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面对人生的138个心理问题-痛失亲人之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痛失亲人之后,需要止痛疗伤。止痛疗伤是需要时间的,但不能太久。思念是思念,但不能让其成为噩梦。一定要快刀斩乱麻,让自己早日远离这场噩梦。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占有欲,一旦被剥夺后就可能有痛不欲生之感。这涉及了有形与无形两个局面:有形的局面很容易想象,例如亲人过世;无形的局面较不为人所注意,但却常造成当事者挥之不去的噩梦。

    几年前,C的妈妈因为一场意外的车祸去世了。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C的精神几近崩溃,当时一下子就晕了过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C的精神状态都很不好。直到一年多前,C才慢慢从悲伤中走出来。

    可是,C的身体一直都不好,生了很多病,大病小病不断。而且C总是睡不好觉,经常做梦。梦见一些已经死去的亲人,尤其是C的妈妈。梦境大多是以前C和这些亲人一起生活的场景,非常清晰。

    无论所遭遇的是有形还是无形的损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事件发生的刹那间会给当事人带来莫大的伤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伤痛逐渐减轻并消退。至于阵痛会持续多久,则要看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很多人都会出现如下反应。

    1.极度震惊

    当事人会吓得目瞪口呆,表情显得很冷漠,也可能出奇地冷静。除此之外,也可能宣称感应到某种灵异现象,身体出现了自发性的机械动作;也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但却无法表达内心的痛楚与惶恐。

    2.逃避现实

    当事人会开始逃避现实。有的人会认为自己的亲人还在世上;有时还会对着遗像喃喃自语。不知情的人,会觉得这个人怪怪的。

    有许多年近七八旬的老人在遭丧偶之痛后,往往根本不承认有这么一回事。每天的生活依然照旧。卧室的陈设也不变,吃饭的时候也为对方摆一双筷子,连上街买菜都会记得买几样对方生前最爱吃的小菜或零食。

    3.睹物思人

    当事人逐渐能跨出阴影来面对现实,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然而睹物思人仍不禁悲从中来,其内心会产生一股可怕的失落感。此时,若能嚎啕大哭及时宣泄负面情绪,对身体会更有利。

    4.满怀愧疚

    这时当事者会深深自责,痛骂自己为什么在亲人卧病之时疏于照料,在他生前为何没有进孝道等等。

    5.焦虑不安

    当事人这时已经发觉自己的生活秩序或大好前程受到了严重打击,因而忧心忡忡,甚至想一死了之。他们可能已经重回工作岗位,但却发觉进度落后太多,使得心理调适雪上加霜,也因而为下一个转型过程埋下伏笔。

    6.推卸责任

    当事人心理上会出现戏剧化的大转变,由原先的深深自责转为责怪他人;等所有的人都骂完了之后,再回骂自己。至于会推卸到什么地方,就要看当事者与事件本身的关联性而定。关系愈密切,就愈容易有这种倾向。

    7.重新出发

    此时,当事者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心灵整合的过程。他知道过去的只能让它过去,没有必要继续生活在回忆中。然而,每年的纪念日、节日或是其他特定日子会再度勾起当事人内心的伤痛,但那只是短暂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