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娇不惯教女孩100招-温馨家庭,缔造阳光个性(井婷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家是地球的中心,家更是孩子成长的乐园。

    家庭对于孩子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作为父母,想要你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是很必要的。

    很多孩子的性格内向或是冷漠,都与其家庭氛围有关,因此,对于那些想要让自己的孩子性格阳光的家长们来说,为孩子缔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是很重要的。

    为女孩营造理想的家庭氛围

    思月,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学习成绩很好,说话的时候总喜欢扑闪着那双充满了快乐的大眼睛。但是有一天,思月的那双大眼睛突然变得暗淡了,不仅如此,四月的眼神中还夹杂着丝丝忧伤,这是她那个年龄不该拥有的呀,这是为了什么呢?

    原来,前不久思月的父母因感情不和正式离婚了。刚上初中的思月既爱父亲又爱母亲,但是她只能痛苦地选择其中之一。最后思月选择跟随父亲,跟着当司机的父亲生活,虽然不愁吃穿,无忧无虑,但是这丝毫不能减轻思月想念母亲的情感,只要有两三天看不见母亲,思月就会失魂落魄,思月就这样饱受思母的痛苦,熬过了一天又一天。没过多久,思月的学习成绩就开始下降,整天显得无精打采的,甚至连自己最喜欢的美术课上也显得心不在焉。由于见不到母亲,她常常会坐在自己的桌子上发呆,一动也不动。原来活泼开朗的她变得脆弱、胆怯。有一次,班里外出活动,同学们都欢天喜地的样子,当汽车经过火车站时,思月却却突然泪流满面。老师以为她身体不适,问其原因,思月却哭着说道:“我妈妈就住在这里,她已经几好久没来看我了。”哦,原来是想起了妈妈!孩子的思母之情听了让人心酸。

    往年,生日是思月最快乐的日子,父母的爱包围着她,母亲吻她的左脸颊,父亲亲她的右脸颊。但是现在,父母各奔前程。临近思月生日的时候,父亲又因公出差,思月变得垂头丧气,情绪极其低落,什么事情都引不起她的兴趣,上课时总是瞪着眼睛发楞。

    李芳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生,长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入读初一的时候她整天笑眯眯的,有说有笑,再加上李芳有一张“甜嘴巴”,同学们都非常喜爱她,老师也很欣赏她。但是谁料一年后,李芳的父母开始天天吵架,闹得左邻右舍都不得安宁,父母的不和使得李芳成天担惊受怕,父母也没心情管她。从此,没人关心的李芳就像丢了魂儿似的,成天没精打采,完全失去了以前的笑容,心情忧郁,沉默寡言,不仅学习成绩下降,和同学们也不像一样那样打打闹闹的玩了。

    家庭没有了快乐,孩子又怎么能快乐起来呢?后来,李芳的父母终于发现了李芳的变化,他们认识到了自己带给李芳的影响,因此为鸡毛蒜皮的事吵架的情形渐渐少了,即使两人遇到很大的矛盾,在发生争执的时候也尽量避开李芳。终于不久之后,李芳的家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李芳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李芳终于变回了原来那个快乐的女孩。

    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确实,家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累的时候停泊的港湾,家需要靠每个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才能真正的起到遮风避雨的作用。那么,家庭和谐,获益最多的又是谁呢?毫无疑问,就是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的健康成长,最离不开祥和安全的家庭环境,女孩尤其如此。

    父母再婚的时候给孩子身心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事实上远远超过了离婚者本人,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女孩来说。因为女孩的心思比较细腻,想事情比较陷入复杂的漩涡,所以父母对女孩的影响较之男孩来说会更大一些。当然大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但是有没有想过,当你们准各潇洒走一回之际,可曾想到你们的女儿的心灵在滴血、在哭泣……该如何来抚平这颗受伤的心灵,让思月和李芳也跟别的女孩一样过的幸福、快乐一些呢?

    建议一:首先应该让家里充满爱、宽容与乐观。女孩的快乐是多源头的,但是父母的爱对女儿的影响最大。巴尔扎克曾经说:“爱情浓厚的夫妻的孩子,往往赋有爱情的特色:沃柔、活泼、快活、高尚、热心。”在一个家庭中,成员之间彼此依恋,互相赞赏,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互相激励、互相支持,能够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家庭所面临的压父和危机,彼此谅解扶助,这就是女孩快乐的源泉。

    建议二:父爱、图爱,缺一不可,女孩更加需要完整的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艾.弗罗姆曾经写过一本书,名叫《爱的艺术》,其略题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章节,专门论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的区别。他说,“无条件的”母爱从孩子出生不久就会使他体验到“我被人爱”的优越感,而父爱则是“有条件的”,尤其当孩子走出童年后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因此,想要你的女儿变成一个快乐的孩子,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就给与她们完整的爱,只有在父母恩爱、充满亲情的和睦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女孩,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知道“我被人爱”和值得“我也爱人”的心理健全、情感丰富而完整的女孩。

    建议三:让自己女儿觉得自己家的门永远是向自己敞开的。“家”是一个除了可以提供温饱的地方,此外它更多的功能是给孩子在辛苦工作、学习,或遭遇挫折之时提供休思的避风港。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家是不必担心挨骂、被批评或受到讥笑的地方,即使自己犯了错也可得到宽容,女孩可以在其中感受到父母的亲情。在家中她可以自由地思考、高谈阔论,自在的生活而不怕被父母拒绝;换句话说,家在女孩的眼中应该是绝对安全的。

    建议四:父亲应该常陪你的女儿游戏。乍看之下似乎有些不解,游戏仿佛应该是小孩子的专利。其实并不是如此,青少年也需要一定的游戏的,这些游戏主要是让你的女儿对家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认识。当然每家的游戏活动不尽相同,可由家庭成员的兴趣以及需要而定,这些游戏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只要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就可以了。家人甚至可以在家庭会议中取得一些共识,比如有些家庭就对球类、爬山之类的活动乐此不疲,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你的女儿能不开心吗?

    建议五:作为父母。最好不要用钱代替你对女儿的爱。

    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女孩来说,什么东西能让她感到最快乐?不少成天为自己的女儿担心的父母也许会想到这些东西:钱、衣服、摇滚乐,甚至性、毒品……有人或许认为,金钱与快乐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但最近美国一项针对青少年的大规模调查显示,幸福的家庭生活才是青少年快乐的源泉。因此,不要试图用金钱收买你的女儿的心,最多的时候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才是最重要的。

    别让女儿陷人孤僻的陷阱

    不久之前,初二(三)的何彩竟然用自己书直接朝着自己的同学的脸砸了过去,而原因仅仅是因为那个同学说了她一句:“你怎么这么烦人!”老师们难以五信,平常这个女生还是很不措的,她不仅学习好,也很会遵守纪律,虽说个性比较孤僻,但是一向都很安静温和,谁知今天竟然做出这样的举动!老师们找来何彩的爸爸妈妈,他们也是头疼不已:“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在家里的时候,太以自我为中心了。在家的时候我们也是凡事都要顺着她,比如吃饭的时候,我们把好莱全都端到她的自己面前,她就开始吃,也不让别人吃;叔叔阿姨送她礼物的时候,让她说一声“谢谢”都不肯,待人非常冷漠……”“我们都非常关心她,也尽量满足她的各种需要,但是就是不知道她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老师耐心的和何彩谈心,才知道原来她的爸爸工作很忙,经常不在家,而她的妈妈喜欢打牌,也很少陪她,绝大多数的时候,两人都是直接给她钱,把她塞给爷爷奶奶,很少陪他聊天,陪她玩。“他们从来没有主动问过我开不开心,从来不带我出去逛街什么的,总是我一个人在家,我觉得我只是住在这个房子里,我根本没有家……”

    听了何彩的话,老师终于明白了,也不奇怪何彩为什么会如此孤僻和冷漠了,家里原来就是一个冷冰冰的地方,还能怎么让孩子不孤僻呢?

