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摆渡人:重口味心理咨询实录-一半是男人,一半是女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节 月亮升起的王国

    有一个词很有意思,叫做“私奔”,在很多年轻男女眼里,这是一个很浪漫的词,意味着爱情、幸福和自由。然而事实上,现实中的“私奔”并不那么美好,就像“王子和公主”的故事,虽然最后的结局总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总是这么一句话而已,随后的故事,可能还不如《怪物史莱克》里面的怪物两口子幸福。

    宜春的困境,就来自“私奔”。

    宜春在一年多前的那个秋天,跟随他来到扬州,那时她以为再不会回到安徽的老家。

    他和宜春是同一届的大学校友,当时他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有点亦正亦邪的,女生们都在背后说他长得像明星张震,第一次见他宜春就爱上了他。大三时,宜春得知他刚和前女友分手,经过朋友的安排,二人相识并很快恋爱了。

    这件事宜春没向父母隐瞒,寒假期间就带他回了家。原本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祝福,谁知道父母对二人继续交往非常反对。原因之一是他是外地人,虽然相隔不远,但他们从来没想过宜春这个独女会离开他们。但更重要的是,他给宜春父母留下的第一印象不佳,父母觉得他缺少教养,为人也不踏实,认定宜春跟他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那一阵,家里整天为这件事闷闷不乐,父母的生活重心似乎就为阻拦二人在一起,发动了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来劝宜春,甚至还有宜春以前的老师。宜春的妈妈身体不好,因此气得生病住院,爸爸说如果二人一定要交往就不认宜春这个女儿,让宜春滚出这个家。

    当时,宜春几乎快崩溃了,她觉得没有一个人理解她,所有人都在不分青红皂白地谴责她,在所有人眼里,她都是个不孝的,不懂父母苦心,让父母伤心,让父母绝望,甚至会送父母的命的,冷血无情的女儿。

    在家里,宜春再也感觉不到一点温暖,只想逃离,而那时候也只有他还站在宜春身边。也许真是年轻叛逆,他们越是反对宜春越坚定要和他在一起,就这样和父母彻底闹翻了。

    毕业后,宜春直接和他来到扬州,住进了他家,也找到了一份工作。宜春一心指望有一天和他结婚,过上简单幸福的生活。然而,宜春并没有受到他父母的欢迎,他父母对宜春很冷淡,很快宜春意识到他们并不视自己为家庭的一员,宜春只是个不请自来的陌生人,一个尴尬的外人。

    更糟的是,一进入现实,宜春才发现他是个不想承担的男人,这一年多来,他对二人的未来没有任何计划,对结婚只字不提,催他他也不置可否……似乎这一切都是宜春一厢情愿的结果。

    真正让宜春看清一切的是,几天前,宜春发现他竟然瞒着自己和一个女孩来往,两人短信频繁,内容暧昧,手机里还有一张很亲密的自拍合照。宜春问他,他直接承认了是父母安排他相亲,他也觉得对方还不错,更令宜春失望的是,他对自己丝毫没有内疚,对这件事也毫无愧疚。

    这一次,宜春不会再去找理由说服自己,那都是自欺欺人。也许宜春早已经明白自己和他没有将来,只是一直逃避去面对,所以,这似乎是命运给宜春的一次抉择的机会。宜春觉得虽然心痛不舍,也是时候和他分开了。

    宜春悄悄打好行李,也和同事说好暂住她的出租屋……但接下来该怎么办,是留在这个城市,还是回家?当初那样决绝地出走,家人还能原谅自己么,即使原谅,宜春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气面对他们,重新回到他们身边……宜春很怕,怕去想相见的情景,怕父母不认自己,怕他们责备自己……宜春不想这样灰溜溜地回去,但这里也不是自己的归宿……

    我是支持宜春的,“虽然心痛不舍,也是时候和他分开了”,这个决定固然伤感,有理智的人都会赞同。这段感情,既得不到自己父母的认可,也得不到对方父母的祝福,更关键的是,你虽然有心,他却无诚意,的确该告别了。

    告别要斩断情丝,却斩不断过去。这一刻,我们该停下脚步,回过身去,看看来时的路,回首那一路坎坷,才能轻装上阵,再次出发。

    客观地评价,这段感情失败既归咎于你自己的选择,也与你父母的处理密不可分。

    先来说说你。“第一次见就爱上了他”的体会,倒不失为美好的经历,然而,这段感情应了一句老话“因为不了解而相爱,因为了解而分开”。成功的爱情,不见得有完美的开端,但必定会经过漫长的携手相伴,历经考验才能修成正果。你仅凭第一印象就认定对方,匆忙投入,在恋爱过程中重心偏离,忙于对抗父母,彼此却缺乏深入交流,直到共同生活之际,才开始真正了解他,不免为时已晚。

    再看父母这边,多年的生活经验使他们预感到女儿的选择有误,中国式的护犊又不免专断。恐怕他们从来不曾想过站在女儿的角度去看待整件事,更谈不上尊重女儿的感受,理解女儿的需求。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幸,人海战术加严防死守看似合理,其实欲速不达,反而加剧了女儿的盲目与不理智。

    假设家人不一味否定你的感情,而是给你部分的信任和完整的自主权,引导你与对方慎重相处,认真交往,结果或者大相径庭。这样既避免了你把全副精力用来对抗压力,又让你有空间回归理性,有机会了解对方。

    毕竟,由当事人自己作出的正确决定,才会被执行,才可能有效。

    如果凡事有绝对的对错,那么,事实似乎证明父母对了,你错了——可惜这是个无益于任何一方的“判决”,即便“赢家”也不情愿。你和父母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的处理都有失误,正因此,你的回归意义重大,不仅是你自己人生的重新出发,也是在为你父母打开心结,为亲情愈合创伤。

    然而,我明白,回家对你来说有多难。

    知道么,表面上你害怕面对家人,事实上你还没有完整地面对自己;表面上你担忧家人的不接纳,实质上你自己也很难接纳自我。这,才是真正拦住你脚步的障碍。在面对亲人之前,在寻求接纳之前,你要先和自己对话。

    无须否认,你经历了一段充满挫折的生活,也许,它是你不堪回首,想要忘却的,身在其中,却不妨换个思路重新审视。难道它不是你拥有青春的证明,难道它不是你收获成熟的过程,难道它不是你漫漫人生路的一个站点,难道它不是你未来旅途的长明灯——那些痛苦你其实没有白受,那些煎熬你其实没有白捱——今天的你做了对自己负责任的决定,已经证明你从失败中获得了领悟和力量,你有能力为错误划上句号,你已经为生活翻开新的篇章。

    你的回归,并不意味着你的失败,反而标志着你在突破自我。

    我还相信,经过这一年多的分别,时空相隔令双方都拥有了大量心理空间,趋于冷静和理性。不仅你在反省和梳理这桩事的“来龙去脉”,你的父母一定也在不时反思自己过去的做法。更何况“思念”本身的力量。我深信,等待你的不是冷眼和责难,而是他们的怀抱。他们一直在等你,正如你一直想要推开那扇门。

    于情于理,你都是时候回家了。

    父母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很难做到尊重和理解儿女,但对于受了伤的孩子,何时何地他们都会无条件地接纳——知道么,他们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你受伤——正因如此,当年他们才那么急切地反对,忘了你有你的自我。现在,你能回报父母的恰恰是:我在康复。

