干脆放弃休息,而是指很好地利用休息和空余的时间,以使我们能更好地工作。正如富兰克林所说:“想要有空余时间,就不要浪费时间。”如果我们把空余时间花费在无所事事上,那么它既不会有利于我们,也不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益处。

    如果我们把一些时间花在有益的游戏、体力活动或体育运动上,那它就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益处,就会使我们获得力量,去实现我们的目标。

    时间的价值就像金钱的价值一样:完全体现在如何使用上。舍不得花费时间去获取更多的幸福,去使更多的人幸福的人,就是虚度年华。为了拥有更多的时间,一定要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具体可参考下列建议:

    1、每天都列出计划确定每天的目标,养成把每天要做的工作排列出来的习惯。你可以把明天要做的最重要的,比如6件事,按其重要性大小编成号码。明天上午头一件事是考虑第一项,先做起来,直至完毕,再做第二项。如此下去,如果没有全部做完,不要于心不安,因为照此办法完不了,那么用其他办法也是做不了的。

    2、最充分地利用我们最显效率的时间如果我们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一天里你干事最有效率的时间去做,我们就能花较少的力气,做完较多的工作。何时做事最有效率呢?各人不同,需要自己摸索。

    3、运用科学的方法如果我们不知道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我们将事倍功半;而如果我们了解记忆的奥秘,就能事半功倍。如果我们不明白学习是为了创造,科学全在于创新,只是拼命追求考试成绩,拼命掌握传统教科书,不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那么,我们将来在科学上很难有什么创造。如果我们不懂得打破限制性思维,不愿意向一些聪明的外行人讲述我们的科技活动,甚至不愿意和同学进行交流,那么我们获得灵感与启示、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会因此而少;如果我们不知道知识并非总是越多越好,而去拼命掌握那无用的或者用处不大的“死知识”,就会浪费宝贵的时间与精力,错过“最佳年龄区”……总之,倘若我们缺乏正确的方法,那我们多少会自己埋没自己的才华。

    4、区别紧迫性和重要性紧急的事不一定重要,重要的不一定紧急。不幸的是,我们许多人把我们的一生花费在较紧急的事上,而忽视了不那么紧急但比较重要的事情。当我们面前摆着一堆问题时,应问问自己:哪一些真正重要?把它们作为最优先处理的问题。如果我们听任自己让紧急的事情左右,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充满危机。

    5、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完成最重要的任务重要的不是做一件事花多少时间,而是有多少不受干扰的时间。全力猛攻,任何困难都可迎刃而解;零打碎敲,往往解决不了问题。记住:一次只能考虑一件事,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富兰克林说:“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体力;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勤勉就是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达·芬奇说过:“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乔·雷诺兹说:“如果你富于天资,勤奋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如果你智力平庸,勤奋可以弥补它的不足。”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则告诫我们:“不要睡懒觉,不和太阳一道起身就辜负了那一天……勤奋是好运之母,反过来,懒惰就空有大志,成不了事。”

    勤奋,是懒惰的反义词,是成功的基础,是传统的美德。勤奋,一是脑勤,二是体勤。最宝贵的勤奋,不光是肉体上的勤奋,而是精神上的勤奋,勤奋靠的是毅力。

    懒惰的心理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是思想方面的懒惰。懒惰的人常有明日复明日的思想。明知道这件事应该今天完成却总期待着能够明日去做。例如,有懒惰心理的学生在完成当天作业时,常找出各种理由拖拖拉拉,边玩边学,时间晚了,就想明天早晨早点起床再完成,而第二天又起床晚了,上学后,又有了新的任务,这样明日复明日,学习成绩可想而知。懒惰的人常有依赖别人的思想。

    二是行动方面的懒惰。思想的懒惰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懒惰。懒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应该做,甚至应该马上做可却迟迟不做,或硬挺过去;做事时总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

    一个人要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拼搏向上,这样的信念是不可或缺的,妄想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别人的援助,通常只会落得一场空。

    唯有勤奋才能使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享受到人生的欢愉。圣保罗告诉我们:“这是对你们的要求,谁要是不工作的话,他也不应该吃饭。”看起来这真是至理名言。就像2000年前一样,任何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只有劳动才有资格活在这个世界上,谁要是在这一点上讲什么条件,那么就请他到其他星球上去生活吧!

    劳动分很多种,脑力劳动比起体力劳动来,显得更为有用。你可以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想干的事业,所有的职业或许对这个社会来说都同等重要。即使你碰巧继承了一大笔财产,你也要做点什么事情。要想得到健康和快乐,你就必须劳动。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即使你能呼风唤雨,这对你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相反,这是一种对社会和你的子孙后代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即使你没有子孙,你也应该要求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富兰克林告诫青年人,在人生的最初就养成一个勤劳的习惯,在思想和行为上摒弃懒惰。在每一个国家,总有这样的信条:一个人要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拼搏向上。这样的信念是不可或缺的,妄想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别人的援助,通常只会落得一场空。

