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权力影响力的7堂课-课堂三 有实力自然有影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实力当然有魅力

    --惠泉啤酒广告词

    处于竞争的年代,一切都靠实力,靠实力说话,靠实力办事,影响别人靠的也是实力。只有实力强大,别人才能信服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你追随你!

    1实力决定影响力

    非权力影响力产生的一个重要源因是别人对你的实力的认同。换言之,富有影响力的人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被别人看成是独特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这种信念一旦产生,人们不仅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他,而且会做出异乎寻常的决定去追随他。因为,一旦拥有对这个人坚定不移的信念,人们就会坚定地认为,他是如此非凡,他肯定知道问题的全部答案,有办法变理想为现实。

    问题的关键是领导者如何才能使人们感到自己非同寻常。领导者的非同寻常,是由其非同寻常的实力造成的。实力决定了你的影响力。

    A有实力首先要有能力

    非权力影响力与人的能力素质直接相关。那些个人素养、道德品质较好,而能力素质差的"无能的好人",是难以获得影响力,从而赢得追随者的。

    成功的领导人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了超群的领导才能,能得到上司的赏识和信任,受到下属的爱戴和拥护。这样,未来领导人的威望就会逐步树立起来。一个人的实力是一步步增强和不断展现出来的,当你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卓越的才能,得到他人的欣赏和信任,这样你的实力就展现出来,甚至获得一种无形的权威。

    赢得了欣赏和信任,在生活和工作中,自然就会一呼百应,大家愿意心悦诚服地聚集在你的周围。这样,支持者就会越多。否则,缺乏能力的人,生活上不如意,工作中不行,这样的人可能是个"老好人",但多数人不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自然就树立不起威望,而且也不能赢得更多的支持者。

    一些个人素质或行为也会被理解成非凡的或独特的,成为构筑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曾经教过比尔·盖茨的一位大学教授评价他说:"他是我所教的学生当中最好的学生。我不能想象还有比他更聪明的人。搞软件,对他来说几乎是不费力的。"比尔,盖茨的一位同学也说:"他是一位天才,问题就这么简单。他说他的脑子里尽是一些软件开发方案,而我们不能不信他。"不仅是比尔·盖茨,许多被称为魅力领导者的人也都是这样常常被熟知他们的人所议论。我们常常听人们用无以伦比的信任来说起他们的老板,如:"他真聪明,善于把握事物的实质,一眼就能看穿未来。""他是与众不同的,他有非凡的理解力和卓越的战略眼光,没办法,他就是比别人聪明。"从这些话语当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人的老板,以他们的独特的能力,在其公司员工那里构筑了非凡的信誉和影响力。

    有一个人是这么评价他一个非常尊敬的领导的:

    他确实非常有魅力,这在两件事上明显地表现出来。一是他身上凝聚着有关制造业的全部知识,对此,他可以信手拈来,随意说出,可见,他对自己的专业了解得极为透彻。他刚一到任,就全面地更新了生产的流程,使得我们厂终于生产出我们自己的产品。而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二是他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干什么他总比别人领先一步。当他和我们说出他的想法以后,很多人发自内心想说:"真希望那是我自己说的。"

    确实有很多人拥有非凡的才能,但是,他们之所以被认为有非凡的才能,是因为他们获得过别人从来没有获得过的成功,而这些成功有时就被夸大地看成是超凡出众的能力造成的。

    对于一个富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来说,在他所有被下属所崇拜的才能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领导者的战略眼光。作为拥有较大专家影响力的领导者,他与普通领导人之间的区别,往往在于他不仅拥有非凡的战略眼光,而且拥有相应的知识及技能,这些往往被人们称作聪明或智慧。他们之所以给人以如此印象,是其非凡能力使然,同时,这也说明他们在其下属那里建立起了非同寻常的专家影响力。一般来说,这种专家影响力使得下属们坚信,在这样的领导者手下,自己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因此,他们都心甘情愿地追随领导者。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这些领导者非凡的战略眼光,既非天生,也非神授,而只能解释为是从以前的实践经验中积累起来的对现象的领悟力和对未来的预见力。这种能力往往是与实践经验一起发挥其作用的。他们之所以比其下属表现得更聪明,关键是因为他们拥有其下属没有的经验和知识。

    下属们往往用神秘的眼光打探他们的领导,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领导者在成为拥有较大专家影响力领导之前的成长过程。对他们来说,领导者所表现出来的非凡能力是天生或神秘莫测的。这当然是荒谬的。