    有这样一句话说:“在爱中长大的孩子,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要知道,想要还有拥有一个温暖的心,家长必须用有爱的土壤来培育孩子才可以,大人们总是给予孩子自己以为她们需要的、最好的,但是事实上,也许这些并非是孩子所需要的。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最反感的事情可能就是自己的父母凡事都用金钱来打发自己,如果你是个喜欢用“金钱”来教育孩子的人,那么也许你能够获得很多自由的时间来干自己的事情,但是,这样你真的就将孩子教育成功了吗?女孩的心思都是极其细腻而敏感的,她的很多心事无处倾诉,原本是有可能向父母倾诉的,但是一些父母,却用金钱将女儿诉说心事的路途打断,那么你的女儿必将变得孤僻冷漠。

    孩子的变得孤僻冷漠冷漠的另外一个恶果就是不能良好的与人相处,前途也可能受到阻隔。在现代社会中真正需要的人才,是那些可以迅速的融入团队的,能够感恩惜福、体贴而快乐的感性人,而不是一个刻板冷漠、自私孤独的“冷血”者。所以,大人们更需要用“爱”来教育孩子,尤其是女孩,让孩子在一个温馨的家中长大。想要孩子从孤僻的陷阱里走出来的话,家长必须做到一下几点:

    作为父母的你,要勇敢地把自己对女儿的爱说出来。中国人与西方人对爱的表达方式很不一样,西方人比较直接,喜欢将爱直接表达出来,而且是随时随地的。但是中国人则比较喜欢含蓄的方式,可能心里的爱很多,嘴上却往往不说。在这点上,国内的家长其实应该将西方人当作老师,向人家学一学。也许你觉得对自己的家人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些难为情,常常是爱在心头口难开,心里想着反正自己的孩子肯定会知道自己对她的关心,不说也无所谓。其实不是这样的,往往最爱你的人,最在乎你的说法以及你对她的感觉,尤其是女孩。所以大人们应该经常真诚地对孩子,尤其是女孩,把自己对她们的爱表达出来,让你的女儿感受到你的爱和关心。当然切记表达爱的时候,不但要及时,还要把它说出来、行出来。

    让你的女儿感受到你的在意以及关注。大多数孤僻的女孩都认为自己的父母不关心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很多父母每天一见到自己的孩子放学回来,第一句话就是:“今天考试没有,成绩怎么样?好好听课没有,赶紧写作业。”实际上,孩子在学校里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苦闷,你可能根本不知道,你不问的话,她们根本不可能主动讲出来,女孩大多都有被动性。因此,做为家长,就要主动一些,尤其是那些家里是女孩的家长,每天试着和孩自己的女儿聊聊她的同学,她的爱好,多观察一下她的情绪变化,在她闷闷不乐的时候,在她的情绪异常的时候,千万不要对她视而不见,你应该做的是启发你的女儿和你一起分担。如果你这样做了,你的女儿就会感受到你对他的在意和关注,内心的苦闷也便不会积存起来,更重要的是,她会从一件小事里可以感受到你对她的爱了。有爱的人,怎么会变得孤僻呢?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感情补给基地,对于女孩来说,这个感情基地则显得更加重要,如果失去了这个精神的伊甸园,大部分的女孩也许就会迷失梦里的樱桃树,转而走向杂草丛生的荒野了。想要自己的女儿走出孤僻的陷阱,那么作为家长的你,就随时给你的女儿充足的感情补给吧。

    让女儿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有一天,张老师正在给自己班里的作业打分,自己的一个学生急匆匆的跑来告状,说张玉弄坏了她刚买的钢笔,说完话的女孩还没等张老师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又跑到张玉的身旁狠狠的推了她一把。张老师很生气的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女孩理直气壮的告诉张老师:“妈妈就是这样教给我的,别人打我,我不能受欺负,也得打别人,她弄坏了我新买的笔,我当然也要也要报复她一下。”

    这个女孩的话使张老师想到了班里近来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自己的很多的学生都不“吃亏”,当然有很多的家长教子观点是和刚才那位学生的妈妈一样的。现在的孩子大都具有了强烈“自我保护”意识,但是他们也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宽容精神,没有宽容,一点小事都可能引起巨大的争端。其实一句简单的“对不起”、“没关系”就可以把复杂的事情解决了,同样还可以培养出宽容的精神,相反苛刻会把简单的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张老师听到想了想没有马上反驳他,而是我在课堂上为了自己的学生们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都见过大海吧,你们觉得大海大不大?你们觉得比大海还大的是什么?”当同学们猜出是天空时,张老师又让他们猜“比天空还大的是什么?”学生们猜的五花八门,最后当张老师郑重的告诉他们:“是人的胸怀,当别人有了过错的时候,你如果肯原谅对方的过失,那就说明你的胸怀比海还大,比天还大,你是一个胸怀坦荡宽容的人,那样的话,每一个人都会向你露出微笑的。你们难道不愿意做这样的人吗?”听到老师的话,学生们都争着抢着告诉张老师,“我们当然愿意!”

    其实,孩子的友善和宽容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情感,它主要表现在对别人过错的原谅。这种感情对于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情感的健康发展,以及对孩子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些拥有宽容心的孩子,一般都心地善良,性情比较温和,让人一看就喜欢;相反那些缺乏宽容和友善的孩子,往往会性情冷淡,有的甚至还会走极端,不易为人亲近,所以人际关系常常也比较差,女孩在这方面体现的尤其明显。

    为了培养你的女儿健康的情感,那么作为家长的你,就请给孩子的“情感银行”存储友善和宽容。具体的方法是:

    首先要教你的女儿学会使用换位思考来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尤其要能够运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时常站在别人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设想,想象别人的处境,只有这样这样才能更容易化解矛盾。其实现在的孩子大多都只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过度的“自我主义“,她们不知道该如何为别人考虑,这样的情况就容易形成自私、狭隘的心理。要避免孩子出现这样的心理和情感,家长就要教孩子多学学“心理换位”。让孩子遏事多站在父母或其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别人的良苦用心,这样才能让孩子的人格更加健全。

    其次是要让孩子正视被人的缺点,很多女孩都有这样一个不好的习惯,看到别人的缺点之后喜欢凭空猜想,然后将其扩大化,。这样其实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和不足是一个人的必然特性。当与自己的同学和朋友相处时,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基于此,父母就应该让孩子对此宽容一点,不必事事都斤斤计较,事事都摆个公平合理的态度。要让孩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多原谅一次人,多给人一次友善和宽容,同时自己也就多找了一份好心境,当然也能使自己在情感完善的道路上又向前大大的迈进了一步。

    对于女孩来说,朋友的作用不可低估,因此,家长应该鼓励自己的女儿多交几个“死党”。宽容之心是在孩子的交往活动中慢慢培养起来的。很多女孩都不善于交往,但是孩子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会发现每个人所特有的优缺点,这样才能慢慢学会容忍他人的缺点以及错误,之后才能与人友好相处。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要注意,当你的孩子结交朋友的时候,父母要特别注意鼓励孩子宽容三种“死党”,一是比自己强的同伴,一是比自己“差”的同伴,还有一种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女孩比男孩更容易产生嫉妒的心理,而家长的这种教育方法可以让女孩既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也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更不会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会让女孩变得更加容易相处。

    人们这样形容宽容:一只马蹄踩扁了紫罗兰,但是紫罗兰却没有抱怨,它把香味留在那马蹄跟上,这就是宽容。宽容会使一个人的人生得到升华,并让这个人在升华中找到平静,最终在平静中得到幸福。作为家长的你,难道不想让你的女儿得到幸福的生活吗?

    挫折教育让女儿健康成长

    一位爸爸训练自己的女儿学习游泳,他让女孩不带救生圈就从岸边游到距湖边约五米远的他那里。女儿离开救生圈之后就完全没有了平衡感,总是沉入水。孩子的妈妈一看到女儿沉下去,就心疼地让孩子的爸爸捞她上来。就这样,一连学了好长时间女孩都学不会游泳。因为女孩的胆子太小了,每次一被水呛着就大声喊“救命”。有一次,女孩的爸爸终于生气了,他狠狠地骂了一句:“真笨!”随手就将女孩用力的扔到湖里。大约三秒钟之后,女孩就从水里浮了上来,她用力的挥舞着自己的双手,还连声大呼救命!听到呼救的爸爸无动于衷,只是说了一句:“你还是自己想办法游上来吧。”一边说话,还一边故意把眼睛睬向别处。女孩见没有人去主动救她,只好用尽所有的力气自己游回岸边:岸边的妈妈看见女儿吃力的样子,很想去帮助孩子,她伸看双手等女儿游回来,但是孩子的爸爸拉开她,把刚游回来的女儿再一次扔到离岸边更远的湖里!谁知,这次,女孩连“救命”也不喊了,当她浮上水面后,迅速游回岸边。当上岸的时候,女孩兴奋地喊道:“爸爸我终于学会游泳了!”