    近乡,情怯。

    你回家的那天,就是你告别过往的那天。

    第二节 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不爱请尊重

    在别人眼里,北极光是个名草有主的人,其实他正愁该怎么分手。

    两年多前,通过相亲他认识了她,二人条件相当,第一印象还不错。然而,交往到现在两年零十个月了,他却真心不了解她,也完全不理解她。

    二人每个周末约会一次,平时发短信给她她也会回,可如果他不主动联系她,她很少联系他。反正约会就像例行公事。看起来二人像一对正常的情侣,也有些小亲昵的举动,但说到交流就完全空白。其实北极光是个比较热情健谈的人,跟什么人都能找到话题,但她,不是一个闷字可以形容。

    二人在一起时她可以从头到尾一言不发,问她什么都回答随便,有时候她明明不高兴也不说为什么。北极光一点也摸不透她,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谈得越久他越没劲,越来越没感觉,早先还想弄清楚对方的想法,现在已经懒得关心她心里想些什么。

    从心理上,北极光觉得二人是两个世界的人,有交集根本就是很奇怪的事,更不用说去想像未来和她一起共同生活了。

    实话实说,她外形挺不错的,长得清秀小巧,别人都说看起来和我蛮配的,周围人早就认定二人是一对。就这样北极光一直犹豫,家人去年已经开始催着他们结婚了。

    对方27,北极光28,在这个城市都不算小了,彼此谈不成,还要重新开始,再拖下去耽误自己,也耽误对方。北极光觉得是时候分了。

    北极光认真考虑过,家人和外界自己可以搞定,但分手本身就难了。

    二人相处得不疼不痒,虽说并不亲密,或者也就是因为不亲密,所以没发生过很大的矛盾和争执,要分手不知从何说起。

    如果现在提分手,又说不出什么过硬的理由,外人就会质疑为什么早不分,要拖到现在。

    就因为这个,北极光一直在犹豫,究竟该用什么理由去分,总不能无缘无故就不见面了吧。想不出合适的办法,以至至今还在勉勉强强和她约会。

    问了周围几个朋友和同事,都说最好让女孩主动提分手,这样不伤她面子,还不会纠缠。有两个朋友都建议北极光最好是拖着不表态,冷淡她,不主动联系,过个把月她也就有数了,最多不超过两个月,自然会分手。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都是男的,所以都站在北极光的立场上。话听起来是有道理,但北极光还是将信将疑,总觉得事情不像他们说的那样简单,好像什么地方不对。分手的决心是下了,到底该怎么分才好呢?

    看来,北极光是真遇到麻烦了,穿着一双别人看上去很美,自己却夹脚的鞋,一穿就是两年多,真打定主意要脱了,又不会脱。单看北极光一口一个“她”,下意识地不提名字,就知道她对北极光来说是陌生的,是北极光想回避的人。

    爱情这东西是唯心的,勉强不来。如果你不爱某个人,你还是可以每周跟TA约会,甚至一辈子在一起生活,但不能勉强这颗心爱上对方。不爱,就要勇敢说不。

    经过两年多的相处,这段感情已经一目了然,没有水到渠成,却一直水土不服,彼此像两个陌路人般缺乏了解,不仅没有实质的进展,连正常的交流对话都难以为继,谈何相爱,明摆着两个人不合适。她不合适你,你也不合适她,你觉得难受,她也好过不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分手对自己对对方都负了责,显然是件好事。

    不过,你在哪里练的“拖功”如此过硬。一段不疼不痒的交往楞是耗了两年零十个月,零头时间都不用,就可以作出同样决定。这决定如此难下,恐怕和一些与爱无关的杂念有关:比如“她外形挺好,别人都说看起来和我蛮配的”,比如“周围人早已经认定我们是一对”,比如“看起来我们像一对正常的情侣”……我猜,有这么一个女朋友,这么一档恋爱为你抵挡了不少外界的压力,也因此让你犹豫不决,拖泥带水。

    这些“好处”叫人难舍,所以这段“情”三年都难分。

    终于,时间耗够了,年龄不等人,你不想再逃避内心的呼声,可问题来了。

    时间战线拉得太长,你的处境也变得微妙。想分手,没有重大的矛盾分歧作由头,不分手,实在承担不了共同的未来。光阴流转,生米面临“被煮”的窘况,可快三年了,此刻才喊停又会遭人诟病,被认为做人不地道。

    这一回,自己的面子难舍,这个手还是难分。

    这时节,小伙伴们为你祭出绝招:以守为攻,用消极姿态,逼对方主动分手。如此一来,以上难题统统破解,实乃两全其美,一击中的的必杀技!

    可见,你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不然不会质疑如此“有利于”你的方案,姑且不论它的好坏,先来探究一下背后的心理动机——

    想找到够分量的理由,方便提出分手,是希望具有绝对的说服力,自己不会被责难。找不到好理由,便不明确提出分手,以冷淡对方间接表明态度,可以避免正面冲突。通过“不言传只意会”的方案,让对方知难而退,避免自己坐上被告席。

    如此看来,把“分手权”让给女孩,表面看很绅士,是为了保全对方的面子,实则为了逃避主动分手的责任和“负罪感”,同时减少纠缠,以便全身而退。

    因此,以上种种考虑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保护对方,而是为了保护自己。

    这个目的能达到么?

    假设你不明白告知她,而是一再有意冷淡,那么对方是会平心静气地接受,然后如你所愿,心如止水地分手,一切顺理成章——还是会经历大量负面情绪冲击,从困惑怀疑、不安不解、失落失望、自责自卑到愤怒怨恨?分手或许不难,但她无端的备受伤害,你则留下一个不负责任的轻率形象,早已在被告席被无声地拷问了千百回,更不要奢望被原谅(到时,你就是某些人眼中负心汉的代言人)。

    或者你可以反过来,郑重地、诚恳地对她说:谁都没有错,我们曾经尝试过,但感情不够,很难幸福,想必你也有同样感受。分手是为了对彼此的人生负责,让彼此有机会收获真正的幸福,所以感谢你一直以来的陪伴。以此,取得她的谅解与认同。

    你说得越诚恳,越实在,越坦率,对方越容易信服地接受,平静地转身。这样做并非毫无伤害,但会把伤害降到最低。

    我一向相信,真话比任何借口都有力,事实比任何理由都可信。

    最后要说一点:女性相对情绪化,很难被更加理性的男性所理解,却并非“不可理喻”。如果你相信她有理解力,尊重她有知情权,她也会理解你,尊重她自己。

    北极光调整认知后,很快相约女孩,进行正面交流,女孩对他的决定表示尊重,并未为难。之后,女孩的舅舅、表姐、表弟分别找到北极光询问情况,希望挽留。北极光没有逃避,一一向他们说明了长期存在的客观现状。面对事实,面对北极光的坦率,大家都表现出理智的态度,理解并赞同,同时并未对他产生负面看法和怨言。

    这件事因为北极光的妥善处理,伤害被降到最低,两个人都有机会轻装上阵,重新出发。

    第三节 你天生就是来和我作对的么

    这是一个82年的妹妹佳琪,来找我的时候,很烦恼,说结婚前,和先生恋爱了差不多一年半,不长也不短,应该说彼此也算有一定的了解。

    其实,在恋爱时,他们就发现两个人有很多不同,但都没有意识到这是很重大的问题,反而觉得对方很有吸引力,也让相处变得很新鲜。现在想来,那时他们也时不时发生一些争执,当初以为都是关于爱情,今天看来真正的原因就是个性差异。

    去年他们结婚了,婚后两个人单独过,除了吃饭去两边家长家里,其他都是小两口自己来。

    每天生活在一起,和恋爱完全不同,佳琪觉得自己似乎还没长大,就突然要承担成年人的世界。也许是距离消失了,各种琐事又扑面而来,两个人都感到应接不暇。因为两个人要一起面对各种现实的问题,过去差异带来的魅力很快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分歧,简直有点现原形的味道。