    有一位被人们视为极有专家影响力的领导者向人们剖析了这种现象的原因。他说他的成功全都来自于以前的职业生涯。他说:我一开始上班的公司,其生产总量和年利润增长率就很高。以前公司的规模要比这大上好几倍。后来我被这家公司看中,很自然地把以前的工作经验和技巧带来了,因此,我一下子就能看出这家公司的弱点和发展的方向。之所以这样,并非我比这家公司的老员工有神秘的预测力,而是因为我比他们更富有处理相关问题的经验。

    来到这家公司以后,这位领导者推出了几项重大的举措,取得了不凡的业绩。因此,他在公司的专家影响力非常高,人们总是听他的。在一次公司全员的大会上,他对下属们说:"跟紧我,我将领着你们走出目前的困境,你们都是有能力的,并非是不能干的人。眼下的困难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样的局面我见过,这里还没有我未曾见过的东西。"可以想见,当时会场会出现怎样的气氛,人们欢呼雷动,他的声誉再次高涨。其实,虽然他确实比他的下属们聪明,有智慧,但这也只不过是他比他们见多识广,而不是因为他收到了别人所没有收到的神的礼物--天赋。

    阿尔奇·麦吉尔在没有被人们视为拥有专家影响力的领导之前,曾经在IBM公司度过了十六年的时间,在那里,他负责制定和贯彻、执行计算机系统开发的战略计划。后来,他又用几年时间开办了自己的通讯咨询公司。因此,当他来到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以后,他给人的印象是,他不仅精通电脑,精通通讯网络,而且精通市场。所以他干得比别人要顺利得多。这里的原因不是他比别人更有天赋,而是因为他与通讯有关的所有领域都打过交道,如通讯网络、计算机系统乃至通讯市场等。可见,领导者的聪明和智慧来自实践,而不是来自天赋,他与其下属的聪明仅仅是相对的。

    像这样的拥有较大专家影响力的领导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作为企业家,其实同时也是他们所经营的各领域的专家。所以如果想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的话就应该成为专家:工作中的专家和生活中的专家。

    B实力来自敬业奉献精神

    一家国内有名的企业,当它规模还很小但发展势头已经显露出来以后,市场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而后推动了企业决策者加大投资力度,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同时为进一步开拓市场而准备力量。

    正在这时,该公司下属的销售公司几位经理,由于个人利益和情绪的驱使,置企业大局于不顾,有意不抓市场,故意在企业同用户之间制造互不信任,使市场迅速缩小。

    于是公司决定:撤换销售公司经理,从生产分厂抽调一名主要负责人(以下记为M)担任销售公司经理。

    当时正值产品销售旺季即将来临,而M过去从未搞过营销,几位被免职的销售公司原经理自以为是,认为M作为一个"外行"注定是搞不好营销领导工作的,于是不约而同地称病回家,冷眼旁观看笑话。M面临的领导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举步维艰,遍布荆棘。

    但M有一个优点:具有十分强烈的敬业精神,任何一件事,只要该干的,不在一个计划时期内干出一个样儿来,绝不罢休。也正是由于这一条,他才被任命为销售公司经理的。当然,他在生产分厂时,由于涉及产品质量和服务问题,同用户也经常打交道,对市场已有不少的了解。同时,他对产品性能、生产技术过程、服务要求的全面、具体的了解,就是闭上眼睛也能背诵如流,加上为人热情、诚恳,又成为他的一大优势。

    M深刻认识到:作为销售公司经理,最终还是要靠大家同心同德,协同努力,因此感召下属至关重要,而感召,要从让下属服气开始。服气,主要取决于两条,一是在敬业上做出表率;二是尽快打开市场局面,这两条都只能靠在实践中努力体现。

    M非常努力,终日不回家,除了在企业研究分析(包括学习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就是在市场上调查,在用户那里交流情况。很短时间里,他明确了各个分市场和有关办事处的战略和策略方针及思路,制定了新的销售政策,调动了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对他们的约束与控制。

    一个月之内,他已经有效控制住了市场的滑坡趋向,稳住了市场;两个月后到了,产品销售旺季,市场开始迅速回升;三个月内,订货合同大增,产品供不应求,货款回收及时,形势一片大好。

    看到市场不但没有萎缩,并且发展得快而好,销售人员积极性高,向心力强,M经理也已指挥自如,销售领导工作得心应手,原来几位销售经理被感服了,一个个地主动返回企业,请求安排工作。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自己"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在《后出师表》中表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总理生前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自励,说自己处理问题是"举轻若重"。

    如果拿出诸葛亮、周恩来的那种敬业精神(这本身就让人感动而落泪),在实践中探索奋斗,不断地打胜仗,不断地出业绩,还有什么人不能被感召而协同效力的呢?

