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好关系-设计自己的朋友路线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人际交往中,

    最重要的是让主动出击的念头

    时刻影响着自己的社交行为,

    打破固有的社交模式,

    才能赢得更广阔的社交圈。

    1.你的朋友是不是局限于同学同事

    朋友是一个很广的概念,其中不仅仅有同学同事这样经常接触到的人,还要有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的人。有一位哲人曾说:“如果你想成为狮子,那么就要待在狮群里。”把自己圈在同学、同事的小圈子里无疑对自我发展不利,“相知满天下”也许很难,但是“知交有异人”很容易。

    不同的人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和帮助,如果你的朋友圈子被局限在同学、同事中的话,有些时候你就会发现当你陷入困境,同学、同事却不能给自己带来帮助。毕竟他们的能力有限,大多是和你同龄、经历相似、地位接近的人,他们没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带你走出困境,并不是说同学同事不值得结交,而是我们应该试着跳出这个圈子,让更多的人走进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走进更大的世界。

    董庭兰是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少年时因不肯读书,到处游荡,最后甚至做了乞丐,向人讨饭。直到50岁时,才决意归正、努力读书、学做诗人。几年之后,渐受人注意。他的诗多写边塞战场上的情形和景象。在战争的场面下,同时又表现征夫的疾苦、少妇的情怀,故能于高壮的风格里,呈现出哀怨之音,令人读后,有悠长韵味之感。

    董庭兰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促使他名垂青史的却不是他的技艺和音乐家的身份,而是诸多诗人为他写下的诗句。当时众多的诗人都与他有来往,并在诗中描写了他的琴艺,最为著名的就是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诗中对他的出色琴技进行了详尽生动的描述。董庭兰编写的谱集,当时的善赞大夫李翱为之作序。

    因其一生清贫,曾有诗人在诗中说他:“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薛易简也说:“庭兰不事王侯,散发林壑者六十载。”后来,高适更是为他写下了著名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交友应当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同学同事的小圈子,也许很温馨,但绝对没有波澜壮阔的豪迈感。我们应当把眼界放得更远些,朋友可以是每天早上乘坐公交遇见的那个人,朋友可以是出门游玩相遇的那个人,朋友可以是排队买票时聊上的那个人。朋友的感情很容易建立起来,可以是趣味相投,可以是患难与共,可以是闲暇游伴。正所谓“萍水相逢皆是缘”,交友的第一要素就是你能够敞开心扉,充分享受交友的乐趣。

    有了广泛交友的心思还不够,你还得有交友的技巧。同学同事可能和你很熟,大量的相处时间,让你们互相了解到彼此的脾气和秉性,所以在建立友谊时能够互相谅解。但是和陌生人做朋友没有这样的前提条件,你们可能只会说上几句话,相处上数十分钟,甚至彼此间有竞争关系。此种背景下,我们就得学会速战速决,运用技巧去弥补劣势:

    (1)塑造形象

    通过几句简单的话或事迹塑造出一个让人愿意接触的自我,在好奇心强的人面前让自己保持神秘感,在热情的人面前保持平淡,在内向的人面前表现得开朗大方。总之,保持得体的自我形象,是建立好感的第一步骤。

    (2)留下联系方式

    世界很大,很多人也许就那么擦肩而过了,“缘浅很难情深”,朋友的感情不是朝夕之间就能构筑的。尽量互留联系方式,哪怕是我家住在哪一片,在什么地方上班都可以。留下网络联系方式最好,如QQ、邮箱地址等等,既不显得唐突,又不会断了联系。

    (3)主动出击

    中国人并不那么乐于结交陌生人,人们更喜欢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就得学会主动出击,让新朋友感受到你的热情,并以此化解他们的戒心,打破人际交往的坚冰。

    (4)以同学同事为跳板

    人脉圈子往往是一环套一环,通过自己的同学同事去认识新朋友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以这样的身份出场更容易得到新朋友的接受和认可。同时也是紧密同学同事关系的好机会,不至于冷落了“旧人”。

    其实,只要你肯花心思,总能交上一些有趣的朋友,可能是你的邻居,可能是路人,可能是客户,可能是小区门口的保安,不要小看了这些人,他们往往能帮上你不小的忙,他们来自社会的四面八方,也能给你的生活带来各方的信息和趣闻,为生活平添一份色彩。总之,保持乐于交际的心态尤为重要,同学同事的圈子不能丢掉,更不能束缚其中。就像孔子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眼界放宽一点,心态放开一些,待人和睦一点,朋友自然踏径而来。