    其实,很多的时候,并不是孩子们不够勇敢,而是由于父母总是不自觉的做了他们的“救生圈”,导致孩子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产生惯性性的害怕。一个孩子够不够坚忍,够不够勇敢,对他日后的发展其实是很关键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毕竟是充满了竞争和挑战的,如果一个孩子干什么都畏畏缩缩,不敢尝试的话,那他怎么可能获得成功呢?尤其是现在的女孩子,这个为题体现的更加明显。坚忍勇敢,简单的说来,就是指人不怕危险和困难,敢于去面对困难并克服困难、有胆量去面对危险的一种心理品质。而这种品质,与一个人的自信和自觉克服恐惧心理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才能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人的一生中,遇到挫折是十分正常的。很多家长都忽略了这个问题,一味的充当孩子的“上帝”,为孩子自觉的去遮风挡雨,于是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女孩的抗挫能力就变得非常差,一旦面临什么问题,她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怎样解决问题,而是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询问该怎么办,这样的人,在社会上自然是无法生存的。苦难其实是人生的一笔很大的财富,不幸和挫折有可能会使人沉沦,但是它也可以铸造人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并成就一个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它能教给孩子们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一切问题,并养成坚强的意志,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基础富有的年代,优越的生活条件已经使这些孩子不知道什么是贫穷与艰难,因为她们根本就没有尝试过。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是现在不少父母的通病,也是现在的父母所面临的一个真正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的问题。过分溺爱孩子的结果是让孩子变得也来越懒惰、脆弱、娇气、依赖性强、不思进取……孩子慢慢的就像反向的方向发展而去。

    这也是很多家庭面临的问题。

    因此,在孩子小时候就应该教育他,怎样正确面对挫折,尤其是一些女孩子。要让这些孩子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以此激发孩子们奋进,取得成功。在许多国家,吃苦是一个孩子的必修课之一,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的家庭中,家长们普遍比较重视从小培养自家的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及吃苦精神,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的孩子的自立能力比国内的孩子强一些原因所在。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并拥有这种精神才可能让孩子出人头地。从小教育孩子去正确对待挫折,战胜因难,通过生活实践,尽量从正面教育和启发孩子,尤其是女孩,现在的女孩根本就没有克服挫折的能力,因此家长就压迫帮助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并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培养自己的孩子的坚强毅力,逐步形成顽强的性格。

    困难和挫折不仅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且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深远的意义。但是现在的许多孩子并不懂得这个道理,特别是女孩子,总躲在父母的身边,自己总不敢去经历风雨见世面,一味靠着父母凡事都寻求父母的庇护。其实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因为不经风雨的小树永远长不大,同样不经历挫折的的女孩永远也不会长大。

    家长说话要算数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曾子“杀猪教子”,这个故事一直为世人所传颂。

    据说曾子当了父亲以后,非常喜爱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可以成才,他凡事都以身作则。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忙完了自己的家务,梳洗停当之后,准备上集市去买一些日用品。曾子五六岁的孩子在院子里玩耍,看到自己的母亲要出门,于是孩子赶忙跑过来紧紧的扯着母亲的衣襟,非要跟着母亲去不可。母亲觉得带着孩子上集市很不方便,于是就不让孩子去,孩子被拒绝于是就又哭又闹。

    曾子的妻子看到孩子没完没了地纠缠,怕时间来不及了。她实在没有别的什么办法了,突然孩子的母亲灵机一动,就哄孩子说:“好乖乖,听娘亲的话,好好的在家里玩。等我买东西回来了,为娘把咱家那口大猪给杀了,给你炖肉吃,好不好?”小孩子一听说母亲要吃猪肉,立刻止住了纠缠,孩子眨了眨自己的眼睛然后认真地问道:“母亲,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吗?”听到孩子的问题,母亲稍楞了一下,但是为了能够快点摆脱孩子的纠缠,母亲还是假装认真地点了点头。小孩破涕为笑,那张天真的小脸蛋上露出了一片灿烂的笑容,孩子放开母亲的衣衫,蹦着跳着又到一边玩耍去了。

    曾子是一个教育孩子的有心人。刚才的这一幅母子对话的情景,站在旁边的曾子其实全部都看见了。曾子知道,妻子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哄”自己孩子,她只是想让孩子自己玩去,并不是真的要把猪给杀了炖肉。当时,曾子本来想上前阻止妻子,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妻子的话都已经说出去了,而且孩子已经信以为真,“覆水难收”啊。“那该怎么办呢……”曾子有点疑惑。

    当曾子的妻子高高兴兴地从街上买东西回来之后。当她一进家门,眼前的这些情景,使曾子的妻子大吃一惊:只见曾子正在用一根又粗又大的绳子,牢牢地捆绑住家里的那头猪,身旁还放着一把看起来十分锋利的屠刀。“怎么?难道他真的要杀猪?”想到这里,曾子的妻子赶紧走了过去,急忙上前阻拦曾子说:“难道你是疯啦!我刚才那样说,不过是让儿子纠缠得没办法才故意那样说的。那只是个借口而已,是说着玩的,只是为了哄他而已,你怎么竟然当真起来呢?”

    曾子像是根本没有听见妻子的话,他继续用力的捆绑那头猪。捆好之后,曾子深深地喘了一口气,他严肃而认真地对妻子说:“其实我知道,你说的那些话是跟儿子说着玩的,你并不打算真的杀猪。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小孩子还不懂事,他们的行为方式只会照父母的样子去学、去做。今天,如果你说了话不算数,自己已经答应了的事情自己却不去做,哄骗了孩子,你的这种行为等于是在教孩子也可以去讲假话、去骗人。还有,做母亲的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觉得连母亲的话也是不可信,如果你以后再教育孩子,那么孩子也难以相信你的话了。你这样做,还怎么可能把咋们的孩子教育好呢?”

    妻子听了丈夫的话,觉得丈夫的话十分有道理。她非常佩服丈夫这样的做法,这种真诚地对待孩子,言而有信,说话算数,言行一致,精心培养孩子诚实良好品质的高尚行为确实是值得人们学习的。妻子终于明白了:做父母的,其实就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父母应该随时给孩子做好榜样,想到这一点,妻子立该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她深深地责备自己不该这样。妻子不再阻拦曾子杀猪了。他们夫妇二人终究挽回了差一点儿给孩子心灵上造成的不良影响。尽管他们付出的代价不小,但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他们觉得这样做很值得。

    孩子小的时候,不仅是智力启蒙的大好时机,也是对其进行道德启蒙的重要时机。因为小孩子不仅在智力方面处于蒙昧无知的状态,在道德方面的水平其实也是一片茫然的。对于孩子来说,究竟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他们对此划分的并不清楚,而且分辨能力很差。因此,父母就应该给予必要的指导或是以身作则的教育。

    现在的孩子,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很广泛,所以他们更加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对与父母来说,父更加要对孩子进行以身作则的教育,一定要说话算数。因为父母是最早和他们接触的成年人,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又是他们心目中最有威望、最信赖的人。因此父母说什么,孩子就信什么,驾信不疑;父母做什么,他们就学什么,毫不走样。在这一点上,女孩子表现的更加明显,对于父母的言行属于那种“照抄照搬”的学习,因此,如果自己的父母凡事都很讲信用的话,那么孩子也会很正直,如果父母言行不一的话,你们也不期望你的孩子可是凡事说道做到。

    由于孩子总是“先入为主”,特别是女孩字,不良的影响一旦发生,就很难再从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抹去。因此,著名教育家洛克告诫父母说:“儿童早期的启蒙教育一定要慎而又慎,不可掉以轻心。假如父母在言行上出现失误,给儿童造成不良的影响将难以补救。”这样说来,家长一定要说话算数喽。

    教女儿承认错误

    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应该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些话:“我没迟到,但是今天实在太堵了,所以上学才晚的”;“这个事情我不太清楚,你去问问别人吧”;“我怎么可能出错呢,绝对不可能,肯定是你搞错了吧”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无非证明这件事情的出错与自己是没有关系,或许这样的说法从一时的角度来看是保护了自己,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种不、敢承担错误的方法是绝对不利于个人的发展,诚实和果断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当然这也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但也是最容易缺失的东西。因为,做为父母的你们,就应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育自己的孩子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雪雪的妈妈在雪雪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怎样教育雪雪勇敢的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

    有一次,当雪雪的妈妈下班回家后,雪雪的奶奶就告诉雪雪的妈妈一件事情:雪雪午觉睡醒后,同一个小区经常到家里来玩的航航弟弟过来和雪雪玩,一开始他们俩玩得很好,但是后来,另外一个哥哥也来了,没想到雪雪就“喜新厌旧”了,她不给航航弟弟任何玩具玩,而且还很过分的让航航弟弟回家去。当奶奶教育雪雪的时候,雪雪不但不听奶奶的话反而要打奶奶,最后这件事情是以航航弟弟回去而告一段落。

    雪雪的妈妈听了之后非常地生气,她一直在教雪雪好朋友之间应该友好相处,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孩子,但是今天雪雪却反其道而行之,雪雪的妈妈什么话都没有说,然后把雪雪带到客厅,母女俩开始对话:

    妈妈:“雪雪,妈妈以前怎么对你说过的呀,小朋友之间要怎么样呀?”

    雪雪:“大家都好好说话(友好相处的意思)!”

    妈妈:“那你今天为什么不把自己玩具给航航弟弟玩呢,航航弟弟是你的客人呀,再说你是姐姐,你要让着弟弟才是!”