    总之,是实力使这些有影响力的人获得心甘情愿的追随者。

    仅仅拥有深沉稳重的外在形象,仅仅拥有高超的劝说能力,是不够和不充分的。作为非权力影响力塑造者的你还必须能够在周围人群中建立强有力的信念,这就是使他们深信不疑你有能力和实力将远大理想变为现实。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建立起别人对自己的信念。一是使别人感到自己确实与众不同,有非凡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用自己对所提出的战略设想的超乎寻常的承诺来打消别人的疑虑。同时要用实力向人们表明自己的承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以知识赢得敬服

    A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乃至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这其中包括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社会学科知识和其它学科的知识,以科学为基础,具有科学的头脑,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让人产生一种敬佩感从而扩大自身影响力。

    当今时代,瞬息万变,知识素养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这是因为:首先,这是一个知识急剧爆炸的时代,仅20世纪60~70年代的10年间,人类的发明创造已超过了前2 000年的总和;其次,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大大缩短;再次,新兴学科大批涌现,知识陈旧率大大加快,领导者只有不断提高知识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知识素养还包括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如果把知识比作营养的话,营养本身是不能保证身体健康的,只有通过合理的营养结构才能达到健康的目的。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使学识再深也无济于事,甚至是危险的。在当今,一个领导人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包括以下几方面,即社会历史知识、政治知识、经济知识、管理专业知识和成才创建知识等。

    在具有一定的知识内涵与合理结构的同时,还必须有非凡的适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即非凡的智力水准,没有创新的智力水准,只能是纸上谈兵、脱离实际。曾以《未来世界》、《第三次浪潮》两书而闻名全球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权力变移》一书中充分论述了知识对于权力的作用。他认为,将来高质量的权力来自于知识的应用,知识是用途最广的社会控制的根本来源。知识实际上是一切事务的放大器,是未来权力变移的核心。他指出:"知识的控制,是明天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类机构争夺的关键所在"。

    在知识上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一个人内在素质潜力的大小高低。"知识就是力量"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就表现得十分明显。知识储备少、知识结构乱、知识水平低就是没有知识或知识欠缺,就不会有力量;而这样的人就是无知者,也是无力者,当然就不能胜任工作又何谈影响力呢?现代社会或知识经济时代对领导者的知识领导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高要求。

    一个人是否具有高水平的能力来源于他自身的知识内涵。古人说得好:"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对于现代的人来说依然如此。因为知识素养决定着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也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领导者才能具备或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判断决策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可以说,知识素养是成功的基础。

    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从而对人的文化知识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纵观当今世界各国,有影响的人物受过大学教育的约占71%,中专占51%,中学占25%,自学成才或学历不清楚者仅占24%,同时还可以发现,职务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

    在美国企业界,高级主管人员从20世纪以来文化程度的变化是巨大的。1900年仅有28%的人拥有大学学历,68%的人拥有科学学位或工程学位。到了1964年,有大学学历者上升到了743%,33%的人拥有科学学位,到了20世纪80年代,全美500家最大的公司中,竟有半数以上的公司总经理都具有高级学位,其中包括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法学学位,金融和商学学位等。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则不到3%。

    根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指出,40%以上的最高联邦行政官员都在美国名牌大学受过教育,其中有耶鲁、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芝加哥、密执安等大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倾向在逐渐增长。此外,在美国军界,如今96%以上的军官都达到了大学文化程度,其中90%以上的军官拥有学士甚至是硕士、博士学位。

    日本前首相大平正方曾经说过:"战后日本经济复兴是依靠人的头脑、进取心、纪律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无形的资源发展起来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和精通业务的人们是日本最有价值的源泉。"教育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也使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他们懂经济,懂管理,善于敏锐发现新事物,接受新事物,有效地保证了日本经济的腾飞。

    当今世界已迈入新的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新世纪的领导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其基本特征是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因此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能够成为知识经济中的创新型的人才。

    无论在当今还是在将来,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越高,知识面越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也就越高。

    要想获得广博的知识,就应该有强烈的求知欲。强烈的求知欲也是获得影响力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一般而言,凡是有成就有魅力的人,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似乎是天生就有的。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不学到手,不探求明白不罢休也似乎是这些优秀人才的天性。

    B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优秀人士的成功之路证明,他们当中没有哪一位是完全靠单一的专业知识结构而获得成功的。他们都是依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需要,博采中外名家之长,综合百家之优,形成独特的知识结构,为他们的成功打下基础。因此,合理知识结构应围绕职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扩展知识面,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

    在知识结构方面,职业人要具备硬知识、软知识和社会知识,硬知识指某一学科方面的知识,比如工程技术等;软知识指经营管理决策知识;社会知识则指要有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作为某一专业领域的职业人,那么在这一领域里你必须有着很深的造诣,有着非常专精的知识体系,如果一个营销经理不懂什么是客户总账、分类账、费用账、物流账,那么他很难对营销计划或营销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那么这离营销混乱的那一天也就为时不远了。我们很难想像一个营销策划人说不清楚什么是4P,什么是4C。职业人的学习能力应该是很强的,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逐渐丰富起来。