    2.主动出击,跳出人际关系的心理舒适区

    常有人心生疑问:人际交往究竟应该不应该主动出击?正确答案是:当然应该。人际交往,虽是互动的,但在初始阶段,总得有一方“主动出击”,表示与之交往的意向。比如,一方首先对另一方表现出兴趣,并主动打招呼、主动与他人说话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有些人却常常因性格等原因不习惯或不好意思去做,因没有注意或没有意识到而没有这样去做,结果错失了许多可能是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交往机会。

    由此可见,主动与人交往,掌握主动与人交往的技巧,学会适当地主动出击,在很大程度上会帮助我们赢得好人缘。因为人们一般都喜欢积极主动而又热情的人。

    姜惠玲是个自信的女孩,她长相普通,毕业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大专院校,毕业后她也像其他人一样面临着找工作的难题。当她终于有幸被邀请到自己心仪的公司参加面试的时候,在面对满满一屋子来自各名牌大学,有着博士硕士头衔的应聘者时,她的表现却让人以为她是个哈佛的留学生。尽管她很自信,可是面试官还是很快掂量出了她的分量,她在专业能力方面并不能胜任这个职位。所以她的求职申请被拒绝了。

    素来自信的姜惠玲在得知自己被淘汰出局后,虽然露出了一点失望、尴尬的神情。但她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起身对面试官说:“请问您能否给我一张名片?”面试官冷冷地看着她,他见多了这种死缠烂打的求职者。

    姜惠玲不为所动,坚持道:“虽然我无法成为贵公司的员工,但也许我们能够成为好朋友。”

    面试官有些讶异于女孩的想法:“哦?你怎么会这样想?”

    姜惠玲回答道:“任何朋友都是从陌生人开始的。如果有一天你找不到打网球的搭档,可以找我。”

    面试官的脸上挂起了笑容,看了她一会儿,掏出了一张名片。因为面试官的朋友们都很忙,的确找不到打网球的搭档,所以,每当他想打网球的时候,就会想起姜惠玲,两个人在逐渐交往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个面试官发现姜惠玲的确存在着很大的潜力,并不比公司的那些博士硕士差,于是在公司最近一次招聘新员工的时候,面试官向公司推荐了姜惠玲。现在,两个人成了很好的朋友,同时也是上下级关系。

    很多人在社交上总是待在心理舒适区,不愿意去尝试结交新朋友,更不愿意主动出击。这是一种心理疾病,通常将其称之为“社交被动症”。严重的甚至会产生社交恐惧的症状。最简单的表现就是在一家公司,我们认识的一般只有同一部门的,即使是同部门的,也只是因为客观条件而一起吃饭的,一起回家的,一起工作或合作而慢慢熟悉的人。所有的交际,只有被动地接受,没有掺和进去自己任何的主观感情。

    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人我很喜欢,我要主动和他交朋友;这个人我很肯定他的能力,我要主动去接近他;这个人我不喜欢,我对他置之不理。只有别人主动接近或者别人主动远离的时候,才会以同样的反应去回复对方。不愿意去接触认识交往很少有交集的同事,对于领导,也不会有工作之外的交流。渐渐地,我们就很容易被局限在身边的人际关系里,被大众所遗忘、冷落。

    那么,此刻,我们就应当尝试着跳出这些误区,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对人微笑

    微笑是使用率极高的一种面部表情,其中隐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和接纳。在社会交往中,主动对他人微笑,不仅表达了你对他人友好的态度,而且传递出你对他人接纳的信息。如同照镜子,人际交往中的微笑最容易得到回报。正因此,微笑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张“通行证”。所以,应该让我们的脸上时刻保持着笑容。

    (2)注视对方的眼睛

    心理学研究发现,目光接触的次数和保持时间的长短,受交往双方接纳水平高低的影响。首先,以目光接触的次数和每一次保持的时间为指标,可以很好地判断沟通者之间关系密切的程度。接触的次数越多,每一次保持的时间越长,意味着彼此的接纳性越高。首先,在你选择交往对象的时候,这直接表示你对对方的注意,表达了你愿意与对方交往的诚意。其次,在人际交往的语言沟通中,这表明了你对对方的尊重和对对方所叙述内容的兴趣。当然了,注视对方的眼睛并不等于死死盯住对方,还需要注意分寸。