    雪雪:“不!我就要跟云云哥哥玩,我今天就是不想跟航航弟弟玩!”

    妈妈:“你今天不跟航航弟弟玩了,那以后航航弟弟也不跟你玩了,航航弟弟也不欢迎你去他家里了,好不好?”

    雪雪:“嗯,我才不要去呢。”

    妈妈:“好,你这次不跟这个玩,下次又不跟那个玩,你这总是这样子的话,那以后大家都不跟你玩了,你就没有小朋友可以一起玩了,以后小朋友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你就只能一个人玩了,这样的话,大家都不喜欢你了,看你怎么办?”

    雪雪:“不要!我才不要这样,呜呜……(孩子趴在地上)”

    妈妈:“哭也没有用!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除非你先承认错误。”

    雪雪:“妈妈抱,妈妈抱。”

    妈妈:“妈妈不喜欢不和小朋友好的孩子,妈妈也不喜欢不员承认自己错误的孩子,妈妈也不和你好了(站起来要离开)”

    雪雪:“妈妈,妈妈,妈妈抱,(边哭边蹭过来趴在我腿上,哭的那叫一个伤心)”

    妈妈:“小朋友们都会犯错误,但是犯了错误只要敢于承认,改了还是好孩子。”

    雪雪:“妈妈抱!(边抹着眼泪边向我辩解道)”

    妈妈:“妈妈喜欢好孩子,不是好孩子妈妈不喜欢。”

    雪雪:……(不肯说,还是不肯承认错误)

    妈妈:“要跟小朋友们好,跟航航弟弟好,是不是?”

    雪雪:“是!我知道了。”(哽咽着)

    妈妈:“对了,我们要做个好孩子呀,是不是?”

    雪雪:是的。

    妈妈:“嗯,雪雪真棒,雪雪承认错误了,妈妈表扬!”

    雪雪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相信以后她再碰到航航弟弟的时候会对他热情有加的。在这里雪雪的妈妈的做法有三点值得人们学习:

    首先雪雪的妈妈并没有一开始就当着奶奶和其他人的面教育雪雪,她是考虑到雪雪是个女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当然也有了自己的自尊心,女孩的自尊心是不可侵犯的,所以作为父母必须要照顾到孩子的“面子”;

    其次,雪雪的妈妈在引导雪雪认错的过程中,一开始的时候,雪雪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因为她性格比较任性,当然这也是现在的女孩子们普遍具有的性格特点,加上雪雪的脾气特别倔,所以需要雪雪的妈妈就用足够的耐心,去一边又一边的引导雪雪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一点也是很可取的。

    最后,当雪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认错误的时候,雪雪的妈妈给予了雪雪必要的肯定。当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作为父母,一定要肯定孩子的态度是对的,尤其是女孩子,更需要得到的父母的肯定,这样她以后碰到同样的事情就会知道应该怎么做了,而不会想着万一自己认错了,妈妈会不会怪自己呢,或者妈妈会不会惩罚自己什么的。

    善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是一项很优秀的品质,现在的很多孩子都不会主动承认错误,原因就在于这些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导,基于此,作为孩子的第一教育人,尤其当你的孩子是女孩的时候,你一定要教她怎样承认自己的错误,当热,想雪雪的妈妈那样,就是很值得学习的。

    教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海蒂今年已经四岁半了,她在萨尔马多城上幼儿园,最近她们班里在学习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海蒂因此而迷上了植物,她觉得那些花花草草实在是太美了,于是便苦苦地哀求爸爸给她买一盆鲜花。

    经过海蒂的再三请求,海蒂爸爸同意了她的请求,趁周末不用上班的时候带着海蒂到花卉市场买了一盆小花。父亲希望海蒂可以看到这盆小花生长的整个过程,并且希望海蒂能够自己照顾这盆小花。于是,父亲和海蒂约定,由海蒂负责照顾鲜花,并且给它浇水和施肥。

    刚开始的几天,海蒂非常兴奋,因为她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盆花,海蒂每天耐心地给小花浇水,并且还根据日照的情况,不断给花盆挪动位置,她细心的拿出一个漂亮的小本子,歪歪扭扭地在上面画出花卉生长的一切情况。

    海蒂的父亲看到小海蒂这么有责任心,十分高兴。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没过多久,海蒂的父亲发现小海蒂给花浇水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有时候甚至一连好多天都不给小花浇水,也不做任何记录,似乎小海蒂已把养花的事给忘了。结果,小花慢慢枯萎了,叶子也开始泛黄,生长的速度减慢了,也许再过几天,盆花就会死了。

    哟看到这样的情形,海蒂的父亲觉得有必要提醒海蒂一下。有一天吃过晚饭之后,海蒂父亲把海蒂叫到阳台上,说:“你这些天给花浇水了吗?”

    海蒂低着头摇了摇头说:“没有。”

    “为什么没有?”

    “我……”

    “还记得我们在买这盆花的时候,你是怎么说的吗?当初说好由谁来负责给这盆花浇水?”

    海蒂沉默不语。

    “你看,这盆花现在是多么地伤心、悲哀!她已经失去了她美丽的叶子,现在她开始变得枯黄,而这些都是你造成的,都是因为你,你知道吗?”

    听到父亲的话,海蒂终于知道自己错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海蒂每天坚持给这盆小花浇水,没过多久,小花就又恢复了以往漂亮的颜色。这时候,小海蒂变得开心极了。

    种花养草、养小动物,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能培养出孩子的爱心,能让孩子增长知识,最重要的是可以增进孩子的责任心。

    作为家长,一旦决定将某件事情交给孩子负责,那么就要“监督”孩子的行为,而不能采取“不管”或“无所谓”的态度,这样只会滋长孩子的不负责任,使孩子缺乏责任心。责任心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它是一个人很重要的品质,当然它最重要的功能是让孩子明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只有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人的人,才能成为别人欣赏的人,想让你的女儿成为别人喜欢的对象吗?那就从现在开始,教会你的女儿,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女孩需要父母的肯定与鼓励

    一个小女孩因为自己长的又矮又瘦而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

    小女孩一个人躲在公园里伤心的流泪。她想:“我为什么不能去唱歌呢?难道我真的唱的很难听吗?我那么喜欢唱歌,大家还说我唱歌好听呢。”

    想着想着,小女孩就不由自主的低声的唱起歌来,她唱了一支又一支,直到自己唱累了才停了下来。

    “唱的真好听,好久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歌声了!”突然,一个声音在小姑娘的耳边响了起来,“谢谢你,小姑娘,你的歌声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说话的人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他说完这句话后就慢慢的走了。

    当小女孩第二天再去公园的时候,那个老人依然坐在原来的那个位置上,满脸慈祥的看着小女孩微笑。

    于是小女孩又唱了起来,老人聚精会神的听着,一副陶醉在其中的表情。最后他大声喝彩,说:“谢谢你,小姑娘,你唱的太棒了!你的声音如此的美妙”说完,老人仍独自走了。

    这样过去了许多年,小女孩每天放学之后都会去那个公园唱歌,一晃小女孩变成了大女孩,不仅长的美丽窈窕,也成为了本城有名的歌手。小姑娘一直忘不了公园靠椅上那个慈祥的老人,于是有一天,她特意回公园去找那位老人,但是到那儿之后,姑娘只发现了一张小小的孤独的靠椅。后来姑娘才知道,老人早去世了。

    “他是个聋子,都聋了二十多年了。”一个知情人告诉姑娘。

    女孩的眼睛湿润了,因为她知道老人给了她多大的帮助,他的那些鼓励的话语,帮她重拾回信心,还给了她希望。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别人给予自己鼓励,尤其是女孩子,女孩子的心一般都比较脆弱,,因此,对于父母来说,给予自己的女儿更多的肯定和鼓励,将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每一次鼓励都可能会给孩子多创造一次机会,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鼓励,孩子就不会有什么进步!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因为不仅没有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肯定,反而因为父母的批评或者嘲讽失去了成功的可能例子数不胜数。

    有一位心理学教授曾经做过一件极为愚蠢的事。

    这位教授有一个十分聪明的女儿,尽管是一位心理学研究的学者,却采取了一件荒唐的教育方法使自己的女儿遭受了人生最大的不幸。这位教授的女儿,从她刚刚出生之时起,就一直表现出超出常人的才华。当她三岁的时候已经会阅读书本了,如果这个孩子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合理的教育,那么她的成就绝不会亚于任何名人。但是,这个孩子的不幸正是因为他的才华而引起的。这个女孩不但有才华,也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孩子,她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快乐与他人分享。这其实是——件很好的事,但是女孩的这种快乐性格却引起厂父亲的不满。因为这位教授本身性格比较内向,他不喜欢与别人打交道,也不爱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才华。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人应该谦虚,应该稳重,不要总是那么自以为是。”