    那些不凭借自己的劳动过活的人,会不断受到来自同类人的竞争。他们每一天都要面临被驱逐出局的危险,他们的饭碗朝不保夕,整日生活在一种无休止的担惊受怕之中。

    懒惰是成功的绊脚石,在充满困难与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懒惰的人习惯于等、靠、要,从来不想去求知、发明、拼搏、创造,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只有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朝着预定目标孜孜以求,才会达到光辉的项点。因此,我们要努力养成勤奋的习惯。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这样一条训言:“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利用时间抓紧学习,而不是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打瞌睡。

    有的人会这样说:“我只是在业余时间打盹而已,业余时间干吗把自己弄得那么紧张?”爱因斯坦就曾提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一位哈佛大学的教授指出:只要知道一个青年怎样度过他的业余时间,就能预言出这个青年的前程怎样。

    20世纪初,在数学界有这样一道难题:2的76次方减去1的结果是不是人们所猜想的质数?很多科学家都在努力地攻克这一数学难关,但结果并不如愿。1903年,在纽约的数学学会上,一位叫做科尔的科学家通过令人信服的运算论证,成功地证明了这道难题。

    人们在惊诧和赞许之余,向科尔问道:“您论证这个课题一共花了多少时间?”科尔回答:“3年内的全部星期天。”

    同样,加拿大医学教育家奥斯勒也是利用业余时间作出成就的典范。奥斯勒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种血细胞。他为了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读书,规定自己在睡觉之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碌到多晚,都坚持这一习惯不改变。这个习惯他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纪,共读了1000多本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闻名于世的约翰霍普金斯学院的创始人、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的威廉·奥斯勒在年轻时,也曾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一次,他在读书时看到了一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句话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明天再美好,也不如抓住眼下的今天多做点实事。

    本杰明·富兰克林有一次接到一个年轻人的求教电话,并与他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当年轻人如约而至时,本杰明的房门大敞着,而眼前的房子里却乱七八糟、一片狼藉,年轻人很是意外。

    没等他开口,本杰明就招呼道:“你看我这房间,太不整洁了,请你在门外等候一分钟,我收拾一下,你再进来吧。”然后本杰明就轻轻地关上了房门。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本杰明就又打开了房门,热情地把年轻人让进客厅。这时,年轻人的眼前展现出另一番景象——房间内的一切已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有两杯倒好的红酒,在淡淡的香气里漾着微波。

    年轻人在诧异中,还没有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疑难问题向本杰明讲出来,本杰明就非常客气地说道:“干杯!你可以走了。”

    手持酒杯的年轻人一下子愣住了,带着一丝尴尬和遗憾说:“我还没向您请教呢……”

    “这些……难道还不够吗?”本杰明一边微笑一边扫视着自己的房间说,“你进来又有一分钟了。”

    “一分钟……”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说,“我懂了,您让我明白用一分钟的时间可以做许多事情,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富兰克林说:“把握今日等于拥有两倍的明日。”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也就珍惜了所拥有的今天。人生要以珍惜的态度把握时间,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做起。

    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去努力富兰克林强调积极的努力和实干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心理。他曾撰文写道:

    “在我们中间,有不少能工巧匠和劳动者,受到了一夜暴富的空想的蛊惑,荒废了自己的本行,几乎毁了自己和家庭。他们鬼迷心窍地寻找幻想中的宝藏,在树林和灌木丛中游荡,寻找一些记号,半夜里,他们带着铁锹赶到有希望的地点,神魂颠倒地干着,由于害怕传说中守护宝藏的厉鬼,他们的每个关节都在发抖。他们刨出一个大坑,挖出几车土,但是天哪,什么匣子或铁罐也没有!也没看见盛着西班牙古金币的水手的箱子!他们以为在行动中出了什么差错、说错了什么话或违反了什么清规戒律,让神灵生气了,让宝贝沉得更深了。

    “诚实的彼得·柏克兰,徒劳地寻找这种宝藏已经很久了……让他想想,在作坊里挣的一分一厘正在积少成多,几天过去就相当于一块金币了;也让费伯想想他钉进去的每颗钉子、刨出的每一片木屑的价值吧!这类想法会让他们勤勉。其实,他们有可能在一定时间内致富。为了那种可笑的胡思乱想,一天天泡在乔治的酒店里,和无所事事的星相预言家一起策划怎么去寻找那些从来没有被埋藏的东西,也不管家里离开了他们这些主心骨怎么胡乱应付生计,就在深更半夜离开妻子和温暖的床(假定是在所谓关键时刻,无论下雨、落冰雹、下大雪还是刮大风),风风火火地跑去挖那永远找不到的东西,就算不送命,也把自己弄的衰弱不堪、好些日子不能工作,这是多么荒唐啊!的确,这是真正无与伦比的傻瓜和疯子。”