    渐渐的,彼此间差异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无法忽视了。佳琪也总结过,彼此有什么不同。

    比如佳琪爱说话喜欢交流,先生沉默寡言;佳琪心思细腻,先生是粗线条;佳琪考虑问题周到,先生从来不注意细节;佳琪注重人际交往,先生觉得麻烦经常回避;佳琪在意他人感受,先生却反应迟钝;佳琪做事有条理但很慢,先生只管最主要的部分,其余马马虎虎,所以特别快;佳琪追求完美,先生应付了事。太多了。

    都说性格不同会互补,这样的感情更好。佳琪去认为他们两个人貌似完全是相互拆台,不管什么事,只要两个人一起做,就会意见不合,都觉得应该按照自己的来,当然主要是佳琪觉得对方不对。就这样,两个人每天把时间精力都消耗在达成一致上,很多事还没做,已经争执得不可开交。

    总之一句话,佳琪觉得先生什么都跟自己相反,好像天生就是来和自己作对的。其实,佳琪的先生也有同感。

    佳琪也明白,谁也不可能改变谁,可这样下去彼此都觉得太累了,对婚姻对未来也不乐观。佳琪不知道别人的婚姻是怎样,那些所谓互补的美满婚姻到底是怎么办到的?两个人的个性到底是不同好,还是相似好?

    佳琪甚至怀疑,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选错了对方。

    佳琪在婚姻中遭遇的问题,都来自两个人的差异。

    佳琪的发问在我听来着实耳熟,工作中我不时会遇到这类困惑。让我会心一笑的,是佳琪和先生的组合和我个人的婚姻如出一辙。

    我和我先生是两个个性、习惯、方式、倾向性差异巨大的人,连共同的爱好都很有限——看美剧,但我们一块追的只有几部,还有很多因为口味不同各看各的。我承认,差异会带来分歧和争执,更年轻的时候,我也曾深受困扰,为之苦恼。

    诚然,追寻幸福的我们常常陷入一个概念的泥沼,寄希望于在个性的“相似”和“不同”中分出高下。“相似”听上去不错,但有时意味着针尖对麦芒——比如强势;或者屋漏偏逢连阴雨——比如内向。再看“不同”,差异大会带来吸引力,磨合好能事倍功半,但更可能的是造成苦恼与内耗,就像你们这一对。

    黄小琥唱得好: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有他的脾气。

    有一个事实需要确认:任何一对配偶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即便基本的气质类型、脾气秉性相仿,但环境背景、经历遭际往往大相径庭,还有最天然的性别差异——好比不同土壤种上不同或同类的种子,最后长出的两棵植物即便看来相似,也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是相对的,不同才是必然。

    面对“差异”这个“先天不足”,与其把它看作不该发生的错误,解读成相互拆台,倒不如看作理所当然,人人平等的一项佐证。

    说到底,哪对夫妻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个体。但是,面对差异很难做到视而不见,照单全收,总不能自暴自弃,自生自灭吧——当然不。

    撇开婚姻早期困难的磨合,让我们换个视角,重新整合你们的差异——

    爱说的你滔滔不绝,沉默的他带只耳朵;

    细致周到的你着眼细节,粗线条的他把握大局;

    在意他人感受的你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迟钝逃避的他不必勉为其难;

    最主要的部分先交给他快速完成,随后你用条理性和慢功夫完善;

    追求完美的你做需要完美的事,应付了事的他做没技术含量的;

    就算他做不好,那些事也没什么要紧;

    就算你做不好,马虎的他也不会挑剔;

    ……

    原来,你们的组合可以很好地各展所长,避开思维方式相似形成的弊端,免于行为方式相似造成的摩擦。但是,为什么你们的感觉这么糟呢?

    “不管什么事,只要我们一起做”就会“把时间精力都消耗在达成一致上”——原本各有所长的两个人何必一定要一致,又何必一定要绑在一起完成某件事。

    原来,你们的“合作”出了问题。

    什么是合作?取长补短才是合作。一家公司,全是技术人员接不到业务,全是业务人员完不成任务,所有技术人员做一个项目要穷死,所有业务人员做一个单要饿死。

    是时候放下成见,抛掉过去的模式,重新来过了。

    强调一致不如着手合作,强调相似不如着力相容,用四两的巧劲拨动千斤之力。发挥你们与生俱来的特点,互相协调,各司其职,互为校正,求同存异,同时认识到对方具备自己不可拥有的优势,彼此欣赏,日子就妙了。

    如今,更成熟的我,已经认识到,差异会帮助我们一面保持自我,一面尊重对方,一面突破狭隘。因为有一个不同于自己的灵魂,生命变得丰富,心境变得宽阔。

    在婚姻这个庞大的构架中,想像两个人像齿轮般工作——那些齿轮大小不一,边缘都有棱角,却可以彼此完美地咬合、传动……

    第四节 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月天是律师,27岁的她负责、干练,所有认识她的人,都对她评价极佳,她也自觉是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但偏偏她嫁的人和自己完全相反。

    从恋爱时起,四月天就已经觉得自己面对的好像是个小孩,还没长大,也不想长大。结婚前,四月天的妈妈常说这个女婿没有多少优点就是脾气好,以后能让着脾气不大好的四月天。其实四月天知道,他很犟,明明很多时候四月天是对的,他表面上不开口,但根本没听进去。大家都以为他脾气好,他只不过是性子慢,懒得和人争。

    要说他也没什么特别的毛病,只是不注意生活细节,不会照顾人,不会做家务,不成熟,缺乏责任心。结婚4年,家里的大小事都靠四月天,他就像个甩手掌柜,每天回家就赖在沙发上看手机。叫他做事,他倒也做,但不是做得不对,就是做得不彻底,没有一次让人满意,整个敷衍了事。四月天工作比他忙,回来还要做家务,那还有好脾气,当然会经常跟他叨叨。

    最近二人为请客请哪些人意见不合,吵了一架,他忽然说四月天脾气太大,不温柔,强势,没女人味,说四月天总以为自己什么都对,还说别人在背后都这么评价,只有四月天自己不知道。想不到他竟会这样说,四月天气极了,也伤透了心,她想不通,自己平时这么辛苦,在他眼里自己竟然是这样。

    虽然最后二人也算和解了,不再提这件事,但四月天心里始终像是堵着,对婚姻也感到灰心。后来她把这事说给一个关系不错的多年的男同学,他竟然也说四月天的确很强势,做朋友还不错,做太太就有点太强了。

    四月天也一直有一个疑惑。平时和姐妹们聊天,她们总在说,男女之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所以女人对男人不能太好,如果一开始占不到上风,就会被男人打压,受一辈子罪。四月天不知道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但听起来貌似有些道理,于是在和他的相处中难免想着自己是不是占了上风。也许这也是他为什么会说那些话的原因之一,但如果不这样,岂不是什么都要听他的,处处吃亏么。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相信四月天对丈夫的评价不是空穴来风。面对这么一个不够成熟,责任感不强,疏懒家务,马虎胡差的家伙,在能干负责的四月天看来,简直在及格线下,当然难以接受。

    树叶都有两面,这么个家伙,也有优点:脾气好。大家都夸他这一点,妈妈对你们的婚姻也认可,因为觉得他会让着你,你呢,承认他性子慢,不开口,懒得争。反过来,说明你的脾气比较大。

    说通俗点,你是本事大脾气大,他是本事小脾气小。

    可是,公认脾气小的他也发飙了。

    三十岁时,我结婚五年,开始得出这么一个看法:

    女人善于交谈,生来喜欢倾诉,以此发泄情绪,获得情感支持,但说来说去常常围绕一个意思,一万句顶一句;

    男人不擅言辞,大多不习惯倾吐,常常“听”不到他的真实想法,等到他终于开口了,总是逼急了,一句顶一万句。

    话不好听,你却要好好“听”。

    在平时的案例中,常有女咨询者念念不忘某次争吵中先生的伤人之语。但她关注的往往是自己的受伤,和对方的无情。受伤是一定的,但对方为什么那么伤人?