    (3)刻意求助他人

    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曾与宾夕法尼亚州立法部门某议员发生政治对抗和敌视态度。后来,富兰克林通过向对方借阅一本十分珍贵的书籍,缓和了双方的紧张关系,并且最后成了好朋友。可见,在人际交往中,刻意求助他人不失为一种主动与人交往的策略和技巧。求助他人本身表达了你对他人的知识、能力和品性的肯定和承认,而他人对你的帮助本身也隐含着对你给予他的承认和回报,这样才能跟更好地在双方心灵中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4)增加信心

    人们不能主动交往的主要原因是对自己缺乏信心,生怕自己贸然与别人打招呼时,得不到他人的回应,甚至遭到他人的拒绝,被别人瞧不起,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都有交往的需要,只要你主动与他人交往,一般都能得到相应地回应,即使偶尔遭到拒绝,对方也会找一个恰当的理由。因此,交往中只要能树立自信,你就会适时地“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是一种勇气,是在认可自我的基础上,勇敢地寻求更广泛人脉的技巧。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血缘、姻亲等,把关系网扩大。还可以主动地参加社交团体,参加群体性活动,譬如爬山、露营等等。最重要的是让主动出击的念头时刻影响着自己的社交行为,打破固有的社交模式,才能赢得更广阔的社交圈。

    3.适当自我宣传,吸引别人和你交朋友

    社交大师信纳法·佐宁博士在《沟通》一书中写道:“当你在社交场合遇到陌生人时,你应在最初几分钟内让他人把注意力转移到你身上,很多人的际遇会因此而改变。”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学会适当自我宣传,你才能引起他人的注意。

    在生活中,无论你是谁,或从事什么职业,每当遇见一个人、向他人解释、和他人通电话或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事实上就是在推销你自己。想办法给自己做宣传,并以此引起他人的注意,这样才能逐渐为自己积累更多的人脉资源。

    美国总统奥巴马初涉政坛时,曾经努力寻找宣传自己的渠道,在《奥巴马自传: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中就描写过其中的艰辛:“在竞选联邦参议员时,我每天给民主党主要捐赠人打四五个小时的电话,试图得到他们的回复。我召开过记者招待会,却没有一个观众。我们签约参加一年一度的圣帕特里克节游行活动,却被安排到游行队伍的最后。我和10位志愿者只能朝滞留在路边稀稀拉拉的几个观众挥手,并且身后几步远就是清洁车,工人们正在清理垃圾和路灯柱上的绿色三叶草贴纸……”

    刚开始的时候,不被人看好的奥巴马只能选择独自驾车游说,从芝加哥的一个个选举区,再到各县各镇,最后跑遍了整个州。路过大片的玉米地和豆子地,火车轨道和贮料仓,整个过程举步维艰:没有一份像样的邮件联络名单,更没有可以利用的网络优势。只能靠朋友和熟人关系去敲开每一扇陌生的大门,或将拜访安排在教堂、工会大厅、桥牌小组这些地方。

    奥巴马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创造出很多宣传自己的渠道,抓住了每一次树立自己形象的机会,后来成功当选为美国的联邦参议员,为以后成功竞选美国总统打下了宝贵的基础。作为民主党的候选人,他却在共和党最重要的几个选州获得了更多的选票。

    人力资源管理学家科尔曼说过:“职员能否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不在于是否努力,而在于老板对你的赏识程度。”可见,得到他人的欣赏有时候比能力更重要,而你要得到他人的赏识,必须首先给他人一个赏识你的理由。

    首先,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自我宣传,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任何时候,都要视自己为主角,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要告诉自己“我是最风光的,没有人可以抢走我的风头”,这样不断地暗示自己,为自己加油助威。

    其次,懂得包装自己。就像伪劣产品常常在包装上也比不过正品;大牌厂家生产的产品在包装上常常也优于小厂家生产的产品。个人形象也是如此,它是一个人出门在外的一张名片,包装成功与否与你的前途息息相关。无论工作还是爱情,包装得好,你就会比不注重包装的人获得更多的机会。

    包装自己包括外在的包装和内在的包装。外在的包装就是指一个人从外部的形象上包装自己,让人喜欢与你亲近。当然了,包装自己决不意味着可以弄虚作假,所以一个人不仅仅要注重穿着得体、有品位、吸引人,更要注重自己内在的气质修养。这也就是所谓的内在包装,比如诚实可靠、渊博知识,或是稳重大方,这些都应让别人从你的一举一动中切实地感受到。当然,这需要你不断地充实自己,做个富有内涵的人。