    富兰克林自己就是一个实干家。在印刷所打工时,他迅速、出色地掌握了专业技能,凭实力成为领高薪的工头。在上班时间,他以最高的效率工作,在工余时间他抓紧时间读书。他用自己挣的钱买机器设备,筹办自己的印刷所,并且在竞争中获胜。从小到大,在印刷所工作、博览群书、笔耕不辍,使他成为极其娴熟的印刷技师和出色的写手。创业初期,他插手印刷所和报纸的一切事务——撰稿、编辑、策划广告、排字、印刷、修理设备……那些简陋的印刷机难免会出一些故障,他就是通宵达旦地工作,也要争取解决故障、按时完成业务。他没有时间去娱乐场所,没有时间和人闲聊,没有时间钓鱼打猎,只把少得可怜的闲暇时间用于读书。总之,他一直在行动。他在科学上的贡献更是举世瞩目。如果没有实干精神,他无法作出这么多的贡献——他揭示了电的本质,提出了“正电”和“负电”的概念,用普罗米修斯式的行动揭开了雷电的秘密,在光学、热学、声学、数学、海洋学、植物学等方面都有造诣,还发明了避雷针、新式火炉、电轮、三轮钟、双焦距眼镜、自动烤肉机、玻璃乐器、高架取书器、新式路灯……一个人身上集中了如此之多的成就,实在令人惊讶。

    迪恩·法拉说:“工作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至今仍保存完好,它是最有效的心灵滋补剂,是医治精神疾病的良药。这从自然界就可以得到体现。一潭死水会逐渐变臭,奔流的小溪会更加清澈。如果没有狂风暴雨,没有飓风海啸,地球上全部是陆地,空气静止不动,这样的世界就毫无生趣。在气候宜人、四季温暖如春的地方,人们十分惬意地享受着生活,自然容易无精打采,甚至对生活产生厌倦。但是,如果他每天要为自己的生计奔波、与大自然作激烈的搏斗,他就会精神抖擞,经受各种锻炼,发展出最强的力量。”

    富兰克林编着的《穷理查历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劳动是幸福之父。”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不管他多么和蔼可亲、令人尊敬,不管他是一个多么好的人,不管他的名声如何响亮,他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就是劳动,劳动就是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尊重劳动是保持良好品德的前提条件。只有热爱工作、尊重劳动,才能抵御各种卑劣思想、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抵抗各种低级趣味的引诱。

    先制定明确的目标再逐步去实现富兰克林说:“与其说人类的幸福来自偶尔发生的红运,不如说来自每天都有的小实惠。”“无论想干好什么,都要事先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这启示我们:如果我们想通过一种方法取得成功,我们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坚定明确的目标,并且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

    设想你迫切要到达某个城镇。你开着车,脑海中自然刻画出你想抵达的目的地,而且你会直接沿着这个方向架车前去。如果你对自己选择的道路并不确定,那么你可能会转错弯,沿着错误的方向走下去,但是最终你会找到正确的路,并抵达目的地。当你脑海中已经形成了目的地点。沿着正确的路去寻找,你就一定可以到达。

    在你没有抵达目的地之前,你并没有坚定明确的目标。当你很容易就可以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目标或是目的地,一旦你发现自己迷路了,你会返回并找到正确的路线。对我们来说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想通过一种方法取得成功,我们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坚定明确的目标。

    怎样树立一个坚定明确的目标呢?是不是听起来很容易?其实并不容易,至少刚开始比较难。你是否曾经为自己制定这样的目标,如一夜之间立即赚到100万美元?假如你能够想到,你就会使之成为可能。但这通常并不容易。完成这样的心愿就好像跑马拉松,显示跑完1英里,然后是2英里,再是3英里,随着跑完的路程不断增大,最终跑完全程到达终点。

    为什么树立一个坚定明确的目标如此重要呢?有三个原因:

    第一,内在精神是你行事的积极因素,而外在精神却是消极因素。人世间,任何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都是并存的,这样才能完成一个巡回或是循环,否则事物就是静止的。我们对一种事物存有正面的意识,同时一定也存在与之对应的负面意识。所有的事物都遵循着这条法则,正面的控制和负面的影响。但是人们往往把他们颠倒,外在精神观察着世界,揭示世界上的冲突、竞争、阻碍、不可能以及与之相似的各种环境。为什么?因为没有目标,人们迷失了方向,开始毫无目的地徘徊,于是接受了所有的事情。脑海中形成或反映出的固定目标要有外在精神履行相应的职责,鞭策外在精神步入正确的道路。这种职责不需要你付出什么努力,它不但主动融合内在精神的正面特性,还主动使你与正面的环境和个体相互吸引,就好像铁砂与磁铁相互吸引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必须树立坚定明确目标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在运动的事物中,环境永远被众多的思想包围。一个国家可以拥有数百个电台,所有的电台同时广播,通过无线电向你传输这些思想,形成一种微妙的观念。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观念的电台,同时每个人也都是一个接收观念的接收机。没有树立坚定明确的目标,人们就会接受任何事物,但最终什么也得不到。这些人的确很不幸,因为他们在无数的思想冲突中显得无能为力,他们的生活也因此充满混乱和不幸。最后,他们的生活很难被推向一个理想的境地。

    第三,当你为某事树立目标,不论它是大还是小,切实还是不切实——一支铅笔、一顶帽子、一辆汽车、一所住宅、巨额财富、一种教育、一种职业或是一次旅行——你都要把自己生命中一部分力量转移到这种事物上,否则你就不能被吸引。当你把这个目标保留于脑海中,并不断给予维护,你强烈的渴望就会控制这种能力,而这种能力也会受到你生命力量的指引。