    一惯寡言理性的男人,突然发飙,可见是真急了。争吵中脱口而出的气话自然口不择言,缺乏理性,带有宣泄夸张的成分,却能反映出一个人日常生活所压抑的情绪和感受,可谓“怒”后吐真言。话糙理不糙,这些“想不到他竟会这样说”的话倒真值得你重视和思考。

    “脾气太大,不温柔,强势,没女人味,总以为自己什么都对,别人在背后都这么评价,只有自己不知道”——每一句听来都像针扎一样,连我看了也感同身受,觉得受伤。但我猜,这些话多少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你反应这么大,恐怕心里也有些被一语中的的恼怒。妈妈评价你脾气不大好,你自己说“明明很多时候我是对的”,你多年的男同学则说你“的确很强势,做朋友还不错,做太太就有点太强了”——可见,他不入耳的气话并非信口雌黄。

    而且,这样的你并不可爱。

    稍微想一想,会发觉在我们周围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这样的家庭:女人像男人,男人像女人——你也会体会出两者间的不平与纠葛。两性关系显示,当女性趋于男性化,变得强硬,男性就会相应地趋于女性化,变得虚弱。像男人的妻子并不能具备男性强有力的优势,反而容易成为“一言堂”式的悍妇,加“祥林嫂”式的怨妇;像女人的丈夫并不能具备女性柔和的优势,反而更加疏离于家庭,表现得不负责任。性别角色的错位致使内心失衡,婚姻也随之失去了稳定与和谐。

    这样的家庭,女性因为得不到对方的支持,倍感辛苦,也更多否定和指责;男性因为得不到对方的肯定,倍感无力,也更不愿担当,更加逃避。

    是不是很像你和他的生活状态。

    希望他像个男人,你要先像个女人。

    心理调查显示,婚姻生活不和谐的女性往往是掩盖了自己女性特质的人。那些总在竭力强调自己正确性的女性,通常难以在家庭生活中感到满意,相反,女性化的女人幸福指数要高得多。

    在家庭互动中,女性柔和的特质从两个方面影响男性成长:一是对外,需要男性的支持和保护,从而使其获得肯定,助长男子气和责任感;一是对内,男性性格中坚硬的一面会在温柔的作用下,变得富于理解和富有情感。女性不运用天性中的柔和,以柔克刚,而采用男性化的方式和男人碰撞,岂不荒唐。

    身为女性,要认识到“柔和”是性别中天然的优越之处,是与生俱来的,只看你是否接受,会否运用。如同穿石之水,看似无力,自有风骨,持之以恒,能量惊人——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老祖宗早就明示了,只等你我顿悟。

    然而,不少女性都抱持一个误解,觉得“温柔”就是软弱,无用,依赖。那么,所有坚韧、能干、自主的女性都毫不温柔,像铁板一样无懈可击,石头一样生硬顽固?如果真这样,这些女性是多么不可爱,又多么缺乏魅力,谁还会爱她们。

    至于“东风压倒西风”一说,我可要笑了,妹妹你这是要干吗?是要用正义战胜邪恶,还是要革反动势力的命——好好的婚姻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地,好好的爱人成了不共戴天的敌人,不谈追求幸福了,哪里还有人全身而退。照我看,无论谁想在婚姻中“占到上风”,这两个人都会“受一辈子罪”。

    就算是风,也有东风西渐,西风东渐,彼此转换,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未必要势不两立。

    东风也好,西风也罢,不如做那四月天的春风,轻柔的,绵长的,却能催生万物。

    你一定希望自己的丈夫有男子气,这就和他希望自己的妻子温柔一样,自然而然,天经地义。

    第五节 怪小伙不相亲

    在父母嘴里,都市牧人就是个心理不正常的人,脑子有毛病,27了都没对象,还不愿去相亲。其实他很想找个女朋友,根本不是不着急无所谓,周围的同龄人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他还从来没真正恋爱过一回。

    都市牧人生活的这个小城镇,结婚都很早,超过25岁就算迟了,都市牧人这样的已经算剩男,相亲没有一百回也有五十回。牧人最讨厌那些媒人,把做媒当成任务,根本不管两个人条件是不是相当,只要是个女的就介绍,见了一次面就来问什么时候办酒,好像随便是谁都可以结婚。牧人真心反感,又无可奈何,连父母都这样,他们只要他赶快结婚,除了要他结婚,他们跟他简直没有其他话题。

    牧人承认自己怕压力,怕麻烦,如果不按照父母的话来,他们就会不停地说,直到自己照办,为了躲避这一切,4年前他做了一个很愚蠢的决定。当时他和一个女孩相亲认识,她长得非常一般,牧人对她毫无感觉,可是家人都说她适合牧人,叫牧人不要光看相貌,以后处久了自然就有感情了。牧人觉得家人肯定比自己有生活经验,也不会害自己,就将信将疑地和她相处了。

    二人整整处了3年,这3年里牧人每周和她见次面,然后吃饭逛街各自回家,反正别人恋爱怎么约会牧人也照办,但二人几乎没有交流,嘴上说的都是“下班啦吃过啦”这样无聊的话。终于媒人来牧人家问什么时候办酒,牧人才好像一下子梦醒了,知道自己再也不能拖下去。这3年牧人跟她没有处出任何感情,也根本不想和她结婚,当初之所以相处就是怕听家人的唠叨抱怨。

    接下来牧人只有去跟她摊牌,她倒也没表示什么,只说“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吧”。这一点牧人很感谢她,毕竟牧人把她耽误了3年,也浪费了自己3年时间。她其实和牧人一样不成熟,如果换个女孩,发现这个男孩几年了对自己没有任何进一步的亲密举动,可能早就提出分手了。

    分手之后的一个月,牧人简直像生活在人间地狱里,家里所有的人,包括那些三姑六婆都来轮番轰炸他,要么劝他不要分手要么怪他做事不踏实。

    牧人的母亲天天在家哭,不停地唉声叹气,牧人的父亲说牧人大脑有病,要他去看心理医生,牧人天天跟他们争得面红耳赤,下班不想回家又无处可躲,现在都不知道那段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

    如果再给牧人一次机会,牧人无论如何都不会跟一个自己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女孩谈三年,到最后一刻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已经晚了,牧人真后悔自己的幼稚糊涂。

    这么一来,牧人就过了25岁。之后就是一天到晚相亲,先不说相互看不中的,试着相处的也没有一次能超过一个半月,在家里人看来我简直不可救药。

    父母总怪牧人内向,老实,嘴笨,不会哄女孩子,要牧人改变自己,学着对女孩说好听的话。其实牧人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老实内向,但牧人又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貌似牧人确实不善言辞,也不讨女孩喜欢,工作时同一个班组的女孩也不喜欢和牧人交流,而总去找另外两个男孩,在这方面牧人总是失败。

    牧人不知道为什么别人都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到自己就这么难,还要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还有一个难题。牧人认为结婚就应该找个相爱的,有共同语言的女孩。家人说牧人自己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整天不切实际,像他这样的就应该找个普通的女孩结婚,要求不要太高,感情结婚以后再培养。如果听父母的,牧人就得跟那些自己毫无感觉的女孩继续相处,如果勉强自己,牧人怕最后又会走到老路上去,白费功夫还要向父母交代。假如告诉父母自己想分手的原因是“没感觉、不喜欢”,只会招来他们的嘲讽和羞辱,在他们眼里,这全是无聊的,不切实际的想法,电视剧里演来骗人的。这样的理由在他们面前牧人说不出口,又找不到其他的理由。因此,牧人现在总是找各种理由逃避相亲,家人更觉得牧人心理有障碍。

