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讲一个问题,有没有这样的作品,它是反映生活的,而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应该排斥,因为它不健康?有的,有很显明的例证,李煜的词。李煜的《浪淘沙》的下半阕:“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感情确实利害,表现他一个“君”而“一旦归为臣虏”,大喊其“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再没有“一晌贪欢”的日子了。他的艺术手段是相当强的,能够表达他的刹那间的感情。然而我们认为李煜的词反映了“处于没落时期的一切剥削阶级的文艺的共同特点,就是其反动的政治内容和其艺术的形式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有人说,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期,沦陷区内,对李煜的“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很引起了共呜〔鸣〕,这只能证明李煜的词有毒害性,不能为它辩护。为什么不记得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呢?还应该读文天祥的《南安军》:“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这才真正地引起我们的美感,表现了在国难中爱国者对着祖国山河的高贵的思想感情。李煜所表现的明明是一个荒淫的君主,在他做了俘虏之后还是“一晌贪欢”。
杜甫的生活和杜诗的关系对我们提供了很有益的材料,现在我们着重地讲这件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