    “丽萨,你又在那里嚷嚷什么?”一天当丽萨正在高声欢笑时教授先生问道。

    “爸爸,今天我又读完了—本书。”丽萨高兴地对父亲说。

    “读完一本书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更何况任何一本书都是有趣的,你用不着那么高兴吧。”教授先生表情冷漠的说道。

    “可是,这本书的确太令我愉快了。还有,我居然能把这么难懂的一本书读完,真是让人感到兴奋。”丽萨兴奋的说道。她似乎正在等待着父亲对她的肯定。

    或许是因为女儿的性格与他不同,或许是他认为受到了女儿的干扰,教授先生突然发怒:“你吵吵嚷嚷的干什么呢?你以为只有你才有这个本事吗?我看你就是个骄傲十足的孩子。你是在等待着我的表扬吗?告诉你,我永远不会表扬你。”

    “爸爸,难道我做错了什么?”受到了责骂的丽萨委屈地问道。

    “当然,你没做错什么。但是我需要警告你的是,不要成天吵吵嚷嚷的,这种行为简直让人烦透了。”教授先生继续呵斥着自己的女儿,“你不要以为自己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我告诉你,你什么都不是。我以后再也不想听到你那种赞扬自己的声音了。你这个骄傲的孩子,你这是在自欺欺人。”

    罗田先生说完这些话“砰”地一声关上了房门。站在门外的丽萨伤心地哭了起来,她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样。她原本想和父亲一起来分享自己的快乐,还想向父亲请教一些她不明白的问题。但是现在,她突然发现父亲并不喜欢她这样。突然之间,女孩的那种良好的心态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种极坏的感觉涌上了心头,她的快乐和自信被另外一种东西所取代:“原来我是个很糟糕的孩子。”

    从那以后,丽萨的脸上再也没有出现过笑容,她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个原本极有才华的孩子最终一事无成。

    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其实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鼓励,尤其是女孩子,当她取得一点点成就的时候,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与自己的父母分享,然后得到父母的肯定以及赞扬,这样的话,孩子们才能有继续努力前进的动力,如果她在应该得到赞扬或者肯定的时候却没有得到这些东西,不敢想象,这会对一个女孩造成多大的心理影响。基于此,作为父母,应该在必要的时候给你的孩子多一点的肯定和鼓励。

    使胆小的女儿站起来

    女孩们好像天生就比较胆小。

    她们好像怕黑;

    她们不敢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

    她们害怕在地上爬来爬去的虫子;

    她们不敢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

    她们总是受欺负的对象;

    她们在人多的地方不敢说话;

    她们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

    正因为如此,胆小和懦弱好像总是喜欢这些女孩们,于是胆小害怕就成了女孩们专属名词。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天生胆小,这除了与女孩本身的性格有关,当然也与父母从小对女孩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为什么一些女孩看起来真的很胆小呢?,看看你是不是做过以下的一些行为。

    当女孩哭泣的时候,很多父母经常这样恐吓自己的女儿:“不要哭了,再哭狼外婆就来了,狼外婆就专吃爱哭的小孩子!”年幼的女孩肯定没有那么多的见识,太多的科学知识她并不了解,因此就很容易就会对家长的戏言信以为真,然后产生深深的恐惧感。

    对生活带有恐惧心理的女孩,其实是很难有勇气面对“侵略”的。在被别的人欺负的时候,女孩的恐惧心理会卷土重来,像一个巨大的阴影一般吞噬着女孩幼小的心灵,这样女孩的胆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此外,有些家长对女孩过分的溺爱也会造成女孩们胆小。“不要动,小心烫着你!“想吃苹果?妈妈给你削,刀子会伤到手!”家长的这种过分保护的行为,会给女孩带来消极的暗示。在家长的过分溺爱下,女孩一方面会变得娇纵、不可一世,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事情女孩都没有亲自体验过,她就会对实践活动产生一丝畏惧心理。因此,这样的女孩在面对困难的“侵略”的时候,常常只会躲避。

    胆小的女孩适应生活的能力很弱,因此,作为家长的你,一定要尽量的让你的孩子变得胆子大一些,帮助她们克服胆小的劣势,自信的走在人生的路上。方法如下:

    方法一:鼓励你的女儿说出自己的内心需要

    十岁的小韩佳是个不敢说话的小女孩。

    哟有一天,爸爸带小韩佳去逛商场,就要爸爸快要离开的时候,小韩佳拽住爸爸的衣角,低声的说了一句:“爸爸,再玩一会儿吧,好不好?”说话的时候,眼睛却一直盯着柜台里那只漂亮的洋娃娃一动不动。爸爸看出了她的心思,但是却装作什么也不知道样子,他故意这样对女儿说:“只能玩十分钟,十分钟后我们必须得回家了。”

    十分钟马上就要过去了,小韩佳终于忍不住了,她用很小很小的声音对爸爸说:“爸爸,我……想买一样……东西。”

    “想买什么呢?说话别这样吞吞吐吐的,想要什么就说出来!”

    “我想买一个洋娃娃!就是那个”小韩佳终于鼓起勇气说。

    之后,小韩佳得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洋娃娃。

    做父母的,一定在自己的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对她灌输这样一种思想:谦让是一种美德,但是争取却是一种能力。这样你的女儿才不至于因太注重关系而变得“胆小”,最终失去“自我”。

    当一个女孩希望得到某种东西或机会的时候,当一个女孩的权利被侵犯的时候,当一个女孩面临各种压力的时候……争取并不一定就能够获得,但是放弃的话就意味着真的失去。因此,在女孩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应教会她主动说出自己的内心需要,这样的话,女孩就不会变得过于胆小。

    方法二:女孩的勇气是“宠”出来的

    事实上,所有的小孩子,都会害怕怪异的声音,害怕自己从高处跌下,其实男孩也有类似的问题,只是男孩的天性中有更多对抗懦弱的成分(例如冒险和攻击性),而社会中对于男孩的教育也更有助于他们摆脱这种懦弱的心境。

    当然,这是不是说,人们对女孩的教育方式会使她们更容易失去自信、变得懦弱退缩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女孩的自信其实是可以“宠”出来的。

    在朋友们的眼中,若男是一个特别有勇气、特别自信的女孩。每当有人问起“你为什么这么优秀”的时候,若男都要讲起一个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从小到大,父母都特别宠爱她,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女儿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什么都难不倒自己的女儿:

    当若男嫌自己的个子太高的时候,父母说这样正好可以做模特;

    若男学习画画的时候,画的画,乱七八糟的,父母看到之后却满不在乎地笑笑说:“可你的歌唱得特别棒啊,每个人都有长处。”

    若南想当一名记者,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啊,以后准备去央视,还是凤凰卫视?”一直“宠”到现在,当别的学生忙于找工作的时候,若男已经在一家知名的媒体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她始终是个特别自信、特别阳光、性格开朗、而且还有人缘的女孩子。

    知心姐姐陆勤在《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中这样写道:“成功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我能行’是成功者的态度,‘我不行’不过是专属于失败者的态度罢了。人改变了态度……由‘我不行’变为‘我能行’,抱着这样的心理,就会获得成功的感觉,并且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

    的确,当女孩缺乏自信的时候,即使面对比她弱小的对手也会胆小退缩不前,即使属于自己的玩具被抢走她也不敢要回来……这样胆小的女孩,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在失败者的假想里,她们未出征先言败,又何谈将来的成功呢?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在你们的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教她们如何自信的“站起来”。

    礼貌是修养的外衣

    礼貌是女孩内在修养的体现之一,一个女孩是否有修养就看看日常生活中这个女孩是否有礼貌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认为对女孩进行礼貌方面的教育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当然很多家长也都对自己教育女儿懂礼貌的方法、成果颇有自信:

    “女儿收到他人礼物忘记了说谢谢,我只要一个眼神过去,她就会立刻心领神会地连声道谢。”

    “有一次女儿做客时乱翻人家的桌子抽屉,还随便跟人家要东西吃。回家之后,我严厉地批评了她,从那以后女儿再也不敢犯相同的错误了。”

    “一次女儿出去玩没有准时回家,我就处罚她不准吃晚饭。从这以后,女儿再也没有不准时回家过。”

    ……

    女孩父母们可以想一想,你是否也曾这样教育过自己的女儿要懂礼貌呢?其实,这种教育方式是很多中国父母在教育女孩时所使用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当然,无数事实也证明,那些小时候在父母粗鲁、强迫的教育下学会礼貌的女孩子们,长大成人后往往会产生很强烈的叛逆心理,她们故意说脏话、不讲礼貌,以此向父母发出挑战。在她们看来,讲礼貌更多的是父母对自己的一种要求和需要,而自己并非一定要去遵守。

    女孩的父母们可以想想看,你们的女儿小的时候,是不是百分之百都是乖巧可爱,讲文明、讲礼貌的孩子。可当这些小女孩子长大成人后,为什么有的女孩子继承了自己礼貌文雅的良好习惯,但是有的女孩身上却一点不留小时候那种懂礼貌的痕迹了呢?