    所以你要明白,如果你树立了几个目标,你指引的这种力量将被分割开来,每个目标都会平等地获得这种力量的一小部分,从而使作用变得缓慢,或根本就不会产生作用。

    你一定要有一个伟大的最终目标要去完成。而且在完成这个最终目标的过程中,你必须先完成一些较小的目标。那么让这些较小的目标静止不动,选择最近的或是第一个目标,在其中运用你的力量;一旦你完成了第一个目标,再继续完成第二个,如此继续。

    确立一个目标的过程就好像种子成长的过程。一旦种子被撒在黑暗的土壤深处,它就开始原原本本地展示或“印出”其生殖细胞中存有的图像。种子依照规律发芽,向上寻找阳光,同时,往下扎根找寻营养。如果,芽儿在冒出土壤中遇到了任何形式的阻碍时,它并不试图把阻碍清除,而是绕过障碍继续前进。如果根不能找到营养,就枯萎了。如果一切进行顺利,就能开出花朵,达到了目标,种子又一次落下,过程周而复始。记住,实际的过程发生在黑暗中,不在表面。这同我们人是一样的。宏图伟志也是在黑暗中发展起来的。

    现在,你是否准备做事时还不时地把眼睛瞟向事情的过程,想知道发展的怎么样了,或者到底有没有进展?决不要这样。确定目标就好像播种,你不能挖开查看花园中的种子是否在发芽。你种植它,灌溉它,你懂得种子将依照自身的规律,发芽成长,这就足够了。与之相同,世界上任何事都不能阻碍你的愿望实现,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与普遍规律抗衡。就像播种一样,你有了想法,并坚持这种想法,为之努力,你就完成了你应该做的部分,你相信规律会完成它那部分。

    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要产生发自内心的兴趣富兰克林说:“如果你很有天赋,勤勉会使天赋更加完善;如果你的才能平平,勤勉会补足缺陷。”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一个人只有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产生发自内心的兴趣,才可能真正勤奋地去努力。

    小时候的富兰克林跟着父亲学习做牛脂蜡,过着一种特别单调的日子,整天忙着煮肥皂、割蜡烛灯芯、浇灌模型这样的活计,父亲在为自己拥有这门手艺自豪的同时,也希望把富兰克林培养成接班人。

    然而,富兰克林并不以为然,他的脑海里充满了蜡烛以外的兴趣,虽然他整日守着开水壶、灯芯和模子,心思却总是搁在别的上面,技艺自然毫无长进。

    父亲渐渐看出儿子将来是不会成为造蜡烛的行家里手了,失望之余,他对富兰克林的哥哥说:“你把他带到你那印刷厂去吧,看来他这辈子蜡烛是做不好啦,或许还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印刷匠,再给他一个机会试试。”

    富兰克林刚进印刷铺子时,以为这里的活并不比以前摆弄那些油腻模子有趣多少,但不久他有了重要发现,觉得印刷这活儿很重要,既可以从中学到文化知识,又可以让别人学到知识。

    于是他逐渐喜欢上印刷,干起活来同以前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在劳动中他尽一切机会学习各种知识,甚至想到将来有一天也成为作家,把自己的思想印成文字。

    经过艰苦的努力,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可以这样说,仅仅努力工作是不够的,这个世界上有众多的人忠实于他们的岗位职责,他们可以干得不错,但从内心里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达到职业的辉煌,原因可能就在于没有真正对自己的所为发生兴致;而只有对所选职业抱有深厚热烈兴趣并付出不断艰苦努力的人,才有可能获得事业的成功。

    也许人们会争辩只有那些天才们才有不凡的举动,就像拿破仑常说他指挥战役获胜的秘诀来自随机应变,“当紧要关头来临时,灵感突然迸发并且总能带来胜利”;就像歌德说他的有些诗歌连自己也不知是怎么写出来的;就像席勒说当他倾心投入创作时,他的想象力好像不是他自己的似的。

    但事实是,拿破仑的灵感没有体现在进化理论方面,达尔文的造诣与军事谋略毫无瓜葛,所谓天才的巧思妙想总是与他们各自钟情的职业紧密联系在一块儿的:拿破仑的心思几乎都用在了军事领域,即使是在看戏,他的脑子里也是被诸如“我有一万人马在斯特拉斯堡,一万五千人在马格德堡,两万人在维尔茨堡,他们如何分别行动才能在三天以后陆续到达雷根斯堡战场”这类问题所萦绕;达尔文的巨大发现得益于经年累月耐心细致的观察。

    就是被誉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自始至终都保持勤学苦练的习惯,依照他自己的话说:“没有人像我这样在学习作曲时花费的精力多,没有哪个前人的音乐我没有研究过,有的甚至用功过好几遍。”

    可以这么说,强烈的兴趣加上持续的努力才是造就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本要素。产品的质量来自企业每一道工序的精工细作,如果生产线上每一个员工都能把自己的心思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上去,他所创造的社会业绩丝毫不亚于那些精英们。

    有能力做一件事情是一回事,做好这件事情又是一回事,懒惰和缺乏激情的人,即使才华出众也未必能做好工作,平凡普通人士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忠诚倒是经常取得令人欣慰的成就。

    顽强的拼搏精神有助于一个人的成功富兰克林说:“平凡的生活需要拼搏。只有拼搏,才能走出不平凡的路。”

    在美国,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纽约海德公园的哈德逊河边矗立着的一栋漂亮宅邸的附近。

    一天,一个孩子从那个宅邸的花园里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紧接着,另一个孩子也上气不接下气地紧跟着追了出来。

    从后面追出来的孩子喘着粗气嚷道:“还……还是输给你了!”