    关于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人编制成网状,移为网状知识结构,有人编制成宝塔状,称为宝塔式知识结构。在此我们重点强调宝塔式知识结构。

    在宝塔知识结构中,依次应是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和一般知识,其中专业知识要精、深,而其他知识应广、博。从知识结构原则上看,必须是通才,不应仅仅是专才,如高明的外科专家,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如只是专才,就不会担任需驾观全局,影响全局的高级领导职位。在专业知识精深的同时,又有领导知识与领导力才是最理想的人选。总之,有魅力、有实力的人其知识结构中应以软科学知识为主。

    那么,对知识和知识结构,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首先,要立足现实,要以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为依据进行。对于个人来说,现在具有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变。对于自己未能达到有关书籍设计的五花八门的领导知识结构,不能自卑。对于这个问题,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有一段很经典的论述:"五十年以前,当业务研究开始出现时,几个卓越的青年专业人员为明天的业务研究者出版了他们规定的条件。他们提出了对人才的要求,要求这个人能通晓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的知识。他既能做高级的工作也能做低级的工作。这实际上是一个神通广大的超人。这些研究者甚至说,业务研究员需要具有六十二种左右的先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我认为,即使能够找到这样的人,但是把他放在研究物料库存量和生产规划这些岗位上,也是极其浪费的……我们确实需要懂得现代技术,理解现代世界经济和错综复杂政治情况的管理者。然而这些知识中的每一种,都有着广阔的领域,即使一个人穷毕生之力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这个领域也实在太大了。学者们想在这些领域中,对某一部分实现专门化,但是也毫不掩饰自己的知识不比熟练工人多。"

    其次,我们必须以理想知识结构为参照,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人来说,虽然会因为缺乏技术知识而处于不利状态,然而这种状况是不会持续太久的。第一,他会找出哪些事情在职能上是重要的。第二,他会找出谁在做何事,以及其中有无问题。然后他就跟主要人员进行一系列的磋商,以便能对情况和资料做到彻底和正确的了解。如此他就逐渐知道私下必须加紧学习的地方是什么了。对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出身的领导者,则要努力学习领导科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中国有一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在知识更新十分迅速的今天,即使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已经达到较为理想的境界,也要不断地学习,力争使自己不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C在实践中增长知识

    当前知识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还是要在工作中实现,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其中最重要的有五个方面:

    第一,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所谓的精益求精,是指不管你在任何工作岗位上,财务也好、开发也好、营销也好,总之,要让自己成为专家,很多人也许会觉得这很难办到,但是,如果不期望自己成为一流的人才又怎会拥有超强的工作动力呢?

    你要经常自我期望做一个出色的专才,抱着"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的心情,决不松懈,要做就做最好的,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未来的表现一定会越来越好。自勉的同时,我也要送你一句话:"别客气,对自己的要求可以再高一点。"

    第二,不断钻研改善新方法

    台塑大王王永庆的企业理念只有两个字:改善。因为他知道所有的工作都不可能完美,所有的工作都还有改善的余地,所以,"改善"便成为他要求企业员工共同达成的一个理念。

    许多人在工作中无法受到肯定,很多时候是因为他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愿意轻易改善工作的方式。要知道,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它改善的空间,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去思考,愿不愿意去发现,去研究,让每件事都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第三,广搜资讯,善用资源

    从事任何一个工作都要广搜资讯,善用资源,在现代多元发展的社会中,你会惊觉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不管你有什么新点子,似乎都有人做过了。所以,你一定要运用更多资讯去了解更多的方法,这样才能撞击出更新更好的点子。至于如何去找资讯?别忘了公司内部、外部就有许多现成的资源,把这些资源作一些组合、过滤、重新再利用,如此一来,你的专业表现必会更突出。

    在我工作的单位里要装一台大型空调,总务部长亲自到各家去比价,在走了6家电器行之后,终于选定了一家。当她回公司后,我问她是如何决定的。她说其实每一家空调的款式、价钱都差不多,只不过其中一家的主管很用心地把所有国内外的空调品牌都作了一番比较,而且还针对售后服务作了分析,基于这一点,她选择了这一家。

    你看,赢的条件就在这里了。

    第四,自我设定竞争目标

    只有在工作中设定目标,你才会感受到压力,并企图超越竞争对手。也只有这股动力,才能让你在专业中不断充实。

    我常为保险公司的营业处上课,不管是营业员自我设定业绩,还是整个营业处制定总营业额,都会有一个假想敌的存在,让每个人都产生一股斗志,要求自己在期限之内达到目标。而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必定是使出浑身解数,全力以赴。

    第五,随时作好价值的判断

    在工作中,你的专业性、工作表现能不能被肯定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作好价值判断也就相对显得举足轻重。什么是价值判断?譬如一个工作,在完成之前,有人会把金钱的回报列为第一要项;但有的人却不这么以为,他会要求能力与智慧的增加,这对他而言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工作的过程中,你所学到的一切,包括经验、智慧、能力……,这些无形的价值永远大于有形的报酬啊!