    现在牧人的父亲看见牧人就像有仇,总是冲他喊叫,有时还恨不得动手打他,牧人的母亲整天边做事边抱怨,而且还再三叫牧人千万不能让相亲对象发现自己有缺点。有时牧人就想,父母不会对自己不好,他们的话也有道理,自己是不是就听他们的算了,他们看中意的女孩,随便哪个就结婚好了,但牧人又知道自己做不到。

    牧人说了半天,我看出来了,他还真不是个绝对老实巴交,内向自闭的人,他有自我,有想法,有思考,但缺乏独立、主见和决断。

    父母说他“心理不正常,脑子有病”,也许他们当真这么想,但这评价当不得真。牧人生活在城镇,风俗习惯确实让适婚人群压力更大,而父母的年龄和文化背景使他们对婚姻的期待不高。可牧人呢,80后的小伙子,想寻找真爱,不愿勉强结婚一点不怪,不然倒显得平庸功利,浑身暮气。

    要说牧人最大的弱点,就是逃避,这在所有应对方案中最简单易行,也最容易把自己套牢。我们来看看,牧人是怎么执行的。

    逃避总是因为压力当前,在牧人就是家人的指责。为了让父母“封口”,牧人和一个毫无感觉的女孩谈起了恋爱,他安慰自己说,家人更有经验也为自己好,所以他去尝试慢慢和一个陌生人培养感情——如果说,到这一步都还站得住,那么谈了整整三年就不能自圆其说了——三年里有无数个时间点(其实半年就足够),都能充分判断,彼此之间培养不出任何感情,但牧人没有理智地喊停,反而继续得过且过,直到结婚逼近。

    最后时分惊醒梦中人,牧人知道这梦再做下去就成万劫不复的噩梦,再逃避就得生生挨上命运的一刀。

    我不知该说你是真恐慌了,还是真勇敢了,你真做了对的决定,一己之力挽狂澜,跟女孩分手跟全家对抗。脑袋还在但撞破了头的你,明白此事坚决下不为例,只是常常后悔,觉得这么着还是迟了。

    不迟,什么时候长大都不迟。昔日重来你还会犯糊涂,只有撞上南墙才知道向北。并且,这事测出了你的弱点:逃避;探出了你的底线:你不会真的妥协。

    我能想像出你“恶劣”的生活环境,不接纳不理解你的父母,当你是不懂事的小孩,整日习惯性地用言语进行抨击和否定。你呢,没有机会真正独立,也常常不想去执掌个人生活的舵,麻烦问题交给父母打理时你是听话的儿子,你有自我想要张扬时变成不负责任的孽障。这样一来,你始终长不大,他们总想管教你,你要摆脱,行为却不成熟,致使他们更不放心,更多钳制,就此跌进家庭内部的恶性循环。

    要打破僵局,最明智的做法是你摆正人生位置,回到方向盘后面,拿稳了开始学,边学边长大。学着认识自己,学着看待世界,学着与人相处,学着掌控生活,学怎么能关键时刻不开进沟里。

    比如谈恋爱,与其当缩头乌龟,被家人天天挑眼(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庙啊),不如主动站出来接受相亲,甚至走出去寻找缘分。号称要恋爱的剩男肯定不会被指责有毛病,你在父母眼里立刻就能“正常”了。等你顺利地拿回恋爱主动权,接下来怎么处理,怎么判断,怎么决定就有了更大的主导空间。

    说到恋爱的途径,到了一定年龄,相亲确实成了很无奈的法子,别人不会给你找好现成的爱人,遇上你形容的媒人就更悲催。不过,相亲也确实是个结识异性的现成渠道,固然功利无趣,耗时费钱,却也简单直接。相亲最考验人的其实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恰当地表达自己。如此,不善交际的你确实有必要“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增加自己的魅力和社交能力。这不是什么坏事,毕竟,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也应当更有内涵,但这也不是什么易事——你尤其会这么想。

    看看你的原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别人都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到我自己就这么难……”。如你所言,你惧怕压力和麻烦,反过来说你是这样一类人:总希望生活简单易行。以这样的思维方式看待复杂多元的世界,看起来轻松,其实一叶障目,徒添烦恼。比如“别人都很容易找到另一半”,除了周围不少人已经结婚,还有什么支持你的理论?

    婚姻的动机很多,有人为爱,有人为利,有人为疗伤,有人为报复,有人为父母之命,有人为寻找安慰,有人为改变生活,有人为逃避压力。结婚不等于“找到另一半”,结婚后不幸福的人,甚至因结婚而不幸的都大有人在,你不清楚他人的婚姻好坏,别人也不会向你详细交代。现在的你因为有结婚的压力,所以满眼看到别人有个婚姻,便觉得单身的自己最惨。

    其实,要一个婚姻不难,不说不少女孩承受着同样的压力,只说你白费的那3年,如果你愿意,早身在围城中了——但那,不是和你父母的想法一般无二:只要你赶快结婚。

    显然,你不能接受。

    那么,你就要坚定地尝试走自己的路,不管他人的非议——反正无论你怎么做,总有非议声,与其背叛自我还遭责难,不如听从内心——选择后者不亏。

    至于今后遇到没感觉的姑娘,如果确定不愿再和她相处,又要面临向父母交代理由,被父母逼迫继续交往的两难,我教你一招。你就对父母说:你们实在要逼我,我可以和她继续谈,但我要先告诉她,我不喜欢她,因为我不想骗人!

    这个办法的效果在,你不必真去和姑娘摊牌,只需抛出一个延时炸弹,你父母便要掂量逼迫你的后果,很可能知难而退,偃旗息鼓。

    这个办法的妙处在,你不用就“没感觉”这个理由和父母争辩,把重心转移到“不想骗人”这一道德问题上,避开以往的矛盾焦点。

    这个办法的关键在,不管你父母怎样嘲讽你的“浪漫”,他们都清楚当面说“我不喜欢你”会对女孩产生什么影响。他们嘴上不认却心知肚明,相互喜欢(姑且不说相爱)与结婚之间的因果关系,不然他们怎么会怪你嘴笨,要你学着说好听的话哄女孩子?

    父母一定希望你好,但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的话不是真理,他们也会犯错,无论多爱你他们都不能代替你选择和决定人生,因为感受生命的是你,承受命运的也是你。你这个大活人不是白活的。

    你想要他们放手,就自己上手,想要他们放心,就自己上心。父母真正希望的是你独立地把握好人生,这不也是你希望的么。

    勇敢一点,比不妥协再勇敢一点。

    第六节 左撇子

    5岁的儿子林恳猴过来扒着我的耳朵说:“妈妈,告诉你一个秘密——刚才电视上那个阿姨漂亮”。接着,“妈妈,你是不是已经猜到了。”

    “那当然,我就知道你要说这个。”

    片刻,屏幕上出现一批足球宝贝。小人又挤过来:“妈妈,我又发现一个漂亮阿姨,穿红衣服的……这些阿姨都漂亮!”