    前面那个孩子一听,转身带着嘲弄的口吻说道:“富兰克林,你真不中用!你的年纪尽管比我大,可是不论摔跤、赛跑没有一样不输给我的!”

    这样的事情在小富兰克林的身上经常发生,他很是难过,身体不如人家棒,将来怎么能成为一个精力充沛的强者呢?他坐在客厅的壁炉旁闷闷不乐。

    他的母亲爱怜地看着他问道:“孩子,告诉妈妈到底发生什么事啦?”

    富兰克林沮丧地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母亲擦干他脸上的汗水,深情地说道:“好孩子,妈妈小时候也曾和你一样。但是妈妈坚持锻炼,后来,我比别的姐妹们都跑得快。有一次,我和几个小姐妹在赛跑中,我的胸口简直像要炸开了似的,整个身体像座山一般沉重。可是,为了不认输,我咬紧牙,决定拼下去。结果,我终于拿了第一名。富兰克林,问题就在这里!没有拼搏的精神,无论做什么,都很难成功。你是个很棒的孩子,只要你想做,并努力去做,勇于拼搏,没有你完不成的事情。妈妈深信这一点!”

    富兰克林的精神立即大振。

    几天后的上午,富兰克林跑进家来,并一路兴奋地叫道:“妈妈,妈妈!今天我终于跑过尼可了!我能行的,正像你所说的,我真的是能行的!”

    母亲微笑着搂过他,说:“噢,富兰克林!在妈妈眼里你一直都非常的棒!”

    此后,富兰克林在生活中逐渐悟出,最有助于一个人成功的特质之一,就是拼搏的精神。只要你有信心,敢于拼搏,就有成功的希望。没有拼搏的精神,无论做什么,都很难成功。对于勇于拼搏、不懈努力的人来说,不能完成的事情非常少。

    机会只青睐踏实、肯干的人18世纪,印刷厂大多是手工小作坊。作坊主往往同时也是印刷工。当时有个叫安德鲁·布莱德福特的人,手里有一份让所有印刷商眼红的合同——他包揽了所有印制宾夕法尼亚州政府文件和宣传品的活儿。虽然布莱德福特的印刷厂秩序混乱,印刷质量不高,但因为有了合同,他感觉高枕无忧。

    有一次,一位宾州政府官员要在大会上宣读一篇重要的致辞,要求布莱德福特为他印制发言稿。布莱德福特又和从前一样,把文件马马虎虎排版,草草地印刷出来。

    另一名年轻的印刷商,注意到布莱德福特的弱点,知道他一直等待的机会来了。年轻人找来官员致辞的原稿,费尽心思地把版式设计得优美大方,又严谨地依照原稿一遍遍核对印刷品上的字。然后他把自己印制的内容精确、样式美观的致辞,送到每位政府官员手里,同时附上自己对官员致辞的见解。他还给每位参加会议的人也发了一份,并在致辞后面附上一段话,感谢他们对宾州的关心。

    可想而知,第二年政府就和这个年轻人签订了印刷合同。这个年轻人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懂得等待时机,更懂得如何利用它。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这其中包含着有志气,有决心,有毅力,有善于捕捉时机的智慧,有创造时机、操纵环境的才干等。

    真正的成功决不是侥幸可以得到的。也就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可以相信,失败也决不是命运。有许多人把自己的失败归罪于命运,其实,如果我们肯冷静地观察,就可发现,命运还是操纵在自己手里;坚强的人不会因为环境的不利就消失了斗志,只有那些优柔寡断的人才在外力的阻挡之下低头退缩,改变了自己的志愿。

    一个人如果在外力阻挡之下消失了斗志,那不是很可惜吗!

    有些人辜负了他自己优越的天赋,是因为他太聪明。他看不起埋头苦干的人,笑那些想走上成功之路的人们是傻瓜。

    你也看到过笑人们是傻瓜的聪明人吗?在这些聪明人的脑子里想来:一样是拿薪水,一样的吃饭穿衣,娶妻生子,少付出一些力气,老板也不会骂我,更不会开除我,你们那样兢兢业业,又是何苦来呢?可是,他不知道,我们对上司交代容易,维持生活也决不困难,而怎样才能向自己的生命交代,才是我们一生中最大的责任和最大的课题。

    不要做聪明的傻瓜!在一部美国西部电影里,有一句对白说“苦干近乎愚蠢”,可是,到后来证明,只有近乎愚蠢的苦干的人才能拯救他们自己和别人。假如你有聪明的天赋,千万找到那点近乎愚蠢的干劲。

