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说:王小波、李银河双人集-疯狂年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74年,我被“工农兵”推荐进大学,成了一名“工农兵学员”。时值“文革”,又因为我们是工农兵,是被工农兵推荐进的大学,不能忘本,因此要不断地去学工、学农、学军、“开门办学”。记得那一年,为了搞“儒法斗争”教育,我们去了山西文水县,那里是武则天的出生地。武则天当时被认为是一位“法家”,在儒法斗争中是个正面人物,我们这些学历史的大学生奉命去研究她。

    到了县里,刚刚住进招待所,就听说有3个村子在争夺武则天。每个村子都拿出了一点证明武则天原本是出生在他们村子的证据。其实,在儒法斗争热闹起来之前,这3个村子全都拼命把她往外推,哪个村都不要她的,因为民间传说对这位女皇帝一向不大恭敬。比如,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武则天有一次生了一个儿子,人称“驴头太子”,因为他乃是半人半驴的一个怪物。我猜这是在讽刺她性生活方面不够检点。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民间对这位女皇帝的贬低,显然与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关:他们不得不屈从于一个女人的统治,心里不够平衡,因此编出一些不堪的故事来骂她。各个村子的村民也是深以这位女皇帝为耻的,不愿沾她的边。到了儒法斗争的时候,世风为之一变,再加上听说江青喜欢这位女皇帝,大家也就顾不得什么男权,一门心思把这女皇帝争回村去,暗暗希望能沾点什么好处。

    我们心里虽然觉得老乡的争斗很滑稽,但们心自问,我们这些学历史的大学生,不好好学历史,在这里搞什么儒法斗争。笑那些老乡,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心里一惭愧,剩下的也就只有苦笑了。

    村里有个大喇叭,每天晚上都要哇哇叫。有一天晚上,我们搜集了一天的资料后,正要歇一歇,大喇叭又开始广播。这次播的是一首歌,曲调极为拙劣,但歌词很是有趣,我现在还记得一清二楚(因为它字数很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呀就是好。

    其他词听不大清,但是上面这句歌词反反复复,唱来唱去,能够占到全部歌词的80,所以我就记住了它。后来,时隔多年,每当我忆起“文革”的岁月,这首雄辩的歌曲就一下子回响在我耳边。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像小孩吵架。小孩子为一件事争执起来,一方说好,一方说坏。说坏的一方让说好的一方拿出根据来,说好的一方拿不出,于是就会用那首歌词的句式来说话。这就是那个疯狂年代政治话语的高度浓缩。权力讲不出道理,于是不讲道理。别人问它为什么好,它说不出,只好反反复复地说着这一句话“就是好,就是好来就是好呀就是好”。

    最最要不得的是,从这个歌里,我们不仅看不到因为自己讲不出道理而带来的羞愧感,反而能感觉到一种威胁的意味:我说它就是好,你们谁敢说它不好!在疯狂和理性面前,当时的权力选择的是疯狂。王小波有一次讲:知识分子最怕的是生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我们这一代人就是从这样的年代里走过来的,因此我们特别地珍视理性。虽然那个疯狂的时代已成历史,那首“就是好”的歌也不再有人记得,但是在我们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就是好”的遗迹还没有完全褪去,理性还远远没有战胜疯狂。我们还要警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