    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原因就是——父母在女孩小时候的礼貌教育,是否真的深入到孩子的内心里去。总之,孩子是女儿的父母们应牢记这样一个教育真理:让礼貌教育深入到女孩子的内心,那样才会形成一种持久的气质!那怎样才能让这种礼貌教育深入到女孩的内心里呢?下面是给父母们的一些建议:

    身为成人的父母都应知道,礼节和礼貌是女孩最起码的教养。所以,很多父母也都十分注重培养女孩子的礼貌习惯。但是,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强制女孩学会礼貌的行为,都终将是毫无效果的。所谓的礼貌教育,应当如春风化雨一般,能够深入女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她主动学会体味他人的情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才是正确而有效的礼貌教育。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生活中美好的细节不可能靠大锤来灌输。”

    方法一:平时在家中提高使用“敬语”的频率

    女孩子的父母,平常带着自己的小公主在外交际时,应该注意经常提醒和鼓励自己的孩子使用敬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一些最常见的礼貌用语。但是回家之后,很多父母却都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认为在家里用不用敬语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其实,这样做是对女孩的礼貌行为的习惯的形成是非常有害的。女孩子良好气质的形成,并不在于她在他人面前表现如何,而在于这种良好的礼貌的表现是否是她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所以,父母教育自己的女儿讲礼貌、懂礼仪的时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女儿在外、在家的礼貌表现保持一致。

    一位妈妈曾这样介绍了自己教育女儿懂得礼仪的经验:

    “当第一次从女儿口中听到‘笨蛋’这个词时,我惊呆了,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开始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格外注意。在以后生活中,我和孩女儿的爸爸约定都尽可能的用“请”、“好吗”、“谢谢”、“对不起”这样的言语来表达我们的需要或者歉意。实施了这样的做法一段时间后,我就很欣喜的听到女儿这样对我说:“妈妈,帮我拿一下玩具好吗?”但是以前她是这样命令我的:“妈妈,你去给我拿那个玩具,快点。”还有一个让人惊喜的表现是,当我给女儿洗了手或者给她削了水果的时候,她会说‘谢谢妈妈’了。

    现在,女儿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面,我再也不用为她的礼貌问题而担心了。因为她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

    在孩子小的时候,她们的辨别能力很弱,往往分不清什么话当讲什么话不当讲,这种情况下,她会将身边最亲近的、接触最频繁的父母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所以,在家中父母应该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运用礼貌用语’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这是对为人父母者的第一要求,也是女孩子成长为气质淑女很重要的一点。”

    方法二:父母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去感悟礼貌,而非强制地让孩子执行礼貌。

    有时候,女孩子就像是一棵小树苗一样,她们的成长也同样需要父母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当父母强制地让自己的女儿们执行礼貌行为的时候,这个过程就好比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表面上看是成功了,实际上却是失败了。

    所以,教育女孩子学会礼貌,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女孩去体味他人的心情,带领她去感悟礼貌所能带来的一些更加美好的东西。

    默默的示例,能够带给女孩父母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八岁的默默刚收到姑妈送给她的一件包装精美的礼物,她满心好奇,迫不及待的想打开看看是什么,由于过度用力,包装纸有被弄坏的可能。默默的妈妈在一旁看着,开始变得焦躁、紧张起来。

    妈妈:默默你干嘛呢,赶紧住手!你弄坏礼物了!当你收到礼物时你应该说什么呢?

    默默(很不情愿地):谢谢!

    妈妈:恩,这才是乖孩子嘛。

    其实,默默的妈妈大可以不必这么粗鲁地教自己的女儿学习礼貌,而那样的话效果恰恰会更好。

    她可以先对默默的姑妈说:“谢谢您送佳佳这么可爱的礼物!你看她高兴坏了,都忘记谢谢你了。”相信这时候,懂得察言观色的小女孩肯定会跟着妈妈的话,很有礼貌的表达自己的感谢。如果女孩没有那么做,妈妈可以在事后,就她们两个人的时候这样处理:

    “姑妈那么体贴,也很周到,她给你买了这么好的礼物。我们专门给她写一封感谢信或者打一个表示感谢的电话如何?如果她知道我们也这样惦记着她,她一定会很高兴的,你认为呢?”

    这种教育女孩要懂礼貌的方法,虽然比直接训斥显得复杂一些,但是却更具有长远的作用。妈妈不仅给了女儿更多感悟的时间,同时还引导女孩要多考虑他人的感受,让女孩子明白“自己的感谢,会给对方带去快乐”。这样,让女孩子从小就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显然要比单纯地学会说“谢谢”要更有益得多。

    方法三:教会你的女儿学会互换角色考虑问题。

    在教育孩子对待客人要有礼貌时,如果单纯的用道理,孩子不能接受的话,家长们不妨让你的女儿真正体会一下做客人的感受。

    一位女士在教育其小侄女时很有心得:

    “我与我的小侄女关系很亲密,有一次我和朋友到侄女的家里做客,但是那天小侄女却很不合作,不但不理会客人的招呼,还一个劲的打断我和客人的讲话。第二天,当小侄女到我家来做客时,我没有像以前那样用果冻、薯片等好吃的来招待她,而是对她也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看到我这样对待她种态度,小侄女委屈得差点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这时我才对她说:‘今天姑姑不理你,你是不是不高兴了?那昨天去你家的那位客人跟你说话,你不是也没有理睬人家嘛,客人是不是也会不高兴呀?’小侄女似乎听明白了我说的话,于是以后家里来了客人,她不但会主动上前打招呼,有时还会将自己的水果拿出来招待客人呢。侄女终于变得很有礼貌了。

    其实让当女孩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礼貌问题自然也就不再是什么教育难题。”

    教会女孩懂礼貌,关键是要女孩从心理接受这种礼貌教育,并最终让礼貌成为其生活习惯,这才是最成功的礼貌教育。

    教女儿善待他人的自尊

    “女儿菲菲是个很骄傲的女孩,别看年龄不大,自尊心倒是挺强的。平时总是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谁要是敢做一点伤害她自尊的事情,那么这个人非倒霉不可。可能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女儿有时候总在维护自己的自尊的时候,不知不觉的伤害了别的小朋友的自尊,这一点非常不好,想着女儿年龄还小的缘故,这一点尚且可以改变,于是我就总想着,找个机会好好教育教育女儿一番。”王明这么想到。

    有一天,王明下班去学校接菲菲,在外面等了好久,菲菲才出来,看似很不高兴的样子。于是王明问了菲菲一句:“今天班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了?看来情绪不高啊。”听到爸爸的询问,菲菲一口气的说了一大堆事情:“今天,都怪小磊不好,昨天的课文我没有背熟,所以老师提问的时候,我回答的有些结巴,于是小磊下课后就笑话我,真讨厌。他一直说我,我生气了,就大声的说了他一句:‘你怎么这么讨厌,难怪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小磊听到我这句话,马上就不说话了,一直到放学也没有和我说一句话。”

    小磊的父母一年前离婚了,小磊现在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在王明一家所在的那个小区里,因为两家离的比较近,所以对彼此的情况比较了解,菲菲今天说的那些话确实太伤人了,今天正好是个机会,所以王明想着借助这个机会,好好教育女儿一番。

    当菲菲发完牢骚之后,王明没有直接批评菲菲,而是一边走路,一边给菲菲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主人家举行一场晚宴,这家人的女佣需要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为了能顺便照顾她的孩子,女佣只好将四岁的孩子带到主人家。女佣很自卑,怕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是一个佣人,于是就把孩子藏在卫生间里,并告诉孩子,他将在这里享用丰富的晚宴。

    孩子在贫困的家庭中长大,从没见过这么豪华的房子,当然更没有见过如此漂亮的卫生间。她不认识抽水马桶,更没有见过如此漂亮的大理石洗漱台。孩子闻着洗涤液和香皂的香气,幸福得简直不能自拔。小女孩坐在地上,将盘子放在马桶的盖子上,她盯着盘子里的那些好看的香肠和面包,高兴的为自己唱起快乐的歌。

    晚宴开始的时候,主人突然想起女佣的孩子。细心的主人从女佣躲闪的目光就猜到了一切。他开始在房子里静静地寻找,终于,顺着那些快乐的歌声他找到了卫生间里的小女孩。那时女孩正将一块香肠放进嘴里。

    主人愣住了,问道:“你躲在这里干什么?”

    “我是专门来这里参加晚宴的,现在我正在吃属于自己的晚餐。”

    “那你知道你现在是在什么地方吗?”