    只有踏实、肯干的人才可以真正显出他的聪明,才能把握住更多的机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坚持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富兰克林认为,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于立足于世。他说:“空袋子难以直立。”“倾己所有追求知识,没有人能夺走它;向知识投资,收益最佳。”他用自己一生的学习实践和成就,生动地为我们诠释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富兰克林8岁入学读书,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家中孩子太多,父亲的收入无法负担他读书的费用。所以,他到10岁时就离开了学校,回家帮父亲做蜡烛。富兰克林一生只在学校读了这两年书。12岁时,他到哥哥詹姆士经营的小印刷所当学徒,自此,他当了近10年的印刷工人,但他的学习从未间断过,他从伙食费中省下钱来买书。同时,利用工作之便,他结识了几家书店的学徒,将书店的书在晚间偷偷地借来,通宵达旦地阅读,第二天清晨便归还。他阅读的范围很广,从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通俗读物到着名科学家的论文以及名作家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他都仔细阅读。

    就是在当学徒的这段时期里,富兰克林把在学校曾两度考试不及格的算术学了一遍,又读了赛勒和舍尔梅的关于航海的书,从这些航海的书里,他接触到了几何学知识。他还读了洛克的《人类的悟性》和波尔洛亚尔派的作者们写的《思维的艺术》。富兰克林的学习日渐深入。

    1723年,17岁的富兰克林离开了波士顿,到费城的基未尔印刷所和英国伦敦的帕尔未和瓦茨印刷厂当工人。1726年秋,富兰克林回到费城,这时他已掌握了精湛的印刷技术,开始独立经营印刷所,印刷和发行《宾夕法尼亚报》,并出版了《穷理查历书》,当时被译成12种文字,行销于欧美各国。1727年秋,在费城他和几个青年创办了“共读社”,组织了小型图书馆,帮助工人、手工业者和小职员进行自学。每星期五晚上,论讨有关哲学、政治和自然科学等问题。这时,富兰克林还不到30岁。通过刻苦自修,他已经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和启蒙思想家,在北美的声誉日益提高。富兰克林一直是那么喜欢读书,他曾经说过:“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在富兰克林的领导下,“共读社”几乎存在了40年之久,后来发展为美国哲学会,成为美国科学思想的中心。

    1736年,30岁的富兰克林当选为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秘书。1737年,任费城副邮务长。虽然工作越来越繁重,可是富兰克林每天仍然坚持学习。为了进一步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外语,先后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他广泛地接受了世界科学文化的先进成果。为自己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746年,一位英国学者在波士顿利用玻璃管和莱顿瓶表演了电学实验。富兰克林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了他的表演,并被电学这一刚刚兴起的科学强烈地吸引住了。随后,富兰克林开始了电学的研究。他在家里做了大量实验,研究了两种电荷的性能,说明了电的来源和在物质中存在的现象。

    在18世纪以前,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雷电到底是什么。当时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一些不信上帝的有识之士曾试图解释雷电的起因,但都未获成功,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是认为雷电是“气体爆炸”的观点。

    在一次实验中,富兰克林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到了莱顿瓶,一团电火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足足在家躺了一个星期才恢复健康。这虽然是实验中的一起意外事件,但思维敏捷的富兰克林却由此而想到了空中的雷电。他经过反复思考,断定雷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并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但富兰克林的伟大设想竟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有人甚至嗤笑他是“想把上帝和雷电分家的狂人”。

    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光辉的证实。

    风筝实验的成功使富兰克林在全世界科学界的名声大振。英国皇家学会给他送来了金质奖章,聘请他担任皇家学会的会员。他的科学着作也被译成了多种语言。他的电学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然而,在荣誉和胜利面前,富兰林克没有停止对电学的进一步研究。1753年,俄国着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实验产生了戒心和恐惧。但富兰克林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退缩。

    富兰克林的实验和观察导致了避雷针的发明。这是电学的首次重要应用,也是当时唯一的应用。富兰克林建议在建筑物屋顶设置尖头金属杆,并把与金属杆相连接的导线引到地面,这种避雷针能使云层安全放电,因而能保护建筑物本身。1782年,仅费城一地采用的避雷针就有400根。富兰克林抵挡住了天神宙斯的大炮。200多年过去了,避雷针仍然忠实地屹立在世界各地的高大建筑物上。

    富兰克林在电学理论方面也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富兰克林创造了许多电学用语,这些词汇在现代电学中仍然使用,例如,正电、负电、电池、电容器、充电、放电、电击、电工、电枢、电刷、导体等。

    在晚年,他还对科学充满了希望,他曾这样写道:“科学的迅速发展使我有时感到遗憾,我出生的太早了。”可以说,富兰克林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学习的一生。他的读书方法至今很值得我们借鉴。他的读书方法是:

    (1)借。由于家境贫寒,当印刷工的报酬也很低,他便从自己认识的几个书店的学徒和一些藏书多的人那里借书读。借来之后,他赶快回到家,点起一盏小油灯来读。读得疲乏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坐下来继续阅读,直到读完为止。第二天,他准时把书还给朋友。朋友们称赞他是一位守信用的“读书迷”。

    (2)摘。富兰克林除借书读之外,对特别好的书,他也去买。买下的书,他在读的时候,总是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把最精彩的字、词、句、段、名言警句摘抄下来。他读过电学、地学、植物学、数学、化学等许多书,光摘抄下来的读书笔记就有满满的好几筐!