    不要认为你的表现已达到完美的境界,要时时激励自己不断进步,因为,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受到社会的肯定与尊重,从而奠定个人影响力的基础。

    3经验其实更重要

    A积累职业经验提高职业素质

    经验包括职业经验、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职业经验构成职业素质的核心。

    职业素质是成为有影响力的职业人士适用于本单位基本业务或主要工作的个体特质,是为专门从事业务工作而具备的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及阅历经验的总和,是职业成功的第一拐杖。其中,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基础,专业阅历和经验是核心;两者常常高度融合在一起,成为干好业务工作不可替代的基本本领。现代社会已经把职业素质作为判断职业人士胜任与否的标准之一,即主要由职业素质决定其自身有无权威或影响力大小,也决定其是否胜任工作。尽管还有一些"南郭先生"在占据岗位,但是外行充斥职位的时代确实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职业素质高,则做好专业工作的可能性就大,就能真正深入到具体工作中出主意,抓落实,自然产生相当高度的说服力而让他人由衷地折服,由此形成强大坚实的影响力、统驭力和权威。

    职业素质低下欠缺,则做好工作的可能性就小,只能当外行,在业务上也没有发言权,实际上就已经不能进行什么工作了,在这种情况下即意味着实际已经丧失地位了。这样显然不能胜任职务,不仅不能树立权威,而且更危险的是还会给工作直接造成损失和困难。

    因此,必须是行家里手,必须具备优良的职业素质,必须是精通业务的内行专家。只有这样,才会有威信,有地位,有力量,也才能真正发挥非权力影响力。

    一些领导岗位需要一定的领导资格。这种资格主要是领导者在领导岗位上的年限、所经历领导岗位的种类和时间、所充当领导角色的历程和地位等;其中包括了大量的领导阅历,即重要的职业阅历和丰富的领导经验。这些条件对于顺利地进行领导职务具有先决的作用。

    一些具体业务需要专门业务资格,即从事某一具体行业或某一具体方面的工作时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这种职业资格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它要求在该行业中应该有一段时间的亲身经历,具备专门业务阅历和经验,真正透彻地了解和掌握所在行业部门的现状、问题、病根、潜力和趋势。

    职业经验最终表现为真才实学和才干。是能够真正奠定其地位的真实本领和个人条件,具有真正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现实中有句俗话叫"草鞋无样,边打边像"。这即是说,每个人包括特别是那些成功者都不是一天之间突然成熟到位的,而是逐渐成长、发展和老练起来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充电,积极提高各方面的职业素质。

    美国公司的企业主管在录用新职员时都会说一句:"You will shape up or shake up."意思是:你要不断进取、发挥才能,否则将被淘汰。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对职员的要求就是这样。突破现状,给自己不断充电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其实大部分人特别是那些年轻人总是在探索新鲜事物,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他们热心于试验,他们不安于现状,朝气勃勃,从不满足,但一旦上了年纪就总怕变化,他们知道自己什么最拿手,宁愿把过去的成功之道如法炮制,也不愿冒失败的风险。

    如果你还想工作、不断发展,就千万别墨守成规。现代技术更新换代异常迅速,你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不断续给自己充电,结果只有被淘汰。很多单位为什么招聘时不愿要35岁以上的人,主要原因就是觉得人过35岁,接受新鲜事物慢,知识陈旧,且容易自以为是。你如果已过35岁,一定要尽快给自己补充新能量,跟上时代的脉搏。

    B积累社会经验把握社会角色

    社会经验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社会阅历。社会阅历是任何社会角色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是社会认知的先决条件。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实践者可以、也必定接触到大量的社会的本来现状和真实面目,接触到大量成文和不成文的社会规则与要义,经历大量的失败和成功、困逆与顺利等各种实践,经历大量的社会互动和主题性活动。与此同时,就产生相应的社会认知,对社会生活的特点、方式、规律、规则和要义均有一定的体认,特别是对各种社会现象和各种社会差距、弱点、病根、症结等体认最深。

    社会阅历和社会认知的深度主要地决定着社会素质的实度与厚度,当然首先决定着社会经验和社会实际知识的水平。这个体认的正确与否、高低与否均反映社会认知所达到的程度,也反映实践者的社会成熟水平,即"社会年龄"。一个人的社会阅历和社会认知的深浅,反映着他的社会素质或社会底蕴的厚薄。