    最后,给自己寻找机会。有些人总是强调“真人不露相”,过于低调地做人、做事,结果一辈子也没能让人认同自己。与那些大受欢迎之辈相比,心中充满了不平之愤和落寞感。

    人本来就是趋利性的动物,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交上几个比较得势的朋友,因为他们不光可以帮助自己,而且还能带领自己走得更加顺畅。所以,你也应该学会用以形象示人,适当地宣传自己,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接近你。良好的个人形象再加上适当地宣传,在人际交往中你就会比他人更受欢迎。

    其实,自我宣传的道理很简单:你不宣传,谁又知道你的存在呢!如今这个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需要向社会展示自己。只有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并以此宣示自己在社会上定可有所作为,才能结交到更多的益友。

    4.常出席一些高级舞会、酒会

    你是否有机会去出席一些舞会、酒会?

    你的活动圈子够广吗?

    你知道怎么样才能在这些场合中自然得体吗?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场合是结识新朋友和成功人士的最佳时机。良好的气氛和环境,能够让人充分地沉浸在社交的乐趣中。我们也就能够更快速、简单地打开话题,遇到各式各样的朋友。

    然而,很多人对类似的场合抱有偏见,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他们时常推辞类似的活动,导致自己和整体的风向脱节,使社交步入泥潭。

    理工科毕业的武兵一直信奉“技术至上”的理念,参加工作后他如愿成为一名技术工程师。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由于平时工作多是面对着电脑,所以他觉得自己并不需要和人打交道,与同事也甚少交流,他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宁愿潜心钻研技术。

    很多时候,公司只要有社交舞会,武兵通常都不会去参加。公司举办的年会,武兵也都拒绝了。时间一长,大家就觉得他是十分不好相处的人,所以以后有什么活动也就不再叫他。

    有一次,武兵在工作中遇到了难题,想请教一下其他人。可是当他带着问题去请教其他人时,别人都以自己很忙为由推辞,这下武兵可是急得团团转,最终办公室没有一个人理睬他。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些高级的社交场合可能只是意味着一场饭局、一次休闲机会。而对于商人、企业家、官员、职场白领这些社会活动的主力军而言,它的意义却非常丰富和富有内涵,比如沟通、交际、谈判等等。

    在欧美国家,这些社交场合与生意、交际、沟通几乎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如今这种趋势在中国也越来越明显。在酒会、舞会上的几个小时提供了非常休闲和舒适的交际环境,那里聚集了各个行业里的企业家、商人,还有各种专业人士,你很难找到一个有这么多社会人士齐聚一堂谈生意的地方了。试想一下跟你的客户、老板、新认识的朋友在轻松的气氛中举杯交谈的情景,还有什么能阻挡巩固你们之间关系的障碍呢?

    所以,只要你有机会去参加类似的高级场合,就一定不要错过。它很有可能就此转变你的人生,或者让你结识到一位大人物,这些都是平日里难以发生的事情。

    同时,在参加这种场合时,我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社交场合的礼仪

    这种场合一般是讲究高雅和绅士风度的地方,这方面你需要特别留意。男士出席宴会或晚会时应该着正装,而在一些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还要求打蝴蝶领结;女士并没有太多规范,一般以穿套装为主,大方舒适就可以了,妆容要得体,并且要准时入席,这是对于主人和宾客最起码的尊重。还有在正式的宴会上用餐和座位的礼仪,饮食时不能发出声音,不可以大声说话,不准吸烟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都是细枝末节,但在别人眼中可能相当重要。

    (2)明确自己的社交目标

    在商务社交活动中,应该有明确的社交目的,而不是浪费在应酬闲聊和无厘头的玩笑当中。在正确目标的指示下,酒会、舞会中都可以寻找到机遇和客户,并利用活动帮助自己建立商务关系。

    (3)把握时机

    时机很重要,不要让别人觉得你太过热情,抱有强烈的目的性。没人愿意在与朋友交谈甚欢或与佳人跳舞时,听你的推销。你的目标应该是与别人建立私人关系而不是尽力向人家推销你的商业意图。那么什么时候才合适呢?这个需要特别注意,可以把交际与目的交织起来,可以先适当地闲聊片刻,当大家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转到商务话题上,几分钟后又回到闲谈,这种计策的好处是可以在两种形式中很自然地转换,而又不至于让别人感到你另有所图。

    人脉网中最出彩的几位人物往往都是在这种社交场合认识到的,所以我们万万不可抱着玩耍或者无所谓的态度去面对。把社交舞会、酒会当成一次机遇和试炼,抓住这种结识高端人士的机遇,同时在其中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倘若你能做到在高级舞会和酒会中如鱼得水,那么你必将会编织出“华美”的人际网。