    (3)背。富兰克林读书,有一个好习惯。对于好文章中的精彩部分会背下来,并反复吟诵,以至于能脱口而出。

    刻苦耐劳,不畏困难是成就大业的基础可以说,富兰克林的一生是自我奋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在众多不同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那些视美国人为未开化民族的人面前,富兰克林以他的美德和睿智向全世界重新定义了“美国人”。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这样评价他:“因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仁慈而得到爱戴,这一切将唤起人们对你的亲切爱戴。你可以得到最大的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

    华盛顿受富兰克林思想的影响是很大的。他把富兰克林的名言“能吃大苦的人,才能创大业”。“珍惜时间,勤于做有益的事,去除不必要之举。”和“自助者,天助之”当做了座右铭,并始终坚持以刻苦耐劳、不畏困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努力拼搏,并最终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华盛顿的父亲奥古斯廷·华盛顿是弗吉尼亚州威斯特摩兰县威克菲尔德地方的一个大农场主,并曾与人合伙经营过附近的铁矿。

    华盛顿的生母玛丽·鲍尔·华盛顿是老华盛顿的续弦,共生有四子二女,华盛顿最大。

    华盛顿的童年主要是在他父亲的农庄里度过的。那个农场占地260英亩,四周是茂密的森林和大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往东不远就是拉帕哈诺克河。

    华盛顿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就学会了骑马打猎,养成了英勇刚强的性格和敢于冒险的精神。从童年起,在华盛顿的思想和行动中有两个词是重要的,即“细心”和“明确”。据说有一次他推算出一磅红三叶草种子有71000粒。他考虑问题总是很细心。一旦作出决定,就以极大的毅力贯彻到底。

    华盛顿11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在弗里的另一处农场由华盛顿的母亲玛丽·鲍尔继承。玛丽的一个兄弟在海军中服役,她曾想把华盛顿送进皇家海军,但听说北美殖民地的青年至多只能当皇家海军的普通水手,于是作罢。华盛顿在农余自修数学,并学了一点测量技术,从14岁起就帮助他的兄长或邻居丈量土地。

    1749年5月,他去威廉斯堡,在威廉与玛丽学院的测量短训班学习了几个星期,结业后正式成为库尔佩珀县的测量员。那时,他才16岁。此后两年中,他曾深入弗吉尼亚西部未开发的地区进行测量,经常在荒无人烟的原野里跋涉。闲暇时,他经常阅读富兰克林的文章,富兰克林睿智的思想和艰苦的野外生活促使他养成了刻苦耐劳、不畏困难的品格。

    1752-1754年和1755-1758年,华盛顿两度在弗吉尼亚军队服役。

    但是,他22岁时的第一次作战经历,却是处理不善的惨败,年轻的华盛顿本人要负完全的责任。这就是1754年7月的勒塞西蒂之战,是时,华盛顿任民兵少校指挥官。

    1755年7月,在一次损失惨重的战斗中,华盛顿以参谋身份代替身负重伤的爱德华·布雷多克将军督军撤退。战斗中,他的坐骑两次被击倒,身上的衣服被洞穿四孔,而他竟安然无恙,真可谓大难不死。

    从此,他学会了要成功地对付环境的唯一办法,是要严格地控制自己容易激动的性格。

    华盛顿甚至在还是小学生时,就开始了他毕生的不断约束自己的努力,他辛勤地抄写了100多条“怎样成为一名绅士”的准则,其中包括不要在饭桌上剔牙,以及同别人谈话时不要离得太近,以免“唾沫星子溅在人家脸上”等诫言。

    正是华盛顿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脾性以及他能够忍受艰苦和正确对待失败,使他拥有了作为领袖的非凡能力。

    华盛顿打的败仗比他打的胜仗要多,但最终他成功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从不畏惧失败,哪怕在最危险的时候,也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华盛顿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奋斗既不是为了荣誉,也不是为了奖赏,而仅仅是因为这是他应该做的正义的事业,为此,他自愿竭心尽力地将事情办好。

    华盛顿一生都致力于自己的正义事业,先是担任大陆总司令,取得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后来又担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他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都是坚定不移的。他总是执着于自己的事业,从不计较别人或是或非的争议,从不在乎自己的声望。有时为了事业,他必须冒很大的风险。有一次,关于到年底批不批美驻英大使和英国签订的一个条约的问题,在美国争论得很激烈,大多数人都希望华盛顿拒绝签订这一条约。考虑到个人道义与国家声誉,华盛顿拒绝苟同大多数人的意见。为此,社会上掀起了反对该条约的抗议运动,人们把怒火都倾泻在华盛顿身上,一些抗议者甚至向华盛顿猛扔石头。尽管如此,华盛顿忠于自己的职守,还是签署了该条约。尽管到处都是示威抗议的人群,但这一条约还是得到了执行。