    显然,只有具备深厚的社会阅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高深的社会认知,他才能拥有并表现出强大的社会活力,才能自如地适应、把握社会生活,也才能胜任工作;否则,就根本无法组织并影响社会生活。

    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社会年龄"具体地表现在社会经验上。社会经验和社会实际知识对一个人的社会成功具有最实际的影响。对一个人说,社会经验和社会实际知识越多越好。事实上,每增加一分社会经验和社会实际知识就能给他增加一份练达和力量,只有社会经验和社会实际知识最丰富才是"最辣的姜"。

    由于社会是由复杂多样的人组成的,所以社会阅历和社会认知其实就是一种对人及人性的深刻体验和认知,而社会经验和社会实际知识其实是一种关于人及人性的实际体认。可以说,社会阅历和社会认知实际上都是为了体认人、体认人性,而社会经验和社会实际知识则主要是关于人及人性的实际反映。现实中的任何人都在与现实中的其他人打交道,但许多人往往仍然不能真正透彻地了解和掌握自己和他人,总有穷于应付或无法应付的压力。这就是对人及人性未能完全切实地体认和把握,部分或完全对人及人性无知,对社会无知。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就不能摸准主要体现为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的人性和社会脉搏;就不能把握人;就不能适应和影响社会,更谈不上对他人的影响力,哪里还有什么非权力影响力。

    4靠智慧解决问题

    A智慧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

    就定义而言,智慧是指对新状况应付自如和不重蹈覆辙的能力。如果你的车子在公路上抛锚了,谁会是最聪明、而且能解决这问题的人?会是个从著名大学毕业、拥有博士学位的人?还是一个中学程度的修车技工?如果你在大城市中迷路了,谁最能帮你忙?会是一个正在思考问题而心不在焉的大学教授?还是一个很有方向感的小孩?一个人有无智慧,要看他如何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情况、各种考验和各种需求,而非智商高低、大学文凭和有无声誉所能决定的。

    一些有关智力测验预估性方面的研究可以证明上述的说法。因为,虽然智商测验可以用来预测学业成绩的好坏,但却无法显示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成败。在一项对成功的专业人士所做的调查中可看出,这些人之中,整整有三分之一的人智商并不高。很明显地,智商测验所能测试的,很可能是某种应称之为"在校学习的资赋",而真正的智慧,却必须包含范围更广的各项能力。

    智慧,不是某种神奇的、可用智商测验测量出的脑内物质,智慧也不是一种稀有贵重的染色体,由上天赋予少数的幸运儿。智慧是存在于生活中各个层面的"多元智慧"。有人把人类智慧划分为七大类:语言的智慧、数理逻辑的智慧、感受空间的智慧、音乐性的智慧、动作灵敏的智慧、人际交往的智慧、认识自我的智慧。这七类智慧都是取得非权力领导力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人际交往智慧。

    智慧对追随者构成吸引力的关键之处是智慧能够解决组织或团队中的各种问题。一个人如果能凭其智慧成为解决难题的专家,则很容易会赢得人们的信服和追随。

    B解决问题首先要正确面对问题

    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何去建立正确面对问题的态度就显得相当重要。

    你也许听过这个故事,一家鞋厂派了两个经理去非洲考察鞋业发展的未来性,两个经理回来后的报告却截然不同:一个失望地说,非洲的人都不穿鞋,所以,完全无市场可言;另一个则喜出望外地说,因为那儿的人都没有鞋穿,所以,前途大好。当面对问题时,消极与积极的态度是不是一目了然?

    面对问题的态度不一样,对他人的影响力也不相同。

    有一位老师带着一大群学生上潜能课,在最后一天结业时安排了一堂徒手劈3片木板的测试,可想而知这会对同学们造成多大的震撼,尤其是瘦弱的女孩子,怎么可能做到嘛!但在告知这个挑战后,他发现学生中出现了两种人,一种人是努力想出击破木板的方法,不停地彼此商量、练习;另一种则干脆宣布放弃,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结果,到测试那天,真的有人空手击破了3片木板,而且这不仅是强壮的男生,连瘦小的女生有的也击破了。反观那些一直认为不可能的人,到最后依然是不可能,他们甚至连"试"的勇气都没有。

    人在面对问题时,只要抱着迟疑的态度,那么问题可能永远也解决不了。这样的人也不可能得到人们的信服和追随。

    某城闹市区有一家出名的牛肉面店。这家店在新开张时,生意很差,几乎所有的亲朋友好友都告诉店老板:"你最好别卖牛肉面,难道你不知道这附近已开了5家牛肉面店?绝对做不起来的,别浪费时间了。"但这位坚持己见的老板却不放弃。

    "如果牛肉不好吃,我就换牛肉;如果店面太简陋,我就换装潢;如果汤头不够好,我就再改善;如果顾客嫌面碗不好看,我也可以换碗;即使他们觉得面卖的太贵,我也可以降价!……"他如是说道。就因为勇于面对问题,并透过一连串的思考,这个老板如今已开了十多家分店啦!