    5.“毕业生联谊会”:

    开拓人脉的根据地

    近几年,毕业生联谊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够帮你联系到很多失去了联系的同学,还能给自己的人脉网中添上不小的意外收获。老同学的情谊在时隔多年之后再次相见,往往能够迸发出不一样的感情火花。而且经过各自多年地打拼,事业上总能有所联系,这是一般的社交活动所不能带来的。

    毕业生联谊会联系的是感情,也是事业和人脉,这样的人脉有同学的感情基础更显得稳固,互相之间的信任程度更深。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人脉圈子,通过联谊会,只要你方法得体,社交技巧足够高明,就能打通这个人脉圈子,使得自己的人脉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方行童是某大学材料化学系98级的毕业生,对于母校他一直感情颇深,但时过境迁,大学里的同学很多都失去了联系,天各一方。不过今年,素来好人缘的同学宋明对他说自己将会召集班上的老同学举办一次毕业生联谊会。经过多方联系,终于定好在下个月10日,于上海某酒店举办联谊会。

    方行童特意请假,买了飞机票去了上海,因为和宋明的关系很好,所以联谊会的事,他也出了不少物力和精力。临近10日,各地的同学纷纷赶到上海来,方行童感觉仿佛一下子又年轻了十几岁,回到了大学的时光。

    和宋明统计后,发现班上59位同学到了50位,实属不易。联谊会的气氛很好,方行童作为代表在联谊会上做了一次即兴演讲,博得老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几位坐在方行童身边的老同学纷纷问道:“老方,你怎么这么能说会道了?这也不像当年的你呀。”

    方行童也不谦虚,简单地说了下自己打拼事业的经历和近况。酒过三巡之后,联谊会进入了高潮,大家互递名片交流近况,方行童更是和几位与他在一个城市的同学搭上了线。其中有一位居然是他最近投标单位的科室主任,这让方行童喜出望外。几番畅谈后,这位同学直接拍着胸口许诺:“老方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联谊会结束后,回到西安的方行童简单地整理了下,发现自己至少和30位老同学重新联系上了,其中本省的有9位,本市的有5位,这可是不小的人脉资源。方行童暗暗想道:以后这样的联谊会必须得参加,既能放松自己,还能给自己拓展人脉,简直是一箭双雕。

    刚毕业的时候,多数同学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可是几年后的毕业联谊会上,再次相遇的同学就不再那么简单了。经历了社会的风风雨雨,他们更加成熟,个人能量也更加强大。重新和他们联系上,实在是难得的拓宽人脉的好机会。

    常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林”,都是说,要想做成大事,必定要有人脉网络和人脉系统。所以,我们一定不能错过这种联谊会,它们也许数年难有一次,但它们所带来的利益或许可以帮助你达成某项目的。联谊会有很多种,有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等等,人这一辈子,前20年认识最多的就是同学,这个人脉资源是绝对不能浪费掉的。我们在联谊会上,也需有技巧地结识老同学,而不是简单地寒暄几句:

    (1)名片一定要带上

    无论你身兼何职,社会地位如何,名片都必须随身携带,必要时互换名片,让老同学能够最直观地了解到你所处的行业和职务。同时,也要保存好同学递来的名片,这是一种社交礼仪,也是保留联系方式的一种途径。

    (2)多多交流近况

    不要仅仅和同学叙旧,也要询问同学的近况,你可以这么说:老同学,最近在哪发财啊?老同学,最近在哪高就啊?老同学,你家公子学习如何啊……这样更能拉近彼此间的关系。交流近况,也可以让你获得更多的人脉信息,择优结交,毕竟不是所有老同学都需要你耗时耗力去发展关系的。

    (3)联谊会后多联系

    不要等联谊会一结束就把老同学抛到脑后了,趁热打铁,趁着联谊会的气氛还没完全消散,联系上几位较近的老同学出来聚一聚,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总而言之,毕业生联谊会是一次难得的增进感情的社交活动,我们一定要重视这种聚会。不仅要参加,而且要认真、风光地参加,在保持社交礼仪的前提下,让更多的老同学注意到自己,了解到自己的近况。那么,你就能在联谊会上建立起一个由老同学“织成”的人脉网,并从中获益。