    “我当然知道啦,这是主人单独为我准备的一间房间,你看,多么漂亮啊。”

    “是你妈妈这样告诉你的吧?”

    “是的,当然是啦,其实不用妈妈多说,我也知道,我相信晚宴的主人一定会为我准备最好的房间,而且用最好的食物款待我。”女孩指了指盘子里的香肠,“不过,我还是希望能有个人陪我吃这些东西,这样我就可以和他分享我的快乐了。”

    听到小女孩的话,主人默默走回餐桌前,他诚恳的对所有的客人说:“对不起,今天我不能陪你们共进晚餐了,我得陪一位特殊的客人。”然后,主人便从餐桌上端走了两个盘子。

    他来到卫生间的门口,礼貌地敲了一下门。得到小女孩的允许之后,他推开门,把两个盘子也放到马桶盖上。他说:“这么好的房间,我们一起共进晚餐如何。”

    那天主人和小女孩聊了很多东西。他让那个穷人家的小女孩坚信,卫生间是整栋房子里最好的房间。他们一起在卫生间里吃了很多东西,而且还唱了很多歌。不断有别的客人敲门进来,他们一一向主人和女孩问好,来的时候他们还会递给女孩美味的苹果汁和烤成金黄的美食。客人们个个都露出夸张和羡慕的表情,后来大家干脆一起挤到那个小小的卫生间里,给小女孩唱起了歌。每个人都很认真,没有一个人认为这是一场闹剧。

    多年后女孩长大了。她成为了一个著名的管理者,她有了自己的公司,那个公司是有带两个卫生间的房子。女孩步入了上流社会,成为当地的富人。每年女孩都拿出很大一笔钱救助一些穷人,可是她从不举行捐赠仪式,只是默默的进行着这一切,她更不让那些穷人知道她的名字。有朋友问及理由的时候,她说:‘我始终记得许多年前,有一天,有一位富人、有很多人,他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一个四岁女孩的自尊。’

    自尊心是每个人都有的,它是一种是自我尊重,并希望被尊重的一种心理状态。保护别人的自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你想让别人尊重你,首先你就要尊重别人,有的时候,当别人伤害你的自尊的时候,你也不能以伤害别人的自尊为报复的手段,如果一个人的自尊心被伤害了,其后果是不堪想象的。像你今天的那个做法,小磊的自尊心肯定受到了重创。你看人家本来就已经很不幸了,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你还这样伤害他,小磊心理该有多难过啊。”

    听了王明的故事和话,菲菲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说:“爸爸,我今天错了,不该那样说小磊,我明天就去向他道歉。”

    听到女儿的话,王明高兴的点了点头。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人要有自尊心,这原本也是一个好的事情,但是大部分家长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情,就是教育孩子在维护自己的自尊心的时候,学会保护别人的自尊心。这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缺失,因为这个缺失,现在的很多孩子都变得很“唯我独尊”,家长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在教育你的孩子的时候,让你的孩子明白保护他人的自尊心的重要性,这样你的孩子才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完美的人。

    让你的女儿成为一个乐观的女孩

    一个长的非常漂亮的女孩,天天因为买不到一双漂亮的鞋子而苦恼着,原本美好的日子因为这个烦心的事情而变得阴暗无比。有一天,女孩突然发现一个没有双脚的、但是长得却和她一样漂亮的女孩,一个人在地上吃力地向前爬行着,看到这一幕之后,于是小女孩突然发现,自己能够拥有一双健全的脚实在是太幸福了!从此之后,小姑娘的生活开始变得阳光无比。这个小女孩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实际上就是两种不同的心态:前一种是悲观的、消极的,而后一种则是乐观的、积极的。

    开朗乐观既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性格品质。有一家权威的心理结构经过调查显示:个性开朗乐观的人不仅身体比其它人健康(如癌症罹患率明显低于那些悲观抑郁者),而且他们的婚姻生活将更加幸福,事业上也更加容易获得成就。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女儿具有这种正面性格呢?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塔尼可博士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作为家长,想让你的女儿开朗乐观一些,那么你就勿对你的女儿控制过严。

    作为家长,当然不能对自己的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如果控制过严又可能压制自己的孩子那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尤其是女孩,过度的控制会让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作用。家长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那样的话,孩子就有自由可言了。只有那些从小能享受选择权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自在,这样的孩子也更加容易产生乐观的情绪。

    第二,作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尤其是女孩子。

    一般情况下,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情感冷漠,因为她们时时可能都遭受孤独的煎熬,她们可能因为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所以性格中的乐观因素会消失的越来越少。这时候,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的朋友。而那些本身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则更适宜多交一些开朗乐观的朋友,让身边的朋友影响自己,这样的方法会更加有效一些。

    第三,作为家长,要教会自己的孩子与人融洽相处。

    和他人能够融洽相处的人,一般内心世界都比较为光明美好。基于此,父母不妨带着自己的孩子去主动接触一些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的人,让孩子们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友好的相处。当然,孩子首先得学会的是跟自己的父母还有兄弟姐妹融洽的相处,其次是跟亲戚朋友融洽相处,最后是慢慢的扩散的和所有的人都能友好的相处。此外,家长自己也应该与他人相处融洽,做到热情真诚待人,不势利,不在背后随意议论别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样孩子才有变得乐观的可能。

    第四,作为家长,一定要避免物质生活过于奢华。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并不能因为这样,就去给予孩子过高的享受,物质生活的奢华会使得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心理,这种心理的表现就是永远不满足,他们往往容易对物质产生追求,而这种追求又难以获得满足,这就是为何贪婪者大多并不快乐而且消极的根本原因。相反,那些过着简单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会玩得十分高兴,而且也更加容易乐观的原因所在。

    第五,作为家长,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爱好广泛

    一个孩子如果仅仅有一种爱好,那么他就很难保持那种长久的快乐感觉。试想一下:一个只爱看电视的孩子一旦晚上没有合适的节目看的时候,他的反映会是怎样的呢?心头必然会郁郁寡欢。相反,如果孩子看不成电视节目的时候,如果他爱读书、看报或做游戏的话,那么他同样可以乐在其中。

    第六,作为家长,一定要引导你的孩子学会自己摆脱困境

    即便是那些天性乐观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也不可能“永远快乐”。因此,父母最好在自己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着意培养孩子们应付困境和逆境的能力。要是孩子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那么就教育你的孩子学会忍耐困境,或在逆境降临的时候寻求其它的精神寄托,比如参加运动、游戏、聊天等等。

    第七,作为家长,一定要教孩子拥有适度的自信。

    拥有自信与快乐乐观的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对一个因智力或者能力有限而充满自卑的孩子,家长务必要及时发现,然后找出孩子的优点然后将其发扬光大,早日常生活中,审时度势地对孩子多作表扬和鼓励。来自家长和亲友的正面鼓励和肯定无疑更加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乐观的性格。

    第八,作为家长,一定要为你的孩子创建一个快乐的家庭气氛。

    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一项研究表明:当孩子处在牙牙学语的时候,他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以及氛围,尽管当时孩子可能因为年龄太小的缘故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其心理也是知晓的。可以想见,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怎么可能可以培养出性格开朗乐观的孩子呢?

    想让你的女儿变得乐观快乐,那么作为家长的你们,就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女儿,那样你的女儿才有可能变成一个开朗、自信、乐观,并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孩子。

    从小培养女儿的幽默感

    “女儿犯了一个小错误,于是我生气地扬起自己的巴掌:‘打你,打得你屁股开花。’

    女儿瞪着眼睛看我,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她突然哈哈大笑:‘真的吗?我的屁股真的会开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呢?妈妈,你快点打啊。’女儿的话让我一愣,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和女儿乐得抱成一团。”萧萧的妈妈一边看着萧萧一边讲出这样的话。

    “打得屁股开花”是一句很平常的俗语,但是这样的话从小小的女孩口中讲出来就变成了幽默了,还营造出了有趣、轻松的氛围,不仅可以化解大人的怒火,还融洽了彼此的关系。这就是幽默感的魅力所在。

    幽默是一种对有趣、可笑事物的愉悦的心理反应,这是一种亲切、轻松的感觉,是人们情感的自然流露的一种方式。幽默是人类的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它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能够融洽交际双方的关系,还能化解双方的矛盾。心理学家认为,幽默感在人际社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人们都讨厌冷漠、讨厌忧伤,但决不会讨厌一个快乐的人带来的微笑。所以,幽默风趣的孩子在交际活动中往往更容易受到别人的喜爱和欢迎,当然孩子的身心也随之会得到更和谐的发展。专家表示,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幽默感,幽默感百分之三十来自孩子天生的性格,而更多的则是后天培养出来的。那么怎样培养呢?