    “唔,我也觉得。”

    “发现一个漂亮阿姨”是我和儿子乐于讨论的话题,虽然他的审美标准有待商榷,对象也太过宽泛。听他说这些,让我隐约感到一些安慰:小人不太可能是同性恋。

    并不是说我排斥或歧视同性恋者,相反,我尊重这个群落的存在,明白他们的苦处,所以,我绝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承受这些。

    咨询师做久了,自然会遇到有关同性恋(文中的“同性恋”主要指同性恋性倾向者)的案例,有始终电话咨询的,(比例较男性少),有为家人咨询的,有女同性恋,有疑惑自己是否是同性恋的,有咨询者的丈夫或前夫是同性恋,有咨询者年幼时被同性恋侵扰的,有咨询者现在被同性恋纠缠的。

    一次,一个深受困扰的妻子说:他明明知道自己是同性恋,为什么还要同意和我结婚?我知道她不是真正发问,是在宣泄自己的情绪,但我忍不住回答:因为我们要他结婚。

    因为我们要他结婚。

    这个“我们”,是社会,是群体,是舆论,是道德,是这一大堆的总和。其实没有人拿刀架在某个同性恋脖子上逼他就范,倘若如此,体现不出“我们”的强大——让他不战而降才真可畏。

    在任何社会中,从众是必要的,这让群体稳定,促进发展,个体适应,保证生存。只是如果从众是种权宜,个体表里不一,就会出现认知失调,体验焦虑。而权宜的代价,有时不止自身,会殃及他人——本身是同性恋,与一个异性恋结婚,自己暂时安全,对方就成了祭品。

    我也想过,怎么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最理想的就是人类文明进步到人们对同性恋有合理认识,接纳他们的存在,顶好熟视无睹,同性恋者可以自由婚恋,受法律保护。你在摇头,对吧。唉,这么想是够天真的。如果我说,总有一天会接近这个理想状态,这话差不多可以成立,但我怀疑你我是否有机会看到这一天。

    生命短暂,看不到未来,好在可以看历史书。站在时间长河中回顾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会发现文明不时有停滞、倒退和反复,大概其却是勇往直前的。每一代人都有当时代难言的不公与无望,文明难免要跨过尸首,但终于还是向前了。被跨过的尸首集体无名,用文明进程推论他们“没有枉死”,是自我安慰的漂亮话,后来的活人不如尽情享受新的自由并且珍惜和感恩。要知道没什么是白来的,白得便宜的你我也可能为后来者献祭。从这个角度,当下的同性恋者也是时代的祭品。

    看过上面这一段,你会觉得我的态度是同情,还是冷漠?也许都不是,我只是一个够有理智的旁观者,站着说话不腰疼。

    同性恋,如今不再是一项禁忌话题,大多数人都有耳闻,但清楚了解定义的非常稀少。一知半解造成了误解,误解又加深了大众的偏见。

    同性恋是什么,要从它不是什么说开去。

    同性恋不是病。

    精神病学曾将同性恋视为一种性心理障碍,并相应地创造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法——电击疗法、大脑手术、激素注射(化学阉割)等。1952年,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因同性恋身份曝光,经历了著名的公审后被判“严重猥亵罪”,被迫接受女性荷尔蒙注射治疗,之后患上重度抑郁,于两年后自杀,床边放着咬了一口的涂有氰化物的苹果(有猜测这是乔布斯苹果标志的本意)。需要提及的是,直至2012年英国政府仍拒绝为其追赠死后赦免状的请愿。同年12月,霍金等11人致函英国首相卡梅伦,要求正式为图灵平反。2013年12月,英国女王正式宣布赦免。

    上世纪50年代起,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同性恋者并不一定有精神缺陷或是心理变态。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通过会员公投方式,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列表里删除,其报告把同性恋描述为“一种正常的性生活方式”。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也以同样的方式将同性恋剔除出精神疾病的行列。至此,同性恋结束了它作为一种精神疾病的历史,精神病学则转变为同性恋权利运动的坚定盟友。

    1997年,美国心理学会表示:“人类不能选择作为同性恋或异性恋,而人类的性取向不是能够由意志改变的有意识的选择”。

    2012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下设泛美卫生组织,就性向治疗和尝试改变个人性取向的方法,发表措辞强烈的声明《为一种不存在的疾病“治疗”》。声明强调:“同性恋性倾向仍人类性向中的一种正常类别,对当事人和其亲近的人士都不会构成健康上的伤害,故同性恋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或不正常,且无需接受治疗”。声明再三指出,改变个人性倾向的方法,不单没有科学证据支持其效果,而且无医学意义之余,并会对身体及精神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亦是对当事人个人尊严和基本人权的一种侵犯。声明亦提醒公众,虽然有少数人士能够在表面行为上限制表现出自身的性倾向,但性倾向本身通常被视为个人整体特征稳定持久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同性恋不是病或心理异常,无需治疗,不可改变,强行改变有害无益。

    我知道,以上的文字很枯燥,你很想一目十行。

    其实充满理性的短短数百字,浸透了数十年的血泪。

    2013年8月,《越狱》男主米帅在婉拒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电影节官方邀请的信函中写到“(俄罗斯一直以来反对同性恋的立场)全面剥夺了像我这样的人活着和公开相爱的权利”。这样的历史至今仍在延续。

    以下文字仍旧枯燥(我尽量使它不那么乏味),并且包含了更久的时间段落,从过去数百年直到可见的未来。

    同性恋不是道德问题。

    与性相关,但少见的、不寻常的行为常常被认为不道德。如同没有理由认定同性恋是一种病态,也没有理由说这种正常的性生活方式有关道德。不排除同性恋者中有不道德的人和事,好比异性恋群体一样。老师里有禽兽,医生里有庸医,警察里有败类,心理咨询师里有龌龊猥琐之徒,男人女人里有堕落者,但不能因此给群体贴上标签。相反,对同性恋的歧视属于道德问题。

    但不可否认,同性恋是极具争议的伦理课题,和死刑、安乐死、克隆等同属挑战人类道德边界的边缘事物。

    同性恋不违法。

    一些历史时期同性恋曾被列为重罪,受到迫害乃至屠杀,如希特勒当权时期。纳粹集中营给囚犯佩带用于识别“类别”的臂章,倒转的粉红色三角形代表男同性恋。(臂章的图形可以重叠,以标明其双重属性,一名犹太裔男同性恋者,会佩戴一个粉红色和黄色的三角臂章。)粉红倒三角后来被自豪地用作同性恋平权运动标志。

    如今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同性恋婚姻已合法化。在中国,没有任何一条法律将同性恋性取向列为违法。此外,有偏激的看法认为同性恋会引发更多犯罪行为,甚至是恶行之源(我就遇到过),这是一种没有根据的主观推断,这个说法即便成立,同样适用于异性恋。

    同性恋不是罪恶。

    撇开道德,这涉及宗教。圣经旧约中提到“不可与男人苟合”,这成为一些基督徒反对同性恋的信条。现今不同的宗教和派别对此态度不一,有反对否定的,有宽容保留的,有接纳允许的。演员吕丽萍、孙海英夫妇曾因转发“同性恋是罪”的言论引发争议,为大众诟病,那篇原文即包涵宗教思想。撇开宗教,对大多数并无坚定信仰的人而言,认为同性恋是罪恶,大多来自无知造成的恐惧,纯洁教育造成的偏狭。

    同性恋不仅是性行为。实际上,同性恋是性取向的一种,此外还有异性恋、双性恋等。性取向指一个人在情感、浪漫、与性上对男性及女性有何种型态的耐久吸引。顾名思义,同性恋是对同性产生浪漫情感与性的吸引。就像我喜欢男人,但肯定不能说我只想和男人发生性关系,而不去爱,不去交流。

    同性恋的成因尚无定论。本质主义认为同性恋与生俱来,由基因决定;社会建构主义则认为是社会与文化共同造就。这些理论各执一词,都无不道理。

    我对同性恋有一个简单的理解:同性恋与异性恋,就像左撇子与右撇子,前者少见,但不罕见,不是病,没违法,无关道德,不过不方便,难适应——日常工具都是右利手的,少数派总归不受关照,冷暖自知。

    这样比方,形象,易懂,也中立——但两者其实不能相提并论。左撇子,不大可能因为这个特征受到严重的社会歧视,或产生心理问题,同性恋则大相径庭。前面说过,同性恋不是心理障碍,何来心理问题?