    6.利用研修班、培训班、

    充电课堂拓展朋友圈

    著名媒体人李亦非女士曾说过:“自信是建立在对生活的积累上,要谦虚,不断地积累、学习和观察生活,从别人身上汲取到你所需的东西,哪怕是不经意地聊天,也可能带来对你有帮助的信息,这样你才能越来越有知识和魅力。”正如她所说的,很多人会选择去研修班、培训班、充电课堂这样的地方给自己充电,增加知识。那么,这些培训班课堂也就成了你拓展人脉的好场所。

    成人类的教育培训班或者研习会不同于学院式的正规教育,这里面的人都已步入社会,有着自己的职业,甚至自己的企业,他们为了进一步发展才选择充电。那么,我们就投其所好,在这些场合中结交他们,拓展自己的圈子。

    2009年,上海某大学的高级研修班第三期招生简章上将招生对象明确规定为:领略过成功的企业家或者职业经理人、国家企事业单位主管、城市休闲一族和自由职业者。

    研修班的主讲导师曾自豪地说:“我们的研修班成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精英,很多银行的支行行长,大中型企业的董事长,甚至还有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研修班的专业性毋庸置疑,很多人慕名而来,但名额早已订满。”

    小李是本期培训班的一员,他已经拥有了博士学位,但据他说,他已经连续参加了6个类似的培训班。不是为了听课,而是为了交朋友,他经过四方打听得知高级研修班的档次非常高,有很多企业家都来听课,很早以前就预订了名额。并且直言不讳地表示道:“参加这次研修班,原因之一就是被其庞大的、高层次的人际网络所吸引。对于我来说,这些人脉比知识更重要。”

    培训班不仅是一个增加专业知识的场合,也是一个潜在的社交圈子。和诸多成功人士齐肩并坐在一个课堂里,你就拥有了和他们平等对话的权利和机会。而且,这样的培训也是一次镀金之旅,让你和很多大人物同堂听讲,必定能够增长见识。

    我们去参加这种培训班,一定要抱有直接明确的目的性,不能盲目地往课堂上一坐,听完就走人,那么就失去了参加培训班的意义。毕竟,这种培训班价格不菲,因此要充分利用它带来的效益,势在必行:

    (1)事先打听

    对培训班上的学员,你一定要有大体地了解,才能有效地展开你的人脉拓展计划。你可以向培训机构索要一份简易的资料,或者通过熟人打听。总之,不要进去之后对同班学员感到完全陌生,摸不着头脑。

    (2)适当展示自己的专业才能

    来这里参加培训的老总、精英们都十分相信专业的力量,所以,我们在交谈中一定不要说过多大白话,适当地添上一些专业性词语,更能让培训班的成员对你产生兴趣。

    (3)和培训单位搭上关系

    这样一来,你可以以培训班乙方组织者或者培训班组长等形象出现,你就更容易受到培训班成员的欢迎,树立权威形象。

    (4)自我充实

    研修班之类的地方不仅是拓展人脉的地方,也是有台阶、讲门槛的地方,你想融入这个圈子,自己就得有两把刷子。所以,我们就得对培训的内容保持充分的了解和充足的运用。

    无论如何,当你有机会进入培训班的时候,一定不能放过拓展朋友圈子的机会,这类朋友往往对你的事业和未来的道路有着重大的助力。甚至,你在其中认识的某些人有可能改变你的人生轨迹。而想要在其间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士,就得打造出专业、权威、学识渊博的自我形象。同时,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和共同研修的机会,让这些新朋友了解你的价值。

    请记住,对于这种培训班来说,要抱有不为证书为人脉的目的,以及“同学比老师重要”的理念。面对遍地开花的培训班,我们可能无法分辨其中哪些才能学到真学问,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喜欢安排职员去参加培训班,以提升他们的专业性。无论哪种,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机会,既能锻炼自己,又能交到朋友。所以,朋友们,请不要再对“伤脑筋”的培训班说“NO”,培训班里也能交到举足轻重的好友。

    7.在健身房、球场、旅途等,

    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有一句老话说:“臭味相投便称知己。”道出了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结交模式——志趣相投。志趣相投就意味着会有大量的共同语言和相处机会,这些对于友谊的建立都是至关重要的。普通朋友最害怕彼此间没有话题可谈,气氛尴尬之下,下一次见面就会更加沉默,逐渐从朋友退化成点头之交的陌生人。

    志趣相投可以是爱好,可以是运动,也可以是酷爱同一款游戏,只要是彼此都喜欢的,你就可以从中发现值得结交的朋友。美国人马克·麦科马克通过高尔夫结识了高尔夫球星阿诺德·帕尔默,最终以朋友身份与之签约,成了帕尔默的经纪人,这也为他后来创立世界最大的体育中介公司——国际管理集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还说:“做生意的过程是个不断保持警惕的过程——事实上,这是唯一的经商之道;同时,又要怂恿别人放松警惕。一般来说,情况或场合越是无拘无束,人们越容易放松警惕。在非正式或社交场合中谈生意,所了解的东西之多,准会让你惊叹不已。”