    一位美国着名的传记作者指出:华盛顿的成功和富兰克林对他的影响及他本人刻苦耐劳、不畏困难的品格是分不开的。

    注重内心的自我调整,永怀饱满的精神和热情可以说,富兰克林一生都忘我地投身于工作和学习之中。然而,我们必须要清楚,要想勤奋一生,始终以饱满的精神和热情去面对工作和生活,仅仅依靠强壮的身体和过人的毅力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内心的自我调整,不断为自己滋养精神力量。

    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永远努力不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取得许多杰出成就的原因。

    能力并不显现于表面,而是深藏在你的人性中,即你的内在精神中。一般人只生活在表面的世界中,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自身拥有的巨大内在能力。他们把自己定位于外在精神的信仰之中,并被错误的宣传所控制,而结果只能生活在混乱、冲突和紧张的环境下,直至他们对生活屈服、失望和失落,他们的身心也因此受到创伤。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人们都有这样普遍的观点:如果要积攒财富,必须以健康和精神作为代价?因为他们仅为一个既定的目标付出努力,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生命中重要的力量转移到这个目标上。这是有利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他们不对这种力量进行补充,不知道去滋养这种力量,只是一味地实践,那么他们的力量最终也会耗尽,而结果也将是陷于麻烦的境地。

    这是人类的天性,与生俱来的天性。这种天性使人们毫无限制地渴望拥有任何事物。这些事物具有利用价值,并能使人们满足。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事物呢?因此,一旦你意识到自己的渴望,那些事物对于你也具有了特殊性。

    当我们了解自身的天性并与之配合,我们就可以获得财富和地位,同样也可以拥有健康和快乐。富兰克林说:“我们无法容忍那些声称贫穷是一种幸福的人。贫穷是世界上最大的祸根。那些鼓吹贫穷的人其实是在自我欺骗,因为当他们在鼓吹贫穷的幸福之时,他们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也正在消失。”

    如果我们渴望得到财富,就要本能地想象出与之相关的事物——自然,这些事物都是我们希望拥有的条件和物品。如果必要的话,我们还可以从其他现实或具体的事件中得到启示。

    如果你希望得到一辆汽车或一间房子,就可以从杂志中选择一幅图画,而这幅图画非常接近你所想象的图画,然后把它放在某个自己可以经常看到的地方。这样就可以比较有规律地控制外在的精神,并鞭策自己把希望变成现实。

    为了帮助我们滋养精神力量,富兰克林为我们列出了一串强有力的词语,这些词语不仅可以为生命的力量提供营养,而且还能够为我们提供所需要的力量,去完成必须的内在行为,从而在生活中创造出我们所渴望得到的事物。下面就是富兰克林列出的词语——当然,我们也可以对此加以补充:

    集中、慈善、和平、不抵抗、镇静、正义、和谐、体谅、友好、自由、诚实、引导、聪明、活泼、仁慈、慷慨、理解、活力、灵感、怜悯、谦卑、能力、智慧、平静、果断、爱、记忆、容忍、同情、亲切、法则、创造、优美、生命、信任、年轻、自信、谦恭、成功、优点、快乐、精神、机制、健康、足智多谋、团结、坚持、力量、决心、能量、控制。

    经过一天的辛勤劳累后,如果你的工作或是事务几乎使你的生命力量衰竭,那么每天晚上你最好能够找个安静的地方,独自静静地待上半个小时,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待上一个小时,然后,马上从上述词语表中选择适合你需要的词语,或是从第一个词开始看起,直至找到适合你的词语。对于每一个词语,你必须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你要解释这些词语对于你的意义,你可以不接受这些解释,但是你必须将它呈现出来。

    在进行这种实践的时候,应该保持正确的态度,至少暂时应该尽力保证你的思想不受身体和外在事物的影响;主动使自己保持在理想的心理状态下。当然,外在精神同时也会时常给你带来许多外在的事物,试图使你徘徊不定。这时,你应该主动集中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找到正确的方向,并使自己的内在精神回到正确的路上。经过这些阶段后,外在精神对你的精神就会下降,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可以做到集中心态的高手。

    这样的活动不会让你感到紧张、劳累和焦虑。如果没有必要的商务、社会和家庭事务要去完成,每天晚上你都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让这些词语深入你的精神中,并完全理解其含义,就好像把纯净的水注入不干净的试管,把污垢洗去,随着水滴的注入,试管最终将变得干净。

    这些强有力的词语会自动帮助你发现并满足自己的需要。它们遵照你的内在和外在精神而行事,就好像你所吃的食物中有你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你并不考虑每天进食后产生的结果怎样。与此相同,不要考虑这种实践活动带给你的结果是什么。如果可以的话,每天晚上你都应该进行这样的深思,之后便不必再想,直到第二天晚上,再次进行这种实践活动。对你来说,这些词语会影响你的内在精神,而它们的作用不久之后就会在你的身上和工作事务中得到体现。

    1、对于有志者,时间就是金钱。成功与失败的界线在于怎样分配时间,怎样安排时间。

    2、如果我们想通过一种方法取得成功,我们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坚定明确的目标,并且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

    3、没有拼搏的精神,无论做什么,都很难成功。对于勇于拼搏、不懈努力的人来说,不能完成的事情非常少。

    4、回顾故去的人生经历,你会为自己曾经虚度年华而遗憾吗?

    5、为了更好地生活,你觉得自己从现在开始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