    告诉我,如果你发现自己是同性恋,还会像眼下这么自在么——闭上眼睛,用五秒钟,想象你的世界在一片寂静中以慢镜头的方式崩塌。

    5、4、3、2、1,睁开眼睛,回来庆幸。

    同性恋者的心理问题集中在自我身份认同。一方面,形成稳定且自信的自我认同相当困难;另一方面,已有较稳定自我认同的同性恋者要对外沟通,并公开承认其身份亦不易。说白了,难在自己先接受自己,再让别人接受自己。

    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一书中认为,同性恋身份认同与中国社会环境、社会规范和家庭模式存在冲突,且中国文化中缺乏向父母、亲人、朋友主动沟通负面情感、寻求帮助的倾向,同性恋者只能独自面对强烈的内在冲突,孤立无援。刘达临、鲁龙光《中国同性恋研究》一书中也写道,同性恋者公开身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不能被接受的事,加之很可能会令自己受到社会的指责、歧视,因此极易导致心理问题。

    也许最讽刺的是中国学界的态度。1994年,中华精神科学会通过执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稿(CCMD-2-R),其中特别申明:“将同性恋仍列为性变态,不采纳国外从疾病分类系统中删除、完全视为正常的做法。”直至2001年4月,CCMD-3出版,方拨乱反正,将同性恋归于新设立的“性心理障碍”条目中的“性指向障碍”的次条目下,主要针对对自身性倾向感到不安并求治的同性恋者。此次对CCMD的修订被认为中国同性恋非病理化的重要标志,这距离最早的同性恋去病化历时29年。

    说讽刺,谁都笑不出来,也不好笑。中国人最了解中国,身在其中,不言而喻。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修改后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之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前言中写到:一种分类也是一个时代看待世界的方式。中国有自己的方式,慢,然始终向前。

    目前,同性恋者高发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基本都来自自我或外界的不接纳,不认同。而咨询治疗的目标并非改变,更多是帮助其接受现实,更适应地生活。类似困扰也发生在具备其他个人特征的个体身上,如乙肝、狐臭、肥胖,但被社会歧视和排斥的程度略轻,大多在家人朋友范围内能被接纳。比较接近的例子可能是艾滋病——两者都讳莫如深,难见天日,同性恋的问题是如何生活下去,艾滋病的问题更朴素:如何活下去。

    第七节 忠实于内心的出柜者

    在我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同性恋者中,东子给我留下的印象最特殊。我只见过他一回。起先是他姐姐联系我,姐姐担忧而犹疑,说弟弟是同性恋,询问能不能改变。得知不可行,姐姐的反应比较开明,转而希望能帮助父母接受。我建议东子本人先来,以便了解他的情况和意愿。

    东子很高,接近1米8,但他的态度使他不显得那么高大。我估计他是“受”(男同性恋中的依赖角色),有个更形象的词“金刚芭比”。他皮肤白皙,举止文雅,衣着整洁,外表干净,谈吐得体,隐约流露出一点阴柔的色彩。

    说一点题外话。我曾和在美国定居多年的姐姐聊到同性恋,她说周围很多女人都感叹“好男人都当同性恋去了”。话说到此,会心一笑。男同性恋者中很多人都很注意形象,礼貌整洁,彬彬有礼,善待女性,洁身自好,反过来,直男(异性恋男人)往往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粗枝大叶,大男子主义,各种毛病。对比我先生那每周只在周日刮一次胡子,洗完澡不换内裤,袜子穿到发硬才扔,牛仔裤可以自己直立行走(我克服自己的洁癖,容他有一定自由度是我爱他的方式),半夜看电视看到打鼾,在沙发上流一夜口水,第二天臭烘烘的起来,匆忙冲把澡赶去上班的男人,委实让女人们感到悲愤。

    我喜欢的几个美剧男主角都是同性恋者,比如《越狱》中的米帅,《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猫鼠游戏》中的尼奥。他们都先后出柜(公开性向,相对意即家丑的“躲在橱柜中”)。作为女性,我不由遗憾,毕竟这妨碍了他们作为幻想和爱慕的对象,但勇敢至此,唯敬佩与祝福可以酬和。

    说回来,东子具备类似特点,不过这并非他的特殊之处。

    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做到自我接纳的同性恋者。

    本来我做了准备,可能需要帮助他确认或接纳自己,但咨询开始,我就意识到,他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

    东子是80后,当年25岁。初中时,他发现周围的男生都进入关注异性的青春期,而他毫无波澜;到了高中,他已隐约觉察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并为此苦恼困惑;大学期间,他的伙伴有男有女,钟情的对象却是前者。毕业后他去了南方,在一家俱乐部打工。亚热带的风土气候和开放包容的城市风格合力纾解着他的心结,他第一次明确了自己的性取向,之后水到渠成,进入了相应的团体,遇到了真正的伴侣。可以说,找到归宿是他个人生活的大团圆结局,但想要皆大欢喜就难了。

    他老家在农村,上面有两个姐姐,继承香火的任务在他身上。这年纪在乡镇不算小了,结婚的压力日益紧迫。东子的优势也在于山高皇帝远,但他不想敷衍搪塞,隐瞒逃避,更不想伤害任何一个姑娘,何况那根本不是他要的生活。二姐和他感情最好,也年轻,有文化,他先跟她透了底,希望她转告父母,帮父母接受。二姐心疼小弟,遂找到我。

    就是那种不愿为了自己好交代,有颜面而违背内心,拒绝掩藏,拒绝伤及无辜的态度打动了我。

    对那些明知自己是同性恋,还进入婚姻,把自己的安危建立在毁坏他人人生之上的做法,我能理解,但不认同。私下里,我认为这是懦夫的表现。然而,面对东子的真实和坚定,我倒疑惑了——换了我,能不能做到忠实于内心呢。

    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很虚弱。

    下一次,他父母来了。一对最普通的农村老人,外貌除了比较苍老,没有特别之处。我只记得他们举止局促,表情拘谨,身体僵硬,坐在沙发上小心翼翼,显得不大自在,不是手足无措,是心事重重。事实上,这并非一次理论意义上的咨询,

    我不知道他们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前来,是揣着各种疑问想找一个答案,还是稀里糊涂地来听“专家”发言,也许更像是怀着微弱的希望,等候审判。

    我自己是怎样的心态,也很难说清。我记得自己在中立、尊重、理解、关注之余,表现得很笃定,尽量用“这很正常”的姿态来解释同性恋。他们识字不多,我还是找出专业书籍请他们亲自看一看,那些书的厚度和白纸黑字加强了权威性。他们认真看了,可能不是太懂,但没有提出异议。我只记得他们问过“能不能改”,得到否定回答后沉默了。最后,我特别强调东子现在很幸福,而我很欣慰他具备这样的心态,拥有这样的生活,如果去改变他,只会让他不幸——不知这话有多少说服力。

    他们走的时候,是轻松了呢,还是无望了呢。

    人的适应性比想象的强大得多,大多数的坏消息摧毁不了我们。我知道,我也相信,这对老人最终能接受儿子的现状,固然无奈和不甘,还是会接受。可想到这里,想到要让年老的父母来接受,总觉得命运这玩意很残忍。即便如此,我只有做好分内事,帮他们更快更明确地接受客观现实。