    小吴就职的公司附近有一家保龄球馆,平日里,公司组织集体娱乐活动都会选择去那家保龄球馆。小吴刚开始不会打保龄球,但是大家都打,他不甘落于人后。加上公司给每个人发了保龄球馆的会员卡,于是经常去练习,时间一长就喜欢上了。

    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他还报名参加了保龄球职业赛选手开办的训练班。因为性格开朗,小吴在保龄球馆认识了不少保龄球爱好者,而且大多数都是有一定品味的人。渐渐地,小吴了解到,他们之所以要来学习打保龄球,一方面是因为保龄球集娱乐、体育于一身,具有修身养性,放松身心的功能;另一方面,保龄球在国内属于小众娱乐,甚至有些小资,学会它不至于让自己在交际圈子里丢分。

    后来,小吴从那家公司辞职了,但是他还是经常去那家保龄球馆打球。他说,我现在不仅仅是为了打球,也是为了每个礼拜能够和那帮球友们聊聊天,放松下自己。

    现代都市节奏非常之快,可以说:“30岁之前拿命换钱,30岁之后拿钱换命。”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养生和休闲娱乐。健身房、球场、旅游景区等场所成了人们经常出没的地方,同时这些地方也聚集了大量的人脉。

    对于健身而言,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的都市白领们都以包里的黄金会员卡、VIP卡为荣,真正抱着健身目的的没有几个。他们喜欢的是健身这种“调调”,和健身房这种闲适的气氛。那么,我们只要抓住这种心理,利用健身和他们套套近乎,就能很容易进入他们的圈子。

    对于体育项目而言,它不仅是志趣相投,更能培养出一种队友或者对手的感情。体育项目的输赢往往能影响到很多重大决定,你若能在体育项目中满足新朋友的竞技欲望和胜利欲望,那么你就会和他建立起非同一般的感情,既加深了友谊又有点惺惺相惜的味道。

    而今,体育项目异常发达和普遍,高尔夫、保龄球等体育项目已经逐渐走入了寻常人家,攀岩、滑雪、击剑、摩托艇等新兴体育项目日益走俏。我们不强求能够样样精通,但起码要有所了解,不至于别人谈论起来一头雾水。现代人已经没有“玩物丧志”的偏激概念,而是主张“寓教于乐”,在各式各样的体育和娱乐项目中修身养性。所以,我们得抓住这点,展开运动中的“友谊之旅”。

    在现代社会的重压之下,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家庭和个人每年必须去做的事。四处走走看看,游山玩水,跟团游、自驾游、自助游,旅游的方式越来越多,还有背包客、驴友这种“苦行僧式”的旅游狂热者。可以说,旅行之中我们可以遇见各式各样的人物,旅行中的交友也理应成为旅游的一部分。看山看水更要“看人”,旅行中的人心情舒畅,更容易进行交流。

    旅游途中的一次偶然邂逅,也许就能遇到生命中的贵人,改变你的人生。邓文迪在旅途中遇见了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下了飞机之后就成了其公司的实习生,后来更是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结为连理,成了“中国最富有的女人”。旅行最容易让陌生人之间打开话匣子,畅谈人生理想。有了这样的交流基础,成为好友并非难事。

    总之,休闲类活动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高中低端人士的竞相参与,使得这类活动中蕴藏着别处难以匹敌的人脉资源,只要你有心,就能从中找到你的最佳拍档,你的球友、游伴,找到天南地北的“知心人”。

    8.网络拓展人脉要落地生根

    前些年,在微博、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还未兴起时,中国最火的交流平台叫作“博客”,也有人称之为“部落格”,意思是说,每一个blog都聚集着一群人,就像部落的图腾一样,吸引着人们的到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通过网络去拓展人脉和朋友圈子,这也是博客等交流平台能够火起来的原因之一。

    既然网络上有“部落”,那我们就不能错过。但是,仅仅认识到网络人脉的重要性和浅尝辄止地参与,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落地生根地去发展自己的网络人脉,否则只能让网络人际交流平台的存在显得毫无意义。