    由上述的故事可知:面对问题时的不同态度绝对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严格说起来,生命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可以变成目标,只有目标的存在,你才能真正去完成一些事。换句话说,因为有目标在前方,所以你就必须认真去完成,而在目标完成的过程中,问题自然也就消失了。

    遇到问题,有的人只会双手一摊,说自己没办法,然后把问题丢给别人;也有人永远把解决问题当做最大的目标,这样的人就是积极负责的人。

    有的人即使能力很强、IQ很高,但遇事畏怯不勇敢,不能把问题转化为目标,这种人要自我成就,一路走来必定会非常辛苦,非常累;另一种领导者,也许IQ不是很高,但他面对问题的态度却是正面的、积极的,EQ加上IQ的结果,他反而可以作最好的发挥。这样的主管,自然有比较强的非权力领导力。

    C解决问题需要创造性

    解决问题之所以需要创造性,一是因为工作没有现成的套用规则。每一种领导活动,即使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由于时过境迁,后人每前进一步,仍然需要自己的探索。二是因为解决问题没有统一的方法。在各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随机的、多种多样的,每个问题都有它的不同的成因,不同的表现。因此,我们在解决不同的问题时,必须进行不同的考虑,拿出不同的办法,即使是仿效、模仿、运用别人的方法,也要有针对性地作必要的调整、修改和完善。三是因为没有被认识穷尽的事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未知世界,需要我们去认识、去发现。而环境的可认识性和认识的能动性恰恰给我们思维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活动中,要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倾向性、潜在性的问题,要从已知的事物中发现未知的事物,要从"完善的事物"中发现缺陷,就必须运用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减少认识上的局限性。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中,有一般性的问题,也有比较棘手的难题。一般性的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容易,不需要领导者费多大精力。即使是基本称职的领导者,运用比较简单的思维,也是可以解决的。棘手问题则不同,它是比较敏感、比较困难、解决好坏影响重大的问题。因此,解决棘手问题不但需要领导者投入更多的精力,还需要他们有很强的思维能力。非权力影响力的强弱,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高低,往往集中表现在棘手问题的解决上。越是善于解决棘手问题,就越能提高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

    在解决棘手问题时,要突破常规思维方法,去寻找、去思考新的办法,因为对棘手问题的解决,一般是找不到可以仿效的现成答案的。只能凭自己的智慧,运用创造性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三国演义》中生动地描写了诸葛亮"三个锦囊"使东吴"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周瑜为夺回荆州,设下了东吴招亲之计,这实际上是给诸葛亮出了个难题。如果刘备应招就中了周瑜之计,如果刘备拒绝就破坏了吴蜀联盟。诸葛亮识破了这场骗局,又想出了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的办法,这就是他送给赵云的"三个锦囊"。第一个锦囊告诉赵云,一到东吴就大张旗鼓地造声势,让南徐"城中人尽知其事",并且让刘备立即拜见乔国公,并使吴国太知道,这样一来使孙权和周瑜的"密计"公之于世,造成其被动难堪的境地。

    第二个锦囊在刘备为"声色所迷,全然不想回荆州",陷入孙权、周瑜软禁之后,赵云忽报"曹操起精兵五十万,杀奔荆州",智激刘备返回荆州。

    第三个锦囊,刘备携夫人孙尚香偷偷离开东吴,在东吴人马围追堵截的危险时刻,刘备求夫人出面,镇住了东吴将领,使刘备安然脱险。

    刘备东吴招亲这个生动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解决棘手问题必须有新的办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对棘手问题时独出心裁、创造新办法,会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有一年圣诞节前夕,英国立普顿乳酪公司在报纸上登出一则广告:"出售的每500块乳酪中藏有一枚金币,以祝顾客圣诞节吉祥如意。"这个广告受到了同行的联合抵制。同行向当局提出控告,告该公司的行为有赌博嫌疑。这使该公司遇到了棘手的难题:继续坚持,会引来警察的干涉;如果退缩,公司就会威信扫地。该公司运用创造性思维,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他们又登出了一个新广告:"亲爱的顾客,感谢大家喜爱立普顿乳酪。但如果发现乳酪中有金币,请将金币送回,谢谢你的合作。"这则广告一登,警察便不再干涉,而且消费者不但没有退还金币,反而更加踊跃购买。同行们又以安全理由要求警方取缔立普顿公司的这种危险行为。该公司在报纸上又登出一则广告:"根据警方的命令,敬请各位食用者在食用立普顿乳酪时,注意里面有个金币,切勿匆匆忙忙,以免误吞金币造成危险。"这则广告既应付了同行抗议和警方的干涉,无形中又掀起了一场购买立普顿乳酪的热潮。