    后来他姐姐又联系了我一次,说父母基本默认了,但她自己夹在中间,一边了解父母苦衷,一边希望弟弟幸福,很矛盾。该怎么想怎么做,我毫不怀疑,但我明白她。

    偶尔的,想到东子,我会想,是不是大多数人浪费了老天的优待。我们不用承受的那些,没有理由说一定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要是最终不如东子幸福,就怨不得天,尤不得人了。

    第八节 除了承受,只有沉沦

    我接触的同性恋不止一个,你可能会说那是因为我的工作,事实上,生活中他们离我们并不远。

    对同性恋所占人口比例一直众说纷纭,主要原因是难以获得真实的统计数据。有个不算激进的数字是2%,这基本和智力超常者所占人口比例一致。说句臆测:你我周围就有这样的人,可能是同学的朋友的三表舅,也可能是非常熟悉的,你永远都想不到的身边人

    同性恋不是这个时代的产品,自古有之。《红楼梦》贵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首,既写到薛蟠迷恋柳湘莲,贾琏偶尔“也拿两个清俊的小厮出火”,也写到宝玉钟情秦钟,间接引发第九回大闹书房。

    同性恋中不乏出类拔萃之人,从苏格拉底到柴可夫斯基到冰岛首位女总理。

    扮演《魔戒》甘道夫和《X战警》万磁王的伊恩·麦克莱恩想必不陌生。他早在1988年便在BBC一次广播采访节目中向公众出柜,之后也因致力于争取同性恋权益而知名。去前,一部由他和另一位同性恋老戏骨德里克·雅各比主演的火爆英剧《极品基老伴》讲述两个同志老伴的生活,两个老家伙的萌贱腹黑,傲娇毒舌叫人哭笑不得,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又让人心口一热,既妙趣横生,又温暖动人。如果你是接纳度比较高的英美剧迷,可谓福音,不可不看。

    今年的一部美剧《性爱大师》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性教育专家威廉·马斯特斯和维尔吉尼娅·约翰逊的故事,目前已开始第二季的播出。其中的一个重要角色,马斯特斯的导师兼朋友正是背负着名望与婚姻,痛苦无望的同性恋者,他的遭遇也影响着身旁最亲爱的无辜的人们。

    同性恋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少,电影里,我个人觉得最好的一部是《断背山》。

    好导演会讲故事。据说原著是冷峻、沉郁、精当的,电影则以收敛、节制、含蓄为基调,辅以绵延明净的风景,调和出欲言又止的意境,欲罢不能的情愫,举重若轻,意味深长——最终斩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好导演会调教演员。两位主演抛开顾忌的投入表演,令观者动容,也为他们迎来了事业高峰。

    虽然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断背山》惜败于社会意义更广的《撞车》(种族歧视题材),获得了性质上略小众的最佳导演奖,但无损于它的深度。

    我是在某天深夜一个人窝在沙发里看完的。当时《断背山》已经上映半年多,评论和口碑出奇的一致。作为敏感题材,处理到能让影评家、主流媒体、普罗大众三方接受认同,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帮助我保持了观影兴趣,时间沉积也增加了电影的吸引力。但我很小心地不看任何影评,避免让先入为主破坏观感。

    我买的盗版是高清画质,但翻译可以拖出去砍了,连我这种英文水平都能发现错译,你就知道多么差强人意。总之,这很影响我对剧情和细节的理解(一年后看另一个版本才闹清楚一些对话和上下文)。同时,电影的前半部不免沉闷,冗长而宁静的铺陈,不急不徐。很多艺术片都不自觉地考验观众的耐心,然而,如果真是一部上乘之作,等待总是值得的。我捺住性子等着。直到,看到四年之后,两个人的再次重逢。

    毫无预兆的,一直内向被动的恩尼斯猛然将杰克抵在楼梯上……我浑身的毛孔都张开了,这个激烈的热吻让我全身冰冷。

    在此之前,我对同性恋的感性认识可能跟许多人一样,带着点好奇和浮想联翩。那个吻猝然击中了毫无防备的我——那是一个沉默的,压抑的,痛苦的,扭曲的,愤怒的,几乎要挣扎着将全部的生命力揉碎灌注其中的吻。

    那是无声的呐喊,是汹涌而来的巨浪,是喷薄的火山,是无力抵挡的毁灭。

    是命运,除了承受,只有沉沦。

    是爱,和你我的爱没有什么不同。

    我很震惊。一种价值观的震动。

    最后一幕,衣柜中套在一起的两件衬衣,用一种全然东方式的表达,冲溃了我审视的防线。不可抑制地,我任由热泪汹涌。

    我也曾经这样爱过。

    这样深信不疑地爱过。

    真爱无关性别。李安说。

    是的,同性恋、西部片,所有贴标签的评语都会使人产生歧义,忽略电影想要表达的本质。诚如李安对电影的态度:“《断背山》不是为同性恋权利呼喊,也不是对同性恋保守的观察。我是一个戏剧家,对我来说的底线是爱情故事。”BBC评论说“实际上这对爱人间的激情令人震惊……这个关于爱的故事表达出了人性中的一些本质的东西,既自然灼痛又优美细腻。”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爱,无关性别,爱,无差别。

    之前的我,多么浅薄。

    文章写到这儿,已经数千字,先生问我干吗呢,我说,我想把自己关于同性恋的看法尽量写全。

    这篇文章好多年前我就想下笔了,但那时的我比现在年轻,比现在激烈,未必能表达得恰当。

    这篇文章无意为同性恋洗白,这个群体不过是社会特殊的缩影,照样有骗子小人、蠢货流氓、恶棍变态。

    我想说的是,他们和我们一样。

    我还想说,他们可能弱势,但不是弱者。同性恋不需要可怜,我反对用同情的眼光、俯就的姿态、容忍的表情对待他们,他们要被尊重,被接纳,被视做平常。

    几年前,我在深夜的电视频道看过一个电影《变装皇后》。

    变装皇后,也叫女装皇后,“几乎都是喜欢以女性角色出现的男性同性恋”(《变态心理学第9版》)。他们定期举行比赛,评选出最佳变装皇后,类似于超模大赛或选美,目前美国还有一档电视真人秀比赛。他们穿异性服装的目的有别于异装癖(关联性唤起)和性别认同障碍(渴望改变性别),也不同于男扮女装的反串演员,而是为了单纯地获得一种女性角色。

    《变装皇后》讲述了三个变装皇后(两个白人,一个黑人)去参加一年一度的变装大赛,途径美国中部一个闭塞守旧的小镇,因汽车抛锚暂时落脚。那三位的女性装扮艳丽无比,极尽招摇,但毕竟藏不住男儿身,加上行为高调,举止做作,语言夸张,引来小镇居民的各种侧目与排斥。

    然而,随着相处日深,他们融入了小镇居民的生活,用良善和热诚给众人带来了安慰、帮助,为萧条的小镇增添了欢乐、活力,甚至抑强扶弱抱打不平,救下弱女子,打跑了长期家暴的行凶丈夫。

    在特立独行,格格不入的外表下,无畏世俗,依然赤诚的心融化了偏见,赢得了人们由衷的信任与尊重。这段经历也促使他们自我探索与成长。

    影片最后,小镇居民派对,被救的主妇走到其中一位变装皇后面前说:

    “我不知道你是女人,还是男人,我只知道,你是天使”。

    我不知道,你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我只知道,你是我的同类。

    2014年6月26日

    7月1日,我所在城市的一份报纸上登载了有关性变态的整版新闻,在其后的知识链接中,记者把同性恋放在“性变态”的第一位。

    7月12日,澳大利亚游泳名将飞鱼索普出柜。

    10月31日,美国苹果公司CEO库克出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