    小琴是个喜欢上网的女孩子,每天都要花四五个小时在网络上,看电影、聊天、网购。每天下班,吃完饭、洗漱之后,小琴就坐到了电脑前,她极少出去玩,她觉得现在物价太贵了,出去随便玩玩都要花掉好几张“毛爷爷”,不如坐在家里玩电脑舒服。当然了,她也很注意玩电脑时的健康和休息问题,她推崇一种“休闲上网”方式。

    小琴有很多网友,有玩游戏认识的,有博客和QQ上认识的,甚至还有MSN认识的外国人和淘宝的卖家。小琴说话很有趣,在网上这样的女孩子很受欢迎。她也觉得这样的生活很不错。但是今年发生的一件事,让小琴认识到网络上的朋友不能只在网上交流,只有通过见面才能建立起真感情。

    春节放假,小琴没有买到回老家的票。眼看过年不能回家了,小琴就在网络心情上抱怨了几句,结果好几位要好的网友表示可以帮小琴弄到票。小琴信以为真,就给其中的一位打去了车票钱,结果“泥牛入海”,那位网友再也没有理会过小琴,小琴只能自认倒霉。但幸运的是,另外一位网友,直接给小琴邮寄过来了一张火车票,并且表示下次见面的时候再给他钱就行了。这位网友是小琴在博客认识的一位朋友,在铁路局工作,因为和小琴在一个市,所以见过几次面,并且交谈甚欢。

    有了这次教训,小琴开始有意识地把网友做了区分,哪些是可以信任的,哪些是要注意的。她发现可以信任的往往是线下见过面的网友,并且多数关系都很好,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大家彼此相处也很轻松。小琴觉得这是一个“新大陆”,她开始尝试着和更多的网友见面,也许是咖啡馆喝一次咖啡,也许是一起去旅游、看电影。

    现在的小琴还是很喜欢上网冲浪,但她发现自己更多的闲暇时间是在和网友们见面中度过的。这个城市里,她的网友遍布每一个角落,小琴觉得自己遇上点什么难题越来越好解决了,总有热心的人们帮助她。

    网络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甚至改变了整个世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冷漠寡言,但在网络上,人们更愿意夸夸其谈,更愿意畅所欲言。所以,我们在网络上见到的人都是善谈者,甚至常常会吐露自己的心声。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的人脉资源就显得特别重要。然而,有些人以为在网络上互相加了好友,偶尔聊聊天,就认为自己已经成功地拓展了人脉网。其实不然,没有线下的真实交流,没有落地生根的互动,网络人脉不过是浮云。

    人们喜欢网友,但是并不会有多重视网友,只有和网友有过面对面的交流,有过相处的经历,才能从网友变成朋友,从“隐性人脉”变成“实际人脉”。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我们就得有技巧地整合网络人脉:

    (1)谈得来的就见面吧

    在网络上你会发现,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和你特别合拍,无话不谈,气氛和感觉也特别好。但是,可能你忙上一阵子,没有交流,关系就会变淡。这是一种损失,何不将投缘的人变成现实朋友。不要害怕“见光死”,见网友不是相亲,把相貌、身份、地位抛到一边,我们要从最谈得来的、最熟悉的网友中选择人脉突破点。

    (2)同城交友,其乐无穷

    网络交友能够无视地域的阻碍,但是想要落地生根的发展就不得不考虑到地域因素。那么,同城的网友显得十分珍贵。现代社会,人情淡薄,能够在网络上认识到莫大城市中的一员,是一种幸运。如果不能把这种幸运转变成实实在在的人脉,就太浪费了。同城的网友,可以一起参加休闲活动,可以互帮互助,地域上的无阻能够让彼此之间更加亲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把同城好友发展成为这个城市的网络邻居,只要在网络上呼喊上那么几句,他们就会随时来到你身边,帮助你、陪伴你、安慰你。

    (3)在外地多找网友聚聚

    我们如果有机会去外地,可能是旅游、出差,也可能是求学、办事。无论哪种,在人生地不熟的外地,网友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可以约网友出来相聚,就不会显得唐突。或者打个电话给网友,问问他当地的景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拉近彼此关系的好办法。

    网络上的关系永远隔着一层面纱,我们并不知道电脑那头的人的品性究竟如何。所以,在发展网络人脉时,我们要注意选择,那些平时就“出口成脏”或者思想龌龊的网友,尽量不要选择见面。择善而见,择优而交,是网络交友的最佳策略。把线上朋友变成线下朋友,使得网络人脉落地生根,网络只是给我们牵了一条线,关系并不稳固。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把这层面纱揭开,让彼此都能见识到真实的对方,才能搭建出稳固、实在的人际网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