    在孩子的眼中,生活就是一场游戏,所以孩子们会无拘无束地做任何事情,引发出无数幽默故事。当这些幽默故事发生的时候,大人要用艺术的眼光,将这些幽默定格、提炼然后加以夸张或扩大,再在一定适当的场里加以重现,以强化这种幽默感,让自己的孩子意识到这就是幽默。因此,游戏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幽默感的最佳培养方式。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家长可以为孩子讲一些生活中的好玩的故事。很多成人认为孩子们年龄太小,根本就不懂得幽默。其实,这是一种偏见,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一次,小王在和五岁的女儿散步时,小王给女儿讲了一个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人不会说普通话,讲话老是说不清楚,平时他在发音的时候,总是把‘同志们’说成‘兔子们’。小王后面的话还没讲完呢,已经把女儿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从此,小王的女儿就很注意别人讲话的特点。一次小王领女儿到单位,正巧单位的一位同志在打电话,出来之后,女儿跟小王说:‘妈妈,我给你讲一个笑话。有一个人打电话的时候,他在电话里听到别人叫什么名字后,他就说一个劲数说唉呀呀呀呀,唉呀呀呀呀,原来是你呀!’女儿把小王那位同事打电话时的语调和神态模仿得惟妙惟肖,把小王给逗得前仰后合。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这就要求父母要敢于暴露并承认自己的缺点,不要因为孩子把自己的特点或者缺点用比较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而生孩子的气。很多家长最害怕的事情就死自己的孩子不尊重自己,所以,他们总要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努力的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因为这样,孩子就不敢总是大胆放心的表现出来自己的幽默。事实上,在懂事的孩子的心目中,幽默与自尊是两回事。

    每天,张扬去接孩子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张扬的孩子都会问他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有一次,孩子问的问题张扬回答不上来。于是女儿坐在自行车的后架上,从后面抱着张扬的腰,听到了一连串的“不知道”。她用手拍着张扬的肚子,一边笑一边说:“妈妈的大肚子里装的都是“不知道”。听到女儿这样说,不但没有伤害张扬的自尊,反而提醒张扬,为了孩子也要加倍地学习知识。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就需要家长同时对这个生活的世界充满爱,对自己的生活也要充满自信,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其自信的面对一切遇到的困境,那样孩子才会受到父母的感染,最终变得快乐,这样才会有幽默感的基础。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父母一定要把握一定的尺度,要防止把幽默变成黑色幽默,同时还要并告诉孩子不能拿别人的缺点或者劣势开玩笑,这样做并不是幽默,而是伤害人的一种方式。当你的孩子的幽默表达得不够恰当的时候,作为父母的你们应该及时的帮助孩子脱离尴尬的境地,然后寻找补救措施,当然事后还应该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去做才更加合适,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幽默就是生活的调味剂,当然它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对于一个女孩而言,幽默,就是要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使用一些贴近孩子的方式去表现事物趣味的那个方面,当然着重要用体态来表现,淡化逻辑的“包袱”,既不能用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表现一些孩子们根本不懂或者不能理解的幽默,更不能嘲笑孩子的天真无邪。父母要常为孩子制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孩子活在快乐中,多一些发自内心的笑声,这不仅仅是孩子们童年的愉悦体验,更是其形成美好人格的必要因素。教会你的孩子幽默,其实也就教会了孩子快乐的本领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让你的孩子在幽默中健康成长吧。

    不要让嫉妒破坏女儿的心境

    “我女儿马上就七岁了,以前都挺听话的,也很乖巧,但是最近突然变得嫉妒心很强,显得有点小心眼。如果我们跟邻居的小朋友打招呼,她就会变的不高兴,之后还一定让我们也叫她的名字,还得大声的叫出来才行,此外,她还因为生气而不理那个被我们打过招呼的小朋友。有时候,如果我们说哪个小朋友漂亮,可爱或者听话了,她就会变得更加不高兴了,不理我们不说,还一个人跑开,有时候甚至说话声音直接就变成哭腔,非得我们说她漂亮才行。就连我们夸奖她的照片好看,她都不乐意,就指着自己说:‘我才是最好看的,我才是最漂亮的。’当我给她的妈妈照相的时候,她也不高兴,都嫉妒得哭了好几次了,只能给她一个人照相。这孩子对自己的小玩具倒不那么护着,自己的小伙伴们可以随便拿去玩。玩多长时间都可以,但是她对情感上的事怎么这么‘独’呢?我们特别想要时刻纠正她这种行为,毕竟嫉妒心理不是什么好事,我们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变得那么的小心眼,如果现在不纠正的话,长的以后还得了。”王斌很头疼的说着自己女儿的问题。

    其实现在的好多小女孩都有这个问题,“嫉妒”心理显得特别的强,她们不容许自己的父母夸赞别的孩子,随时随地都要把自己当做父母的“中心”,一旦父母稍稍违背了她们的这种“中心”原则,女孩们就会表现出很不乐意的样子,显得胸襟很狭小。

    嫉妒处处可见,每个人都感受过嫉妒的痛苦,而女孩的心思比较细腻,那么相对的她们受到的伤害也就更多一些。

    人容易产生嫉妒情绪,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在,对小孩来说,亦是如此。小的孩子如果经常产生嫉妒心理的话,大人们就要注意了,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重视以及引导。嫉妒心理产生于一种“不如人”的感觉,但“不如人”的感觉并不必然产生嫉妒情绪,如果程度较轻的话,这种“不如人”有时会产生羡慕的心理。而羡慕却是一种很积极的情绪,它能刺激孩子的社会竞争能力,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尊重他人的需要,还可以激励孩子成为创造者,并自发的使孩子学会分享、竞争、进取,以及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名誉。但是,羡慕的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的话,就可能会演变成嫉妒,而嫉妒情绪则是一种消极情绪,它对孩子的负面作用是不可以忽视的。

    如果您的孩子屡生嫉妒之心的话,天长日久,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心胸狭窄、气量小、容不得人的人,这肯定是家长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有的孩子往往一看到别人某一般方面比自己强,她们就会由不服气转为嫉妒,而这种嫉妒所产生的行为就是常常贬低、批评别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说明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优秀。有的孩子还会因此变得十分固执、武断,试图破坏别人的欢乐或限制他人的自由,以此让自己的心理达到平衡,她们还会形成一些对别人不健康的情感,如怨恨、敌视等。这样的人一般都很难在社会上力足。因此,作为家长,帮助自己的孩子摆脱嫉妒心理带来的消极情感,这样才能有利于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你想试图全部排除孩子的嫉妒情绪,这完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家长们正确帮助孩子的方法是,当孩子的嫉妒情绪出现时,对这种情感进行正确的引导,尽量减少和降低这种嫉妒情绪,或者把这种情绪往积极的那方面转化,比如说将其转化为羡慕的心理等。可以提供一些建议:

    首先,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要对自己的女儿做出不恰当的比较。

    每个孩子各有其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不可能事事处处比别人强。如果家长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去和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比,那么孩子必定心理会受不了,因为这种硬性的比较使孩子容易产生自己不如人的感觉,由此而产生自卑的心理,最终将极易发生嫉妒情绪。

    其次是,家长要学会帮助自己的女孩正确对待竞争。

    家长需要明白的是,要经常告诉孩子,你不可能拥有人们的全部关注以及生活中的所有优势,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家长还要告诉孩子的是,要学会与人分享,这样并不减少自己应得的爱。即便自己在某个方面超过他人比别人优秀,别人的优势和价值也将依然存在,而且并不因此减少。

    再次是,家长要学会提高女孩的自信心。

    减少孩子的嫉妒心理,就要帮孩子减轻事事不如人的感觉,要让孩子确信自身的价值,确信自己在父母及周围人心中的位置是不可取带的,做到心平气和与别人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正视同伴之间的竞争。家长在平时要特别注意,要发展孩子特殊的兴趣和爱好,以此培养他们的才能,由此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证实自己的价值,这样产生嫉妒心理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小。

    最后,家长要让自己的女儿学会欣赏。

    孩子,尤其是现在的女孩子,大多数总被禁锢在那个独门独户的小天地里,她们很容易变得任性,惟我独尊。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平时要注意引导自己的孩子广交朋友,让孩子更多、更充分地与集体在一起,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相处,使孩子接受同伴们的友谊与集体意识的熏陶,除了可以了解到在集体中各人有各人的能力和强处之外,孩子们或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或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这些都是很好的事情。想要让你的孩子减少嫉妒的心理,就要培养你的孩子在集体中学会关心和爱护别人,学会合作与竞争,学会向别人学习。

    嫉妒的心理对大人的伤害是无法言说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自来说,嫉妒心理带来的后果也是很重大的,因此,作为家长,要时刻注意帮你的孩子解决嫉妒心理的问题,这样你的孩子才能更加顺利的成长,才能过的更加快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