    实际上,工作中一些较小难题的解决,也需要我们注意思考一些新的办法。如有一位部队的基层干部表现突出,年年立功,可是其家属随军后的工作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于是领导把这个干部家属工作安排问题交给了一位部门领导解决。这位领导意识到,在有些企业不景气、下岗职工多的小县城里,安排个条件一般的家属工作,确实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这个领导经过考虑,并没有急于去地方联系,而是组织稿件、宣传报道这个基层干部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当找到地方有关部门时,他们说:"这位基层干部表现这么好,我们地方有责任解决他的后顾之忧。"于是马上安排了这位家属的工作。

    D具有创造性是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特征

    有优秀创造能力的人,在个人气质、动机、情绪、习惯、态度、观念以及才能诸方面,具有一系列特质,概括起来包括:

    ①主动和好奇。

    创造力强的人,兴趣总是十分广泛,对任何事物总是有一种好奇心理。大发明家爱迪生就是一个对什么都好奇的人,他不知道孵鸡蛋是怎么回事,便自己坐在鸡蛋上想孵出鸡来,虽然听起来可笑,但却反映了他强烈的好奇心。这些人并不是只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对那些在平常人眼里非常正常的事情也产生好奇。

    ②敏感。

    创造力强的人对自己周围发生的一切都十分敏感。能从平凡的事例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找出实际存在的和理想模式间的差距,敏感的领导者常常从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枝节中捕捉到十分有用的信息,并巧妙地利用这种信息推动事业的发展。

    ③变通性。

    创造型人才思维十分活跃,善于举一反三,也善于提出一些怪异的念头。通常别人想不通,但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其高明所在,领导不但自己要做这种人,还要注意发现和保护这种人才。

    ④自信。

    创造型人才通常具有较强的自信心,没有自信,他们就不敢提出自己的创意,也就自然不可能成为创造型人才,他们有良好的直觉,而且多次的成功使他们相信这种直觉。

    ⑤耐力。

    一个创造活动的完成,需要百折不挠,持久不懈的毅力和意志。抓住目标后锲而不舍,不得出结果决不罢休。特别是在主、客观环境特别复杂,而问题又百思不得其解、寝食不安之时,有没有耐力对一位创造型人才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⑥丰富的想象力。

    思想中的新观点、形象来自合理的联想,有时会来自幻想或偶然的机遇。想象力丰富的人联想多,幻想奇,有利于去揭开创造的序幕。

    ⑦勇气与胆略。

    创造性思维的人常常是有胆识者,他们有足够的勇气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创造力不是天生的,至少高超的创造性思维不是天生的,每个人想要拥有它,就必须留心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从个人心理上来说,有三大阻碍创造力生成的绊脚石:那就是畏惧、过分的谦虚和懒惰。其中首推畏惧,畏惧就是不敢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怕遭到别人的嘲笑或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当以后的事实证明他那种法子确实不错时又悔之晚矣!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而哥白尼也说,"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有畏惧思想的人,总怕犯错误,惹麻烦,因而领导者如果有什么新的创意不必担心会遭到什么非议,大胆摆出来,同时还要鼓励组织成员发挥创造力,提出新的见解和建议。

    其次是自信心不足,说得委婉一点就是过分谦虚,过分谦虚和谦虚不一样,前者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原则,在别人与自己共同提出某种设想时,总认为别人的比自己强,这是当领导者的大忌,因为这种领导者非常软弱,没有能力,不敢与别人去比高低,很难令人信服,而这样的属下多了,领导者的日子也难过,整个组织没有活力,没有进取的氛围。领导者首先自己要有足够的自信外,还要帮助成员树立自信,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再次就是懒惰,这里说的懒惰主要是指心理上的懒惰。因为原有事物的存在而失去了创造的兴趣,其实很多人都会犯这种错误。"懒得动它,凑合着用吧",正是这种心理使个人的灵感得不到激发。而且懒惰与愚蠢二者之间有不解之缘,凡懒惰成性者多为愚蠢者。懒惰表现在工作上是疏于改进与创新,总认为现在的状况甚佳,在别人改动之前,发现不了问题,别人一改动,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巧妙的创造来源于勤奋的知识积累。懒惰、侥幸反而没有创造力,有时还会误入歧途,违反科学道德。显然,具有这样的心理素质的人,是不可能拥有非权力领导力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